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专业术语大全

汽车专业术语大全
汽车专业术语大全

汽车专业术语大全

车身主动控制系统

ABC系统使汽车对侧倾、俯仰、横摆、跳动和车身高度的控制都能更加迅速、精确。车身的侧倾小,车轮外倾角度变化也小,轮胎就能较好地保持与地面垂直接触,使轮胎对地面的附着力提高,以充分发挥轮胎的驱动制动作用。而ABC的出现克服了悬挂设定舒适性和操控性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地接近消费者对车辆在这两方面的要求。

· 自动制动差速器

是制动力系统的一个新产品,它的主要作用是缩短制动距离,和ABS、EBD等配合适用。当紧急制动时,车会向下点头,车的重量前移,而相应的车的后轮所承担的重量就会减少,严重时可以使后轮失去抓地力,这时相当于只有前轮在制动,会造成制动距离过长。而ABD可以有效防止这种情况,它可以通过检测全部车轮的转速发现这一情况,相应的减少后轮制动力,以使其与地面保持有效的摩擦力,同时将前轮制动力加至最大,以达到缩短制动距离的目的。ABD与ABS的区别在于,ABS是保证在紧急制动时车轮不被抱死,以达到安全操控的目的,并不能有效的缩短制动距离。而ABD则是通过EBD在保证车辆不发生侧滑的情况下,允许将制动力加至最大,以有效的缩短制动距离。

· 防抱死制动系统

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防抱死制动系统,通过安装在车轮上的传感器发出车轮将被抱死的信号,控制器指令调节器降低该车轮制动缸的油压,减小制动力矩,经一定时间后,再恢复原有的油压,不断的这样循环(每秒可达5~10次),始终使车轮处于转动状态而又有最大的制动力矩。

· 加速防滑系统

加速防滑控制系统, 或Acceleration Stability Retainer加速稳定保持系统,顾名思义就是防止驱动轮加速打滑的控制系统, 其目的就是要防止车辆尤其是大马力的车子, 在起步、再加速驱动轮打滑的现象, 以维持车辆行驶方向的稳定性,保持好的操控性及最适当的驱动力, 达到有好的行车安全。

· 车身主动循迹控制系统

A-TR在恶劣路况下,为行驶提供良好的加速性和防陷功能;在碰到泥泞道路时提高通过能力。同时,4轮单独控制系统,一旦计算机检测到任何一个车轮打滑时,会自动锁定差速器,提高车辆通过性。越野时,借助优良的电子系统,对角车轮离地时利用ACTIVE TRC对空转的车轮制动,使另一侧仍有抓地力的车轮得到驱动力,类似轴间差速器锁定或限制的作用,弥补了全时四驱只锁住中差的缺点,不同之处是电子系统自动工作,但同时带来的缺点就是会令驾驶者感觉不到危险。其实通过人脚刹车也可以做到类似效果。在弯中加速,A-TRC探测到车轮在沙土路面打滑,即时通过对打滑车轮施加制动力,将动力传至其他驱动轮,以较大车速入弯,因重逾2吨半的车身与离心力作用,车子发生侧滑,此时VSC同ABS与A-TRC一起动作,通过引擎动力分配及有选择地对单个车轮施加制动力,在湿滑的沙土路面将要失控的边缘令车辆重新返回循迹之中。如果将这类电子系统比喻成软件的话,诸如独立大梁、接近角度等就可谓是硬件,越野表现的优劣不能完全依靠软件,但优良的硬件基础再加上先进的软件,结果将是将所向披靡。

· 制动辅助系统

在紧急情况下有90%的汽车驾驶员踩刹车时缺乏果断,制动辅助系统正是针对这一情况而设计,它可以从驾驶员踩制动踏板的速度中探测到车辆行驶中遇到的情况,当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踩制动踏板,但踩踏力又不足时,此系统便会协助,并在不到1秒的时间内把制动力增至最大,缩短在紧急制动的情况下的刹车距离。

· 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机构

可根据阀门的遮盖、吸气阀的开闭时间,使发动机中间旋转域的扭力特性达到最佳。

· 下坡行车辅助控制系统

与发动机制动的道理相同,为了避免制动系统负荷过大,减轻驾驶员负担,下山辅助控制在分动器位于L 位置;车速5-25km/h并打开DAC开关的条件下,不踩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下山辅助控制系统可以自动把车速控制在适当水平。下山辅助控制系统工作时停车灯会自动点亮。

· 顶置气门,双上置凸轮轴

不同于OHC(SOHC)是两个凸轮轴分别控制进气与排气,因而两个凸轮轴分别放置,故一般在设计上直接以凸轮顶气门,省去了OHC(SOHC)机构需使用的摇臂;优点是传动准确,重视高转速特性,但也因比OHC (SOHC)多了一个凸轮轴,成本较高。

· 车身动态控制系统

BMW自主开发的DSC控制系统中集成了ASC自动稳定控制系统和牵引力控制系统,能够通过对出现滑转趋势的驱动轮进行选择制动来控制驱动轮的滑转状态,从而相应地对车辆起到稳定作用。而在冰雪路面、沙漠或砂砾路面上,驾驶者只需按下一个按钮就可以使车辆进入DTC模式,从而增强车辆在上述路面上的牵引力。同时,由于DSC动态稳定控制系统的干预响应极限稍微延长,车辆的牵引力和驱动力也随之增大,驾驶者能够享受到非同寻常的运动驾驶体验。DSC动态稳定控制系统的另一个功能是CBC弯道制动控制系统,能够在转弯轻微制动时通过非对称的制动力控制消除车辆转向过度趋势。

紧急制动辅助系统

在紧急制动时可以自动增大制动力,确保可靠有效。

· 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

汽车在制动时,因为四只轮胎所附着的地面条件不同,其与地面的摩擦力也不同,制动时就容易产生打滑、倾斜和侧翻等现象,为了有效的避免这种现象,电子制动力分配装置就应运而生,它的作用就是在汽车制动的瞬间,通过对四只轮胎附着的不同地面情况进行感应、计算,得出不同的磨擦力数值,使四只轮胎的制动装置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式和力量制动,并在运动中不断高速调整,从而保证车辆的平稳、安全。

· 电子差速锁

它是ABS的一种扩展功能,用于鉴别汽车的轮子是不是失去着地摩擦力,从而对汽车的加速打滑进行控制。同普通车辆相比,带有EDS的车辆可以更好地利用地面附着力,从而提高车辆的运行性,尤其在倾斜的路面上,EDS的作用更加明显。但它有速度限制,只有在车速低于40km/h时才会启动,主要是防止起步和低速时打滑。

· 电子稳定程序系统

它是综合了ABS(防抱死制动系统)、BAS(制动辅助系统)和ASR(加速防滑控制系统)三个系统,功能更为强大。

· 车载卫星定位导航系统

GPS是以全球24颗定位人造卫星做基础,向全球各地全天候地提供三维位置、三维速度等信息的一种无线电导航和定位系统。GPS的定位原理是:用户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从中获取卫星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时钟校正和大气校正等参数,通过数据处理确定用户的位置。现在,民用GPS的定位精度可达10m以内厶GPS

具有的特殊功能很早就引起了汽车界人士的关注,当美国在海湾战争后宣布开放一部分GPS的系统后,汽车界立即抓住这一契机,投入资金开发汽车导航系统,对汽车进行定位和导向显示,并迅速投入使用。· 坡道起车控制系统

霍尔效应式车速传感器既可以感知车速又可以感知转子的旋转方向。并且灵敏度很高(0km/h即可感知)。当挡位位于前进挡,而车轮产生后退趋势时(上坡时驱动力不足),此系统自动施加制动力与车轮,当车轮又向前运动时制动力自动释放。此系统可以帮助驾驶员提高在坡路驾驶时的安全操作。

· 坡道控制系统

它能主动感测坡道的斜度及路面状况,自动控制抓地力、制动力及速度,以便在前进、后退时完全控制速度、稳定性及安全性,驾驶者无须分心斟酌加速及刹车,只要操纵好方向盘即可安全通过险恶地形。HDC 陡坡缓降控制系统在陡峭的坡段上可以维持最佳的速度控制。对新手驾驶而言,让越野的驾驭变得更简单而安全。

· 多极子-无级自动变速器

Multitronic无级/手动一体变速箱是汽车传动技术革命性的飞跃。它将传统自动变速器和手动变速器的优点合二为一,像自动排档一样操作简单、手动排档一样反应快捷,又同时具有自动挡车无法比拟的低油耗。· 顶置气门,上置凸轮轴

利用曲轴转动,透过链条或其他传动方式来驱动凸轮轴,气门打开或关闭的速度与凸轮轴转速的关系为凸轮凸端之升高度。以凸轮驱动气门摇臂,摇臂顶放气门达到气门控制的目的,使用一个凸轮轴,依据气门数量而有对应的凸点;若使用链条驱动,均配有内链条张力调整器或自动调整器;为现今绝大多数四行程引擎的气门驱动机构

· 顶置气门,侧置凸轮轴

这种气门机构应是由早期的side valve侧阀机构改良特性是低转速时出力较OHC、DOHC大,轻便易维修,因其使用挺杆来驱动,故不会有OHC机构使用时需调整张力的问题,但因挺杆的往复运动产生的惯性使骑乘者感觉到振动明显比OHC机构大,高转速时更明显

全时四轮驱动系统

应用该项技术的一大好处就是在弯道中有卓越的表现,即能消除前轮驱动带来的转向不足,也摆脱了后轮驱动的转向过度的弊端。在附着力很强的路面,普通驱动方式的车辆的缺陷不是很明显,在附着力很差的砂石、冰雪路面就显得尤为重要。

· 双安全气囊

安全气囊是现代轿车上引人注目的高技术装置。安装了安全气囊装置的轿车方向盘,平常与普通方向盘没有什么区别,但一旦车前端发生了强烈的碰撞,安全气囊就会瞬间从方向盘内“蹦”出来,垫在方向盘与驾驶者之间,防止驾驶者的头部和胸部撞击到方向盘或仪表板等硬物上。安全气囊面世以来,已经挽救了许多人的性命。研究表明,有气囊装置的轿车发生正面撞车,驾驶者的死亡率,大轿车降低了30%,中型轿车降低11%,小型轿车降低14%。安全气囊主要由传感器、微处理器、气体发生器和气囊等部件组成。传感器和微处理器用以判断撞车程度,传递及发送信号;气体发生器根据信号指示产生点火动作,点燃固态燃料并产生气体向气囊充气,使气囊迅速膨胀,气囊容量约在(50-90)L。同时气囊设有安全阀,当充气过量或囊内压力超过一定值时会自动泄放部分气体,避免将乘客挤压受伤。安全气囊所用的气体多是氮气或一氧化碳。除了驾驶员侧有安全气囊外,有些轿车前排也安装了乘客用的安全气囊(即双安全气囊规格),

乘客用的与驾车者用的相似,只是气囊的体积要大些,所需的气体也多一些而已。另外,有些轿车还在座位侧面靠门一侧安装了侧面安全气囊。

· 涡轮增压

涡轮增压简称Turbo,如果在轿车尾部看到Turbo或者T,即表明该车采用的发动机是涡轮增压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实际上是一种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气缸。当发动机转速增快,废气排出速度与祸轮转速也同步增快,叶轮就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气缸,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烧更多的燃料,相应增加燃料量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涡轮增压器的最大优点是能在不加大发动机排量就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及扭力,一般而言,加装增压器后的发动机的功率及扭矩要增大20%—30%。涡轮增压器的缺点是滞后,即由于叶轮的惯性作用对油门骤时变化反应迟缓,使发动机延迟增加或减少输出功率,这对于要突然加速或超车的汽车而言,瞬间会有点提不上劲的感觉。

· 牵引力控制系统

根据驱动轮的转数及传动轮的转数来判定驱动轮是否发生打滑现象,当前者大于后者时,进而抑制驱动轮转速的一种防滑控制系统。它与ABS作用模式十分相似,两者都使用感测器及刹车调节器。当TCS感应到车轮打滑的时候,首先会经过引擎控制电脑改变引擎点火的时间,减低引擎扭力输出或是在该轮上施加刹车以防该轮打滑,如果在打滑很严重的情况下,就再控制引擎供油系统。TCS在运用的时候,变速箱会维持较高的挡位,在油门加重的时候,会避免突然下挡以免打滑的更厉害。TCS最大的特点是使用现有ABS 系统的电脑、输速感知器和控制引擎与变速箱电脑,即使换上了备胎,TCS也可以准确的应用。当TCS感应到车轮打滑的时候,首先会经过引擎控制电脑改变引擎点火的时间,减低引擎扭力输出或是在该轮上施加刹车以防该轮打滑,如果在打滑很严重的情况下,就再控制引擎供油系统。TCS在运用的时候,变速箱会维持较高的挡位,在油门加重的时候,会避免突然下挡以免打滑的更厉害。TCS最大的特点是使用现有ABS系统的电脑、输速感知器和控制引擎与变速箱电脑,即使换上了备胎,TCS也可以准确的应用。

· 轻触子-自动变速器

手动/自动变速器由德国保时捷车厂在911车型上首先推出,称为Tiptronic,它可使高性能跑车不必受限于传统的自动挡束缚,让驾驶者也能享受手动换挡种类的乐趣。此型车在其挡位上设有+、-选择挡位。在D挡时,可自由变换降挡(-)或加挡(+),如同手动挡一样。驾驶者可以在入弯前像手动挡般地强迫降挡减速,出弯时可以低中挡加油出弯。

· 车身稳定控制系统

确保车轮在各种路况下始终保持最佳抓地性,实现了出色的操控有效性。

· 气门正时机构

VVT—i.系统是丰田公司的智能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英文缩写,最新款的丰田轿车的发动机已普遍安装了VVT—i系统。丰田的VVT—i系统可连续调节气门正时,但不能调节气门升程。它的工作原理是:当发动机由低速向高速转换时,电子计算机就自动地将机油压向进气凸轮轴驱动齿轮内的小涡轮,这样,在压力的作用下,小涡轮就相对于齿轮壳旋转一定的角度,从而使凸轮轴在60度的范围内向前或向后旋转,从而改变进气门开启的时刻,达到连续调节气门正时的目的。

· 汪克尔转子发动机

汪克尔菲加士博士在1957年研制出的,他通过研究和分析各种转子发动机类型的可行性,找到了旋轮线壳

体的最佳形状。他对飞机发动机上所用的回转阀以及增压器的气密性密封机构具有深刻的了解,这些机构在其设计中的使用,使汪克尔型转子发动机得以实用化。

· 功率

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功率越大转速越高,汽车的最高速度也越高,常用最大功率来描述汽车的动力性能。最大功率一般用马力 (PS)或千瓦(kw)来表示,1马力等于0.735千瓦。

· 扭矩

扭矩是使物体发生转动的力。发动机的扭矩就是指发动机从曲轴端输出的力矩。在功率固定的条件下它与发动机转速成反比关系,转速越快扭矩越小,反之越大,它反映了汽车在一定范围内的负载能力。

· 平均燃料消耗量(L/100km)

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

· 排量

活塞从上止点移动到下止点所通过的空间容积称为气缸排量,如果发动机有若干个气缸,所有气缸工作容积之和称为发动机排量。

· 发动机型式

指动力装置的特征,如燃料类型、气缸数量、排量和静制动功率等。装在轿车或多用途载客车上的发动机,都按规定标明了发动机专业制造厂、型号及生产编号。最常见的是按照发动机的排列及缸数进行分类,有W型12缸发动机、V型12缸发动机、W型8缸发动机、V型8缸发动机、对置6缸发动机、V型6缸发动机、直列5缸发动机和直列4缸发动机。

· 排放标准

汽车排放是指从废气中排出的CO(一氧化碳)、HC+NOx(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PM(微粒,碳烟)等有害气体。从2004年1月1日起,北京将对机动车的尾气排放标准由现在的欧洲I号改为欧洲II号,到2008年,则正式实施欧洲III号标准。

· 欧洲Ⅱ号排放标准

汽车尾气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有碳氢化合物(HC)、氮氧合物(NOx)、一氧化碳(CO)、微粒(PM)等,它们主要通过汽车排气管排放。由于汽车排放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世界各国和地区都先后制定了限制汽车废气排放的限量值,其中欧盟制定的欧洲标准是一项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执行的参照标准。欧洲排放标准属于一个非常专业的技术范畴,现通过举例来解释欧洲工号、欧洲Ⅱ号标准到底是什么意思。以设计乘员数不超过6人(包括司机),且最大总质量不超过2.5t的轿车为例。我国于1999年1月1日到2003年12月31日这个阶段必须达到的排放标准限值为一氧化碳不得超过3.16g/km;碳氢化合物不得超过

1.13g/km;其中柴油车的颗粒物标准不得超过0.18g/km;耐久性要求为5万km。2004年1月1日以后,标准又有所提高,汽油车一氧化碳不超过

2.2g/km,碳氢化合物不超过0.5g/km;柴油车一氧化碳不超过1.0g/km,碳氢化合物不超过0.7g/km,颗粒物不超过0.08g/km。这便是2004年我国将要实行的欧洲Ⅱ排放标准。

· 废气再循环(EGR)

发动机控制电脑即ECU根据发动机的转速、负荷(节气门开度)、温度、进气流量、排气温度控制电磁阀适时地打开,进气管真空度经电磁阀进入EGR阀真空膜室,膜片拉杆将EGR阀门打开,排气中的少部分废气经EGR阀进入进气系统,与混合气混合后进入气缸参与燃烧。少部分废气进入气缸参与混合气的燃烧,降低了燃烧时气缸中的温度,因NOX是在高温富氧的条件下生成的,故抑制了NOX的生成,从而降低了废气

中的NOX的含量。但是,过度的废气参与再循环,将会影响混合气的着火、性能,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特别是在发动机怠速、低速、小负荷及冷机时,再循环的废气会明显地影响发动机性能。所以当发动机在怠速、低速、小负荷及冷机时,ECU控制废气不参与再循环,避免发动机性能受到影响;当发动机超过一定的转速、负荷及达到一定的温度时,ECU控制少部分废气参与再循环,而且,参与再循环的废气量根据发动机转速、负荷、温度及废气温度的不同而不同,以达到废气中的NOX最低。

· 汽缸数

汽车发动机常用缸数有3、4、5、6、8、10、12缸。排量1升以下的发动机常用三缸,1~2.5升一般为四缸发动机,3升左右的发动机一般为6缸,4升左右为8缸,5.5升以上用12缸发动机。一般来说,在同等缸径下,缸数越多,排量越大,功率越高;在同等排量下,缸数越多,缸径越小,转速可以提高,从而获得较大的提升功率。

· 缸径/冲程

就是单缸的排气量,再乘以汽缸数目,所得到的乘积,就是发动机的排气量。

· V6发动机

汽车发动机常用缸数有3、4、5、6、8、10、l2缸。排量1L以下的发动机常用3缸;(1-2.5)L一般为4缸发动机;3L左右的发动机一般为6缸;4L左右为8缸;5.5L以上用12缸发动机。二般来说,在同等缸径下,缸数越多,排量越大,功率越高;在同等排量下,缸数越多,缸径越小,转速可以提高,从而获得较大的提升功率。

· 气缸的排列形式

主要有直列、V形、W形。一般5缸以下发动机的气缸多采用直列方式排列,少数6缸发动机也有直列方式的,过去也有过直列8缸发动机。直列发动机的气缸体成一字排开,缸体、缸盖和曲轴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低速扭矩特性好,燃料消耗少,应用比较广泛,缺点是功率较低。一般1L以下的汽油机多采用3缸直列,(1-2.5)L汽油机多采用直列4缸,有的四轮驱动汽车采用直列6缸,因为其宽度小,可以在旁边布置增压器等设施。直列6缸的动平衡较好,振动相对较小,所以也为一些中、高极轿车采用。 (6-12)缸发动机一般采用V形排列,其中VIO发动机主要装在赛车上。V形发动机长度和高度尺寸小,布置起来非常方便,而且一般认为,V形发动机是比较高级的发动机,也成为轿车级别的标志之一。V8发动机结构非常复杂,制造成本很高,所以使用得较少。V12,发动机过大过重,只有极个别的高级轿车采用。目前最常见的发动机主要是直列4缸(14)与V型6缸(V6)发动机。一般来说,V6发动机的排量较14的为高,V6机比14—运行平稳、安静。U主要装在普通级轿车上,而V6机则装在中高档轿车上。

· 压缩比

压缩比是指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它表示活塞从下止点移到上止点时气缸内气体被压缩的程度。压缩比是衡量汽车发动机性能指标的一个重要参数。一般地说,发动机的压缩比愈大;在压缩行程结束时混合气的压力和温度就愈高,燃烧速度也愈快,因而发动机的功率愈大,经济性愈好。但压缩比过大时,不仅不能进一步改善燃烧情况,反而会出现爆燃、表面点火等不正常燃烧现象,又反过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此外,发动机压缩比的提高还受到排气污染法规的限制。

· 升功率

体现发动机品质高低主要是看动力性和经济性,也就是说发动机要具有较好的功率、良好的加速性和较低的燃料消耗量。影响发动机功率和燃料消耗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有排量、压缩比、配气机构。但这只是泛指而言。具体到发动机的比较,由于用途、设计、材料及制造工艺的差别,往往造成显

著差别。有一些排量大的发动机功率不一定比排量小的发动机功率大。同样,有些车排量相同,同是2.0升发动机但输出功率却不一样。因此,就产生了一个衡量指标,称为“升功率”。发动机以曲轴输出功率为基础的指标称有效指标,这种指标表示整个发动机性能的高低。有效指标包括有效功率、有效扭矩、升功率等等。一般以为,功率和扭矩这两项指标就能够反映发动机的优劣,其实不然。不是功率和扭矩越大的发动机就越好,真正能够反映发动机动力的指标是每升气缸工作容积所发出的功率,即“升功率”。升功率表示了单位气缸工作容积的利用率,升功率越大表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发出的功率越大。那么,当发动机功率一定时,升功率越大发动机的重量利用率就越高,相对而言发动机就越小,材料也就越省。· 多点电喷

汽车发动机的电喷装置一般是由喷油油路、传感器组和电子控制单元三大部分组成的。如果喷射器安装在原来化油器位置上,即整个发动机只有一个汽油喷射点,这就是单点电喷;如果喷射器安装在每个气缸的进气管上,即汽油的喷射是由多个地方(至少每个气缸都有一个喷射点)喷人气缸的,这就是多点电喷。· 多气门

传统的发动机多是每缸一个进气门和一个排气门,这种二气门配气机构相对比较简单,制造成本也低,对于输出功率要求不太高的普通发动机来说,就能获得较为满意的发动机输出功率与扭矩性能。排量较大、功率较大的发动机要采用多气门技术二最简单的多气门技术是三气门结构,即在一进一排的二气门结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进气门。近年来,世界各大汽车公司新开发的轿车大多采用四气门结构。四气门配气机构中,每个气缸各有两个进气门和两个排气门。四气门结构能大幅度提高发动机的吸气、排气效率,新款轿车大都采用四气门技术。

· 顶置凸轮轴(OHC)

发动机的凸轮轴安装位置有下置、中置、顶置三种形式。轿车发动机由于转速较快,每分钟转速可达5000转以上,为保证进排气效率,都采用进气门和排气门倒挂的形式,即顶置式气门装置,这种装置都适合用凸轮轴的三种安装形式。但是,如果采用下置式或者中置式的凸轮轴,由于气门与凸轮轴的距离较远,需要气门挺杆和挺柱等辅助零件,造成气门传动机件较多,结构复杂,发动机体积大,而且在高速运转下还容易产生噪声,而采用顶置式凸轮轴则可以改变这种现象。所以,现代轿车发动机一般都采用了顶置式凸轮轴,将凸轮轴配置在发动机的上方,缩短了凸轮轴与气门之间的距离,省略了气门的挺杆和挺柱,简化了凸轮轴到气门之间的传动机构,将发动机的结构变得更加紧凑。更重要的是,这种安装方式可以减少整个系统往复运动的质量,提高了传动效率。按凸轮轴数目的多少,可分为单顶置凸轮轴(SOHC)和双顶置凸轮轴(DOHC)两种,由于中高档轿车发动机一般是多气门及V型气缸排列,需采用双凸轮轴分别控制进排气门,因此双顶置凸轮轴被不少名牌发动机所采用。

· VTEC

VTEC系统全称是可变气门正时和升程电子控制系统,是本田的专有技术,它能随发动机转速、负荷、水温等运行参数的变化,而适当地调整配气正时和气门升程,使发动机在高、低速下均能达到最高效率。+在VTEC系统中,其进气凸轮轴上分别有三个凸轮面,分别顶动摇臂轴上的三个摇臂,当发动机处于低转速或者低负荷时,三个摇臂之间无任何连接,左边和右边的摇臂分别顶动两个进气门,使两者具有不同的正时及升程,以形成挤气作用效果。此时中间的高速摇臂不顶动气门,只是在摇臂轴上做无效的运动。当转速在不断提高时,发动机的各传感器将监测到的负荷、转速、车速以及水温等参数送到电脑中,电脑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当达到需要变换为高速模式时,电脑就发出一个信号打开VTEC电磁阀,使压力机油进入摇臂轴内顶动活塞,使三只摇臂连接成一体,使两只气门都按高速模式工作。当发动机转速降低达到气

门正时需要再次变换时,电脑再次发出信号,打开VTEC电磁阀压力开头,使压力机油泄出,气门再次回到低速工作模式。

· VVT—i

VVT—i.系统是丰田公司的智能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英文缩写,最新款的丰田轿车的发动机已普遍安装了VVT—i系统。丰田的VVT—i系统可连续调节气门正时,但不能调节气门升程。它的工作原理是当发动机由低速向高速转换时,电子计算机就自动地将机油压向进气凸轮轴驱动齿轮内的小涡轮,这样,在压力的作用下,小涡轮就相对于齿轮壳旋转一定的角度,从而使凸轮轴在60度的范围内向前或向后旋转,从而改变进气门开启的时刻,达到连续调节气门正时的目的。

· 三元催化器

三元催化器,是安装在汽车排气系统中最重要的机外净化装置,它可将汽车尾气排出的CO、HC和NOx等有害气体通过氧化和还原作用转变为无害的二氧化碳、水和氮气。由于这种催化器可同时将废气中的工种主要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故称三元。三元催化器的工作原理是当高温的汽车尾气通过净化装置时,三元催化器中的净化剂将增强CO、HC和NOx三种气体的活性,促使其进行一定的氧化-还原化学反应,其中CO在高温下氧化成为五色、无毒的二氧化碳气体;HC化合物在高温下氧化成水(H20)和二氧化碳;NOx还原成氮气和氧气。三种有害气体变成无害气体,使汽车尾气得以净化。

· 涡轮增压(Turbo)

涡轮增压简称Turbo,如果在轿车尾部看到Turbo或者T,即表明该车采用的发动机是涡轮增压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实际上是种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气缸。当发动机转速增快,废气排出速度与祸轮转速也同步增快,叶轮就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气缸,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烧更多的燃料,相应增加燃料量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涡轮增压器的最大优点是能在不加大发动机排量就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及扭力,一般而言,加装增压器后的发动机的功率及扭矩要增大20%—30%。涡轮增压器的缺点是滞后,即由于叶轮的惯性作用对油门骤时变化反应迟缓,使发动机延迟增加或减少输出功率,这对于要突然加速或超车的汽车而言,瞬间会有点提不上劲的感觉。· 闭环控制

发动机电喷系统的闭环控制是一个实时的氧传感器、计算机和燃油量控制装置三者之间闭合的三角关系。氧传感器“告诉”计算机混合气的空燃比情况,计算机发出命令给燃油量控制装置,向理论值的方向调整空燃比(14.71)。这一调整经常会超过一点理论值,氧传感器察觉出来,并报告计算机,计算机再发出命令调回到14.71。因为每一个调整的循环都很快,所以空燃比不会偏离14.7

· 转子发动机

目前在商品汽车上普遍使用往复式活塞发动机。还有一种知名度很高,但应用很少的发动机,这就是三角活塞旋转式发动机。转子发动机又称为米勒循环发动机。它采用三角转子旋转运动来控制压缩和排放,与传统的活塞往复式发动机的直线运动迥然不同。这种发动机由德国人菲加士·汪克尔发明,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解决了一些关键技术问题,研制成功第一台转子发动机。一般发动机是往复运动式发动机,工作时活塞在气缸里做往复直线运动,为了把活塞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必须使用曲柄连杆机构。转子发动机则不同,它直接将可燃气的燃烧膨胀力转化为驱动扭矩。与往复式发动机相比,转子发动机取消了无用的直线运动,因而同样功率的转子发动机尺寸较小,重量较轻,而且振动和噪声较低,具有较大优势。转子发动机的运动特点是三角转子的中心绕输出轴中心公转的同时,三角转子本身又绕其中

心自转。在三角转子转动时,以三角转子中心为中心的内齿圈与以输出轴中心为中心的齿轮啮合,齿轮固定在缸体上不转动,内齿圈与齿轮的齿数之比为3比2。上述运动关系使得三角转子顶点的运动轨迹(即汽缸壁的形状)似“8”字形。三角转子把汽缸分成三个独立空间,三个空间各自先后完成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三角转子自转一周,发动机点火做功三次。由于以上运动关系,输出轴的转速是转子自转速度的3倍,这与往复运动式发动机的活塞与曲轴1

· 电子油门

操纵节气门开度能控制可燃混合气的流量,改变发动机的转速和功率,以适应汽车行驶的需要。传统发动机节气门操纵机构是通过拉索(软钢丝)或者拉杆,一端联接油门踏板(加速踏板),另一端联接节气门连动板而工作。但这种传统油门应用范畴受到限制并缺乏精确性,在日新月异的汽车电子技术发展形势下,电子油门(EGAS)应运而生。与传统油门比较,电子油门明显的一点是可以用线束(导线)来代替拉索或者拉杆,在节气门那边装一只微型电动机,用电动机来驱动节气门开度。即所谓的“导线驾驶”,用导线代替了原来的机械传动机构。电子油门控制系统主要由油门踏板、踏板位移传感器、ECU(电控单元)、数据总线、伺服电动机和节气门执行机构组成。位移传感器安装在油门踏板内部,随时监测油门踏板的位置。当监测到油门踏板高度位置有变化,会瞬间将此信息送往ECU,ECU对该信息和其它系统传来的数据信息进行运算处理,计算出一个控制信号,通过线路送到伺服电动机继电器,伺服电动机驱动节气门执行机构,数据总线则是负责系统ECU与其它ECU之间的通讯。由于电子油门系统是通过ECU来调整节气门的,因此电子油门系统可以设置各种功能来改善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其中最常见的就是ASR(牵引力控制系统)和速度控制系统(巡航控制)。

· 喷油器

喷射器是汽油电喷装置中很关键的一个部件,它控制燃油的最终喷射,如果出了问题,发动机的工作就会不正常或者立即停止工作。喷射器如果安装在原来化油器的位置上,与节气门组合在一起,这种形式称为单点电控燃油喷射,它的优点是成本低维修简单,缺点是因喷射点与各气缸距离不等而导致燃油分配不均匀,冷机启动时燃油容易粘附在进气管壁上。喷射器如果安装在每个气缸的进气管上,这种形式称为多点电控燃油喷射装置,是当前大多数汽油电喷发动机采用的形式。它的优点是每一个缸都有自己的喷射器,喷射器尽量靠近进气门,避免了单点电控燃油喷射的缺点,缺点是成本高维修复杂。当前多数汽车发动机都采用多点电喷形式,也有少部分经济型汽车采用单点电喷形式。如果旧式化油器发动机改装为电喷式就要采用单点电喷形式。

· 燃烧室

活塞到达上死点后其顶部与汽缸盖之间的空间,燃料即在此室燃烧。

· 连杆

引擎中连接曲轴与活塞的连接杆。

· 冷却系统

可藉冷却剂的循环,将多余的热量移出引擎,以防止过热的系统。在水冷式的引擎中,包括水套、水泵、水箱及节温器。

· 曲轴箱

引擎下部,为曲轴运转的地方,包括汽缸体的下部和油底壳。

· 曲轴

引擎的主要旋转机件,装上连杆后,可承接连杆的上下(往复)运动变成循环(旋转)运动。

· 曲轴齿轮

装在曲轴前端的齿轮或键齿轮,通常用来代动凸轮轴齿轮,链条或齿状皮带。

· 汽缸体

引擎的基本结构,引擎所有的零附件都装在该机件上,包括引擎汽缸及曲轴箱的上半部。

· 汽缸盖

引擎的盖子及封闭汽缺的机件,包括水套和汽门及冷却片。

· 爆震

为火焰的撞击或爆声,在火花点火引擎的燃烧室内,因为压过的空气燃料混合气会自燃,于是使部份未燃的混合气产生二次点火(在火星塞点火之后),因而发出了爆声。

· 风扇皮带

一种由曲轴带动的皮带,其主要目的是带动引擎风扇和水泵。

· 热控制阀

在引擎排气歧管中一种节温操作阀门,可在引擎未达正常工作温度之前,将废气的热导入进气歧管。· 歧管压力

涡轮增压器运作时位于进气歧管内的压力。

· 歧管真空

指进气歧管内的真空,即汽缸在进气行程中所产生的真空。

· 油底壳

位于引擎下部可拆装,并将由轴箱密封做为贮油槽的外壳。

· 机油滤清器

一种在机油通过时便可将污物滤下的装置。

· 机油泵

在润滑系统中,可迫使机油自油底壳送到引擎运动件的装置。

· 活塞销

一种管状的金属块,可将活塞或连杆连接。

· 活塞环

崁入活塞槽沟的环,分为两种压缩环和机油环。压缩环可用来密封燃烧室内的压缩空气;机油环则用来刮除汽缸上多余的机油。

· 压力水箱盖

一种附有阀门的水箱盖,可使冷却系统在压力下,保持较高或更有效率的温度。

· 散热器

冷却系统中,可将热气自冷却器消除的装置,亦即吸收引擎过热的冷却液,并将低温冷却液送到引擎的装置。

· 火花塞

为两电极及一绝缘体组合而成,可提供引擎汽函火花点火的一种零件。

· 火花测试

一种点火系统的快速检查方法。先将高压线的金属端接近汽函盖6mm处,而后起动引擎,检查火花发生的情形。

· 节温器

为一自动调温装置,通常含有感温组件,借着膨胀或冷缩来开启、关掉空气、气体或液体的流动。

· 气门间隙

OHC引擎中,摇臂与汽门杆顶的间隙。汽门机构中,关闭的汽门之间隙。

· 气门正时

配合活塞位置使汽门开或关的正时。

· 气门机构

引擎的汽门操值机构,从凸轮轴至汽门的机件包括在内。

· 减震器

与引震曲轴相接的装置,用来抗衡曲轴的扭转振动(即曲轴受汽缸点火的冲击力而扭动的现象)。

· 废气门

涡轮增压器中的控制装置,可限制压力升高,以避免引擎和滑轮增压器的损坏。

· 水套

指汽缸体和汽缸盖的内外壳间之空间,冷却液即在其间循环。

· 水泵

在冷却系统中,水泵的作用使冷却液在引擎水套和水箱之间不断循环。时所产生的爆震现象,此因点火正时提前太多或燃料的辛烷值过低所致。

· 飞轮

装置在曲柄轴的一端,是铸铁制造较重的轮盘,在爆发冲程传递回转力,由飞轮一时吸收储蓄,供给在下次动力冲程,能使曲柄轴圆滑回转作用,外环的齿环可供起动时摇转引擎之用,背面与离合器片接触,成为离合器总成的组件。

· 排气系统

指收集并且排放废气的系统,包括排气歧管、排气管、消声器、尾管以及共振器。

· 蒸气液体分离器

蒸发气排散控制系统内的装置,可防止液体燃油经由活性碳滤罐蒸气管流入引擎。

· 氧传感器

排气管的装置之一,可测量废气中的含氧量,并将此讯号透过电压讯号送至ECU,作为调整混合比之参考。· 电动汽油泵

供应超额油量至分油盘以维持喷射系统的工作压力一般装在油箱附近。

· 柴油机喷油泵

现在的汽车柴油机上,喷油泵总成通常是由喷油泵、调速器等部件安装在一起组成的一个整体。其中调速器是保障柴油机的低速运转和对最高转速的限制,确保喷射量与转速之间保持一定关系的部件。而喷油泵则是柴油机最重要的部件,被视为柴油发动机的“心脏”部件,它一旦出问题会使整个柴油机工作失常。喷油泵有直列式、分配式、单体式等三大类。泵油的数量、压力和时间都要非常精确,并且按照负荷自动调节。喷油泵是一个加工精细,制造工艺复杂的部件,目前国内外一般汽车柴油机的喷油泵都是由世界上少数几个专业厂生产的。

· 共轨

在汽车柴油机中,高速运转使柴油喷射过程的时间只有千分之几秒,实验证明,在喷射过程中高压油管各

处的压力是随时间和位置的不同而变化的。由于柴油的可压缩性和高压油管中柴油的压力波动,使实际的喷油状态与喷油泵所规定的柱塞供油规律有较大的差异。油管内的压力波动有时还会在主喷射之后,使高压油管内的压力再次上升,达到令喷油器的针阀开启的压力,将已经关闭的针阀又重新打开产生二次喷油现象,由于二次喷油不可能完全燃烧,于是增加了烟度和碳氢化合物(HC)的排放量,油耗增加。此外,每次喷射循环后高压油管内的残压都会发生变化,随之引起不稳定的喷射,尤其在低转速区域容易产生上述现象,严重时不仅喷油不均匀,而且会发生间歇性不喷射现象。为了解决柴油机这个燃油压力变化的缺陷,现代柴油机采用了一种称为“共轨”的技术。共轨技术是指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ECU组成的闭环系统中,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的一种供油方式,由高压油泵把高压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通过对公共供油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使高压油管压力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无关,可以大幅度减小柴油机供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因此也就减少了传统柴油机的缺陷。ECU控制喷油器的喷油量,喷油量大小取决于燃油轨(公共供油管)压力和电磁阀开启时间的长短。

· 增压中冷

增压可使柴油机在排量不变,重量增加不大的情况下达到增加输出功率的目的。与相同功率的非增压柴油机相比,增压柴油机不仅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大,而且还降低了单位功率的成本。因此,增压技术不仅广泛应用在柴油机上,而且还推广到汽油机,是改善内燃发动机的重要技术手段。但是事物总有矛盾性,空气压力的提高就是空气密度的提高,空气密度的提高必然会使空气温度也同时增高,这如同给轮胎打气时泵会发热一样。发动机涡轮增压器的出风口温度也会随着压力增大而升高,温度提高反过来会限制空气密度的提高,要进一步提高空气密度就要降低增压空气的温度。据实验显示,在相同的空燃比条件下,增压空气温度每下降10摄氏度,柴油机功率能提高3%-5%,还能降低排放中的氮氧化合物(NOx),改善发动机的低速性能。因此,也就产生了中间冷却技术。柴油机中间冷却技术的类型分两种,一种是利用柴油机的循环冷却水对中冷器进行冷却,另一种是利用散热器冷却,也就是用外界空气冷却。当利用冷却水冷却时,需要添置一个独立循环水的辅助系统才能达到较好的冷却效果,这种方式成本较高而且机构复杂。因此,汽车柴油机大都采用空气冷却式中冷器。

· 最高车速(km/h)

汽车在水平良好路面上汽车能达到的最好行驶车速。

· 加速时间

>汽车的加速性能,包括汽车的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原地起步加速时间,指汽车从静止状态下,由第一挡起步,并以最大的加速强度(包括选择最恰当的换挡时机)逐步换至高挡后,到某一预定的距离车速或车速所需的时间。目前,常用0--96KM所需的时间(秒数)来评价。超车加速时间,用最高挡或次高挡全力加速至某一高速所需要的时间。加速时间越短,汽车的加速性就越好,整车的动力性随即提高。· 最大爬坡度(%)

汽车满载时的最大爬坡能力。

· 最小转弯直径

当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汽车以最低稳定车速转向行驶时,外侧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支承平面上滚过的轨迹园直径。它在很大程度上表征了汽车能够通过狭窄弯曲地带或绕过不可越过的障碍物的能力。转弯直径越小,汽车的机动性能越好。

· 前置前驱(FF)

所谓前置前驱,是指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驱动形式。这是1970年代后才真正兴起和在技术上得以完善

的驱动形式,目前大多数中、小型轿车都采用了这种驱动形式。其将变速器和驱动桥做成了一体,固定在发动机旁将动力直接输送到前轮驱动车辆前进,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拉”着车辆前进。前置后驱(FR)所谓前置后驱,是指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驱动形式。这是一种传统的驱动形式,广州人所熟悉的广州标致轿车,就是一种典型的前置后驱轿车。采用这种驱动形式的轿车,其前车轮负责转向任务,后轮承担驱动工作。发动机输出的动力通过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输送到后驱动桥上,驱动后轮使汽车前进,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推”着车辆前进。前置后驱的车辆转弯时易出现转向过度的情况。

· 全轮驱动(All Wheel Drive)

主变速器通过一个辅助变速器将动力传送到前轮和后轮. 辅助变速器通常有三档选择; 空档, 四轮驱动高档, 四轮驱动低档. 空档时, 四轮驱动就变成了两轮驱动.四轮驱动高档适合于恶劣的路面驾驶, 例如,

雨雪天和多沙石路面. 四轮驱动低档则适合高难度的越野驾驶。

· 四轮驱动系统(4WD)

4WD-4 Wheel Drive System四轮驱动系统,4WD系统是将引擎的驱动力从2WD系统的二轮传动变为四轮传动, 而 4WD系统之所以列入主动安全系统, 主要是 4WD系统有比 2WD 更优异的引擎驱动力应用效率, 达到更好的轮胎牵引力与转向力的有效发挥, 因此就安全性来说, 4WD系统对轮胎牵引力与转向力的更佳应用, 造成好的行车稳定性以及循迹性, 除此之外 4WD系统更有 2WD所没有的越野性。4WD目前大致可分短时 (PART TIME 4WD)及全时 (FULL TIME 4WD)四轮传动系统, 短时四轮传动系统可依驾驶者的需求, 选择二轮传动或四轮传动, 这种传动系统是属于比较传统的 4WD系统, 从越野性的观点来看, 此种传动系统当选择四轮驱动模式时前后轮系直接连结,可确保前后轮的驱动力输出, 因此此种系统系属于适合越野的

4WD系统。另一种为全时 4WD系统, 此种系统不需驾驶人操作, 车辆总是处于四轮驱动系统, 此种系统可经由前后驱动力的分配, 可达到更完美的胎驱动力及转向力的最佳化配置, 系属于高性能传动系统, 除了配置于一般的越野吉普车外, 亦常用于一些高性能的轿跑车上。

· 离合器

将来自引擎的动力,给予传达,或予截断的机构,使用于截断与变速机构之连结使引擎起动,或使引擎处于旋转状态停车,或变速机构的齿轮之变换,或将离合器接续做车辆徐徐出发等。

· 离合器片

作为传递引擎动力到变速箱的媒介物。

· 液压式离合器系统

利用特殊钢绳,连接踏板与释放杆间,作为切断或接通的连杆机构。

· 汽车变速器

通过改变传动比,改变发动机曲轴的转拒,适应在起步、加速、行驶以及克服各种道路阻碍等不同行驶条件下对驱动车轮牵引力及车速不同要求的需要。通俗上分为手动变速器(MT),自动变速器(AT),手动/自动变速器,无级式变速器。、

· 手动变速箱

需要离合器配合操纵的变速机构,可依车辆行走阻力的变化,变换引擎的扭矩,使车辆正常行驶。

· 自动变速箱

没有装置操作变速机的离合器机构,操纵机构是没有选择杆,附有P(停车)、R(倒车)、N(空档)、D(高速)、L(低速)等记号。

· 无级变速箱

无级变速传动属于自动变速的一种类型。它的英文全称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简称CVT。这种变速器和普通自动变速器的最大区别,是它省去了复杂而又笨重的齿轮组合变速传动,而只用了两组带轮进行变速传动。通过改变驱动轮与从动轮传动带的接触半径进行变速的,设计构思十分奥妙。发明这种变速传动机构的是荷兰人。它具有零件少,体积小,重量轻,与普通自动变速器比较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油耗较低的优点。但缺点也是明显的,就是传动带很容易损坏,不能承受较大的载荷,但在小功率汽车上很有市场。无段变速箱轿车一样有自己的档位,停车档P、倒车档R、空档N、前进档D等,只是汽车前进自动换档时没有突跳的感觉,十分平稳。

· 同步器

变速器的换档操作,尤其是从高档向低档的换档操作比较复杂,而且很容易产生轮齿或花键齿间的冲击。为了简化操作,并避免齿间冲击,可以在换档装置中设置同步器。

· 行星齿轮装置

属于自动变速箱内的齿轮组,如太阳系运动状况组成的齿轮,有太阳齿轮、行星齿轮、环齿轮、行星齿轮架所构成,由液压控制,由选择而可获得各种减速比。

· 超速传动

使变速箱的输出轴回转数超过引擎的转速,可降低燃料消耗量,噪音,震动均随之减少的装置。一般称O/D 档,即第五档,自动变速箱亦有加装此装置。

· 万向节

可让动力传送到成一角度的二个轴,其中包括二支Y型以及一个叫做十字轴架的十字型构件。

· 移动节

有外栓槽和内栓槽与二轴连接。栓槽不但可以使两轴一起转动,且也可以允许二轴沿轴线作有限度的移动,亦即可应付传动轴的长度变化。

· 传动轴

连接或装配各项配件而可移动或转动的圆形物体配件,一般均使用轻而抗扭性佳的合金钢管制成。

· 驱动轴

多使用在前轮驱动汽车上,除了可传递由变速箱来的动力到左右两前轮外,还需配合转向角度的改变。· 主减速比

对汽车的动力性能和燃料经济性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来说,主减速比越大,加速性能和爬坡能力较强,而燃料经济性比较差。但如果过大,则不能发挥发动机的全部功率而达到应有的车速。主减速比越小,最高车速较高,燃料经济性较好,但加速性和爬坡能力较差。

· 差速器

传递推进轴的回转动力至后左右轮所需之差异的旋转速度,使汽车能够自由转弯行驶的一种齿轮装置。· 轮间差速器

装在同一驱动桥两侧驱动轮之间的差速器。

· 轴间差速器

装在在多轴驱动汽车的各驱动桥之间的差速器。

· 车架

汽车车架是整部汽车的基础,发动机、变速器总成,转向器、传动轴,前后桥等部件装在汽车车架上。通常车架由纵梁和横梁组成。一些客车和轿车的车身和车架制成一体称为"承载式"车身,不另设车架。

· 车桥

汽车的车桥包括转向桥,转向驱动桥,驱动桥和支持桥。由于车桥与悬架结构匹配形式不同,又分为整体式和断开式车桥。

· 悬架

悬架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能平顺地行驶。典型的悬架结构由弹性元件、导向机构以及减震器等组成,个别结构则还有缓冲块、横向稳定杆等。弹性元件又有钢板弹簧、空气弹簧、螺旋弹簧以及扭杆弹簧等形式,而现代轿车悬架多采用螺旋弹簧和扭杆弹簧,个别高级轿车则使用空气弹簧。悬架是汽车中的一个重要总成,它把车架与车轮弹性地联系起来,关系到汽车的多种使用性能。从外表上看,轿车悬架仅是由一些杆、筒以及弹簧组成,但千万不要以为它很简单,相反轿车悬架是一个较难达到完美要求的汽车总成,这是因为悬架既要满足汽车的舒适性要求,又要满足其操纵稳定性的要求,而这两方面又是互相对立的。比如,为了取得良好的舒适性,需要大大缓冲汽车的震动,这样弹簧就要设计得软些,但弹簧软了却容易使汽车发生刹车“点头”、加速“抬头”以及左右侧倾严重的不良倾向,不利于汽车的转向,容易导致汽车操纵不稳定等。

· 非独立悬架

非独立悬架的结构特点是两侧车轮由一根整体式车架相连,车轮连同车桥一起通过弹性悬架悬挂在车架或车身的下面。非独立悬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强度高、保养容易、行车中前轮定位变化小的优点,但由于其舒适性及操纵稳定性都较差,在现代轿车中基本上已不再使用,多用在货车和大客车上。

· 独立悬架

独立悬架是每一侧的车轮都是单独地通过弹性悬架悬挂在车架或车身下面的。其优点是质量轻,减少了车身受到的冲击,并提高了车轮的地面附着力;可用刚度小的较软弹簧,改善汽车的舒适性;可以使发动机位置降低,汽车重心也得到降低,从而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左右车轮单独跳动,互不相干,能减小车身的倾斜和震动。不过,独立悬架存在着结构复杂、成本高、维修不便的缺点。现代轿车大都是采用独立式悬架,按其结构形式的不同,独立悬架又可分为横臂式、纵臂式、多连杆式、烛式以及麦弗逊式悬架等。· 麦克弗逊式独立悬架

是绞结式滑柱与下横臂组成的悬架形式,减振器可兼做转向主销,转向节可以绕着它转动。特点是主销位置和前轮定位角随车轮的上下跳动而变化。这种悬架构造简单,布置紧凑,前轮定位变化小,具有良好的行驶稳定性。所以,目前轿车使用最多的独立悬架是麦弗逊式悬架。

· 横臂式悬架

横臂式悬架是指车轮在汽车横向平面内摆动的独立悬架,按横臂数量的多少又分为双横臂式和单横臂式悬架。单横臂式具有结构简单,侧倾中心高,有较强的抗侧倾能力的优点。但随着现代汽车速度的提高,侧倾中心过高会引起车轮跳动时轮距变化大,轮胎磨损加剧,而且在急转弯时左右车轮垂直力转移过大,导致后轮外倾增大,减少了后轮侧偏刚度,从而产生高速甩尾的严重工况。单横臂式独立悬架多应用在后悬架上,但由于不能适应高速行驶的要求,目前应用不多。双横臂式独立悬架按上下横臂是否等长,又分为等长双横臂式和不等长双横臂式两种悬架。等长双横臂式悬架在车轮上下跳动时,能保持主销倾角不变,

但轮距变化大(与单横臂式相类似),造成轮胎磨损严重,现已很少用。对于不等长双横臂式悬架,只要适当选择、优化上下横臂的长度,并通过合理的布置、就可以使轮距及前轮定位参数变化均在可接受的限定范围内,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行驶稳定性。目前不等长双横臂式悬架已广泛应用在轿车的前后悬架上,部分运动型轿车及赛车的后轮也采用这一悬架结构。

· 多连杆式悬架

多连杆式悬架是由(3—5)根杆件组合起来控制车轮的位置变化的悬架。多连杆式能使车轮绕着与汽车纵轴线成二定角度的轴线内摆动,是横臂式和纵臂式的折衷方案,适当地选择摆臂轴线与汽车纵轴线所成的夹角,可不同程度地获得横臂式与纵臂式悬架的优点,能满足不同的使用性能要求。多连杆式悬架的主要优点是车轮跳动时轮距和前束的变化很小,不管汽车是在驱动、制动状态都可以按司机的意图进行平稳地转向,其不足之处是汽车高速时有轴摆动现象。

· 纵臂式悬架

纵臂式独立悬架是指车轮在汽车纵向平面内摆动的悬架结构,又分为单纵臂式和双纵臂式两种形式。单纵臂式悬架当车轮上下跳动时会使主销后倾角产生较大的变化,因此单纵臂式悬架不用在转向轮上。双纵臂式悬架的两个摆臂一般做成等长的,形成一个平行四杆结构,这样,当车轮上下跳动时主销的后倾角保持不变。双纵臂式悬架多应用在转向轮上。

· 主动悬架

主动悬架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由电脑控制的一种新型悬架。它汇集了力学和电子学的技术知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高技术装置。例如装置了主动悬架的法国雪铁龙桑蒂雅,该车悬架系统的中枢是一个微电脑,悬架上的5种传感器分别向微电脑传送车速、前轮制动压力、踏动油门踏板的速度、车身垂直方向的振幅及频率、转向盘角度及转向速度等数据。电脑不断接收这些数据并与预先设定的临界值进行比较,选择相应的悬架状态。同时,微电脑独立控制每一只车轮上的执行元件,通过控制减振器内油压的变化产生抽动,从而能在任何时候、任何车轮上产生符合要求的悬架运动。因此,桑蒂雅轿车备有多种驾驶模式选择,驾车者只要扳动位于副仪表板上的“正常”或“运动”按钮,轿车就会自动设置在最佳的悬架状态,以求最好的舒适性能。主动悬架具有控制车身运动的功能。当汽车制动或拐弯时的惯性引起弹簧变形时,主动悬架会产生一个与惯力相对抗的力,减少车身位置的变化。例如德国奔驰2000款Cl型跑车,当车辆拐弯时悬架传感器会立即检测出车身的倾斜和横向加速度。电脑根据传感器的信息,与预先设定的临界值进行比较计算,立即确定在什么位置上将多大的负载加到悬架上,使车身的倾斜减到最小。

· 钢板弹簧

扁平长方形的钢板呈弯曲形,以数片迭成的底盘用弹簧,一端以梢子安装在吊架上,另一端使用吊耳连接到大梁上,使弹簧能伸缩。目前适用于中大型的货卡车上。

· 螺旋弹簧

螺旋弹簧为独立式悬吊装置使用最多之弹簧,以弹簧钢卷成螺旋状。

· 扭杆弹簧

扭杆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另一端使用臂与车轮连接,车轮上下跳动时使扭杆扭转,以扭转弹力来吸收震动,构造简单占位置小,适合小型车使用,但材质要佳。

· 稳定杆

稳定杆属横向装置于车架与控制臂之间,其功用可减少悬吊系统的移动及车身摇摆,尤其汽车转弯时,因离心力作用,会使车身发生倾斜,此杆抗衡扭力的作用足以减轻汽车偏外的程度。

· 避震器

避震器的需求是由于弹簧不能马上稳定下来,也就是说弹簧被压缩再放开以后,它会持续一段时间又伸又缩,所以避震器可以吸收车轮遇到凹凸路面所引起的震动,使乘坐舒适。

· 前悬挂

前悬挂系统使前轮可以上下移动并吸收路面震动,但是也须使车轮能左右摆动,以便汽车转向。除大货卡车外,大多的车辆已普遍采用独立式悬挂装置,左右轮互相无关系,为独立动作。

· 后悬挂

一般车辆后悬挂系统会采用钢板弹簧,或螺旋弹簧,但现今的轿车为使乘坐舒适,亦采用独立悬挂系,与前悬挂系相同,可以使四个轮子各自独立,为减少轮胎磨损及行驶稳定,需作后轮定位。

· 制动装置

是按照需要使汽车减速或在最短的距离内停车,(使汽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发挥出高速行驶的性能的装置。一般分为鼓式和盘式两种。鼓式制动器的优点是,成本低,防尘,便于同时作为驻车制动器。缺点是尺寸大,质量重,制动热量不易散发出去,制动稳定性不好。盘式制动器是目前轿车前轮常用的制动器。一般都是钳盘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与传统的鼓式制动器比较,有以下有点,散热条件好,因此制动稳定性好,抗热衰退性强;尺寸和质量小。散热条件好,因此制动稳定性好,抗热衰退性强;尺寸和质量小。

· 制动距离

制动距离是衡量一款车的制动性能的关键性参数之一,它的意思就人们在车辆处于某一时速的情况下,从开始制动到汽车完全静止时,车辆所开过的路程。

· 主剎车系统

汽车行驶时常用之剎车都是脚操作,故又称脚剎车(Foot Brake)。驾驶人踩下剎车踏板后即由机械或液压将剎车力传到车轮之制动装置使产生磨擦作用。

· 驻车剎车系统

驻车剎车又称手剎车,为汽车停驻时,防止车辆滑行之制动装置。一般有装在传动轴之中间制动式,及直接控制后轮制动式两种。

· 剎车总泵及剎车分泵

油压剎车的主要配合部份,其上面有储蓄剎车油的槽池,下方是汽缸内配有活塞。活塞是在缸内受剎车踏板再经推杆起作用,将缸内的剎车油压传至各轮分缸,亦是油压剎车装置,配置在各车轮内的制动缸。· 动力剎车器

以引擎真空及油压操纵Booster等作用补助剎车力量的剎车。

· 剎车摩擦片

剎车蹄片上的制动表面所张贴的摩擦材料,一般大型汽车是以铆钉固定,而小型车则用粘剂加压张贴之。· 剎车蹄片

受剎车凸轮或推杆的作用量被推向外展开压制剎车鼓,而起制动作用的配件,其形状似如半月形。

· 鼓式制动

由剎车底板、剎车分泵、剎车蹄片等有关连杆、弹簧、梢钉、剎车鼓所组成。目前仅普通采用于后轮。· 盘式制动

又称碟式制动,使用金属块(碟)而不用鼓轮,在剎车碟的两边都有一平坦的剎车蹄,当剎车总泵来的油压

压送到分缸,使剎车蹄向剎车碟夹住,以达到剎紧的效果,目前已普遍用于前轮,有的高级车装置四轮碟式剎车,其优点是作用灵敏,散热良好,不必调整剎车间隙,保养容易。

· 剎车油

液压剎车系统所使用的液体称为剎车油,它必须不起化学作用,不受高温的影响,对金属及橡胶不会产生腐蚀、软化、膨胀之影响,目前所采用的有DOT3、DOT4、DOT5。

· 真空助力器

利用发动机喉管处的真空度来帮助驾驶员操纵制动踏板。根据真空助力膜片的多少,真空助力器分为单膜片式和串联膜片式两种。

· 转向器型式

目前常用的有齿轮齿条式、蜗杆曲柄销式和循环球式。它的作用是增大转向盘传到转向传动机构的力和改变力的传递方向。

· 转向拉杆

此装置是被用来连接前轮转向节和转向齿轮,使方向盘转动时,可使前轮由一边摆向另一边。

· 转向机

固定在转向机轴下端的齿轮和装配在转向臂的齿轮总称。可将方向盘的旋转动作,转换成拉杆的直线运动。有二种基本的转向机形式:循环球式和齿轮齿条式。

· 循环球式转向机

此种转向机,利用内部的循环珠,使螺母和螺杆之间的接触摩擦大大减少,让驾驶者操作方向盘轻巧方便。· 齿轮齿条式转向机

它由方向盘、方向轴、方向节、转动轴、转向器、转向传动杆和转向轮(前轮)等组成。方向盘操纵转向器内的齿轮转动,齿轮与齿条紧密啮合,推动齿条左移动或右移动,带动转向轮摆动,从而改变轿车行驶的方向。这种转向机构与蜗杆扇形齿轮等其它类型的转向机构比较,省略了转向摇臂和转向主拉杆,具有构件简单,传动效率高的优点。而且它的逆传动效率也高,在车辆行驶时可以保证偏转车轮的自动回正,驾驶者的路感性强

· 动力转向

汽车所使用的动力转向系统,基本上是经修改的手动转向系统,主要的是增加一个助力器,以帮助驾驶者。· 四轮转向

所谓四轮转向,是指后轮也和前轮一样具有一定的转向功能,不仅可以与前轮同方向转向,也可以与前轮反方向转向。其主要目的是增强轿车在高速行驶或在侧向风力作用下的操纵稳定性,改善低速时的操纵轻便性,在轿车高速行驶时便于由一个车道向另一个车道的移动调整,以减少调头时的转弯半径。轮胎的类型与规格国际标准的轮胎代号,以毫米为单位表示断面高度和扁平比的百分数,后面加上轮胎类型代号,轮辋直径(英寸),负荷指数(许用承载质量代号),许用车速代号。例如,轮胎类型代号,轮辋直径(英寸),负荷指数(许用承载质量代号),许用车速代号。例如

· 无内胎轮胎

顾名思义,无内胎轮胎就是没有内胎的轮胎。无内胎轮胎俗称原子胎或真空胎,这种轮胎是利用轮胎内壁和胎圈的气密层保证轮胎与轮辋间良好的气密性,外胎兼起内胎的作用。无内胎轮胎的特点是无内胎,轮胎变得更轻,有利于汽车的高速行驶;由于轮胎气密层是将一层内膜紧粘在轮胎内壁上,使轮胎在高速行驶中不易聚热,当轮胎受到钉子或尖锐物穿破后,还可继续行驶一段距离。

· 内胎

以良质的橡胶制成,充填空气支持车重,配装在外胎内部,目前小轿车较少采用,而大客货车仍普遍用之。· 斜交轮胎

帘布层和缓冲层各相邻层帘线交叉排列,各层帘线与胎冠中心线成350~400的交角,因而叫斜交轮胎。在帘布层与胎面之间为缓冲层。

· 子午线轮胎

轮胎的帘线与胎面中心线呈90°或接近90°角排列,帘线分布如地球的子午线,因而称为子午线轮胎。在帘布层与胎面之间为带束层。带束层内各层帘线与胎面中心线夹角为10°~20°

· 轮胎尺寸

轮胎尺寸印在胎壁上,表示方法有二种,即如34*7或7.50-20等表示之。前者为高压轮胎,后者为低压轮胎。另外也有许多记号,例如D用于轻型汽车,F用于中型汽车,G指标准型汽车,H、L、J是用于大型豪华及高性能汽车。如胎壁上加印个R,如175R13,表示轮胎是径轮胎,宽长175mm(6.9英吋),装在轮圈直径13英吋(330mm)在车轮上,一般也会刻上RADIAL字。

· 轮胎面

指轮胎面接触在地面的部份,为防止打滑及散热起见,在轮胎面设置有许多花纹。

· 钢圈

大多数车辆所使用的钢圈为钢材压制及焊接而成,目前的钢圈为钢材压制及焊接而成,目前的钢圈外环制造的很精确,以装配无内胎的轮胎。

· 铝合金钢圈

质轻,加工容易,是一体铸成,不易变形,外观多变化,目前多采用,有省油,导热性良好,强度分布均匀,减少滚动噪音的优点

· 轮胎平衡

是前轮定位中,对轮胎的检查项目之一,轮胎若不平衡,会造成车辆行驶时,左右偏摆震荡上下跳动,方向盘摆震的现象,驾驶乘座极不舒适,必须配挂重铅块于钢圈的两侧,使之平衡。

· 车轮定位

汽车的前轮,为顾及操作容易及行驶上的安全,减少轮胎的磨损,于设计时则订定各项角度,即前束、内倾角、外倾角、后倾角,转向前展等五个项目,近年来车辆多采用四轮独立悬吊,而后轮亦做有前束及外倾角,以增加行驶的稳定及舒适性,故有后轮定位。

· 主销后倾角

当汽车在水平面停放时,在汽车的纵向垂面内,主销上部向后倾斜的角度。

· 主销内倾角

当汽车在水平面停放时,在汽车的横向垂面内,主销轴线上部向内与地面垂线的夹角。

· 前轮外倾角

当汽车在水平面停放时,在汽车的横向垂面内,车轮平面向外与地面垂线的夹角。

· 前轮前束

两前轮后边缘的距离A与前边缘的距离B的差。

· 偏滑测试

以车子行驶1公里,车子偏向横侧之公尺数表非,即m/km,一般不得超过3-5m/km。车辆产生侧滑之原因为前束、外倾角,后倾角等调整不良之结果,所以监理站做车辆安全检查时,只需量偏滑值即可。

· 智能轮胎

智能轮胎内装有计算机芯片,或将计算机芯片与胎体相连接,它能自动监控并调节轮胎的行驶温度和气压,使其在不同情况下都能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既提高了安全系数,又节省了开支。估计若干年后的智能轮胎能探测出路面的潮湿后改变轮胎的花纹,以防打滑。

· 车长

是垂直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并分别抵靠在汽车前,后最外端突出部位的两垂面之间的距离,简单的说是汽车长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 车宽

汽车宽,是平行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并分别抵靠车辆两侧固定突出部位的两平面之间的距离,简单的说是汽车宽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 车高

汽车高,是车辆支承平面与车辆最高突出部位相抵靠的水平面之间的距离,简单的说就是从地面到汽车最高点的距离。

· 轴距

轴矩,是通过车辆同一侧相邻两车轮的中点,并垂直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的二垂线之间的距离.简单的说,就是汽车前轴中心到后轴中心的距离。

· 轮距

是车轮在车辆支承平面(一般就是地面)上留下的轨迹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如果车轴的两端是双车轮时,轮距是双车轮两个中心平面之间的距离。汽车的轮距有前轮距和后轮距之分,前轮距是前面两个轮中心平面之间的距离,后轮距是后面两个轮中心平面之间的距离,两者可以相同,也可以有所差别。一般来说,轮距越宽,驾驶舒适性越高,但是有些国产轿车没有方向助力的,如果前轮距过宽其方向盘就会很“重”,影响驾驶的舒适性。此外,轮距还对汽车的总宽、总重、横向稳定性和安全性有影响。一般说来,轮距越大,对操纵平稳性越有利,同时对车身造型和车厢的宽敞程度也有利,横向稳定性越好。但轮距宽了,汽车的总宽和总重一般也加大,而且容易产生向车身侧面甩泥的问题。如果轮距过宽还会影响汽车的安全性,因此,轮距应与车身宽度相适应。

· 白车身

由各种各样的骨架件和板件通过焊接拼装而成的轿车车身,就是行业俗称的“白车身”,它的各个部分都有相关的名称。车身的骨架件和板件多用钢板冲压而成,车身专用钢板具有深拉延时不易产生裂纹的特点。根据车身不同的位置,一些要防止生锈的部位使用锌钢板,例如翼子板、车顶盖等;一些承受应力较大的部位使用高强度钢板,例如散热器支承横梁、上边梁等。

· 立柱

在轿车车身构造中,立柱是比较重要零件,它的位置涉及到车辆的整体布置、安全及驾乘舒适性。一般轿车车身有三个立柱,从前往后依次为前柱(A柱)、中柱(B柱)、后柱(C柱)。对于轿车而言,立柱除了支撑作用,也起到门框的作用。设计师考虑前柱几何形状方案时还必须要考虑到前柱遮挡驾驶者视线的角度问题。一般情况下,驾驶者通过前柱处的视线,双目重叠角总计为5~6度,从驾驶者的舒适性看,重

汽车英文术语的解释汇总

汽车专用术语大全 ?变速器 M(Manual):手动变速器 A(Automatic):自动变速器 A4:四速自动变速器 发动机 LLengtn:气缸排列法,代表直列。L4,直列4缸 V(6、8、12):即其气缸排列在两侧,成“V”字型,“6、8、12”表示气缸数量,V6表示“6缸V 型发动机”,其优点是发动机的布置紧凑,占用空间小。 DOHC:双顶置凸轮轴 OHC:顶置凸轮轴 EFI:燃油喷射 自动挡变速器 P挡:停车挡,在车子停放或完全静止时采用。 R挡:倒车挡,使用该挡时必须将车完全静止才能入挡,严禁在运动中由前进挡换入倒车挡,以防损坏齿轮。 N挡:空挡,车辆暂停使用,如等候红、绿灯。 D挡:行车挡。 2挡:中速挡,在雪地或市区等车速不高的情况下使用。 L挡:低速挡,用于爬斜坡或易打滑路面。 OD挡:超速挡,用于高速行驶情况 钢圈与车胎(Wheel rim, Tire) 轮胎面(Tire Tread) 指轮胎面接触在地面的部份,为防止打滑及散热起见,在轮胎面设置有许多花纹。 无内胎轮胎(Tubeless Tires) 轮胎内未配装内胎而此轮胎本身就有内胎构造,空气即充填在胎中,目前已普遍采用,取代有内胎的车轮。 内胎(Tire Tube) 以良质的橡胶制成,充填空气支持车重,配装在外胎内部,目前小轿车较少采用,而大客货车仍普遍用之。 轮胎尺寸(Tire Size) 轮胎尺寸印在胎壁上,表示方法有二种,即如34*7或7.50-20等表示之。前者为高压轮胎,后者为低压轮胎。另外也有许多记号,例如D用于轻型汽车,F用于中型汽车,G指标准型汽车,H、L、J是用于大型豪华及高性能汽车。如胎壁上加印个R,如175R13,表示轮胎是径轮胎,宽长175mm(6.9英吋),装在轮圈直径13英吋(330mm)在车轮上,一般也会刻上RADIAL字。 钢圈(Wheel Rim) 大多数车辆所使用的钢圈为钢材压制及焊接而成,目前的钢圈为钢材压制及焊接而成,目前的钢圈外环制造的很精确,以装配无内胎的轮胎。 铝合金钢圈(Alumminum-Rim) 质轻,加工容易,是一体铸成,不易变形,外观多变化,目前多采用,有省油,导热性良好,强度分布均匀,减少滚动噪音的优点。 轮胎平衡(Wheel Balance) 是前轮定位中,对轮胎的检查项目之一,轮胎若不平衡,会造成车辆行驶时,左右偏摆震荡上下跳动,方向盘摆震的现象,驾驶乘座极不舒适,必须配挂重铅块于钢圈的两侧,使之平衡。

汽车构造名词解释大全

汽车构造名词解释大全 T是涡轮增压:涡轮增压(Turbo Boost),是一种利用内燃机(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运作所产生的废气驱动空气压缩机(Air-compressor)的技术。与超级增压器(机械增压器, Super-Charger)功能相若,两者都可增加进入内燃机或锅炉的空气流量,从而令机器效率提升。常见用于汽车引擎中,通过利用排出废气的热量及流量,涡轮增压器能提升内燃机的马力输出。 K是机械增压:机械增压是指针对自然进气引擎在高转速区域会出现进气效率低落的问题,从最基本的关键点着手,也就是想办法提升进气歧管内的空气压力,以克服气门干涉阻力,虽然进气歧管、气门、凸轮轴的尺寸不变,但由于进气压力增加的结果,让每次气门开启时间内能挤入燃烧室的空气增加了,因此喷油量也能相对增加,让引擎的工作能量比增压之前更为强大。 i是直喷:汽油直喷燃烧技术(GDI)就能够将内燃机的燃料效率提高20%。这一新技术的基础技术的应用起源于30年代,但长期以来没有得以发展,只是到了近两年,由于电子技术和其它系统的性能的提高,才使这种新概念有所作为。 自然吸气:自然吸气(英文:Normally Aspirated)是汽车进气的一种,是在不通过任何增压器的情况下,大气压将空气压入燃烧室的一种形式,更加稳定,自然吸气发动机在动力输出上的平顺性与响应的直接性上,要远优于增压发动机,现在的V8 2.4L F1引擎就是最好的例子。 D是柴油,I是汽油L一般是加长,G是高级,L是加长,S是豪华,I是普通。 基本上可以理解为:G为基本型(Grand入门级)、GL为豪华型(Grande, Lux)、GLS为顶级车(Luxury, and Super)。 由于国内很少有G,所以很多经销商直接将GL解释为基本型,GLS解释为豪华型。 GL的意思: G为基本型(Grand入门级)、GL为豪华型(Grande, Lux)、GLS为顶级车(Luxury, and Super)。由于国内很少有G,所以很多经销商直接将GL解释为基本型,GLS解释为豪华型,还有的GSI是智能化。反正只要人们认可这种称呼就行。SX一般了解为S表示豪华型,X表示车身有了新的改进 MPV——MPV 的全称是Multi-Purpose Vehicle(或Mini Passenger Van),即多用途汽车。它集轿车、旅行车和厢式货车的功能于一身,车内每个坐椅都可调整,并有多种组合的方式。近年来,MPV趋向于小型化,并出现了所谓的S-MPV,S是小(Small)的意思,车身紧凑,一般为5~7座。1985年法国雷诺汽车公司首推单厢式多用途汽车。这种车具有优美的流线型车身,车内有可移动的座椅,不仅有7~8人的乘坐空间,而且兼具轿车的舒适性,可以变成小公共汽车、野营汽车、小型货运车等。SUV——SUV的全称是Sport Utility Vehicle,即“运动型多用途”,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美国,是为迎合年轻白领阶层的爱好而在皮卡底盘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厢体车。离地间隙较大,在一定的程度上既有轿车的舒适性又有越野车的越野性能。由于带有MPV式的座椅多组合功能,使车辆既可载人又可载货,适用范围广。 CUV——CUV是英文 Car-Based Utility Vehicle的缩写,是以轿车底盘为设计平台,融轿车、MPV 和SUV特性为一体的多用途车,也被称为Crossover。CUV最初于20世纪末起源日本,之后在北美、西欧等地区流行,开始成为崇尚既有轿车驾驶感受和操控性,又有多用途运动车的功能,喜欢SUV的粗犷外观,同时也注重燃油经济性与兼顾良好的通过性的这类汽车用户的最佳选择。 2004年初,欧蓝德正式投放中国市场,由此国内车市新兴起了CUV这样一个崭新的汽车设计理念。如:长城哈弗CUV B3 RV的全称是Recr eatio n Ve hicl e,即休闲车,是一种适用于娱乐、休闲、旅行的汽车,首先提出RV汽车概念的国家是日本。RV的覆盖范围比较广泛,没有严格的范畴。从广义上讲,除了轿车和跑车外的轻型乘用车,如MPV及SUV、CUV等都可归属于RV。

淘宝常用专业术语、名词解释

淘宝常用专业术语、名词解释 【基础统计类】 1、浏览量(PV):店铺各页面被查看的次数。用户多次打开或刷新同一个页面,该指标值累加。 2、访客数(UV):全店各页面的访问人数。所选时间段内,同一访客多次访问会进行去重计算。 3、收藏量:用户访问店铺页面过程中,添加收藏的总次数(包括首页、分类页和宝贝页的收藏次数)。 4、浏览回头客:指前6天内访问过店铺当日又来访问的用户数,所选时间段内会进行去重计算。 5、浏览回头率:浏览回头客占店铺总访客数的百分比。 6、平均访问深度:访问深度,是指用户一次连续访问的店铺页面数(即每次会话浏览的页面数),平均访问深度即用户平均每次连续访问浏览的店铺页面数。【月报-店铺经营概况】中,该指标是所选月份日数据的平均值。 7、跳失率:表示顾客通过相应入口进入,只访问了一个页面就离开的访问次数占该入口总访问次数的比例。 8、人均店内停留时间(秒):所有访客的访问过程中,平均每次连续访问店铺的停留时间。 9、宝贝页浏览量:店铺宝贝页面被查看的次数,用户每打开或刷新一个宝贝页面,该指标就会增加。 10、宝贝页访客数:店铺宝贝页面的访问人数。所选时间段内,同一访客多次访问会进行去重计算。 11、宝贝页收藏量:用户访问宝贝页面添加收藏的总次数。 12、入店页面:单个用户每次浏览您的店铺时查看的第一个页面为入店页面。 13、出店页面:单个用户每次浏览您店铺时所查看的最后一个页面为出店页面。 14、入店人次:指从该页面进入店铺的人次。 15、出店人次:指从该页面离开店铺的人次。 16、进店时间:用户打开该页面的时间点,如果用户刷新页面,也会记录下来。 17、停留时间:用户打开本店最后一个页面的时间点减去打开本店第一个页面的时间点(只访问一页的顾客停留时间暂无法获取,这种情况不统计在内,显示为“—”)。 18、到达页浏览量:到达店铺的入口页面的浏览量。 19、平均访问时间:打开该宝贝页面到打开下一个宝贝页面的平均时间间隔。(用户访问该宝贝页后,未点击该页其他链接的情况不统计在内,显示为“—”) 20、全店宝贝查看总人次:指全部宝贝的查看人次之和。 21、搜索次数:在店内搜索关键词或价格区间的次数。

汽车专业术语讲解

汽车专业术语 功率:Power P=W/t =UI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功率越大转速越高,汽车的最高速度也越高,常用最大功率来描述汽车的动力性能。最大功率一般用马力(PS)或千瓦(kw)来表示,1马力等于0.735千瓦。 扭矩:Torque扭矩是使物体发生转动的力。发动机的扭矩就是指发动机从曲轴端输出的力矩。在功率固定的条件下它与发动机转速成反比关系,转速越快扭矩越小,反之越大,它反映了汽车在一定范围内的负载能力 最大扭矩Peak torque 扭矩是发动机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指发动机运转时从曲轴端输出的平均力矩,俗称为发动机的“转劲”。扭矩越大,发动机输出的“劲”越大,曲轴转速的变化也越快,汽车的爬坡能力、起步速度和加速性也越好。扭矩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而不同,转速太高或太低,扭矩都不是最大,只在某个转速时或某个转速区间内才有最大扭矩,这个区间就是在标出最大扭矩时给出的转速或转速区间。最大扭矩一般出现在发动机的中、低转速的范围,随着转速的提高,扭矩反而会下降。扭矩的单位是牛顿·米(N·m)或公斤·米(Kg·m) 发动机的最大扭矩与发动机的进气系统、供油系统和点火系统的设计有关,在某一转速下,这些系统的性能匹配达到最佳,就可以达到最大扭矩。另外,发动机的功率、扭矩和转速是相关联的,具体关系为:功率=K×扭矩×转速,其中K是转换系数。选择发动机时也要权衡一下怎样合理使用、不浪费现有功能。比如,北京冬夏都有必要开空调,在选择发动机功率时就要考虑到不能太小;只是在城市环路上下班交通用车,就没有必要挑过大马力的发动机。尽量做到经济、合理选配发动机。 扭矩 发动机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 排量:Swept volume 排量(Swept volume),液压传动专用术语,是指每行程或每循环吸入或排出的流体体积。

汽车专业术语讲解

汽车专业术语 功率Power P=W/t =UI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功率:越大转速越高,汽车的最高速度也越高,常用最大功率来描述汽车的动力性能。最大1马力等于0.735千瓦。(PS)或千瓦(kw)来表示,功率一般用马力扭矩Torque扭矩 是使物体发生转动的力。发动机的扭矩就是指发动机从:曲轴端输出的力矩。在功率固定的条件下它与发动机转速成反比关系,转速越快扭矩越小,反之越大,它反映了汽车在一定范围内的负载能力 最大扭矩Peak torque 扭矩是发动机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指发动机运转时从曲轴端输出的平均力矩,俗称为发动机的“转劲”。扭矩越大,发动机输出的“劲”越大,曲轴转速的变化也越快, 汽车的爬坡能力、起步速度和加速性也越好。扭矩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而不同,转速太高或太低,扭矩都不是最大,只在某个转速时或某个转速区间内才有最大扭矩,这个区间就是在标出最大扭矩时给出的转速或转速区间。最大扭矩一般出现在发动机的中、低转速的范围,随着转速的提高,扭矩反而会下降。扭矩的单位是牛顿·米(N·m)或 公斤·米(Kg·m) 发动机的最大扭矩与发动机的进气系统、供油系统和点火系统的设计有关,在某一转速下,这些系统的性能匹配达到最佳,就可以达到最大扭矩。另外,发动机的功率、扭矩和转速是相关联的,具体关系为:功率=K×扭矩×转速,其中K是转换系数。选择发 动机时也要权衡一下怎样合理使用、不浪费现有功能。比如,北京冬夏都有必要开空调,在选择发动机功率时就要考虑到不能太小;只是在城市环路上下班交通用车,就没有必要挑过大马力的发动机。尽量做到经济、合理选配发动机。 扭矩 发动机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 排量Swept volume :排量(Swept volume),液压传动专用术语,是指每行程或每循环吸入或排出的流体体积。. 通常排量大,单位时间发动机所释放的能量(即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大,也就是“动力性”好,就好像一个十多岁的男孩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相比,当然是成年人干体力活效率更高咯。所以那些越野车、跑车通常排量都相对较大。 活塞从上止点移动到下止点所通过的工作容积称为气缸排量;如果发动机有若干个气缸,所有气缸工作容积之和称为发动机排量。一般用升(L)来表示。发动机排量是最重要 的结构参数之一,它比缸径和缸数更能代表发动机的大小,发动机的许多指标都同排气量密切相关。 Vst=Vsi=(VstL-排量,i-气缸数,D-气缸直径mm,S-活塞行程) 上止点下止点)的距离和。即活塞行程:活塞运行在上下两个止点间

汽车名词解释大全

汽车名词解释大全 SUV——SUV的全称是Sport Utility Vehicle,即“运动型多用途车”,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美国,是为迎合年轻白领阶层的爱好而在皮卡底盘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厢体车。离地间隙较大,在一定的程度上既有轿车的舒适性又有越野车的越野性能。 SUV是在皮卡底盘技术上开发设计,越野性好、舒适性较差,比如国内的中低端皮卡。特例是长城哈弗CUV,它虽然号称CUV,却并没有采用轿车化底盘,而是改用了梯形工字梁非承载式车身,更倾向于SUV。 SUV:SUV的全称是SportUtilityVehicle,中文意思是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现在主要是指那些设计前卫、造型新颖的四轮驱动越野车。SUV一般前悬架是轿车型的独立悬架,后悬架是非独立悬架,离地间隙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既有轿车的舒适性又有越野车的越野性能。由于带有MPV式的座椅多组合功能,使车辆既可载人又可载货,适用范围广 CRV——CRV是本田的一款车,国产的版本叫做东风本田CR-V,取英文City Recreation Vehicle之意,即城市休闲车。 SRV——SRV的英文全称是Small Recreation V ehicle,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小型休闲车”,一般指两厢轿车,比如上海通用赛欧SRV。 RA V——RA V源于丰田的一款小型运动型车,RA V4。丰田公司的解释是,Recreational(休闲)、Activity(运动)、Vehicle(车),缩写就成了RA V,又因为车是四轮驱动,所以又加了个4。 HRV——源于上海通用别克凯越HRV轿车,取Healthy(健康)、Recreational(休闲)、Vigorous(活力)之意,和上面的“V”不同,纯粹玩的是一个概念 CUV——CUV是英文Car-Based Utility Vehicle的缩写,是以轿车底盘为设计平台,融轿车、MPV和SUV特性为一体的多用途车,也被称为Crossover。CUV最初于20世纪末起源日本,之后在北美、西欧等地区流行,开始成为崇尚既有轿车驾驶感受和操控性,又有多用途运动车的功能,喜欢SUV的粗犷外观,同时也注重燃油经济性与兼顾良好的通过性的这类汽车用户的最佳选择。2004年初,欧蓝德正式投放中国市场,由此国内车市新兴起了CUV 这样一个崭新的汽车设计理念。 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 EBD能够根据由于汽车制动时产生轴荷转移的不同,而自动调节前、后轴的制动力分配比例,提高制动效能,并配合ABS提高制动稳定性。汽车在制动时,四只轮胎附着的地面条件往往不一样。比如,有时左前轮和右后轮附着在干燥的水泥地面上,而右前轮和左后轮却附着在水中或泥水中,这种情况会导致在汽车制动时四只轮子与地面的摩擦力不一样,制动时容易造成打滑、倾斜和车辆侧翻事故。EBD用高速计算机在汽车制动的瞬间,分别对四只轮胎附着的不同地面进行感应、计算,得出不同的摩擦力数值,使四只轮胎的制动装置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式和力量制动,并在运动中不断高速调整,从而保证车辆的平稳、安全。

职业卫生常见专业术语名词解释

职业卫生常见专业术语名词解释 职业卫生(Occupational health) 是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以劳动者的健康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受有害因素侵害为目的的工作领域,研究改善劳动条件的一门学科,其首要的任务是识别、评价和控制不良的劳动条件,以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以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职业病(Occupational diseases)是指职工因受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由国家以法律法规形式规定并经国家指定的医疗机构确诊的疾病。 职业禁忌证(Occupational contraindication)是指某些疾病(或某种生理缺陷),其患者如从事某种职业,便会因职业性危害因素而使病情加重或易于发生事故,则称此疾病(或生理缺陷)为该职业的职业禁忌证。 急性中毒(acute poisoning)是指职工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有毒物质,发病急,病情变化快,致使暂时或永久丧失工作能力或死亡的事件。 有害物质(harmful substances)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等能危害职工健康的所有物质的总称。 有毒物质(toxic substances)作用于生物体,能使机体发生暂时或永久性病变,导致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质。

危害因素(hazardous factors)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 有尘作业(dusty work)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的作业。 有毒作业(toxic work)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含量超过国家标准中有毒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的作业。 职业接触限值:(OELs)指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量标准、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机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 最高容许浓度(MAC):指任何有代表性的采样测定均不得超过的浓度。 时间加权平均阈限值(TLV—TWA):指正常8小时工作日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短时间接触限值(TLV—STEL):这是在不超过TWA的情况下,指每次接触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此浓度指在8小时内任何时间均不得超过的浓度。

汽车专业词汇大全

Degrees Celsius 摄氏度 Degrees Fahrenheit 华氏度 Neutral Position 空档 Oxygen 氧气 Two-Wheel Drive 两轮驱动 Four-Wheel Drive 四轮驱动 Four-Wheel Steering 四轮转向 A-post,A-pillar A柱 Amperes 安培电流 Ammeter 电流表 Air Injection Reactor 空气喷射反作用器 Above-Mentioned 上述的 Air Conditioning 空调 A/C Amplifie 空调放大器 A/C Clutch 空调离合器 Air Cleaner 空气滤清器 Air Cleaner Bimetal Sensor 空气滤清器双金属传感器 Air Cleaner Cold Weather Modulator 空气滤清器低温调节器 Air Cleaner Duct Valve Vacuum Motor 空气滤清器导管阀真空马达 Air Cleaner Temperature Sensor Override Valve 空气滤清器温度传感器超压阀 Air Cleaner Vacuum Control Delay 空气滤清器真空延迟控制 Air Cleaner Vacuum Control Valve 空气滤清器真空控制阀

Air Cleaner Vacuum Motor 空气滤清器真空马达 Air-Fuel Ratio 空燃比 Automatic Transaxle Or Transmission 自动变速箱 Automobile Association (UK) 英国汽车协会 American Automobile Association 美国汽车协会 Auxiliary Air Control 辅助空气控制 Automatic Amplitude Control 自动振幅控制 Auxiliary Air Control Valve 辅助空气控制阀 Auxiliary Air Control Device 辅助空气装置 America Association of Engineers 美国工程师协会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otor Vehicle Manufacturers 美国汽车制造者协会 Auxiliary Accelerator Pump 辅助加速器泵 Auxiliary Accelerating Pump 辅助加速泵 Ambient Absolute Pressure 外界绝对压力 Aspirator Air System 吸气(真空)控制系统 Auto Adjust Suspension 自动调节悬挂 Air Adjust Screw 空气调整螺丝 American Astronautical Society 美国宇宙航行学会 Air Adjust Screw 空气调节螺钉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tate Highways and Transportation Officials 美国各州公路及运输公务员协会 Anti Afterburn Valve 防止后燃阀 Air Bleed 空气泄放

汽车灯具术语解释

汽车灯具术语解释 一、汽车灯具光技术的发展及其趋势 据说第一个汽车前大灯是家用手提灯。1887年,一个驾驶员在黑暗的旷野上迷路时,一位农民用手提灯把他引回家。1898年,哥伦比亚号电动汽车把电用于前灯和尾灯,这样车灯就诞生了。从早期乙炔气前照灯发展到当今的自由面反射镜气体放电前照灯(即使用凸透镜聚光技术的前照灯),差不多经历了120年。 二、汽车灯具组成和分类 汽车灯具总成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灯光组,灯光组包括三部分:光源(灯泡)、反射镜及透光镜,以及包括电源线、后壳、前罩等组成;而配光镜、反光镜的设计及二者和灯泡灯丝位置配合的合理性是直接影响灯具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汽车灯具以其功能不同可分为两大类:照明灯具和信号灯具,照明灯又分为外照明灯和内照明灯;其中,前雾灯和倒车灯既是照明灯也是信号灯。在这些灯中,属于强制性检验的灯光有外照明灯和外信号灯,因为是行车安全的关键部件。 1.名词术语 单灯有一个配光镜,一个或多个光源和一个灯体组成单一功能的灯。 独立灯具有单独的透光面,单独的光源和灯体的灯。 组合灯具有分开的透光面,分开的光源和共同灯体的装置。 复合灯具有分开的透光面,共同的光源和灯体的装置。 混合灯具有分开的光源(或在各种条件下工作的单一光源),共同的透光面和灯体的装置。 试验基准轴线灯的一条特性直线,当灯安装在车辆上时,是一条平行于车辆纵向中心平面的水平线,是测量配光性能的基准线。 2.分类 单灯或独立灯按其功能、用途和安装位置分为 外部照明装置:近光灯、远光灯、雾灯、牌照灯、倒车灯、防空灯。 外部信号装置:位置灯、停车灯、转向信号灯、制动灯、警告灯、后雾灯、标识灯、示廓灯、反射器、三角形后反射器。 内部照明装置:壁灯、项灯、阅读灯、踏步灯、工作灯、发动机仓灯、行李箱灯。 2. 2 组合灯、复合灯、混合灯在这些装置中,只要包括有近光灯、远光灯、远近光灯、雾灯中任一种的,就属于外部照明装置,否则,属于外部信号装置。 它们分为: 外部照明装置:组合前照灯,四灯制前照灯、混合前照灯、远近光灯。

房地产专业术语(名词解释)

十一、房地产专业术语 1、问:什么是商品房? 答: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开发建设的房屋,均按市场价出售。商品房根据其销售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外 销商品房和内销商品房两种。 2、问:什么是外销房? 答:外销商品房是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的,取得了外销商品房预(销)售许可证的房屋,外销商品房可以出售给国内外(含港、澳、台)的 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 3、问:什么是内销房? 答:内销商品房是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的,取得了商品房销售许可证的房屋,内销商品房可以出售给当地企事业单位和居民。 4、问:什么是复式住宅? 答:复式住宅是受跃层式住宅启发而创造设计的一种经济型住宅。这类住宅在建造上仍每户占有上下两层,实际是在层高较高的一层楼中增建 一个1.2米的夹层,两层合计的层高要大大低于跃层式住宅(复式为 3.3米,而一般跃层为5.6米),复式住宅的下层供起居用,炊事、进 餐、洗浴等,上层供休息睡眠和贮藏用,户内设多处入墙式壁柜和楼 梯,中间楼板也即上层的地板。因此复式住宅具备了省地、省工、省 料又实用的特点,特别适合子三代、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居住,既满足 了隔代人的相对独立,又达到了相互照应的目的。 5、问:什么是跃层式住宅? 答:跃层式住宅是近年来推广的一种新颖住宅建筑形式。这类住宅的特点是,内部空间借鉴了欧美小二楼独院住宅的设计手法,住宅占有上下 两层楼面,卧室、起居室、客厅、卫生间、厨房及其它辅助用房可以 分层布置,上下层之间的交通不通过公共楼梯而采用户内独用小楼梯 联接。跃层式住宅的优点是每户都有二层或二层合一的采光面,即使 朝向不好,也可通过增大采光面积弥补,通风较好,户内居住面积和 辅助面积较大,布局紧凑,功能明确,相互干扰较小。

汽车名词解释

汽车名词解释

————————————————————————————————作者:————————————————————————————————日期:

汽车基本参数 长/宽/高轴距(mm) 最大功率(KW)轮距(前/后) 最大扭矩(N.m)发动机型式 排量(mL)变速器型式 最高速度加速时间 油耗排放标准 轮距(mm):是车轮在车辆支承平面(一般就是地面)上留下的轨迹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如果车轴的两端是双车轮时,轮距是双车轮两个中心平面之间的距离。 汽车的轮距有前轮距和后轮距之分,前轮距是前面两个轮中心平面之间的距离,后轮距是后面两个轮中心平面之间的距离,两者可以相同,也可以有所差别。?一般来说,轮距越宽,驾驶舒适性越高,但是有些国产轿车没有方向助力的,如果前轮距过宽其方向盘就会很“重”,影响驾驶的舒适性。 此外,轮距还对汽车的总宽、总重、横向稳定性和安全性有影响。 一般说来,轮距越大,对操纵平稳性越有利,同时对车身造型和车厢的宽敞程度也有利,横向稳定性越好。但轮距宽了,汽车的总宽和总重一般也加大,而且容易产生向车身侧面甩泥的问题。如果轮距过宽还会影响汽车的安全性,因此,轮距应与车身宽度相适应。 轴距(mm):轴矩,是通过车辆同一侧相邻两车轮的中点,并垂直于车辆

纵向对称平面的二垂线之间的距离.简单的说,就是汽车前轴中心到后轴中心的距离. 扭矩:扭矩是使物体发生转动的力。发动机的扭矩就是指发动机从曲轴端输出的力矩。在功率固定的条件下它与发动机转速成反比关系,转速越快扭矩越小,反之越大,它反映了汽车在一定范围内的负载能力 功率: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功率越大转速越高,汽车的最高速度也越高,常用最大功率来描述汽车的动力性能。最大功率一般用马力 (PS)或千瓦(kw)来表示,1马力等于0.735千瓦。 排量:活塞从上止点移动到下止点所通过的空间容积称为气缸排量,如果发动机有若干个气缸,所有气缸工作容积之和称为发动机排量。 排放标准:汽车排放是指从废气中排出的CO(一氧化碳)、HC+NOx(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PM(微粒,碳烟)等有害气体。从2004年1月1日起,北京将对机动车的尾气排放标准由现在的欧洲I号改为欧洲II号,到2008年,则正式实施欧洲III号标准。 最高车速(km/h):汽车在水平良好路面上汽车能达到的最好行驶车速加速时间:汽车的加速性能,包括汽车的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原地起步加速时间,指汽车从静止状态下,由第一挡起步,并以最大的加速强度(包括选择最恰当的换挡时机)逐步换至高挡后,到某一预定的距离车速或车速所需的时间。目前,常用0--96KM所需的时间(秒数)来评价。超车加速时间,用最高挡或次高挡全力加速至某一高速所需要的时间。加速时间越短,汽车的加速性就越好,整车的动力性随即提高。 加速时间:汽车的加速性能,包括汽车的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原地起步加速时间,指汽车从静止状态下,由第一挡起步,并以

汽车专业术语解释大全

全球最详细汽车专业术语名次解释 4WD-四轮驱动系统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 A-TRC-车身主动循迹控制系统 Ap-恒时全*驱动 AS-转向臂 Az-接通式全*驱动 ASM-动态稳定系统 AYC-主动偏行系统 ADS-可调式减震系统 ADC-电子空气控制悬挂系统(奔驰) AIRMATICDC-(双操纵机构)电子控制空气悬(迈巴赫) ALS-自动车身平衡系统 ARS-防滑系统 ASF-全铝车身架结构(奥迪) ASL-排挡自动锁定装置 ASPS-防潜滑保护系统 ASR-加速稳定保持系统 ASS-自适应座椅系统 B-水平对置式排列多缸发动机 BF-钢板弹簧悬挂 BCM - 车身控制模块 BAS-制动辅助系统 CATS-连续调整循迹系统 CBC-转弯防滑系统 COMANDAPS-驾驶室管理和数据系统(迈巴赫) CVT-无级变速器 CVTC-无级变速控制机构 DATC-数位式防盗控制系统 DAC-下山辅助系统 D-柴油发动机(共轨) DD-缸内直喷式柴油发动机 DQL-双横向摆臂 DD-德迪戎式独立悬架后桥 DB-减震器支柱 DS-扭力杆 DAS-drive authorization system 行驶授权系统\也是一种自诊断系统

DSE-全面安全防护 DISTRONIC-车距控制系统(迈巴赫)DSTC-动态稳定循迹系统 Dynamic.Drive-主动式稳定杆 DLS-差速器锁定系统 DRC-动态行驶性能控制 DSA-动态稳定辅助系统 DSC-动态稳定制动系统 DOHC-双顶置凸*轴 ED-缸内直喷式汽油发动机 EGR -废气循环再利用 EAS-电控自动换档 EBA-电子控制制动辅助 EBD-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 ESC-能量吸收式方向盘柱 ESP-电子稳定程式 EST-电动换挡器 EPB-电控驻车制动系统 ES-单点喷射汽油发动机 EM-多点喷射汽油发动机 EPS-电控转向助力系统 EQR-电控快速倒档 ETC-电子节气门控制 ETS-电子循迹支援系统 E-Diff-电子差速器 FAP-粒子过滤装置 FCV-燃料电池车 FPS-防火系统 FF-前*驱动 FR-后*驱动 FB-弹性支柱 FSI-直喷式汽油发动机 Fi-前置发动机(纵向) Fq-前置发动机(横向) GOA-全方位车体吸撞结构 GF-橡胶弹簧悬挂 GAS-可变几何进气系统

汽车专用术语

汽车专用术语 乘用车(passenger vehicle) ●是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的 汽车,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它也可以牵引一辆挂车。 乘用车涵盖了轿车、微型客车以及不超过9座的轻型客车。乘用车下细分为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多功能车(MPV)、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专用乘用车和交叉型乘用车。 轿车分级 ●按照中国大陆标准划分为:微型轿车(排量为1L以下)、普通级轿车(排量 为1.0~1.6L)、中级轿车(排量为1.6~2.5L)、中高级轿车(排量为2.5~4.0L)、高级轿车(排量为4L以上)。 ●目前流行的是德国分级方法,分为A、B、C、D级,其中A级车又可分为 Aoo、Ao和A等三级车,相当于我国微型轿车和普通型轿车;B级和C级分别相当于我国的中级轿车和中高级轿车;D级车是相当于我国高级轿车。

注:中国人偏爱大空间,实际轴距和排量均偏大 MPV ●MPV的全称是Multi-Purpose Vehicle,即多用途汽车。它集轿车、旅行车 和厢式货车的功能于一身,车内每个座椅都可调整,并有多种组合的方式,例如可将中排座椅靠背翻下即可变为桌台,前排座椅可作180度旋转等。近年来,MPV趋向于小型化,并出现了所谓的S-MPV,S是小(Small)的意思。 S-MPV车长一般在(4.2-4.3)m之间,车身紧凑,一般为(5—7)座。 SUV ●SUV的全称是SportUtility Vehicle,中文意思是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现在 主要是指那些设计前卫、造型新颖的四轮驱动越野车。SUV一般前悬架是轿车型的独立悬架,后悬架是非独立悬架,离地间隙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既有轿车的舒适性又有越野车的越野性能。由于带有MPV式的座椅多组合功能,使车辆既可载人又可载货,适用范围广。 皮卡(PICK-UP) ●又名轿卡。顾名思义,亦轿亦卡,是一种采用轿车车头和驾驶室,同时带有 敞开式货车车厢的车型。其特点是既有轿车般的舒适性,又不失动力强劲,而且比轿车的载货和适应不良路面的能力还强。 交叉性乘用车 ●在中国特指微客(小VAN),俗称面包车。所谓的VAN就是指封闭的箱式 货车。从全球看,微客(小VAN)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日本、中国和印度等局部地区。微客(小VAN)产品在日本和西欧尽管产品消费功能需求演变过程不同,但最终都是以商·家兼用功能需求为主导,并且乘坐舒适性和

汽车专业术语大全

汽车专用术语大全汽车专用术语大全((英文注释英文注释)) 1、 引擎系统引擎系统(Automotive Engine System)(Automotive Engine System)(Automotive Engine System) 燃烧室燃烧室(Combustion Chamber)(Combustion Chamber) (Combustion Chamber) 活塞到达上死点后其顶部与汽缸盖之间的空间,燃料即在此室燃烧。 压缩比压缩比(Compression Ratio)(Compression Ratio) (Compression Ratio) 活塞在下死点的汽缸之总容积除以活塞在上死点的总容积(燃烧室容积),所得的值就称为压缩比。 连杆连杆(Connecting Rod)(Connecting Rod) (Connecting Rod) 引擎中连接曲轴与活塞的连接杆。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Cooling System)(Cooling System) (Cooling System) 可藉冷却剂的循环,将多余的热量移出引擎,以防止过热的系统。在水冷式的引擎中,包括水套、水泵、水箱及节温器。 曲轴箱曲轴箱(Crankcase)(Crankcase) (Crankcase) 引擎下部,为曲轴运转的地方,包括汽缸体的下部和油底壳。 曲轴曲轴(Crankshaft)(Crankshaft) (Crankshaft) 引擎的主要旋转机件,装上连杆后,可承接连杆的上下(往复)运动变成循环(旋转)运动。 曲轴齿轮曲轴齿轮(Crankshaft Gear)(Crankshaft Gear) (Crankshaft Gear) 装在曲轴前端的齿轮或键齿轮,通常用来代动凸轮轴齿轮,链条或齿状皮带。 汽缸体汽缸体(Cylinder Block)(Cylinder Block) (Cylinder Block) 引擎的基本结构,引擎所有的零附件都装在该机件上,包括引擎汽缸及曲轴箱的上半部。 汽缸盖汽缸盖(Cyli (Cyli (Cylinder Head)nder Head) nder Head) 引擎的盖子及封闭汽缺的机件,包括水套和汽门及冷却片。 爆震爆震(Detonation)(Detonation) (Detonation) 为火焰的撞击或爆声,在火花点火引擎的燃烧室内,因为压过的空气燃料混合气会自燃,于是使部份未燃的混合气产生二次点火(在火星塞点火之后),因而发出了爆声。

建筑工程专业术语及名词解释

建筑工程专业名词及解释 1、基坑:基坑是指为进行建筑物(包括构筑物)基础与地下室的施工所开挖的地面以下空间。≥5米的基坑叫做深基坑,基坑分为三个等级:一级:开挖深度大于10米。三级:开挖深度小于或等于7米。二级:介于一、三级以外的基坑。 2、建筑工程意外伤害保险:《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38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当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意外伤害保险费由施工单位支付。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支付意外伤害保险费。意外伤害保险期限自建设工程开工之日起至竣工验收合格止。”根据这个条款,分包单位的从事危险作业人员的意外伤害保险的保险费是由总承包单位支付的。 3、工程质量保证金:建设单位全部或者部分使用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按工程价款结算总额5%左右的比例预留保证金,社会投资项目采用预留保证金方式的,预留保证金的比例可以参照执行发包人与承包人应该在合同中约定保证金的预留方式及预留比例。 4、墙裙:墙裙,又称护壁,很直观、通俗的说就是立面墙上像围了裙子。这种装饰方法是在四周的墙上距地一定高度(例如1米5)范围之内全部用装饰面板、木线条等材料包住,常用于卧室和客厅。 5、勒脚:勒脚是建筑物外墙的墙脚,即建筑物的外墙与室外地面或散水部分的接触墙体部位的加厚部分。勒脚的高度不低于700mm。勒脚部位外抹水泥砂浆或外贴石材等防水耐久的材料,应与散水、墙身水平防潮层形成闭合的防潮系统 6、普通烧结砖泛霜:原材料黏土中含有的硫酸镁或硫酸钙等可溶性硫酸盐受潮吸水溶解,随着砖内的水分的蒸发而在砖的表面产生盐析现象,一般为白霜。呈晶体析出时,使砖面剥落,抗冻性减小,影响工程质量。 7、水泥凝结时间:初凝时间(不得小于45分钟);终凝时间:硅酸盐水泥不得大于390分钟/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大于600分钟。(混凝土凝结时间:初凝时间不小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大于10h) 8、堆积密度:疏松状(小块、颗粒纤维)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砂的松散堆积密度:>1350kg/m3;碎石的堆积密度:1480kg/m3。 9、表观密度: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材料质量。砂的表观密度:>2500kg/m3;碎石的表观密度:2700kg/m3。 10、和易性:砼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工作性)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方面的含义。 11、砂率: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 12、砼抗压强度:150mm的立方体试件,标养室(20±2℃,相对湿度95%以上),养护28天龄期,测得抗压强度,fcu表示,单位N/m㎡或MPa。普通砼强度范围C15—C80。13、砼表观密度:普通砼的表观密度2000-2800kg/m3,一般工程中设计的砼密度为2350-2450之间,可以取2400kg/m3。 14、砖的单位(经验)用量:标准砖512块/m3(529块)。每块砖的实际体积是(240*115*53)=立方米,加砂浆的体积是*{+灰缝}*{+灰缝}=立方米.那么每立方米墙体用砖是1/=529块.砂浆用量是1/=684块.684-529=155块*=立方米(计算没考虑损耗) 15、钢筋的单位理论质量:m。 16、砼抗渗性:用抗渗等级表示:P4、P6、P8、P10、P12五个等级。 17、砂浆的强度等级:边长的立方体试件;、M5、、M10、M15、M20六个等级。 18、基坑边缘堆置土方和材料:距基坑上部边缘不少于2m,堆置高度不应超过。

汽车专业术语汇总20190928

乘用车(passenger vehicle) ●是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的汽车,包括驾驶 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它也可以牵引一辆挂车。乘用车涵盖了轿车、微型客车以及不超过9座的轻型客车。乘用车下细分为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多功能车(MPV)、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专用乘用车和交叉型乘用车。 轿车分级 ●按照中国大陆标准划分为:微型轿车(排量为1L以下)、普通级轿车(排量为1.0~1.6L)、 中级轿车(排量为1.6~2.5L)、中高级轿车(排量为2.5~4.0L)、高级轿车(排量为4L 以上)。 ●目前流行的是德国分级方法,分为A、B、C、D级,其中A级车又可分为Aoo、Ao和A 等三级车,相当于我国微型轿车和普通型轿车;B级和C级分别相当于我国的中级轿车和中高级轿车;D级车是相当于我国高级轿车。 级别轴距排量 A00级2-2.2米小于1升 A0级 2.2-2.3米1-1.3升 A级 2.3-2.45米 1.3-1.6升 B级 2.45-2.6米 1.6-2.4升 C级 2.6-2.8米 2.3-3.0升 D级大于2.8米大于3.0升 注:中国人偏爱大空间,实际轴距和排量均偏大 MPV ●MPV的全称是Multi-Purpose Vehicle,即多用途汽车。它集轿车、旅行车和厢式货车的 功能于一身,车内每个座椅都可调整,并有多种组合的方式,例如可将中排座椅靠背翻下即可变为桌台,前排座椅可作180度旋转等。近年来,MPV趋向于小型化,并出现了所谓的S-MPV,S是小(Small)的意思。S-MPV车长一般在(4.2-4.3)m之间,车身紧凑,一般为(5—7)座。 SUV ●SUV的全称是Sport Utility Vehicle,中文意思是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现在主要是指那些 设计前卫、造型新颖的四轮驱动越野车。SUV一般前悬架是轿车型的独立悬架,后悬架是非独立悬架,离地间隙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既有轿车的舒适性又有越野车的越野性能。由于带有MPV式的座椅多组合功能,使车辆既可载人又可载货,适用范围广。 皮卡(PICK-UP) ●又名轿卡。顾名思义,亦轿亦卡,是一种采用轿车车头和驾驶室,同时带有敞开式货车车 厢的车型。其特点是既有轿车般的舒适性,又不失动力强劲,而且比轿车的载货和适应不良路面的能力还强。

房地产专业术语(名词解释)

十一、房地产专业术语 1、问:什么就是商品房? 答:就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开发建设得房屋,均按市场价出售。商品房根据其销售对象得不同,可以分为外销 商品房与内销商品房两种。 2、问:什么就是外销房? 答:外销商品房就是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得,取得了外销商品房预(销)售许可证得房屋,外销商品房可以出售给国内外(含港、澳、台)得企业, 其她组织与个人。 3、问:什么就是内销房? 答:内销商品房就是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得,取得了商品房销售许可证得房屋,内销商品房可以出售给当地企事业单位与居民。 4、问:什么就是复式住宅? 答:复式住宅就是受跃层式住宅启发而创造设计得一种经济型住宅。这类住宅在建造上仍每户占有上下两层,实际就是在层高较高得一层楼中增 建一个1、2米得夹层,两层合计得层高要大大低于跃层式住宅(复式为 3、3米,而一般跃层为5、6米),复式住宅得下层供起居用,炊事、进 餐、洗浴等,上层供休息睡眠与贮藏用,户内设多处入墙式壁柜与楼梯, 中间楼板也即上层得地板。因此复式住宅具备了省地、省工、省料又 实用得特点,特别适合子三代、四代同堂得大家庭居住,既满足了隔代 人得相对独立,又达到了相互照应得目得。 5、问:什么就是跃层式住宅? 答:跃层式住宅就是近年来推广得一种新颖住宅建筑形式。这类住宅得特点就是,内部空间借鉴了欧美小二楼独院住宅得设计手法,住宅占有上下 两层楼面,卧室、起居室、客厅、卫生间、厨房及其它辅助用房可以分 层布置,上下层之间得交通不通过公共楼梯而采用户内独用小楼梯联 接。跃层式住宅得优点就是每户都有二层或二层合一得采光面,即使朝 向不好,也可通过增大采光面积弥补,通风较好,户内居住面积与辅助 面积较大,布局紧凑,功能明确,相互干扰较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