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51单片机的声光报警器课程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报警器设计

引言报警器,防盗报警器,是对用于发生警情、危险、紧急情况等状况下以声音、光线、气压等形式发出警报的电子产品的统称。
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式报警器越来越多地被先进的电子报警器代替,经常应用于系统故障、安全防范、交通运输、医疗救护、应急救灾等领域,与社会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防盗报警系统通常由:探测器(又称报警器)、传输通道和报警控制器三部分构成。
报警探测器是由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组成的,用来探测入侵者入侵行为的,由电子和机械部件组成的装置,是防盗报警系统的关键,而传感器又是报警探测器的核心元件。
采用不同原理的传感器件,可以构成不同种类、不同用途、达到不同探测目的的报警探测装置,单片微型计算机,通常简称为单片机,它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微处理器和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只读程序存储器,输入输出电路以及定时计数器。
串行通信口,时钟电路。
脉冲调制电路。
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单独的一块芯片上,构成一个最小的完善的计算机系统,这些电路能在软件的控制下单独。
准确,迅速,高效的完成程序设计者现规定的任务。
因为由单片机构成的电路玩玩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功能强,可靠性高,功耗低,电路简洁,开发和改进容易等等一系列有点,因此就有优异地性价比,从而使它在多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使用,本次设计就是基于单片机的报警器设计。
一设计基本电路原理和思路该报警器得设计思路是首先,利用光敏电阻构成光敏开关,光敏开关的作用是为单片机报警主电路提供报警信号,即通过光敏开关实现高低电平信号的转换,报警信号通过单片机软件处理实现信号的转换,在利用转换的信号驱动扬声器继而用声音输出进行报警,本次实验是通过光照的变化,利用光敏电阻随光照强度变化,阻值发生变化的特性首先实现的开关电路,即报警信号的来源是关照,报警主电路由单片机和音频放大模块组成,利用单片机上写入的程序,实现当报警信号输入单片机,其就会产生频率不等的信号。
以驱动扬声器报警。
采用光敏电阻的光控开关这是两种开关电路的主要原理:利用功率MOS场效应管可以作功率开关,开关的敏感元件可以采用光敏电阻LDR,当光线照射的光敏电阻上时,LDR呈低阻值,有信号加在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上,源漏极间导通,从而使继电器线圈K改变状态,产生控制作用或发出信号,如果将光敏电阻LDR接在地电位处,则在暗时无光线照射的光敏电阻,光敏电阻阻值高,故VMOS管栅极电位高,导通使灯L亮,反之,当有光线照射到LDR上时,VMOS栅极处于低电位截止,灯L 不亮。
单片机报警器课程设计

单片机报警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理解报警器电路的工作流程;2. 使学生了解报警器的功能及应用场景,掌握相关电子元件的功能与连接方式;3. 帮助学生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学会编写简单的单片机程序。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正确组装和调试单片机报警器电路;2. 培养学生运用编程软件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能够针对实际需求编写相应的程序;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针对报警器出现的问题进行排查和修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单片机技术及电子制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意识到电子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本课程面向初中或高中年级学生,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对电子技术和编程有一定了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创新和独立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a. 单片机原理与结构:介绍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b. 报警器电路设计:讲解报警器电路的构成、各元件功能及连接方式;c. 程序设计基础:介绍编程语言(如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思想。
2. 实践操作:a. 报警器电路搭建:指导学生动手搭建报警器电路,熟悉相关电子元件的使用;b. 程序编写与调试:教授学生如何编写单片机程序,实现报警器功能,并进行调试;c. 故障排查与修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报警器出现的故障进行排查和修复。
3. 教学大纲:a. 课程导入:介绍报警器的应用场景,激发学生兴趣;b. 理论知识讲解: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系统讲解单片机及报警器相关知识;c. 实践操作指导:按照教学进度,逐步引导学生完成报警器电路搭建、程序编写和调试;d. 课程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基于C51单片机的声光报警器设计说明

本科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基于C51单片机的声光报警器设计院(系):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姓名:学号:2009021986指导教师:设计日期:2012年11月29日报告书写要求1、报告封皮标题栏为宋体小三号居中,下划线需右边对齐。
2、报告的撰写要求条理清晰、语言准确、表述简明。
报告中段首空两个字符,中文字体为宋体五号,数字、字符、字母为Times New Roman五号,且单教研室主任意见:3、报告中插图应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技术容正确。
每个图都应配有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
图题(宋体小五号)置于图下居中,其中图号按顺序编排,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格排写。
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号用(a)、(b)等置于分图之下。
4、报告中插表应与文字紧密配合,文表相符,技术容正确。
表格不加左、右边线,每个表应配有表题(由表号和表名组成)。
表题(宋体小五号)置于表上居中,其中表号按顺序编排,表名在表号之后空一格排写。
5、报告中公式原则上居中书写。
若公式前有文字(如“解”、“假定”等),文字顶格书写,公式仍居中写。
公式末不加标点。
公式序号按顺序编排,如报告中第一部分的第一个公式序号为“(1-1)”,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
6、参考文献反映报告的取材来源,是报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参考文献数量一般为8~10篇。
引用文献标示应置于所引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小五号字体。
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 ]”中,如“二次铣削[1]”。
参考文献应按在文中出现的顺序编排,常用参考文献编写项目和顺序规定如下:(1)著作图书文献:序号└─┘作者.书名.版次.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第一版应省略(2)翻译图书文献:序号└─┘作者.书名.译者.版次.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第一版应省略(3)学术刊物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4)学术会议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编者名.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5)学位论文类参考文献:序号└─┘研究生名.学位论文题目.学校及学位论文级别.答辩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页7、若设计完成实物制作需在报告后附录硬件电路原理图和实物测试图,附录的序号采用“附录1”、“附录2”等,并注明附录的容。
基于C51单片机的声光报警器设计

基于C51单片机的声光报警器设计的设定会由P2.0作为单片机的输出直接启动报警电路。
此时,扬声器将发出高、低交替的2种叫声,同时二极管发光,这就达到了声光报警的效果。
4、设计内容(应用的技术原理及具体的实现方法)一、系统硬件实现1 主控电路设计硬件设计中最核心的器件是单片机80C51,它一方面控制A/D转换器实现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另一方面,将采集到的数字电压值经计算机处理得到相应的二进制代码,与设定的值作比较。
整个系统的软件编程就是通过汇编语言对单片机80C51实现其控制功能。
1.1 80C51的基本结构80C51单片机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CPU系统8位CPU,含布尔处理器;时钟电路;总线控制逻辑。
(2)存储器系统4KB的程序存储器(ROM/EPROM/Flash,可扩至64KB);128KB数据存储器(RAM,可再扩64KB);特殊功能寄存器SFR。
(3)I/O口和其他动能单元4个并行I/O口;2个16位定时/计数器;1个全双工异步串行口;中断系统(5个中断源,2个优先级)。
1.2 80C51单片机的的封装和引脚80C51系列单片机采用双列直插式(DIP).QFP44(Quad Flat Pack)和LCC(Leaded Chip Caiier)形式封装。
这里仅介绍常用的总线型DIP40封装。
40个引脚按引脚功能大致可分为4个种类:电源、时钟、控制和I/O引脚,在这里不作详细介绍。
1.3 80C51单片机的时钟(1)振荡器和时钟电路80C51内部有一个高增益反相放大器,用于构成振荡器,但要形成时钟脉冲,外部还需附加电路。
80C51的时钟产生方法有以下两种。
a 内部时钟方式利用芯片内部的振荡器,然后在引脚XTALl和XTAL2两端跨接晶体振荡器(简称晶振),就构成了稳定的自激振荡器,发出的脉冲直接送入内部时钟电路。
外接晶振时,Cl和C2的值通常选择为30pF左右;Cl、C2对频率有微调作用,晶振或陶瓷谐振器的频率范围可在1.2MHz~12MHz 之间选择。
基于单片机的简易安防声光报警器设计

目录第一章序言第二章计划任务书1、设计题目 (3)2、设计任务及要求 (3)3、设计内容 (3)4、元器件清单 (3)5、设计过程和有关说明 (4)5.1警情探测5.2报警设计第三章芯片介绍1、MCS-51单片机 (4)2、MAX232 (5)3、四位一体七段共阴极显示数码管 (5)第四章设计及制作1、硬件电路设计 (6)1.1时钟电路1.2复位电路1. 3串口电路1. 4 四位7段LED数码管1. 5 报警电路1. 6声光报警输出电路2、程序设计2.1、程序流程图 (9)2.2、程序 (10)3、硬件制作及调试 (14)3.1 硬件制作3.2 程序调试总结第五章.第一章序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尤其是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不断改善,人们在解决了居住问题后,日益关心的是居住是否安全。
在购房时,安全性是考察物业管理水平是否完善的一个重要条件。
尤其是那些流窜作案的犯罪分子,往往选择居民小区作为攻击目标,入室盗窃抢劫案件屡屡发生,以往的依赖小区保安人防为主的防范措施已满足不了人们的要求。
利用安全防范技术进行防范首先对犯罪分子有种威慑作用,使其不敢轻易作案。
如我们这次设计的简易安防声光报警器,可以安装在门口或玄关处,当有不法分子闯入时,利用门禁报警和红外报警双重保险,一方面可以提醒主人危险发生,另一方面也可以震慑不法分子。
单片机课程设计是一门实践课程,要求学生具有制作调试单片机最小系统及外设的能力,能够掌握单片机内部资源的使用。
单片机课程设计内容包括硬件设计、制作及软件编写、调试,学生在熟练掌握焊接技术的基础上,能熟练使用单片机软件开发环境Keil C51编程调试,并使用STC ISP调试工具采用串口下载方式联调制作的单片机最小系统。
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包含基本部分及扩展部分,基本部分即单片机最小系统部分,扩展部分是对单片机内部资源及外部IO口的功能扩展,使制作的单片机系统具有一定的功能。
基于C51单片机的数字温度报警器的设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基于C51单片机的数字温度报警器的设计指导老师:姓名:班级:072学号: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院系:机电学院日期:2016.01.10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报警器的设计摘要: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传统工业改造的逐步实现,能独立工作的温度检测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的领域。
本次课程设计是基于AT89C51单片机进行温度传测定及报警等功能的设计,利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测温系统,通过LED数码管和LCD液晶显示屏同时显示实时温度和报警预设温度,报警指示通过蜂鸣器的声音和16X16点阵屏同时报警,并能采取降温措施(直流电动机启动)。
同时本次设计的报警温度采用键盘输入的方式,确保各种报警温度可以方便的设定和调节。
本次课程设计的系统电路简单、操作简便,能任意设定报警温度,系统具有可靠性高、成本低、功耗小等优点。
关键词:单片机、温度检测、AT89C51、DS18B20目录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报警器的设计 (1)一、引言: (3)二、设计方案 (3)1.基本要求 (3)2.扩展功能 (3)3.方案选定 (3)4.总体设计方案 (4)三、功能模块分析 (4)1.复位电路 (4)2.键盘电路 (5)3.DS18B20温度检测电路 (6)4.显示电路 (7)5.报警电路 (10)6.降温风扇电路 (10)四、软件设计分析 (11)1.主函数模块 (11)2.温度检测模块 (12)3.键盘扫描模块 (13)4.LCD液晶显示模块 (14)5.中断模块 (15)五、课程设计体会 (15)附录: (18)一、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单片机控制无疑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它所给人带来的方便是不可否定的,各种数字系统的应用也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
数字化控制、智能控制为现代人的工作、生活、科研等方面带来方便。
其中数字温度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数字温度计与传统的温度计相比,具有读数方便、测温范围广、测温精确、功能多样话等优点。
基于C51单片机的声光报警器课程设计

XXXX学校电气工程系电子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声光报警专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班级:电力102 班学号:100313203姓名:X X X指导教师:X X X题目:声光报警一、设计目的掌握单片机的通信,会用单片机通信的几种方式,同时学会矩阵键盘的应用,更进一步理解c51单片机的用途。
二、设计要求在Proteus中画出原理图或使用实物,编制程序,实现以下功能:1、理解报警器工作原理,不同频率声音的实现方案。
2、可设置报警声音的长短。
3、至少2种以上报警方案,每种方案至少由2种不同频率的声音合成。
发光的强弱跟随报警声音的频率高低变化。
三、方案设计与论证MCS-51单片机内部结构8051是MCS-51系列单片机的典型产品,我们以这一代表性的机型进行系统的讲解。
8051单片机包含中央处理器、程序存储器(ROM)、数据存储器(RAM)、定时/计数器、并行接口、串行接口和中断系统等几大单元及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等三大总线,现在我们分别加以说明:·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CPU)是整个单片机的核心部件,是8位数据宽度的处理器,能处理8位二进制数据或代码,CPU负责控制、指挥和调度整个单元系统协调的工作,完成运算和控制输入输出功能等操作。
.数据存储器(RAM)8051内部有128个8位用户数据存储单元和128个专用寄存器单元,它们是统一编址的,专用寄存器只能用于存放控制指令数据,用户只能访问,而不能用于存放用户数据,所以,用户能使用的RAM只有128个,可存放读写的数据,运算的中间结果或用户定义的字型表。
图1·程序存储器(ROM):8051共有4096个8位掩膜ROM,用于存放用户程序,原始数据或表格。
·定时/计数器(ROM):8051有两个16位的可编程定时/计数器,以实现定时或计数产生中断用于控制程序转向。
·并行输入输出(I/O)口:8051共有4组8位I/O口(P0、 P1、P2或P3),用于对外部数据的传输。
声光报警plc课程设计

声光报警plc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PLC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声光报警系统的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
3. 学生能够解释与PLC编程相关的指令和程序设计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PLC进行基本程序编写,实现声光报警系统的控制功能。
2.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PLC程序的仿真与调试。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声光报警PLC控制系统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的兴趣,增强对工程技术的认识。
2. 学生在课程实践中,培养团队协作、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3. 学生能够关注PLC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认识到技术发展对社会生产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中。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基本的电子电路知识,具有一定的编程基础,对PLC技术有一定了解。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PLC在声光报警系统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PLC基础知识回顾:PLC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编程语言及常用指令介绍。
教材章节:第一章 PLC概述2. 声光报警系统组成:介绍声光报警系统的电路原理、器件功能及连接方式。
教材章节:第二章 常用电气控制元件3. PLC程序设计:学习PLC程序设计方法,包括顺序功能图、梯形图及指令表编程。
教材章节:第三章 PLC编程技术4. 声光报警PLC控制系统设计: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系统需求,设计PLC控制系统。
教材章节:第四章 PLC控制系统设计5. PLC程序仿真与调试:运用相关软件,对编写好的PLC程序进行仿真与调试。
教材章节:第五章 PLC程序调试与优化6.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声光报警PLC控制系统的搭建与调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学校电气工程系
电子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声光报警
专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
班级:电力102 班
学号:100313203
姓名:X X X
指导教师:X X X
题目:声光报警
一、设计目的
掌握单片机的通信,会用单片机通信的几种方式,同时学会矩阵键盘的应用,更进一步理解c51单片机的用途。
二、设计要求
在Proteus中画出原理图或使用实物,编制程序,实现以下功能:
1、理解报警器工作原理,不同频率声音的实现方案。
2、可设置报警声音的长短。
3、至少2种以上报警方案,每种方案至少由2种不同频率的声音合成。
发
光的强弱跟随报警声音的频率高低变化。
三、方案设计与论证
MCS-51单片机内部结构
8051是MCS-51系列单片机的典型产品,我们以这一代表性的机型进行系统的讲解。
8051单片机包含中央处理器、程序存储器(ROM)、数据存储器(RAM)、定时/计数器、并行接口、串行接口和中断系统等几大单元及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等三大总线,现在我们分别加以说明:
·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CPU)是整个单片机的核心部件,是8位数据宽度的处理器,能处理8位二进制数据或代码,CPU负责控制、指挥和调度整个单元系统协调的工作,完成运算和控制输入输出功能等操作。
.数据存储器(RAM)
8051内部有128个8位用户数据存储单元和128个专用寄存器单元,它们是统一编址的,专用寄存器只能用于存放控制指令数据,用户只能访问,而不能用于存放用户数据,所以,用户能使用的RAM只有128个,可存放读写的数据,运算的中间结果或用户定义的字型表。
图1
·程序存储器(ROM):
8051共有4096个8位掩膜ROM,用于存放用户程序,原始数据或表格。
·定时/计数器(ROM):
8051有两个16位的可编程定时/计数器,以实现定时或计数产生中断用于控制程序转向。
·并行输入输出(I/O)口:
8051共有4组8位I/O口(P0、 P1、P2或P3),用于对外部数据的传输。
·全双工串行口:
8051内置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用于与其它设备间的串行数据传送,该串行口既可以用作异步通信收发器,也可以当同步移位器使用。
·中断系统:
8051具备较完善的中断功能,有两个外中断、两个定时/计数器中断和一个串行中断,可满足不同的控制要求,并具有2级的优先级别选择。
·时钟电路:
8051内置最高频率达12MHz的时钟电路,用于产生整个单片机运行的脉冲时序,但8051单片机需外置振荡电容。
单片机的结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分开的形式,即哈佛(Harvard)结构,另一种是采用通用计算机广泛使用的程序存储器与数据存储器合二为一的结构,即普林斯顿(Princeton)结构。
INTEL的MCS-51系列单片机采用的是哈佛结构的形式,而后续产品16位的MCS-96系列单片机则采用普林斯顿结构
本系统是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简易安防声光报警系统,主要包括的硬件电路模块有:单片机最小系统、七段数码管显示模块、安防报警器(点触开关模拟)、声光报警。
1.单片机最小系统简介
单片机最小系统,或者称为最小应用系统,是指用最少的元件组成的单片机可以工作的系统.对51系列单片机来说,最小系统一般应该包括:单片机、晶振电路、复
位电路。
结构图如右图所示: 各部分的功能介绍如下:
复位电路:由电容串联电阻构成,由图并结合"电容电压不能突变"的性质,可以知道,当系统一上电,RST 脚将会出现高电平,并且,这个高电平持续的时间由电路的RC 值来决定.典型的51单片机当RST 脚的高电平持续两个机器周期以上就将复位,
所以,适当组合RC 的取值就可以保证可靠的复位.
晶振电路:典型的晶振取11.0592MHz(因为可以准确地得到9600波特率和19200波特率,用于有串口通讯的场合)/12MHz(产生精确的uS 级时歇,方便定时操作) .其电路系统框图如下:
图1 系统原理框图
基于Porteus 的仿真图如下:
STC89C51 串口下载 复位电路 声光报警
红外报警输入 门禁报警输入
解除报警
数码管显示
四、keil程序清单
基于STC89C51单片机的功能特点,并根据系统的要求编写出基于keil C51的程序,首先单片机上电复位,并进行初始化包括寄存器和数码管,当发生报警事件时,单片机驱动声光报警装置并且在数码管上显示相应的报警信息,退出中断时,单片机检测报警解除按钮,当报警解除按钮被按下时单片机关闭声光报警并清除数码管上的报警信息,具体的程序流程如图4所示。
#include<reg51.h> sbit s1=P1^6;
sbit s2=P1^7;
sbit button=P2^7;
中断入口
显示报警信息声光报警
退出中断
上电复位EA=0
数码管初始化
INT0、INT1 均设为下降沿触发
EA = 1 P3.4 是否为0?
检测P3.4 解除报警信
是否终止
unsigned char t,a[]=
{0x06,0x5b};
void delay(int n)
{
unsigned char i;
while(n--)
for(i=0;i<120;i++);
}
/* void shuma(char b,char c) {
/* while(button)
{
a1=0;
P0=a[b];
delay(2);
a1=1;
a2=0;
P0=a[c];
delay(2);
a2=1;
}
} */
void main()
{
EX0=1;
EA=1;
if(button==1)
{t=10;s2=1;P0=a[0];} else
{t=1;s2=0;P0=a[1];} while(1);
}
void zhongduan()interrupt 1 {
while(1)
{
s1=0;
delay(t);
s1=1;
delay(t);
}
}
六、设计总结
在此次电路设计时发现了设计的问题,对于程序来说,一个很不起眼的失误就能导致整个程序不能运行,所以在做程序时候要了解其逻辑关系,理清时序,对单片机的原理及接口要有很清晰的认识,以免在编写程序时候出现不必要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