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测方案(新)
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地下室车库及8#、9#、10#、11#、12#楼基础混凝土垫层强度等级为C15,多层1#、2#楼为C10。
地下室车库及8#、9#、10#、11#、12#楼基础至10层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十一层至顶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地下室底板、地梁及地下室外墙采用S8级抗渗混凝土。
多层1#、2#楼基础至顶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其它构件强度等级均为C20。
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有垫层的基础梁、板40mm,楼板及剪力墙15mm,梁25mm,柱30mm,且不小于纵筋直径;梁、柱箍筋和构造钢筋保护层为15mm;板、墙的分布钢筋保护层为15mm;地下室外墙迎水面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为50mm。
二、检验要求:根据规范GB50204-2002要求,对结构应进行实体检验。
检验应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由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各栋号技术员和抽样员组成的检验小组组织实施。
1、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方式和取样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⑴.同条件养护试件所对应的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共同选定(见附件)。
⑵.对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
⑶.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留置的数量应根据混凝土工程量和重要性确定,不宜少于10组,且不应少于3组L。
⑷.同条件养护试件拆模后,应放置在靠近相应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的适当位置,并应采取相同的养护方法。
2、同条件养护试件应在达到等效养护龄期时进行强度检验。
等效养护龄期应根据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与在标准养护条件28d龄期试件强度相等的原则确定。
3、同条件自然养护试件的等效养护龄期及相应的试件强度代表值,宜根据当地的气温和养护条件,按下列规定确定:⑴.等效养护龄期可取按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600℃.d时所对应的龄期,0℃及以下的龄期不计入;等效养护龄期不应小于14d,也不宜大于60d;⑵.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代表值应根据强度试验结果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的规定确定后,乘折算系数取用;折算系数宜取为1.10,也可根据当地的试验统计结果作适当调整。
结构实体检验专项方案

结构实体检验专项方案为了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和稳定运行,结构实体检验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一份结构实体检验的专项方案,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可靠性。
1. 方案背景:随着建筑物使用年限的增加,结构的老化和损伤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为了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结构实体检验专项方案应该被制定和执行。
2. 方案目标: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和可靠运行,发现并修复任何存在的结构问题。
这将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和稳定的居住、工作环境。
3. 方案内容:(1) 定期检查:制定定期的检查计划,根据建筑的类型和年限,确定检查频率。
检查应包括外墙、地基、楼板、柱子等关键结构部位。
(2) 检查方法:使用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如超声波探测、红外线测温和测量等,以发现隐蔽的损伤。
(3) 检查记录: 对每次检查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检测日期、检测人员、检测结果和建议的修复措施。
4. 方案执行:(1) 建立检查小组: 由专业的结构工程师和相关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团队来执行结构实体检验。
(2) 安排检查时间: 避免建筑高峰期进行检查,以减少对居民和使用者的干扰。
(3) 急修需求: 如发现紧急修复需求,应立即采取措施,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
5. 预防措施:(1) 建立完善的保养计划,包括及时清理和维护结构表面的污垢、积水和腐蚀物。
(2) 定期监测工程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变形、裂缝以及其他结构异常情况。
结构实体检验专项方案的实施将有助于发现并解决建筑结构问题,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通过定期检查、检测和维护,我们可以为居民提供一个更安全、可靠的建筑环境。
建筑行业各相关方应积极支持并参与此方案的实施,以确保建筑物的长期使用价值和人员生命财产的安全。
结构实体检验方案

目录一、结构实体检验的目的 (2)二、结构实体检测实施 (3)1、砼强度检测 (3)2、钢筋保护层检测 (3)3、楼板厚度检测 (3)结构实体检验方案一、结构实体检验的目的结构实体检验是《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新增的内容,是在相应分项工程验收合格、过程控制使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上,对重要项目进行的验证检查,其目的是为了加强砼结构的施工质量验收,真实的反映砼强度及受力钢筋位置等质量指标,确保结构安全。
二、结构实体检验实施结构实体检验应在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见证下,由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
项目主体工程的结构实体检验内容及要求如下:1、砼强度检测:砼强度检测应以在砼浇筑地点制备并与结构实体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强度为依据。
并在已浇筑完成的结构上进行抽芯或回弹检测。
(1)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方式、取样数量及等效养护龄期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同条件养护试件所对应的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应由监理、施工等各方共同选定,各种砼强度等级均应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
○2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试件,留置数量应根据砼的工程量和重要性来确定,不宜少于10组,且不应少于3组。
同条件养护试件应放置在靠近相应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的适当位置,并应采取相同的养护方法。
○3同条件养护试件应在达到等效养护龄期时进行强度实验,其等效养护龄期应根据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与在标准养护条件下28天龄期试件强度相等的原则确定。
○4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结果应区别于标准养护试件试验结果单独进行汇总、数理统计(见附表一、二)。
(2)浇筑完成的砼结构,应根据砼强度等级不同,进行砼回弹实测与抽芯检测并填表(附表三)。
2、钢筋保护层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可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方法,也可采用非破损方法并用局部破损方法进行校准。
本工程采用非破损的方法进行检验,填写检验结果记录(附表四)。
(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结构部位和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检测的部位,应由监理、施工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
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测方案

XXXXXXXXXXXXXXXX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测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编制时间:二O一四年五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3)1.1基本概况 (3)1.2各部分结构的强度等级 (3)1.3楼板设计厚度地下室 (4)1.4钢筋保护层厚度 (4)二、检测依据及检测规定 (4)2.1检测依据 (4)2.2 结构实体检验规定 (5)三、结构实体检验的检测数量 (6)3.1混凝土强度 (6)3.2 钢筋保护层 (6)3.3 现浇楼板厚度 (6)3.4钢筋数量及间距 (6)3.5植筋锚固力 (7)四、主要检测方法 (7)4.1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 (7)4.2 板厚 (7)4.3 回弹 (8)五、主要检测设备 (8)一、工程概况1.1基本概况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建筑面积层数(地上/地下)建筑高度结构形式检测内容混凝土抗压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现浇混凝土楼板厚度、钢筋数量及间距、植筋锚固力。
1.2各部分结构的强度等级(1)基础地下室构件:垫层 C15 ;基础(承台、底板、基础梁) C30 ; 地下室外墙 C35 ; 地下室塔楼范围外框架柱为 C35 ;地下室顶板、地下一层(梁、板)为 C30 ;裙房框架柱与地下室侧墙重合处为 C35 。
(2)上部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1.3楼板设计厚度地下室地下室结构部位地下室底板负一层板地下室顶板设计厚度(mm)纯地下室区域700mm1#楼区域2500mm2#楼区域1500mm300mm180mm、220mm、250mm、300mm、450mm主体结构部位商业裙楼1#塔楼2#塔楼设计厚度(mm)100mm、120mm、150mm150mm、250mm 120mm、250mm1.4钢筋保护层厚度部位承台柱梁板、墙地下(mm)内20外100内20外50内20外50内15外50地上(mm)无20 20 15二、检测依据及检测规定2.1检测依据编制依据主要有但不限以下合同,规范及标准等、施工用图纸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武汉和创建筑工程建设事务所有限公司设计图纸。
工程实体检测方案

工程实体检测方案一、背景介绍工程实体检测是指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工程实体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测,以确保其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
工程实体包括建筑物、桥梁、道路、管道等各种市政工程、工业设施和民用设施。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工程实体的安全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工程实体检测成为保障工程安全的重要手段。
二、检测方案目的本次工程实体检测方案的目的是从全面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三个角度出发,对工程实体进行全面检测,准确、迅速地发现工程实体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确保工程实体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三、检测方案内容1. 检测范围本次检测的范围涵盖建筑物、桥梁、道路、管道等各种类型的工程实体。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1) 建筑物的结构、外观、管道、水电气系统、防火设施等方面的检测(2) 桥梁的结构、桥面、桥墩、桥梁支座、防护设施等方面的检测(3) 道路的路面、路基、排水系统、交通标识等方面的检测(4) 管道的管道材质、管道连接、管道内部状况等方面的检测2. 检测方法本次检测将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包括但不限于:(1) 无损检测技术:利用超声波、X射线、磁粉探伤等技术手段,对工程实体的结构、管道、焊缝等进行无损检测(2) 摄像监测技术:利用摄像设备对工程实体的外观、结构等进行远程监测(3) 仪器检测技术:利用温度计、湿度计、压力计等仪器对工程实体的环境参数进行检测(4) 数据采集技术:利用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对工程实体的数据进行采集3. 检测要求本次检测要求对工程实体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科学分析,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1) 对工程实体的结构、材质、连接等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其安全可靠(2) 对工程实体的环境参数进行准确测量,确保其运行环境的合适与安全(3) 对工程实体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四、检测方案实施1. 选定检测团队本次检测将选定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检测团队,具备大型工程实体检测的能力和经验2. 制定检测计划检测团队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检测计划,包括检测范围、方法和要求等3. 检测实施按照检测计划,检测团队将对工程实体进行全面检测,准确测量数据并进行分析4. 提出解决方案检测团队将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协助工程实体运营方进行问题处理五、检测效果评估1. 检测报告检测团队将根据检测结果,编制详细的检测报告,包括检测数据、分析结果和解决方案2. 检测效果评估工程实体运营方将对检测报告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解决方案进行实施和评估六、检测方案总结本次工程实体检测方案从全面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三个角度出发,对工程实体进行全面检测,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确保工程实体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建筑结构实体检测方案

建筑结构实体检测方案建筑结构实体检测是指在给定的建筑场景图像中,自动识别和定位出其中的建筑结构实体,如房屋、楼梯、门窗等。
这个任务在智能城市、建筑信息模型(BIM)、工地监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个建筑结构实体检测的方案,包括数据准备、模型选择和实现细节。
数据准备是建筑结构实体检测的第一步。
首先,需要收集大量的建筑场景图像,这些图像应涵盖不同类型的建筑结构实体和不同的场景。
可以从互联网上公开的建筑图像数据集,也可以通过自己拍摄建筑物的照片来构建数据集。
对于每个图像,需要标注出其中的建筑结构实体的位置和类别信息。
可以使用一些图像标注工具来辅助标注过程,如LabelImg、RectLabel等。
在模型选择方面,可以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来解决建筑结构实体检测问题。
目前在目标检测任务中,最为流行和有效的模型是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物体检测模型,如Faster R-CNN、YOLO、SSD等。
这些模型都是基于目标区域提取和目标分类的两个阶段。
在目标区域提取阶段,模型会通过卷积和池化等操作从输入图像中提取出一系列的目标区域候选框。
在目标分类阶段,模型会对每个候选框进行分类和回归,以确定候选框中是否有建筑结构实体,并精确定位实体的位置。
实现细节方面,可以选择使用开源的深度学习框架来实现建筑结构实体检测模型。
TensorFlow和PyTorch是目前最为流行的两个深度学习框架,都提供了丰富的模型库和工具函数来支持目标检测任务。
可以基于这些框架中的模型库,使用预训练的模型进行迁移学习,以加速模型的训练过程。
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数据增强技术来增加数据集的多样性,如随机裁剪、随机翻转、颜色调整等。
可以使用批量训练的方法来提高模型的训练速度。
除了模型训练和测试,还需要对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
可以使用一些常用的目标检测指标来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和效率,如平均精确度(mAP)、准确率和召回率等。
如果模型在一些特定类型的建筑结构实体上表现较差,可以针对这些实体进行重点优化和改进。
建筑工程主体实体检测方案

建筑工程主体实体检测方案一、引言建筑工程主体实体检测是指在建筑结构主体封顶后,进行针对性的检测和评估工作,以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和符合设计要求。
在建筑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主体实体检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涉及到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对于保障建筑使用安全和延长建筑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方案旨在对建筑工程主体实体检测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确保检测工作的科学性、严谨性和高效性。
方案内容主要包括检测目标与要求、检测方法与技术、检测流程与周期、检测报告与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二、检测目标与要求1.检测目标(1)检测建筑结构物理性能,如强度、刚度、稳定性等;(2)检测建筑结构材料的质量和技术性能;(3)检测设计图纸与实际施工情况的一致性;(4)检测建筑结构的安全状态;(5)检测建筑结构的使用性能。
2.检测要求(1)检测工作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要求;(2)检测工作要求具有权威性和可靠性;(3)检测工作要求对施工质量和安全问题进行全面评估;(4)检测工作要求提出合理有效的改进措施。
三、检测方法与技术1.直接检测法直接检测法是通过实地检测和测试来获取建筑结构的相关数据,包括强度测试、破坏性试验、物理性能测试、材料质量检测等。
直接检测法的优点是能够直接获取建筑结构的真实数据,能够客观地反映建筑的实际情况。
但是直接检测法也存在着破坏性强、测试周期长、成本高的缺点。
2.间接检测法间接检测法是通过非破坏性测试手段来获取建筑结构的相关数据,包括超声波检测、振动测试、应力监测、应变测试等。
间接检测法的优点是无需破坏建筑结构,测试过程安全、成本低、周期短。
但是间接检测法也存在着准确性和可靠性差的缺点。
3.综合检测法综合检测法是将直接检测法和间接检测法相结合,通过多种手段对建筑结构进行综合检测,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检测流程与周期1.检测前准备(1)确定检测方案,并明确检测目标和要求;(2)制定检测计划,并确定检测工作的流程和内容;(3)组织检测设备和人员,确保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房屋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测方案(新)之欧阳歌谷创编

万盛经开区科技孵化基地工程欧阳歌谷(2021.02.01)结构实体检测方案编制单位:重庆业典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编制人:_邹易___审批人:__敖剑锋____编制日期:2015年7月8日结构实体方案审批表方案主要内容:结构实体检测方案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字)2015年7月8日监理部审核意见同意按此方案实施场监理:(签字)2015年07月8日建设单位审核意见同意按此方案实施甲方代表:(签字)2015年7月8日实体检测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万盛经开区科技孵化基地工程致:重庆市永安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我方已经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完成了万盛经开区科技孵化基地主体分部工程实体检测方案的编制,并经我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
附: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方案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方案承包单位(章)项目经理日期 2015年7月8日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同意按此方案实施专业监理工程师日期 2015年7月8日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同意按此方案实施项目监理机构(章)总监理工程师日期 2015年7月8日目录1.工程概况11.1.各部位混凝土设计标号11.2.楼板设计厚度11.3.钢筋保护层厚度22.编制说明及依据22.1.编制说明22.2.编制依据23.结构实体检测33.1.混凝土同条件试块:33.2.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43.3.板厚53.4.回弹63.5.外观实测实量104.其他125.检测部位表131.工程概况1.1.各部位混凝土设计标号楼层部位抗压强度地下车库剪力墙C30P8框架柱C35框架梁、现浇板C30 一层~六层梁、柱、现浇板C301.2.楼板设计厚度1.3.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构件保护层厚度2.编制说明及依据2.1.编制说明“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为确保工程质量,须在施工过程中做好结构实体检测工作,特编写此此方案。
2.2.编制依据编制依据主要有但不限于以下合同、规范及标准等:本工程承包合同、及施工用图纸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20300-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分标准】(GBJ107)【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管理文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盛经开区科技孵化基地工程结构实体检测方案编制单位:重庆业典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编制人:_邹易___审批人:__敖剑锋____编制日期:2015年7月8日结构实体方案审批表工程名称万盛经开区科技孵化基地工程合同造价2103.210万元工程地点万东镇六井村技术管理类别方案主要内容:结构实体检测方案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字)2015年7月8日监理部审核意见同意按此方案实施场监理:(签字)2015年07月8日建设单位审核意见同意按此方案实施甲方代表:(签字)2015年7月8日实体检测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万盛经开区科技孵化基地工程致:重庆市永安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我方已经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完成了万盛经开区科技孵化基地主体分部工程实体检测方案的编制,并经我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
附: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方案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方案承包单位(章)项目经理日期2015年7月8日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同意按此方案实施专业监理工程师日期2015年7月8日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同意按此方案实施项目监理机构(章)总监理工程师日期2015年7月8日目录1.工程概况 (1)1.1.各部位混凝土设计标号11.2.楼板设计厚度11.3.钢筋保护层厚度2混凝土构件保护层厚度 (2)2.编制说明及依据 (2)2.1.编制说明22.2.编制依据23.结构实体检测 (3)3.1.混凝土同条件试块:33.2.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43.3.板厚53.4.回弹63.5.外观实测实量104.其他 (12)5.检测部位表 (13)1.工程概况1.1.各部位混凝土设计标号1.2.楼板设计厚度1.3.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构件保护层厚度2.编制说明及依据2.1.编制说明“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为确保工程质量,须在施工过程中做好结构实体检测工作,特编写此此方案。
2.2.编制依据编制依据主要有但不限于以下合同、规范及标准等:本工程承包合同、及施工用图纸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20300-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分标准】(GBJ107)【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管理文件。
3.结构实体检测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测。
结构实体检测应在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见证下,由施工项目、生产经理技术总工组织实施,承担结构实体检验的实验室应具有相应的资质。
结构实体检验的内容应包括:混凝土强度:同条件试块强度、回弹强度;混凝土楼板厚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结构实测实量。
当未能取得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同条件养护试件被判为不合格或钢筋保护层厚度不满足要求时,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检测机构按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检测。
3.1.混凝土同条件试块:对混凝土强度的检验,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制备并与结构实体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强度为依据。
当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的检验结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的有关规定时,混凝土强度应判为合格。
同条件养护试块的留置方式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同条件养护试块所对应的结构构建或结构部位,应由监理、施工单位等各方共同选定。
对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留置同条件养护试块。
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留置的数量应根据混凝土工程和重要性确定,不宜少于10组,且不应小于3组。
同条件养护试件拆模后,应放置在靠近相应构件或结构部位的适当位置,并应采取相同的养护方法。
本工程同条件试块留置针对本工程基础、主体混凝土工程量大、结构的特殊及重要性,确定各部位及各标号的同条件试块留置如下:基础部分:承台基础留置一组;地上主体结构部分:柱、墙、梁板及屋面混凝土按每种标号每层每个施工段留置一组同条件试块;同条件养护试件应在达到等效养护龄期时进行强度试验。
等效养护龄期应根据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于在标准养护条件下28d龄期试件强度相等的原则确定。
同条件自然养护试件的等效养护龄期及相应的试件强度代表值,宜根据当地的气温和养护条件,按下列规定确定:等效养护龄期可取按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600摄氏度.天时所对应的龄期,0摄氏度及以下的龄期不计入;等效养护龄期不应小于14天,也不宜大于60天。
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代表值应根据强度试验结果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测评定标准】GBL107的规定确定后,乘折算系数所取;折算系数宜取1.10。
3.2.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和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对梁类、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构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
结合本工程特点,确定钢筋保护层检验的结构部位:在首层、屋面层及中间层随意抽取标准层一层的柱、梁、板;每层抽取的数量按图纸数量现场随意抽取2%作为检测。
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
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点。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可采取非破损的方法,也可采用非破损方法并用局部破损方法进行校准。
当采用非破损方法检验时,所使用的检测仪器应经过检验,检测操作应符合相应规程的规定。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检验误差不应大于1mm.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10m,-7mm;对板类构件为+8mm,-5mm。
对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分别进行验收。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仍应判为合格;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不应大于规定允许偏差的1.5倍。
3.3.板厚楼板厚度检测的结构部位,应由建设、监理、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优先采用超声检测仪进行非破损检测,对检测结果有怀疑时采用破损检测做对比;(楼板检测仪为SMU-400A)板厚允许偏差为+8mm,-5mm。
3.4.回弹回弹仪技术要求测定回弹值的仪器,宜采用示值系统为指针直读式的混凝土回弹仪。
回弹仪必须具有制造厂的产品合格证及检定合格证,并应在回弹仪的明显位置上具有下列标志:名称、型号、制造厂名(或商标)、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和中国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标志CMC及许可证证号等。
回弹仪应符合下列标准状态的要求:水平弹击时,弹击仪锤脱钩的瞬间,回弹仪的标准能量应为2.2.7J;弹击锤与弹击杆碰撞的瞬间,弹击拉簧应处于自由状态,此时弹击锤起跳点应相应于指针刻度尺上“0”处。
在洛氏硬度HRC为60±2的钢粘上,回弹仪的率定值应为80±2。
回弹仪使用的环境温度应为-4~40摄氏度。
回弹仪使用前应检验合格。
检定回弹仪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送检定单位检定:新回弹仪启用前;超过检定有效期限(有效期为半年);累计弹击次数超过6000 次;经常规保养后钢砧率定值不合格;遭受严重撞击或其他损害。
回弹仪应由法定部门并按照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回弹仪》JJG817 对回弹仪进行检定。
回弹仪在工程检测前后,应在钢砧上作率定试验,并应符合相关规定。
回弹仪率定试验宜在干燥、室温为5-35℃的条件下进行。
率定时,钢砧应稳固地平放在刚度大的物体上。
测定回弹值时,取连续向下弹击三次的稳定回弹平均值。
弹击杆应分四次旋转,每次旋转宜为90°。
弹击杆每旋转一次的率定平均值应为80±2。
保养回弹仪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常规保养:弹击超过2000次;对检测值有怀疑时;在钢砧上的率定值不合格。
常规保养应符合下列规定:使弹击锤脱钩后取出机芯,然后卸下弹击杆,取出里面的缓冲压簧,并取出弹击锤、弹击拉簧和拉簧座;机芯各零部件应进行清洗,重点清洗中心导杆、弹击锤和弹击杆的内孔和冲击面。
清洗后应在中心导杆上薄薄涂抹钟表油,其他零部件均不得抹油;应清理机壳内壁,卸下刻度尺,并应检查指针,其摩擦力应为0.5~0.8N;不得旋转尾盖上已定位紧固的调零螺丝;不得自制或更换零部件;保养后应按《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要求进行率定试验。
回弹仪使用完毕后保养:使用完毕后应使弹击杆伸出机壳,清除弹击杆、杆前端球面、以及刻度尺表面和外壳上的污垢、尘土。
回弹仪不用时,应将弹击杆压人仪器内,经弹击后方可按下按钮锁住机芯,将回弹仪装人仪器箱,平放在干燥阴凉处。
检测技术一般规定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检测宜具有下列资料工程名称及设计、施工、监理和建设单位名称;结构或结构名称、外形尺寸、数量及混凝土强度等级;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安定性、厂名;砂、石类、粒径;外加剂或掺合料品种、掺量;混凝土配合比;施工材料计量情况,模板、浇筑、养护情况及成型日期等;必要的设计图纸和施工纪录;检测原因。
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检测可采用下列两种方式,其适用范围及结构或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单个检测:适用于单个结构或构件的检测;批量检测:适用于相同生产工艺条件下,混凝土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
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结构或构件。
按批进行检测的构件,抽检数量不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10~30%且构件数量不得少于10件。
抽检构件时,应随机抽取并使所选构件具有代表性。
每一个构件或构件的测区应符合下列规定:每一个构件或构件测区数不应少于10个,对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5M,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0.3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可适当减少,但不少于5个;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米以内,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2m;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相对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侧面上,且应均应分布。
在构件的重要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平方米;检测面应为混凝土表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涂层以及蜂窝、麻面,必要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合杂物,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对弹击时产生颤动的薄壁、小型构件应进行固定。
回弹值测量检测时,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检测面上,缓慢施压,准确读书,快速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