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数据中心

合集下载

IBM 常见部门

IBM 常见部门

IBM 常见部门关于IBM公司IBM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业务和技术服务、咨询服务、IT 研究及IT融资机构。

IBM致力于为广大客户提供解决方案以解决其业务问题,从而帮助企业向“随需应变”转型。

IBM在中国有很多子公司,合资的、独资的,还有一些公司在国内有“活动”但并没有商业业务,境外操作。

所以说清楚IBM很难。

ISU行业销售部门的缩写,Industry Solution Unit,根据不同的行业,IBM将销售分为几个不同的部门,例如金融、通信、制造业、政府、中小企业等。

BrandIBM每一产品都有对应的销售和售前技术支持,这个部门就叫做Brand部门。

IGSCIBM Global Service Company IBM全球服务部在中国的称谓GTSglobal technology service原ITSIntegrate Technology Service,负责与IBM产品密切相关的服务业务,特别是保修、硬件产品和软件产品的集成。

AMSApplication Management Service,负责应用系统的开发、和维护(以后者为重)GBSglobal business service原BCSBusiness Consultant Service以提供业务咨询、应用开发为主。

SOStrategy Outsourcing,IBM全球服务部的一个分支,主要负责服务外包。

SO负责基础设施平台管理,偏重硬件、系统和日常操作REPIBM的客户代表,Representative的缩写。

是懂得用户行业特点和组织关系的销售。

ISSCISSC,即IBM Solutions and Services(Shenzhen)Co. Ltd,是IBM 中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作为IBM 全球服务部的战略性应用软件管理服务(AMS, Application Management Services)的实施部门,ISSC 集电子商务、应用软件管理服务经验和IT 技术于一身。

数据中心基础架构云计算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基础架构云计算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基础架构云计算解决方案1项目目标和总体计划1.1项目目标和总体计划数据中心生产和开发测试环境主要包含了IBM小型机、SUN小型机、PC服务器、SAN存储、Weblogic中间件、WAS中间件等。

本项目作为基础架构云,将对生产环境和开发测试环境涉及的服务器、存储、中间件进行统一规划,在利旧和新购设备的基础上,实现基础架构云的主要功能,达到节能增效、提升业务支撑能力、提升IT运维能力的目标。

数据中心现有的基础设施环境主要存在如下问题:设备利用率不高、应用上线周期长、缺乏专门的开发测试环境。

为解决这些问题,公司将搭建基础架构云,实现如下收益:1.搭建专门的开发测试环境,节约800万人工成本,并减少安全隐患:新的开发测试环境将使开发测试资源申请和部署周期从现有的2周压缩到2天。

以一年开发测试100个项目、每个项目10个开发测试人员为估计,相当于节约8000个人天,也就是节约800万人民币的人工成本。

同时,也避免开发测试过程中对生产系统的影响,提升了系统整体可靠性。

2.提高设备利用率,相当于多增加20%的设备:目前CPU利用率不到5%,新方案部署后,CPU利用率至少可达6%,也就是多增加20%的设备。

3.改善运维管理水平:通过管理自动化、平台标准化、资源可视化和使用人性化等措施很大程度改善油田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水平,同时,为下一步IT基础架构的变革打下良好基础。

4.绿色节能:方案技术先进性实现的20%设备增加,无需消耗新的能源、机房空间等,可节约20%的能源。

1.2双方工作范围本方案公司主要工作范围包括:1.设计并建设云管理平台、用户自服务平台;2.设计并建设被管理资源池:被管理资源池将分成生产和开发测试两大部分,包含利旧和新购的全部的设备;3.系统迁移:将部分现有应用和新建项目迁移到新的云平台上,并提供迁移手册给油田;4.设备供货:新购软件和设备的产品提供。

油田主要工作范围包括:1.基础设施准备:包括准备机房环境,小机及存储设备,网络等。

数据中心能源效率评估服务方案

数据中心能源效率评估服务方案

数据中心能源效率评估服务方案建议书上海国际商业机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港澳路389号邮编200131致客户的一封信尊敬的xx用户:您好!感谢您一直以来对IBM产品及方案的关心、支持和厚爱。

同样,长期以来,IBM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已任,秉承“成就客户、创新为要、诚信负责”的价值观,运用IBM公司强大的软硬技术、整体解决方案能力、研发和客户服务能力竭诚为客户服务;致力于帮助客户解决当前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改善业务模式以及提高企业灵活性、适应性的能力。

数据中心基础架构正处于一个转折点,与传统服务器相比,全新设计的高密度服务器能够以更低的能耗实现更高的计算能力。

然而随着服务器数量的增多,整个数据中心的能耗需求节节上升;同时设备冷却需求的增加,使许多数据中心基础架构无法承受新IT设备带来的压力。

据美国电力转换公司(APC)透露,数据中心70% 与能源相关的成本都来自基础架构系统,而非IT设备,这意味着改善能源利用情况是提高数据中心管理效率的关键。

IBM数据中心能源效率评估服务,是改善能源利用情况、提高数据中心管理效率的第一步IBM将对数据中心的冷却、电力和楼宇系统的能源利用情况提供一次完善的、基于事实的评估与分析,并将能效使用情况与行业数据中心的标准能效进行对比,从中找出需要改善的地方,以便在整个数据中心内安排战略计划的优先顺序,帮助提高能源效率,并降低与能源相关的成本;同时,能效评估服务所提供的分析报告,能够帮助企业从财务角度出发对业务案例的合理性进行论证,提高投资回报率,并为基础架构的投资决策提供指导框架。

再次感谢您花费宝贵的时间来浏览我们的方案建议,期望能有机会跟您针对方案的详细内容进行更细致的交流,并期待着与您开展真诚的合作。

销售代表姓名:联系电话:电子邮件:签名:目录第1章为什么需要能源效率评估服务 (1)1.1 数据中心能耗需求分析 (1)1.2 IBM数据中心能源效率评估服务简述 (1)1.3 IBM数据中心能源效率评估服务带给您的益处 (2)第2章IBM数据中心能源效率评估服务概述 (3)2.1 能源效率评估指标 (3)2.2 数据中心能源效率评估方案架构与实施流程 (3)2.3 IBM能源效率评估技术和工具 (5)第3章IBM绿色数据中心 (7)3.1 企业数据中心“绿色计划”势在必行 (7)3.2 IBM绿色数据中心的“五大战略组件” (8)3.3 IBM数据中心服务的优势 (10)第4章成功案例 – 上海电信的EEA之旅 (12)第5章IBM公司简介 (13)第1章 为什么需要能源效率评估服务1.1数据中心能耗需求分析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遭遇严峻的节能减排挑战,能耗不仅是每一个企业账上的开支,也是经济运行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更事关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国家大计。

数据中心发展简史大事年表

数据中心发展简史大事年表

数据中心发展简史大事年表胡经国本文作者的话本文是根据有关文献和资料编写的《漫话云计算》系列文稿之一。

现作为云计算学习笔录,奉献给云计算业外读者,作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参考。

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指教和喜欢!下面是正文数据中心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

当时,美国航空公司与IBM合作,创建了一个属于美国Sabre公司的乘客预定系统,使其主要商业领域的这一部分变得自动化。

1960年,数据处理系统的概念成为现实。

它用于创建和管理飞机订座系统;让任何地方的任何代理点都可以及时获取电子数据。

从此,开启了企业级数据中心的大门。

数据中心是现代软件技术的中心,为扩展企业能力发挥着关键作用。

自那以后,计算和数据存储领域的技术进步,导致数据中心走上了一条通往今天的曲折道路。

下面,简要回顾一下数据中心的发展历史,从以前的大型主机到现在的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发展历程。

1946年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出现于1946年;当时用于美国军队存储炮兵射击码。

它被称为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

1960年代早期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TRADIC)于1954年采用。

它是第一台全部使用晶体管和二极管而没有使用真空管的机器。

20世纪60年代之后,开始出现成型的商业系统,促成像IBM System系列这样的主机,在计算技术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1971年英特尔采用了它的4004处理器,成为了市场上第一个通用可编程处理器。

它提供了“积木”式服务,使得工程师能够购买并定制化软件,让众多电子设备实现不同功能。

1973年Xerox Alto(施乐奥托)成为第一台使用图形化界面的台式电脑。

它采用图形用户界面和高分辨率屏幕、超大内存和专用软件。

1977年ARCnet提供第一个局域网服务,在美国大通曼哈顿银行被投入使用。

它支持2.5Mbps的数据速率,最多可连接255台电脑入网。

ARCnet是1977年由Datapoint公司开发的一种安装广泛的局域网(LAN)技术。

NBU新一代数据中心的备份架构介绍

NBU新一代数据中心的备份架构介绍
(包括磁盘阵列和磁带库) – 技术先进
Netbackup新一代备份平台录
领先的架构 — 减少/消除备份运维引起的应用停机可能性 容灾/数据上收 — 低成本、快速实现、满足法规遵从 V-Ray — 高效率备份并快速恢复虚机平台 加速备份 — 面对大数据的超级备份性能 管理平台 — 企业备份恢复集中管理展现平台 备份一体机 — 备份恢复领域的新方向,更快捷的部署服务流程
Symantec NetBackup™ 7.6 的新增功能 2
三位一体之容灾
—AIR跨数据中心和备份域的优化复制,结合IRV快速接管
ESX/ESXi
SAN存储
介质服务器或 5230 硬件设备 优化的复制功能
源域(生产数据中心)
Symantec NetBackup™ 7.6 的新增功能
ESX/ESXi
• 通过 VMware 数据块级优化功能减少数据存储量, 提高备份速度
NetBackup VM智能策略——VIP
VM保护的自动驾驶
• 要点
• 自动发现和保护虚拟机
• 自动负载平衡以优化备份 性能
虚拟机
虚拟机
面临的难题
虚拟机不断改变,这就带来了管理和性能 问题
主要优势
• 自动发现 – 新的、克隆的或迁移的虚拟机 – vMotion、Storage vMotion 和 DRS 感知
备份设备
容灾- AIR复制
备份管理
消 重
备份服务器1
AIR复制
备份服务器2
特点与优势:
• 备份软件采用生命周期管理策 略统一控制本地备份和复制 •两个备份管理域减少相互影响 •复制消重的数据,网络占用小 •备份索引数据自动实时导入远 程备份管理服务器单元中,消除 了恢复复杂性。

数据中心液冷应用案例

数据中心液冷应用案例

数据中心液冷应用案例数据中心液冷是一种高效的散热技术,通过将液体直接接触到热源,快速带走热量,实现对数据中心的散热。

下面列举10个符合要求的数据中心液冷应用案例。

1. Microsoft Project Natick:微软在苏格兰海域部署了一个水下数据中心项目,使用海水作为冷却介质,实现了高效散热,并且通过与海洋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2. Baidu MARS:百度通过引入液冷技术,将数据中心的能耗降低了约50%,并提高了服务器的性能。

这个项目使用了定制的液冷系统,将热量快速带走,实现了高效散热。

3. Google DeepMind:谷歌使用了液冷散热技术来提高数据中心的能效。

通过在服务器上安装液冷板,将热量直接传递给冷却液体,然后通过循环将热量带走,实现了高效散热。

4. 北京大学天河数据中心:北京大学天河数据中心引入了液冷散热技术,通过将冷却液体与服务器直接接触,实现了快速散热。

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数据中心的能效,还减少了能源消耗。

5. Intel Omni-Path:英特尔推出了一种液冷散热技术,用于其Omni-Path互连产品。

这种技术通过在服务器上安装液冷散热器,将热量快速带走,提高了服务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6. Facebook Open Compute Project:Facebook的Open Compute Project推动了数据中心液冷技术的发展。

他们设计了一种名为RackCDU的液冷散热系统,通过将冷却液体引入服务器机架,实现了高效散热。

7. IBM Aquasar:IBM开发了一种名为Aquasar的液冷超级计算机,使用了直接液冷技术。

这种技术通过将冷却液体直接接触到计算机芯片,实现了高效散热,并减少了能源消耗。

8. 中国移动南京数据中心:中国移动在南京建设的数据中心采用了液冷散热技术,通过将冷却液体引入服务器机架,将热量带走,实现了高效散热。

这种技术使得数据中心的能效得到了显著提高。

IBM 软件定义存储介绍

IBM 软件定义存储介绍

Emails
App dev
GRID
OLTP
Archive
2
传统和下一代的应用程序分别拥有各自独特的需求
传统的工作负载
交易事务系统 Email, 供应链, HR 虚拟服务器和虚拟桌面
全新的工作负载
社交媒体
综合办法
移动应用 大数据&分析
Systems of Record
得益于简化的基础架构 通过提升虚拟化和自动化获得更有效的 成本使用 驱动控制数据的增长
FlashSystem DS8000
XIV
SONAS
For Midrange and Entry Workloads
Tivoli Key Lifecycle Manager
DCS3700
Storwize V3700 & V5000
Storwize V7000
Storwize V7000 Unified
I/O Time
Network Time
CPU Time
I/O Time
Network Time
CPU Time
Time Recovered
• 消除等待时间 • 通过增加存储容量提升性能
1 毫秒 : 1 秒 :: 1 秒 : 11.5 日
10
Flashsystem 极致性能价值
极致性能
业务运作得以释放其性能,拓展宽度,提高响应从而驱动服务和产品更好 更快的投入和应对市场变化
企业级的可靠 性
• 全冗余架构& 支持热插拔 • 在线微码升级 • 基于AES 256, HW加密
7
FlashSystem 840 将取代您数据中心中的高性能硬盘
性能概览

数据中心节能方法

数据中心节能方法

数据中心节能方法之Top 10
1.关闭空闲设备。
服务器在空闲时能源消耗在最大能耗的30%到40%之间。IT组织应该关闭那 些不需要执行任务的服务器。如果有人抱怨,IT部门应该查看使用较少的那 部分应用是否可以被虚拟化。
2.虚拟化。
一般企业的服务器利用率通常浮动在5%和15%之间。直接附加存储的利用率 位于20%到40%之间。网络存储的利用率在60%到80%之间。虚拟化可以增 加硬件利用率大约5到20倍,使组织可以降低产生能源消耗的服务器数量。
从一个故事开始: 孙先生是某大学信息中心主管,每到岁末,他都要为信息中心上百万 元的电费耗神,这几年,信息中心所花的电费,已经接近IT硬件的采 购成本了。一名Google的工程师也曾警告,如果现代计算机的耗电量 不改善,电力成本将远远超过最初的硬件价格。
面临的问题
根据IDC的估算,从运行成本控制的角度看,在IT行业中,能源消耗成本已经 达到其硬件采购成本的25%。而数据却正以52%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不断攀升。 当企业及大中型机构面对不断变化的业务压力,以及呈指数级快速增长的数 据时,需要对数据中心环保、节能方面的特性予以足够的考虑和重视。有数 据表明,数据中心的散热开支占总电费的50%~60%,全球大约85%的数据 中心过度供应超过一倍以上。
8.采纳制冷方面的最佳实践。
许多数据中心可能利用热通道或冷通道配置来提高制冷效率,但是他们也有 一些比较小的方面可以改进效率。可以在服务器机架上的空插槽中安装简单 的“挡板”。他说:“那是保证冷通道中的冷空气不要混合到热通道中的热 空气非常有效的方式,那样可以使温度混合的速度比原来慢。” IT组织还应该密封电缆开孔,以尽量减少气流环绕。IT组织应该考虑空气处 理和冷水机组上的使用,利用像变频驱动这类高效的技术,可以在制冷需求 下降时调整空调系统的电机运行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多种基础设施容量及投资分析工具
运维成本: 1、国外能源消耗成本约占数据中心运营总成 本的50%,国内比重更高; 2、数据中心建成后的8~10年,累计能源消 耗成本就相当于再造一个新数据中心;
建设投资和使用效率
容量需求和扩展性
可用性及弹性
2012
IBM EMDC企业级模块化数据中心设计理念
2008年5月,IBM和IDCA在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开展专项研究会议,正式提出此最佳实践设 计方法,是针对企业级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的解决方案
CTO | Current State - Rack Space
OS400 DOS SAN - MainFrame ESX Windows
8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2010 2012 2014
Year
60%
Linux Tape-Mainframe Netware Switch Open SAN - Open

对于网络容量的需求和网络接入的需求等
然后由这个数据中心根据各个业务系统的需求,分配适当的基础设施资源并提供统一的运 维管理服务支持
2012
咨询工作的服务内容
数据中心的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因此需要一个咨询服务提供商, 运用其先进的技术以及已有的相关知识,方法论,研讨/分析工具,成果等来帮 助客户建设数据中心,咨询工作的服务内容:
2012
考量数据中心空气质量 注重气体监控与管理
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于2003年1月通过了RoHS指令,从2006年7月1日起,在新投放市 场的电子电气设备产品中,限制使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PBB)和多溴二苯 醚(PBDE)等六种有害物质。
可靠性管理
•确定数据中心内CRAC输入/输出和服务器 机架的侵蚀率 •实时显示服务器机架的侵蚀率
根据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的指导原则,新园区建议按照国家机房A类标准以及国际数据 中心IV级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 从建筑设计、UPS、供配电设计、空调制冷、机房内部工程设计等多方面考虑采取节能 措施,创建绿色数据中心; 在提供规划咨询需求报告的同时,提交总体投资概算; 为数据中心建设提供咨询包含建筑、电气、空调通风、布线、IT 部署、监控、消防、安 全、照明以及项目管理咨询等。
主动送风地板
行间制冷
获得较低 PUE值 提高能效
自然冷却
场地挑战: 预期 IT用电密度 -> 20KW/机柜
35% 30% 25% 20% 15% 10% 5% 0%
0 5 10 15 20 25 30 35
h
虚拟化
冷/热通道封闭 RDHX
MMT 热场管理
ASHRAE Publication: Datacomm Equipment Power and Cooling Applications, 2005, page 24
CTO | Current State - UPS
6000 4000 2000 0 2010 2012 2014
Year
50% 40% 30% 20% 10%
2016
2018
0% 2010
2012
IBM专利PUE计算工具 洞悉能效改善效果
2012
因地制宜规划设计各种应对高密度和高效节能的技术
业务挑战: 服务器用电密度趋势1: 20倍
2012
IBM数据中心基础建设咨询服务—合理引用建设标准

IBM在数据中心建设标准引用时从用户的业务和IT需求出发,合理引用国际/国家/行 业标准,对数据中心建设标准作前瞻性吸收。
设计参考标准
ASHRAE TC 9.9
GB50174-2008
用户所在行业对 数据中心的规范 要求
Uptime Institute
侵蚀的查看与评估
在线有害物质监控器 计算机 机房专 用化学 空气净 化设备
高效EC风机
侵蚀传感技术 •与MMT技术完全兼容
滤网系统
2012
总控中心规划强调物理和逻辑的结合
物理建设
哪些人应该放在总控中心? 大屏应该展现哪些信息?如何展现? 逻辑建设 如何有效管理总控中心的日常运行? 总控中心如何使用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满足不可预期的业务和IT增长
以1/3的成本提供3倍的电力和制冷能力可增长性 最高到12倍的电力和制冷能力增长
使基础设施资产和运行成本贴近IT需求
延缓了近40%的固定资产成本的产生 延缓了近50%的运行成本的产生 有近50%的能量节省
提供高可用性和可预期的运行环境
提供了无需宕机的在线扩容能力 提供了标准化的运行环境
IBM Best Practice white paper
EIA /TIA 942
IBM特有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Level 体系
2012
IBM数据中心基础建设咨询服务—实现数据中心总拥有成本最低
强调数据中心建设多维度平衡决策
初期投资: 1、机电设备的投资占60%; 2、国内建筑体投资明显高于国外; 3、国外更注重服务,设计+调试验证服务比 重约7%。
•总控中心大屏展现 •总控中心座席安排 •总控中心每个操作工作台要求

平面设计 布线设计 人体工程学 大屏技术 声学/电磁理论 环境照明 配色理论 座席设计 声音报警 指挥室
最小化人为干预和错误 自动化操作 合理设计的组织和团队 合适的技能和资源配置 完善的管理工具和技术 优化的流程和步骤 可量化的完善衡量指标 运维知识的积累和管理 物理环境的有效使用
针对数据中心建设项目专业特点,进行需求分析,提出专业方案设计需求,为数据中心 工程建设提供咨询服务.
为后期的建筑设计方案和工程建设结果,提供符合数据中心未来发展要求的咨询报告, 从而保证数据中心生产实现10年以上的战略目标;
兼顾业务、IT及工程建设技术,结合IT技术的发展和数据中心运行维护的考虑,为建筑 设计和工程施工提供有指导意义的功能说明、先进的技术要求、可靠的设备保障;
资深咨询师 高级咨询师 咨询师
架构师团队
数据中心架构师 智能楼宇架构师 网络架构师 信息安全架构师 IT运维架构师
实施团队
项目经理组 现场支持组 PMO组 专业实施人员 质量/安全专员
设计中心
电气技术组 暖通技术组 弱电技术组 装饰技术组 制图组
在中国数据中心团队中拥有 16位国家建设部一级建造师 10位高级工程师 1位国家注册造价师
安防监控 机房环境
2012
数据中心智慧规划整合统一的管理平台
新一代的数据中心管理,将采用3D界面,实现资产管理、机房设施和IT流程,能源管理 的的统一集成管理和监控
整合了IBM专利的热场管理工具 MMT

利用实时的传感器创建动态模型 创建MMT(Measurement & Management Technologies) 基础模型并划分冷却域
18位中级工程师 5位ICP认证高级项目经理 几十位国际PMP项目经理
2012
案例分享:苏州国科云数据中心 - 获得国际权威机构最高等级设计认证 咨询、设计、建设、联调、运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运营全生命周期的云数据中心示范
项目基本信息: 名称:苏州国科数据中心有限公司
地点:苏州工业园区
数据中心等级: Uptime Institute Tier IV 机房建筑面积:一期18,000平方米; 二期24,000平方米 项目初期总投资:约5.4亿人民币 数据中心功能定位: 苏州市高科技中小企业综合数据服务云平台(E-DC) 苏州市电子政务、数字城市的运营支撑云平台(G-DC) ITO/BPO/金融后台等行业数据外包服务平台(I-DC) 数据中心效益: 1. 苏州国科综合数据中心目前是全亚洲第一个获得T4设计等 级认证的数据中心。 2. 苏州国科综合数据中心在全省具有示范效应, 是云计算平台 和绿色数据中心的典型代表,是江苏省服务业转型和园区升 级的典范。 3.苏州国科数据中心以点带面,对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 获得Uptime Institute Tier IV设计认证

监控每个冷却域的热量和气流 计算实时地能耗效率 可提供更新的实时动态模型和每周的能 耗效率报告

更新基础模型以提供实时的动态温度分 布
2012
数据中心咨询设计服务 – 资源和能力
2010年度中国数据中心优秀方案设计
IBM中国数据中心 服务团队
全新企业级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用户满意度第一
咨询师团队
CTO | Current StateSpace - Rack Space DC Rack
4500 4000 3500 3000
count
物理基础设施热量分析 容量分析 弹性合理化分析
100%
Rack Space By IT Breakdow n by IT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e
IBM数据中心基础建设咨询和设计服务
数据中心设计理念——和业务及IT相关,不仅仅是物理架构!
数据中心是企业的核心,不只是建筑材料,物理设备和链路的堆砌, 而是人员,管理和技术的集成。需要 根据业务需求,从统一的IT基础架构规划入手,最终形成数据中心的设计和建设方案 策略
人员
数据中心IT 总体咨询
IT运维管理 及信息安全 应用和数据
设计成“开放的建筑空间”
设计整合了各个主流设备供应商的产品 为OEM产品创新提供了开放平台
2012
设计分析工具-科学分析 分阶段容量需求和成本计算
IBM数据中心机柜空间和电力需求分析工具
Analysis based on the “Monte Carlo” probability analysis tool developed by IBM Researc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