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 选学课文《旅行家树》人教版

合集下载

小学五年级语文:选学课文 《旅行家树》/人教版

小学五年级语文:选学课文 《旅行家树》/人教版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选学课文《旅行家树》/人教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Elective Text "Traveller Tree" | People's Education Edition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小学编订:FoonShion教育选学课文《旅行家树》/人教版一、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旅行家树无论在什么环境都为人类造福的品桔格。

2、了解旅行家树的外形特点,生长环境和发挥的作用。

3、理解“修长”“灸烤”“贫瘠”“肃然起敬”“不毛之地”等同语的大意。

4、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5、练习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课文中介绍旅行家树的外形特点,生长环境及所发挥的作用的部分三、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看了《旅行家树》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些什么?(旅行家树是什么样的?它为什么叫旅行家村?它生长在哪?)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地读课文。

2、这篇课文介绍厂旅行家树的什么?(样子、生长环境、名字由来等)三、指导分段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2、默读,给课文分段。

讨论归纳四、阅读第一段默读第一自然段,想想作者是在什么地方发现旅行家树的?(结合解释”腹地”就是靠近中心的地区J旅行家树外形L有什么特点?(树干上没有枝”厂,挺拔修长,叶子长在顶上,整齐徘列。

)作者是怎么形象地描绘旅行家树的叶子的?(打了两个比方)五、阅读第二段1、轻声读课文第二段,想想旅行家树生长在什么环境里”(住宅:别墅前和沙漠中)为什么这种树被人们称为旅行家树?它与旅行的人有什么关系?2、结合理解下列词语。

翠绿欲滴、别致3、课文中说听了非洲朋友的介绍,“我”对旅行家树肃然起敬,“肃然起敬”是什么意思?(形容看到、听到或想到某一入或事产生恭敬、钦佩的态度和心情,)为什么“我”会对旅行家树肃然起敬?(“我”对旅行家树肃然起敬是因为被旅行家树为解旅行者的于渴甘愿受防,这种造福于人的精神所感动,心中对这种树充满敬佩之情J)4、旅行家树是不是口和旅行的人有关,概括起来说,它有哪些作用列在住房前可增添情趣,在茫茫沙海可解人干渴)5、结合理解下列词语。

4- 旅行家树

4- 旅行家树
理解“琢磨”的意思。
朗读的情感指导后,抽读第8自然段,着重引导学生读出陆小亮写信心慌手乱、记不住字心中无数又羞于见人那种千难万难的神态语气。
提问:王老师看了陆小亮给老奶奶代写的信,为什么“微笑的脸慢慢变严肃了”? (因为“在短短的几十个字的信中,有好几个错别字”)板书:,错别字多。
讨论:陆小亮写信那么费劲、费时,且错别字多,说明他哪些方面差?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差)
生(3):西蒙的孩子病了,桑娜日夜守候,精心照顾。当孩子退烧时,桑娜——一位贤妻,一位慈母终于倒下了------
生(4):桑娜的五个孩子也非常关心西蒙的两个孩子他们一起快乐地玩耍。
生(5):西蒙的大儿子捡到一颗大珍珠,卖了好价钱,渔夫开了一间小鱼铺,一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评析:善于想象是学生最宝贵的思维品质,教师为学生营造了想象的空间,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潜能的增强。同时,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为学生的想象奠定了基础,使想象合理化。
4-旅行家树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旅行家树无论在什么环境都为人类造福的品格。
2.了解旅行家树的外形特点,生长环境和发挥的作用。
3.理解“修长”“灸烤”“贫瘠”“肃然起敬”“不毛之地”等词语的大意。
4.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5.练习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课文中介绍旅行家树的外形特点、生长环境及所发挥的作用的部分。
此文发表于《新作文》2003-5
作者简介:徐吉华,男,28岁,任教语文。现任涑渎小学办公室主任,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常州市优秀教师,金坛市十佳师德标兵,金坛市作家协会会员。撰写https:///论文多次在《小学语文教学》、《江苏教育研究》、《成才导报》、《班主任之友》、《常州教育》等刊物发表。

《旅行家树》旅行家树

《旅行家树》旅行家树

《旅行家树》旅行家树
人们在沙漠旅行,受到热沙煎烤而干渴难熬的时候,要是遇到这种树,只要用刀子在它身上划一道口子,它就会流出清香可口的汁液来让你解渴。

它是沙漠旅行者的朋友,所以叫旅行家树,又叫叫旅人蕉。

因为它的茎一部分膨大化,形成容器状,旅行者在丛林中迷失了方向,可割开它的茎取淡水喝,是旅行者的救星。

地处热带的非洲沙漠,非常干燥,可是也有天然的饮水站,这个饮水站不是清泉,而是一种植物,叫做旅人蕉。

旅人蕉的水藏在什么地方呢?它的水分贮藏在粗大叶柄基部,旅行者口渴时,只要在它的叶柄上划个小口,就好像柠开了水龙头,新鲜而清凉的水顿时便可流出,这时旅行者就可开怀畅饮。

这个“水龙头”不用你去关闭,它会自动“拧上”,一天之后,被划破的小口就可愈合,过一天它又为旅行者提供饮水了。

旅人蕉“身材魁梧”,高达20米左右,粗约50厘米,叶子既粗壮又长大,一般可达3~4米。

这种叶子长得出奇,它们全部集中在粗壮茎干的顶端,竖向排列成二列,铺成一个平面,好像拔地而起的一把巨型折扇,又如孔雀开屏之势,远远看去十分美观。

旅人蕉虽然高大,但它不是树木,而是一种大型的草本植物。

旅人蕉的老家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上。

马达加斯加人民将旅人蕉誉为自己的国“树”。

现在,我国广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植物园里也有这种别致的观赏植物。

《旅行家树》教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词语拼接游戏

《旅行家树》教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词语拼接游戏

《旅行家树》教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词语拼接游戏一、教学目标:1. 通过词语拼接游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旅行家树》的阅读与理解。

2. 词语拼接游戏的设计与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词语拼接游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词语拼接游戏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题和情感。

2. 互动法:设计词语拼接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词语拼接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旅行家树》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文章主题和情感,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和生态环境。

3. 词语拼接游戏:设计词语拼接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语文素养。

4. 游戏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词语拼接游戏,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在游戏中的收获和感受,总结课文所学内容,强调关注大自然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收集有关大自然和生态环境的资料,进行拓展学习。

7. 课后跟进:教师及时了解学生作业完成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词语拼接游戏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词语拼接能力:评估学生在游戏中的词语拼接能力,包括词汇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

3. 阅读理解:通过提问和讨论,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对大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

4. 小组合作: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旅行家树》的文本。

《旅行家树》教案

《旅行家树》教案

《旅行家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旅行家树》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好,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旅行家树的生长过程中,感悟生命的顽强和自然的美。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曾经见过的树木,引导学生说出旅行家树的特点。

2.简要介绍旅行家树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二、阅读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并记忆。

2.学生分组讨论,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四、分析课文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旅行家树的生长过程,感受生命的顽强。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旅行家树的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旅行家树的特点。

2.学生分享自己对旅行家树的感悟。

二、深入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旅行家树的生长过程与人类生命的联系。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四、写作训练1.教师给出写作题目:“我眼中的旅行家树”,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写一篇短文。

2.学生当堂完成写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第三课时一、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二、课后作业1.学生根据课堂讨论,整理课堂笔记,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三、拓展活动1.学生自由组合,开展关于旅行家树的课外实践活动,如观察旅行家树、查阅资料等。

2.学生将实践活动成果进行展示,交流学习心得。

《旅行家树》教案设计

《旅行家树》教案设计

《旅行家树》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旅行家树》的主要内容,了解旅行家树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2)学生能够培养对生命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旅行家树》的阅读与理解。

2. 旅行家树的特点和生长环境的介绍。

3. 旅行家树相关词语和句型的学习与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旅行家树》的主要内容。

(2)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

2. 教学难点:(1)旅行家树的特点和生长环境的解释和理解。

(2)旅行家树相关词语和句型的运用和表达。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旅行家树》的文本。

2. 旅行家树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旅行家树相关词语和句型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展示旅行家树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旅行家树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旅行家树与其他树的区别和特殊之处。

2. 阅读理解:(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旅行家树》,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

3. 词语学习:(1)教师挑选出与旅行家树相关的词语,进行解释和例句展示。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这些词语进行交流和表达。

4. 句型练习:(1)教师挑选出与旅行家树相关的句型,进行解释和示范。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这些句型进行交流和表达。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旅行家树》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2)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旅行家树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旅行家树》阅读答案

《旅行家树》阅读答案

《旅行家树》阅读答案精心为大家整理了旅行家树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

在非洲腹地的布隆迪共和国访问期间,在我们居住一座洁白的小楼门前,有两棵大树,婀娜、翠绿,秀气极了。

那树的形状,不同于一般树木,它没有枝丫,没有碎叶,在结实而修长的树干上面,生出长长的坚硬的阔叶,而那阔叶也不像一般树木那样向四周扩散,它只向两侧伸展,看去就像开屏的孔雀,又像展开的扇面。

起初我不知道它叫什么树,暂且就称它为孔雀树、扇子树。

到非洲别的国家里,也经常看到在一些华丽的住宅或别墅门前,都栽有这种树,给那些豪华的建筑物jǐn shǎng tiān huā( ),增添不少清幽,高雅的情趣。

当时我还以为这种娇秀的树木,只能在阳光明媚、土壤肥沃、雨水充足的地方生长哩,但是后来在一次沙漠旅行中,我忽然发现这种树木竟然也生长在茫茫沙海之中。

在黄沙的衬托下,它越发显得蔚然翠绿,充满生机。

我想记住它的尊姓大名,便问同行者:这叫什么树?我的同行者,仰望着它那翠绿欲滴的阔叶,回答说:它的名字很别致,叫旅行家树。

为什么叫旅行家树?他解释说:这种树,原来生长在沙漠上,后来才被人移植到碧野闹市。

在沙漠上旅行,当人们受到热沙zh kǎo( )、炎阳曝晒而疲惫干渴得难忍难熬的时候,突然在茫茫沙海中遇到这种树木,它不但以浓阴为你纳凉,而且只要你用刀子在它身上划一条口子,它就流出清香可口的汁液为你解渴。

它是沙漠旅行者不可失却的朋友,故名旅行家树。

听了这番有趣的解释,我对这种树木产生出一种s rj qǐjīng( )的感情。

它既能生长在土质肥沃□气候相宜的美丽风景区□又能繁殖于干燥贫瘠□漫漫沙流的不毛之地□它在湖光山影□花红柳绿的秀丽处所□风姿飘洒□落落大方□现出一派b bēi b kng( )的仪表□它在满目黄沙□寸草不生的古漠□轻声慢语□谦和内秀□没有一点傲然超众□gūfāng z shǎng( )的神情□我爱旅行家树所具有的这种品质□离开非洲时,我曾想带回一株旅行家树的幼苗,移植于自己的庭院里,后来又作罢,心想:倒莫如把旅行家树的品质,移植于自己的心中。

选学课文 《旅行家树》-人教版_五年级语文教案

选学课文 《旅行家树》-人教版_五年级语文教案

选学课文《旅行家树》-人教版_五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旅行家树无论在什么环境都为人类造福的品桔格。

2、了解旅行家树的外形特点,生长环境和发挥的作用。

3、理解“修长”“灸烤”“贫瘠”“肃然起敬”“不毛之地”等同语的大意。

4、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5、练习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课文中介绍旅行家树的外形特点,生长环境及所发挥的作用的部分三、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看了《旅行家树》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些什么?(旅行家树是什么样的?它为什么叫旅行家村?它生长在哪?)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地读课文。

2、这篇课文介绍厂旅行家树的什么?(样子、生长环境、名字由来等)三、指导分段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2、默读,给课文分段。

讨论归纳四、阅读第一段默读第一自然段,想想作者是在什么地方发现旅行家树的?(结合解释”腹地”就是靠近中心的地区J旅行家树外形L有什么特点?(树干上没有枝”厂,挺拔修长,叶子长在顶上,整齐徘列。

)作者是怎么形象地描绘旅行家树的叶子的?(打了两个比方)五、阅读第二段1、轻声读课文第二段,想想旅行家树生长在什么环境里”(住宅:别墅前和沙漠中)为什么这种树被人们称为旅行家树?它与旅行的人有什么关系?2、结合理解下列词语。

翠绿欲滴、别致3、课文中说听了非洲朋友的介绍,“我”对旅行家树肃然起敬,“肃然起敬”是什么意思?(形容看到、听到或想到某一入或事产生恭敬、钦佩的态度和心情,)为什么“我”会对旅行家树肃然起敬?(“我”对旅行家树肃然起敬是因为被旅行家树为解旅行者的于渴甘愿受防,这种造福于人的精神所感动,心中对这种树充满敬佩之情J)4、旅行家树是不是口和旅行的人有关,概括起来说,它有哪些作用列在住房前可增添情趣,在茫茫沙海可解人干渴)5、结合理解下列词语。

“贫瘠”指土地下肥沃。

“不毛之地”指不长庄稼的土地,形容土地荒凉贫瘠。

”跋涉”就是爬山过水,形容旅途艰苦,“通都大邑”就是指大城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学课文《旅行家树》人教版
五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旅行家树无论在什么环境都为人类造福的品桔格。

2、了解旅行家树的外形特点,生长环境和发挥的作用。

3、理解“修长”“灸烤”“贫瘠”“肃然起敬”“不毛之地”等同语的大意。

4、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5、练习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课文中介绍旅行家树的外形特点,生长环境及所发挥的作用的部分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看了《旅行家树》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些什么?(旅行家树是什么样的?它为什么叫旅行家村?它生长在哪?)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地读课文。

2、这篇课文介绍厂旅行家树的什么?(样子、生长环境、名字由来等)
●三、指导分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2、默读,给课文分段。

讨论归纳
●四、阅读第一段
默读第一自然段,想想作者是在什么地方发现旅行家树的?(结合解释”腹地”就是靠近中心的地区J旅行家树外形L有什么特点?(树干上没有枝”厂,挺拔修长,叶子长在顶上,整齐徘列。

)作者是怎么形象地描绘旅行家树的叶子的?(打了两个比方)
●五、阅读第二段
1、轻声读课文第二段,想想旅行家树生长在什么环境里”(住宅:别墅前和沙漠中)为什么这种树被人们称为旅行家树?它与旅行的人有什么关系?
2、结合理解下列词语。

翠绿欲滴、别致
3、课文中说听了非洲朋友的介绍,“我”对旅行家树肃然起敬,“肃然起敬”是什么意思?(形容看到、听到或想到某一入或事产生恭敬、钦佩的态度和心情,)为什么“我”会对旅行家树肃然起敬?(“我”对旅行家树肃然起敬是因为被旅行家树为解旅行者的于渴甘愿受防,这种造福于人的精神所感动,心中对这种树充满敬佩之情J)
4、旅行家树是不是口和旅行的人有关,概括起来说,它有哪些作用列在住房前可增添情趣,在茫茫沙海可解人干渴)
5、结合理解下列词语。

“贫瘠”指土地下肥沃。

“不毛之地”指不长庄稼的土地,形容土地荒凉贫瘠。

”跋涉”就是爬山过水,形容旅途艰苦,“通都大邑”就是指大城市。

●六、阅读第三段
默读思考:离开非洲时“我”为什么开始想带回一株旅行家树,后来又改变了主意?“倒不如把旅行家树的品质移植在自己的心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表明作者决心向旅行家材造福于人的品质学习,做一个有益于别人的人。


●七、朗读课文
●八、总结
旅行家树给我们什么启示?
●九、指导练笔
观察并描写一种植物,要求作前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写时抓住特点,条理较清楚,内容较具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