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文学试题题库简述问答

合集下载

宋元文学史试题库(四)题库

宋元文学史试题库(四)题库

第五编宋代文学一.填空1、“四大书院”指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 和________ 。

2、提出“以俗为雅”命题的有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 o3、叶燮《原诗》说:“_________ 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

宋之__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皆愈之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二.简答1、简述宋代的“文以载道”说。

2、简述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革新。

3、简述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通变。

4、简述宋词的突出艺术成就。

第一章宋初文学一.填空1、宋初诗歌三体指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

2、晚唐体的盟主是___________________ 。

3、《山园小梅》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联被称为咏梅绝唱。

4、王禹偁散文代表作有_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_ 等。

二.简答1、什么是白体?2、王禹偁诗的特点是什么?3、什么是晚唐体?晚唐体有哪些主要诗人?4、什么是西昆体?三.论述1、简述宋初散文复古的思潮。

2、简述西昆体主要艺术特征及缺陷。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词风前期的演变.背诵篇目: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二•填空1、“北宋倚声家初祖”是__________________ ,其“情中有思”的代表作2、在宋代词史上,___________________ 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其最能体现清新明畅的风格。

3、欧阳修词显示出一种新的创作方向,即词既可写传统的类型化的相思恨别,也能抒发作者__________________ ,如著名的《朝中措•平山堂》。

文学:宋元文学题库考点(题库版)

文学:宋元文学题库考点(题库版)

文学:宋元文学题库考点(题库版)1、名词解释元曲正确答案:元代杂剧和散曲的合称。

其曲文形式与词相近,用长短句,但格律较自由,多用口语,便于直率地表达感情,“元曲”得与唐待、宋词并称,在国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

其中尤以(江南博哥)剧曲(即杂剧)成就更高,故通常把“元曲”作为元杂剧的同义语。

如《元曲选》实际上是元杂剧集。

同时,把剧称为“曲”,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戏剧中的曲的重视。

“元曲”均用北方流行的曲凋,故又称“北曲”。

2、填空题不是庐山真面目,()。

正确答案:只缘身在此山中3、填空题金代《西厢记诸宫调》的作者是()。

正确答案:董解元4、问答题戏曲的形成过程正确答案:要点:(1)远源——原始社会至唐宋;(2)宋金的“诸宫调”;(3)杂剧与南戏。

5、填空题最能表现《西厢记》惊世骇俗思想的一句唱词是()。

正确答案:“原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6、填空题散曲的体制主要有()、()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等几种。

正确答案:小令、套数、带过曲7、填空题元早期杂剧家中本色派的代表是(),文采派的代表是()。

正确答案:关汉卿;王实甫8、填空题(),明月何时照我还。

正确答案:春风又绿江南岸9、问答题《西厢记》对杂剧体制的创新表现在哪里?正确答案:《西厢记》对当时的一本四折一楔子的杂剧体制,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尝试,以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长达五本二十折加五个楔子。

在每一本第四折的末尾,既有“题目正名”,标志着故事情节到了一个转折性的段落;又有很特别的[丝络娘煞尾]一曲,起着上联下启沟通前后两本的作用。

剧本也不受一入主唱到底的限制,出现几个角色分唱的形式,这在当时是一个突破性的壮举。

体制上的创新,丰富了艺术表现力,为更细腻地塑造人物性格,更完美地安排戏剧冲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0、填空题姜派词人有()、()、()、()等。

正确答案:吴文英、张炎、周密、史达祖11、单选被王国维称赞为元杂剧中“最有悲剧之性质”的剧作除了《窦娥冤》之外,还有()。

宋元文学史试卷2(附参考答案)

宋元文学史试卷2(附参考答案)

宋元文学史试卷(第二套)一、文学史常识(填空,第1、2、3题每空1分,第4题每题1分,共20分)1、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元丰类稿》、《剑南诗稿》、《后山诗话》《后村居士大全集》、《瀛奎律髓》、《录鬼簿》2、写出下列作家的词集:贺铸《》、周邦彦《》3、写出下列作家的别集:苏洵《》、杨万里《》4、填空(10分):①“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出自《》②以四“痴”论晏几道,见于《》③吕本中所称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是指、黄庭坚、陈师道、④党怀英少年时与同师刘岩老和⑤“永嘉四灵”是指徐玑(号灵晖)、徐照(号灵渊)、(号)、(号)⑥“江湖诗派”之名是因南宋末期杭州书商汇刊丛书《》而得。

⑦元末南戏代表作有高明的《琵琶记》、还有被称为“四大传奇”的《荆钗记》、《》、《拜月亭》、《》。

⑧依主唱角色来区分,《汉宫秋》是本,《西厢记》是本。

⑨元代杂剧流行的宫调有宫调⑩元杂剧中被称为“四大爱情剧”的是《西厢记》《》《墙头马上》《》二、名词解释(10分)1.西昆体2.格律词派:三、论述题(从四题中选作两题,不必抄题,写出所选题号即可,每题20分,共40分)1、苏轼晚年自题画像诗云:“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请因此诗谈谈你对苏轼生平和文学成就的理解。

2、李清照在其《词论》中,梳理词史演变之后,提出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之说,然后说:“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

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典重;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

”请结合这几个人的词作,简要地谈谈你对李清照这番话的理解。

3、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云:“诗有别裁,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

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

诗者,吟咏性情也。

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宋元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宋元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宋元文学史试题及答案宋元文学发展历经丰富多样的变化,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文学作品和才子佳人。

以下是关于宋元文学史的一些试题以及答案解析,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启发和了解。

题一:宋元时期出现了哪些重要的文学流派或作品?答案解析:宋元时期,文学领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流派和作品。

其中包括:1. 宋代文学:以宋徽宗为代表的文人雅士,主要从事诗歌、词和绘画创作,并形成了唐宋继承和创新的文化传统。

2. 元杂剧:元代戏剧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创造了许多经典的剧种,如《元曲四大家》的离骚、计中计、天净沙和长生殿等。

3. 元诗:元代的诗歌风格多样,与宋代相比,更加注重言露情思和意境的表达。

代表作有郑光祖的《钗头凤·世事如棋局局新》等。

4. 元小说:元代小说以长篇小说为主,风格活泼幽默,内容丰富多样。

代表作品包括《水浒传》、《西游记》等。

题二:宋元文学发展受到了哪些重要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答案解析:宋元文学的发展受到了众多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文字的普及:宋元时期,汉字的普及程度大大增加,使得文学作品的传播和阅读更加广泛,促进了文学创作的繁荣。

2. 士人文化的兴盛:宋代的文人雅士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在文学创作中注重审美追求和人情味道的表达,为宋元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社会变革的影响:宋元时期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科举制的兴起使得士人有了更多机会参与政治和文化活动,也促进了文学才能的激发和发展。

4. 文化交流的推动:元代带来了蒙古族的文化因素,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使得文学风格更加多元化,推动了元代文学的繁荣。

题三:宋元时期的文学作品有哪些突出的特点?答案解析:宋元时期的文学作品在形式、内容和意境上呈现出一些突出的特点,包括:1. 风格多样:宋元时期文学作品的风格多样,从宋代文人雅士的清新淡雅到元代的豪放洒脱,展现出不同的审美趣味和文化氛围。

2. 内容丰富:宋元时期的文学作品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既有对社会现实的描写,也有对历史人物和故事的再现,内容丰富多样。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文学选择题及答案精选全文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文学选择题及答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文学选择题及答案宋元文学选择题1. 宋代古文运动最早的先驱人物是(C )。

A. 王禹唐B. 穆修C. 柳开D. 林逋2. 王禹晚年自编的文集是(A )。

A. 《小畜集》B. 《河东先生集》C. 《穆参军集》D. 《嘉祜集》3. 王禹在学习白居易诗的同时,更重视和推崇的唐代诗人是( D )。

A. 李白B. 韩愈C. 王维D. 杜甫4. 在宋初“三体”诗中,王禹应属(A )。

A. 白居易体B. 西昆体C. 宫体D. 晚唐体5.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A )。

A. 欧阳修B. 苏轼C. 曾巩D. 梅尧臣6. 苏舜钦和梅尧臣是(B )。

A. 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B. 开创北宋诗风的重要作家C. 宋词的开创者D. 北宋形式主义诗风的代表7. 宋代文学发展到巅峰时期的伟大代表作家是(D )。

A. 欧阳修B. 王安石C. 陆游D. 苏轼8. 北宋时,文章带有战国纵横家色彩的作家是(B )。

A. 柳开B. 苏洵C. 王安石D. 范仲淹9. 西昆体的代表作家是(D )。

A. 李维B. 丁渭C. 穆修D. 杨亿10. 在宋初词坛影响最大、成为词从晚唐五代过渡到宋代的关键人物是( D )。

A. 范仲淹B. 欧阳修C. 王安石D. 晏殊11. 在慢词体制形成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的作家是(B )。

A. 范仲淹B. 柳永C. 欧阳修D. 苏轼12. 柳永的集子是(D )。

A. 《珠玉词》B. 《樵歌》C. 《清真词》D. 《乐章集》13. 在宋词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的作家是( C )。

A. 冯延巳B. 晏殊C. 欧阳修D. 柳永14. 北宋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长调的词人是(B )。

A. 秦观B.柳永C. 晏殊D. 欧阳修15. 《淮海集》的作者是(D )。

A. 王令B. 柳永C. 贺铸D. 秦观16. 北宋后期词的代表作家是(A )。

A. 周邦彦B. 柳永C. 苏轼D. 秦观17. 周邦彦的词以知音律、备法度和风格醇雅著称,以其为代表的词派是( C )。

宋元文学题目

宋元文学题目

(一)宋代文学复习题1论述题、简答题(1)宋王朝的统治特点、社会状况对宋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2)宋代学术思想状况对宋代文人思想的影响。

(3)简析宋词繁荣和发展的原因及表现。

(4)简述宋诗思想内容的特点及艺术风格手法特点。

(5)简述唐诗和宋诗风格特点的不同。

(6)简述宋代诗歌的分期及各时期代表性的创作倾向、流派、人物。

(7)结合作品简述王禹偁诗文创作的成就。

(8)简析范仲淹《岳阳楼记》和[渔家傲]“塞下秋来”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9)简析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10)柳永对词的发展的贡献。

(11)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词的艺术特点。

(12)简析欧阳修成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的条件。

(13)简述欧阳修的文学主张。

(14)简述欧阳修诗歌的创作特点及成就。

(15)结合[踏莎行]“侯馆梅残”简述欧阳修词的风格。

(16)论述欧阳修的“文”的创作的特点和成就。

(17)简析王安石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18)简析王安石“文”的创作成就。

(19)简析王安石的词[桂枝香](金陵怀古)的特点。

(20)简析苏轼的文艺观和美学思想。

(21)苏轼的论文主张及“文”的创作成就。

(22)结合前后《赤壁赋》谈谈苏轼赋的特点。

(23)简析苏轼诗的艺术成就。

(24)苏轼对词的发展的贡献。

(25)黄廷坚的论诗主张及代表作。

(26)结合[鹊桥仙]“纤云弄巧”和[踏莎行]“雾失楼台”分析秦观词的风格特点。

(27)简析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的艺术特点。

(28)结合[兰陵王]“柳阴直“分析周邦彦词的艺术成就和特点。

(29)简析张元幹[贺新郎]“梦绕神州路”的写作特点。

(30)简析张孝祥[六洲歌头]“长淮望断”的写作特点。

(31)结合[醉花阴]“薄雾浓云”和[声声慢]“寻寻觅觅”二词说明李清照词的写作特点。

(32)杨万里诗的成就及特点。

(33)朱熹的文学主张。

(34)陆游爱国诗的成就和特点。

(35)陆游诗总体的艺术风格和成就。

宋元文学试题库(一)

宋元文学试题库(一)

宋元文学史试题库(一)编制人:昌庆志一、填空题1.戏弄、说话等通俗文艺在宋代发展迅速,逐渐形成了以话本和、、等戏剧样式为代表的通俗叙事文学。

(诸宫调;杂剧;南戏)2.后人读宋人的诗文时,很容易感受到、、、深沉等特征,却难以发现唐人那种天马行空、气冲斗牛的昂扬气概。

(严谨;平实;细密)3.梅尧臣的平淡,王安石的精致,苏轼的,黄花庭坚的,陈师道的朴拙,杨万里的,都可视为对唐诗风格的陌生化的结果。

(畅达;瘦硬;活泼)4.词与有特别密切的关系,词的声律和、句法也格外细密。

(音乐;章法)5.宋初诗有白体、、。

(昆体或西昆体;晚唐体)6.与柳永同时而略晚的张先、和,仅分别尝试写了17首、3首13首慢词,而柳永一人就创作了慢词调首。

(晏殊;欧阳修;87;125)7.词至柳永,体制始备。

令、、、,单调、、、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

(引、近、慢;双调、三叠、四叠)8.欧阳修团结同道,汲引后进,尹洙、、是他的密友;苏洵、受他的引荐;而苏轼、、更是他一手识拔的后起之秀。

(梅尧臣、苏舜钦;王安石;苏辙、曾巩)9.苏轼曾模仿过陶渊明、、、、孟郊乃至同时代诗友的诗风,无不惟妙惟肖。

(李白、杜甫、韩愈;黄庭坚)10.继元祐词人而登上词坛的,是以、、张元干和叶梦得、、等为代表的南渡词人。

(李清照、朱敦儒;李纲、陈与义)11.取代江西诗派主流地位的陆游、、、四人被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杨万里;范成大;尤袤)12.以辛弃疾、、、、和姜夔等词坛主将为代表的“中兴”词人群把词的创作推到高峰。

(陆游、张孝祥、陈亮、刘过)13.“永嘉四灵”是指徐照、、和四位诗人。

(徐玑、赵师秀、翁卷)14.在宋代,说话分为四家,即、、、合生。

(小说、讲史、说经)15.效法《西厢记》的元明戏剧作品有《东墙记》、、、和《娇红记》。

(《亻刍梅香》、《倩女离魂》、《牡丹亭》)16.元代河北杂剧作家群所创作出的代表作有《燕青博鱼》、、和。

(《柳毅传书》;《风光好》;《看钱奴》)17.四大南戏是指《荆钗记》、、和。

古代宋元文学知识问答罗列

古代宋元文学知识问答罗列

宋代问答一、柳永对词的贡献。

1、柳永大力创作慢词,改变了宋初小令宁滥勿缺的尴尬局面,使慢词与小令地位相趋。

2、在两宋词史上,柳永首次创用的词调最多,宋代的词调中,柳永独占八分之一。

3、柳永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俗的语言,俗的描写。

4、柳永的词大量使用比兴、铺叙和描写,大大地提高了词的表现力。

二、苏轼和周邦彦对词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怎么样的路线?1、苏轼为词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可读不可唱”的豪放词路线,虽然不注重规格,但是可以抒情表意,实则为“文学词”。

2、周邦彦则反之道,开辟一条“可唱不可读”的婉约词路线,注重形式唱律,抒情表意则欠缺,实则为“艺术词”。

三、如何理解辛弃疾词中的军事意象?1、辛弃疾词中的“刀、枪、剑、弓、铁马、将帅、边塞”等军事意象的多次出现,构成了两宋词史上独特壮丽的军事景观。

2、体现了辛弃疾内心雄伟壮阔的崇高境界,稼轩词雄健刚劲的犀利语言,辛弃疾本人雄豪激烈的英雄情怀。

3、反映了两宋词史上发生了重要变化,即词风格上的转变。

4、词风的转变:词中女性的阴柔美让步于男性的阳刚美。

四、杨万里“诚斋体”的风格的确立。

1、杨万里是一位理学家,也是一位诗人,少时习理,忧国忧民,他的诗歌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2、杨万里思绪活泼、胸怀洒脱,对平凡的事物有着不一样的哲理思考。

3、杨万里的诗都是平常的景物和生活的经历,但是因为有哲理的存在使得诗风真实自然、清新活泼和富有理趣。

五、如何理解朱敦儒词的自传性质?1、朱敦儒,字希真,他的词继承和发展了苏轼“抒情自我化”的传统,自传色彩鲜明。

2、朱敦儒的词完整地反映了自己一生的经历和心路历程,词风也随之变化而变化。

3、早年他的词风瑰丽欢快,中年他的词风悲壮慷慨,万年他的词风通畅轻晓。

4、在两宋词史上,辛弃疾和朱敦儒的词都带有自传色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简答题1.简述诗与词的区别1.要点:词合乐,诗不必合乐;相对格律诗的齐言,词可长短;相对于格律诗的平声韵,词韵的押韵多样;诗庄词媚。

2.简述词与散曲的异同2.要点:合乐供唱是相同;曲多用北曲;用韵自由;可用衬词;内容更俚俗,广泛。

词雅曲俗3.简述杂剧与南戏在形式上的区别3.要点:(1)形成地不同,一南一北,故各自承传有别。

(2)形制不同。

(3)术语不同。

(4)曲调渊源不同。

(5)唱法不同。

4.简述话本的结构4.要点:(1)入话引入,是相类相关的小故事,或相关诗词韵语。

(2)正话,即本体故事。

(3)结尾,有时有一段说教的文字,或以诗结题,或以套语“话本说彻,权作散场”之类。

5.简述话本在中国小说史中的作用与地位5.要点:说话;话本;白话小说的肇始;形式、内容对后来小说的影响;反映社会现实。

6.简述柳永对词文学发展的贡献6.要点:有《乐章集》。

(1)自创长调;(2)扩大题材;(3)丰富艺术手法。

柳永词标志着北宋词发展的转折,他对词的创造性贡献更主要是体现在词调和艺术方面。

①发展了词的长调体制。

柳永精通音律,或利用民间原有的曲调,或把小令扩展为慢词,或旧曲新翻,或自创新调,使慢词的曲牌大为丰富,词的体式至此相当完备,这样就增加了词的表现容量,扩大了词的表现能力。

长调蔚然成为一代风气,倡导之功不能不归于柳永。

②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

柳永把六朝小赋的作法移植于词,创造了铺叙展衍、恣意渲染的艺术手法,写景状物备足无余,叙事抒情淋漓尽致;与铺叙相配合,他还长于白描,不加藻饰而又生动传神;此外,构思细密,布局完整,章法委婉,层次分明也是柳词的重要艺术特征。

③革新了词的语言表达方式。

柳永也能以清丽的语言写传统的雅词,但他贡献最大的却是使用极其生动、浅近的语言写出的俚词。

他一扫晚唐五代词人的雕琢习气,充分吸收日常生活中的俗语、口语入词,以通俗流利的语言取代雅致绮丽的修辞,达到了“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作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柳永对后来词人沾溉甚深,许多大家都受惠于他,柳词不仅促进了宋代俗文学的发展,也为金元曲子开启了先河,以至有人称他为“曲祖”。

7.简述秦观词的风格与特色7.要点:有《淮海居士长短句》。

婉约风格的代表。

(1)“古今第一伤心人也”。

(2)言情的特色、婉转的语调。

(3)凄迷的景色。

第一,擅长营造凄迷感伤的意境,尤善于通过黯淡销魂的外在之景来烘托渲染忧郁怅惘的内在之情,委婉含蓄,韵味无穷。

第二,善于捕捉所描写对象的突出特点,并以细腻而深刻的笔致构成鲜明的形象,能够揭示没有被别人揭示过的事物美,艺术形象富有独创性。

第三,善于运用精美而平易的语言,秦词的语言典雅工致而又清新自然,由锤炼而得又不失本色风范,极富艺术表现力,达到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艺术效果。

8.简述贺铸词的风格与特色8.要点:有《东山词》。

栖于豪放与婉约之间;豪气中有伤情。

主调叙写愁情;主题风格则是秾丽带凄凉,伤感中显幽洁①词风张耒在《〈东山词〉序》中曾指出其词风兼有盛丽、妖冶、幽索、悲壮四种特色,阳刚与阴柔相济,婉约和豪放并存,但其主导风格依然是秾丽精致。

②语言贺铸词的语言深婉密丽,精于造语,善于摄取前人的丽情藻采、尤其是晚唐的诗语遗意入词,丰富了词体的文学语言,加快了词句成熟精纯的程度,同时也促使词的语言走向典雅精致化的道路。

这对周邦彦、吴文英等后世词人有一定的影响。

代表作品有《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六州歌头》(少年侠气)、《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9.简述周邦彦对词发展的影响9.要点:有《清真词》。

(1)形式上创制新调,讲求章法,注重语言锤炼;(2)表现手法上善于铺叙与白描,通过曲折往复的描写,表达摇曳之美。

周邦彦被誉为是“词家之正宗”,他是北宋词坛的“集大成者”,对宋词艺术形式的成熟与完美,做出了重要贡献。

周词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词风浑厚醇雅而又有沉郁顿挫之致。

沉郁主要指感情深沉含蓄,顿挫主要指手法变幻多端。

第二,善于铺叙,长于勾勒。

在慢词的写作上,他进一步发展了柳永“以赋为词”的写法,但又不像柳永平铺直叙,一览无遗,而是讲究章法结构,布局疏密相间,时空交错叠映,其长调大多是往复勾勒,婉曲回环,严谨之中富于变化之笔,浑厚之中不乏深劲之力。

第三,言情体物,穷极工巧。

他善于描摹,以工笔写景咏物,精雕细琢,形神兼备,以思力摹写人物情态,细腻入微,曲尽其妙。

第四,语言富艳精工而又浑然天成。

周邦彦既善于锻练字句,自铸伟辞,更善于熔化典故成语、櫽括前人诗句入词,浑化无迹,如同己出,以致有人说他字字有来历,带有浓重的书卷气,使词的语言风格进一步向雅化、文人化的方向发展。

第五,格律精严,音韵谐美。

周邦彦妙解音律,能自度曲,整理古调之外,还创制了许多引、近、犯曲。

所作词格律法度极为精审,用字平仄皆有严格规定,仄声中的上、去、入三声亦不容相混,使词的音律字句趋于完善和定型,对音律的规范化有很大的贡献。

他既是北宋婉约词派的集大成者,又是南宋格律词派的先驱,在两宋词史上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

代表作品有《兰陵王》(柳阴直)、《苏幕遮》(燎沉香)、《六丑》(正单衣试酒)10.简述张元干在词史上的地位10.要点:有《芦川词》。

他经历靖康之变,留守于李纲门下,以词表现爱国情怀,在豪放派的发展历程中起重大作用,成为南宋爱国词派的先导11.简述姜夔词的风格与影响11.要点:有《白石道人歌曲》。

语言清刚峭拔,瘦硬凝练;音节谐婉,意境清空;兼具骚雅,多有寄托。

12.简述吴文英词的风格12.要点:有《梦窗词》。

音律和协,字句研炼,重视形式,喜用典故,词意晦涩。

13.简述柳永《雨霖13.要点:该词抒人之别情,特色是哀怨悲愁。

(1)特征性景物的选用,包括别前、别时、别后。

(2)临别的别情描写:“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3)别后设想,铺垫、映衬等手法。

铃》的抒情特色14.简述柳永《望海潮》的白描特色14.要点:(1)总写与分写。

(2)详写与略写。

(3)实写与虚写15.简述苏轼《水调歌头•中秋》的旷达风格15.要点:此词述志而怀人——志未达,人相隔。

并不生怨,而显得达观。

志:不羡“天上宫阙”,能在人间把酒起舞,亦足称慰。

情:“离”与“悲”,若“月缺”,不可避免,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即可慰相思。

16.简述李清照《声声慢》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16.要点:思想内容,故国之思,故乡之思,故人(丈夫)之思。

艺术特色,纯用赋体,白描铺叙,语言家常,感受细腻,形容尽致,讲求声律,巧用叠字。

17.简述欧阳修17.要点:(1)“文”与“道”的关系,肯定“道”而突破“道”,文以明道,“道”不仅“道统”,文自有“道”。

(2)文学内容与功用的关系,文既载道明道,亦当经世致用。

(3)关于创作规律,吸收司马迁的“发愤说”与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提出“穷而后工说”。

(4)创作态度,主张严谨勤奋,力戒浮躁。

诗文革新运动的主张18.简述“江西诗派”的主张与特点18.要点:“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以学问为诗”,“无一字无来历”。

19.简述《西厢记》的主题及其表达19.要点:主题是“让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通过有情人莺莺与张生有情而遭阻,通过艰难的努力斗争而终获成功,表达出来。

20.简述《错斩崔宁》的结构特色20.要点:(1)通过十五贯钱组织情节。

(2)巧妙使用误会、巧合的手段。

21.简述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主题的表达21.要点:(1)铺垫,险要的潼关不能拱卫皇权,让人寻思巩固政权的要素究竟是什么。

(2)“兴亡”百姓均苦的原因。

22.简述《琵琶记》中赵五娘的形象22.要点:尽孝,勤劳,善良。

四、论述题1.宋代散文兴盛表现和原因1.要点:(1)诗文革新运动的影响;(2)天才领袖欧阳修、苏轼等的出现,引领;(3)社会因素;(4)宋代科举“策论”的指挥棒作用。

表现:1宋代散文沿着唐代散文的道路而发展,最终的成就却超过了唐文。

“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人出于宋代。

2宋代散文把议论、叙事、抒情三种功能完善融合,使散文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更好地结合起来。

比如欧阳修的史论在议论中渗入强烈的感情色彩,苏轼的亭台记把叙事与议论结合得天衣无缝。

2.欧阳修对宋代文学的影响2.要点:(1)作为领导诗文革新的领袖而产生的影响。

(2)培养奖掖青年学人而产生的影响。

(3)散文、诗歌、词创作的影响。

(4)文论、诗学观的影响。

3.欧阳修“诗文革新”对文学的影响3.要点:(1)基本主张;(2)欧阳修及其奖掖下的文人集团的形成;(3)诗文词的成就;(4)对后代的影响(明唐宋派,唐宋八大家的称谓等)。

4.分析《秋声赋》4.要点:(1)内容简说;(2)人生哲理分析;(3)艺术特色5.苏东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5.要点:(1)诗、文、词、书、小说的各自成就与地位;(2)儒道佛积极的和谐结合文人魅力;(3)豪迈旷达的风格的魅力等。

一、苏轼是欧阳修之后的又一文坛领袖,也是诗文革新运动的集大成者,他的文学创作代表着北宋时期的最高成就,宋诗、宋文、宋词都在他手中达到了高峰,书法、绘画也有极高的造诣。

他是在宋型文化滋养下,产生的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天才与全才,在他身上,也典型地体现着宋型文化的精神。

二、苏轼在文学史上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苏轼在当时的文坛即享有崇高的声誉,奖掖、团结了一批重要作家,如“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等,他们在创作上各有建树,形成了北宋中期强大的文艺阵营,为宋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 苏文在实用性、审美性、通俗性诸方面都达到了一定高度,一直被后代文人奉为典范,其政论、史论成为后世科举士子摹拟的范文;其小品文,被明代的竟陵派、公安派视为学习的标本,直到清代的袁枚、郑燮的散文,仍可找出沿袭的线索。

苏诗是北宋诗坛的一座丰碑,直接影响了有宋一代的诗歌面貌;金代奉苏诗为楷模,产生了所谓的“苏诗运动”;苏诗还对明代的公安派、清代的宗宋派有重要的启迪。

苏词首开豪放词风,使宋词的创作发生了重要转型,并直接为南宋的爱国词派所继承,其影响还一直波及到清代的阳羡词派。

3. 苏轼执中持平的品格,飘逸洒脱的襟怀,宠辱不惊的处世姿态,开朗幽默的“坡仙”气质,超然达观的人生态度等,共同构筑成他独具魅力的人格范式,为后人景仰、倾慕,更为深刻地影响着封建士人的精神与心态6.分析《前赤壁赋》6.要点:(1)内容简说;(2)人生哲理分析;(3)旷达的情志;(4)艺术特色。

7.豪放派形成的原因7.要点:(1)婉约是正宗,豪放是流变。

变化是事物发展的必然。

(2)北宋、南宋的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导致有志之士对国家命运的关切,用词作表达,又每与自己建功立业的志气相连。

(3)天才人物的引领。

8.陆游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与影响8.要点:(1)内容方面——爱国、述志等;(2)艺术特色方面——对李杜的继承与发展;独自的风格魅力;(3)数量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