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市级公开课
《伶官传序/欧阳修》教学设计(湖南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伶官传序/欧阳修》教学设计(湖南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伶官传序》的作者欧阳修及其文学地位。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汇和句式。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解读文本内容。
学会运用文本分析法,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伶官传人物的深刻描绘,理解其对当时社会的批判精神。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第二章: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伶官传序》的主要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文中关键句子的翻译和理解。
文章结构及论证方法的分析和运用。
2.2 教学难点文言词汇和句式的理解与运用。
对文章深层次思想内涵的挖掘。
伶官传人物形象的分析。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简介作者欧阳修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引发学生对《伶官传序》的兴趣。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伶官传序》为何成为欧阳修的代表作?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和简单句式的理解。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初步感知文章主题。
3.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深入分析文章结构和论证方法。
探讨文中关键句子的含义和作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层意义。
3.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第四章:作业布置熟读课文,加强文言文阅读能力。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章:教学反思教师课后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学资源准备PPT课件,展示《伶官传序》的文本内容、作者简介和相关背景。
准备文言文阅读资料,帮助学生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准备参考译文,供学生对照学习和参考。
6.2 教师备课深入学习《伶官传序》的文本内容,掌握文章的要点和难点。
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伶官传序/欧阳修》教学设计(湖南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伶官传序/欧阳修》教学设计(湖南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准确地背诵《伶官传序》。
(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了解欧阳修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学会通过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主旨。
(3)学会从文化背景角度理解文章,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明白成与败的辩证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背诵《伶官传序》。
(2)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掌握欧阳修的文学成就。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
(2)文章的结构和主旨分析。
(3)从文化背景角度理解文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欧阳修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指导学生查找文中的生僻字词,并解释。
3. 课堂讲解:(1)讲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主旨。
(3)从文化背景角度讲解文章,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课堂讨论:(1)组织学生讨论文章的亮点和难点。
(2)引导学生思考成与败的辩证关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5. 总结反馈:(1)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进行反馈。
(2)强调背诵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背诵。
四、课后作业:1. 背诵《伶官传序》。
2.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课堂所学。
3. 调查其他同学对欧阳修的了解,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思考深度和价值观。
4. 期中期末考试:通过考试检验学生的背诵情况和文学鉴赏能力。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伶官传序市级公开课优秀课件

欢迎来到伶官传序市级公开课优秀课件!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富有创新和互 动的课程,带你进入一个充满想象力和乐趣的学习之旅。
课件主题
1 探索古代历史
通过鲜活的教材和互动式 学习体验,了解古代伶官 传序市级历史的重要事件 和人物。
2 培养创造力
通过课程中的启发式问题 和创意活动,激发学生的 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2
学习效果评价
通过课堂表现、学生作品和小测验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
3
反馈和调整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与工具应用
小组合作
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项目 和任务,培养团队精神。
角色扮演
学生扮演历史人物,通过模拟 情境,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和人 物的背景。
3 提升团队合作
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和角色 扮演,培养学生之间的合 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课件内容概述
独特的文物展示
通过展示古代文物,帮助学生理 解古代伶官传序色扮演、小组讨论和游戏 等多种活动形式,促进学生的学 习参与和思考能力。
动手制作项目
通过制作模型、绘制地图和设计 展板等实践项目,帮助学生深入 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
设计理念与创新点
多媒体融合 个性化学习 游戏化元素
通过使用音频、视频和图像等多媒体元素,提供 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提供不同难度的任务和 个性化学习路径。
将游戏化元素融入教学过程,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和学习动力。
教学目标与效果评价
1
学习目标设定
明确课程目标,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重要知识和技能。
多媒体展示
利用幻灯片、视频和音频等多 媒体工具,生动展示课程内容, 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代史伶官传序》优质课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五代史伶官传序》优质课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素养目标】1.了解作者及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及意图。
2.从选材、论证方法等角度,分析文章精妙的构思,体会文章的论证力度。
3.学习文章以散体写史论的方法,以及作者积极关注社会现实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从选材、论证方法等角度,分析文章精妙的构思学习以及作者积极关注社会现实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②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对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注释】①上:指唐太宗。
②草昧;此指开创国家。
究竟是“创业难”还是“守成难”呢,太宗的两位贤臣似乎很难达成一致看法了。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去找北宋史学家、文坛泰斗欧阳修去问个明白。
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一篇重要史论一一《伶官传序》。
二、课前预习1、作者介绍欧阳修(10002.字水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周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
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2、写作背景欧阳修所处的时代,正是北宋王朝开始由盛到衰的时期,政治上的一些弊端越来越严重,社会上各种矛盾日趋尖锐。
仁宗庆历初年,以王伦、张海等为首的人民暴动接踵而起,西夏又袭扰西北边境,屡败宋军。
欧阳修、范仲淹等人力图实行政治改革以挽救北宋王朝的危机,却接二连三地遭到当权派的打击。
《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推荐5篇)

《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推荐5篇)第一篇:《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徐爽南京市第一中学执教地点:南京市第一中学崇文楼电化教室(一)执教时间:2016年4月8日下午第三节课执教班级:高一(10)班教学指导教师:施红艳【学习目标】1、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掌握实词“原”、“盛”、“纳”、“系”、“函”、“溺”的意义和虚词“以”、“而”等,掌握词类活用“约”、“函”等。
2、通过“因声求气”的诵读方法,品味本文“气脉中贯”的语言风格。
3、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守成难”的现实意义,启发学生联系现实,对“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提出自己的看法。
【学习重、难点】1、反复诵读课文,因声求气,品味本文“气脉中贯”的语言风格。
2、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守成难”的现实意义。
【学习方法】诵读法、探究法【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 房玄龄曰:“草昧②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 魏征对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注释】①上:指唐太宗。
②草昧;此指开创国家。
到底是“创业难”还是“守成难”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伶官传序》,或许能够对“创业难”还是“守成难”有更加深入的思考。
“伶官”是什么意思啊?“伶官”就是乐官。
在这篇文章里,就是后唐庄宗宠信的伶人,授以官职,败坏国政。
在《新五代史·伶官传》中有这样一段话:“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
”这就是欧阳修写《伶官传序》的背景。
一、全班齐读课文,注意把握欧阳修叙述和议论的语气。
(同学读完以后,引入刘大櫆《论文偶记》中对于“因声求气”的相关材料,引导学生注意把自己放在一定的情境中诵读文章。
进一步明确诵读的要求。
)学者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求音节而得之于字句,则思过半矣。
其要只在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
《伶官传序》公开课课件

《伶官传》对中国文艺的影响
文学手法
《伶官传》采用了许多后来流 传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学手 法和表现形式,对整个唐代和 中国文艺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学主题与价值
《伶官传》从表现方式到主题 和价值观念都是中国传统文化 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 文艺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文学图式
《伶官传》的文学图式也为后 来的文学作品提供了精神指路 标,成为中国古代文艺发展中 的重要里程碑。
皇帝
皇帝是文中的重要人 物之一,他是宫廷艳 舞的欣赏者,也是伶 官命运中的一个重要 转折点。
宰相
文中的反派人物之一, 他阴险狡诈,暴戾残 忍,在伶官和宫女的 命运中造成了很大的 阻碍和危害。
伶官 - 主角
才华横溢
伶官是宫廷艳舞的当事人,他表 演、歌唱、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 都有很高的造诣。
明察秋毫
伶官聪明机智,善于观察细节和 分析形势,从而掌握和改变自己 的命运。
唐代的文学背景
山水诗
与唐代山水画风格类似,唐代山 水诗表现出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 和景色的细腻描写。
女性诗
唐代的女性诗人才华横溢,有很 多佳作,比如李清照、薛涛、鱼 玄机等。
书法艺术
唐代书法艺术达到了卓越的成就, 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如颜 真卿、柳公权等。
唐代词的文学形式
1 题材广泛
词可以表现爱情、田园、山水、历史、宴会、宗教、戏曲等多种主题。
《伶官传序》公开课课件
欢迎加入《伶官传序》公开课!这门课将深入介绍唐代经典文学作品《伶官 传序》的历史、文学形式、主题和影响力,让你充分领略传统文学之美,激 发你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探究的热情。
作者介绍 - 刘勰
刘勰
南北朝/隋唐时期文学家,戏曲评论家和音律学家,被誉为“文心雕龙”之祖。
《伶官传序/欧阳修》教学设计(湖南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伶官传序/欧阳修》教学设计(湖南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伶官传序》。
(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了解欧阳修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分析文中的内容和文化内涵。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文人的情怀和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热爱文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伶官传序》,欧阳修著。
2. 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式。
(2)理解文章的结构和主旨。
3. 教学难点:(1)文中某些句子和词语的理解。
(2)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和生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欧阳修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引发学生对《伶官传序》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伶官传序》。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主旨。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精神。
2.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提问、默写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掌握程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分享,评价学生对古代文化和社会价值的理解。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伶官传序》,欧阳修著。
2. 参考资料:有关欧阳修的生平介绍、文学评论等。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关键词语、句式和文章结构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2.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朗读、思考和探究,提高文本理解能力。
3. 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和分享精神。
七、教学步骤2. 文本解析:教师讲解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式,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3. 文章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阐述主旨。
《伶官传序》(市级公开课)

1、课文是如何具体表现唐庄宗“得天下”的“盛” ? 得出什么教训?如何具体体现庄宗的“忧劳”?
忧 劳 可 以 兴 国 凯旋而纳之 系燕父子以组 函梁君臣之首 盛
受 负
藏 纳
遣 还
告
请
盛
2、课文是怎样具体表现庄宗“失天下”的“衰”? 得出什么教训?
逸 豫 可 以 亡 身 仓皇东出 士卒离散 君臣相顾 不知所归 身 死 国 灭
忧劳兴国
39岁的方威以财富150亿元成为白手起家的 少壮派首富。在方威呕心沥血、苦心经营之下, 方大成为了行业内的龙头。在方威掌舵的十余 年,方大集团营业收入超过100亿,涉及碳素、 钢铁、化工、医药等四大行业,其中碳素产量 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汽车弹簧钢产销量占 全国的60%,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相同点 论点提出 文章结构 论证方法 开门见山,观点鲜明。 都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都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
写作目的
以论带史,以史证论,借古讽今。
不同点: 《六国论》选取的是战国时期韩、魏、楚贿赂秦国,不赂 论 者以赂者丧,最终导致六国灭亡的史实。 据 《伶官传序》选取的是后唐庄宗李存勖夺取天下又失去 的史实。 《六国论》的目的是通过六国灭亡的事实,讽谏北宋王 具 朝不要一味贿赂以求苟安,而要奋起御侮,积极谋求不 体 赂而盛之道。 意 图 《伶官传序》的目的是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 杜渐,励精图治。 《六国论》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生动形象,用 平实的语言和生动的叙说,深入浅出说明道理,平易近 人,自然晓畅。
“伶”是指封建时代演戏的人, 用句时髦的话来说,就是 “艺人”。 “伶官”是在宫廷中授有官 职的伶人。
“传”记述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宠 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 谦等人败政乱国的史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段分析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
当 捆绑
绳索 用匣子装着
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
省略句,介词短语后置
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
旺盛
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
匆忙的样子 等到 叛军
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
返回的地方 以至于
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市级公开课
第三段译文
➢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 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 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 情气慨,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 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 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 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 看着你,不知到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 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 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
伶官传序市级公开课
后 省“之”,介后
用 省“于”,介
第二段译文
➢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 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 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 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枝 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受 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宗庄出兵打仗,便派手下 的随人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 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 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 收进宗庙。
—伶官—传序市级欧公开课阳修《六一居士传》
写作背景
➢ 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 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 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 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 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的 历史背景下,欧阳修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 亡史进行讽谏。
伶官传序市级公开课
伶 官 宫 廷 图
伶官传序市级公开课
分析第一段: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
不是
推究
道理 虽然
难道
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的原因 代“这个道理”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 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 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伶官传序市级公开课
正是因为庄宗的宠幸,这些伶人做了高官,出入 宫廷,作威作福,致使朝政日益败坏。公元926 年,李嗣源叛变,自立为帝,皇帝的近卫军指挥 使郭从谦乘机率部士兵作乱,结果庄宗被乱箭射 死,后唐灭亡。
伶官传序市级公开课
伶 官 传 序
欧 阳 修
伶官传序市级公开课
山 阴 一 中
张 玉 明
欧阳修:字 永叔 ,号 醉翁、六一居士, 谥号文忠。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北宋中叶的 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 大家”中宋代的五位 苏洵、苏轼、苏、辙
伶官传序市级公开课
分析第二段: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
告诉用于主谓间,取独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
判断句 或即位
统治者的确立
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
而
判
断句
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且在
一定,应该
接受 并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
伶官传序市级公开课
第四段分析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
强盛
全,所有的 没有人
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
被动句
围困
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积聚 (介后)
被动句
结尾告诫人们不要走历史的覆辙,记住“满招损, 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历史教训。
王安石、曾巩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 书法、文论等各方伶官传面序市级公都开课 很有成就。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 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 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 “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 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 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 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 是岂不为六一乎?”
伶官传序市级公开课
周匝对庄宗说:“我被梁人擒获,能够活到现 在,多亏了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帮 忙。请陛下赐给我两个州报答这两人。”庄宗 答应封这两个人为刺史。郭崇韬劝他说:“和 陛下您一起打天下的,都是些忠诚勇猛的英雄。 现在天下刚刚创立,还没有封赏一个功臣,就 先把伶人封为刺史,恐怕失掉天下人心。不能 这么做!”于是没有执行命令。一年后,伶人 多次向庄宗进言,庄宗对崇韬说:“我已经答 应周匝,你还不执行的话,会使我见到这三人 很惭愧。你的话虽然正确,但是为了我,就委 屈执行吧。”最终,任命陈俊为景州刺史,储 德源为宪州刺史。
伶官传序市级公开课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
自于人欤?
或者;探求,考察;迹象
使动用法
《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
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伶官传序市级公开课
第三段译文
➢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 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还是推究 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 呢?《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 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 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 这是自然的道理。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特别的时段: 五代
五代【唐宋之间的五个朝 代,即后 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是我国历史上战乱频仍的动荡时 期。在这短短53年间,先后换了 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 象屡见不鲜。
这期间,出现了一个特别的帝王:
--- 后唐庄宗李存勖 伶官传序市级公开课
特别史料
➢ 庄宗喜欢滑稽戏,又通晓音乐,能自己谱曲,直 到现在汾州、晋州一带,往往能听到人们唱他谱 写的歌,所谓“庄宗亲自谱写”的曲子到处都能见 到。他小名叫亚子,当时也有人叫他亚次。他还 常常用戏子名字自称,叫自己为李天下。从他继 承父业,到统一天下,常常和戏子在庭院排练演 戏,伶人因此掌握朝政大权,最终导致了国家的 灭亡。 当年他在胡柳一带作战,他宠爱的伶人周 匝被梁人俘获。后来他灭掉梁进入梁的都城汴京, 周匝来到他的马前拜见他,庄宗见到他很是高兴, 赐给他金银钱物,慰劳他的艰辛与忍辱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