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剧吐病例讨论共23页文档
妊娠剧吐病例讨论(幻灯片)概要

讨论三、分子结构上血HCG和TSH均是糖蛋白,由α和β亚基组成,两者在结构上相似,其受体也相似,可以认为HCG是一个微弱的 TSH激动剂。
妊娠剧吐时更高的HCG刺激TSH受体,促进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加,负反馈抑制TSH水平下降,故妊娠剧吐孕妇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早孕妇女。
同时甲状腺激素的升高又可加重妊娠剧吐。
总结对妊娠剧吐,血HCG异常升高者,检测甲状腺功能可早期发现、明确孕妇甲状腺情况,以便及时给予合理、适当治疗,以减少甲亢对孕妇及胎儿的不良影响,提高孕妇及后代的健康水平。
谢谢!。
111例妊娠剧吐临床分析

111例妊娠剧吐临床分析目的:探讨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对妊娠剧吐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111例妊娠剧吐患者予基础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及心理治疗。
结果:111例均治愈出院,一般2~3d即可正常进食,住院时间4~7d,平均住院时间5d,病人精神及一般状态较好。
尿酮体一般入院后第一天可转阴,最多不超过2d,111例随访6个月继续妊娠情况良好。
结论:妊娠剧吐需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并辅以适当心理治疗以减轻症状,提高疗效。
标签:妊娠剧吐;临床分析;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妊娠剧吐是孕妇妊娠5~10周,频繁恶心、呕吐、不能进食,排除其他疾病引发的呕吐,体重较妊娠前减轻≥5%,体液电解质失衡及新陈代谢障碍,需住院输液治疗者[1],发生率大约为0.5%~2%。
常导致水、电解质、脂肪代谢紊乱,甚至出现肝肾功能衰竭、神经系统症状,威胁母儿健康。
本文旨在探讨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对妊娠剧吐患者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2010年至2015年我院妇产科以“妊娠剧吐”诊断收住入院的111例患者,年龄20~40岁,孕周6~24周,剧吐时间持续4~15d。
排除消化系统、内分泌及神经系统疾病。
1.2 治疗方法1.2.1 药物治疗1.2.1.1 基础治疗禁食2~3天,完善相关检查,判断失水量及电解质紊乱情况,酌情补充液体和电解质。
予静脉滴注葡萄糖液、葡萄糖盐水及复方氨基酸,每日补足3000~4000ml,适当加入氯化钾、维生素及维生素B6,并肌肉注射维生素。
1.2.1.2 对症、支持治疗①合并代谢性酸中毒:CO2CP≤18mmo1/L时适当补充5%碳酸氢钠注射液或11.2%乳酸林格液。
②对于营养不良者可静脉补充必需氨基酸、脂肪乳。
③若患者体重减轻>5%~10%,无法进食时可选择鼻饲管或中心静脉全胃肠外营养。
④孕妇可在停止呕吐后,试进食少量流食,逐渐增加进食,同时调整补液量直到可恢复正常饮食。
1.2.2 心理治疗告知孕妇妊娠呕吐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使患者了解这一生理现象,疾病痊愈后可继续妊娠,且与正常孕妇一样,对胎儿无影响。
妊娠剧吐病历范文

妊娠剧吐病历范文妊娠剧吐的原因有哪些?孕妇的早孕反应多数在孕12周后自然恢复。
但少数病例恶心、呕吐症状严重且持久,以致食物摄入量明显减少,导致孕妇营养不良、体液和电解质紊乱,造成体重下降,出现脱水状态,临床上称之为妊娠剧吐。
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发病率为0.35%~0.47%,其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大约与以下因素有关:1.精神心理因素。
多数研究认为,孕妇的精神和心理状态是导致妊娠剧吐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还有研究发现,在妊娠剧吐妇女中,相当一部分人具有逊于正常的智力,有不成熟的情感状态和极强的对母依赖性。
事实上,孕妇情绪越紧张,越焦虑,妊娠反应越明显,因此,放松情绪,乐观向上,持平常心则对应大有裨益。
2/神_苗素。
妊娠早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升高而皮层下中枢的抑制性低,导致自主神经活动紊乱。
妊娠期随着子宫增大,子:寒内尔:笔华不断受到刺激,冲动传导到大脑中枢,而引起反射性民摩。
3.为分泌因素。
有研究报道70%的妊娠剧吐妇女有高甲状腺素血症;其程度与血清游离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明显相关。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具有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可使甲状腺兴奋并激活,还有研究证明妊娠剧吐与HCG水平呈正相关。
妊娠剧吐与肾上腺皮质增生及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还有报道说妊娠剧吐与孕酮缺乏或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关,但此提法难以解释许多临床现象。
4.其他因素。
包括婚姻状态、年龄、胎次、种族、经济地位、社会文化背景、失业、战争等。
如欧洲发病率高于非洲,白种人发病率高于黑种人,第一胎发生率高,年龄越轻发病率越高,处于失业或战争中的孕妇易出现妊娠剧吐。
5.妊娠呕吐是胎儿的“自卫”反应,是协助人体排出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的重要手段,因此,除非呕吐十分剧烈、导致电解质紊乱、身体营养缺乏,必须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一般的孕吐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大可不必小题大做。
孕妇也不必紧张,越紧张,呕吐症状越明显。
妊娠剧吐

辅助检查
• 尿液检查 尿妊娠试验:以明确是否妊娠。 尿妊娠试验:以明确是否妊娠。 尿分析:尿酮体阳性;尿比重增加; 尿分析:尿酮体阳性;尿比重增加;尿中可出现蛋白和 管型。 管型。 24H尿量:减少 尿量: 尿量 • 血液分析 血分析:可见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升高, 血分析:可见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升高,血细胞比容 增加,提示血液浓缩。 增加,提示血液浓缩。 血生化检查: 血生化检查:钾、氯浓度降低;严重者可见肝肾受损表 氯浓度降低; 如谷丙转氨酶、血胆红素、肌酐等升高。 现,如谷丙转氨酶、血胆红素、肌酐等升高。 • 必要时行眼底及神经系统检查
临床表现
• 多见于年轻初孕妇,停经40日左右出现早孕反应,逐渐加重直至频繁 多见于年轻初孕妇,停经 日左右出现早孕反应 日左右出现早孕反应, 呕吐不能进食。呕吐物中有胆汁或咖啡样物质。 呕吐不能进食。呕吐物中有胆汁或咖啡样物质。严重呕吐引起失水及 电解质紊乱,动用体内脂肪,其中间产物丙酮聚积, 电解质紊乱,动用体内脂肪,其中间产物丙酮聚积,引起代谢性酸中 患者体重明显减轻,面色苍白,皮肤干燥,脉搏细数, 毒。患者体重明显减轻,面色苍白,皮肤干燥,脉搏细数,尿量减少 严重时出现血压下降,引起肾前性急性肾衰竭。 ,严重时出现血压下降,引起肾前性急性肾衰竭。 • 妊娠剧吐可致两种严重的维生素缺乏症。 妊娠剧吐可致两种严重的维生素缺乏症。 维生素B1缺乏可致 缺乏可致Wernicke综合征 又称魏尼凯氏脑病), 综合征( ),是一种 ① 维生素B1缺乏可致Wernicke综合征(又称魏尼凯氏脑病),是一种 神经脑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精神意识障碍,眼球震颤、 神经脑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精神意识障碍,眼球震颤、视力下降 共济失调等,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达50%。 、共济失调等,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达 。 维生素K缺乏可致凝血功能障碍 孕妇出血倾向增加, 缺乏可致凝血功能障碍, ② 维生素 缺乏可致凝血功能障碍,孕妇出血倾向增加,可发生鼻出血 骨膜下出血,甚至视网膜出血。 、骨膜下出血,甚至视网膜出血。
妊娠剧吐个案

子宫腺肌症个案追踪知识点:一、子宫腺肌症的定义: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一样,属于妇科常见病和疑难病。
子宫腺肌病多发生于30~50岁左右的经产妇,但也可见于年轻未生育的女性,这可能与各种宫腔操作手术增多有一定关系。
约15%的患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约50%合并子宫肌瘤。
本病的治疗可用药物干预,也可行手术治疗,但根治较难,只有患者绝经后子宫腺肌症方可逐渐自行缓解。
故而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需结合患者的年龄、症状及生育要求进行个体化选择。
二、病因:子宫腺肌病病因至今不明。
目前的共识是因为子宫缺乏黏膜下层,因此子宫内膜的基底层细胞增生、侵袭到子宫肌层,并伴以周围的肌层细胞代偿性肥大增生而形成了病变。
中医认为本病由气滞、寒凝、热灼、气虚、肾虚导致瘀血阻滞冲任、胞宫,经行不畅则痛经。
瘀血阻滞冲任、胞宫为主要病机。
三、临床表现:子宫腺肌病过去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经产妇,但近些年呈逐渐年轻化趋势,这可能与剖宫产、人工流产等宫腔手术增多有关。
1.症状(1)月经失调(40%~50%)主要表现为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月经前后点滴出血,严重的患者可以导致贫血。
(2)痛经(25%)特点是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
常在月经来潮前一周开始出现,当经期结束痛经即缓解。
痛经初期服用止痛药物可以缓解,但随着病情进展,痛经需要服用的止痛药物剂量明显增加,使患者无法耐受。
(3)其他大约有35%的患者无明显症状。
2.体征妇科检查子宫常均匀增大呈球形,子宫腺肌瘤可表现为质硬的结节。
子宫一般不超过孕12周大小。
临近经期,子宫有触痛感;经期,子宫增大,质地变软,压痛比平时更明显;经期后,子宫缩小。
子宫常与周围尤其是后面的直肠粘连而活动较差。
15%~40%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约一半患者合并子宫肌瘤。
四、检查:1.影像学检查是术前诊断本病最有效的手段。
阴道超声检查敏感性达80%,特异性可达74%,较腹部探头准确性高。
浅谈妊娠剧吐的临床诊治

浅谈妊娠剧吐的临床诊治目的探讨妊娠剧吐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妇科检查,必要时结合临床化验检查进行诊断并治疗。
结论防治措施为避免引起呕吐的因素,维持体液及新陈代谢平衡,必要时需终止妊娠。
标签:妊娠剧吐;诊断;治疗大部分孕妇在停经6周左右开始出现乏力、畏寒、嗜睡、流涎、头昏、喜食酸物、食欲不振或厌恶油腻、晨起呕吐、恶心等一系列症状,称早孕反应。
早孕反应一般约持续2个月后自行消失。
其中少数孕妇早孕反应严重,出现频繁恶心呕吐,甚至不能进食,排除其他引发的呕吐的疾病,伴体重下降(较妊娠前减轻≥5%)、体液电解质紊乱及新陈代谢障碍,严重者可危及生命,需要住院治疗,称为妊娠剧吐。
发生率0.35%~47%。
1病因病因不明,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1精神社会因素精神、社会因素可能与此病相关。
易发生妊娠剧吐的孕妇多为处于焦急、忧虑、精神过度紧张状态及生活环境和经济状况较差者。
1.2内分泌因素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可能和妊娠剧吐相关。
孕妇血HCG水平上升与下降的时间与早孕反应出现与消失的时间相一致。
同时在剧烈呕吐发生率较高的葡萄胎患者、多胎妊娠孕妇中,血HCG水平明显升高。
妊娠剧吐还和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雌二醇水平的高低与妊娠剧吐发生率高低一致,正在使用雌激素的妇女比未服者更易出现恶心和呕吐,证明了妊娠剧吐对雌激素的易感性。
1.3其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也可能和剧吐妊娠有关。
2病理生理妊娠剧吐引起电解质平衡紊乱和酸碱平衡紊乱。
前者包括低钾、低钠、低氯血症,后者包括酮症酸中毒和碱中毒。
酸中毒主要是由于长期摄入不足,机体利用脂肪供能增多,导致脂肪代谢的中间產物--乙酰乙酸、丙酮、β-羟丁酸增多,从而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而碱中毒的主要原因则是呕吐所致,呕吐除了导致大量胃酸丢失,还伴随钾离子丢失。
而细胞外液中的钾离子浓度下降后,细胞内的钾离子外渗,同时交换细胞外的氢离子增多,导致细胞外液的氢离子浓度进一步降低,引起代谢性碱中毒。
妊娠剧吐个案查房总结

妊娠剧吐个案查房总结妊娠剧吐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反应,也被称为孕早期恶心呕吐。
它通常在怀孕的早期出现,大约在孕周6-8周开始,持续到孕周12-16周左右,但也有些妇女可能会在整个怀孕期间都经历剧吐。
妊娠剧吐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
它的发生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孕激素水平的变化、胃肠道运动减慢、妊娠期间的心理和情绪变化等因素有关。
在查房时,对于妊娠剧吐患者的总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病史:了解患者的孕周、症状的起始时间、症状的严重程度、是否有呕吐物、是否伴随其他不适等。
2. 体格检查:检查患者的一般情况、体温、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注意查看有无脱水迹象,如口干、皮肤弹性差等。
3. 实验室检查:可以进行一些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以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恶心呕吐,并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4. 营养支持:妊娠剧吐患者常伴有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建议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包括分次进食、选择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或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口服补液盐。
5. 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药物治疗,如维生素B6、盐酸多奈哌齐、普通丁胺等,但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安全性。
6. 心理支持:妊娠剧吐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带来一定的负担,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关怀,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压力,有助于改善症状。
总之,妊娠剧吐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反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营养摄入有一定影响。
在查房时,我们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和药物治疗,并提供心理支持,以帮助患者度过这一阶段。
妊娠剧吐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原则

妊娠剧吐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原则【关键词】妊娠剧吐;原因分析;处理原则妊娠剧吐是妊期发生的严重呕吐,不同于一般妊娠晨吐,而是一种剧烈的恶心呕吐,不能进食,可以导致体液失衡、新陈代谢障碍,如果治疗不及时还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Wernicke脑病,甚至危及孕妇生命[1]。
一般发生于孕期的6—12周,少数可延至妊娠中、晚期,发生率0.35%-0.47%。
现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接诊的170例妊娠剧吐的患者,总结妊娠剧吐的原因以及处理原则,指导临床治疗。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70例患者,年龄20~43岁,平均33.71岁,所有患者均有停经史,并出现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或食入即吐的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消瘦以及皮肤干燥的体征,尿HCG检查呈阳性。
其中初孕妇123例,占72.35%;经孕妇(包括有分娩及流产、引产史)47例,占27.64%,孕周为6~24周。
本组患者每日呕吐次数均超过8次,呕吐持续时间2~10周。
1.2辅助检查:除了生命体征及妇科检查外,患者入院后还应立即完成血常规、尿常规、尿妊娠免疫试验、血HCG、血气分析、B超、心电图、肝肾功能等检查以排除其它系统及器官病变所导致的呕吐,避免误诊。
其中单纯妊娠剧吐者140例;妊娠并发葡萄胎6例,急性胃肠炎3例,并发阑尾炎7例,病毒性肝炎2例,急性胆囊炎4例,急性胰腺炎1例;妊娠剧吐合并甲亢3例,合并先兆流产2例,wernicke脑病2例,糖尿病1例,高血压1例。
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紊乱,轻度脱水92例,中度脱水40例,重度脱水38例;149例妊娠剧吐患者,其中110例尿酮体阳性,39例尿酮体阴性。
1.3 处理:包括原发疾病的治疗、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的紊乱、对症支持以及健康教育等。
病情较轻者行门诊治疗,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以及健康教育;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则需要住院治疗,治疗方式应按病情决定。
2结果经过积极的治疗以及健康教育,本组170例患者病情均得到缓解,呕吐症状得到控制,水电解质紊乱被纠正,各项指标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