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手工制技艺瓷传承人生存困境及其对策
景德镇陶瓷产业的衰退趋势

景德镇陶瓷产业的衰退趋势景德镇陶瓷产业的衰退趋势引言:景德镇是中国著名的陶瓷之都,拥有着悠久的陶瓷历史和丰厚的陶瓷文化积淀。
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景德镇陶瓷产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境。
本文将从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品牌竞争等方面探讨景德镇陶瓷产业的衰退趋势,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市场需求不断萎缩1. 主要消费群体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陶瓷产品的需求逐渐减少。
传统的陶瓷产品更多地被一些新兴的生活方式和产品所取代,如塑料制品、玻璃制品等。
2. 消费环境的变化:陶瓷产品的消费环境也在发生变化,人们更倾向于购买多功能、高科技、个性化的产品,而传统的景德镇陶瓷产品很难满足这些需求。
同时,电商的兴起也给传统的陶瓷店铺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消费者更喜欢在网上购买产品,而不愿意花时间去实体店购买。
3. 外来品牌的竞争:随着国际市场的开放和国外品牌的涌入,景德镇陶瓷面临着来自海外品牌的竞争压力。
这些品牌具有先进的制造技术和优质的产品,很容易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使得景德镇陶瓷更加难以获得市场份额。
二、技术创新的滞后1. 传统技艺的保守性:景德镇陶瓷产业长期以来一直以传统的手工技艺为主,但由于传统技艺的保守性,难以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
现代消费者更看重产品的实用性和创新性,这对传统的手工技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缺乏技术研发投入:景德镇陶瓷产业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导致技术创新的滞后。
与其他行业相比,景德镇陶瓷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缺乏更多的投入,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
3. 人才流失的问题:由于景德镇陶瓷产业长期以来的衰退趋势,很多优秀的陶艺师和工匠选择离开景德镇,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
这导致景德镇陶瓷产业失去了很多宝贵的技术人才,技术创新的动力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三、品牌竞争力的不足1. 品牌形象的单一:景德镇陶瓷产业长期以来一直以“白瓷”为主要的产品形象。
陶瓷非遗传承的困境和新思路——以景德镇为例

第28卷 第1期中国陶瓷工业Vol.28,No.12021年2月CHINA CERAMIC INDUSTRYFeb. 2021收稿日期:2020‒10‒29。
修订日期:2020‒11‒17。
Received date: 2020‒10‒29. Revised date: 2020‒11‒1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62018);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 Correspondent author: WU Junming, Male, Ph,D., Professor. 目(GJJ160879);江西陶瓷文物遗存保护暨御窑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E-mail: ****************项目资助。
通信联系人:吴军明,男,博士,教授DOI: 10.13958/ki.ztcg.2021.01.011陶瓷非遗传承的困境和新思路——以景德镇为例单仁志 1,吴军明 1,吴 琳 1,夏孝言 1,余 娜 2,邵文娟 2(1.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 景德镇 333403;2.景德镇平窑陶瓷文化有限公司,江西 景德镇 333000)摘 要: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非常丰富,陶瓷从业人员众多,特别是当下景德镇成为了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更好地将陶瓷非遗传承下来已经成为景德镇的重要任务。
如何在文化传承发展中,为陶瓷非遗传承提供一些新思路,从而将陶瓷非遗传承打造成我国非遗传承保护的新范式,意义重大、时间紧迫。
本文在剖析陶瓷非遗传承保护迫切性的基础上,结合景德镇非遗传承的现状,探讨当地非遗传承的困境,并尝试性提出系列思路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非遗传承;生产性保护;数字化保护中图分类号:TQ174.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2874(2021)01-0061-05Dilemma and New Ideas of Ceramic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 Case Study of JingdezhenSHAN Renzhi 1, WU Junming 1, WU Lin 1, XIA Xiaoyan 1, YU Na 2, SHAO Wenjuan 2(1.Jingdezhen Ceramic Institute, Jingdezhen 333403, Jiangxi, China; 2.Jingdezhen Pingyao CeramicCulture Co. Ltd, Jingdezhen 333000, Jiangxi)Abstract: Jingdezhen ceramic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very rich in content, and there are many ceramic practitioners. Now that Jingdezhen has become a national innovation experimental zone of ceramic culture, how to better pass on the ceramic heri-tage becomes an important task for Jingdezhen city. New ideas are to be provided for the ceramic inheritance in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so as to transform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to a new paradigm of inheritance protection in China,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urgency of ceramic intangible cultural inheritance protection, combined with the status of inheritance in Jingdezhe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dilemma and tries to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ideas and solutions. Key words: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ductive protection; digital protection1 非遗传承保护的迫切性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在今天渐渐没落,大多数人对非遗的认识不深。
新媒介环境下景德镇制瓷手工艺传承的机遇和挑战

Ke y wo r d s n e w me d i a ; J i n g d e z h e n ; p o r c e l a i n h a n d c r a f t ; i n h e r i -
景德镇制瓷手工艺有 一千多年的历史 ,它在吸收 了全 国各地名窑技艺 的基础上形成 了独具特色 的工 艺 ,成为 了 世界知名的瓷都 。因而对 于景德镇来说 , 制瓷手工艺传承与 保 护是一项非常重要 的非物质 文化遗产课题 。可喜 的是 自 2 0 0 6年 ,景德镇手工制 瓷工 艺列 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 产 名录 , 到2 0 1 1 年景德镇手工 制瓷工艺入 围联合 国非 物质 文化遗 产名录 ,说明 了制瓷手工艺 的重要性 已经得 到了国 内甚 至是 国际范 围的认可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 制瓷手工艺 的传承 问题 已经迫在眉睫 。 当然 随着人 们对 于传承与保护 的认 识提高 ,以往将 其 如古器物般 丢人博物馆 ,或是 只在 少数 专业人士范 围内 自 娱 自乐式 的传承和保护 , 已经不 能够满足系统 的 、 立体 的传 承态度 了。我们需要 的更多是“ 活态传承” , 也就是让更多 的 人去 了解并 热爱 制瓷手工艺 , 让其更 具大众化与生 活化 , 更 有生命力地存在 于我们的生活 中。因而新媒 介就在这条道 路上扮演着重要 的角 色。所谓 “ 媒介 ” 是 指使 双方发生关系 的人或事物。传统的媒介可以是语言 、 文字 、 声、 光、 电等 , 或 具 体地讲如广播 、 电视 、 报纸 等介质 。随着 网络的普及和数 字科学技术 的发展 ,媒介 的理念和载体显然要超 过以往 的 意义。而这一切 的传媒变革 和发展也给景德镇制 瓷工艺 的 传 承带来 了新 的契机和挑战 。 本 文将 紧扣“ 活态传承 ” 这一点 , 特 别关注 制瓷手 工艺 的传 承方式在新媒介环境下所呈 现的转变 ,阐述其在 新的 媒介机 制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 战 ,并 提出相应 的建议 与对
制约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研究

制约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研究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中部,是中国著名的陶瓷之都,拥有着丰富的陶瓷文化底蕴和悠久的陶瓷制作历史。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德镇的陶瓷产业一直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而闻名于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景德镇的陶瓷产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瓶颈,制约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本文将围绕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展开研究,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一、陶瓷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创新景德镇陶瓷产业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工艺,但随着现代工业化的进程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工艺的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其一方面,传统陶瓷工艺的传承人越来越稀少,古老的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市场需求的变化也使得传统工艺的产品在市场上逐渐失去竞争力。
如何保护好传统工艺,发扬优良传统,同时又能够创新出符合现代市场需求的产品,成为了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其二,陶瓷行业在创新方面还存在着瓶颈。
传统工艺虽然有很多独特之处,但陶瓷行业与其他传统行业一样,缺乏创新。
现代市场需要更注重陶瓷产品的设计、工艺、材质和功能的创新,而这正是景德镇陶瓷产业的瓶颈所在。
景德镇陶瓷产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培养更多创新人才,不断推动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二、陶瓷文化产品的推广与营销景德镇陶瓷产业在文化产品的推广与营销方面也存在瓶颈。
一方面,景德镇陶瓷文化产品的知名度不高,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上,很多消费者对景德镇陶瓷并不了解,因此陶瓷产品的推广成为了一个难题。
陶瓷文化产品的营销也存在问题,现代市场的竞争激烈,价格战激烈,景德镇陶瓷产品在这种市场环境中很难有竞争力,缺乏品牌效应也使得营销难度加大。
要解决这些问题,景德镇陶瓷产业亟需加大对陶瓷文化产品的推广力度,通过开发特色产品、加强品牌建设、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等方式,提升景德镇陶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应该通过优化营销策略,提升产品附加值,拓展市场渠道,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使景德镇陶瓷产品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景德镇陶瓷发展存在的瓶颈

景德镇陶瓷发展存在的瓶颈景德镇作为中国陶瓷的发源地和世界陶瓷之都,拥有悠久的陶瓷历史和丰富的陶瓷文化遗产。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景德镇陶瓷业也面临着一些瓶颈和挑战。
首先,景德镇陶瓷产业在产品创新和设计方面存在着相对滞后的问题。
过去长期以来,景德镇陶瓷的主要产品以青花瓷、白瓷等传统陶瓷为主,产品款式和风格相对单一,缺乏创新。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消费者对于陶瓷产品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希望购买更具有时尚感和创新性的陶瓷产品。
因此,景德镇陶瓷企业需要加强对市场需求的分析和预测,积极引进设计创意人才,推动产品研发和创新设计,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其次,景德镇陶瓷产业在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方面存在着局限性。
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仅仅依靠传统渠道和方式进行销售已经不够。
景德镇陶瓷企业需要加强对市场和行业的研究,提高市场开拓和营销能力。
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建立完善的品牌形象和销售网络,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再次,景德镇陶瓷产业在生产工艺和技术创新方面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虽然景德镇拥有悠久的陶瓷传统和丰富的技艺,但在现代陶瓷制造工艺和技术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比如,景德镇陶瓷企业在生产效率、质量控制、环保技术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因此,景德镇陶瓷企业需要加强对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研究和引进,提升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此外,景德镇陶瓷产业在人才培养和传承方面也存在着问题。
由于陶瓷制造技艺的复杂性和传统性,传统陶瓷工艺的传承已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陶瓷制造工作,导致技艺传承受阻。
同时,现代陶瓷制造所需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也相对匮乏。
因此,景德镇陶瓷企业需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和体系,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景德镇陶瓷产业在产品创新、市场营销、生产工艺和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着一些瓶颈和挑战。
景德镇手工艺制瓷传承与发展的问题和策略

景德镇手工艺制瓷传承与发展的问题和策略作者:詹伟喻宏来源:《艺术科技》2016年第07期摘要:景德镇手工艺制瓷是中国手工艺杰出的代表,已经得到了一千多年的传承与发展。
新时期,景德镇手工艺制瓷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在传承与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显著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及个人、高校、行业协会等共同努力,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加以解决,以推动景德镇手工艺制瓷在新时期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景德镇手工艺制瓷;传承;发展;问题;策略1 景德镇手工艺制瓷传承与发展的现状景德镇手工艺制瓷历史可以追溯至晚唐时期,至宋代已成为天下闻名的主要瓷窑系之一,以莹润如玉的青白瓷享誉天下,而至明清时期,更因精湛的手工艺制瓷技艺成为皇家用瓷产地,产品行于九域、施及外洋,并成为八方工匠争相聚集的著名瓷都。
在上千年的发展中,景德镇手工艺制瓷形成了非常完整的体系,并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最值得传承与发展的传统手工艺之一。
建国初期,现代陶瓷工业体系的兴起虽然对景德镇手工艺制瓷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是以出口创汇为目标,景德镇手工艺制瓷在国有瓷厂中仍然得以保留,如建国瓷厂、艺术瓷厂以及陶瓷科研院所中手工艺制瓷体系仍然比较完备。
建国初期的景德镇手工艺制瓷主要以传承为目的,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景德镇手工艺制瓷则开始从以传承为主而转向创新发展,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如今的景德镇已经形成非常完整的手工艺制瓷产业链,并兴建或自发形成一批手工艺制瓷园区,如雕塑瓷厂、樊家井、老厂等。
近两年来,随着名坊园、陶溪川、三宝瓷谷、珠山东市等一批新的手工艺制瓷产业园区的兴起,景德镇手工艺制瓷产业体系得到进一步扩大,以打造中国乃至世界手工艺制瓷之都为目标。
在手工艺制瓷产业持续扩大的同时,景德镇手工艺制瓷在传承与发展两方面都在不断深化与加强。
一方面,受文物市场的驱动,许多景德镇传统手工艺制瓷不断得到发掘与复兴;另一方面,受创意产业潮流的影响,景德镇手工艺制瓷正以文化创意为核心而不断变革发展。
景德镇手工制技艺瓷传承人生存困境及其对策

景德镇手工制技艺瓷传承人生存困境及其对策随着“非遗热”的迅速升温,所呈现出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特别是传承人的问题成为争论的焦点。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以七十二工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承人最多技艺之一。
每道工序都有专门的传承人通过师傅口传身授的方式,传承景德镇的千年窑火。
近年来,随着景德镇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手工制瓷技艺传承人面临生存危机。
目前他们急需解决的是传承人年纪较大、传承人分配不均、缺乏创新等一系列难题。
改善传承人生活状况,完善传承人谱系,树立品牌才能实现景德镇手工制瓷活态传承,以期达到使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良性发展。
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部分领域一般都是由传承人的口传心授而得以代代传递、延续和发展的。
他们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类别的文化传统和精湛的技艺。
随着“非遗”热的出现,传承人这一群体正在逐步引起各方关注。
刘锡诚(2006)在总结“非遗”的四种传承的方式的基础上,说明传承人以超人的才智、灵性,贮存着、掌握着、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类别的文化传统和精湛的技艺,提出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的宝库。
李宜(2012)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藏戏传承人的生存困境,结合藏戏传承人的实际情况给出了对策。
王建(2012)针对景德镇手工制瓷部分工序发生改变,瓷业习俗逐渐淡化的传承现状,提出了生产性保护。
本文主要根据景德镇的特殊情况,分析景德镇的传承人的现状和生存困境,提出解决对策,活态传承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
一、景德镇手工制瓷传承现状1、部分工序人员过于集中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主要包括制泥、做坯、利坯、装饰、烧窑五大类工序,每类工序根据瓷器的不同又划分为不同的基本工序(仅做坯就分为圆器拉坯、琢器拉坯、印坯、镶器、雕塑五道基本工序),共七十二道工序。
目前景德镇手工制瓷国家级传承人有9人,其中做坯1人,利坯2人,装饰6人。
景德镇手工制瓷省级传承人有14人,其中做坯3人,利坯1人,装饰6人,烧窑4人。
景德镇陶瓷手工技艺生产性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70景德镇陶瓷手工技艺生产性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姚永芳作者简介:姚永芳(1995-),女,汉族,浙江杭州人,在读会计硕士,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方向:资本管理与运营。
(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景德镇333000)摘要:近年来,随着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精神文明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尤其是对“非遗”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是关乎国家和民族文化自信与文化安全的重要力量。
在当代经济社会,时代对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其是传统手工技艺类的保护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具有商业化特征的传统技艺“非遗”在生产性保护模式下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探索已成为必然。
本文分析景德镇陶器制作技艺保护模式及一些传承问题的同时,对其商业模式创新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景德镇陶瓷;生产性保护;商业模式一、景德镇陶瓷手工技艺保护现状及主要问题(一)景德镇陶瓷手工技艺保护现状景德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和乐平古戏台营造技艺,其中有两项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级24项(陶瓷类17项),市级44项(陶瓷类16项)。
在这方面可以看出,在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传统制瓷技艺项目,而其他手工艺和民俗等“非遗”项目大多属于市级,充分说明景德镇“非遗”文化以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为核心的特征。
在科技发展如此迅猛,在工业技术制瓷、3D 打印成型等多种材料工艺的抨击之下,许多传统的手工技艺已逐渐淡化在人们的视野里。
而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出现了保护力度增强的新局面,也因此激起了许多年轻人开始对传统手工艺制瓷的关注与追崇,传统手工热渐渐影响着新一代青年人。
由此走入景德镇各个街道、角落,大批的手工作坊层出不穷,这不仅仅只是传统的家族传承式,也加入了年轻一代的新鲜血液。
(二)景德镇陶瓷手工技艺保护主要问题1.传统手工技艺无人继承一门传统的手工技艺从入门到达到较高的水准大概需要3到5年的时间,在学艺期间付出的时间、精力多而收入少,而且即使学成,目前传统手工艺并无乐观的发展前景,甚至所得收入难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德镇手工制技艺瓷传承人生存困境及其对策
随着“非遗热”的迅速升温,所呈现出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特别是传承人的问题成为争论的焦点。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以七十二工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承人最多技艺之一。
每道工序都有专门的传承人通过师傅口传身授的方式,传承景德镇的千年窑火。
近年来,随着景德镇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手工制瓷技艺传承人面临生存危机。
目前他们急需解决的是传承人年纪较大、传承人分配不均、缺乏创新等一系列难题。
改善传承人生活状况,完善传承人谱系,树立品牌才能实现景德镇手工制瓷活态传承,以期达到使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良性发展。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部分领域一般都是由传承人的口传
心授而得以代代传递、延续和发展的。
他们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类别的文化传统和精湛的技艺。
随着“非遗”热的出现,传承人这一群体正在逐步引起各方关注。
刘锡诚(2006)在总结“非遗”的四种传承的方式的基础上,说明传承人以超人的才智、灵性,贮存着、掌握着、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类别的文化传统和精湛的技艺,提出他们是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的宝库。
李宜(2012)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藏戏传承人的生存困境,结合藏戏传承人的实际情况给出了对策。
王建(2012)针对景德镇手工制瓷部分工序发生改变,瓷业习俗逐渐淡化的传承现状,提出了生产性保护。
本文主要根据景德镇的特殊情况,分析景德镇的传承人的现状和生存困境,提出解决对策,活态传承景德镇手工制瓷
技艺。
一、景德镇手工制瓷传承现状
1、部分工序人员过于集中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主要包括制泥、做坯、利坯、装饰、烧窑五大类工序,每类工序根据瓷器的不同又划分为不同的基本工序(仅做坯就分为圆器拉坯、琢器拉坯、印坯、镶器、雕塑五道基本工序),共七十二道工序。
目前景德镇手工制瓷国家级传承人有9人,其中做坯1人,利坯2人,装饰6人。
景德镇手工制瓷省级传承人有14人,其中做坯3人,利坯1人,装饰6人,烧窑4人。
从景德镇手工制瓷省级以上传承人的分布不难看出,大部分传承人集中在装饰这一工序,制泥这道工序暂时尚未有传承人,烧窑是手工制瓷最后一步,并且是最难把握的一步,目前只有省级传承人尚未有国家级传
承人。
2、传承人年龄分配不均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传承人年龄分配不均,差异较大。
目前景德镇手工制瓷国家级传承人有9人,其中做坯和利坯的3位传承人,都已经超过70岁了,最大的已经82岁了。
装饰6位传承人年龄偏小,最小的只有46岁,最大的也只有70岁而已。
景德镇手工制瓷省级传承人有14人,其中做坯、利坯(施釉)共4人年纪较为分散,最大高达82岁高龄,最小只有46岁。
装饰6人年纪偏小,集中在40岁到50岁左右。
烧窑4人,年龄平均65岁。
从景德镇手工制瓷传承人年龄分配的现状来看,做坯、利坯和烧窑的传承人老年化现象比较严重,不利于其传承。
而装饰的年龄跨度较大,分配较为分散,利于其传承。
二、手工制瓷传承人面临的困境
明清时期手工制瓷工序细化,工匠必须各自掌握一种专门技艺,并以此为终身职业。
这保证了工匠的工艺水平的提高和技艺的娴熟,但对景德镇手工制瓷的传承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景德镇手工制瓷传承人仍面临着以下几方面困难:
1、传承人呈现老年化,技艺无法传承
从景德镇手工制瓷传承人现状不难看出:目前拥有手工制瓷技艺的艺人普遍在70岁左右,而且没有徒弟跟随学艺,是景德镇手工制瓷传承的现状。
景德镇手工制瓷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师傅的口传身授,随着掌握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的老
艺人相继离世,一些难度较大,短时间内不易掌握的传统技艺已经失传或者面临失传。
2、传承人分配不均,技艺传承缺失
由于装饰的薪酬较高,工作环境较好等社会因素,装饰这道工序的从业人员较为密集。
直接导致这道工序省级以上传承人占手工制瓷省级以上传承人的一半。
手工制瓷工序细化,而传承人集中于装饰这一工序,破坏手工制瓷技艺其他工序的传承,影响手工制瓷技艺的活态传承。
烧窑这项手工制瓷技艺最为重要的步骤,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对环境污染的认识,汽窑逐步代替柴窑,面临失传。
科学技术的局限和烧柴窑自身的特点,使得汽窑无法完全取代柴窑。
目前烧窑的把桩师傅只有胡家旺4人,平均年龄65岁,尚未设立国家级传承人,这对烧窑的传承和保护不利。
3、传承人创新较低,瓷器雷同性大
画坯是用青花料在坯胎上绘画,打青花箍或写青花字,是手工制瓷的点睛之笔。
目前手工制瓷的传承人对画坯工艺仍采用较为传统的工艺和方法,缺乏创新。
目前无论是手工作坊还是市场上,瓷器以青花为主,夹杂少量的青花玲珑和粉彩瓷。
瓷器上的图案以花鸟为主,没有大的变化。
大部分手工作坊,画坯的初学者按照本厂的独有图案反复临摹,临摹熟练就在坯胎上进行绘画,甚至有些老艺人从未改变过图案。
这些现象直接造成瓷器图案雷同,缺乏创新,顾客对景
德镇瓷器麻木,不能吸引住更多的顾客,长期以往,手工制瓷传承链将会面临中断危机。
三、保护手工制瓷传承人应对措施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
”对传承人的保护,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因此,景德镇手工制瓷要保护和传承,必须加强手工制瓷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工作。
1、设立专项资金改善手工制瓷传承人生活状况
早在70年代末,景德镇政府将老城区内的部分古作坊、窑房迁移至郊区,专门成立了陶瓷文化博览区,并调集有特长的老艺人以“带子传艺”的方式生产、献艺,以期达到“融文物保护、手工制瓷工艺展示与生产、旅游于一体”的目的。
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手工制瓷的传承。
但景德镇政府应该设立专项资金,给手工制瓷传承人特殊补贴,彻底解决传承人的生活问题,让手工制瓷传承人专心传授手工瓷器技艺。
2、完善手工制瓷工艺体系相应传承人谱系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可以分成五大工序。
手工制瓷技艺的传承实质是对五个关键性大工序(每个工序当中又包含了n 个辅助工序)进行独立保护。
工序的细化,要求每个工序都有自己的传承人。
完善传承人谱系,布局完整的工序传习,形成完整的活态传承链。
3、提高年轻传承人的手工制瓷技艺理论水平
年轻的传承人即将成为手工制瓷传承链的中流砥柱,年轻传承人手工制瓷技艺的理论水平和创新关系到手工制瓷技艺的传承和保护。
提高年轻传承人的手工制瓷技艺理论水平成为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传承的关键。
加大对民间优秀艺人的关注程度,选取优秀的年轻传承人重点培养,形成相对完整的传承人体系;与景德镇陶瓷学院等相关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密切协作,设置手工制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专业,联合培养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和管理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专业人才。
4、建设手工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
王健的景德镇手工制瓷生产性保护传承一文提出“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更是非遗文化生产是否存在和可持续的决定因素,是解决非物质传承人生存的基本。
”由此可见,品牌对于景德镇手工制瓷传承和发展的重要。
市场上景德镇瓷器种类繁多,质量良莠不齐,缺乏耳熟能详的品牌。
且景德镇大师自成一派,无统一宣传,更不可能形成品牌效应,直接影响传承人的经济收入。
重树景德镇名瓷标杆,建立品牌形象,增加传承人收入,自然就成了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传承人获得生存的关键
问题。
四、结语
景德镇的手工制瓷技艺正在积极申请联合国“非物质文
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传承和保护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内容。
传承人是传承和保护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的关键。
解决景德镇手工制瓷传承人的困境是传承和保护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首要任务。
本文迫切希望景德镇政府有关文化部门,从景德镇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来帮助景德镇手工制瓷传承人走出困境,使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能一直流传下去,千年窑火薪火相传。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