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淀粉制取与加工
淀粉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淀粉加工工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淀粉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掌握淀粉的提取和加工的基本原理。
2. 学生能了解淀粉在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认识淀粉加工产品的种类及特点。
3. 学生掌握淀粉加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了解淀粉加工工艺的优化。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淀粉提取、加工的基本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淀粉加工实验。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淀粉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 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合作交流,掌握淀粉加工新技术和新工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淀粉加工工艺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探究的科学态度。
2. 学生认识到淀粉加工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学生通过学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性实验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化学基础,对实验操作感兴趣,但需加强对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
二、教学内容1. 淀粉的组成、性质与分类:介绍淀粉的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分类方法,结合教材相关章节,使学生掌握淀粉的基本知识。
2. 淀粉的提取与加工原理:讲解淀粉的提取方法、加工原理及设备,以教材中提取淀粉的实验为例,让学生了解淀粉加工的基本过程。
3. 淀粉在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介绍淀粉在食品、医药等行业中的应用,列举教材中涉及的淀粉加工产品,分析其特点和作用。
4. 淀粉加工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淀粉加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淀粉老化、降解等,结合教材内容,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5. 淀粉加工工艺优化:探讨淀粉加工工艺的优化方法,如改进设备、调整工艺参数等,结合教材案例,使学生了解工艺优化的途径。
《淀粉生产》课件

淀粉生产的环境影响与可持续性
环境影响
淀粉生产对水资源、土壤质量和能源消耗等都会产 生一定的环境影响。
可持续性
通过采用节能减排技术和循环利用废弃物等措施, 淀粉生产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淀粉生产的市场前景和机遇
市场需求
淀粉作为重要原料,其市场需求 量持续增长,尤其是在食品和生 物材料领域。
新产品开发
随着科技的进步,淀粉生产领域 将不断涌现出新的产品和应用领 域,带来更多机遇。
新兴市场
淀粉在新兴市场中的应用前景十 分广阔,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和 新兴产业中的应用。
淀粉生产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1 资源限制
淀粉原料的供应和能源消耗等都面临着一定 的限制,需要通过资源管理和技术改进来解 决。
3 产品质量
提高淀粉产品的质量和品种多样化是淀粉生 产面临的另一个挑战,需要引入先进的生产 工艺和设备。
2 环境影响
淀粉生产对环境的影响问题需要通过环境保 护措施和清洁生产技术来应对。
4 市场竞争
淀粉生产市场竞争激烈,需要不断创新和提 高自身竞争力,寻找差异化发展的方式。
《淀粉生产》PPT课件
淀粉生产是一个重要的工艺,本课程将介绍淀粉生产的定义、概述以及其在 各个应用领域中的重要性。
淀粉生产的定义和概述
1 什么是淀粉生产?
淀粉生产是将植物中的淀 粉提取出来并加工成各种 淀粉制品的过程。
2 淀粉的重要性
3 淀粉生产的基本流程
淀粉在食品、纺织、造纸、 医药等领域中都有广泛应 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 不可少的原料。
纺织行业
淀粉可以用于纺织品的浆料处理,增加纺织品 的柔软度和光泽度。
淀粉生产中的关键技术和设备
1
原料处理
制造淀粉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淀粉的来源和制备方法;2. 掌握从淀粉原料中提取淀粉的实验操作步骤;3. 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二、实验原理淀粉是一种天然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如玉米、小麦、土豆等。
淀粉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原料处理、打浆、过滤、沉淀、洗涤、干燥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土豆、碘液、蒸馏水、NaCl、NaOH、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铵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2. 实验仪器:研钵、筛子、烧杯、漏斗、玻璃棒、电热炉、电子天平、烘箱、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原料处理:将土豆洗净,去皮,切成小块,放入研钵中研磨成浆;2. 打浆:将研磨好的土豆浆倒入筛子中,用玻璃棒搅拌,过滤掉渣滓,收集滤液;3. 沉淀: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NaCl,搅拌均匀,静置沉淀;4. 洗涤:将沉淀物用蒸馏水洗涤几次,去除杂质;5. 沉淀:将洗涤后的沉淀物再次静置沉淀;6. 洗涤:重复洗涤步骤,直至沉淀物洗净;7. 干燥:将洗净的沉淀物放入烘箱中,烘干至恒重;8. 碘液检验:将干燥后的淀粉加入少量蒸馏水,制成淀粉溶液,向其中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原料处理:将土豆研磨成浆,确保研磨充分,以提高淀粉提取率;2. 打浆:过滤掉渣滓,收集滤液,确保滤液清澈;3. 沉淀:加入NaCl使淀粉沉淀,沉淀物应细腻均匀;4. 洗涤:去除杂质,提高淀粉纯度;5. 干燥:烘干沉淀物,确保淀粉干燥,便于储存;6. 碘液检验:淀粉溶液加入碘液后,应呈现蓝色,证明淀粉提取成功。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从土豆中提取了淀粉。
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淀粉的制备方法,观察到了实验现象,分析了实验结果,验证了淀粉的存在。
实验结果表明,土豆是一种富含淀粉的原料,可以用于淀粉的提取和制备。
七、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发生意外;2. 确保实验设备干净、无污染;3.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调整实验条件;4. 实验结束后,对实验器材进行清洗和消毒。
淀粉及淀粉制品加工工艺学

❖1、生产淀粉原料的条件淀粉含量高、产量大、副产品利用率高原料加工、贮藏、销售容易价格便宜不与人争口粮一、玉米子粒的结构及化学组成玉米类型:如马齿型、半马齿型、硬粒型、甜质型、糯质型、爆裂型、高直链淀粉型、高赖氨酸型和高油型等。
世界上大面积种植的主要是:马齿型、半马齿型和硬粒型玉米适合生产淀粉的原料主要是:马齿型,糯质型和高直链淀粉型玉米是专用淀粉的原料。
皮层:它是由坚硬而紧密的细胞(果皮)和一层很薄的不具备细胞构造的半透明膜(种皮)所组成。
胚芽位于靠近子粒基部的位置,含油量高,营养丰富,韧性强占子粒纵切面面积近1/3,占子粒质量的8%~14%。
胚乳是子粒的主要部分,胚乳细胞里充满了淀粉,约占子粒质量的82%。
玉米子粒的化学组成主要是淀粉,约占子粒质量的71.8%表5-1马齿型玉米的化学组成淀粉 71.8% 可溶性糖 20%蛋白质 9.6% 纤维素 2.9%脂肪 4.6% 水 15.0%灰分 1.4% 密度 44.0 kg/m3玉米子粒结构的不同部分所含的化学成分的量是不同的,淀粉主要含在胚乳中,胚中脂肪含量最高,皮层主要含纤维素及灰分。
从玉米子粒中提取淀粉需要把子粒的各种化学组分进行有效地分离,以便最大程度地提纯淀粉,并回收其他成分。
1)玉米子粒硬度大,要采取浸泡法使其吸水软化。
2)根据胚芽含油量大,但韧性强的特点,对玉米进行粗破碎、分离胚芽。
3)玉米胚乳中淀粉与蛋白质的结合非常牢固,要通过所添加的SO2来打开包围在淀粉粒表面的蛋白质网膜进行分离。
4)皮层及纤维则主要是在湿磨后采取筛选方式去除。
玉米淀粉提取采用湿磨工艺,自1842年开始在美国应用。
1、玉米淀粉生产包括3个主要阶段:玉米清理、玉米湿磨和淀粉的脱水干燥。
如果与淀粉的水解或变性处理工序连接起来,可以考虑用湿磨的淀粉乳直接进行糖化或变性处理,省去脱水干燥的步骤。
2、玉米淀粉生产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参照课本图6-1)工艺流程中,大致可分为4个部分:①玉米的清理去杂;②玉米的湿磨分离;③淀粉的脱水干燥;④副产品的回收利用。
淀粉工艺流程

淀粉工艺流程
《淀粉工艺流程》
淀粉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和工业原料,其生产工艺流程经过多道工序,包括原料处理、提取、浆液处理、精选、干燥等环节。
以下是淀粉工艺流程的基本步骤:
1. 原料处理:淀粉的原料可以是马铃薯、玉米、红薯等,首先需要将原料进行清洗和去皮处理,然后进行粗切或细切。
2. 提取:原料经过破碎和粉碎后,形成浆液,通过浸泡、滤冷、离心等方式分离出淀粉浆。
3. 浆液处理:将淀粉浆经过沉淀、过滤和洗涤等处理,去除杂质和不纯物质,得到较干净的淀粉浆。
4. 精选:通过离心或气流分选,将淀粉粒和浆液中的杂质分开,提高淀粉的纯度。
5. 干燥:将淀粉浆转移到干燥设备中,经过蒸发、热风干燥等处理,将水分蒸发,最终得到成品淀粉。
以上就是淀粉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通过各种处理和分选,将原料中的淀粉分离出来,得到高纯度的淀粉成品。
淀粉工艺流程的优化和改进,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也可以提高淀粉的品质和纯度,满足市场需求。
淀粉的制取加工

淀粉的制取加工背景资料豌豆蛋白及淀粉的制取研究莫重文摘要:通过对传统工艺的研究,筛选出影响豌豆蛋白和淀粉得率的因素,确定了最佳工艺路线和方法,即在常温下用0.3%Na2SO3溶液浸泡豌豆40h,二次磨浆,0.02%NaOH溶液洗涤一次的新工艺,获得较为理想的产品品质和得率。
淀粉得率达到36%~37%,蛋白含量小于0 .8%;蛋白得率19%~20%,蛋白含量达到90%以上。
0 前言豌豆是一种以淀粉及蛋白为主的豆料植物。
原产于中亚和地中海沿岸,15世纪末传入美国和亚洲,广泛种植于我国华北一带。
豌豆种子呈球状,外观光滑,色有黄、褐、绿等。
干豌豆不仅含有大量的淀粉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其成熟籽粒中分别含有蛋白质21%~2 8%和淀粉48%~52%。
豌豆淀粉是豌豆贮存的营养物质,用途极广。
既可作食品工业原料,又可直接食用,还可广泛地用于纺织、轻化、医药等方面[1]。
豌豆蛋白是蛋白的重要来源之一,它的氨基酸比例较均衡,人体所必需的八种氨基酸中除蛋氨酸含量较低外,其余的均达到FAO/ WHO推荐模式值。
同时还具有许多优良功能特性。
如溶解性,凝胶形成性、乳化力、耐热耐盐性好等。
因此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及广阔的市场。
目前国内虽已有一些以豌豆为原料生产粉丝的厂家也从废水中回收蛋白质[2],但回收率低、质量差,主要是用作饲料。
国外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超滤的反渗透技术用于处理生产豌豆淀粉的下脚液,能使下脚液分子量较小的糖类化合物及有害因子被除掉,将高分子量的豌豆蛋白质纯度提高并加以浓缩,如进一步通过喷雾干燥,可制得含量为90%左右的蛋白粉。
但是利用这项技术生产费用昂贵,不符合国内生产现状。
本课题的目的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加以改良,筛选出一条能同时制得优质蛋白粉和淀粉的工艺。
1 试验材料及器材1.1 原料豌豆:郑州产。
1.2 主要试剂HCl溶液(6mol/L);NaOH(分析纯);NaCl(食用级);Na2SO3(分析纯)。
【教学】农产品储藏及加工

【关键字】教学农产品储藏与加工课程教学大纲Storage and Process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学时数:48 适用专业:生物工程专业(本科)学分数:3 执笔人:刘晓莉编写日期:2012年10月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是生物工程专业天然产物方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是一门涉及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是农学、园艺学的延伸,与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交叉学科。
是专门研究农产品收获后的贮藏保鲜原理、商品化处理、贮藏方式和加工利用的一门科学,重点要学生掌握实现农业及农产品加工的产业化理论根底和技术。
二、课程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课堂讲授: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用技术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使用课件教学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学效果;教师结合教材和多媒体课件,边讲授边引导学生学习。
学习本课程时,需在掌握必要根底知识的同时,还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仔细观察本地主要农产品贮藏加工过程和方法,并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操作训练,加深对所学内容理解,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根底。
作业方面:作业的布置应达到相应教学内容的练习、巩固和提高。
考试环节: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
课程结束后可进行统一闭卷或开卷考试。
在期末考核中,掌握的内容约占总分的70%,理解的内容约占总分的20%,了解的内容约占总分的10%。
课堂过程考核占总成绩的30%。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第一章农产品贮藏加工根底知识(8学时)教学内容:1、农产品贮藏生理;2、农产品的化学组成与贮藏特性;3、农产品的败坏及控制和加工保藏措施。
教学要求:1、理解农产品贮藏生理;2、了解农产品的化学组成与贮藏特性;3、掌握农产品的败坏及控制和加工保藏措施。
重点:1、农产品的败坏及控制和加工保藏措施。
难点:1、农产品的败坏及控制和加工保藏措施。
第二章农产品贮藏保鲜方法(2学时)教学内容:1、常温贮藏;2、农产品低温保鲜;3、农产品气调保鲜;4、农产品物理保鲜。
淀粉生产工艺流程

淀粉生产工艺流程淀粉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原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
淀粉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选购原料、清洁加工、破碎浆磨、精磨脱水、干燥、包装等步骤。
首先,选购原料是淀粉生产的第一步。
原料主要包括玉米、马铃薯等淀粉含量较高的植物。
选购原料时要注意选择成熟的、无病虫害的植物,并且对种植环境进行检测,确保原料的质量和安全。
此外,也可以从农户或农业公司购买原料,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接下来是清洁加工。
原料经过清洁设备进行脱水、皮壳除去等操作,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污染物,确保原料的纯净性。
同时,对原料进行洗涤和消毒,杀灭细菌和病毒,确保产品的卫生和安全。
然后是破碎浆磨。
清洁后的原料经过破碎、浆磨等过程,将淀粉颗粒从植物的细胞中释放出来。
这一步主要是通过物理力学作用来破碎细胞壁,并使淀粉与细胞液分离。
接着是精磨脱水。
破碎浆磨后的原料浆液通过离心分离、过滤、洗涤等工艺,将淀粉颗粒与废液分离。
同时,对废液进行处理,减少环境污染,并回收利用其中的有价值的成分。
然后进行干燥。
将精磨脱水得到的淀粉湿饼通过干燥设备进行干燥,使其含水率降低到一定的水平,便于贮藏和加工。
干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以确保淀粉的质量和色泽。
最后是包装。
将干燥后的淀粉进行包装,便于储存和销售。
包装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防潮性,避免淀粉因受潮而变质。
除了以上的主要步骤,淀粉生产中还存在着其他辅助工艺,例如沉淀、脱蛋白、脱脂等。
这些工艺步骤可以根据所需产品的要求进行调整和添加。
总的来说,淀粉生产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
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原料选购、清洁加工、破碎浆磨、精磨脱水、干燥和包装等步骤,可以生产出质量优良、符合卫生标准的淀粉产品。
淀粉工艺流程的优化和改进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还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的线性葡聚糖。
的具有分支结构的葡聚糖。
▪ 不易分散在冷水中。 ▪ 易分散在冷水中。
▪ 在68℃-80 ℃时,在 水中溶胀形成胶体。
在68℃-80 ℃时,在水中仍为 颗粒。
天然淀粉颗粒完全不溶于冷水。
第七章淀粉制取与加工
P138
(三)淀粉的糊化
▪ 淀粉的糊化:淀粉乳加热,淀粉颗粒会吸水 膨胀,随温度上升淀粉颗粒吸收更多水分,体积 膨胀更大,达到一定温度(53 ℃以上),高度膨 胀的淀粉间相互接触,变成半透明的粘稠状,成 为淀粉糊,这种现象成为糊化。
第七章淀粉制取与加工
二、淀粉的生产实例
▪ (一)马铃薯淀粉的生产 ▪ 1.马铃薯淀粉的加工工艺 ▪ 薯块 洗涤 破碎 筛理 淀粉乳 淀粉
粕 沉淀 浆水 洗涤 漂白 脱水 ▪ 湿淀粉 干燥 粉碎 筛理 包装 成品
第七章淀粉制取与加工
(二)玉米淀粉的生产
▪ 玉米淀粉加工工艺: ▪ 玉米 清理 浸泡 粗碎 胚芽分离 ▪ 磨碎 分离纤维 分离蛋白质 清洗 ▪ 离心分离 干燥 玉米淀粉
▪ 淀粉发生糊化的温度称为糊化温度。
▪ 淀粉糊化,透明度增高,颗粒的偏光十字消失。 (淀粉粒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具有双折射性, 在淀粉粒粒面上可看到以粒心为中心的黑色十字 形,称为偏光十字,是晶球所具有的特征。)
▪ 淀粉颗粒开始的消失的温度,为糊化开始温度。
▪ 有98%的淀粉偏光十字消失的温度为糊化完成温
▪
分离蛋白质采用:静止沉淀法、流动沉淀
▪
法和夹心分离法。
第七章淀粉制取与加工
.
▪ (五)淀粉的清理、干燥和产品整理 ▪ 清理:将淀粉乳放入沉淀桶或池中,加水
清水搅拌后,静置沉淀。 ▪ 干燥:连续干燥机 ▪ 整理:筛分和粉碎。
第七章淀粉制取与加工
.
▪ (六)淀粉白度的提高 ▪ 1.高锰酸钾法 ▪ 2.次氯酸钠法 ▪ 3.漂白粉漂白法 ▪ 4.亚硫酸漂白法
第七章淀粉制取与加工
.
▪ 淀粉糖的品种:液体葡萄糖(葡麦糖浆)、 ▪ 结晶葡萄糖(全糖)、麦芽糖浆(40%-
45%麦芽糖)、高麦芽糖浆(50%-60%麦 芽糖)、超高麦芽糖浆(大于80%麦芽 糖)、低聚异麦芽糖、麦芽糖糊精、果葡 糖浆等。
第七章淀粉制取与加工
(一)(葡麦塘浆)
▪ 液体葡萄糖:是控制淀粉水解停止在一定程 度,所得水解液包括、低聚糖和糊精等组 成的混合糖浆。
度。
第七章淀粉制取与加工
(四)淀粉的凝沉
▪ 糊化后的淀粉溶液在低温下放置较长时 间后,会由透明变得浑浊,并产生沉淀, 这种现象称作淀粉的凝沉,也称回生。
▪ 白色沉淀下沉,水分析出,胶体结构破坏, 是由于溶解状态又重新凝结而沉淀,这种 现象称为凝沉。
第七章淀粉制取与加工
(五)淀粉的吸附
▪ 淀粉可吸附许多无机及有机化合物。 ▪ 支链和直连淀粉分子形状不同,对物质的
吸附有差别。 ▪ 如:对碘的吸附。
第七章淀粉制取与加工
二、淀粉的化学性质
▪ (一)与酸作用 ▪ 淀粉在酸的作用下水解产生分子量不同的各种
中间产物,这些物质称作糊精。 ▪ 淀粉 淀粉糊精 红糊精 无色糊精 ▪ 麦芽糖 葡萄糖
第七章淀粉制取与加工
.
▪ (二)淀粉的成脂、成醚作用 ▪ 淀粉分子可与无机盐或有机酸生成脂。 ▪ 淀粉+乙醇 淀粉的乙酸脂 ▪ (三)淀粉的氧化 ▪ 淀粉随氧化条件及氧化剂的不同生成不同
产物。 ▪ 常用的氧化剂:高碘酸、次氯酸等。 ▪ 如:双醛淀粉
第七章淀粉制取与加工
三、淀粉生产的原料
▪ (一)禾谷类 ▪ 玉米、小麦等。 ▪ (二)薯类 ▪ 甘薯、木薯、马铃薯等。 ▪ (三)豆类 ▪ 绿豆、豌豆、蚕豆等。 ▪ (四)其他类淀粉 ▪ 莲藕、荸荠、百合、慈姑等。
第七章淀粉制取与加工
第二节 淀粉的制取
▪ 主要成分:葡萄糖、麦芽糖
▪ 按转化率分为:高、中、低三类。应用最 广的为:
▪
DE=30%-50%中等转化糖浆:
▪
DE= 42%标准葡萄糖糖浆
▪
DE=50%-70%高转化糖浆
▪
DE=<3第0七章%淀粉低制取转与加化工 糖浆
(二)葡萄糖(全糖)
▪ 葡萄糖:是淀粉完全水解的产物。 根据生产工艺不同分为:
结晶葡萄糖: 葡萄糖:
全糖:酶法水解淀粉,纯度高,甜味 纯正,能省去结晶工序,直接 喷雾成颗粒状产品。 主要成分:葡萄糖和少量低聚糖。甜 度是蔗糖的70%
▪ 一、淀粉制造的一般工艺过程 ▪ 制造淀粉就是利用工艺手段除去蛋白质、
纤维素、油脂、无机盐等物质,取得较为 纯净的淀粉制品。 ▪ 淀粉的工艺过程:原料处理、原料浸 泡、破碎、分离胚芽、纤维和蛋白质。
第七章淀粉制取与加工
. ▪ (一)原料处理
▪ 除去原料中的杂质。方法:清洗和清理。
▪ (二)原料浸泡
▪ 软化颗粒,降低组织结构强度,破坏蛋白质的 网络结构、洗涤和除去部分水溶性物质的作用。
▪ (三)破碎
▪ 破坏原料的组织细胞,是淀粉粒从细胞中游 离出来,以利提取。
▪ (四)分离胚芽、纤维和蛋白质
▪ 经过粗碎后,先分离胚芽,然后再经过磨碎、分 离纤维和蛋白质等。
▪ 方法:分离脂肪采用:比重法、
▪
分离纤维采用:过筛方法。
▪
多角形:含水量低,淀粉粒小。
如:玉米、大米
第七章淀粉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与加工
淀粉颗粒机构:
▪ 结晶结构:分子间具有规律性排列。
▪ 无定形结构:分子间排列杂乱,无规律
▪
性。
▪ 淀粉颗粒具有一定的渗透性,水及溶液能 自由渗入颗粒。
第七章淀粉制取与加工
(二)直链和支链淀粉
▪ 直链淀粉:
▪ 支链淀粉:
▪ α-1,4葡萄糖苷键连 ▪ α-1,4 和α-1,6糖苷键连接
第七章 淀粉的制取与加工
第一节 淀粉的理化性质及生产原料 一、淀粉的结构 (一)淀粉粒的形状和大小
淀粉在胚乳细胞中以淀粉粒的状态存在, 不同来源的淀粉粒的形态、大小(P137)和构造 各不相同,可用显微镜鉴别。
第七章淀粉制取与加工
.
▪
圆形 含水量高、淀粉粒大、整
▪ 淀粉粒的形态 椭圆形 齐。如:马铃薯
第七章淀粉制取与加工
(三)豆类淀粉的生产
▪ 豆类淀粉的加工工艺: ▪ 豆类 清理 浸泡 磨碎 过滤 沉淀 ▪ 干燥 豆类淀粉
第七章淀粉制取与加工
第三节 淀粉糖制品
▪ 一、淀粉糖的含义和分类 ▪ 淀粉糖:是以淀粉为原料,在催化剂
的作用下经水解反应生成的葡萄糖、果葡 糖,麦芽糖及其混合物的总称。 ▪ 淀粉糖的成分:糊精、麦芽糖、葡萄糖三 种。 ▪ 淀粉的分解程度通常以DE(葡萄糖值)值 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