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琉斯人物分析
荷马史诗阿基琉斯人物分析

荷马史诗阿基琉斯人物分析
阿基琉斯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主要英雄人物之一,他是希腊军队的王牌战士,拥有超凡的力量和勇气。
以下是对阿基琉斯人物的分析:
1. 好斗勇敢:阿基琉斯勇猛无比,是整个希腊军队的中坚力量。
他在战斗中表现出色,无所畏惧,战胜了许多特洛伊战士。
2. 自负傲慢:阿基琉斯经常展现出自己的英雄地位和超越凡人的力量。
他以自己的方式行事,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指令或权威,甚至公开反抗希腊军队的指挥官阿伽门农。
3. 母爱情结:阿基琉斯与他的母亲忒提斯有着密切的母子关系。
他因为忒提斯的请求而参加特洛伊战争,同时也让他变得更加依赖母亲的庇护和神力。
4. 驱逐战士:阿基琉斯在希腊军队内的高地位让他有能力驱逐不符合他标准的战士。
这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冲突和不和谐,导致了希腊军队的内部分裂。
5. 仇外情绪:当阿基琉斯的朋友巴特洛米奥斯被特洛伊王杀死时,他对特洛伊人产生了极大的仇恨,他发誓要向特洛伊人复仇。
6. 对荣誉的追求:阿基琉斯对荣誉的追求是他参加战斗的主要驱动力。
当阿伽门农夺取了他的战利品布丰的女奴布鲁塞斯时,阿基琉斯因为受辱而不愿意继续战斗。
阿基琉斯是一位勇猛无敌、自负傲慢、有着激烈情感的英雄人物。
他的决策和行动对整个史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展现了人性中的弱点和复杂之处。
荷马史诗阿基琉斯人物研究分析

荷马史诗阿基琉斯人物分析————————————————————————————————作者:————————————————————————————————日期:冒牌大英雄在《特洛伊战争》这部影片中,描绘了无数英雄形象,但是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大英雄阿基琉斯。
影片中,他被塑造成为神勇无畏,连神祗都惧怕三分的独一无二的英雄。
但看过之后,当我回想这个仿若完美的英雄的时候,我却发觉他并非是幻想里驾着七彩祥云的大英雄,他并不完美甚至不高大。
而当我看完《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之后,我更进一步的感觉到,他在我心里很难被称为英雄,甚至有些小人的性格特色。
首先,战争中的阿基琉斯是残忍的,这种残忍不光是对于战场上的敌人,很多时候也是对于自己的同盟兄弟。
对于对手,他从不容情,特别是他因为兄弟的死亡而回到战场后,他更是对特洛伊士兵大开杀戒,无论是著名的英雄还是普通的士兵,他都视同草芥,一茬茬的收割他们的性命,“接着,阿基琉斯扑奔德摩勒昂,安忒诺尔之子,一位骠勇的防战能手,出枪捅在太阳穴上,穿过青铜的颊片,铜盔抵挡不住,青铜的枪尖,长驱直入,砸烂头骨,溅捣出喷飞的脑浆。
(第二十一卷)”不仅如此,阿基琉斯对于敌人不光无视他们的生命甚至要将他们作为人的尊严踩在脚底下,“阿基琉斯踩住他的心口,剥掉他的胸甲,得意洋洋地嚷道:‘躺着吧!……’(第二十一卷)”。
这是英雄吗?这是一个睚眦必报的小人的行径,我几乎看不出来阿基琉斯作为一个人,都不用说英雄的,那颗跳动着的心。
或许有人质疑说,战场上,对敌人哪能容情。
可是阿基琉斯对于同一方的盟友,又有宽容和偏向么?《伊利亚特》的开篇就陈说到,“歌唱佩琉斯之子阿基琉斯的愤怒,他的暴怒招致了这场凶险的灾祸,给阿开亚人带来受之不尽的苦难,经许多豪杰强健的魂魄打了哀地斯,而把他们的身躯,作为美食,扔给了狗和兀鸟。
(第一卷)”,已经概括地说明了阿基琉斯对于战友的残忍,他不顾阿开亚人的生命,只因为一己私欲——与阿伽门农争抢一个女奴,便放弃了整整十年的战场上,罔顾所有曾经并肩作战的伙伴的死活,将所有希腊将士推向水深火热的战场中。
阿喀琉斯的英雄形象

阿喀琉斯的英雄形象论阿喀琉斯的英雄形象【摘要】阿喀琉斯是居于荷马史诗中心地位的一个主要英雄形象,他作为典型的西方式的个人英雄,不仅是西方民族心理的一个缩影,也是西方英雄主义文化传统的一个代表。
本文通过分析阿喀琉斯形象的塑造,探讨阿喀琉斯英雄形象的特征以及揭示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主义传统。
【关键词】阿喀琉斯;英雄形象特征;英雄主义传统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们一般都具有如下的德性:英勇无畏、足智多谋、追求荣誉等。
他们的主要特点是:出身显赫,有杰出的家族背景,在身体和心灵上超越常人,比常人更为勇猛,可以做到常人做不到的事。
阿喀琉斯是《伊里亚特》三位英雄(阿伽门农、赫克托耳、阿喀琉斯)中较为突出惹人眼球的一位英雄。
一、阿喀琉斯的英雄形象特征1、与众不同的身世背景阿喀琉斯是阿耳戈英雄—拍琉斯和海洋女神—芯提斯的儿子,西方谚语中的“阿喀琉斯之踵”(achilles’heel)就是说阿喀琉斯出生的时候被他母亲捏住脚后跟倒浸在冥河水中,因此全身除脚踵之外,刀枪不人,由此来比喻“致命的弱点”。
[2]人神混血儿的身份让阿喀琉斯在凡人的世界中鹤立鸡群,成为希腊人中的第一勇士。
尽管《荷马史诗》中有成千上万的军人参加战争,但有名有姓的没有几个,而这些勇士们最后还只是为了衬托阿喀琉斯勇猛。
战争从来就是英雄的战争,文字的历史上也只有英雄的名字。
2、复杂的性格特征阿喀琉斯体魄矫健、勇猛善战,这是荷马史诗中英雄们所拥有的共性,除此之外,还具有鲜明而又复杂的性格特征:那就是凶猛残忍的同时又重荣誉、讲义气;坦率、磊落的同时又横蛮、心胸狭窄和自私。
在他的性格特征中,主要体现了一切以个人为中心以及个人价值所在。
阿喀琉斯因此成为荷马史诗中个人英雄主义以及个人价值体现的典型代表。
他是因为个人的任性而退出战场,致使希腊军队节节溃败,伤亡惨重。
阿伽门农抢走了他的女俘,而且在集会上公然轻视侮辱自己,阿喀琉斯对此很愤怒,拒绝出战,他只顾个人的荣誉而看着希腊军队在战场上溃败,充分地体现了他以个人的得失为重,而不顾他人的死活的个人中心主义。
阿喀琉斯的形象分析

特洛伊战争中最伟大的英雄--------阿喀琉斯的形象分析翻开《希腊神话》在这些神奇的传说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神话本身,而是从早期人们意识中折射出来的西方思想的孕育和具有代表性的西方文化。
而要了解早期的西方文化就要通过分析作为战争题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因为他们身上能体现出当时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特点。
阿喀琉斯的性格就是典型的具有希腊民族精神的性格的代表,他身上几乎体现着奥林匹斯神系中男性神祗的一切基本特征。
一、强烈的个人主义阿喀硫斯的英雄行为是建立在个人主义价值观之上的。
神谕他有两种命运,或者默默无闻而长寿,或者在战场上光荣的死亡。
阿喀琉斯面对这个关乎生死的神谕,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同特洛伊人作战,攻城略地,建立功勋。
他的母亲在前往特洛伊前提示过他的末日正在临近,他自己也很清楚:他将葬身于特洛伊城下,但他依然挺身参战。
因为他把勇敢视为最高的荣誉。
阿喀硫斯参加战争的原因并不是为了整个的希腊城邦,也无意于帮助阿特柔斯的儿子夺回妻子,他更多的是为了捍卫自己英雄的名号。
当阿伽门农以指挥官的身份抢夺他心爱的侍女勃里撒厄斯时,阿喀琉斯公然斥责主帅损人利己,并拒绝战斗。
他的罢战给希腊军队带来巨大的损失,面对希腊的惨败,他依然无动于衷。
阿喀硫斯爱自己的国家,但当个人的荣誉与尊严受到伤害时,维护自己荣誉和尊严则上升到第一位。
从他对阿伽门农的愤怒中,也可看出他看重的并不是财物和奴隶,而是个人的尊严和荣誉,让别人承认他是英雄。
可见,在阿喀硫斯的价值理念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捍卫自己的荣誉,远比为整个希腊赢得战争更重要。
这体现他强烈的个人主义思想。
二、固执、残忍的人性弱点在挚友帕特罗克洛斯被杀之后,阿喀硫斯痛不欲生,复仇心切,在和杀死帕特洛克罗斯的赫克托决战时,赫克托曾哀告说:当决战的一方死亡时,不要凌辱对方的尸体。
而阿喀琉斯根本不睬,冲天的愤怒使他变成嗜杀的魔鬼,在杀死仇人赫克托之后,残暴地将赫的尸体拴在马后倒拖着围绕自己挚友的灵柩跑了三圈,并以十二个被俘的特洛伊青年为帕特洛克罗斯陪葬。
阿基琉斯作为悲剧的英雄

阿基琉斯作为悲剧的英雄阿基琉斯的故事在那个多价的时代某种意义上说肯定是一个悲剧,那是一个关于苦难煎熬和洞察力的故事,但在狭窄的亚里士多德学派人的意识里那并不是一个不幸的行为。
我们可以阐明这一点如果我们问:阿基琉斯错在哪?错在召开集会吗?但是他只是在做赫拉吩咐他做的事。
是错在他和阿伽门农暴怒吗?但是这故事中的每一个人从瑟赛蒂兹到雅典娜甚至包括阿伽门农自己都同意阿伽门农是错的,阿基琉斯是对的。
还是错在他没有杀死阿伽门农?可这又是因为赫拉和雅典娜为他做了这个决定。
阿基琉斯拒绝阿伽门农的礼物是错的吗?也许是,但是我们可以注意到这个特别的错误-如果它是个错误的话-并没有加剧大祸,它只是让原来的事情保持原来的模样。
也许阿基琉斯错在没有回家,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选择。
也许阿基琉斯错在他未经熟虑的承诺上,但现在同时他和大灾难的了联系仍是间接的。
阿基琉斯把帕特罗克洛斯送到战场上给自己引来了灾难,但是我们应该记住,首先这个计划是由睿智的内斯特提出的,其次,最确切的帕特罗克洛斯的死因是帕特罗克洛斯自己的错误,阿基琉斯曾明确地提醒过他。
当然阿基琉斯也有错误,也遭受了苦难,,但是诗人并没有尽力明确指出这个原因和后果之间的关系。
荷马,事实上,只指出了阿基琉斯故事中的一个错误,在一个看似十分随意就包括入内的场景中。
马卡翁被伤员带来,在一段距离,阿基琉斯好奇地把这个消息带给帕特罗克洛斯,这也是他自己的麻烦的开端。
在这次使命中,帕特罗克洛斯遇到了内斯特,一个命中注定的计划也就开始了。
阿基琉斯(他在这个部分也代表着科里奥兰纳斯)把灾难引导了自己身上,因为他毕竟并没有像他认为的那样已经和他所在的团体超然分离。
英雄然而阿基琉斯的故事中最知名的错误也是其他人的错误-是阿伽门农、内斯特和帕特罗克洛斯所有人的错误。
阿基琉斯的悲剧在于另一个人-一个不仅仅是英雄的人-也许不会让这些错误带给阿基琉斯灾难,但是阿基琉斯的悲剧不是行为的悲剧而是反应的悲剧。
阿喀琉斯个体本体意识

阿喀琉斯个体本体意识阿喀琉斯是《伊利亚特》最为理想化的也是最丰满的英雄形象,是希腊民族精神和文学主题的核心体现。
在这个伟大的英雄身上,个体意识与本体意识的对立统一、个人主义的优劣两面以及孩童般浪漫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阿喀琉斯的个性中有着极端的个体意识与极端的本体意识这两面,看似彻底对立的事物体现在一个如此丰满的人物身上却几乎没有违和。
这便是荷马对人性的伟大启示,人的个性中可以有截然相反的两面共存,它们都是合理的,共同构成复杂、丰富而危险的人性。
并且可以看到,阿喀琉斯的残忍行为,即他的“本体意识”的萌生点是由于其朋友的死,也就是由于其对友情的无比珍视,但这却是他的“个体意识”所在。
由此荷马启示读者,个体意识与本体意识不仅可以在人身上共存,亦可以相互转换。
此外,阿喀琉斯身上同样重要的特质,是他极端的个体意识,对于个人荣誉和尊严的极度重视与敏感,这在第一卷即有明显的体现。
希腊指挥官阿伽门农将祭司的女儿掠来做女奴,众人都认为这样做是错误的,得到太阳神的支持后,阿喀琉斯去找阿伽门农讨要祭司的女儿。
阿伽门农交还了祭司的女儿,但要求以某位英雄的战利品份额作为自己的补偿。
最后好不容易取得了祭司的原谅,他却没有忘记剥夺阿基琉斯的份额,遣使者到阿基琉斯帐内取了布里塞斯。
阿基琉斯觉得受到了侮辱,他的尊严和荣誉遭到贬低。
若不是雅典娜的降临,他很可能与阿伽门农当场火拼:“是拔出胯边锋快的铜剑,撩开挡道的人群,杀了阿特柔斯之子,还是咽下这口怨气,压住这股狂烈?”最后,他愤而退出战争,即使希腊联军节节败退,他也迟迟不愿参战。
并且,阿喀琉斯不顾神谕投身战场,很大一部分也是为了尊严和荣誉。
这便体现了他对本体意识的极度重视:个人尊严不容一点侵犯,即使牺牲生命也要得到荣誉。
这就是阿喀琉斯个体本体意识。
荷马史诗阿基琉斯人物分析

荷马史诗阿基琉斯人物分析《荷马史诗》,又称《伊利亚特》,是希腊文学家荷马著作的一部史诗,作者以神话的形式把几条关于阿基琉斯的拉丁叙述故事融合在一起,记叙了关于基亚英雄们的所有事情,从他们诞生到最终死亡。
作品叙述了十年前,阿基琉斯王国中发生的抗力一役,其中最主要的人物就是英雄奥德修斯,以及其它各位英雄和可怖王子们。
通过本史诗中描写的各英雄人物,可以考察他们的属性特点,如勇敢、头脑精明、尊敬神灵以及臣服王室等。
他们几乎都是来讨取荣誉的勇士,并以英勇的行动取得崇高的地位。
在该史诗中充满了众多的勇士面貌,这些英雄都有他们各自的特点,但有一点可以说是共同的,那就是忠实无私、敢作敢当的道德素质。
奥德修斯是史诗中的主角,他充满了英勇的勇气、胆量和头脑精明。
他与众不同的是,他不仅勇猛无比,而且有着极强的智慧和领袖才华。
他能领导英雄们杀死可怖,击败众多敌人,而且他有着罕见的百折不挠的意志力精神。
他毅然决然地为了圣神义志而拼死一搏,对敌人英勇而无畏,不受贪婪和怯懦等恶行影响,所有这一切都是给人以无穷的力量和勇气的来源。
另一位英雄之一是色雷斯,他有超乎凡人的力量,拥有令人惊为天人的气宇。
他敢于切断天空的雷电,用自己的力量主宰了雷神洛基斯,不畏强暴,机智过人,有着天赋多才,开辟出一条完美无缺的英雄之路。
他极具魅力,更具有史诗一般的磅礴和雄伟,同时也把所有的力量用于信任和构建,而非侵略和战争。
荷马史诗“阿基琉斯”中的各英雄人物都有他们的不同个性和思想,而他们能够无畏地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克服一切困难,这提示我们,当我们遇到困境时,不仅需要责任,而且还需要勇气和毅力。
只有勇于承担责任,并坚持自己的理想去实现,才能够实现我们心中的理想和追求,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真正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为自己和他人做出真正的贡献。
阿喀琉斯形象分析要点说明

阿喀琉斯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英雄,是阿尔戈英雄珀琉斯和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儿子。
他是参加特洛伊战争的一个半人半神的英雄。
出生后,他的女神母亲也想使他成为神人。
她在夜里背着父亲把儿子放在天火中燃烧,要把父亲遗传给他的人类成分烧掉,使他圣洁。
却被他的父亲发现妨碍了他的母亲,因此,阿喀琉斯除脚踵外,周身刀枪不入。
在特洛伊战争中杀死特洛伊主将赫克托耳,使希腊军转败为胜。
后被太阳神阿波罗的暗箭射中脚踵而死。
在古希腊早期神话里,神的塑造往往比较呆板,不具有鲜明的、稳定的个性。
但在荷马史诗《伊里昂纪》(又译为《伊里亚特》)和《奥德修纪》(又译为《奥德赛》)中的主要人物都具有性格的鲜明性和丰富性。
《伊里昂纪》中的主人公阿喀琉斯就是其中的一个杰出典型。
在他的身上体现出了多种人物形象特点。
在我看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残暴鲁莽的形象。
阿喀琉斯具有健美的肌体、无敌的武艺和忘我战斗的冒险性格。
神谕他有两种命运:或者默默无闻而长寿,或者在战场上光荣地死亡。
忒提斯爱子心切,将他乔装打扮置于女孩子群中,但智者奥德修终于识出了他。
阿喀琉斯毫不犹豫地、愉快地走上了同特洛伊人作战的战场,攻城略地,建立无数功勋。
他曾疯狂地杀戮,脚下都是特洛亚人的鲜血,特别是在他的好朋友帕特洛克罗斯战死后,冲天的愤怒使他变成了嗜杀的恶魔,见了特洛伊人,不分男女老幼便杀便砍,使他们的尸体堵塞了克珊托斯河的河道。
他为了复仇进行了永无止境的杀戮。
阿喀琉斯在杀死仇人赫克托耳后,残暴地将他的尸体拴在马后倒拖着围绕自己挚友的灵柩跑了三圈,并以十二个被俘的特洛伊青年为帕特洛克罗斯陪葬。
从这些来看,他是残暴鲁莽的。
二、尊严与荣誉的化身。
阿喀琉斯是很重视自己的尊严和荣誉的。
他决不允许任何人践踏它,他为了尊严和荣誉可以不顾一切。
阿喀琉斯不畏死亡走上战场,是因为他把勇敢视为最高荣誉,怯弱者是人间无价值的赘物。
他热爱着自己的民族,但如果个人的荣誉与尊严受到伤害时,维护这种荣誉和尊严就上升到第一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基琉斯的人物分析
古希腊流传下来最早的完整的文学作品是两部史诗: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相传这两部史诗是在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之间,由一位名叫荷马的盲诗人根据民间口头流传的短歌编成的,因而被成为"荷马史诗".荷马根据民间口头创作收集整理的史诗,代代相传,到了公元前6世纪形成文字,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由亚历山大里亚学者将两部史诗均编成24卷.而两部史诗都是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特洛伊战争发生于公元前1194-1184年,以迈锡尼为首的希腊联军向小亚细亚的富庶特洛伊进攻,战争持续了10年,最后采用奥德修斯的木马计将特洛伊城洗劫一空.两部史诗不写全过程,以截取最后一年中的一段故事来表现全体.
由于产生于古希腊特定的政治和文化气氛中,荷马史诗的思想倾向也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荷马史诗表现出强烈的神意色彩.由于史诗形成于古希腊浓烈的神话气氛中,因此人们对事物发展的判断很大程度上不是按照现实的规则,而是按照神话的规则进行的.表现在史诗中,就是把人的行为及其成败归结为神的意志.我们不能肯定的说某一人物好也不能完全的否定一个人.伊利昂纪表现英雄的勇武,内容丰富,广阔的描绘了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希腊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荷马时代处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的社会发展阶段,生产水平正由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过渡,后已踏进文明的门槛.当时没有国家,最基本的社会集团是部落,各部落内部实行军事民主制,没有组长会议和民众大会,议决部落的重大事件.部落旨领是
军事统帅,法官和最高祭司,但不拥有行政权力.各部落在战时常结成不大的军事联盟,但各自仍旧保持独立性,联盟在战后随而解体.公园前8到6世纪,奴隶制关系逐渐形成,爱琴海地区出现许多独立的奴隶制城邦,其中最重要的是雅典和斯巴达.
这两部荷马史诗中相比较我更喜欢伊利昂纪,主要写的是最后一年中51天发生的事.史诗一开始就点出"阿基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阿伽门农和阿凯亚部族中最勇猛的首领阿基琉斯争夺一个女俘,阿基琉斯受辱后,愤而退出战场.希腊军方面连连失利,一直退到海岸边,也抵挡不住特洛伊主将赫克托耳的猛烈攻势,情况万分紧急.阿伽农
门请求和解遭到拒绝.阿基琉斯的朋友帕特洛克罗斯接了他的盔甲,
杀上战场,挡住了特洛伊人的进攻.但赫克托耳把他杀死,并夺走了他的盔甲.阿基琉斯悔恨自己的过失,愤而重新参战,为亡友复仇.终于
杀死了赫克托耳,并把他的尸体拖在马后奔驰.赫克托耳的父亲,伊利昂的老王普利阿摩斯前来赎回儿子的尸首,全诗在为赫克托耳举行的盛大葬礼中结束.
在写阿基琉斯勃然大怒这个情节时,有一段阿基琉斯说的话:"无耻而又自私的君王!希腊人还有谁愿意听从你的指挥?特洛伊人并没
有得罪于我.我跟你过来只是愿意帮助你,给你的兄弟墨涅拉俄斯报仇.你不珍惜这一点,还要抢夺我的礼物.你可知道这些礼物都是我夺来的,是希腊人分给我的!无论攻占哪一个城市以后,我所得到的礼物都远远地不如你多,而我却往往承担最艰难的战斗任务,那是为了在
瓜分礼物时让你获得最满意的部分.好吧,我现在回夫茨阿去!没有我
在这里,你去试试,看你能积聚多少宝贝!"他顺从地把剑又推回剑鞘,可是却以尖刻的语言回答说:"你真是个卑鄙的人.你什么时候获得天大的胆量,同希腊国最高尚的英雄们明里暗里争斗一场?因为在这个
营帐里有人敢于顶撞你,你就千方百计的想要抢夺他的战利品,以为
这是一件十分开心的事!当着这根君王杖我跟你发誓:正像这根权杖
不能再像树木发芽一样,你再也看不到我去沙场拼杀了!不管杀人如
麻的赫克托耳如何地赶杀希腊人你也别指望我来救你了.你将会对今天伤害我的尊严后悔,可是已经迟了!"在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当时阿基琉斯的极其愤怒,同时,诗人又给我们展示了在氏族英雄身上开始萌
芽的个人意识.阿伽门农凭借个人权势,无理夺取阿基琉斯的战俘,是使得希联军节节败退的根源,而阿基琉斯急躁任性,拒绝参战,而且固执己见,不接受阿伽门农赔礼谢罪,则又是希腊联军遭受更大伤亡的
原因.因此,在诗人看来,阿伽门农的滥用权势和阿基琉斯的任性自负,都是有害于氏族集体利益的.以民族集体的不必要牺牲来换取个人的尊严和荣誉,这种个人主义行为必然会带来可怕的后果.如果说脚后
跟是阿基琉斯肉体上的致命之处,那么他的这种把个人荣耀至于民族集体利益之上的意识就是他思想上的致命之处.他的悲剧性的命运安排,亚表现出了希腊人对自己民族个人意识的深重忧虑.
之后诗中还有一段描写阿基琉斯重新武装,阿基琉斯来到海岸.
他声如巨雷,呼唤丹内阿人一起集合.士兵们都涌了过来,连从未离开过战船的舵手也赶来集合.狄俄墨得斯和奥德修斯拄着长矛,也走了
过来.最后来的是阿伽门农,科翁曾用枪把他打落在地,所以他直到现
在还忍受着创伤的剧痛.等到大家集合完毕,阿基琉斯毅然的站立起来,说:"阿特柔斯的儿子,忘掉过去吧,尽管过去的不愉快还在伤害着我们的灵魂,我们的怒火已经缓和了.起来!奔向新的战斗!尊敬的大
统帅阿伽门农,我渴望着上战场去厮杀.让我们不要延误战机,因为还有许多事情没有来得及做呢!"聪明的奥德修斯却建议说:"阿基琉斯,给大家留出一点时间,让他们在船上饮酒用膳.阿伽门农可以趁此时
间把礼物送到我们一般来,也好过丹内阿人开开眼,做个证明.然后,
他还应该在大帐营内隆重地言情你."这时的阿基琉斯是充满理智与
斗志的.当他得知战友被杀,战争已经到了希腊人生死存亡的关头,他悲痛欲绝,深悔自己的愤怒,毅然抛弃旧怨,坚决出战,终于扭转战局.他从发怒到息怒,从退出战场到重新参战,最终以部落的集体利益为重,其间的转变并没有不可克服的思想障碍.他的行动体现了英雄主
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而这正是部落英雄的特色.
在史诗中阿基琉斯是一位英雄,和其他的希腊英雄一样,他具有
半人半神的特点.由于当时的社会科技和文化还不是很发达,所以人
们对一些当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都参杂进神祗的因素,在普通人当时若出现很多方面过人之处的人,当时的人们一般认为是神祗的后代,即英雄.阿基琉斯英勇善战,忠于自己的朋友.在战场上他不畏生死,
百战百胜,杀死过无数的特洛伊人.在阿基琉斯勃然大怒退出战争时,特洛伊人在他们几次进攻中还取得过上风,都攻到希腊的战船上来了,如果没有埃阿斯等英雄的抵抗,希腊人的战船都会给赫克托耳烧毁了,后来,阿基琉斯重新武装上场,希腊人又占了上风.当他得知自己的朋
友帕特洛克罗斯被赫克托耳杀死之后.他决定复仇忠于自己的朋友,靠自己的智慧与双手赢得胜利.阿基琉斯的愤怒,变现了西方古典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重视生命对于个人的价值.这种思想曾经极大地促进了西方社会的发展,但是阿基琉斯式的自由放纵,漫无矩度的个人行为也给西方社会带来了难以治愈的社会顽疾.
同时从一些细节不难发现,阿基琉斯也是一个具有善良同情心,且热爱生活的人.比如当普里阿摩斯向阿基琉斯赎回儿子赫克托耳的尸体时,他答应了对方的请求.当阿伽门农夸口自己的箭术得罪了狩猎女神阿耳忒弥斯,致使阿耳忒弥斯逼迫阿伽门农将自己的女儿伊菲革涅亚献祭给她,否则就不让希腊的舰队前进时,阿基琉斯也冒着被众将的斥责,前来搭救伊菲革涅亚.特洛伊战争结束以后,在大海上漂泊多年的伊塔刻国王奥德修斯来到阴间寻找底比斯城的预言家提瑞西阿斯的灵魂询问他自己将来的命运时,巧遇阿基琉斯的灵魂,他告诉阿基琉斯的灵魂阿基琉斯生前像神祗一般受人尊重,死后也一定是个伟大的阴魂.
但是阿基琉斯也是有缺点的,因为争夺女俘,他冲动的退出战争,使部落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朋友也被对方杀死..他顽固的罢战是不恰当的做法.他杀死赫克托耳后将他的尸体钉在战车上驱车游行,全然不顾特洛伊城的一片悲哀,手段是何其残酷,而这正符合当时正在向奴隶社会过渡的原始社会的部落首领的特点.后来他再次进攻特洛伊城,不顾太阳神阿波罗的劝阻,还对阿波罗口出狂言,最终被帕里斯暗箭射死.所以总的来说阿基琉斯也是一个残忍,执拗和任性的人.从作
品中不难看出,阿基琉斯是神的儿子,虽为半人半神之躯,也有通天的本事.但是他的命运依然是有命运女神决定的.而他在特洛伊战争中,一直都是众神之母的赫拉和雅典娜帮助着.他的至高荣誉也是他的母亲乞求宙斯给予的.在这十年的战争中,双方都具有神的帮助,可以说是神的战争.而像阿基琉斯这样的凡人只是这场战争中的一个工具而已.有神来决定每个人的生死.阿基琉斯的第二次出战是由宙斯一步一步安排的,要给他至高的荣誉.所以说更多时候,阿基琉斯和其他一些英雄都是充当了神的傀儡.没有神的帮助,他可能很早就会死在战场上.他是神的宠儿,不完全独立的人格.我想这或许是在诗人生活的社会条件下的一种特殊的英雄形象吧.
所以对一个人物的分析我们既要看到他的优点,也要看到他的缺点,辩证的看待.阿基琉斯是多重性格的他英勇善战,忠于朋友,崇尚尊严.但他却有时任性残忍,自私自利,他也是神的宠儿,但也有人的懦弱和无助,比如在阿伽门农抢走了他的战利品时,他无助地投到母亲的怀里痛哭,请求母亲帮助.而一个人的性格并不完全在于自己,与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不同时期周围的政治,经济,文化对人都会有不同的影响.所以阿基琉斯的愤怒在最终的平息下在一定程度上解救了希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