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离层处理安全措施标准版本

合集下载

煤矿施工巷道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施工巷道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施工巷道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一、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一)危险源辨识1、没有按照规定施工中、腰线组织施工。

2、没有认真执行敲帮问顶,顶帮有活矸、活煤。

(二)预控措施1、巷道开口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巷道施工中、腰线组织施工。

2、巷道在施工过程中,特别是每班人员进入工作面前,必须对巷道进行敲帮问顶工作,确认安全后,作业人员方可进入迎头工作。

3、每班施工过程中,必须将巷道内及迎头的浮碴清理干净,不得留于下一班。

4、严格按照各工艺程序进行施工,确保每一工艺操作都符合质量标准化要求。

5、每班下班前,必须清理巷道内及迎头的杂物,确保巷道文明生产符合质量标准化要求。

二、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一)危险源辨识1、没有观察顶帮变化,巷道出现片帮漏顶。

2、迎头掘进后没有进行敲帮问顶、临时支护不及时。

(二)预控措施1、锚杆支护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巷道顶板支护可靠。

2、巷道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及时进行敲帮问顶,彻底清除顶帮危岩、活石,确保施工安全。

3、每班开工前,人员进入工作面前,必须由外向里检查巷道工程质量,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否则严禁施工。

4、每循环掘进后挂网前,敲帮问顶工作必须彻底,临时支护必须固定牢固,否则人员严禁进入迎头。

5、工作人员每班进入工作面时必须先检查工作面的支护情况,确认无任何安全隐患后方可进入迎头作业。

6、施工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后巷顶板的变化的情况,如出现锚杆(锚索)受压折断、顶板下沉明显、片帮等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安排人员进行处理。

7、施工过程中,如巷道压力显现明显、顶部破碎时,必须在钢筋网上方铺设与钢筋网同等规格的金属网支护,防止顶部煤矸坠落伤人。

8、施工过程中如遇到地质构造、穿煤层等情况时,若顶板破碎,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汇报给相关部门,待相关部门现场勘查后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后,作业队编制专项措施经审批后,再进行施工,如无需采取其他措施,必须快掘快喷。

9、迎头支护及敲帮问顶工作时必须由跟班队长亲自执行。

顶板事故防治措施

顶板事故防治措施

安全技术/矿山安全顶板事故防治措施为科学有效地防治采煤工作面、煤巷掘进工作面、岩巷掘进工作面、巷修工作面片帮、冒顶等顶板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减轻事故损失,防止事故扩大,制定本措施。

一、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防治措施1、采煤工作面过断层、破碎带、褶曲地带或过老空、老巷时,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地测部门必须及时发出预报,施工单位针对作业现场情况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2、采煤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或周期来压时,生产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如木垛、倾向抬棚、加强点柱等。

3、回采工作面初采初放和放结束顶,必须制订专项措施。

特殊支护齐全,备用支护材料足够,严格按措施作业。

4、采掘工作面要严格执行敲邦问顶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采煤工作面必须按要求进行支护,支护及时,棚距符合规定,邦顶背牢背实。

6、顶层采煤工作面因地质条件变化必须留顶煤时,必须制定专项措施。

7、顶板(或顶煤)破碎、空顶或流煤流矸必须及时处理,局部空顶处及时填料接顶或绞架接顶,防止隐患扩大造成顶板事故。

8、回采工作面不得采用混合支护,支柱要升紧打牢,折梁断柱、失效支柱必须及时更换,防止支护失效引发顶板事故。

9、采煤工作面炮眼布置严格执行爆破说明书,炮眼深度、角度、装药量、眼距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10、回采工作面移溜卸柱长度严禁超过作业规程规定,防止移溜卸柱长度超过规定造成支护强度下降引发顶板事故。

11、采掘工作面铺网必须按要求顶邦罩严,逐扣连网。

12、回采工作面泵站压力符合作业规程要求,单体柱要坚持二次注液。

13、采煤工作面煤壁端面距严禁超过作业规程规定。

炮采、炮放采煤工作面片帮超过300mm必须及时挂网导棚顶紧煤壁或进行临时支护,防止片帮扩大,综放采煤工作面及时打开伸缩梁进行超前支护,片邦超过600mm,必须进行正式支护,顶板空顶处要填料接顶或绞架接顶。

14、炮采放顶煤工作面倾角超过15。

时工作面必须打倾向抬棚。

15、工作面单体支柱必须使用防倒设施。

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一)一般规定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加强顶板管理,发现顶板压力大、顶板离层、顶板有响声,要立即停止作业,撤出工作面人员,待顶板稳定后,由外向里加强带帽柱支护后方可继续施工。

2、每次进入工作面前,班长必须仔细检查工作面附近的顶板、支护等情况,发现问题时快速进行处理,确保安全无隐患后才能进入。

找顶时必须由一名有经验的工人,站在有掩护的安全地点,把危岩活矸或煤块找尽后,才能进行作业。

3、施工过程当中应仔细观察顶板、支架变化情况,发现问题时快速进行处理。

(二)临时支护和永久支护要求1、临时支护必须紧跟迎头,严禁空顶作业。

2、永久支护距迎头最大允许距离为300mm。

3、临时支护采取前探梁或带冒点柱护顶,永久支护采取锚带网索喷。

4、如顶板破碎,巷道压力增大,须经矿生产部及有关职能单位现场鉴定后,可相应缩小排距,也可以架U型棚支护。

(三)防治片帮、漏顶措施1、工作面迎头发生漏顶时,超前临时支护配合超前撞楔护顶。

2、当漏顶空间较大时,采用木垛法接顶。

3、当出现片帮时,空帮处煤岩壁必须打个体锚杆进行支护,外面可做造型再用矸石混凝土填实。

4、如果发生冒顶,应当立即采用木垛法处理,操作如下:①、所有处理人员必须站在有掩护的安全地点,在退路确保安全畅通后,方可用长柄工具将冒顶部危岩找尽;②、确认无冒落危险时,抓紧锚网或者架设支架;③、接顶时,留一人观察顶板,1~3人站在安全地点准确快速地供应各种材料,接顶时必须接实;④、处理冒顶时,应在采取护顶料或撞楔的保护下,由外向里,逐段架设支护和搭木垛处理。

在处理冒落区时,必须先对冒落区进行供风,瓦检员现场检查瓦斯浓度,浓度小于1.0%时,才能处理冒顶;⑤、处理冒顶前,必须撤出迎头全部人员,并清理好退路;⑥、严格按照由外向里的顺序进行。

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一、顶板管理1、工作面在永久支护之前,必须严格按照作业规程所规定的循环进度进行作业,严禁超循环作业。

2、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进行掘进、支护,严禁超宽、超高。

3、巷道交叉口必须进行锁口支护,并根据顶板实际情况进行补强支护,不许留有空顶。

4、锚杆和锚索支护的间排距要以作业规程为准,不得出现锚杆托盘松动现象,出现报废锚杆要及时补打。

5、锚杆和锚索支护应由跟班队干、技术员、验收员加强锚杆锚固力的检查,锚固力不得低于设计值的要求,临时支护应做到有效承载。

6、掘进工作面设置一组敲帮问顶工具,距离工作面迎头不大于30m,保证敲帮问顶工具齐全可靠,有损坏的及时更换,并随工作面延伸而延伸。

7、每班交接班时,当班跟班班长、跟班队长必须向交接班班长、跟班队长汇报工作面顶帮状况及注意事项。

8、生产过程中,跟班队长、班组长要随时关注作业范围的顶帮变化情况,各岗位工要对作业范围的顶帮随时进行排查,发现事故隐患立即停止作业,及时上报调度指挥中心,能立即整改的隐患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制定应急措施,避免发生事故。

9、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敲帮问顶时必须使用专用的长柄工具,按照由外向里、先顶后帮依次进行,必须由班长和一名有经验的老工人担任,一人挑顶,一人观察顶板,两人一前一后,相距3m,并保证避灾路线畅通。

10、当顶板破碎、下沉严重、压力较大时,根据顶板动态检测情况的变化,及时分析,及时采取措施,如需改变支护方式应立即停止工作面迎头工作,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后方可作业。

11、遇到特殊地质构造带时,要缩小循环进度,实行短掘短支,每循环不超过1.2m,并及时支护和补强支护,及时紧固。

二、顶板离层仪管理安装要求1、上述顶板离层仪要求在掘进时,必须安设到位。

2、安设地点及间距要求3、锚杆、锚索、锚喷、锚网喷等支护的巷道必须安设项板离层仪,煤及半煤岩巷道离层仪安设间距不大于50m,岩巷不大于100m,巷道开口及交叉处应增设顶板离层仪。

工作面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1.必须追机及时移架,距采煤机底刀滚筒2~3组支架追机依次顺序移架,移架距底刀滚筒不得超过10组支架,加快移架速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屋顶的无支撑时间,升架必须达到初撑力,保证支架与顶板接触严密。

支架的初撑力必须达到 6413 KN2、当顶板破碎时,采用超前带压擦顶移架,与采煤机下侧相对应的支架应为“拉半架”,保证人员通过。

3、采煤机本体及其附近突然脱落等特殊情况,可在机身范围内拉架,班组长必须现场指挥,其它人员躲至安全地点,拉架时要严防机身上滚落的煤矸伤人或挤、砸设备。

4.相距6m范围内的两组或多组支架不得同时作用。

5.煤壁片帮宽度大于300mm时,要超前拉架支护顶板,当出现掉顶时,必须使用木材及时制动顶板。

6.备用支撑材料必须存放在工作面内,其中4m道木0.5m3,2.4m道木0.5m3,∮120~140mm,小垫板0.5m3,特殊情况使用后必须及时补充。

7.在前后三角形点,因为巷道顶板低于工作面顶板,有煤层伞檐,拉端头支架时,人员躲开片帮掉块范围,如果顶板有异常(如离层、掉渣等),要及时采取维护顶板措施。

8.工作面要达到"三直、两平、两畅通",不得留伞檐,不要随意扔上下煤。

9. 在采空区顶板大面积不落的情况下,有顶板来压预兆时(顶板掉渣,煤壁片帮,支架受压力增大,顶板冒落发出响声时),所有人员停止作业,就近撤出工作面,来不及撤出工作面的要躲好,不要停留在输送机电缆槽和顶梁之间以及控制阀下方,采用放炮强制放顶措施。

10.不得使用失效的支柱。

保证单体达到正常工作阻力,三用阀释放压力值调整合适,发现单体没有收缩或三通阀出现故障,应及时更换检修。

煤矿防止冒顶和处理冒顶的安全措施

煤矿防止冒顶和处理冒顶的安全措施
在作业前应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确保顶板稳定,防止因顶板掉落伤人。
及时支护
在采掘过程中,应及时支护暴露的顶板和两帮,防止因长时间空顶导致顶板 垮落。
做好地质调查工作,掌握煤层产状变化
加强地质调查工作
通过加强地质调查工作,掌握煤层产状、地质构造等变化情况,为采掘提供依据 。
制定应对措施
针对煤层产状变化带来的安全隐患,应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如改变采煤工艺、 加强支护等。
《煤矿防止冒顶和处理冒顶的安 全措施》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煤矿防止冒顶的安全措施 • 煤矿处理冒顶的安全措施 • 煤矿防止冒顶的安全教育 • 煤矿防止和处理冒顶的设备设施 • 煤矿防止和处理冒顶的应急预案
01
煤矿防止冒顶的安全措施
定期检查维护
1 2
定期检查巷道支护
确保巷道支护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及时修复损 坏的支架和支撑物。
通风设施
安装风门、风窗等通风设施,控制风流方向和风量,保证作业面 的空气质量。
通风仪器
配备风速仪、气压计等通风仪器,实时监测井下风量和气压情况 ,确保通风系统正常运行。
矿井监控设备设施
视频监控
在井下关键位置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实时监控作业面的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冒顶等安全 隐患。
传感器监测
使用位移传感器、应力传感器等监测设备,实时监测顶板和支护设备的状态,预防冒顶事 故发生。
支架支撑
使用液压支架、金属支架、锚杆等支撑设备,确 保井下巷道的稳定性。
顶板加固
通过喷射混凝土、锚固锚杆、钢带等方式对顶板 进行加固,防止冒顶事故发生。
临时支护
使用木支柱、金属网等临时支护设备,在作业面 形成有效的支撑,防止顶板突然坍塌。

顶板事故隐患及应急处理措施

顶板事故隐患及应急处理措施

顶板事故隐患及应急处理措施
1.顶板事故是最常见、最容易发生的事故,要注意防范。

本矿井顶板较为破碎,容易发生漏垮型、推垮型冒顶。

当出现以下一种或几种征兆时,要及时采取措施防范:顶板、支架发出响声;顶板掉渣;煤壁片帮;顶板出现裂缝;顶板脱层;直接顶漏顶等。

2.顶板是否会发生冒落,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观察:
一是敲帮问顶。

即用钢钎或手镐敲击顶板,声音清脆响亮的,表明顶板完好;发出“空空”或“嗡嗡”声的,表明顶板岩石已离层,有冒落的危险,应采取措施把脱离的岩块挑下来。

二是打木楔。

即在顶板裂缝中打入一小木楔,过一段时间如果发现木楔松动或松脱,说明裂缝在扩大,顶板有冒落的危险,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三是震动观察。

即一手扶顶板,一手持凿子或镐头等工具敲击顶板,若感到顶板震动,即使听不到破裂声也说明已有顶板岩石离层,有冒落的危险,应及时防范。

3. 严格按照“三大规程”规定的支护要求对顶、帮进行有效支护和管理,
严禁操作人员空顶冒险作业是防止顶板事故的根本措施。

4.发生顶板事故时,应当立即发出呼救信号,现场人员在采取加强支护等安
全措施后,按创伤急救的规定救护受伤人员。

处理离层顶板的安全技术措施

处理离层顶板的安全技术措施

贵州诚搏煤业有限公司习水县庆华煤矿10802上采面运输顺槽处理离层顶板的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单位:生技科编制时间:二O一六年一月十一日措施会审记录表措施贯彻学习人员签字表主持人:贯彻人:施工队负责人:学习时间:10802上采面运输顺槽处理离层顶板的安全技术措施10802上采面运输顺槽从进风斜巷上口向南下坡落平到弧形棚之间长度20m顶板存在不同程度的离层,全部蔸在锚网上需要处理下来,为了处理过程中的安全,必须是采取先加固后放顶的方式处理,特编制处理离层顶板的安全技术措施。

一、顶板支护及离层情况1、10802上采面运输顺槽从进风斜巷上口向南下坡落平到弧形棚之间长度20m顶板全断面不同程度离层,离层高度约10-500mm左右,下帮侧顶板与帮壁交线完全断开下沉,巷道高度局部不足1.8m。

2、该段巷道处于构造地带,采用锚网、锚杆、钢梯架、锚索混合支护。

3、支护规格:①巷道断面为矩形,上帮高2.8m,下帮高2.2m,宽4.5m,断面积10.64m2。

②顶锚杆:采用Φ20mm阻尼式螺帽型单向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锚杆杆体长2000mm,孔深1900mm。

间距为600mm,排距为800mm,另加钢梯架。

③锚索:锚索长度为6000mm,间距为1400mm,排距为1600mm。

④锚固剂:使用树脂锚固剂,顶锚杆采用每孔装MSCK2335(快速)2卷,锚每孔装4卷。

⑤锚索托盘:选用11#矿工钢切割成长度400mm以上的铁托盘,4、该段巷道顶板锚杆锚索全部受力,锚索无变化,多数锚杆锚盘被压平或反卷形状,已离层的顶板全部蔸在锚网上,说明锚杆锚固力可靠,锚杆仍然受力,也说明顶板离层厚度未超过1.5m以上。

二、放顶前准备工作1、为了保证放顶前已离层顶板不发生冒落,未离层的顶板不再离层,采用单体柱抬棚支护方式加固处理。

2、将矿上已有的BRW80/20乳化泵配套XR-W640乳化液箱配套功率37kw 电机等设备全部检修出来,安装在10802回风巷挡风墙处并调试运行正常,作为放顶前后单体柱注液动力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RHD-QB-K3015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顶板离层处理安全措施
标准版本
顶板离层处理安全措施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为保证顶板离层处理安全顺利进行,特制定如下安全措施:
1、对巷道顶板离层的要及时敲帮问顶摘除活矸危岩,敲帮问顶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敲帮问顶时,要有2名有经验的人员担任,先清出退路,一人观察顶板和退路,一人敲帮问顶。

找顶人应站在安全地点,观察人应站在找顶人的侧后面,并保证退路畅通。

2)施工时应从完好支护的地点开始,由外向里,先顶部后两帮,依次进行,施工范围内严禁其它人员进入。

3)施工人员必须佩带手套,用长把工具(用1寸水管加工,长度2m)敲帮问顶摘除活矸危岩。

摘顶时应防止矸石顺杆而下伤人。

4)顶帮遇有大块断裂煤矸或煤矸离层时,应首先设置护身点柱(点柱设置数量及位置视现场情况确定),保证安全后,方可进行摘除危矸悬岩工作,摘除悬岩时,应顺着裂隙、层理敲帮问顶,不得强挖硬刨。

2、当巷道内由于压力集中或者动压影响等情况而造成锚网巷道表面位移下沉100mm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措施复棚。

复棚时必须执行如下措施:复棚时人员不得进入复棚处以内的区域;棚梁下严禁有人逗留或进行其他工作,且严禁提升运输。

采用矿用11号工字钢棚,棚头净宽不小于原巷道净宽,净高原巷道净高,米扎0.2m,棚距
0.9m,6+6穿顶背帮。

〈3〉复棚前,必须对复棚区域以外未变形的永久支护进行加强支护,锚网巷道10m范围内重新上紧锚杆,联好网。

〈4〉复棚前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临时支护可采用前探梁,施工人员在前探梁的有效掩护下托上所复棚梁、竖棚腿,最后用板枇木仨等与顶帮背实背牢。

〈5〉棚梁上用半园木或板枇背顶并用木仨紧固,棚腿必须有100mm的柱窝,外侧背板枇、木仨,棚腿所处位置不得妨碍巷道运输及安装要求,必要时可开帮竖腿。

复棚完后,将所复设所有棚紧固,棚与棚之间打齐打全撑木。

复棚时必须由外往里逐架进行。

复完一架后,方可复下一架。

这里写地址或者组织名称
Write Your Company Address Or Phone Number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