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一节课堂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4第1章 第1节课时2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课件(63张)

Q=cmΔt(c
为比热容,
课 时
突
分
破 m 为溶液质量,Δt 为前后温度差)。
攻
层 作
重
业
难
·
返 首 页
二、中和反应热的测定
自 主
3.实验仪器装置
当 堂
预
达
习
(1)将下列实验装置中各仪器(或物品)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
标
探
提
新
素
知
养
·
·
核
课
心
时
突
分
破
层
攻
作
重 难
(2)实验过程中,还需要的其他仪器有 50 mL 量筒(2 个)。
核
课
心 突 破
应放出的热量是 0.418(t2-t1) kJ
,中和热为0.418t2-t1 0.025
kJ·mol-1。
时 分 层
攻
作
重
业
难
·
返 首 页
·
自
当
主 预
二、中和反应热的测定
堂 达
习
标
·
探
提
新
若将环形玻璃棒改为环形铜丝,所测中和热有什么误 素
知
养
差?
核
课
心
时
突 破
[答案] 偏小。
分 层
攻
业
难
·
返 首 页
自
当
主
【典例 1】 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堂
预
达
习
标
探
(1)16 g CH4(g)与适量 O2(g)反应生成 CO2(g)和 H2O(l),放出 890.3 提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

2.浓H2SO4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是放热反应吗?
教
当
学 方
【提示】 1.一定。
堂 双
案
基
设 计
2.不是。因为这是个物理变化。
达 标
课
前
课
自
时
主
作
导
业
学
菜单
新课标 ·化学 · 选修4
教
课
学
堂
目
互
标
动
分 析
探 究
【问题导思】
教
当
学 方
①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是放
堂 双
案
基
设 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如图所示:
析
动 探 究
教
当
学
堂
方
双
案
基
设
达
计
标
课
前
课
自
时
主
作
导
业
学
菜单
新课标 ·化学 · 选修4
教 学
H2(g)+Cl2(g)===2HCl(g)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课 堂
目
互
标 分 析
(1)实质:
动
探
①断裂1 mol H2分子中的化学键需要吸__收_____436 kJ的 究
能量。断裂1 mol Cl2分子中的化学键需要吸__收______243 kJ的
课 时 作 业
教 学 目 标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单
新课标 ·化学 · 选修4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演示结束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一节课件1.ppt

题
探 究
于反应前后体系的________,用符号________表示,其单位
资
料
课 常采用________。许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可以直接测量。
备 选
堂
师 生 互 动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化学(人教版)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 能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定 位
化 学 反 应 的 本 质 是 __________________ 。 任 何 化 学 反
探
究 “+”,ΔH>0。
资 料
课
5.化学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备 选
堂
师 生 互 动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化学(人教版)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 能
●案例精析
定 位
【例1】 根据要求回答:
自 主
(1)下列各图中,表示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
研
习
问
题
探
究
资
料
备
课
选
堂
师 生 互 动
课 后 强 化
作
自 主
反应的H2和Cl2都是1mol,生成HCl 2mol。则放出热量 :
研 习
431 kJ·mol-1×2mol-436kJ·mol-1×1mol-247kJ·mol-
问 1×1mol=179kJ。
题
探 究
(2)由于键能Cl—Cl键>Br—Br键>I—I键,故H2在Cl2
资 料
课 堂
中燃烧放热最多,在I2中燃烧放热最少。推测键能F—F键>
课 后
量,1mol
Cl2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kJ
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7、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 ΔH=- S(g)+O2(g)=SO2(g) ΔH=-297.3kJ/mol 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D ) ΔH>A.S(g)+O2(g)=SO2(l) ΔH>-297.3KJ/mol ΔH<B.S(g)+O2(g)=SO2(l) ΔH<-297.3KJ/mol 的键能总和大于1molS 1molS和 C.1molSO2的键能总和大于1molS和1molO2键能之和 的键能总和小于1molS 1molS和 D.1molSO2的键能总和小于1molS和1molO2键能之和
(3) H2( g )+1/2O2 ( g ) = H2O ( l ) ∆H3 = c kJ/mol ) (4) 2H2( g )+O2 ( g ) =2H2O ( l ) ) 则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 、 、 、 的关系正确的是 A、a<c<0 、 B、b>d>0 、 C ∆H4 = d kJ/mol 。
∆H=QP
焓 生成物 △H>0
焓 反应物 △H<0
吸热 反应物 反应过程
放热
生成物 反应过程
放热反应: 放热反应: ∆H<0或 ∆H为“-” < 或 为 吸热反应: 吸热反应: ∆H>0 或∆H为“+” > 为
反应热.焓变. 反应热.焓变.键能的概念及其关系
(1)概念 (1)概念 反应热 化学反 应中吸收 或者放出 的热量。 的热量。 焓变 恒压条件下的反 应热 符号:Δ H 符号:Δ H<0:放热反应 Δ H<0: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Δ H>0 :吸热反应 键能
例 2:拆开 lmol H—H键、lmol N-H键、 H— N- l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 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 l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 946kJ, 生成NH 946kJ,则1mol N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92KJ/mol 生成NH 1mol H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30.6KJ/mol 。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4 课件:第一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探究课(29张PPT)

栏 目 链 接
(2)又因50 mL 0.5 mol/L盐酸中含有0.025 mol的H+,所
以跟0.025 mol的OH-发生中和反应,生成0.025 mol的水, 放出热量为Q(ΔH=-Q),所以:
Q 0.418(t 2 t1) KJ / mol。 中和热ΔH=- =- 0.025 0.025
3.实验原理
实验时,先测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起始温度,求其
平均温度 t1 ,两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读取混合液温度 t2 。
为了使计算简便,可以近似地认为:
(1)0.5 mol/L 盐 酸 和 0.55 mol/L 氢 氧 化 钠 的 密 度 都 是 1 - g/cm3,则:50 mL盐酸质量m1=50 g,50 mL氢氧化钠质量m2 =50 g。近似认为混合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所以 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是: Q=(m1+m2)×C×(t2-t1)=0.418(t2-t1)kJ。
收一部分热量,使所得中和热数值偏小。
(2)要使用同一支温度计。
先后测量酸、碱及混合液的温度时,要使用同一支温度
计,减小实验误差且测定一种溶液后必须用水冲洗干净并用
滤纸擦干。温度计的水银球部分要完全浸入溶液中,且要稳
定一段时间再记下读数。 (3)实验中所用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配好后要充分冷 却至室温,才能使用。 (4)操作时动作要快,尽量减少热量的散失。
1.反应原理
H+(aq)+OH-(aq)===H2O(l) ΔH=-57.3 kJ/mol。 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 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2.测定方法
栏 目 链 接
本实验通过测定酸碱中和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 计算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并由此求得中和热。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焓变反应热

只要不放弃努力和追求,小草也有点缀春天的 价值。 人生的成功不过是在紧要处多一份坚持,人生 的失败往往是在关键时刻少了坚持。
思考
1.化学反应中为何有能量变化?
2.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有能量的变化?为什么?
1.宏观: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
能 量 反应物总能量高
释 放 能 量
生成物总能量低
反应进程
①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 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放出能量。
②反应物总能量 小于 生成物总能量,反应吸收能量。
吸热反应:
1.判断正误(正确打“√”号,错误打“×”号)。 (1)化学变化过程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
(2)任何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焓变都等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3)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是以热能形式表现出来的。 (5)化学反应可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6)吸热反应过程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的过程。 (7)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若E(反应物)<E(生成物),则为吸热反应。 3)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差判断。 若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则为吸热反应; 若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则为放热反应。
4)根据反应类型或具体的化学反应判断。如所有的燃烧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都属于放热反应。
1需要加热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吗?
差。即:ΔH =H(生成物)-H(反应物)
符号: ΔH 单位 :kJ/mol或 kJ· mol-1
2.反应热 (1)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 做反应热。 符号: ΔH 单位 :kJ/mol或 kJ· mol-1 焓变和反应热是什么关系? 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其反应热就是焓 说明: 变.因此它们的符号均为ΔH,单位也相同.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课件系列
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1课时
2014年6月16日星期一
1
焓变 反应热
2014年6月16日星期一
2
焓变 反应热
2014年6月16日星期一
3
焓变 反应热
这是一幅幅多么撩人的自然美景,然而, 如今的地球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灾难:大气 污染加剧、水污染严重,固体废弃物与日俱增、 臭氧空洞、酸雨、赤潮、温室效应、水土流失、 土地沙漠化等。归根结底,都和化学反应有着 密切的关系,我们这一章研究的主要是物质的 能量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以热能、电能、光 能等形式表现出来。让我们共同学习、研究化 学反应与能量,做好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工 作。
2014年6月16日星期一
22
焓变 反应热
【例 2】 拆开 lmol H-H键、lmol N-H键、lmolN≡N键分
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1mol N2生成 NH3的反应热为 -92KJ/mol ,1mol H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 -30.6KJ/mol 分析:N2(g)+3H2(g)=2NH3(g),因拆开 lmol N-H键和 生成 lmol N-H键吸收和释放出的能量相等,所以此反应 的反应热计算如下: △H =(946kJ/mol+3×436kJ/mol)- 2×3×391kJ/mol =-92kJ/mol 而 lmol H2只与 1/3 mol N2反应.所以此题lmolN2生成NH3 的反应热△H= -92kJ/mol。 lmolH2生成NH3的反应热 △H= -30.67kJ/mol。
键能越大,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反之键能越 小,物质能量越高,越不稳定。
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1课时
2014年6月16日星期一
1
焓变 反应热
2014年6月16日星期一
2
焓变 反应热
2014年6月16日星期一
3
焓变 反应热
这是一幅幅多么撩人的自然美景,然而, 如今的地球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灾难:大气 污染加剧、水污染严重,固体废弃物与日俱增、 臭氧空洞、酸雨、赤潮、温室效应、水土流失、 土地沙漠化等。归根结底,都和化学反应有着 密切的关系,我们这一章研究的主要是物质的 能量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以热能、电能、光 能等形式表现出来。让我们共同学习、研究化 学反应与能量,做好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工 作。
2014年6月16日星期一
22
焓变 反应热
【例 2】 拆开 lmol H-H键、lmol N-H键、lmolN≡N键分
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1mol N2生成 NH3的反应热为 -92KJ/mol ,1mol H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 -30.6KJ/mol 分析:N2(g)+3H2(g)=2NH3(g),因拆开 lmol N-H键和 生成 lmol N-H键吸收和释放出的能量相等,所以此反应 的反应热计算如下: △H =(946kJ/mol+3×436kJ/mol)- 2×3×391kJ/mol =-92kJ/mol 而 lmol H2只与 1/3 mol N2反应.所以此题lmolN2生成NH3 的反应热△H= -92kJ/mol。 lmolH2生成NH3的反应热 △H= -30.67kJ/mol。
键能越大,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反之键能越 小,物质能量越高,越不稳定。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课件(共16张PPT)

再 见!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新课导入】
“即食即热型快餐盒” 一包是生石 灰,另一包是水。使用时拉动预留 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学物质混合, 几分钟后,饭菜就变得热腾腾的。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思考1】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旧键的断裂新键的生成 【思考2】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热还是放热? 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热,反之新键的生成则需要放热 【提问】为什么有的化学反应放热,有的却吸热?
ΔH=反应物总的键能-生成物总的键能
【反思归纳】
1、熟记反应热ΔH的基本计算公式
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ΔH=反应物的总键能之和-生成物的总键能之和
2、规避易失分点 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是同时进行的,缺少任何
一个过程都不是化学变化。
【课后检测】
1.下列反应符合如图所示的是( ) A.铝片与盐酸的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晶体的反应 C.酸碱中和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
解析:选B 图示反应物的总能量低,故为吸热过程,只有B项符合。
【课后检测】
2、某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a有催化剂参与 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热效应等于ΔH C.改变催化剂,可改变该反应的活化能 D.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 E1+E0
解析:A.由图可知,反应过程a需要的活化能比b要高,所以a没有催化剂 参与,A错误;B.由图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 能量,所以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反应的热效应等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 量之差,即ΔH,B正确;C.使用催化剂,改变了反应进行的途径,降低了 反应的活化能,C正确。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下午3时44 分51秒下午3时44分15:44:5121.11.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 料
备
课
选
堂
师 生 互 动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化学(人教版)
知 能 定 位 自 主 研 习 问 题 探 究 课 堂 师 生 互 动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资 料 备 选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化学(人教版)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 能 定 位
自
焓变 反应热
主
研 习
1.反应热
问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 ________的能量,叫反应热,它
问 很接近(一般用实验数据来表示反应热。)由此可得:
题
探 究
放热反应: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吸收的 资
料
课 总能量,ΔH为“-”或“ΔH<0”。
备 选
堂
师 生
吸热反应: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吸收的
互 动
总能量,ΔH为“+”或“ΔH>0”。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化学(人教版)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自 反应都有反应热,这是由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分
主
研 习
子间的化学键 ________时,需要________的相互作用,这需
问 要________能量;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
题
探 究
新化学键________时,又要________能量。
资
料
课
3.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自 和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理解燃烧热的
主
研 习
概念。
问
【本章难点】 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会正
题
探 究
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并会判断。
资料备课选 Nhomakorabea堂
师 生 互 动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化学(人教版)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 能 定 位
自 主 研 习
问
题
探 究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共2课时)
题
探 究
等于反应前后体系的 ________,用符号________表示,其单
资
料
课 位常采用________。许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可以直接测量。
备 选
堂
师 生 互 动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化学(人教版)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 能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定 位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任何化学
探
究 为“+”,ΔH>0。
资 料
备
课
5.化学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选
堂
师 生 互 动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化学(人教版)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 能
知 能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特定反应的
定 位
反应热数值应为生成物分子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与
自 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之差。
主 研
4.由于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使反应体系的能量降低
习
(使环境的能量升高 ),故放热反应的 ΔH为“-”,ΔH<0;
问 题
而吸热反应使反应体系的能量升高 (使环境的能量降低 ),ΔH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 能
H2(g)+Cl2(g)=2HCl(g) 的反应热,应等于生成物分
定 位
子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 (862kJ/mol) 与反应物分子断裂时所
自 主
吸收的总能量 (679kJ/mol) 的差,即放出 183kJ/mol 的能量。
研 习
显然,分析结果与实验测得的该反应的反应热 (184.6kJ/mol)
备 选
堂
师 生 互 动
当ΔH 为“ ________”或ΔH________0时,为放热反 应;当ΔH为“________”或ΔH________0时,为吸热反应。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化学(人教版)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 能
答案:
定
位
1.释放或吸收 热量变化 ΔH kJ/mol( 或kJ ·mol
①单位为kJ/mol 或kJ ·mol-1。
课
后
②反应热描述的是化学反应前后的热量变化。
强 化
作
③反应热描述的是一定温度下的热量变化。
业
④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
化学(人教版)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 能
2.反应热产生的原因:由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
定 位
反应物分子间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克服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自 这需要吸收能量;当原子重新结合成生成物分子,即新化学
主
研 习
键形成时,又要释放能量,则生成物分子形成时所释放的总
问 能量与反应物分子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的差即为该反应的
题
探 究
反应热。
资
料
课
如:当 1mol H2与1 mol Cl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
备 选
堂
师 生 互 动
2mol HCl时,1mol H2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kJ 的能量,1mol Cl2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 243kJ 的
化学(人教版)
知 能 定 位 自 主 研 习 问 题 探 究 课 堂 师 生 互 动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资 料 备 选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化学(人教版)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 能 定 位
自
本章内容共分三节。第一节是“化学反应与能量的
主
研 习
变化”,具体内容包括:反应热、焓变、热化学方程式的有
问 分子化学键总键能)
题
探
究
资
料
备
课
选
堂
师 生 互 动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化学(人教版)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 能 定 位
自 主
一、焓变,反应热
研 习
1.反应热的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
问 能量,都可以用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
题
探 究
符号用ΔH。
资
料
课
说明:
备 选
堂
师 生 互 动
问 关知识;第二节是“燃烧热 能源”;第三节是“化学反应
题
探 究
热的计算”,具体内容包括:盖斯定律、反应热的计算等有
资
料
课 关知识。
备 选
堂
师 生 互 动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化学(人教版)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 能
【本章重点】 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能正确
定 位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理解盖斯定律的意义;能应用盖斯定律
课 后 强 化 作
能量,而 2mol HCl 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时要释放 431kJ/mol 业
×2mol=862kJ 的能量,如图所示。
化学(人教版)
知 能 定 位 自 主 研 习 问 题 探 究 课 堂 师 生 互 动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资 料 备 选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化学(人教版)
自 主
-1)
研
习
2.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断裂 克服原子间 吸收
问 原子重新结合成生成物分子 形成 释放
题
探 究
3.- < + >
资
料
备
课
选
堂
师 生 互 动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化学(人教版)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 能 定 位
自 主
1.如何利用化学键的键能来计算反应热?
研 习
提示:ΔH=E(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总键能 )-E(生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