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设计说明书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范文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管理系统成为现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领域的重要支撑。
为有效提升管理效率,保障养老保险的公平、公正和可持续性,本文将详细阐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该系统旨在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实现养老保险信息的集中管理、实时更新和快速查询,以提升养老保险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水平。
二、系统设计目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效性:系统应具备快速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确保信息实时更新和查询的高效性。
2. 安全性:保障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访问。
3. 便捷性:系统操作应简单便捷,方便用户使用。
4. 扩展性:系统应具备较好的扩展性,以适应未来业务的发展和变化。
三、系统设计原则在系统设计过程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1. 用户友好性:系统界面应简洁明了,操作便捷,方便用户使用。
2. 模块化设计: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后期维护和功能扩展。
3. 数据安全性:采取多种安全措施,保障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4. 可维护性: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方便后期对系统进行升级和维护。
四、系统架构设计系统架构设计包括硬件架构设计和软件架构设计两部分。
1. 硬件架构设计: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存储,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配备高性能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
2. 软件架构设计:采用B/S架构,实现系统的跨平台性和易维护性。
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查询模块等,各模块之间相互独立,便于后期维护和功能扩展。
五、系统功能实现系统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采集:通过与各相关部门的数据接口,实时采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相关信息。
2. 数据处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转换,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数据存储: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存储技术,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养老智慧管理系统设计方案,1200字

养老智慧管理系统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养老智慧管理系统1.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需求量不断增加,传统的养老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因此,设计一个养老智慧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体验。
2.系统架构养老智慧管理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包括前端页面、后台管理和数据存储三个模块。
- 前端页面模块:包括老年人端和家属端。
老年人端提供功能丰富的手机或平板应用,包括智能健康监测、社交互动、信息查询等功能;家属端提供对老年人健康状况、日常生活进行监控和管理的功能。
- 后台管理模块:提供管理员管理系统,包括老年人信息管理、养老服务管理、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管理员可以通过后台管理系统对整个系统进行维护和调度。
- 数据存储模块:包括老年人个人信息、健康数据、服务数据、统计数据等数据的存储和管理,采用分布式数据库进行存储。
3.核心功能养老智慧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包括:- 智能健康监测: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和传感器,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包括心率、血压、血氧等指标的监测,并通过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和预警,提醒老年人及时就医。
- 社交互动:老年人可以通过系统与其他老年人进行社交互动,分享生活经验、交流感受,增加生活乐趣,减少孤独感。
- 信息查询:提供便捷的信息查询服务,包括医疗资讯、养老政策、生活服务等,帮助老年人及时获取所需信息。
- 健康管理:根据老年人的健康情况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包括健康咨询、健康评估、健康建议等。
- 服务管理:提供养老服务的管理和调度功能,包括服务预约、服务评价、服务投诉等,方便老年人和家属对养老服务进行管理和监督。
4.安全与隐私保护养老智慧管理系统对安全和隐私保护非常重视。
系统使用严格的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机制,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系统。
同时,对用户的个人隐私进行加密和保护,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
5.实施计划养老智慧管理系统的实施计划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需求分析:对各方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明确系统的功能和特点。
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课设说明书

目录摘要 (1)前言 (2)正文 ....................................................................................... - 1 -1.问题描述----------------------------------------------------------------------------32.总体设计----------------------------------------------------------------------------43.详细设计-------------------------------------------------------------------------5~64. 编码实现----------------------------------------------------------------------------75. 程序调试与测试---------------------------------------------------------------8~126.结果分析----------------------------------------------------------------------12~137. 软件安装和使用说明书---------------------------------------------------------14 设计总结 (113)参考文献 (114)致谢 (115)摘要养老保险是社会保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要的险种之一。
是以社会保险为手段来达到保证的目的。
养老保险是世界各国较普遍实行的的一种社会保证制度。
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企业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参加,弗格养老条件的人,可向社会保险部门领取养老金。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施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加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养老保障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中央国务院的重视。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实现让全体人民“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目标,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体系。
部分地区在“新农保”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建立起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这项制度的建立打破了城乡二元化界限,使得社会养老保险向着城乡一体化转变。
标签: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和实施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可以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
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年满60周岁、累计缴费满15年,且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可以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死亡的,从次月起停止支付其养老金。
一、建设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性1.缓解不断加剧的养老问题人口老龄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即将面临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直接导致当今社会的养老压力不断增大,另外计划生育的实施使得我国独生子女增多,人均寿命增长,这样就导致了一对夫妻可能需要养四个老人,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就逐渐减弱。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可以有效的减少了老年人的社会生活保障问题。
2.完善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支付终身。
基本社会养老制度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地位。
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面全国推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及“新农保”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新农保”试点的基本原则,真正使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步入正轨。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提前实现了我国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目标,促进了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实现了社会养老保险权利的平等。
智慧养老信息化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养老信息化系统设计方案智慧养老信息化系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和养老服务需求的重要手段,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和效率。
下面是一个智慧养老信息化系统设计方案。
1. 概述智慧养老信息化系统的目标是提供全面、高效、人性化的养老服务,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养老服务效率和质量。
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老人信息管理、养老服务预约、健康监测、养老院管理和社区服务等。
2. 老人信息管理老人信息管理是系统的基础模块,包括老人个人资料、健康档案、疾病史等信息的录入和管理。
系统可以通过扫描身份证、RFID标签等方式自动获取老人信息,减少手工录入的工作量。
同时,与社区医疗机构、养老院等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实现信息共享和互通。
3. 养老服务预约系统可以提供线上和线下的养老服务预约功能。
老人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选择自己所需的养老服务,如医疗服务、护理服务、康复服务等。
系统会根据老人的需求和供应情况自动匹配合适的服务资源,并进行预约和安排。
4. 健康监测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智能穿戴设备等监测老人的生理指标、运动情况和生活习惯。
系统会实时收集和分析数据,生成健康报告和预警信息,及时发现老人的健康问题并给出建议。
同时,系统还可以提供健康管理工具、健康知识库等,帮助老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管理意识。
5. 养老院管理系统可以帮助养老院提高管理和服务质量。
包括老人入住管理、床位分配、餐饮管理、护理管理、医疗卫生管理等。
系统会自动处理老人的入院手续,统计老人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根据老人的需求调整餐饮和护理服务,记录老人的用药情况和医疗服务等。
6. 社区服务系统还可以提供社区服务功能,包括社区活动预约、志愿者招募、社工服务等。
老人可以通过系统了解社区活动信息和服务资源,预约参加感兴趣的活动,找到适合自己的志愿者服务等。
系统还可以提供社区服务评价和反馈功能,帮助改进服务质量。
7.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智慧养老信息化系统涉及大量的个人隐私数据,必须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养老院管理信息系统使用说明书(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编号:DXINFO_20101001_01养老院管理信息系统使用说明书郑州大象通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编制:软件技术开发中心日期:2010年10月01日目录养老院管理信息系统使用说明书 (1)目录 (2)1引言 (5)1.1 系统说明 (5)1.2 编写目的 (5)1.3 运行要求 (5)1.4 人员技能要求 (5)2系统操作说明 (7)2.1 系统登陆 (8)2.2 角色权限管理 (9)2.2.1 角色管理 (9)2.2.2 权限管理 (10)2.3 系统用户管理 (11)2.4 系统参数维护 (12)2.5 数据上报 (13)2.6 密码修改 (14)2.7 基本操作 (15)2.7.1 添加 (15)2.7.2 修改 (16)2.7.3 删除 (17)2.7.4 查询 (18)2.7.5 排序和右键快捷菜单 (19)3老人管理 (20)3.1 老人档案管理 (20)3.2 请假管理 (22)3.4 护理记录 (24)3.5 事故记录 (25)4费用管理 (26)4.1 交费方法 (27)4.2 备用金交费 (28)4.2.1 报表打印 (29)4.3 入住交费 (31)4.4 退住结款 (32)4.5 续费管理 (33)4.6 特殊护理交费 (34)4.7 阶段性交费 (35)4.8 交费明细查询 (36)5接待管理 (37)5.1 接待咨询 (37)5.2 来访登记 (38)6人事管理 (39)6.1 员工资料管理 (39)6.2 调动管理 (40)6.3 离职管理 (41)6.4 请假/加班管理 (42)7护理管理 (43)7.1 交班管理 (43)8仓库管理 (44)8.1 入库管理 (44)8.2 出库管理 (46)8.3 库存管理 (47)9内部银行 (48)9.1 老人银行 (48)9.3 老人银行清单管理 (50)10资料管理 (51)10.1 数据字典管理 (51)10.2 月收费标准设定 (53)10.3 入住初始费设定 (54)10.4 特殊护理收费设定 (55)10.5 阶段性收费设定 (56)10.6 楼宇管理 (57)10.7 房间管理 (58)10.8 床位管理 (59)11满意度调查管理 (61)11.1 问卷问题管理 (62)11.2 答卷 (64)11.3 问卷统计 (65)1引言1.1系统说明本系统主要用于养老机构对养老院的管理工作,通过信息化提高管理效率、提高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降低管理成本。
智慧养老综合管理服务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养老综合管理服务系统设计方案智慧养老综合管理服务系统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养老需求和社会养老管理的要求,整合多种技术手段和服务资源,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养老服务。
下面是一份智慧养老综合管理服务系统的设计方案。
一、系统目标1. 提供全面的养老服务:包括健康服务、照护服务、社交活动服务、生活服务等内容,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
2. 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养老服务方案,满足其特殊需求和偏好。
3. 提供智能化的管理功能:通过数据分析、智能算法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养老服务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二、系统功能1. 健康服务管理:包括老年人健康档案管理、健康监测与预警、健康咨询与指导等功能,通过定期体检和远程监测,及时发现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2. 照护服务管理:包括照护需求评估、照护计划制定、照护人员派遣等功能,为老年人提供定制化的照护服务,确保其生活和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
3. 社交活动管理:包括社交活动组织与安排、社交网络搭建等功能,通过组织各种社交活动和提供在线社交平台,为老年人提供交流和社交的机会。
4. 生活服务管理:包括家政服务、购物服务、助餐服务等功能,通过合作机构提供跑腿服务,帮助老年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类问题。
5. 数据分析与预测:通过搜集和分析老年人的健康数据、生活习惯等信息,预测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提前做出相应的服务安排。
6. 智能化养老设备管理:管理老年人的智能化养老设备,包括智能手环、智能家居设备等,提供设备的安装、使用教育、维护等服务。
三、系统架构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前端使用Web和APP技术开发,后端使用云服务技术,数据库采用分布式存储。
四、系统实施步骤1. 系统需求分析:对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确定系统功能和性能需求。
2. 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系统的功能模块、接口和数据结构。
3. 系统开发:按照系统设计方案,进行前端和后端的开发工作。
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

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和维护养老保险数据的软件系统。
它提供了一种可以有效管理养老保险数据的方法,记录参保人员的养老保险缴费信息和个人信息,并提供各种统计和报表功能。
在此文档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和实现。
首先,我们将介绍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如何处理参保人员的个人信息和养老保险缴费信息,如何生成各种报表和统计信息,以及如何管理系统安全性。
系统功能概要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1.养老保险个人信息管理系统支持参保人员信息的管理,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参保信息和缴费信息。
系统提供了简单易用的查询和维护界面,可以快速访问参保人员的个人信息和养老保险缴费记录。
系统还能够自动计算缴费金额和保险费用,以便及时通知参保人员缴费。
2.养老保险缴费管理系统支持管理养老保险缴费信息,记录每个参保人员的缴费情况并自动计算缴费金额和保险费用。
系统能够及时发出缴费提醒,提供缴费方式和操作说明,并给出缴费截止时间。
同时还能对缴费情况进行分析和汇总,比如按时间段、职业、地区和性别等条件进行查询统计分析。
3.各种报表和统计数据系统支持多样化的报表和统计数据生成功能,可以方便地生成各种报表和统计信息,如参保人员名单、缴费记录报表、保险费用统计、退休人员名单和相关统计数据等。
4.系统权限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很重要,因此我们设置了权限管理功能,以确保只有授权用户能够访问和操作系统数据。
管理员可以设置多级别的授权用户,并控制不同用户的访问权限,比如只读、编辑、删除等权限。
系统设计和实现为了实现这些功能,我们将采用以下技术和设计思路。
1.系统架构和技术选择我们将采用三层思想,将系统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
在表示层,我们将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 等技术实现基于Web的用户界面。
在业务逻辑层,我们将使用Java或C#等语言编写业务逻辑代码。
在数据访问层,我们将使用关系型数据库作为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践教学*******************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2011年秋季学期面向对象课程设计题目: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班*名:***学号:********指导教师:***成绩:目录中文摘要、关键词 (3)第1章前言 (4)1.2课题的背景 (4)1.2目的和意义 (5)1. 3系统设计思想 (6)第2章正文 (8)2.1 系统基本情况描述 ....................................................................................... (8)2.2 系统流程图.......................................................................................... (9)2.3 用例图 (10)2.4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11)2.5 调试分析 (12)参考文献 (15)课程设计总结 (16)致谢 (17)附录(源代码) (18)中文摘要本程序主要介绍了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基本功能的实现。
通过对养老保险基本功能的分析,该程序实现了对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
设计要求主要是参保人信息管理等基本功能操作。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对问题的所采用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分析,及程序设计语言采用C++,程序运行的平台Windows7(visual C++6.0),逐步对基本要求进行分布实现,在设计中采用单链表和文件对录入的基本数据进行存储,最终对参保人进行的基本操作都予以实现。
关键词: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分析第一章前言1.1 课题的背景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是用于养老保险业务管理和服务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系统包括宏观决策和业务管理两个部分,服务对象包括参保单位、参保人员和其他社会公众。
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服从于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的总体规划,系统建设坚持一体化的设计思想,与就业服务系统、医疗保险系统、失业保险系统等统一标准,协调建设。
随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入,特别是1993年一些地区进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业务量急剧增长,政策日趋完善。
一些地区建立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对于深化改革、规范管理、提高业务工作效率等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目前已有相当一部分城市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前台业务处理,一些较发达的城市实现了全市联网。
但由于各地的经济状况不同,系统建设的规模、水平差异也较大。
系统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现有的信息系统已无法更好地满足业务处理和管理决策的更高要求;缺乏全国统一标准和组织指导,各地自行建设信息系统,一些地区未按系统工程的要求进行方案设计和论证,造成硬件和系统软件的浪费,应用软件重复开发现象比较普遍,网络互联困难;缺乏组织与人员保证,许多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没有专门的信息管理组织机构,全国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计算机人员配备不足。
这种状况严重制约着各地信息系统建设和发展。
随着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中所包含的内容、层次、范围和目标日趋扩大和复杂化,工作量和数据处理量将呈现大幅度的增长趋势,社会保障部门所承担的收缴、发放、变动、审核等管理工作变得越来越繁重,特别是实行个人帐户管理以后,不仅管理数据成倍增长,而且每笔数据都涉及到参保职工和单位的实际利益,不允许有半点差错。
现有的老系统或手工操作方式以无法实现新形式下社会保险工作的目标,各城市都在规划研讨新型、高效、实用、先进的社会保险管理系统。
1.2 目的和意义该系统设计对于个人及社会都将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是对自己步入社会前的一次检验,也是本人回报社会的一个具体行动!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是促进养老保险改革、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需要,是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实现决策科学化的需要。
系统建设能使我们利用现代化的手段规范业务,提高管理水平,从而改变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优化管理的组织结构,加速养老保险管理科学化的进程。
这次设计是初步模型,如成功以后有可能形成全国统一的网络管理和信息服务体系,不仅能更好地完成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传下达,也可为制定养老保险政策的决策者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而且对各级政府全面、准确、及时掌握养老保险信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1.3 系统设计思想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服从于劳动和社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规划,系统建设坚持一体化的设计思想,结合着国家政策和对社保信息系统建设的规定进行实施。
本系统按以下原则进行:(1)实用性: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作为应用系统,以满足养老保险工作的业务需求为首要目标,避免盲目追求最新技术。
(2)可靠性:采用稳定可靠的成熟技术,保证系统长期安全运行。
系统中的硬、软件及信息资源要满足可靠性设计要求。
(3)先进性:在实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跟踪国内外先进的计算机硬软件技术、信息技术及网络通信技术,使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采用先进的体系结构和技术发展的主流产品,保证整个系统高效运行。
(4)开放性:技术上立足于长远发展,坚持选用开放性系统。
(5)安全性:遵循有关信息安全标准,具有必要的安全保护和保密措施,以及对计算机犯罪和病毒的防范能力,确保数据永久安全。
(6)可扩充性:应充分考虑到联网用户增加和业务扩展的情况,留有必要的扩充能力及接口。
(7)可维护性:应用软件开发的模块化程度高,对不同业务流程和管理方式的适应能力强,软件维护方便。
(8)易操作性:贯彻面向最终用户的原则,建立友好的用户界面,操作简单,直观灵活,易于学习掌握。
在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中,数据库无疑是其核心部分。
由于养老金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就必然要求数据库在数据的提交、管理等方面能够充分满足实际业务的处理需求,因此应该予高度的重视,并且对数据库的选择提出了下列严格的要求:(1)可靠性。
在保障可用性基础上,考虑到系统运行的环境比较复杂,处理量巨大,所以必须保证系统核心数据库的稳定、可靠、安全运行,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2)安全性:对于不宜公开的信息,必须能够通过数据库设定安全等级和查阅权限,并在数据库中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存储,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而且数据库还必须提供方便的数据备份功能。
以减轻系统维护人员的工作量。
(3)可扩展性:数据库的设计必须在集成化、结构化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扩充能力,以满足今后业务的发展需要(4)数据的全局共享与分布式管理:职工和单位的社会保险资料实行分布式存储,但企业可以按地域就近办理社会保险事务,数据还可实现汇总统计。
此外,数据库还需具有许多其它特性,如支持网络环境等。
考虑到上述要求,经与导师及同组同学经过仔细的斟选后,最终选择了Visual C++6.0的数据库作为该系统的后台支持。
第2章正文2.1 系统基本情况描述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是以实际为基础进行设计的。
该系统属于B/S结构,B/S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分布性强、维护方便、开发简单且共享性强、总体拥有成本低。
用户通过浏览器向分布在网络上的许多服务器发出请求,服务器对浏览器的请求进行处理,将用户所需信息返回到浏览器。
数据请求、加工、结果返回以及动态网页生成、对数据库的访问和应用程序的执行等工作全部由Web Server 完成。
该系统包括六大模块:参保者档案管理、保险金缴纳管理、养老金发放管理、信息查询、报表统计和打印、系统维护。
2.2 系统流程图系统流程图是用图形的方式表现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办理养老金时的业务处理流程,具体图示如下图2-1业务流程图。
图2-2业务流程图2.3用例图用例分析的一个好处是它能够展现出系统和外部世界之间的边界。
参与者是典型的系统外部实体,而用例是典型的属于系统内部。
系统的边界用一个矩形来代表,里面写上系统的名字。
系统的用例装入矩形之内。
这一部分主要是对养老金办理的用例描述。
图2-3用例图2.4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在描绘复杂的关系时,图形比文字描述优越,它形象、直观、一目了然。
利用层次图来表示系统中各模块之间的关系。
层次方框图是用树形结构的一系列多层次的矩形框描绘数据的层次结构。
树形结构的顶层是一个单独的矩形框,它代表完整的数据结构,下面的各层矩形框代表各个数据的子集,最底层的各个矩形框代表组成这个数据的实际数据元素(不能再分割的元素)。
随着结构的精细化,层次方框图对数据结构也描绘得越来越详细,这种模式非常适合于需求分析阶段的需要。
从对顶层信息的分类开始,沿着图中每条路径反复细化,直到确定了数据结构的全部细节为止。
2.5 调试分析1、新添加参保人员信息2、显示封存参保人员信息4、显示修改参保人员信息6、显示关闭信息管理参考文献[1]初小璐.完全掌握SQL Server 2000 [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Jeraod V.Post.数据库管理系统(英文版.第三版)[美]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3]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1[4]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二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6[5]戴志诚,赵国峰.JSP信息化系统建设案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12[6]成晓静,毕靖.网页设计三剑客完全学习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11[7]赵强.精通JSP编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3[8]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9]张海藩,李劲,谢兆阳.SQL Server2000数据库设计与系统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9[10]刘禾,蔡锋.Web数据库假设技巧[M].北京:科技技术出版社,1999.4[11]徐建波. Internet与Web设计教程[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12[12]于书举,许向众.数据库设计与开发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11[13]安海忠,李文斌,林旭新.商业网站建设与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8[14]T.Umeda and S.Hagiwara.web-based database for EPR centers in semiconductors[J].BPhysica B:Condensed Matter,3(7),249-252,2006.3 [15]Yih-Ling Hedley,Muhammad Younas.Sampling,information extraction and summarisation of Hidden Web databases[J].Data & Knowledge Engineering,In Press,Uncorrected Proof,Available online 10 March 2006.2课程设计总结在这次的课程设计过程中,我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还认识到许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