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自然生态环境)

合集下载

2013年广东省环境状况公报

2013年广东省环境状况公报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的规定,现发布2013年度广东省环境状况公报。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厅长第一章 环境状况第一章 环境状况(一) 城市空气2013年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区二氧化硫(SO2)年平均浓度为1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为60微克/立方米,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全省城市空气污染指数API达标率为97.5%,比2012年下降2个百分点。

珠三角10个城市(区)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为22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为70微克/立方米,两项指标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下称“新标准”)二级标准;二氧化氮年一. 大气环境- -2013 Report on the state of Guangdong provincial environment 2013年广东省环境状况公报- -均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略高于“新标准”二级标准40微克/立方米限值;细颗粒物(PM 2.5)年均浓度为47微克/立方米,高于“新标准”二级标准35微克/立方米限值。

臭氧(O 3)日最大8小时均值的第90百分位数为123~191微克/立方米,其中广州、深圳、珠海、惠州4个城市达到“新标准”160微克/立方米要求,6个城市(区)超标;一氧化碳(CO )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为1.3~2.2毫克/立方米,均达到“新标准”二级标准。

珠三角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I达标率平均为76.3%,高出全国74个重点城市(平均达标率60.5%)15.8个百分点(根据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3年重点区域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

高三地理环境污染与防治试题

高三地理环境污染与防治试题

高三地理环境污染与防治试题1.北京冬春时节由于供暖季节污染物排放量偏大、及受到低气压的影响,扩散条件不利,使PM2.5浓度迅速升高,遭遇雾霾的包围。

读北京本地大气细颗粒物(PM2.5)来源数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市PM2.5的主要来源不包括A.机动车B.燃气C.工业生产D.扬尘【答案】B【解析】从图中分析,PM2.5的主要来源为机动车、燃煤、工业生产和扬尘,而燃气产生的PM2.5很少。

故选B。

【2】针对此污染,北京在整治机动车方面的措施不包括A.完善限行措施B.研究征收交通拥堵费C.加快公共服务车辆使用新能源车D.高污染企业将限期退出【答案】D【解析】限行措施可以减少机动车所产生的PM2.5;征收交通拥堵费,可以减少交通拥堵,进而减少机动车所产生的PM2.5;加快公共服务车辆使用新能源车,可以减少行驶的机动车,进而减少机动车所产生的PM2.5;而高污染企业退出,会影响经济发展。

故选D。

【考点】大气污染2.[环境保护]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再也想不起你的颜色/你是否真有过那些湖蓝、碧蓝、湛蓝/深蓝、孔雀蓝/”———于坚《哀滇池》。

图1示滇池及周边地区,图2示意昆明人口与滇池水质随时间变化。

图1 图2(1)分析造成滇池水质变化的人为原因。

(9分)(2)简述滇池水质变化带来的危害。

(6分)【答案】(1)(9分)城市扩大,人口增加;(3分)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量剧增;(3分)围湖造田造成湖泊库容减小,自净能力减弱。

(3分)(2)(6分)危害人体健康;危害水生生物;影响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造成湿地自净能力下降;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

(以上任意回答3个即可得6分【解析】(1)滇池水质变化的人为原因,是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观察图发现,滇池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工农业发展、生产生活污水增多,为扩大城市面积占有原来的土地利用类型。

(2)水质变坏的危害从对人体健康、生物、土壤、生态环境都会带来不利影响,甚至会影响工农业产品质量。

中考政治专题(六) 节能环保 生态文明

中考政治专题(六) 节能环保 生态文明

专题(六)┃ 节能环保 生态文明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坚持哪些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2)哪些国情决定我国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国家现代化 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 (3)为建设生态文明,我们应养成什么样的生活习惯?
专题(六)┃ 节能环保 生态文明


(1)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
专题(六)┃ 节能环保 生态文明
3.青少年能够为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做些什么? 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积极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 境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各种活动;坚 持绿色消费,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随手关灯,多用公共交通 工具,多爬楼梯,少乘坐电梯,选用节能产品,不乱扔垃圾, 自备购物袋,不乱扔废旧电池,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等。
B.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不开发自然资源的生态文明 理念 C.坚持“先污染后治理”原则,保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 协调发展 D.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共同建设美丽中 国
专题(六)┃ 节能环保 生态文明
3.李克强指出: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国家现代化建设 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健全 生态文明体制机制,下大力气防治空气雾霾和水、土壤污染, 推进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继续实施重大生态工程, 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努力建设一个生 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D ①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 展观 ②说明我们已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建设应服从于资源、 环境保护 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④有利于推动 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 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专题(六)┃ 节能环保 生态文明 4.大气污染有什么影响?从国家、企业、公民的角度谈谈怎 样防治大气污染。 (1)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2)国家: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依法治国,严厉打击 危害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发展低碳经济;等等。 社会: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低碳生活的社会氛围。 企业:要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和 排放。 公民:树立环保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要树立低碳理念,出门乘 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减少开私家车等。

2022年陕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程节能减排与绿色发展考试

2022年陕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程节能减排与绿色发展考试

工程节能减排与绿色发展考试返回上一级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1 .党的()所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A.十八大•B.十九大•C.二十大•D.二十一大我的答案: 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2 .()﹐即人工能源,是指由一次能源经过直接或间接地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如煤气.电力,蒸汽以及各种石油制品•A.一次能源•B.煤炭能源管理体系•C.二次能源•D.化石能源我的答案: C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3 .党的()大将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战略部署,要求提高生态文明水平•A.十六•B.十七•C.十八•D.十九我的答案: 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4 .石化行业在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两方面均是主力,我国的化学工业每年的能源消耗量占全国消费总量的10%~20%,年耗电量占全国工业用电量的()%左右•A.5•B.10•C.15•D.20我的答案: B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5 .在国民经济体系中,这种相互关联结合起来的所有生产系统,就构成了社会总的生产系统,又可称为( )•A.产业系统•B.销售系统•C.经济系统•D.环境系统我的答案: A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6 .目前我国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节能减排的政策体系处于()阶段•A.初级•B.中级•C.高级•D.调整我的答案: A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7 .电力热力生产行业是碳排放最大的部门,占到中国来自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以上•A.30•B.40•C.50•D.60我的答案: C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8 .根据对立法目标模式的一般理解,环境保护立法的( )决定着该立法的指导思想和调整对象•A.保护模式•B.目标模式•C.一般模式•D.独立模式我的答案: 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9 .一次能源是以最初存在的形式蕴藏在自然界中的能源,包括原煤、原油、燃料、()、风、水力等•A.天然气•B.太阳能•C.核能•D.潮汐能我的答案: B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10 .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引导、规范和约束各类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用制度保护()•A.生态环境•B.退耕还林•C.可持续发展•D.绿色发展我的答案: A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11 .纯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行驶的汽车•A.电力驱动车轮•B.汽油驱动车轮•C.燃油驱动车轮•D.电机驱动车轮我的答案: D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12 .继续生存下去是发展的最()的含义•A.直接•B.间接•C.隐晦•D.根本我的答案: D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13 .常用的电能转换储存技术包括电能-( )、电能-静电能、电能-磁能和电能-化学能四大类。

2013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2013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的规定,现发布2013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2014年3月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2013BEIJING ENVIRONMENTAL STATEMENT2013年,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北京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的决策部署,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环境质量的新期待,将环境保护工作摆在首都建设和发展大局中更加重要的位置,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全市工作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打响了治理空气污染的攻坚战,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单位施治、全民参与、社会监督、区域联动的新格局,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

2013年,不利气象条件频发、区域污染加剧,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带来较大污染“增量”,经过全市共同努力,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比上年分别下降7.25%、6.29%、4.30%和3.80%,提前两年动态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污染减排任务;大气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和声环境质量基本稳定,辐射环境质量保持正常,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良好,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全市空气中细颗粒物(PM 2.5)年平均浓度值为89.5微克/立方米, 超过国家标准156%;二氧化硫(SO 2)年平均浓度值为26.5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标准;二氧化氮(NO 2)年平均浓度值为56.0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标准40%; 可吸入颗粒物(PM 10)年平均浓度值为108.1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标准54%。

全市空气中一氧化碳(CO)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浓度值为3.4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标准;臭氧(O 3)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的第90百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年平均浓度值变化趋势*空气质量按照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 B 3095-2012)规定的二级标准和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 J 663-2013)进行评价。

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环境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课学习计划考试

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环境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课学习计划考试

1.下列发电技术中,产生1KW电能所需投资最少的是()。

(2.0分)A.光电B.核电C.风电D.火电2.根据本讲,中国近年来在网络技术发展迅猛,最新的移动网络是()(2.0分)A.5GB.4GC.3GD.2G3.中国发展面临能源危机,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较低,其中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2.0分)A.30%B.50%C.70%D.90%4.中华民族走向未来和伟大复兴的归宿文明是()。

(2.0分)A.原文明B.农业文明C.工业文明D.生态文明5.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第一次外出考察调研的省份是哪个?(2.0分)A.湖北省B.湖南省C.广东省D.广西省6.我国要走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

(2.0分)A.以自动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自动化促进化B.以国际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国际化C.以机械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机械化D.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7.在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中,长江珠江上游绿色屏障建设示范区的建设内容不包括()。

(2.0分)A.健全空间规划体系和用途管制制度B.建立健全绿色金融制度C.健全山林保护制度D.健全水资源环境保护制度8.以下对我国CO2排放现状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2.0分)A.CO2排放总量居世界首位B.很多发展中国家都要求中国承担减排责任C.每年CO2排放量的增值已经是世界总增值的70%左右D.人均CO2排放量已经低于世界人均值9.()是指党员干部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

(2.0分)A.政治意识B.政治规矩C.政治纪律D.政治原则10.在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的新部署中,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内容不包括()。

(2.0分)A.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B.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C.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D.杜绝城市环境污染问题11.以下人类的活动中,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和谐破坏最严重的是()。

用雾霾写一个小故事

用雾霾写一个小故事

用雾霾写一个小故事【篇一:用雾霾写一个小故事】直到出现了雾霾,整个地球都被笼罩在雾霾下,雾里有毒,成批成批的人在吸入毒雾后变成没有思想的行尸走肉。

阿玲与男友不敢出门,男友一直抢家里的食物,说要自己吃,阿玲伤心至极。

直到一个星期后,家里的所有食物都吃完,【篇二:用雾霾写一个小故事】红领巾广播站:雾霾的防范广播稿甲: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红领巾广播开始了。

乙:今天的内容是:雾霾天气的自我防范。

甲:冬季是我国东北部雾霾多发时节,尤其是近几天,沈阳出现严重雾霾天气,多项污染物指数超标,呼吸道疾病患者数量持续增长。

乙:因此,我们要加强对雾霾的认识,做到积极预防。

甲: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雾霾形成的原因:乙:1.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是主要因素。

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甲:2.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乙:3.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形成的一个因素。

甲:4.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乙:5.冬季取暖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污染物。

甲:那么雾霾天气对我们的健康有哪些危害呢?乙:“灰霾毒雾杀人刀”,以下数据足以令人触目惊心。

甲:中国每年因城市大气污染而造成的呼吸系统门诊病例达35万人以上,急诊病例680万人,而且呈逐年增加之势。

乙:气象科学家指出:灰霾与肺癌如影随形,出现灰霾严重的年份后,相隔七年就会出现肺癌高发期。

甲:灰霾与肺癌有了“七年之痒”。

因此,人们说,雾霾是人们有时候感觉不到的、温柔的杀手,具有强烈的毒性。

乙:因此如何预防雾霾带来的危害呢?甲:专家提醒:雾霾天气如此可怕,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乙:近期,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并入大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的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甲:专家提醒人们,冬春季节是我国东北部雾霾多发时节,雾霾天气发生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乙:1.中小学生应该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否则,越是运动,吸入肺部的毒物越多,无形中成了毒雾的吸尘器。

分析资源环境问题对中国当前经济的制约

分析资源环境问题对中国当前经济的制约

分析资源环境问题对中国当前经济的制约一、前言中国经济增长已经由过去三十多年来10%的增长率下行到目前7-8%的增长率,导致中国经济增长下降的因素很多,包括国外需求降低、产能过剩、政府宏观调控问题等等,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下降了。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很多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均拥有资源量相对世界其他国家而言比较匮乏,三十余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在提高人们收入水平的同时,伴随出现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愈发突出,直接威胁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看似是个两难,在经济发展初期,技术水平较低,工业化过程导致了资源的粗利用和环境的逐步恶化,当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经济发展超出了该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生存环境的恶化又迫使人们不得不放慢经济增速,试图改善环境质量。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经济增长模式下其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都是有限的,有些资源是可以进口的,但是空气、水、土地这些资源和环境是不可进口的。

我国近几年频频出现的雾霾,就是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超出大气的自净能力,也就是超出了环境容量,这使得很多地区不得不放慢经济增长步伐,做出一些纠正。

三、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表现1.我国的资源问题主要表现在植被、矿藏资源的高消耗。

我国资源禀赋并不优越,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铝土矿、铜、耕地、淡水等战略性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7%,17%,11%,17%,43%,38%,即使是我国最丰富的煤炭资源,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67%,整体上人均资源相对不足。

在传统的生产过程中,由于技术水平低,企业依赖资源的高投入、粗放使用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和严重的污染事件,资源约束日益趋紧。

2.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二氧化硫和烟尘为主的大气污染;以废水排放为主的水土污染。

从大气来说,根据国家环保部发布的《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3年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仅海口、舟山、拉萨3个城市达标,达标率仅4.1%,2013年全国平均霾日数为35.9天,比上年增长18.3天,为1961年以来最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生态环境
2014-06-05
状况
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生态环境质量
2012年2,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一般”。

2461个县域中,“优”、“良”、“一般”、“较差”和“差”的县域分别有346个、1155个、846个、112个和2个。

生态环境质量以“良”和“一般”为主,约占国土面积的67.2%。

生态环境质量“优”和“良”的县域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及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一般”的县域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部、内蒙古中部和青藏高原,“较差”和“差”的县域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2因遥感解译工作量大,且受数据收集时间所限,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较其他环境要素滞后一年。


生物多样性
在生态系统多样性方面,中国具有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其中森林类型212类、竹林36类、灌丛类型113类、草甸77类、荒漠52类。

中国淡水水域生态系统复杂,湿地有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5类,近海有黄海、东海、南海和黑潮流域4个大海洋生态系统,近岸海域分布滨海湿地、红树林、珊瑚礁、河口、海湾、泻湖、岛屿、上升流、海草床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以及海底古森林、海蚀与海积地貌等自然景观和自然遗迹。

在人工生态系统方面,主要有农田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系统、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人工草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等。

在物种多样性方面,中国拥有高等植物34792种,其中苔藓植物2572种、蕨类2273种、裸子植物244种、被子植物29703种。

此外,几乎拥有温带的全部木本属。

中国约有脊椎动物7516种,其中哺乳类562种、鸟类1269种、爬行类403种、两栖类346种、鱼类4936种。

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共420种,大熊猫、朱鹮、金丝猴、华南虎、扬子鳄等数百种动物为中国所特有。

已查明真菌种类10000多种。

在遗传资源多样性方面,中国有栽培作物528类1339个栽培种,经济树种达1000种以上,中国原产的观赏植物种类达7000种,家养动物576个品种。

自然保护区
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697个,总面积约14631万公顷。

其中陆域面积14175万公顷,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4.77%。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07个,面积约9404万公顷。

2013年全国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情况
类型数量面积
海洋自然保护区2013年,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文昌鱼种群结构正常,文昌鱼栖息地退化。

象山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吸引3000多只大凤头燕鸥和19只中华凤头燕鸥入区,并成功繁殖600多只大凤头燕鸥幼鸟和多只中华凤头燕鸥的幼鸟。

南麂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檑野生水仙花移植增种0.8公顷,平均株高12厘米。

海鸟常见种类有白鹭、牛背鹭、池鹭、灰鹭、鸬鹚、鹬等。

夏候鸟主要有黑尾鸥、燕鸥等,主要分布在下马鞍、破屿和尖屿。

厦门珍稀海洋生物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文昌鱼及中华白海豚保持稳定。

广东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活珊瑚盖度为10%~46%,平均为21%。

海南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活珊瑚盖度为5%~42%,平均为22%。

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海岸沙丘最大高程为37.1米,鞍部高程为21.3米,分别比上年上升1.6米和0.8米;脊线最高点位置移动变幅较大,向西北移动了12.0米。

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到的均为新生贝壳堤,主要分布于大口河、高坨子岛-棘家堡子岛和汪子岛。

贝壳堤现有面积为38.6公顷,较上年增加4.0公顷。

湿地2013年,实施湿地保护工程59个,安排中央财政湿地保护补助资金项目122个。

新指定5处国际重要湿地,中国国际重要湿地总数达到46个。

新批国家湿地公园(试点)131处,新增湿地保护面积30万公顷。

典型海洋生态系统2013年,监测的典型河口生态系统均呈亚健康状态。

多数河口生态系统海水呈富营养化状态,浮游植物密度高于正常范围,鱼卵仔鱼密度较低。

双台子河口和珠江口浮游动物密度低于正常范围;长江口大型底栖生物密度高于正常范围,生物量低于正常范围;黄河口大型底栖生物密度低于正常范围。

广西北海、北仑河口红树林生态系统均呈健康状态。

监测区域的红树林生态系统栖息地状况良好,红树林面积保持稳定。

北仑河口红树林监测区域底栖生物密度和生物量有所增加。

山口红树林监测区域互花米草入侵速度较快,对红树林的生长产生威胁。

苏北浅滩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呈亚健康状态。

苏北浅滩湿地滩涂围垦速度较快,植被现存量较低,现有滩涂植被面积较上年减少近一半。

浮游植物密度和浮游动物生物量高于正常范围。

风景名胜区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建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25个,省级风景名胜区737个,总面积约19.56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03%。

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面积约10.36万平方千米,省级风景名胜区面积约9.2万平方千米。

有3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8处省级风景名胜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外来入侵物种
目前中国有约500种外来入侵物种。

近十年,新入侵中国的恶性外来物种有20多种,常年大面积发生危害的物种有100多种。

互花米草沿中国大陆海岸线分布面积为35995.2公顷。

措施与行动
【全国自然保护区综合管理】2013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批准建立了44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完成了384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和实地核查,组织开展全国自然保护区基础调查和评价,完成北京、天津等27个省(区、市)的基础调查项目总结。

开展中俄跨界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合作与交流。

开展15个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专项检查活动。

新建水生生物湿地保护示范区9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60个。

【生物多样性保护】印发《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中国行动方案(2013年)》,启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中国行动的“六个一”系列宣传活动。

启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边界核定工作。

正式对外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

编制《外来入侵物种环境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发布《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第一批)》,制订了40种农业重大外来入侵物种应急防控技术指南,发布了17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