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精编】北京市各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合集下载

2020年北京市初三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0年北京市初三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九年级综合练习语文试卷学校班级姓名考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6道小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9分)阅读文段,完成第1-6题。

北京建国门立交桥的西南角,有一处被车流包裹的静谧之地——北京古观象台。

在这一方天地中,我们可以感受古代天文科技的魅力。

观象台下,曲.径通幽处,日晷、月晷和星晷忠实地记录着这个星球的日升月落、星辰运行。

观象台上,陈列着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仪等8架清代铜制天文仪器。

它们不仅是实用的天文观测工具,还是举世无双的历史文物珍品。

古代的国家天文台称呼为“钦天监”,这个部门承担着观察天象、颁布历法、提示节令和时间的重任。

农历十月初一这天,故宫午门上会举行隆重的大典,钦天监要将算好的下一年的历书献给皇帝,再由皇帝向全国颁布,下一年的生产生活就有制可依了。

如今,古观象台周边早已高楼林立,星空不再清澈,观测的任务也搬到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但当你眯起眼睛,似乎还能想象夜(幕暮)降临时,天官提着灯笼走上高台,熟练转动仪器,计算着这个城市上空的星辰运转。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横线处字形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曲.径通幽(qū) 夜幕B.曲.径通幽(qū) 夜幕C.曲.径通幽(qǔ) 夜暮 D.曲.径通幽(qǔ) 夜暮2.下列加点的“举”与“举世无双”中的“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举.一反三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C.举.国上下D.是以众议举.宠为督3.右图中的圭表是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

垂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和石柱,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

2020年北京市各区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2020年北京市各区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2020年北京市各区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房山区】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题。

跟着父亲读古诗20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学龄前稚童,父亲便开始让我背诵古诗。

听上去平淡无奇——如今谁家孩子不从“鹅鹅鹅”开始背诵几十首古诗,好像都不好意思说幼儿园毕业了。

但是相信我,在那个年代,这也算是逆时代潮流的举动。

我带着一点违禁的提心吊胆,开始读父亲手写在粗糙文稿纸背面的诗词。

我背的第一首诗开头一句是“白日依山尽”,接下来背的诗句还有“床前明月光”和“慈母手中线”。

然后,应该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在我心目中,这首诗有的地方好理解,有的地方我完全不明白。

什么是“城阙”?什么叫“三秦”?“宦游人”是什么?继续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当时我还没有见过海,“海”字让我想到的是父亲所在的上海。

既然一年只能在寒暑假见父亲两次,上海一定非常非常远,那是“海内”还是“天涯”?我背诵的第一阕词,对一个小女孩来说,是非常生硬突兀的——岳飞的《满江红》。

后来我不止一次想过,如果我有女儿,即使不让她背李清照、柳永,至少也会选晏殊、周邦彦吧?现在的我对当年的父亲笑着说:“爸爸,你也太离谱了。

”当时因为这阕词生字多,我背得很辛苦。

等放暑假,父亲回来了,居然没有抽查这阕词,让我暗暗失望。

那时候,因为常年不在一起生活,我有些敬畏父亲,竟不敢自己主动卖弄一下,背给他听。

按现在的养育标准看,我还在襁褓中时,父母就被迫分居两地,我的整个童年父亲都不在身边,心理阴影该有多大啊!幸亏父亲不在的时候,有他亲手录的古诗词陪着我。

父亲出差给我带回一套唐诗书法书签。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我很喜欢,但是不太明白杜牧到底想说什么。

读着读着,眼前好像出现了一幅画面,像在去上海的火车上看到的烟雨朦胧的田野那样,我被一种奇异的感觉笼罩了。

我独自惊喜了一会儿,又有一点隐隐的担忧:怎么读不出要人上进的意思?等到可以天天见到父亲,我已经不需要再问,我自己明白:把千里之外的景色“拘”到读诗人的面前,让人仿若置身其境,这个诗人便可称得上手段了得。

2020年北京市各区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论语》阅读)

2020年北京市各区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论语》阅读)

2020年北京市各区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论语》阅读部分【房山区】(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1题。

(共6分)11.阅读下面《论语》(节选)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②子贡问友。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1)第①则文句中的“数”,有人认为是屡次之意,也有人理解为算计。

请你分别按照这两种理解来解释全句的意思。

(4分)(2)从上面两则文字可以看出,在为人处世方面,孔子主张遵循怎样的原则?请用4字短语回答。

(2分)【门头沟区】(二)阅读下面三段文字,根据要求完成第11题。

1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6分)(1)子曰:“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2)樊迟请学稼。

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

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

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子路》)(3)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论语·宪问》)以上几则论语都体现了孔子“君子不器”的思想,请结合具体文句,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一思想的理解。

【密云区】(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2题。

(共6分)12.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篇》)②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篇》)③子曰:“事父母几(委婉)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忧愁)而不怨。

”(《论语·里仁篇》)(1)请概括以上三则材料中孔子认为在“孝道”中的正确态度。

(3分)(2)第③则材料中“不违”,有人解释为“不违背其父母”,有人解释为“不违背其最初的‘几谏’之意”,你认为哪一种解释更合理?请结合材料及孔子的思想简要说明理由。

【2020】北京市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

【2020】北京市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
塑造人物的方法
作为国君的特点
给你的启示(答一点即可)
《曹刿论战》
《赵威后问齐使》
(三) (8分)
11.(1分)D
12.(2分)(1)案件(2)统治
13.(2分)小的信用不能被神所信服,神不会保佑你的.。
14.(3分)语言描写关爱百姓、重用人才得民心得天下或重用人才才能使国家强盛.。
[参考译文]
齐襄王派遣使者问候赵威后,还没有打开国书,赵威后问使者:“今年收成不错吧?百姓平安无事吧?(你们的)大王身体好吧?”使者(有点)不开心,说:“臣奉大王之命向太后问好,您不先问我们大王状况却打听收成、百姓的状况,怎能把低贱者放在前头而把尊贵者放在后边呢?”赵威后回答说:“不是这样的.。如果没有收成,百姓凭什么繁衍生息?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国君?哪有不问根本而去问末梢的人呢?”
(三)文言文阅读(共9分)
14.答案:C(2分)
15.答案示例:(1)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2分)
(2)董宣两手撑着地,终究不肯低头.。(2分)
16.答案示例:取信于民称他为“强项令”(将其赦免)赐钱三十万
(共3分,每空1分)
参考译文:
董宣做了洛阳县令.。湖阳公主的奴仆大白天杀了人,于是藏在公主家,官吏不能捉到他.。等到公主出行,让这个奴仆在车右边陪乘,董宣在夏门亭等候,拦住公主的车拉住马,用刀在地上一画,大声列举公主的过失;呵斥这个奴仆下车,就地处决了他.。
注释:①[怀素]唐代书法家,善草书,与张旭齐名.。②[靡]无.。③[邬彤]唐代书法家,张旭的学生.。
公主立即回到宫中向皇帝诉说,皇帝大怒,叫来董宣,想要用棍棒打死他.。董宣磕头说:“希望让我说一句话就死.。”皇帝说:“你想要说什么?”董宣说:“陛下您有圣明道德使国家中兴,可是放纵奴仆杀人,将要凭什么治理天下呢?我不用棍棒打,请允许能够自杀!”他立即用头撞柱子,鲜血流了满脸.。皇帝命令小宦官抓住了他.。皇帝让董宣磕头向公主道歉,董宣不听从;小宦官强迫他磕头,董宣两手撑着地,终究不肯低头.。公主说:“文叔你当百姓时,敢藏匿犯死罪逃跑的人,官吏都不敢到你家来查.。现在你是天子,你的威力还不能制服一个县令吗?”皇帝笑着说:“天子不能跟百姓一样!”于是下令:“硬脖子县令出去吧.。”赏赐了他三十万钱.。董宣把它全部分给手下众官吏.。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

2023北京高三二模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

2023北京高三二模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

2023北京高三二模语文汇编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共0分(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1)言者,以谕意也。

言意相离,凶也。

乱国之俗,甚多流言,而不顾其实,务以相毁,务以相誉,毁誉成党,众口熏无,贤不肖不分。

以.此治国,贤主犹惑之.也,又况乎不肖者乎?惑者之患不自以为惑,故惑惑之中有晓焉,冥冥之中有昭焉。

亡国之主不自以为惑,故与桀、纣、幽、厉皆也。

然有亡者国,无二道.矣。

夫辞者,意之表也。

鉴其表而弃其意,悖。

故古之人,得其意则舍其言矣。

听言者以言观意也,听言而意............................................不可知,其与桥言...........【.1.】.无择。

(取材于《吕氏春秋》)注释:【1】桥言:乖戾之言。

(2)君子必辩。

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焉。

是以小人辩,言险;而君子辩,言仁也。

言而.非仁之中也,则其言不若其默也,其辩不若其讷.也;言而仁之中也,则好言者上矣,不好言者.下也。

故仁言大矣。

起于上所以道于下,政令是也;起于下所以忠于上,谋救是也。

故君子之.行仁也无厌。

志好之,行安之,乐言之,故言君子必辩。

小辩不如见端,见端不如本分。

小辩而察,见端而明,本分而理,圣人、士君子之分具矣。

有小人之辩者,有士君子之辩者,有圣人之辩者。

不先虑,不早谋,发之而当,成文而类,居错【1】迁徙,应变不穷,是圣人之辩者也。

先虑之,早谋之,斯须之言而足听,文而致实,博而党【2】正,是士君子之辩者也。

听其言则辞辩而无统,用其身则多诈而无功,上不足以顺明王,下不足以和齐百姓,然而口舌之均,噡唯则节,足以为奇伟偃却之属.,夫是之谓奸人之雄。

圣王起,所以先诛也,然后盗贼次之。

盗贼得变,此不得变也。

(取材于《荀子》)注释:【1】居借:举措。

【2】党:直言。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二道.矣道:主张、措施B.其与桥言无择.择:区别C.其辩不若其讷.也讷:言语迟钝D.足以为奇伟偃却之属.属:类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以.此治国听言者以.言观意也B.贤主犹惑之.也故君子之.行仁也无厌C.夫辞者.,意之表也不好言者.下也D.听言而.意不可知言而.非仁之中也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惑惑之中有晓焉所以会在困惑之中悟出事物的道理B.起于下所以忠于上,谋救是也发起于下面用来效忠上面的,是建议补救C.不先虑,不早谋不能事先考虑,不能早做打算D.口舌之均,噡唯则节说起话来很动听,言谈或多或少很适当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流言会造成社会的混乱,使人不能分辨贤人与不肖之才。

2020年北京市各区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默写)

2020年北京市各区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默写)

2020年北京市各区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默写部分【房山区】(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5 题。

(共8分)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庄子《逍遥游》想象奇特,富有浪漫气息,用“水击三千里,”的大鹏来寄托高远的人生理想。

②辛弃疾善于借用典故以言明心志,他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廉颇自况,用“凭谁问,______ ,_____”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慨之情。

③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以“______ ,_____”表达了古仁人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千百年来激励了无数有志之士。

④一个人做事没有“志”就不能达到目标,正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所说“________”;如果竭尽全力而没有达到目标也不用感到遗憾,王安石这样说:“__________,”。

【门头沟区】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8分)①李煜在《虞美人》中,用“,”两句将景物与人事对比, 写出物是人非之感。

②《出师表》中,诸葛亮自受命以来,夙夜忧叹的原因是“,”。

③《赤壁赋》中作者和友人游赤壁时举酒互动,“,”两句用比喻手法感叹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

④和谐社会,人和大自然的植物、动物一起生活在地球村。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用“,”两句,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写了这种恬淡祥和的生活。

【密云区】1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8分)①用典是诗人常用手法,辛弃疾也如王维一样,在词中娴熟用典,如“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借典故警示南宋统治者。

②唐代诗人风格迥异,李白善用神奇的想象“,日月照耀金银台”,体现出浪漫主义的诗风;杜甫通过怡人美景、悦耳之声不为人欣赏,“,”表达无人凭吊武侯祠的凄凉之感,体现出现实主义的诗风。

③当疫情肆虐之时,勇敢的中国人从容面对,披上“战衣”,如屈原笔下“带长剑兮挟秦弓,”的将士一般,视死如归。

④中国人自古就懂得居安思危,2000多年前孟子就曾说过,“”。

⑤《氓》中“于嗟鸠兮,”采用比兴手法,借对斑鸠的告诫,来劝说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

北京市2020年高三语文二模汇编古文阅读

北京市2020年高三语文二模汇编古文阅读

2020年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分类汇总——古文阅读一、2020年东城二模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

(一)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6—9题。

(共18分)(1)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

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其折骨绝筋,终身不可以相及也;将有所止之,则千里虽远,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以相及也?不识步道者,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抑亦有所止之与?夫“坚白”“同异”“有厚无厚”【1】之察,非不察也,然而君子不辩,止之也;倚魁【2】之行,非不难也,然而君子不行,止之也。

故跬步不休,跛鳖千里;累土不辍,丘山终成;压其源,开其渎【3】,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

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耳。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取材于《荀子》)注释:【1】坚白、同异、有厚无厚:战国时代三个著名的夸大事物差异性、强调绝对性的哲学命题。

【2】倚魁:奇异独特。

【3】渎:沟渠。

(2)天下有信数三:一曰智有所不能立,二曰力有所不能举,三曰强有所不能胜。

故虽有尧之智而无众人之助,大功不立;有乌获【1】之劲而不得人助,不能自举;有贲、育【2】之强而无法术,不得长胜。

故势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

故乌获轻千钧而重其身,非其重于千钧也,势不便也。

离朱【3】易百步而难眉睫,非百步近而眉睫远也,道不可也。

故明主不穷乌获以其不能自举,不困离朱以其不能自见。

因可势,求易道,故用力寡而功名立。

(取材于《韩非子》)注释:【1】乌获:战国时大力士。

【2】贲、育:战国时著名勇士。

【3】离朱:黄帝时代视力极好的人。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将以穷无穷穷:穷尽B.终身不可以相及也及:赶得上C.道不可也道:道路D.因可势因:依靠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 夫骥一日而千里有贲、育之强而无法术B. 则千里虽远,亦或迟或速故虽有尧之智而无众人之助C. 倚魁之行有乌获之劲而不得人助D. 是无他故焉故乌获轻千钧而重其身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然而君子不辩,止之也然而君子不去辩论它,是因为有所节制B.或为之,或不为耳或者去做,或者不去做罢了C.天下有信数三天下有三种确实无疑的道理D.不困离朱以其不能自见不会因为离朱不能看见自己的眉睫让他困窘9.根据要求,完成下列(1)(2)题。

北京市各城区中考语文二模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及参考译文

北京市各城区中考语文二模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及参考译文

文言文阅读及参考译文【西城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世主有先醒者,有后醒者,有不醒者。

昔楚庄王即位,乃.退僻邪而进.忠正,能者任事。

当是时也,宋郑无道,庄王围宋伐郑,诸侯说服。

庄王归,过申侯之邑。

申侯进饭,日中而王不食,申侯请罪曰:“臣斋而具食甚洁,日中而不饭,臣敢请罪。

”庄王喟然叹曰:“非子之罪也。

吾闻之曰,其君贤君也,而又有师者,王;其君中君也,而有师者,伯;其君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者,亡。

今我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不谷①,不谷恐亡无日也。

吾闻之,世不绝贤。

天下有贤,而我独不得。

若吾生者,何以食为.?”故庄王思得贤佐,日中忘饭,谓先寤.所以存亡,此先醒也。

昔宋昭公出亡,至于境,喟然叹曰:“呜呼!吾知所以亡矣。

吾被服而.立,侍御者数百人,无不曰吾君丽者。

吾发政举事,朝臣千人,无不曰吾君圣者。

吾外内不闻吾过,吾是以至此。

吾困宜矣。

”于是革心易行,衣苴布,食疄馂,昼学道而夕讲之。

二年美闻于宋,宋人车徒迎而复位,卒为贤君。

既亡矣,而乃寤所以存,此后醒者也。

昔者虢君骄恣自伐,谄谀亲贵,谏臣诘.逐,晋师伐之。

虢君出走,至于泽中,曰:“吾渴而欲饮。

”御者乃进清酒。

曰:“吾饥而欲食。

”御进腶脯粱糗。

虢君喜曰:“何给也?”御曰:“储之久矣。

”曰:“何故储之?”对曰:“为君出亡而道饥渴也。

”君曰:“知寡人亡邪?”对曰:“知之。

”曰:“知之,何以不谏?”对曰:“君好谄谀,而恶至言,臣愿谏,恐先虢亡。

”虢君作色而怒,御谢.曰:“臣之言过也。

”为闲,君曰:“吾之亡者诚何也?”其御曰:“君弗知耶?君之所以亡者,以.大贤也。

”虢君曰:“贤人之所以存也,乃.亡,何也?”对曰:“天下之君皆不肖,夫疾吾君之独贤也,故亡。

”虢君喜,据轼而笑曰:“嗟!贤固若是苦耶?”遂徒行而于山中居,饥倦,枕御膝而.卧,御以.块自易,逃行而去,君遂饿死,为.禽兽食。

此已亡矣,犹不寤所以亡,此不醒者也。

(取材于汉·贾谊《新书·先醒》)【注】①不谷:诸侯自称的谦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2018 东城二模】(三)文言文阅读(共8分)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赵威后问齐使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

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①曰锺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②也?叶阳子③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④无恙耶?彻其环瑱⑤,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⑥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⑦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⑧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

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选自《战国策·齐策四》)注:①处士:有才能而隐居不出来做官的人。

钟离:复姓。

②业:使之作官而成就功业。

用作动词,这里指重用。

③叶(shè)阳子:齐国的处士。

叶阳为复姓。

④北宫:复姓。

婴儿子,是其名。

⑤彻:通“撤”。

环瑱(tiàn):耳环和戴在耳垂上的玉。

⑥不朝:不上朝,古代女子得到封号才能上朝,这句是说为什么还没有得到封号呢?⑦於陵子仲:於(wū乌)陵,地名,在今山东省长山县西南;子仲,齐国的隐士。

⑧臣:用作动词。

臣于王,做王的臣。

11. 下面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分)A.登轼而.望之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B.何以.战以.养父母C.公问其故.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D.苟.无岁苟.富贵1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1)小大之狱.狱:(2)何以王.齐国王:13.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的意思。

(2分)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答:答案:11.(1分)D12.(2分)(1)案件(2)统治13.(2分)小的信用不能被神所信服,神不会保佑你的。

14.(3分)○1语言描写○2关爱百姓、重用人才○3得民心得天下或重用人才才能使国家强盛。

[参考译文]齐襄王派遣使者问候赵威后,还没有打开国书,赵威后问使者:“今年收成不错吧?百姓平安无事吧?(你们的)大王身体好吧?”使者(有点)不开心,说:“臣奉大王之命向太后问好,您不先问我们大王状况却打听收成、百姓的状况,怎能把低贱者放在前头而把尊贵者放在后边呢?”赵威后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如果没有收成,百姓凭什么繁衍生息?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国君?哪有不问根本而去问末梢的人呢?”她接着又问:“齐有隐士钟离子,还好吧?他的为人,不论有粮的或无粮的,他都给他们饭吃;不管有衣服还是没有衣服的,他都给他们衣服穿。

这是在帮助君王养活百姓,齐王为何至今未有重用他?叶阳子还好吧?他主张怜恤鳏寡孤独,振济穷困不足,这是个帮助国君使其百姓安宁的人,为何至今还不加以任用?北宫家的女儿婴儿子还好吗?她摘去耳环玉饰,至今不嫁,一心奉养双亲,用孝道为百姓作出表率,为何至今未被朝廷褒奖?这样的两位隐士不受重用,一位孝女不被接见,齐王怎能治理齐国、抚恤万民呢?於陵的子仲这个人还活在世上吗?他在上对君王不行臣道,在下不能很好地治理家业,又不和诸侯交往,这是在引导百姓朝无所事事的地方走呀!齐王为什么至今还不处死他呢?”【2018 西城二模】(三)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4-16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左传·庄公十年》)【乙】董宣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1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②。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

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公主即还宫诉帝○3,帝大怒,召宣,欲棰杀之。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棰,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帝令小黄门○4持之,使宣叩头谢主。

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⑤出。

”赐钱三十万。

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五》)【注】○1[苍头]奴仆。

○2[骖乘]古代乘车时居右边陪乘的人,其任务在于随侍尊者。

③[帝]指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

湖阳公主是他的姐姐。

○4[小黄门]泛指宦官。

○5[强项令]硬脖子县令。

强,硬。

项,脖子。

14.下面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2分)A.肉食者鄙.先帝不以臣卑鄙. B.使宣叩头谢.主长跪而谢.之C.公将鼓之.欲棰杀之.D.何.以战欲何.言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4分)(1)一鼓作气翻译:(2)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翻译:16.【甲】【乙】两文都有君臣相对的场面。

面对鲁庄公,臣民曹刿为鲁庄公指明○1才是作战取胜的条件,鲁庄公请曹刿同行参战;面对光武帝,县令董宣据理力争,誓死不认罪,光武帝○2,○3。

(3分)答案:14.答案:C(2分)15.答案示例:(1)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2分)(2)董宣两手撑着地,终究不肯低头。

(2分)16.答案示例:○1取信于民○2称他为“强项令”(将其赦免)○3赐钱三十万(共3分,每空1分)参考译文:董宣做了洛阳县令。

湖阳公主的奴仆大白天杀了人,于是藏在公主家,官吏不能捉到他。

等到公主出行,让这个奴仆在车右边陪乘,董宣在夏门亭等候,拦住公主的车拉住马,用刀在地上一画,大声列举公主的过失;呵斥这个奴仆下车,就地处决了他。

公主立即回到宫中向皇帝诉说,皇帝大怒,叫来董宣,想要用棍棒打死他。

董宣磕头说:“希望让我说一句话就死。

”皇帝说:“你想要说什么?”董宣说:“陛下您有圣明道德使国家中兴,可是放纵奴仆杀人,将要凭什么治理天下呢?我不用棍棒打,请允许能够自杀!”他立即用头撞柱子,鲜血流了满脸。

皇帝命令小宦官抓住了他。

皇帝让董宣磕头向公主道歉,董宣不听从;小宦官强迫他磕头,董宣两手撑着地,终究不肯低头。

公主说:“文叔你当百姓时,敢藏匿犯死罪逃跑的人,官吏都不敢到你家来查。

现在你是天子,你的威力还不能制服一个县令吗?”皇帝笑着说:“天子不能跟百姓一样!”于是下令:“硬脖子县令出去吧。

”赏赐了他三十万钱。

董宣把它全部分给手下众官吏。

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

【2018 海淀二模】(二)阅读【甲】【乙】两文,完成7—9题。

(6分)【甲】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选自[宋]沈括《活板》)【乙】(毕昇)活字之法,斯其权舆。

然泥字既不精整,又易破碎。

松脂诸物亦繁重周章,故王桢《农书》所载活字之法,易以木版。

其贮字之盘,则设以转轮,较为径捷,而亦未详备。

至陆深《金台纪闻》所云铅字之法,则质柔易损,更为费日损工矣。

是编参酌旧制,而变通以新意。

(选自[清]金简《武英殿聚珍版程式》,有删改)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持就.火炀之瞬息可就.B.若.止印三二本若.无兴德之言C.则第二板已具.问所从来,具.答之D.每一字皆有数.印扶苏以数.谏故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分)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翻译:9.印刷术是人类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传播、交流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甲】【乙】两文展现了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发展历程:由唐代的①到宋代毕昇的泥活字印刷,再到元代王桢记载的____②_____,明代陆深记载的铅活字印刷。

到了清代,金简奉旨勘印《四库全书》,要“变通以新意”。

可见,我们的祖先从未停止过改良印刷术的脚步。

从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______③______精神。

(3分)答案:7.答案:B(2分)8.答案:它(铁板)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一类的东西覆盖好(1分。

意思对即可)9.答案:①雕版印刷(板印书籍)②木活字印刷③创新(探索)(3分。

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活字印刷的方法,是从毕昇开始的。

然而泥活字既不精细齐整,又容易破碎。

松脂之类的东西也繁琐累赘,需要大费周折,所以王桢在《农书》中所记载的活字印刷之法,用木活字代替了泥活字。

木活字印刷贮存字印的盘子,设置了转轮,比较快捷,但(木活字印刷)也不够周详完备。

到了陆深《金台纪闻》所记载的铅活字,(字印)质地柔软容易损伤,更是耗费时间损害功效。

这本书(所记载的活字印刷法)参考了旧的制作方法,在此基础上有所变通和更新。

【2018 朝阳二模】(二)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僧怀素传》,完成第12-15题。

僧怀素①传陆羽怀素疏放,不拘细行,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