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

合集下载

《劳动与技术》一年级上册教案

《劳动与技术》一年级上册教案

《劳动与技术》一年级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劳动与技术》一年级上册教材第三章节“我们的双手真灵巧”,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手的功能和作用,学习简单的手工制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手的功能和作用,认识到双手的灵巧性。

2. 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手的功能和作用的认知,简单手工制作方法。

难点:手工制作的技巧,培养学生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PPT,手工制作样品,剪刀,胶水,彩纸等。

学具:学生人手一份手工制作材料,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用双手完成的精美手工作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作品是用什么工具完成的?我们的双手有哪些功能?2. 讲解(10分钟)a. 教师讲解手的功能和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双手的灵巧性。

b. 教师演示简单手工制作过程,强调制作技巧。

3. 互动(10分钟)a.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手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b. 学生互相展示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手工制作,教师给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主题:《我们的双手真灵巧》2. 内容:a. 手的功能和作用b. 简单手工制作方法c. 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彩纸完成一个自己喜欢的手工制作。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手工制作,发挥创造力,提高动手能力。

同时,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参与孩子的手工制作活动,共同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4. 学生互动环节的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手的功能和作用,从而激发他们对双手的重视和保护。

小学一年级劳动技术教案(完整版)

小学一年级劳动技术教案(完整版)

小学一年级劳动技术教案(完整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劳动技术的定义和作用。

2. 学生能够了解身边常见物品的制作过程和原材料。

3. 学生能够通过简单的劳动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巧和安全知识。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劳动技术的定义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1. 教学实践中,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2. 学生所需的劳动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可以通过问答或图片呈现,让学生了解劳动技术的定义和作用。

二、呈现(10分钟)1. 老师用PPT或实物,让学生了解不同物品的制作过程和原材料。

2.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物品,并让学生描述制作过程和原材料。

三、讲解(15分钟)1. 老师讲解常见的劳动技术和相关知识。

2. 老师讲解安全常识,并告知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注意事项。

四、实践(20分钟)1. 老师布置学生进行简单的实践活动,如折纸飞机、织围巾等。

2. 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记录制作过程和所需的材料。

五、总结(5分钟)1.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回答学到了什么。

2.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六、拓展(10分钟)1. 老师以小组或个人形式,让学生讨论其他常见物品的制作过程和原材料。

2.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和感受。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劳动技术的作文,描述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学习和体验。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呈现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既让学生了解到劳动技术的定义和作用,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了安全知识,为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提供了保障。

整体效果良好,学生表现积极,学到了很多新知识。

但是,可能部分学生对于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制作过程和材料记录不够详细,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呼吁学生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性。

一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设计

一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设计

一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如整理书包、打扫卫生、摆放桌椅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学习整理书包教学目标:学会整理书包,养成物品分类存放的好习惯。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书包的内部结构,分析物品分类的方法,实践整理书包的过程。

2. 第二课时:学习打扫卫生教学目标:学会使用扫把、拖把等工具打扫卫生,保持环境整洁。

教学内容:讲解扫把、拖把的使用方法,带领学生实践打扫卫生的过程。

3. 第三课时:学习摆放桌椅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桌椅的摆放要求,实践摆放桌椅的过程。

4. 第四课时:学习整理床铺教学目标:学会整理床铺,保持卧室整洁。

教学内容:讲解床铺的整理方法,带领学生实践整理床铺的过程。

5. 第五课时:学习叠衣服教学内容:讲解叠衣服的方法,带领学生实践叠衣服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劳动技术的操作方法。

2.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动手能力。

3.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采用问答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独立完成基本的劳动技术操作。

2. 学生能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劳动任务。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2. 实物的书包、扫把、拖把、床铺等劳动工具和物品。

3. 分组合作的道具,如桌椅、衣服等。

4. 劳动技术指导书籍和相关文章。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劳动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劳动技术的兴趣。

2. 教学内容与实践活动:a. 第一课时:组织学生观看整理书包的视频,讲解整理书包的方法,引导学生实践整理书包。

b. 第二课时:演示打扫卫生的过程,讲解工具的使用方法,组织学生分组实践打扫卫生。

一年级上册劳动教育教案20篇

一年级上册劳动教育教案20篇

一年级上册劳动教育教案20篇一、感恩劳动,尊重劳动者任务描述:撰写一篇教案,教导一年级学生感恩劳动,尊重劳动者的重要性。

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习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感恩劳动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的态度,学会感谢他人的劳动。

3. 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劳动,劳动的意义。

2. 劳动者的重要性,他们为我们的生活做出了哪些贡献。

3. 学习感恩劳动的方法,学会尊重劳动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课学到的劳动的相关知识,提问学生劳动的意义是什么。

2. 讲解劳动者的重要性,向学生展示不同职业的劳动者,他们的工作内容,以及他们为社会做出的贡献。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感恩劳动者,我们如何感恩劳动者。

4. 分组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劳动者,设计感谢他们的方式,并进行表演或书写感谢信。

5. 合作展示:让每个小组依次展示他们设计的感谢方式,其他学生可以提出意见或建议。

6.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重申感恩劳动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劳动者,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

四、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分组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通过小组展示和学生的回答,评估学生对感恩劳动和尊重劳动者的理解程度。

二、劳动创造美丽家园任务描述:撰写一篇教案,教导一年级学生劳动创造美丽家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习劳动创造美丽家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2. 培养学生保持环境整洁的习惯,学会珍惜资源。

3. 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的重要性,环境对人的影响。

2. 学习劳动创造美丽家园的方法,学会保持环境整洁。

3. 环境保护的意义,学会珍惜资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美丽的家园,引导学生思考环境的重要性。

2. 讲解环境对人的影响,包括身体健康、心情舒畅和学习效果等方面。

《劳动与技术》一年级上册教案

《劳动与技术》一年级上册教案

《劳动与技术》一年级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劳动与技术》一年级上册,主要涉及第二章“认识劳动工具”的第一节“简单工具的使用”。

具体内容包括:各种简单工具的名称、特点及正确使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简单劳动工具的名称、特点及正确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各种简单劳动工具的名称、特点及正确使用方法。

难点:劳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劳动工具实物或图片、视频资料。

学具:劳动工具使用手册、实践作业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介绍生活中常见的劳动工具,引发学生对劳动工具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各种简单劳动工具的名称、特点及正确使用方法,让学生在理论上了解劳动工具。

3. 实践操作(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劳动工具。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举例,讲解劳动工具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劳动工具的作用。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实践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各种简单劳动工具的名称、特点及正确使用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出你生活中见过的劳动工具,并说明它们的作用。

答案:略2. 请描述一下你如何正确使用一把螺丝刀。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实践,提高劳动技能。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补充1. 劳动工具的分类:根据工具的功能和用途,将其分为三类:手动工具、电动工具和测量工具。

2. 手动工具的名称、特点及正确使用方法:包括锤子、螺丝刀、扳手、钳子等。

例如,锤子用于敲打物体,尖端部分要朝向物体,握锤时要握紧,以免滑落;螺丝刀用于拧紧或松开螺丝,根据螺丝的型号选择合适的螺丝刀,握刀时要稳定,用力要均匀。

一年级劳动教育教学教案(5篇)

一年级劳动教育教学教案(5篇)

一年级劳动教育教学教案篇1活动目标:使学生懂得认真值日是爱劳动的表现,也是对班集体尽职尽责,教育学生当好值日生。

活动要点:1.认真值日是爱劳动的表现。

2.要认真负责地当好值日生。

3.争取早日戴上劳动章。

教具准备:图片、劳动章活动过程:一、听故事《打扫》1.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时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故事。

好,向朋友想不想听?老师有个要求,听清楚故事中有谁?他们在干什么?2.听故事:3.你喜欢哪个小动物?为什么?4.小结:值日生应该像小蜜蜂一样爱劳动,对工作认真负责,关心班级,不怕脏和累,为班级尽职尽责。

5.揭示班队主题——劳动最光荣二、情感教育(出示照片)图①地面有果皮、纸屑、泥块等;图②桌子排得很乱、黑板没擦;图③扫帚、纸篓等乱七八糟堆在一起;同学们,从这几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学生边看图边找问题,最后引导学生说出:卫生又差又乱,在这样的教室里上课,心里很不舒服,会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等……)三、怎样当好值日生1.出示图片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有的洒水、有的扫地、有的拖地、有的擦桌椅、有的摆桌椅、有的坐在一边、有的在聊天……)2.怎样才能做好值日呢?a.每人都有自己的职责,互相帮助。

b.全小组同学齐心合力,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

3.为什么要每天值日而且轮流当值日生呢?(引导学生说出:值日是为了同学们能在干净的教室里学习,值日劳动是大家的事,大家都要动手做,每个同学都是班级的主人,都应该当好值日生。

)四、学做小蜜蜂,认真做值日出示照片,学生看,如果你觉得图片中的孩子做得对,就伸出大拇指和食指作“√”的样子;如果他做错了,就伸出两只食指作“×”的样子。

①下雨了,一个小朋友两脚都是泥,就进了教室;②一个小朋友扫地时,满教室都飞着灰尘;③小刚拖完地说:“强强咱俩去倒垃圾。

”强强说:“我是摆桌椅的,我不去。

”小兰跑过来说:“我去。

”④今天冬冬当值日生,但下午一放学他就回家了;⑤手工课上完了,小莉把不用的纸都弄到了地下。

小学一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最新)

小学一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最新)

了解游戏主题——修理
1、情景导入:铅笔盒坏了,该怎么办?
2、教师演示修理铅笔盒。

3、组织学生讨论:那些人专门从事修理工作?
活动二:明确游戏规则
1、出示医生坐诊的图片。

2、介绍游戏规则。

3、教师做裁判,组织一组学生玩游戏。

活动三:说说“什么人”修理什么
1、指导各组开展比赛。

2、组织学生评选出一些有创意的回答。

活动一:认识线条造型的多变
1、用一根电线变化出不同的造型,如手镯、数字等。

2、利用电线还能变出什么呢。

3、归纳:用一根线条设计出造型多样的作品来!
活动二:辨别普通回答和创造性回答
1、将电线变成“U”,提问:这是什么东西?
2、根据学生的回答解释什么是创造性回答。

活动三:线条造型”比赛
1、组织学生分组。

2、指导各组开展游戏。

3、组织学生一些有创意的造型和说明。

活动一:了解高建筑物的建设要求
1、出示一些电视塔和摩天大楼。

2、组织学生读者论坛高建筑物的特点。

活动二:小组设计牙签高楼
1、提问:可以用牙签和橡皮泥搭一个怎样的高楼。

2、组织学生讨论并设计牙签高楼。

活动三:搭建牙签高楼
1、介绍游戏规则。

2、比赛开始并计时。

3、用尺测量各组搭建的高楼的高度。

4、测各组搭建的稳定性。

一年级上册劳技教案

一年级上册劳技教案

一年级上册劳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整理书包、摆放桌椅、扫地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整理书包教学目标:学会整理书包,养成物品分类摆放的好习惯。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书包的结构,学会将书、文具等物品分类放入书包,并能够整齐地摆放。

2. 第二课时:摆放桌椅教学目标:学会摆放桌椅,保持教室整洁。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教室桌椅的摆放规则,学会独立摆放桌椅,并保持教室整洁。

3. 第三课时:扫地教学目标:学会扫地,保持环境卫生。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掌握扫地的方法,学会扫地并将垃圾倒入垃圾桶,保持环境卫生。

4. 第四课时:擦黑板教学目标:学会擦黑板,保持黑板清洁。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擦黑板的注意事项,学会正确擦黑板,保持黑板清洁。

5. 第五课时:整理学习用品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学习用品的摆放,学会将学习用品分类整理,并保持桌面整洁。

三、教学方法1. 实践教学法: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示范教学法:教师以身作则,示范正确的劳动方法,引导学生模仿。

3. 小组合作教学法: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操作技能等。

2. 终结性评价:评价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如完成质量、速度等。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行评价,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五、教学资源2. 劳动工具:准备适量的扫把、拖把、黑板擦等劳动工具。

3. 学习用品:准备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供学生实践使用。

4. 教学课件: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六、第六课时:整理书桌教学目标:学会整理书桌,保持个人学习空间整洁。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书桌整理的重要性,学会将书籍、文具等物品分类放置,并保持书桌整洁有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2017-2018学年上学期学校:班级:老师:第一课整理书包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活动中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2、初步使学生养成有条理整理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怎样把学习用品有条理地装进书包。

教学难点:按类整理,课本类是按照使用次数的多少排列顺序。

教学准备:书包、课本。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下面我说一个谜语,大家听好,考虑好了再举手回答谜底。

身体短来耳朵长,各种知识肚中装。

上学我要把它背,放学我要它帮忙。

书包是同学们离不开的物品,我们要把各种文具、作业、练习本、书本等装入书包,然后背着书包进入学校学习,放学时,又要把学习用品装入书包,背着它回家去。

怎样把学习用品有条理地装进书包,怎样用正确的姿势背书包,正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装书包1、整理分类。

我们使用的学习用品较多,有课本、作业本、橡皮、铅笔、文具盒等。

先将这些东西大体分为三类。

一类是课本类,一类是作业本、练习本类,还有一类是文具类,如橡皮、铅笔、小刀等。

然后按类整理,课本类是按照使用次数的多少排列顺序,语文课时多,放在最上面,其次是数学,依次是思想品德、自然、音乐、美术、体育、社会、劳动。

要让学生记住这一顺序,以便取放。

作业本、练习本也要按照科类或按课上使用课下使用分,文具要装入文具盒内,让学生练习,同桌检查。

2、装书包。

所有的学习用品整理分类后,即可装书包,要先装课本类,再装练习本类,最后装文具类。

装好后,同桌要互相检查一下,然后,老师训练学生熟练地取出、装入某种学习用品。

反复练习几遍。

书包整理好后,要放在桌洞里或桌旁,如果在家里,可以放在自己的写字台上或挂在适当的地方。

三、讲授背书包1、认识不同样式的书包:单肩式、双肩式、手提式。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双肩式书包。

2、背书包的方法。

单肩式书包可以将带子直接挂在左肩或右肩上,书包顺势垂挂在左腰或右腰下;也可以将书包带子套过头,带子挂在左肩,书包垂挂在身体右侧。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哪种背法,都要将书包带子的长短调整好,而且左右肩轮换使用。

3、可简单介绍一下手提式、双肩式书包的背法。

四、练习背书包。

可按小队分组,让学生背起书包,在教室里走一走。

五、小结。

第二课整理书桌教学目标:使学生们认识到整理书桌的意义,学习整理书桌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按物品种类及数量摆放。

教学难点:摆放物品要整齐,要有一定的顺序。

课前准备:带有抽屉的书桌1~4张,每桌配有大小不同的书、杂志、字典、日记本、笔记本、成绩手册以及铅笔、水彩笔等文具用品,还可以配有台灯、小花瓶和有课程表的小镜架等物品。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师可根据课文向学生讲讲玲玲平时是怎样注意整理书桌的。

通过一起讨论,让学生们明确养成经常整理书桌的习惯对提高学习效率是有好处的,而且知道我们要养成注意整洁、做事有条理的良好习惯就要从整理书桌这些小事开始。

二、可让几个学生向全体同学示范一下他们是怎样整理书桌的。

在整理的过程中,要注意请这些同学向大家说明乱放物品有什么坏处,为什么要这样整理。

从而让同学们知道:1、物品乱堆乱放,会浪费桌面和抽屉的空间,摆放整齐会使可利用的空间扩大。

2、物品堆放太多或放置杂乱,既防碍书写和展书阅读,又会干扰视线,使人的注意力分散。

3、物品乱堆放,取用时要东翻西寻,很不方便,浪费了时间,而且难以清点,甚至是遗失了也不清楚。

4、乱堆放易损坏物品。

三、可引导学生观看课文插图,判断怎样摆放才合适。

四、由于各人家庭条件不同,所以各人的书桌大小、物品种类和数量也不一样。

可以让学生们说说自己家里的书桌是如何摆放物品的,这样放带来什么好处。

五、可以进行整理书桌的比赛。

在每轮比赛前,教师摆放物品时,在物品种类,数量和位置上都要作些变动,以培养学生据不同条件整理的能力,同时也增添比赛的气愤。

六、本课还要求学生学会经常整理好教室里的书桌。

要向学生提出整理教室书桌的要求。

可让学生动手练习整理,然后进行检查、评定,提出表扬。

第三课安全第一教学目标:学会沉着、冷静、及时、有效地处理紧急情况,保证人身安全。

教学重点:流鼻血的自救与护理。

教学难点:学会沉着、冷静、及时、有效地处理紧急情况。

教学准备:《手指被铁门压破》的故事。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谈谈注意安全的必要性。

二、学学做做1、防灾的安全:地震、玩火、雷雨、煤气泄露、电起火时的安全。

2、外出的安全3、门户的安全4、受伤后的自救:手指破了、被烧伤、流鼻血的自救、护理。

三、想想练练1、讨论图中小朋友的做法是否正确。

2、同学们一起讨论,还有哪些方面应注意安全,怎样才安全?3、进行安全知识游戏。

第四课打扫校园教学目标:学习打扫校园,创造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

教学重点:清扫水沟。

教学难点:保持环境卫生。

教学准备:扫帚、撮箕、水桶、铁铲、竹竿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学学做做卫生委员分派清扫任务1、打扫操场2、清扫水沟3、清扫墙壁注意不要让灰尘落入自己的眼睛。

三、想想练练参加清扫校园的劳动,比一比,看谁的清扫任务完成得最好。

第五课整理学校小花园教学目标:学会整理花园,爱护花草树木,维护小花园。

教学重点:学会整理花园。

教学难点:清除杂草。

教学准备:铁铲、簸箕、锄头、铁锹、扫帚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学校美丽的小花园,将校园装饰得绚丽多姿。

爱护校园的花草树木,整理、维护小花园,是我们每一个小学和责任和义务。

二、学学做做1、修理小路:需要将小路修整成中间高、两边低的龟背形。

2、清除杂物和杂草。

3、摆放花木:把开花的盆栽花卉摆放到供大家观赏的适宜地方;没有开花的盆栽花卉,应摆放在适宜它们生长的环境中。

三、想想练练1、为什么要把花园里的小路整修成中间高、两边低的龟背形?2、了解花园里植物和名称第六课制作不倒翁教学目标:学会制作不倒翁,了解其制作原理。

教学重点:制作不倒翁的过程。

教学难点:在乒乓球上画动物或人物的样子。

教学准备:剪刀、胶水、乒乓球、绘图纸、铁块、胶纸。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学学做做(一)猜谜导入(二)做底部1、剪破损的乒乓球。

2、配重。

(三)做上部先用绘图纸剪一张扇形纸样,再把扇形纸样粘贴成一个圆锥。

(四)组装二、想想练练不倒翁的底部为什么要用圆形的东西来制作?可以用方形的东西来制作吗?想一想,这是什么道理。

三、改进与创新怎样将不倒翁做得更精致、美观第七课制作纸手提袋教学目标:学会用纸制作手提袋,变废为美,美化生活。

教学重点:制作手提袋的式样。

教学难点:在年历反面折线、贴好手提。

教学准备:剪刀、胶水、年历纸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学学做做(一)展示老师自制的手提袋,向学生介绍。

(二)准备材料。

(三)画折线。

按书中规定的尺寸,在年历纸反面用铅笔、直尺画好折线、贴面,并定好提绳孔位,然后按各折线将纸折叠一次。

(四)做纸袋。

(五)上提绳。

注意要用打孔器打孔。

二、想想练练如果没有打孔器该怎样打孔?请你动动脑筋,定能想出很多办法来。

第八课制作小挂饰教学目标:学会制作小挂饰,变废为美,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

教学重点:用植绒纸、蜡光纸也能拼贴出漂亮的挂饰。

教学难点:设计好虎头形象。

教学准备:剪刀、胶水、厚纸、碎布、钮扣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展示各种不同的小挂饰。

2、激发学生制作的兴趣。

二、学学做做(一)剪底板。

先设计好虎头形象,再复印在厚纸上,并一一剪下来。

(二)包布。

(三)拼贴。

三、想想练练用植绒纸、蜡光纸也能拼贴出漂亮的挂饰来。

想一想,练一练,看谁做的小挂饰最好。

第九课洗头教学目标:1、使学生懂得洗头的意义并掌握洗头的方法,学会洗头。

2、使学生重视仪容美观、整洁,并逐步养成经常洗头,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教学重点:掌握洗头发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温水冲洗干净,直到冲洗过的水清而不浊。

课前准备:一、教师用:脸盆一个,盛水的水桶一个,装废水的水桶一个,毛巾两条,洗发剂一支或者香皂一块,棉花少许,电吹风一个。

二、学生用:每组脸盆一个,盛水的水桶一个,装废水的水桶一个,毛巾两条,洗发剂一支或者香皂一块,棉花少许。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洗头的意义。

可通过提问或谈话的方法提出这个问题:1、头发蓬乱和头发整洁,给人的印象怎么样?2、有时候我们为什么会觉得头部发痒?3、讲述头发的作用:人的头发起着保护头部的作用。

头部的皮肤因为新陈代谢而产生污物,如粘在头发上的皮屑等。

毛孔经常会排出汗渍、皮脂等东西。

人们在劳动或者或活动中,头发、头部皮肤会粘附者许许多多的灰尘、脏物,甚至沾上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这些东西,不但会使人的头部肮脏、发臭、发痒、甚至能使人患上皮肤病、传染病等。

因此,我们必须勤洗头,保持清洁,使仪容整洁。

二、指导洗头的方法。

这是本课的重点。

找一位同学现场示范洗头,边操作边讲解,让学生听懂、看清每一个细节步骤。

洗头过程:(边讲解边适当板书。

)1、淋湿。

2、涂洗发剂。

3、搓洗。

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伤着头皮造成皮肤感染。

4、冲洗。

用温水冲洗干净,直到冲洗过的水清而不浊。

残留的洗发剂对健康是不利的。

如果觉得头发还是比较脏,可重复2、3步骤。

5、抹干。

用干毛巾擦干。

有条件的可使用电吹方把头发吹干。

三、想想做做第十课纸条编织教学目标:学习纸条编织的方法,学会用纸条编小动物等。

教学重点:学习纸条编织的方法。

教学难点:介绍用纸条编织小狗的方法。

教学准备:绘图纸(或年历纸),剪刀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编织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工艺,编织工艺品种繁多,材料各异。

二、学学做做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仿照做。

介绍用纸条编织小狗的方法:1、从绘图纸上裁三张宽1厘米的纸条。

2、按下图进行编织。

编织时,纸条一前一后纵横穿插。

3、编织完后,再折头,并在头部剪出耳朵,最后把四条腿和尾巴过长的纸条剪去。

一只可爱的小狗就编织好了。

三、想想练练按今天学到的方法,用纸条编织一头毛驴。

第十一课整理床铺教学目标:学会整理自己的床铺,逐步养成每天整理自己床铺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整理床铺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折叠被子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小被子、小枕头和小床单各一。

学生:每人带一块手帕、一块大橡皮或沙包、一块布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小朋友,你们每天起床穿好衣服后第一件事情应做什么?出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整理床铺》,齐读课题。

二、看图说话,激发情趣1、我们大家一起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解放军叔叔房间里有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整理得怎么样?2、小明的床铺整理得怎么样?3、你的床铺是谁整理的?你是怎么整理自己的床铺的?第十二课爱护图书教学目标:知道要爱护图书的道理,学会修补图书,养成爱护图书的良好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