综述(1)-聚苯乙烯

合集下载

聚苯乙烯

聚苯乙烯

聚苯乙烯
预发泡机器 预収泡机
聚苯乙烯
熟化
定义:刚发好的泡粒因部分发泡剂挥发逃逸和残留发泡剂 受冷体缩小使泡粒内呈真空状态而极易变形。必须存放一 段时间让空气渗透到泡粒内逐步充满泡孔而使泡粒产生弹 性的过程叫熟化。 熟化设备:能导除静电的丝网箱 熟化时间:4-8小时 熟化温度:20-25℃为宜
聚苯乙烯
聚苯乙烯
预収泡
发泡原理: 在常温下,通过强溶剂的溶解和膨胀作用使聚苯粒料变软,为其内部发泡 剂的发泡膨胀、控制压力创造条件,使原料在发泡容器内保持粘度较大的 液体或塑性状态。打开阀门,因为外界压力远远低于容器内部压力,聚苯 粒料在压力作用下喷出的同时,其内所含发泡剂气化产生压力使已软化的 粒料膨胀形成泡孔而发泡成型。
聚苯乙烯
聚苯乙烯
System
加工生产
应用
发展前景
聚苯乙烯
収展历程
1839年
德国人第一次从天然树脂中提取 出聚苯乙烯。
1930年
• BASF开始在德国商业化生产聚苯乙 烯。
1933年
法本公司开发了连续本体聚合生产聚 苯乙烯的工产生产技术。
1934年
• Dow开始在美国生产聚苯乙烯 。
聚苯乙烯
美国开发了烯
聚苯乙烯
巴 斯 夫 股 份 公 司 (BASFSE),是一家德 国的化学公司,也是世界
最大的化工康采恩。巴斯
夫集团在欧洲、亚洲、南 北美洲的41个国家拥有超 过160家全资子公司或者 合资公司。公司总部位于 莱茵河畔的路德维希港, 它是世界上工厂面积最大 的化学产品基地
聚苯乙烯
Dow Chemical,陶氏化学, 是美国的一家化学公司。 陶氏化学是化学化工行业 的领头羊,世界500强之 一,业内具有非常高的知 名度和影响力。业务领域 和产品非常的广阔,产品 大概有5000多种,像新能 源、涂料、水处理、健康 和农业产品、塑料、碳氢 化合物等等。

聚苯乙烯研究报告

聚苯乙烯研究报告

聚苯乙烯研究报告聚苯乙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塑料之一,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耐热性、耐寒性、机械强度高等特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步骤阐述聚苯乙烯研究报告。

一、聚苯乙烯材料的基本概述聚苯乙烯是一种由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化学式为(C8H8)n,属于热塑性塑料。

聚苯乙烯的分子结构具有单一的螺旋式链状结构,分子链之间没有侧链,分子链之间能够形成紧密的分子堆积结构,这种结构决定了聚苯乙烯的性能。

二、聚苯乙烯物理性能测试与分析聚苯乙烯的物理性能测试包括密度、热膨胀系数、热传导系数、拉伸强度、硬度等指标。

聚苯乙烯的密度为1.05g/cm³,热膨胀系数为6.7×10-5/℃,热传导系数为0.1W/(m·K),拉伸强度为40-90MPa,硬度为80-105。

通过物理性能测试可以了解聚苯乙烯的基本物理性能,并为材料的应用提供参考。

三、聚苯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聚苯乙烯的制备方法可以分为离子聚合法、自由基聚合法、催化聚合法等。

其中,自由基聚合法是最常用的制备聚苯乙烯的方法。

聚合反应是通过紫外线或其他辐射源引发自由基反应,使单体苯乙烯分子逐渐结合形成聚合物。

聚合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温度、压力、引发剂以及溶剂等。

四、聚苯乙烯材料的应用由于聚苯乙烯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加工性能,因此在工业生产、包装、建筑、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聚苯乙烯制成的泡沫塑料、注塑件、板材等材料在家居用品、医疗器械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总之,聚苯乙烯作为一种重要的合成塑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正在不断拓展,未来还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同时需要注意,聚苯乙烯的制备和加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有毒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聚苯乙烯材料

聚苯乙烯材料

聚苯乙烯材料
聚苯乙烯(Polystyrene,简称PS)是一种常见的热塑性塑料,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光泽度和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家电、医疗器械、食品包装等领域。

作为一种重要的合成树脂材料,聚苯乙烯在现代工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聚苯乙烯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

它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良好,同时具有较低的吸水率和优异的绝缘性能。

这些特性使得聚苯乙烯在电子和家电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电视机、冰箱、空调等产品中常见到聚苯乙烯的身影。

其次,聚苯乙烯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

它可以通过吹塑、注塑、挤出等工艺加工成型,且易于与其他材料进行复合加工,如聚丙烯、聚乙烯等塑料材料的共混加工。

这种特性使得聚苯乙烯成为了一种理想的工程塑料,能够满足不同领域对材料加工性能的需求。

此外,聚苯乙烯材料还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

它可以通过回收再生利用,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符合现代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同时,聚苯乙烯材料的生产过程中也在不断优化,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为环保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的来说,聚苯乙烯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合成树脂材料,在现代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的优异物理性能、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环保性能,使得它成为了众多领域的理想材料选择。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艺的不断创新,相信聚苯乙烯材料在未来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聚苯乙烯的介绍

聚苯乙烯的介绍

聚苯乙烯(ps)的介绍聚苯乙烯(Polystyrene, PS)聚苯乙烯(PS)是一种用途广泛的脆性塑料。

你现在正在使用的计算机的外壳就是聚苯乙烯的。

透明的塑料水杯,包装用的泡沫塑料也是山聚苯乙烯制成的。

聚苯乙烯属于聚烯桂,是山苯乙烯通过自山基聚合而成的。

聚苯乙烯于1930年首先在德国工业化生产,接着1937年美国也开始商业生产, 真正的发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即1946年以后。

当前,聚苯乙烯在世界热塑性树脂中,产量名列第四,居聚乙烯、聚氯乙烯和聚丙烯之后。

LI询世界上苯乙烯系列的树脂品种已有30^40种,牌号近100种,品级400余种,产量1100万吨/年以上,而PS 占65%左右。

由于聚苯乙烯的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来源丰富,tl {TodayHot}前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均有生产。

我国的聚苯乙烯主要有中石化、中国石油和中海石油系统的各子公司引进国外公司的生产装置和工艺进行生产,还有国外的主要生产厂商在中国的合资或独资企业生产,主要供国内市场。

性能PS 一般为头尾结构,主链为饱和碳链,侧基为共轨苯环,使分子结构不规整,增大了分子的刚性,使PS成为非结晶性的线型聚合物。

由于苯环存在,PS具有较高的Tg(80"82°C),所以在室温下是透明而坚硕的,山于分子链的刚性,易引起应力开裂。

聚苯乙烯无色透明,能自由着色,相对密度也仅次于PP、PE,具有优异的电性能,特别是高频特性好,次于F-4、PP0。

另外,在光稳定性方面仅次于甲基丙烯酸树脂,但抗放射线能力是所有塑料中最强的。

聚苯乙烯最重要的特点是熔融时的热稳定性和流动性非常好,所以易成型加工, 特别是注射成型容易,适合大量生产。

成型收缩率小,成型品尺寸稳定性也好。

2. HIPS特性HIPS乳口色不透明珠粒,具有较高的冲击强度和韧性,可任意着色,成型加工性、抗化学腐蚀性、电性能也好,经橡胶改性了聚苯乙{HotTag}烯,虽然冲击强度和韧性有很大的提高,但拉伸强度、弯曲、硬度、耐光和热稳定性比均聚物有所下降。

聚苯乙烯是什么材料

聚苯乙烯是什么材料

聚苯乙烯是什么材料聚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也被称为PS。

它是一种无色、透明、坚硬且易加工的塑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聚苯乙烯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例如食品包装、家用电器、建筑材料等领域。

聚苯乙烯的化学结构是由苯乙烯分子经聚合而成的。

苯乙烯是一种无色液体,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也是聚苯乙烯的单体。

聚苯乙烯的生产通常采用聚合反应,通过控制聚合条件和添加适当的催化剂,可以得到不同形态和性能的聚苯乙烯材料。

聚苯乙烯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同时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

这使得聚苯乙烯成为一种理想的塑料材料,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在食品包装领域,聚苯乙烯常被用于制作保鲜膜、餐具、饮料杯等,其良好的透明性和机械性能可以有效保护食品的新鲜和卫生。

在家用电器领域,聚苯乙烯常被用于制作电视机壳、冰箱内胆、洗衣机面板等。

其表面光滑、易清洁的特性让家电产品更具美观性和易维护性。

同时,聚苯乙烯的绝缘性能也使其成为电器制造中重要的材料。

在建筑材料领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被广泛应用于保温材料、隔热材料等,其低密度和闭孔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吸音性能,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性能和舒适性。

除了以上领域,聚苯乙烯还被用于制作玩具、工艺品、医疗器械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聚苯乙烯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可能释放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因此,在使用聚苯乙烯制品时,需要注意避免高温、火焰和化学物质的接触,同时做好废弃物的分类和处理工作,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总的来说,聚苯乙烯作为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的优良性能和广泛应用领域使其成为塑料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对聚苯乙烯的使用和管理也需要更加重视和规范。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环保、可降解的替代材料出现,为我们创造更健康、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聚苯乙烯是什么材料

聚苯乙烯是什么材料

聚苯乙烯是什么材料聚苯乙烯(Polystyrene,简称PS)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也是一种热塑性聚合物。

它是由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聚苯乙烯的特性可分为几个方面来介绍。

首先,聚苯乙烯具有较高的透明度,使其在包装行业广泛应用于制作塑料袋、塑料容器等透明包装材料。

其次,聚苯乙烯具有较好的电绝缘性能,使其在电子行业中被用于制作电器外壳、电路板等。

此外,聚苯乙烯还具有优良的耐冲击性和机械强度,使其在家具、玩具等领域中被广泛使用。

然而,聚苯乙烯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它的熔点较低,容易被加热变形,这限制了它在高温环境下的使用。

其次,由于聚苯乙烯是石油化工产品,其制造和处理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水,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不断研发新的聚苯乙烯改性方法。

一种常见的改性方式是添加其他材料来增强聚苯乙烯的性能。

例如,通过添加玻璃纤维等填充材料可以提高聚苯乙烯的强度和耐热性,增加其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另外,还有研究人员通过改变聚苯乙烯分子结构来降低其熔点,提高其热稳定性。

除了工程应用外,聚苯乙烯在生活中还有许多其他的应用。

例如,聚苯乙烯发泡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包装和绝缘材料中。

聚苯乙烯泡沫杯是一种常见的餐饮用品,由于材料本身的低成本和良好的保温性能,使其在快餐业中得到广泛使用。

同时,聚苯乙烯泡沫材料还可以用于建筑隔热材料、运动器械保护垫等领域。

总的来说,聚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然而,它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低熔点和环境污染。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使聚苯乙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聚苯乙烯将会有更多的应用场景和更好的性能。

聚苯乙烯简介

聚苯乙烯简介
对稳定。
抗紫外线
聚苯乙烯不易受紫外线影响, 具有较好的耐候性。
抗溶剂性
聚苯乙烯不溶于一般溶剂,具 有良好的抗溶剂性能。
抗氧化性
在一定温度下,聚苯乙烯能发 生氧化反应,但相对较慢。
聚苯乙烯的热性质
热稳定性
聚苯乙烯的热稳定性较好,可在一定温度范 围内使用。
耐热性
聚苯乙烯的耐热性较好,可在较高温度下保 持其物理性能。
建筑材料
总结词
聚苯乙烯在建筑材料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建筑模板、保温材料和装饰材料等方 面。
详细描述
聚苯乙烯作为建筑材料具有质轻、耐用、保温等优点。它可以制成建筑模板, 提高施工效率,同时还可以作为保温材料和装饰材料,提高建筑的使用性能和 美观度。
家电产品
总结词
聚苯乙烯在家电产品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冰箱、洗衣机等家电的内部零件和外壳 材料。
热膨胀性
聚苯乙烯具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受热时尺 寸稳定性较好。
导热性
聚苯乙烯的导热性能较差,可作为隔热材料 使用。
03
聚苯乙烯的应用
包装材料
总结词
由于聚苯乙烯良好的抗冲击性能和加工性能,它被广泛用作包装材料,如食品包装、药品包装和日用品包装等。
详细描述
聚苯乙烯在包装领域的应用主要得益于其良好的抗冲击性能和加工性能。这种材料可以有效地保护产品在运输过 程中不受损坏,同时也具有良好的防潮、防尘等性能。此外,聚苯乙烯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印刷和涂装,增加包 装的美观性和功能性。
低碳化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降低 聚苯乙烯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 实现低碳化生产。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聚苯乙烯简介
汇报人: 2024-01-05
目录

聚苯乙烯塑料

聚苯乙烯塑料

聚苯乙烯塑料聚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塑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重要的经济价值。

本文将介绍聚苯乙烯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应用范围、环境问题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方面。

聚苯乙烯是一种由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其化学结构中的苯环使其具有优良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稳定性。

比如,聚苯乙烯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耐撞击性、透明度和加工性等特点。

这些特性赋予了聚苯乙烯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电子电器、建筑装饰、包装容器等。

聚苯乙烯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均聚和共聚。

均聚是指将苯乙烯单体在合适的催化剂存在下,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

共聚是指将苯乙烯与其他单体如丙烯腈等进行共聚反应,以改变聚合物的性能。

聚苯乙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在电子电器领域,聚苯乙烯广泛应用于电视机、计算机等设备的外壳、面板等部件中,因其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和抗静电性能。

在建筑装饰领域,聚苯乙烯常用于制作隔热材料、墙板等,可以提供优良的保温性能和防潮性能。

在包装容器领域,聚苯乙烯被广泛应用于制作食品包装盒、保鲜膜等产品,因其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耐撞击性。

此外,聚苯乙烯还可以用于制作泡沫塑料,广泛应用于包装、填充和隔音等领域。

然而,聚苯乙烯的使用也引发了环境问题和健康风险。

首先,聚苯乙烯的制备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和废水,对环境造成污染。

其次,聚苯乙烯制品的废弃物很难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长期影响。

此外,研究表明,聚苯乙烯制品中可能含有一些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如苯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这些物质可能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在应对这些问题上,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应加强对聚苯乙烯制备工艺的监管,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和废水的处理。

其次,可以研发新型可降解的替代材料,减少对聚苯乙烯的依赖。

此外,提倡回收再利用聚苯乙烯制品,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对于消费者来说,应尽量减少使用聚苯乙烯制品,选择环保、有机材料的替代品。

综上所述,聚苯乙烯作为一种重要的塑料,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苯乙烯的功能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综述摘要作为聚合物之一的聚苯乙烯的应用范围很广,其衍生物种类繁多,聚苯乙烯可用于合成不同的功能聚合物,不同的功能聚合物具有不同的合成方法和不同的功能应用,本综述就聚苯乙烯的不同功能聚合物的普遍制备方法和应用前景和意义作简要概述。

关键词聚苯乙烯衍生物制备方法应用概述(一)侧链带8-羟基喹啉的聚苯乙烯1.侧链带8-羟基喹啉的聚苯乙烯的制备方法以邻苯二甲酰亚胺钾盐为亲核取代试剂,通过盖布瑞尔反应(Gabrielaction),将氯甲基聚苯乙烯(CMPS)转变为氨甲基聚苯乙烯。

首先研究了采用相转移化体系并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制备氨甲基聚苯乙烯的前驱体—苯二甲酰亚胺基甲基聚苯乙烯的过程。

相转移催化剂将邻苯二甲酰亚胺负离子从水相中转移至油相,与氯甲基聚苯乙烯亲核取代,顺利地将氯甲基聚苯乙烯大分子链上的氯甲基转变成了甲基化的邻苯二甲酰亚胺基,生成了邻苯二甲酰亚胺基甲基聚苯乙烯(PIPS)。

在通过相转移催化制备PIPS的基础上,采用胶束催化体系,在酸性条件下,进行了PIPS的水解反应,将苯二甲酰亚胺基甲基聚苯乙烯转变为氨甲基聚苯乙烯(AMPS)。

最后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使氨甲基聚苯乙烯与5-氯甲基-8-羟基喹啉进行均相反应,成功地制备了侧链带8-羟基喹啉的聚苯乙烯(PS8q),AMPS转化率达78%,即实现了8-羟基喹啉的高分子化。

2 侧链带8-羟基喹啉的聚苯乙烯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在所有7种羟基喹啉中,8-羟基喹啉是唯一可与金属离子生成螯合物的物质[1],长期以来,它在医药工业、农业以及分析测试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2],如在分析化学领域,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螯合剂、萃取剂和金属离子指示剂,可用于溶剂萃取、吸光度分析[3]、荧光分析等[4]。

基于8-羟基喹啉出色的螯合性能、尤其是其对过渡金属离子和重金属离子所具有的特殊优越的螯合性能,促使人们付出巨大的努力去研究它的高分子化方法以便更好的利用其螯合性能。

8-羟基喹啉高分子化产物在有机电致发光,螯合树脂等众多科技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遇水崩解型聚苯乙烯1 遇水崩解型聚苯乙烯的制备方法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吸水倍率的聚丙烯酸钠吸水树脂和以丙烯酸钠为主的多元共聚吸水树脂。

将制备的吸水树脂与苯乙烯、表面活性剂(Span-80)组成聚合体系,用过氧化苯甲酞引发进行原位共混聚合,制得遇水崩解型聚苯乙烯。

同时,采用“两步法”发泡工艺,制取崩解型聚苯乙烯的泡沫制品。

对于聚苯乙烯/聚丙烯酸钠共混物而言,随着分散剂Span-80含量的增多,材料遇水崩解的性能先提高后下降。

总之,Span-80用量对聚苯乙烯/吸水树脂共混材料崩解性能的影响应就吸水树脂种类的不同而分别考察。

聚苯乙烯相对分子质量和聚丙烯酸钠添加量不同的聚苯乙烯/吸水树脂共混物在水的饱和蒸气压和流通的空气中均表现出不同的吸潮性能。

在饱和蒸气压中,聚苯乙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聚丙烯酸钠含量较多的样品容易吸潮崩解。

2 遇水崩解型聚苯乙烯的研究意义大量使用的一次性塑料,因为不便于回收和不可降解,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降解塑料是消除其污染较好的办法。

目前在制取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方面还没有大的突破,采用微生物合成降解高分子材料的方法存在着成本高、工业化生产难度大的问题,产品很难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只能用于医药等特殊领域;加入光降解剂以及与淀粉等共混得到的产物,降解时一方面要求的条件苛刻、降解时间过长,另一方面大部分可降解材料在经过很长时间后也只是体积变小,或变为小碎块、小碎片,仍无法参与自然界中碳元素的动态平衡。

考虑到目前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的接受能力,共混型降解塑料仍然是降解塑料市场的主流。

以往实验中,我们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和原位共混聚合法合成出不同相态、不同聚丙烯酸钠含量的聚苯乙烯/聚丙烯酸钠吸水聚合物微粒共混物。

产物为白色,遇水后会很快崩解为含水凝胶的聚苯乙烯粉末,消除视觉污染。

崩解后形成的聚苯乙烯粉末尺寸在1mm以下,表面劲附着吸水树脂凝胶,具有一定的吸水青岛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能力,在土壤中可起到保水、保肥、增加土壤形成团粒结构能力的作用。

聚苯乙烯是碳氢化合物,无毒无味,虽然在短期内无法完全降解成玩O2和CO2,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会回归自然,只不过要比天然材料的时间长一些。

但相比于普通塑料,时间则大大缩短。

聚苯乙烯/聚丙烯酸钠共混物遇水崩解成粉末所需的时间比生物崩坏性材料所需的时间要短,崩解彻底,同时生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环境友好材料。

开发此类材料,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且有利于推向市场。

探讨该类聚合物遇水崩解的机制,为开发新型遇水可控崩解的环保包装材料奠定理论基础,有望开发出环境友好的家用电器包装用聚苯乙烯泡沫,以替代现行使用的普通聚苯乙烯泡沫,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三)羧基化聚苯乙烯1. 羧基化聚苯乙烯的制备方法用两种方法制备羧基化聚苯乙烯:第一种是用邻苯二甲酸酐作为酰基化试剂,运用傅克酰基化反应在聚苯乙烯微球上进行羧基功能化得到羧基化聚苯乙烯;第二种是通过氧化乙酰基聚苯乙烯制得。

由于聚苯乙烯型聚合物的应用非常广泛,其原料在市场上很容易购得,且价格便宜,单体经聚合,可以获得性能优异,形状规整的微球,与其它聚合物载体相比,聚合物链上的苯环可以很容易通过芳环的取代反应引入各种所需的功能基团。

所以此处选用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交联共聚物微球为聚合物载体,并且选择傅克酰基化反应对其功能化引入羧基基团,用制得的羧基树脂与羟基形成酯键的反应,接上柔性链(双醛淀粉)或PET药物(脱氧胸腺嘧啶核苷),前者用于酶的柔性固定化,后者用于放射性核素的标记;同时该羧基型聚苯乙烯聚合物本身还可用作弱酸型离子交换树脂。

2. 羧基化聚苯乙烯的研究意义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等高科技的发展和制药领域对分离、分析技术的高要求,人们对用于分离、分析及合成高附加值药物的聚合物微球载体的要求也不断苛求,即不仅局限于是否制备出一般的珠体微球,还对聚合物微球的粒径单分散性(粒径的均匀度)、孔径的分布及大小、溶胀性的高低及功能基担载量的多少提出了要求。

本论文使用的高分子聚合物载体为自制的聚苯乙烯与二乙烯基苯(DVB)共聚的、粒径单分散的微球(该微球可根据不同的用途选用不同粒径即由几微米至200微米),并用傅克酰基化反应在该聚苯乙烯微球上接上羧基基团,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并可根据不同的要求制备出不同担载量的羧基化聚苯乙烯。

而且羧基化聚苯乙烯的应用相当广泛。

由此可见羧基化聚苯乙烯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四)环氧化聚苯乙烯1. 环氧化聚苯乙烯的制备方法将环氧聚醚接枝于胺化的聚苯乙烯微球,制备环氧化聚苯乙烯微球2. 环氧化聚苯乙烯在果胶酶固定化中的应用果胶酶在食品工业已有广泛应用,适用于葡萄、苹果和枇杷等多种水果的加工,是饮料工业中有效的澄清剂,已广泛运用于果汁、果酒的工业化生产[5-6]。

此外,在天然产物的提取、纺织麻类脱胶、造纸业中的生物制浆等方面也多有应用。

已有将果胶酶固定于载体制成固定化酶的报道[7-8],但是,由于固定化载体强度等各方面原因,限制了其在生产上的实际运用,所以探讨果胶酶固定化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聚苯乙烯微球是高分子微球中使用广泛,性能优越的一类[9],是优良的固定化载体,选择适当的亲水链并接枝于载体上才可以制得弹性固定化载体。

由于聚环氧乙醚分子链间作用力小,具有柔顺、亲水、较好生物相容性的性质。

因此本文是将已经末端环氧化的聚乙二醇与胺化聚苯乙烯结合而制备了固定化载体。

此固定化载体可用于酶的固定化。

这对酶蛋白反应过程中稳定性的机理等讨论有着积极的意义。

(五)抗菌型高抗冲聚苯乙烯1.抗菌型高抗冲聚苯乙烯的制备方法有两种方法来制备抗菌型HIPS: 一是以通用的HIPS 为基体, 选用自制的抗菌母料及它们的复合物, 通过熔融共混挤出工艺而制得抗菌HIPS; 二是采用热本体聚合的方法, 在聚合之初加入自制的抗菌母料而制得抗菌HIPS。

采用机械共混法和热本体聚合法制备抗菌型高抗冲PS (HIPS) , 通过定性和定量试验对抗菌型HIPS 的抗菌活性进行了测定与分析。

结果表明, 用机械共混法和热本体聚合法制得的抗菌型HIPS 都具有强抗菌活性, 抗菌率分别达95%和99%以上; 在热本体聚合法中, 对所用PSK211 中的抗菌组分的表面处理能有效地提高产物在短接触时间下的抗菌活性; 通过这两种方法制备的抗菌型HIPS 未产生变色, 在放置 3 年后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均超过99% , 表现出优异的抗菌稳定性、持久性。

2.抗菌型高抗冲聚苯乙烯的研究意义近年来接连发生的“非典”袭击、“禽流感”的肆虐、各种致病性微生物对人类社会的危害事件, 使人们对疾病控制和预防的重视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公众对自身居住、工作、生活的环境卫生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促进了抗菌技术和抗菌材料的快速发展, 催生了抗菌制品的庞大市场[10] 。

故抗菌型高抗冲聚苯乙烯的应用就在于此。

(六)三维有序大孔聚苯乙烯1.三维有序大孔聚苯乙烯的制备三维有序大孔材料(3DOM)[11]的主要制备方法是模板法,它包括三个步骤:1) 用单分散胶体颗粒组装成有序的密堆积结构作为板;2) 在模板的间隙中填充所需要的材料或材料的前驱物;3) 去除模板,余下的是一种三维有序大孔结构. 本实验以三维规则排列的二氧化硅作为模板,以含有引发剂的苯乙烯单体作为前驱物来制备聚苯乙烯3DOM 材料. 其中能否将苯乙烯单体顺利填充到模板中是该方法的关键技术之一. 然而SiO2 和苯乙烯之间由于表面性质的不同,苯乙烯单体难以顺利渗透进SiO2 模板中. 为此, 容建华等人曾用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试剂处理先已组装好的模板,使表面亲油性增强. 本文提出对未组装的二氧化硅颗粒先进行表面改性后再进行组装的方法,改善了苯乙烯与二氧化硅颗粒之间的润湿性,获得了三维有序大孔聚苯乙烯.2.三维有序大孔聚苯乙烯的应用三维有序大孔材料兼具固体材料本身和长程周期有序结构两种特性,在生物医学[12]、环境治理[13]、催化剂载体[14]、智能传感器[15]等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6]。

近年来,具有光子带隙的三维有序大孔材料的研究更引起了学术界和技术界的广泛关注,这种材料可作为光子晶体[17—19].光子晶体可以控制光子的传播,是全光集成回路器件的基础,可以应用于很多方面[20],例如导波器[21]、滤光片[22]、高密度磁信息储存器[23]、光开关[24]等.参考文献:[1]常文保,李克安.简明分析化学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1,256-259.[2]朱淬砺.药物合成反应[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2,395-398.[3]许涛,谢海珍,刘道杰.8-羟基喹啉类试剂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J].聊城大学学报,2003,16(2):42-45,53.[4]张孙伟,汤富隆等.现代化学试剂手册.第二分册.化学分析试剂.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362-365.[5]何志刚, 李维新,林晓姿.枇杷果汁加工的酶处理技术研究[J].食品科学, 2004,25(1):72-75[6]杨军, 赵学慧.果胶酶对果蔬制汁作用的研究[J]. 食品科技, 1998(3):27-29[7]王宏,仇农学.果胶酶的固定化[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31(2):70-72[8]张应玖,金成日,王红梅,等.果胶酶的固定化研究[J].生物技术, 1996, 6(2):26-29[9] Mathur N K, Narang C K, Williams R E.聚合物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0:7[10]李毕忠1 第四届中国抗菌产业发展大会论文集, 上海,20041 北京: 中国抗菌材料及制品行业协会秘书处,[11] Chen Z Y, Hao L Yand Jiang WQ 2002 Nanomaterial &Structure2 22 (in Chinese) [陈祖耀、郝凌云、江万权2002 纳米材料与结构2 22][12] Bancel S and Hu W1996 Biotechnology Progess 12 398[13] Akolekar D B , Hind A R and Bhargava S K1998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199 92[14] Blanford C F , Yan H and Schroden R C 2001 Advanced Materials 13(6) 401[15] Lee Kand Asher S A 2000 J . Am. Chem. Soc. 122 9534[16] Davis M E 2002 Nature 417813[17] Meseguer F , Blanco A and Miguez H 2002 Colloids and surfaces 202281[18] Li M H , Ma Y and Xu L 2003 Acta Phys . Sin. 521302 ( in Chinese)[李明海、马懿、徐岭2003 物理学报521302 ][19] Biswas R , Sigalas MM and Subramania G 2000 Phys . Rev. B 614549[20] Stein A , Schroden R C 2001 Current Opinion in Solid State &Materials Science 5 553[21] Vogelaar L , Nijdam W and van Wolferen H A G M 2001 Adv.Mater. 13 1551[22] Park S H and Xia Y1999 Langmuir 15 266[23] Cumpston B H and Ananthavel S P 1999 Nature 398 51[24] Alain H and Martin B 2000 Appl . Phys . Lett . 77 40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