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修改错误的技巧与方法

合集下载

公文纠错管理制度有哪些

公文纠错管理制度有哪些

公文纠错管理制度有哪些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文的起草、颁发和修改流程,提高公文的质量和效率,保证公文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各类公文的起草、审批、颁发和修改过程。

第三条公文纠错指的是对已经颁发并在使用中出现错误的公文进行纠正的行为。

纠错内容包括文字、格式、数据等方面的错误。

第四条公文的纠错管理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合理、便利的原则,确保公文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同时,要求颁发公文的单位要对出现错误的公文及时进行纠正,确保后续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五条本单位建立公文纠错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建立纠错工作机制,保障纠错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二章纠错的程序和流程第六条公文的纠错程序包括发现错误、报告纠错、审核纠错、纠错决定、纠错通知等环节。

第七条发现错误:指对已经颁发的公文进行复核、比对或者复印时发现错误。

发现错误的人员应当及时向所在单位负责人报告。

第八条报告纠错:发现错误的人员应当将错误情况书面报告所在单位负责人,并提交纠错申请。

第九条审核纠错:单位负责人收到纠错申请后,应当在接到申请的7个工作日内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纠错审核,并做出审核决定。

第十条纠错决定:经过审核后,单位负责人应当根据审核结果做出纠错决定,并将决定书面通知相关人员。

第十一条纠错通知:单位负责人应当及时向相关人员发出纠错通知,告知纠错决定和纠错范围。

第三章纠错的方式和标准第十二条公文纠错的方式包括文字修改、补充、撤销等。

第十三条文字修改:指对公文中具体的文字内容进行修改。

修改后应当保证公文的表述准确性、规范性和连贯性。

第十四条补充:指对公文中遗漏的内容进行补充。

补充内容应当与原公文内容相符,补充后应当重新进行编排。

第十五条撤销:指对已经颁发的公文进行撤销。

撤销后的公文应当标记为“已撤销”,并将新的替代公文重新颁发。

第十六条公文纠错应当严格遵循公文的书写规范和格式要求,确保纠错后的公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十七条公文纠错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细化管理,确保纠错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稿件校对技巧

稿件校对技巧

1.文稿如何校对,有什么有效的方法先选中要检查的文字,然后单击“工具”菜单——选“拼写和语法”,就可以比较轻松的检查和更改你的错别字了。

当自动检查拼写和语法时①Microsoft Word 用红色波形下划线表示可能的拼写错误,在被标识出来的文字上单击鼠标右键打开快捷菜单,单击快捷菜单上方给出的拼写建议,Word将自动用鼠标单击的单词替换红色波形下划线上的单词。

单击菜单里的“全部忽略”命令,Word将忽略掉当前文档中所有的该字符串的错误。

单击“添加到词典”命令,Word会将该字符串添加到随机词典中,此后在文档中再录入此字符串时,将不会出现错误提示。

②用绿色波形下划线表示可能的语法错误,其处理方法与上面的“拼写错误”的处理方法是一样的。

打开拼写检查的方法单击“工具”菜单上的“选项”命令,打开“选项”对话框,单击“拼写和语法”选项卡,勾选“键入时检查拼写”、“键入时检查语法”两个复选框,或者去掉“隐藏文档中的拼写错误”、“隐藏文档中的语法错误”复选框前的勾选,然后单击“确定”退出,Word就不会再自作聪明了。

2.校对的校对方法由两人合作,一人朗读原稿,另一人核对校样,并改正校样上的错误。

座位一般为读者在左、校者在右,以便校者在需要时向左边查看原稿。

读者要将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朗读准确,速度要缓慢,音调要有节奏。

标题,每行另起等都要分别口头交代清。

以上三种校对方法各有优缺点。

采用哪种校法,要根据原稿和校祥的清晰程度决定。

重要的文稿要采用两种以上的校法,并至少有两人参加校对。

3.想知道报社编辑如何校对文字稿件都需要哪些功底和专业知识校对工作程序编辑本段校对工作方法对校法陈垣:“对校者,即以同书之祖本与别本对读”,“其主旨在校异同,不校是非”。

点校:将原稿放在校样上方或左方。

先看原稿,后看校样,逐字逐句进行校对。

平行点校:将原稿折叠后,覆在校样需校对的文字或图表上进行点校。

折校:把校样放在桌子上,再将一页原稿夹在两手的手指间压在校样上,并把原稿上的字句对准校样相应位置的字句逐字逐句进行校对。

公文的修改方法有哪些

公文的修改方法有哪些

Deep in your heart, there is still infinite potential, and one day when you look back, you will know that this isabsolutely true.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公文的修改方法有哪些公文该怎么去修改?怎么才能把一篇公文改好,提升公文质量呢?有哪些方法呢?为大家收集整理公文修改方法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公文的修改方法【1】(一)修改主题修改时首先要看主题是否集中、明确、前后一致,还要检查__所表达的思想观点与现行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是否一致,看看材料能否为主旨或观点服务,写作意图是否表达清楚,对错误的、模糊的和肤浅的地方要进行修正。

现实生活中对公文主题把握不好造成的错误很多在这里略举一二,比如,由于文秘人员对公文主题的把握不准确,使标题偏离了主题。

如一份简报反映某市根据农副产品市场供应情况,有计划地提高了一部分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全市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6.1%,从而调动了京郊农民发展农副产品的生产积极性。

原标题是这样拟写的:《19__年某市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上升16.1%》,很明显这个标题只反映了该文的一部分内容,而该文的主要内容却没能概括进去,这份简报被采用时,将标题改为《某市运用价格杠杆促进农副产品生产》,这就比较准确的概括了全文的意思。

在日常的公文写作中,由于某些文种行文方向相同而且文种又很相近,造成了文种的错选,比如,“请示”和“报告”、“请示”和“函”以及“公告”和“通告”等文种就经常被混用。

有的单位为了办事顺利,向不相隶属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时,故意将“函”用成“请示”。

再次,有少数生造文种的现象。

使用规范的文种,是公文与非公文相区别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但在实际的公文写作中,却出现了少数使用党和国家公文法规规定以外的文种,诸如“汇报”、“批示”等,这些生造文种的现象,影响了公文的规范性、严肃性和权威性。

电大学习活动修改公文

电大学习活动修改公文

电大学习活动修改公文写作公务文书是电大办公室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篇公务文书的初稿完成以后,就进人了实际修改阶段。

如何着手进行修改润色,如何掌握修改润色的技巧,历来是公务文书写作中人们积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修改的方法技巧:对公务文书的修改,本文从主旨、结构、材料、语言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当然,这只是公务文书修改时需要注意掌握的几个方面,没有固定的模式。

修改时,除主旨应先考虑之外,其他方面的次序是不分先后的。

(一)修改主旨的方法技巧主旨是公务文书的灵魂,是统领全文的主线。

文稿中的观点材料、组织结构、遣词造句等等都是主旨服务的。

修改文稿,首先要看主旨掌握得准不准,提炼的深度够不够,如果主旨改不好,挖掘不深,其他方面的修改也就无所依据。

因此,只有主旨修改好了,文稿的的核心才会显现出来。

一般说来,公务文书主旨的修改要掌握下面两种方法:1.主旨深化法,即通过修改使文稿的主旨正确、鲜明的方法。

一般地说,公务文书的写作都是“主题先行”,即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根据上级的决定指示精神和本地的实际,确定一篇公务文书写作的基本思想。

所以,公务文书的每篇文稿都是为了表达这种既定的思想意图,说明或论证某些既定的事项或问题。

因此,文稿的修改必须抓住写作意图的主线,看文搞的主旨是否正确、鲜明。

如果文稿没有充分反映事物本质,就要对“题旨不清”的毛病进行修改;如果文稿没有充分表达预期的意图,就是“路子不对”,就要在明确意图方面进行修改,以突出主旨。

2.观点明晰法,即通过修改使文稿各部分的思想观点更加正确、鲜明的方法。

文稿各部分的思想观点都是为火稿总的主旨服务的,因此,修改时要把握住文稿各部分的思想观点是否围绕写作意图、是否紧紧围绕主旨。

凡观点方面的问题、不论大小都要认真修改,使其不得游离主旨。

修改中要认真修改观点模糊、浅俗的毛病,使观点变得鲜明、深刻。

文稿中一些重要的思想观点表达必须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上级党政机关文件规定的口径进行修改,与党中央保持政治上的一致,防止出现政治原则、立场观点的错误,标准的政治概念和专业术语更不容偏离其既定的含义。

如何写好公文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

如何写好公文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

如何写好公文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公文是一种正式的文件,其主要目的是传达与表达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之间的信息、意见、决策和命令。

写好公文,不仅能有效地传递信息,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误解和纠纷。

然而,许多人在撰写公文时常常遇到困惑与挑战。

本文将分析公文写作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帮助读者写好公文。

问题分析:1. 杂乱无章的组织结构:许多公文在组织结构上存在问题,包括缺乏条理、无序的内容和难以理解的句子。

2. 语言晦涩难懂:公文常常使用大量的专业术语,以及复杂的句式和长篇大论,导致读者难以理解公文内容。

3. 文章冗长和累赘:一些公文过于冗长,用词繁琐,无关紧要的细节填满整个文档。

4. 缺乏重点与逻辑性:某些公文在表达主题时缺乏明确的重点和逻辑性,导致读者无法理解文件所需要传达的信息。

解决方案:1. 清晰的组织结构:在撰写公文之前,先明确公文的目的和读者,然后使用清晰的标题、目录和段落来组织文档。

确保信息传达的条理清晰,并使用有层次的标题和编号。

2. 简明通俗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使用清晰、简明的语言,使得读者能够迅速理解文档内容。

如果必须使用专业术语,则应提供解释或定义,以确保读者理解。

3. 简洁而有力的表达:删除无关的信息和细节,使用简洁的句子和段落来表达核心意思。

避免重复和废话,保持公文的紧凑性。

4. 重点突出与逻辑明确:用明确的标题和段落来突出重点内容,并保持逻辑连贯。

在不同段落之间使用过渡句子,将各个部分连接起来,确保公文的逻辑性。

除了上述的解决方案外,还有一些额外的技巧能帮助写好公文:1. 了解目标受众:在撰写公文之前,了解读者群体的背景和需求,以便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语言和内容。

2. 准确使用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包括逗号、句号、冒号等,有助于提高句子的清晰度和可读性。

3. 使用简单明了的标题:清晰简洁的标题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迅速传达公文的主题。

4. 审查与修改:在完成公文后,进行仔细的审查和修改。

有效应对行政公文中的常见问题

有效应对行政公文中的常见问题

有效应对行政公文中的常见问题公文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之间、机关内部及机关与个人之间用于交换意见、提出要求、规范工作、记录事实并采取行动的一种正式文书。

在工作中,处理公文是每位职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然而,由于公文具有严谨的格式和要求,常会出现一些常见问题。

有效应对这些问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首先,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公文开头不清晰。

公文的开头应当简明扼要,直接表达主题,并提出明确的要求或建议。

在起草公文时,应严格遵照格式,清晰地说明发文机关,发文日期,主题,以及主体内容。

此外,还要确保用语准确得体,不使用生僻难懂的词汇,以免误导读者。

其次,公文的语言表达不够规范也是常见问题之一。

公文的语言应当严谨正式,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词汇和短语,要遵循规范的用语和句式。

在写作时,应该注意避免使用口头禅和流行词汇,严格把握用字的精准度和专业性,从而确保公文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另外,公文中常见的一个问题是重复冗长。

有时候为了突出主题,作者会反复强调同一个观点或内容,导致公文内容冗长、琐碎,反而降低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效率。

因此,在写作公文时应保持简练明了,避免重复、避免赘述,突出主要内容,减少次要内容的累赘,以提高公文的效率和表达的准确性。

此外,格式错误也是影响公文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公文是一种正式文件,其格式是经过规范化设计的,包括页眉、封条、标题、文种、信头、题注等。

如果格式出现错误,不仅影响到文件的整体形象,还可能引起读者对文件真实性的疑问。

因此,在起草公文时,应严格按照规范的格式要求进行排版,确保格式的准确无误,提升文件的正式性和可信度。

最后,公文中的语法错误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语法错误不仅影响到读者对文件的理解,还可能造成歧义和误解。

因此,在写作公文时,应该特别注意语法的准确性,避免主谓不一致、时态混淆、语序错误等问题,确保表达的清晰明了、通顺流畅。

总而言之,有效应对行政公文中的常见问题,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文件质量至关重要。

公文改错题 技巧和方法

公文改错题 技巧和方法

公文改错题技巧和方法我折腾了好久公文改错题,总算找到点门道。

说实话,最开始的时候我完全是瞎摸索,那状况真叫一个惨,改得乱七八糟的。

咱先来说说我失败的经历吧。

我一开始特别傻,就只看字面错误,像错别字这种。

比如说有一次,我看一份公文里把“再接再厉”写成了“再接再励”,我就光顾着高兴找到这个错了,结果根本没发现里面格式和内容逻辑上的大问题。

这就有点像打扫房间,只看到了地上的小纸屑,没发现角落里的大堆灰尘。

后来我就知道了,做公文改错题得有个全局观。

第一步啊,先看格式。

公文的格式那是相当讲究的,这就好比人穿衣服,得体是最重要的。

标题怎么写、字体字号、行距字距、页码的设置,这些看似小细节,其实都是大问题。

我有一次以为正文内容没问题就行,没管格式,结果被狠狠批评了。

再就是内容逻辑方面。

我试过很多方法,有一次我就把公文内容一句句拆开来,像拆零件一样。

每一句之间的衔接顺不顺,有没有跳跃或者漏了什么关键内容的。

就好像搭积木,你不能乱放,非得一块一块恰当地垒起来才行。

语言表达也很关键。

语言要简洁明了、官方规范。

我自己的经验就是多读一些规范的公文范例,然后跟手里要改的那篇对比。

比如说用词,有些词在口语里行得通,在公文中就不合适。

像“大概、也许”这种模棱两可的词就不该多用。

还有引用的内容,是不是准确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我曾经就放过这么一个错,没去核实公文里数据和引用规定的准确性。

就好比你给人指路,要是手里的地图是错的,那指的路肯定不对啊。

总之呢,做公文改错题,要细心、要有整体框架和细节意识,还有千万要多积累些规范的公文知识。

有时候不确定的地方也别瞎改,多去查查资料学学规矩准没错。

浅谈企业公文写作的常见错误和改进建议

浅谈企业公文写作的常见错误和改进建议

浅谈企业公文写作的常见错误和改进建议企业公文是企业内部和外部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企业的形象、内外部沟通效率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由于写作人员缺乏相关的写作技巧和经验,导致公文写作中出现了一些常见的错误。

本文将对这些常见错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首先,很多公文写作存在内容冗长、不明确的问题。

公文是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应该尽量简洁明了。

然而,一些写作人员往往倾向于使用繁复的辞藻和冗长的句子来展示自己的文采,导致读者阅读难度增加,理解起来困难重重。

这不仅会浪费读者的时间和精力,还容易引发误解和理解偏差。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保持简洁明了的写作风格。

在公文写作中,尽量使用简单、直接和通俗易懂的词汇和句式,避免过多的修饰和臃肿的表述。

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行业黑话,如果不可避免,应该在文中加入相应的解释,以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

其次,许多公文写作存在逻辑混乱、结构松散的问题。

公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需要遵循一定的结构和逻辑。

然而,一些写作人员在写作过程中往往缺乏条理和组织,导致公文内容杂乱无章,逻辑关系不清晰,给读者带来了阅读困扰。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写作之前进行充分的规划和构思。

明确公文的中心思想和主题,合理划分段落和章节,保持内容的连贯和逻辑性。

在撰写过程中,要注意使用过渡词语和段落之间的过渡句,使得整篇公文的骨架清晰可见,逻辑紧凑合理。

再次,一些公文写作存在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

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是公文写作中最为低级的错误之一,但却是最容易犯的错误。

这些错误给读者留下不专业、粗心的印象,降低了公文的可信度和可读性。

要避免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写作人员应该在撰写完成后进行多次的校对和修改。

使用专业的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拼写和语法检查,仔细检查和修正其中的错误。

同时,写作人员应该对常见的语法规则和拼写准则有一定的了解,以避免常见的错误。

最后,不少公文写作缺乏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

公文作为一种正式的文体,有时候会过于正经和严肃,缺乏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介词“关于”过度使用 。 《浙江省人 民政府关于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收 费管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应改为《浙江省人 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收费管 理工作的通知》。
(五)标题标点符号 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 一般不使用标点符号。 1.公文标题中出现缩略语以及具有特定含义 的词语时,用引号。 如《民政部、总政部关于纪念“双拥”活动 四十周年,开展春节“双拥”活动的报告》,其 中“双拥”系“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简称,
3.发文机关滥用简称 。如《中共省×××委 员会关于……的通知》,发文机关可改为“中共 ××省×××委员会” 。又如“浙江省委党校”,
在公文标题的制作中应写全称“中国共产党浙江省 委员会党校”或者规范化的简称“中共浙江省委党 校”,而不能直接写为“省党校”或“浙江省党 校” 。
(四)介词“关于”有关错误 1.缺少介词“关于”。如《××大学自学考 试报名通告》,由于缺少“关于”,这个标题完全 可以理解为“××大学自己自学考试报名”,但从 这篇公文内容来看却是面向全省的通告,应改为 《××大学关于自学考试报名事宜的通告》,表意 就明确了。
(三)发文机关有关错误 1.随意省略发文机关 。如《中国人民解放军驻
澳门部队进驻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命令》 ,应该为中 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驻 澳门部队进驻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命令》。
2.移动发文机关位置。如《关于××省财经学 校向××大学联系临时住房问题的函》, 应该为如 《××省财经学校关于向××大学联系临时住房问题 的函》。
案例2详细地写了新建住宿楼的原因,这是拨款的重要原因,但为什么要总队拨 款350万元,没有说清楚。
案例3:我校拟新建学员住宿楼一幢,我们已筹集50万元,为此,请求总队拨款 叁百万元。
案例3论述了建楼需款和缺款的情况,这也是拨款的原因,但未涉及建楼的原因。
案例4:我校拟新建学员住宿楼一幢,五楼一底共5000平方米,按每平方米700 元修建费预算,共需叁百五十万元。
应使用引号;又如《国务院批转国家经济计划委员 会关于开展全国第五次“质量月”活动意见的 通知》,“质量月”属特定含义的词语。
2.公文标题或标题中的某一部分需要注释或 者说明时,用括号。有两种情况:一是括号里的内 容是对整个公文标题的注释或说明,它与标题是同 一个整体。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试 行)》。另一种情况是括号里的内容是对标题中某 一部分的注释或说明,如《关于宽大释放全部在押 的原国民党党政军特人员(县团以下)的决定》。
公文修改技巧和方法
一、标题常见错误
(一)文种常见错误
1. 标题缺少文种。 如《××批转××的报 告》,缺少“通知”的文种。
2. 标题错用文种。如××市教育局给县政府 《××市教育局关于调整县职业教育结构的批复》, 市教育局和县政府,均属于不相隶属的关系,因此这 些相关单位之间行文,只能用函。又如《××市供电 局关于××区域暂时停电的公告》 。
3. 标题混用文种。如《××关于×××的请示 报告》,标题中只能使用一个文种。
4. 标题生造文种。如《××关于给××资 助活动经费的批文》,公文中没有批文的文种, 可以修改为“批复”。
(二)事由有关错误 1. 事由随意省略。如《××市人民 政府决定》,应补上事由,修改为《×× 市人民政府关于……的决定》。 2. 事由简而不明。如《××市人民政府前 往加拿大进修的请示》,应该为《 ××市人民 政府关于拟派郑××等教师前往加拿大进修的 函》。又如《××县人民政府关于发展乡镇企业 解决能源不足兴建发电厂的请示》,应该为 《××县人民政府关于兴建发电厂的请示》。
1.主送机关多请示。 2.主送机关主送个人。 3.主送机关标点错误。如“各乡、镇人民 政府、县属各局(行)、厂矿:”,应改为: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属各局(行)、厂矿:” 4.收文对象不明确 。如“各乡、镇人民政府 负责同志,县属各局(行)、厂矿负责同 志:” ,应改为“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属各局 (行)、厂矿:”
3.公文标题中出现的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用顿号。一是顿号用于并列的发文机关名称之间, 二是用于标题中的事由部分出现的并列词语之间。 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少开庆功、 表彰大会的通知》。
4.公文标题中出现书名、报刊名时用书名号 。 如《国家经委办公厅转发<经济日报>发行工作座谈 纪要的通知》。 二、主送机关常见错误
5.不顶格写。
6.将上级党政机关一并列为主送。如市委 政法委、市府办公室
7.名称不准确。省院、省府、省消局、省 交局-----省人民检察院、省人民政府、省公安 消防管理局、省公安交通管理局
三、正文常见务所办公楼的请示
××地区税务所、城建局、国土局、物资局: 我局所属的××区、××区、××三个税务所因受灾
3. 事由繁杂冗赘。如《 某大学关于认真贯彻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不准干扰大学毕业生分配 工作的通报精神做好我校应届毕业生分配工作的几 点意见》,应该为《某大学关于认真贯彻中央纪委 某某号通报精神搞好应届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意见》 或《某某大学关于认真做好应届毕业生分配工作的 意见》。 又如《某县人民政府关于转发某市人民政 府关于转发“某某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畜牧养殖业 发展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可改为《某某县人民 政府转发关于加快畜牧养殖业发展的通知》。
被洪水淹毁。现决定重建三个区税务所办公楼三幢。建筑 面积五百平方米,用作办公室和职工宿舍,共需资金五十 万元人民币,扩征土地三亩,钢材×吨、水泥×吨。
特此报告。
县税局 200×年×月
请示事项所需资金由哪个部门解决不清楚。
2、原由过于简单。
案例2:我校原有4幢三楼一底的学员住宿楼,系60年代按600人编制修建的, 因年久失修,现已破败不堪。近三年我校新招大专学员,人数增至1100多人,加 上军训和总队各种轮训,居住条件更加恶化,也给内务管理带来诸多困难,经校 行政会议研究,拟新建学员住宿楼一幢,请求总队拨款叁百五十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