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问题解题技巧 相遇问题
行程问题之相遇问题

行程问题之相遇问题
方法解析:有关行程问题,总的思路是路程=速度×时间
相关变式: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路程之差=速度差×共同时间
路程之和=速度和×共同时间
另外,要学会通过画线段图来分析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
例题一:(相遇问题)A、B两地相距700千米,慢车行完全程需要10小时,快车行完全程需要8小时,慢车从A地出发1小时后,快车才从B地开出,快车开出几小时后与慢车相遇?
练习1、客货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4.5小时相遇,相遇时
4,求A、B两地相客车比货车多行了27千米,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
5
距多少千米?
练习2、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第一次在离A地75米处相遇,相遇后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又立刻返回,第二次相遇在离B地55米处,求A、B两地相距多远?
练习3、兄妹二人同时离家去学校,哥哥每分钟走90米,妹妹每分钟走60米,哥哥到校门时发现忘记带课本,立即沿原路回家去取,行至离学校180米处与妹妹相遇,那么他们家离学校有多少米?
9,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练习4、货车速度是客车的
10
在离两地中点3千米处相遇,相遇后,两车分别用原速继续前进,问当客车到达甲站时,货车还离乙站多远?
练习5、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站相对开出,5小时后甲到达中点,
2,求A、B两站乙车离中点还有60千米,已知乙车速度是甲车的
3
的距离。
练习6、客车由甲地到乙地需行10小时,货车从乙地到甲地需15小时,两车同时相向开出,相遇时客车距乙地还有192千米,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行程问题——基础学习

行程问题——基础学习基本题型2、相遇问题例1:同样走100米,小明要走180步,父亲要走120步。
父子同时同方向从同一点出发,如果每走一步所利用的时间相同,那么父亲走出450米后往回走,要走多少步才能遇到小明?( )A .648B .540C .440D .108【答案】D【解题关键点】父亲走出450米后共走了4.5×120=540步。
而小明只走540÷180×100=300米。
于是变为一个路程为150米的相遇问题。
父亲每步相当于米,小明每步相当于米。
两人相遇需要走150÷(+)=108步。
(共需要走108步 每人走54步) 【结束】3、相遇问题例2:甲、乙两车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如果甲车提前一段时间出发,那么两车将提前30分相遇。
已知甲车速度是60千米/时,乙车速度是40千米/时,那么,甲车提前了多少分出发( )分钟。
A. 30B. 40C. 50D. 60【答案】C【解题关键点】解析:本题涉及相遇问题。
方法1、方程法:设两车一起走完A 、B 两地所用时间为x,甲提前了y 时,则有, (60+40)x=60[y+(x-30)]+40(x-30), y=50方法2、甲提前走的路程=甲、乙 共同走30分钟的路程,那么提前走的时间为,30(60+40)÷60=50【结束】4、相遇问题例3:甲、乙二人同时从相距6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6小时相遇。
如果二人每小时各多行1千米,那么他们相遇的地点距前次相遇点1千米。
又知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快,乙原来的速度为()A.3千米/时B.4千米/时C.5千米/时D.6千米/时【答案】B【解题关键点】原来两人速度和为60÷6=10千米/时,现在两人相遇时间为60÷(10+2)=5小时,采用方程法:设原来乙的速度为X 千米/时,因乙的速度较慢,则5(X+1)=6X+1,解得X=4。
注意:在解决这种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先判断谁的速度快。
小学奥数知识∶行程问题之相遇问题(五年级)

行程问题之相遇问题【含义】两个运动的物体同时由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
这类应用题叫做相遇问题。
【数量关系】相遇时间=总路程÷(甲速+乙速)总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可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利用公式。
例1:甲乙二人同时从两地骑自行车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5千米,乙每小时行13千米,两人在距中点3千米处相遇,求两地的距离。
解: “两人在距中点3千米处相遇”是正确理解本题题意的关键。
从题中可知甲骑得快,乙骑得慢,甲过了中点3千米,乙距中点3千米,就是说甲比乙多走的路程是(3×2)千米,因此,相遇时间=(3×2)÷(15-13)=3(小时)两地距离=(15+13)×3=84(千米)答:两地距离是84千米。
例2: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同时从A、B两地相对而行,途中相遇,相遇点距A地60千米。
相遇后两车以原速前进,到底目的地后,两车立即返回,在途中又第二次相遇,这时距A地40千米。
问第一次相遇点距B地多少千米?【解析】: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而行,行驶情况如下图:蓝色线条表示甲车行驶路线,红色线条表示乙车行驶路线;细线条是第一次相遇前两车行驶路程,粗线条表示两车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之间行使的路程。
从图中可以看出,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两车合走了1个全程(细线条);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两车合走了2个全程(粗线条);两车总共合走了3个全程。
每辆汽车的速度是一定的,所以它们各自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
解法一:如上图,第一次相遇时,即两车合走1个全程的时间里,甲走了60千米。
两车总共合走了3个全程,则甲车从A地出发,经过B地到达第二次相遇地点,总共行驶了3个60千米(蓝色线条全长),加上第二次相遇地点到A地40千米,共2个全程。
所以A、B两地的距离为:(60×3+40)÷2=110(千米)。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题相遇问题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题相遇问题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四年级一、知识要点:相遇问题是行程问题的一种典型应用题,也是相向运动的问题.无论是走路、行车还是物体的移动,总是要涉及到三个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二、学法引导:相遇问题的计算关系式为: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指两人从出发到相遇共同的路程;“速度和”指两人在单位时间内共同走的路程;“相遇时间”指从出发到相遇所经的时间.通常情况下对于相遇问题的求解还要借助线段图来进行直观地分析和理解题意,以突破难点.三、解题技巧:一般的相遇问题: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两人在A地到B地之间的某处相遇,实质上是甲、乙两人一起走了A←→B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有:(1)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全程(2)甲(乙)走的路程=甲(乙)的速度×相遇时间(3)全程=(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时间=速度和×相遇时间四、例题精讲:例1. 两列火车从两个车站同时相向出发,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8千米,经过小时两车相遇.两个车站之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解法一、(48+78)×=126×=441(千米)答:两个车站之间的铁路长441千米.解法二、48×+78×=168+273=441(千米)答:两个车站之间的铁路长441千米.例2. A、D两地相距520千米,甲骑摩托车每小时行30千米,乙骑电动车每小时行驶20千米,几小时以后还相距70千米没有相遇?(520-70)÷(30+20)=450÷50=9(时)答:9小时以后还相距70千米没有相遇.例3. A、D两地相距520千米,甲骑摩托车每小时行30千米,乙骑电动车每小时行驶20千米,几小时相遇以后相距70千米?(520+70)÷(30+20)=590÷50=(时)答:小时相遇以后相距70千米例4. 甲、乙两站相距840千米,两列火车同时从两站相对开出,8小时后相遇,第一列火车的速度是每小时56千米,问第二列火车的速度是多少?解法一、(840-56×8)÷8=(840-448)÷8=392÷8=49(千米)答:第二列火车的速度是每小时49千米.解法二、840÷8-56=105-56=49(千米)答:第二列火车的速度是每小时49千米.例5. 甲、乙两城相距680千米,从甲城开往乙城的普通客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2小时后,快车从乙城开往甲城,每小时行80千米,快车开出几小时后两车相遇?(680-60×2)÷(60+80)=(680-120)÷140=560÷140=4(时)答:快车开出4小时后两车相遇.小结:解答一般的相遇问题,我们常规的思路是,抓住相遇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甲速+乙速)×相遇时间=路程来解答.但有一些相遇问题的已知和所求比较特殊,如果仍采用常规的解题思路就难以解决问题,针对各种不同的情况,下面介绍几种特殊的解题方法.一、抓住两个数量差并采用对应的思维方法例1. 甲车从A城到B城,速度是50千米/小时.乙车从B城到A城,速度是40千米/小时.两车同时出发,结果在离A、B两城的中点C 30千米的地方相遇,求A、B两城间的路程?分析与解:这道题的条件与问题如图所示.要求A、B两城的距离,关键是求出相遇时间.因路程是未知的,所以用路程÷(甲速+乙速)求相遇时间有一定的困难.抓住题设中隐含的两个数量差,即甲车与乙车的速度差:50千米/小时-40千米/小时=10千米/小时;相遇时两车的路差:30千米×2=60千米.再将其对应起来思维:正因为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走10千米,所以甲车多走60千米所花去的时间6小时正是两车相遇的时间.因此,求A、B两地距离的综合算式是:(50+40)×[30×2÷(50-40)]=90×[60÷10]=90×6=540(千米).答:A、B两地的路程是540千米.二、突出不变量并采用整体的思维方法例2. A、B两地间的公路长96千米,张华骑自行车自A往B,王涛骑摩托车自B 往A,他们同时出发,经过80分两人相遇,王涛到A地后马上折回,在第一次相遇后40分追上张华,王涛到B地后马上折回,问再过多少时间两个人再相遇?分析与解:根据题意张华、王涛三次相遇情况可画示意图.这道题如果从常规思路入手,运用相遇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来求解是非常不易的.但可根据题中小张、小王三次相遇各自的车速不变和在相距96千米的两地其同时相向而行相遇时间不变,进行整体思维.从图中可以看到:第三次相遇时,王涛走的路程是2AB+BE张华走的路程是AE,两人走的总路程是3个AB,所花的时间是80×3=240(分).可见,从第二次相遇到第三次相遇所经过的时间的综合算式是:80×3-80-40=120(分).答:再经过120分钟两人再次相遇.【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1、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73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列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列车每小时行90千米,几小时两列火车相遇?2、两列火车从两个车站同时相向出发,甲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8千米,经过小时两车相遇.两个车站之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3、两人骑马同时从相距165千米的两地相对跑来,5小时相遇.第一匹马每小时跑15千米,第二匹马每小时跑多少千米第二匹马比第一匹马多跑多少千米4、小明和张楠分别从相距4320米的甲乙两地同时相对而行,小明骑车每分钟走160米,是张楠步行速度的2倍,多少分钟后两人相遇?5、甲、乙两艘轮船从相距654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而行,8小时两船还相距22千米.已知乙船每小时行42千米,甲船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6、一辆汽车和一辆自行车从相距千米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车相遇.已知汽车每小时比自行车多行千米,求汽车、自行车的速度各是多少?7、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480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途中因汽车故障甲车停了1小时,5小时后两车相遇.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试题答案】1、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73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列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列车每小时行90千米,几小时两列火车相遇?735÷(85+90)=735÷175=(时)答:小时两列火车相遇.2、两列火车从两个车站同时相向出发,甲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8千米,经过小时两车相遇.两个车站之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85+78)×=163×=(千米)答:两个车站之间的铁路长千米.3、两人骑马同时从相距165千米的两地相对跑来,5小时相遇.第一匹马每小时跑15千米,第二匹马每小时跑多少千米第二匹马比第一匹马多跑多少千米165÷5-15 (18-15)× 5=33-15 =3×5=18(千米)=15(千米)答:第二匹马每小时跑18千米.第二匹马比第一匹马多跑15千米.4、小明和张楠分别从相距4320米的甲乙两地同时相对而行,小明骑车每分钟走160米,是张楠步行速度的2倍,多少分钟后两人相遇?4320÷(160÷2+160)=4320÷(80+160)=4320÷240=18(分钟)答:18分钟后两人相遇.5、甲、乙两艘轮船从相距654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而行,8小时两船还相距22千米.已知乙船每小时行42千米,甲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654-22)÷8-42=632÷8-42=79-42=37(千米)答:甲船平均每小时行驶37千米.6、一辆汽车和一辆自行车从相距千米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车相遇.已知汽车每小时比自行车多行千米,求汽车、自行车的速度各是多少?÷3=(千米)(-)÷2=26÷2=13(千米)13+=(千米)答:汽车每小时行驶千米,自行车每小时行驶13千米.7、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480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途中因汽车故障甲车停了1小时,5小时后两车相遇.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480-45×(5-1)=480-180=300(千米)300÷5=60(千米)答:乙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
行程问题(一)相遇问题

行程问题(一)基本概念: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追及问题: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流水问题: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例1 两地相距360千米,一艘汽艇顺水行全程需要10小时,已知这条河的水流速度为每小时6千米。
往返两地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1.有一条山路,一辆汽车上山时每小时行30千米,从原路返回下山时每小时行50千米,求汽车上、下山的平均速度。
2.甲、乙两个码头相距144千米,汽船从乙码头逆水行驶8小时到达甲码头,已知汽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行驶21千米。
求汽船从甲码头顺流行驶几小时到达乙码头?3,甲船逆水航行300千米,需要15小时,返回原地需要10小时;乙船逆水航行同样的一段水路需要20小时,返回原地需要多少小时?例2 甲、乙两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
两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1,小玲每分钟行100米,小平每分钟行80米,两人同时从学校和少年宫出发,相向而行,并在离中点120米处相遇。
学校到少年宫有多少米?2,甲、乙二人同时从东村到西村,甲每分钟行120米,乙每分钟行100米,结果甲比乙早5分钟到达西村。
东村到西村的路程是多少米?例3 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3小时,快车已驶过中点25千米,这时快车与慢车还相距7千米。
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1,兄弟二人同时从学校和家中出发,相向而行。
第二讲 相遇问题

第二讲相遇问题知识点1.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涉及到三个数量:路程、速度和时间,其关系为路程=速度×时间2.甲、乙两人在行程中相遇,就有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甲的速度×时间+乙的速度×时间=(甲的速度+乙的速度)×时间通俗地说,“相遇问题”要考虑两人的速度和。
3.多次相遇问题两个物体从不同地点相向而行,第一次相遇后走1个全程,第二次相遇是合走3个全程,以后每相遇一次都是多走了2个全程。
4.流水问题(注意流水的影响)、钟表问题(注意时针和分针两者重合成直线)都属于相遇问题。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流速度=船速—水速顺流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静水行程=(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经典例题例1 快、慢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快车每小时行78千米,慢车每小时行58千米,两车在离中点25千米处相遇。
那么A 、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及时巩固1.小张从甲地到乙地步行需要36分钟,小王骑自行车从乙地到甲地需要12分钟。
他们同时出发,几分钟后两人相遇?例2 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6小时后相遇于点C。
如果甲车的速度不变,乙车每小时多行5千米,且两车还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相遇地点距点C处12千米,如果乙车速度不变,甲车每小时多行5千米,且两车还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相遇地点距C处16千米。
求A、B两地间的距离。
及时巩固2.小张和小王各以一定速度,在周长为5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
小王的速度是每分钟180米。
(1)小张和小王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反向跑步,75秒后两人第一次相遇,小张的速度是每分钟多少米?(2)小张和小王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跑步,小张跑多少圈后,才能第一次追上小王?例3 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第一次在距A地25千米处相遇,相遇后两个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又立即返回,在距B地15千米处第二次相遇。
小升初行程问题专项训练之相遇问题追及问题

小升初行程问题专项训练之相遇问题追及问题一、基本公式:1、路程=速度×时间2、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3、追及问题:相差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二、行程问题(一)-----相遇问题例题:1.XXX和XXX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XXX步行每分钟走8米,XXX骑自行车的速度是XXX步行的3倍,经过5分钟后两人相遇,问这两地相距多少米?2.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XXX和XXX骑车从相距900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XXX每分钟行200米,XXX每分钟行250米,经过多少时间两人相距2700米?(分析各种情况)3.客货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44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2千米,两车相遇后继续以原速度前进,到达乙、甲两地后立即返回,第二次相遇时,货车比客车多行60千米。
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千米?4.XXX从甲地向乙地走,XXX同时从乙地向甲地走,当各自到达终点后,又迅速返回,各自速度不变,两人第一次相遇在距甲地40米处,第二次相遇在距乙地15米处,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5.甲村、乙村相距6千米,XXX与XXX分别从甲、乙两村出发,在两村之间往返行走(到达另一村后就马上返回)。
在出发后40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
小王到达甲村后返回,在离甲村2千米的地方两人第二次相遇。
问XXX和XXX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6.XXX与XXX划分从甲、乙两村动身,在两村之间往返行走(抵达另一村后就马上返回)。
他们离甲村3.5千米处第一次相遇,在离乙村2千米处第二次相遇。
问他们两人第四次相遇的地址离乙村有多远?(相遇指迎面相遇)7.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每小时行56千米,乙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两地中点32千米处相遇。
问:东西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8.甲、乙两地相距15千米,小聪和XXX划分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2小时后在离中点0.5千米处相遇,求小聪和XXX的速率。
行程问题数学解题技巧

行程问题数学解题技巧一、基本公式1. 路程 = 速度×时间,即s = vt。
- 速度v=(s)/(t)。
- 时间t=(s)/(v)。
二、相遇问题1. 题目类型及公式- 相向而行(两人或两车等从两地同时出发,面对面行走):总路程s = (v_1 + v_2)t,其中v_1、v_2分别是两者的速度,t是相遇时间。
2. 题目解析- 例: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5米/秒,乙的速度是3米/秒,经过10秒两人相遇,求A、B两地的距离。
- 解析:已知v_1 = 5米/秒,v_2 = 3米/秒,t = 10秒。
根据相遇问题公式s=(v_1 + v_2)t=(5 + 3)×10 = 8×10 = 80米,所以A、B两地的距离是80米。
三、追及问题1. 题目类型及公式- 同向而行(一人或一车等在前面走,另一人或车在后面追):追及路程s=(v_1 - v_2)t,其中v_1是快者速度,v_2是慢者速度,t是追及时间。
2. 题目解析- 例:甲在乙前面100米,甲的速度是8米/秒,乙的速度是10米/秒,问乙多长时间能追上甲?- 解析:这里追及路程s = 100米,v_1=10米/秒,v_2 = 8米/秒。
根据追及问题公式t=(s)/(v_1 - v_2)=(100)/(10 - 8)=(100)/(2)=50秒,所以乙50秒能追上甲。
四、环形跑道问题1. 相遇情况(同地出发,反向而行)- 公式:环形跑道一圈的长度s=(v_1 + v_2)t,和普通相遇问题公式一样,v_1、v_2是两人速度,t是相遇时间。
- 题目解析:例如,甲、乙两人在周长为400米的环形跑道上,同时同地反向出发,甲的速度是6米/秒,乙的速度是4米/秒,求两人第一次相遇的时间。
- 解析:已知s = 400米,v_1 = 6米/秒,v_2 = 4米/秒,根据公式t=(s)/(v_1 + v_2)=(400)/(6 + 4)=(400)/(10)=40秒,所以两人第一次相遇的时间是40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程问题解题技巧
行程问题
在行车、走路等类似运动时,已知其中的两种量,按照速度、路程和时间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求第三种量的问题,叫做“行程问题”。
此类问题一般分为四类:一、相遇问题;二、追及问题;三、相离问题;四、过桥问题等。
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主要的变化是在人(或事物)的数量和运动方向上。
相遇(相离)问题和追及问题当中参与者必须是两个人(或事物)以上;如果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则为相遇(相离)问题,如果他们的运动方向相同,则为追及问题。
相遇问题
两个运动物体作相向运动,或在环形道口作背向运动,随着时间的延续、发展,必然面对面地相遇。
这类问题即为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的模型为: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
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时间=速度和×相遇时间基本公式有:
两地距离=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两地距离÷速度和
速度和=两地距离÷相遇时间
二次相遇问题的模型为:甲从A地出发,乙从B地出发相向而行,两人在C地相遇,相遇后甲继续走到B地后返回,乙继续走到A地后返回,第二次在D地相遇。
则有:第二次相遇时走的路程是第一次相遇时走的路程的两倍。
相遇问题的核心是“速度和”问题。
利用速度和与速度差可以迅速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从而保证了迅速解题。
相离问题
两个运动着的动体,从同一地点相背而行。
若干时间后,间隔一定的距离,求这段距离的问题,叫做相离问题。
它与相遇问题类似,只是运动的方向有所改变。
解答相离问题的关键是求出两个运动物体共同趋势的距离(速度和)。
基本公式有:
两地距离=速度和×相离时间
相离时间=两地距离÷速度和
速度和=两地距离÷相离时间
相遇(相离)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速度和×相遇(相离)时间=相遇(相离)路程
在相遇(相离)问题和追及问题中,必须很好的理解各数量的含义及其在数学运算中是如何给出的,这样才能够提高解题速度和能力。
【经典例题】
例1.甲、乙两站相距480公里,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90公里,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140公里。
(1)慢车先开出1小时,快车再开。
两车相向而行。
问快车开出多少小时后两车相遇?
(2)两车同时开出,相背而行多少小时后两车相距600公里?
此题关键是要理解清楚相向、相背、同向等的含义,弄清行驶过程。
故可结合图形分析。
(1)分析:相遇问题,画图表示为:
等量关系是:慢车走的路程+快车走的路程=480公里。
解:设快车开出x 小时后两车相遇,由题意得,140x+90(x+1)=480 解这个方程,230x=390 答:快车开出23161小时两车相遇 (2)分析:相背而行,画图表示为: 等量关系是:两车所走的路程和+480公里=600公里。
解:设x 小时后两车相距600公里,
由题意得,(140+90)x+480=600解这个方程,230x=120 ∴ x=
2312 答:23
12小时后两车相距600公里。
【专项训练】
一、行程(相遇)问题
A .基础训练
1. 小李和小刚家距离900米,两人同时从家出发相向行,小李每分走60米,小刚每分走
90米,几分钟后两人相遇?
2. 小明和小刚家距离900米,两人同时从家出发相向行,5分钟后两人相遇,小刚每分走
80米,小明每分走多少米?
3. 王强和赵文从相距2280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王强每分行60米,赵文每分行80米,
王强出发3分钟后赵文出发,几分钟后两人相遇?
4. 两辆车从相距36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先出发,每小时行60千米,1小时
后乙车出发,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出发几小时两车相遇?
5. 两村相距35千米,甲乙二人从两村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5千米,乙每小时行
4千米,甲先出发1小时后,乙才出发,当他们相距9千米时,乙行了多长时间?
6. 甲乙二人从相距45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比乙每小时多行1千米,5小时
后二人相遇,求两人的速度。
7. 甲乙二人从相距10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先出发1小时,他们在乙出发4小时
后相遇,已知甲比乙每小时多行2千米,求两人的速度。
8. AB 两地相距900米。
甲乙二人同时从A 点出发,同向而行,甲每分行70米,乙每分
行50米,甲到达A 点后马上返回与乙在途中相遇,两人从出发到相遇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9. 甲乙两地相距640千米。
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地出发,同向而行,客车每小时
行46千米,货车每小时34千米,客车到达乙地后马上返回与货车在途中相遇,问从出发到相遇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B .提高训练
1. 建朋和建博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6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经过两小时相遇,已知
建朋比建博每小时多走2.5千米,问建博每小时走多少千米?
600
甲 乙
2.A、B两地相距360千米,甲车从A地出发开往B地,每小时行驶72千米,甲车出发
25分钟后,乙车从B地出发开往A地,每时行驶48千米,两车相遇后,各自按原来的速度继续行驶,那么相遇后两车相距120千米时,甲车从出发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3.甲、乙两列火车,长为144米和180米,甲车比乙车每秒钟多行4米,两列火车相向而
行,从相遇到错开需要9秒钟,问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4.AB两地相距1120千米,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
甲列火车速度是
60千米每小时,乙列火车的速度是48千米每小时,乙列火车出发时,从火车里飞出一只鸽子,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向甲列火车飞去,当鸽子和甲列火车相遇时,乙列火车距离A地还有多远?
5.甲、乙两个车站相距168千米,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速度为36千米/小时,一列快车
从乙站开出,速度为48千米/小时。
(1)两列火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多少小时相遇?
(2)慢车先开1小时,相向而行,快车开几小时与慢车相遇?
6.甲每分钟走70米,乙每分钟走60米,丙每分钟走50米,甲从A地,乙丙从B地同时
出发,相向而行,甲在遇到乙2分钟后又遇见丙,求AB两地距离。
7.倩倩与欣欣家相距1.8千米,有一天,倩倩与欣欣同时从各自家里出发,向对方家走去,
倩倩家的狗和倩倩一起出发,小狗先跑去和欣欣相遇,又立刻回头跑向倩倩,又立刻跑向欣欣…一直在倩倩与欣欣之间跑动。
已知倩倩50米/分,欣欣40米/分,倩倩家的狗150米/分,求倩倩与欣欣相遇时,小狗一共跑了多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