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名师示范课)(课堂PPT)
合集下载
《伶官传序》优秀课件ppt

1
2019/11/17
伶
官
传 序
欧 阳 修
2
2019/11/17
1、了解作者 2、题解 3、时代背景 4、写作意图
3
2019/11/17
欧阳修: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著名文学 家、史学家,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 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位苏洵、苏轼、 苏辙、王安石、曾巩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书 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
6
2019/11/17
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了自己的感慨,写成了《 新五代史•伶官传》。《伶官传》中,作者对为庄宗所宠幸并 为非作歹、败国乱政的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三人予以鞭挞
,揭露他们把持朝政,以致后唐朝廷上下离心互相猜忌、祸乱 不息的罪恶行径。本文就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 所 作的序言。
五代历史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朝 代,即后梁、后唐、后 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短短53年间, 先后换了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繁 ,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后唐庄宗李存勖称帝后,迷 恋伶人
,“常身与俳优(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是 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所惑。后叛乱四起 ,拥有重兵的伶官拒不发兵,而庄宗亲征又告败北,众叛亲离之 期,伶官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了庄宗。
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全天 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争;等到 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 ,就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 人讥笑。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 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 他溺爱的事物困扰,难道只是溺爱 伶人才如此吗?
答: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019/11/17
伶
官
传 序
欧 阳 修
2
2019/11/17
1、了解作者 2、题解 3、时代背景 4、写作意图
3
2019/11/17
欧阳修: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著名文学 家、史学家,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 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位苏洵、苏轼、 苏辙、王安石、曾巩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书 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
6
2019/11/17
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了自己的感慨,写成了《 新五代史•伶官传》。《伶官传》中,作者对为庄宗所宠幸并 为非作歹、败国乱政的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三人予以鞭挞
,揭露他们把持朝政,以致后唐朝廷上下离心互相猜忌、祸乱 不息的罪恶行径。本文就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 所 作的序言。
五代历史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朝 代,即后梁、后唐、后 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短短53年间, 先后换了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繁 ,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后唐庄宗李存勖称帝后,迷 恋伶人
,“常身与俳优(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是 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所惑。后叛乱四起 ,拥有重兵的伶官拒不发兵,而庄宗亲征又告败北,众叛亲离之 期,伶官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了庄宗。
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全天 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争;等到 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 ,就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 人讥笑。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 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 他溺爱的事物困扰,难道只是溺爱 伶人才如此吗?
答: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伶官传序优秀课件

了一个有人物批评的学派。此外,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也是文学文化领域的经典。
2
评书的创作
评书在唐朝时传入民间,清代达到了多产的高峰。评书艺术阐述了评话、评曲、评传
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流派,如眉山派、花费之洲北地派、嘉州派、蜀派、秦腔等。
3
评书的表演
评书讲场的形式是明清以来受人欢迎的艺术形态, 评书演员大多会在表演中夹杂巧妙、
趣灵感。
2
调皮宝宝
《打击乐》: 在竹子碰撞的低沉声中,学习跟风鼓掌节奏,建立自信,享受打鼓带来的快
感。
3
机智宝宝
《捉迷藏》: 遛狗专家杨阳洋,带你玩转捉迷藏,学会隐藏自己的技巧,拓展感官体验,
找到更多的乐趣。
文学批评与评书艺术_伶官传篇06
1
古代文学批评
唐代古诗词、明清小说、戏曲等方面的批评。由贾仲明、王士禛、杨慎等人先后提出
尚巴夏,茶小二,算命先生,
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
技艺精湛,配合精美的舞美和
巴山夫人等等。
音乐,引来会场掌声不断。
学宝宝的游戏人生 _伶官传篇05
1
乖宝宝
《揣兜记事》: 你家里,有过这样的盒子吗?里面装着你一个个的小秘密,或者是画,
或者是小玩意儿…… 或者是一张张小纸片,上面写满了你想说的话—— 学习生活中的有
甚者认为,“在身为年轻人
投身于更加花样多样的表
事,他们用作品记录属于
的那个阶段里,我更敢,
演中,共同推进中国传媒
他们的年少,展示属于自
更能够做出一些我们自己
的发展进程。
己的自信与梦想。
认为是不可能做到的事”,
在故事表达上和人物塑造
方面都具有非常的感染力。
马头琴、笛子、古筝等为主,
2
评书的创作
评书在唐朝时传入民间,清代达到了多产的高峰。评书艺术阐述了评话、评曲、评传
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流派,如眉山派、花费之洲北地派、嘉州派、蜀派、秦腔等。
3
评书的表演
评书讲场的形式是明清以来受人欢迎的艺术形态, 评书演员大多会在表演中夹杂巧妙、
趣灵感。
2
调皮宝宝
《打击乐》: 在竹子碰撞的低沉声中,学习跟风鼓掌节奏,建立自信,享受打鼓带来的快
感。
3
机智宝宝
《捉迷藏》: 遛狗专家杨阳洋,带你玩转捉迷藏,学会隐藏自己的技巧,拓展感官体验,
找到更多的乐趣。
文学批评与评书艺术_伶官传篇06
1
古代文学批评
唐代古诗词、明清小说、戏曲等方面的批评。由贾仲明、王士禛、杨慎等人先后提出
尚巴夏,茶小二,算命先生,
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
技艺精湛,配合精美的舞美和
巴山夫人等等。
音乐,引来会场掌声不断。
学宝宝的游戏人生 _伶官传篇05
1
乖宝宝
《揣兜记事》: 你家里,有过这样的盒子吗?里面装着你一个个的小秘密,或者是画,
或者是小玩意儿…… 或者是一张张小纸片,上面写满了你想说的话—— 学习生活中的有
甚者认为,“在身为年轻人
投身于更加花样多样的表
事,他们用作品记录属于
的那个阶段里,我更敢,
演中,共同推进中国传媒
他们的年少,展示属于自
更能够做出一些我们自己
的发展进程。
己的自信与梦想。
认为是不可能做到的事”,
在故事表达上和人物塑造
方面都具有非常的感染力。
马头琴、笛子、古筝等为主,
伶官传序课堂PPT

26
主旨小结
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 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 盛衰取决于人事的道理。
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 是为了告诫北宋统治者吸取后唐庄宗 李存勖宠信伶人而身死国灭的历史教 训,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27
论证手法分析
老李教学课件:《伶官传序》
找出文中运用对比论证的语句。
31
一定,应该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 9
补充材料
老李教学课件:《伶官传序》
与尔三矢
• 李克用临死时,交给李存勖三支箭,嘱咐他要 完成三件大事:一是讨伐刘仁恭(刘守光), 攻克幽州;二是征讨契丹,解除北方边境的威 胁;第三件大事就是要消灭世敌朱全忠。他将 三支箭供奉在家庙里,每临出征就派人取来, 放在精制的丝套里,带着上阵,打了胜仗,又 送回家庙,表示完成了任务。
盛----“忧劳可以兴国” 衰----“逸豫可以亡身”
忧劳兴国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
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
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逸豫亡身
22
老李教学课件:《伶官传序》
祸患常积于忽微, 智勇多困于所溺。
23
课堂迁移
失了一颗铁钉,丢了一只马蹄铁; 丢了一只马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国王; 损了一位国王,输了一场战争; 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
补充材料
老李教学课件:《伶官传序》
毛泽东:“生子当如李亚子。”
• 朱全忠:“生子当如李亚子,克用为不亡矣! 至如吾儿,豚犬耳!”(《资治通鉴》)
• 唐庄宗李存勖是李克用的长子,小名亚子,年幼时 体貌出众,而且忠厚沉稳,喜欢独来独往,很受李 克用喜爱。十一岁便跟随父亲出征作战,得胜后随 父亲晋见唐昭宗。昭宗见了他,非常惊讶:“这孩 子真是长相出奇!”然后轻抚着他的背说:“小儿 日后必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不要忘了为我大唐尽 忠尽孝啊!”接着,昭宗又赏赐他翡翠盘等物。因 为昭宗对李存勖说了一句“此子可亚其父”,使他 的父亲成为亚军,超过其父,因而得名“亚子”。
主旨小结
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 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 盛衰取决于人事的道理。
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 是为了告诫北宋统治者吸取后唐庄宗 李存勖宠信伶人而身死国灭的历史教 训,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27
论证手法分析
老李教学课件:《伶官传序》
找出文中运用对比论证的语句。
31
一定,应该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 9
补充材料
老李教学课件:《伶官传序》
与尔三矢
• 李克用临死时,交给李存勖三支箭,嘱咐他要 完成三件大事:一是讨伐刘仁恭(刘守光), 攻克幽州;二是征讨契丹,解除北方边境的威 胁;第三件大事就是要消灭世敌朱全忠。他将 三支箭供奉在家庙里,每临出征就派人取来, 放在精制的丝套里,带着上阵,打了胜仗,又 送回家庙,表示完成了任务。
盛----“忧劳可以兴国” 衰----“逸豫可以亡身”
忧劳兴国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
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
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逸豫亡身
22
老李教学课件:《伶官传序》
祸患常积于忽微, 智勇多困于所溺。
23
课堂迁移
失了一颗铁钉,丢了一只马蹄铁; 丢了一只马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国王; 损了一位国王,输了一场战争; 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
补充材料
老李教学课件:《伶官传序》
毛泽东:“生子当如李亚子。”
• 朱全忠:“生子当如李亚子,克用为不亡矣! 至如吾儿,豚犬耳!”(《资治通鉴》)
• 唐庄宗李存勖是李克用的长子,小名亚子,年幼时 体貌出众,而且忠厚沉稳,喜欢独来独往,很受李 克用喜爱。十一岁便跟随父亲出征作战,得胜后随 父亲晋见唐昭宗。昭宗见了他,非常惊讶:“这孩 子真是长相出奇!”然后轻抚着他的背说:“小儿 日后必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不要忘了为我大唐尽 忠尽孝啊!”接着,昭宗又赏赐他翡翠盘等物。因 为昭宗对李存勖说了一句“此子可亚其父”,使他 的父亲成为亚军,超过其父,因而得名“亚子”。
《伶官传序》课件_(共38张PPT)

正是因为庄宗的宠幸,这些伶人做了 高官,出入宫廷,作威作福,致使朝政日 益败坏。公元926年,李嗣源叛变,自立为 帝,皇帝的近卫军指挥使郭从谦乘机率部 下士兵作乱,结果庄宗被乱箭射死,后唐 灭亡。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 谥号文忠。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北宋中叶 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唐 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位苏洵、苏轼、苏辙、 王安石、曾巩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 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在史学方 面,与宋祁合著《新唐书》,又单独编纂了 《新五代史》。
俗话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学习了这篇文章,请联系现实谈谈你 对“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 溺”的理解,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 点,表达你的看法!
古英格兰有一首著名的名谣:“少了一枚铁钉, 掉了一只马掌,掉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 丢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 丢了一个国家。”这是发生在英国查理三世的故 事。查理准备与对手决一死战,查理让一个马夫 去给自己的战马钉马掌,铁匠钉到第四个马掌时, 差一个钉子,铁匠便偷偷敷衍了事,不久,查理 和对方交上了火,大战中忽然一只马掌掉了,国 王被掀翻在地,王国随之易主。
总 提出论点: 盛衰之理,是天命也是人事 起 分 正面 后唐庄宗得天下 忧劳可以兴国 说
总 结
分 反面 后唐庄宗失天下 逸豫可以亡身 说
得出结论 祸患常积于忽微 智勇多困于所溺
启 做事要居安思危,谨小慎微,防微杜渐 示 小心玩物丧志,不要满足于表面的虚荣
写作意图 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 以短序,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幸 而乱政的史实,借古讽今,讽谏 当时北宋王朝的执政者要以史为 鉴。
解题
伶: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 。
伶官: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 叫做伶官。
《五代史伶官传序》ppt课件26张

首先,伶官的事迹在传内已做了详细叙述,不必重复。 其次,庄宗的衰败正是由伶官所引起,作者借古讽今,就伶官乱政 误国之事评述国家兴亡盛衰之理,希望北宋统治者励精图治。
写作特点
①平易自然,简约凝练。 文章没有信屈聲牙的措辞,也不堆砌辞藻,而用平实的 语言生动地叙说事例,深入地说明道理,平易近人,自 然晓畅。叙事不蔓不枝,议论简明扼要。其中一些格言 式的对称语句,如“恍劳可以兴国,逸療可以亡身”,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因于所溺”,句式整齐, 言简意丰,发人深省。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清代唐文治:以“盛”“衰”二字作主,首段总冒。中间一 段“盛”,一段“衰”,末段以“方其盛也”、“及其衰也”作 封锁,所以不觉板滞者,由丰神妙绝,皆出天籁,随意点染,故 能化板为活。
——文脉
文本探究
本文是欧阳修为《伶官传》作的序,可为什么主人公 不是伶官而是庄宗呢?
五代: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后梁、 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伶官: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 人,叫伶官。
传: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 序: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 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 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 或文的内容。 本文是《新五代史·伶官传》开头的短序。
——词类活用
函梁君臣之首 一夫夜呼 仓皇东出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 智勇多困于所溺
名→动,用盒子装 名→状,在夜里 名→状,向东面 使动用法,使…兴盛
使动用法,使…灭亡 形→名,细微的地方 形→名,有智有勇的人
——古今异义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古义( ) 今义( )
写作特点
①平易自然,简约凝练。 文章没有信屈聲牙的措辞,也不堆砌辞藻,而用平实的 语言生动地叙说事例,深入地说明道理,平易近人,自 然晓畅。叙事不蔓不枝,议论简明扼要。其中一些格言 式的对称语句,如“恍劳可以兴国,逸療可以亡身”,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因于所溺”,句式整齐, 言简意丰,发人深省。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清代唐文治:以“盛”“衰”二字作主,首段总冒。中间一 段“盛”,一段“衰”,末段以“方其盛也”、“及其衰也”作 封锁,所以不觉板滞者,由丰神妙绝,皆出天籁,随意点染,故 能化板为活。
——文脉
文本探究
本文是欧阳修为《伶官传》作的序,可为什么主人公 不是伶官而是庄宗呢?
五代: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后梁、 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伶官: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 人,叫伶官。
传: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 序: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 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 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 或文的内容。 本文是《新五代史·伶官传》开头的短序。
——词类活用
函梁君臣之首 一夫夜呼 仓皇东出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 智勇多困于所溺
名→动,用盒子装 名→状,在夜里 名→状,向东面 使动用法,使…兴盛
使动用法,使…灭亡 形→名,细微的地方 形→名,有智有勇的人
——古今异义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古义( ) 今义( )
《伶官传序》1.ppt1PPT教学课件

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了自己的感慨,写 成了《新五代史•伶官传》。《伶官传》中,作者 对为庄宗所宠幸并败国乱政的景进、史彦琼、郭
从谦等三人予以鞭挞,揭露他们把持朝政,以致 后唐朝廷祸乱。本文就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 官传》 所作的序言。
2020/12/11
5
时代背景:
北宋王朝建立后,北宋的统治集团日 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 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
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 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 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通过 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
第一、二段补充注释
1.盛衰之理
理:道理
2.岂非人事哉
人事:人力
3.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4.与其所以失之者 所以:……的原因
5.而皆背晋以归梁
以:而
2020/12/11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3
“序”
老李教学课件:《伶官传序》
幻灯片 3
序作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 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 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 契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 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 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
2020/12/11
4
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勖称帝后,迷恋老李伶教学课人件:,《伶被官传序》 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所惑。 后叛乱四起,拥有重兵的伶官拒不发兵,而庄宗 亲征又告败北,众叛亲离之期,伶官又乘危作乱, 用乱箭射死了庄宗。
2020/12/11
老李教学课件:《伶官传序》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 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今江西 省吉安人。四岁丧父,家境贫寒,刻 苦自学,后进士及第,晚年历任枢密 副使、参知政事等职。 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内容,反浮靡。 积极培养后进,因而成为北宋前期文 坛领袖。 他的散文明畅简洁,说理透彻,抒情 委婉,诗、词也有很高成就。
《五代史伶官传序》ppt课件31张

延伸拓展
而唐太宗吸取前人教训,虚心纳谏,励精图治,迎来“贞 观之治”,名垂青史。 齐威王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意见,兴利除弊,换来了诸 侯“皆朝于齐”的盛世局面。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激励自己的斗志,以图复国, 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三千越甲竟吞吴,报仇雪恨。
所以,兴衰成败,不在天命,而在人事。
延伸拓展
五代史伶官传序
知人明史,引发思考
雨果:“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 来对过去的反映。” (《笑面人》)
余秋雨:“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个人,既 随和又自尊。” (《艺术创造工程》)
历史给了我们无限的思考,指引着我们在人类 历史长河中前行。一千年前的欧阳修也用他的方式 编纂了前人的历史《新五代史》,并在千古名文 《伶官传序》中向我们发出振聋发聩的警示!他想 对我们说什么呢?
解题
伶: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 。 伶官: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做伶官 。 序: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
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 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 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
写作背景
欧阳修为何写伶官传,还得从五代开始讲起。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朝 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 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短短53年间,先后换 了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繁, 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后唐庄宗李存勖称帝后,迷恋伶 人,“常身与俳优(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 于是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所惑。后 叛乱四起,拥有重兵的伶官拒不发兵,而庄宗亲征又告败北, 众叛亲离之期,伶官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了庄宗。
初步朗读,理解文意
《伶官传序》课件(22张PPT)

自主预学
• 1、上面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 • 【提示】主要写了后唐庄宗李存勖为父报仇成功,而后亡国亡身的事情。表
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抒情。 • 【追问】依据是什么? • 【提示】对晋王临终前赐矢的语言描写 • 【尔其勿忘乃父之志——晋王将终,临终遗言,忧愤满怀,寄望于子。】 • 其,语气副词,表祈使,绘声绘色,很急促,很斩截,追溯以往的恨事,激
评测诊学
•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 (2)吾遗恨也 • (3)苍皇东出 • (4)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5)何其衰也 • (6)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 (1)推究(2)遗憾(3)急急忙忙的样子 • (4)你的(5)多么(6)抑,或者;本,推究
评测诊学
文史知识
• 1.《新五代史》 • 《新五代史》是我国的“二十五史”之一,原名《五代史记》,记载
五代(907-960),即唐宋之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五个 朝代的历史。后人为了把这部书与北宋初年宰相薛居正奉诏监修的 《五代史》区别开来,就称为《新五代史》。 • 2.伶人 • 伶人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史载,黄帝时伶伦造音乐后称 乐官为伶官,后来也将以演戏为生的艺人包括进来,将他们统称为伶 人。伶人的社会地位卑下,我国自古就有“乐户”制度,也就是说伶 人都必须列入专门的户籍,且他们的后代世世代代不得为良。清朝的 时候,还有专门的规定禁止伶人参加科举。
• “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 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 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 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 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 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忽微:细小的事情
17
岁数
908年 (23岁)
912年 (27岁)
923年 (38岁)
926年 (41岁)
18
• 908年(23岁) “与尔三矢”
• 912年(27岁) “系燕父子以组”
8
《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
《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
“伶”是指封建时代演戏
解
的人,“伶官”是在宫廷中 授有官职的伶人。
“传”记述了后唐庄宗李存
题
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 郭从谦等人败政乱国的史实。
“序”则通过对这一史实的 论述,总结经验教训,这是一 篇史论。文章写得平易流畅, 简洁明快,论证清楚,而又抑 扬顿挫,富有气势。
14
• 1、(我)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 父亲报仇的志向!
• 2、此后出兵,(庄宗)就派遣随从官员,
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取出(请下)那
三支箭,用锦囊装着它,背(背负)着它走 在前面,等到胜利归来就把箭收藏(在祖庙 里)。 • 3、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去天下容易吗? 或者说,推究他成败的发展轨迹,都由于人 事呢? • 4、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 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所溺爱的事物困扰。 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
5
特别史料
• 庄宗喜欢滑稽戏,又通晓音乐,能自 己谱曲,直到现在汾州、晋州一带,往往 能听到人们唱他谱写的歌,所谓“庄宗亲 自谱写”的曲子到处都能见到。他小名叫 亚子,当时也有人叫他亚次。他还常常用 戏子名字自称,叫自己为李天下。从他继 承父业,到统一天下,常常亲自和戏子在 庭院排练演戏,伶人因此掌握朝政大权, 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当年他在胡柳一 带作战,他宠爱的伶人周匝被梁人俘获。 后来他灭掉梁进入梁的都城汴京,周匝来 到他的马前拜见他,庄宗见到他很是高兴, 赐给他金银钱物,慰劳他的艰辛。
• 上联:千古名句析成败因:自满招 损,谦虚受益;
• 下联:旷世佳作道盛衰理:忧劳兴 国,逸豫亡身。
1
2
欧阳修(1007~1072),字永 叔,号“醉翁”,晚年又号 “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 省吉安)人。四岁丧父,家境 贫寒,刻苦自学,由母亲亲自 教学,因家贫,不具纸笔,用 荻画地作书。
3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 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 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 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 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 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 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 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意思。
7.负而前驱 8.及凯旋而纳之
负:背负 及:等到
16
第三、四:绳子
2.函梁君臣之首
函:用匣子装着
3.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意气:气势,指骄傲之气
4.抑本其成败之迹 抑:或者; 迹:迹象、轨迹
5.举天下豪杰
举:全,所有的
6.数十伶人困之
困:围困
7.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12
• 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 4.作者在分析庄宗盛衰成败的发展轨迹后, 得出什么结论?
•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5.本文借古讽今,作者借庄宗宠幸伶人而
身死国灭的教训,讽喻北宋统治者要警戒 什么?(用原文词句回答) •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13
• 课后第三题:把下列名句翻 译成现代汉语: P89
你的话虽然正确,但是为了我,就委屈执行 吧。”最终,任命陈俊为景州刺史,储德源为
宪州刺史。
7
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了自己的 感慨,写成了《新五代史•伶官传》。《伶官 传》中,作者对为庄宗所宠幸并为非作歹、败 国乱政的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三人予以鞭 挞,揭露他们把持朝政,以致后唐朝廷上下离 心互相猜忌、祸乱不息的罪恶行径。本文就是 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 所作的序言。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4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朝 代,即后 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 动荡时期。在这短短53年间,先后换了四姓十四 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繁, 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后唐庄宗李存勖称帝 后,迷 恋伶人,“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 此用事”,于是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 彦琼、 郭从谦等人所惑。后叛乱四起,拥有重兵的伶官 拒不发兵,而庄宗亲征又告败北,众叛亲离之期, 伶官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了庄宗。
6
周匝对庄宗说:“我被梁人擒获,能够活到现 在,多亏了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帮 忙。我希望能请求陛下赐给我两个州报答这两 人。”庄宗答应封这两个人为刺史。郭崇韬劝 他说:“和陛下您一起打天下的,都是些忠诚
勇猛的英雄。现在大功刚完成(天下刚刚创 立),还没有封赏一个功臣,就先把伶人封为 刺史,恐怕失掉天下人心。不能这么做!”于 是搁置了庄宗的命令。一年后,伶人多次向庄 宗进言,庄宗对崇韬说:“我已经答应周匝, 你还不执行的话,会使我见到这三人很惭愧。
15
第一、二段补充注释
1.盛衰之理
理:道理
• 2.岂非人事哉 人事:
• (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
• (今义) 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 人情事理
3.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推其根本。
4.与其所以失之者
所以:……的原因
5.而皆背晋以归梁
以:而
6.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其:祈使副词,相当 于“应该”“一定”的
9
• 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 2.作者在论证时以什么人作为事例? • 3.正面事例和反面事例分别是什么? • 4.作者在分析庄宗盛衰成败的发展轨迹后,
得出什么结论? • 5.本文借古讽今,作者借庄宗宠幸伶人而
身死国灭的教训,讽喻北宋统治者要警戒 什么?(用原文词句回答)
10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 哉?
• 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 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
盛衰在于人事
11
• 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 2.作者在论证时以什么人作为事例? • 后唐庄宗。 • 3.正面事例和反面事例分别是什么? • 正面事例:庄宗得天下; • 反面事例:庄宗失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