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形象-诗文有别》完整版课件

合集下载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文课件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文课件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5/34
★艺术形象方面不一样散文类别中艺术形 象
有不一样表现形式: ①山水游记类散文——含有独特风貌韵味
山水风物
②人物传记类散文——生动传神人物形象
③说 理类散文——直观准确事实论据
④叙 事类散文——细致生动事件
6/34
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
7/34
▪ 陆游介绍: ▪ (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因为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所以他屡遭朝廷投降派
这种远近对比写法: 不但使人认识一步步真正认识到烽火矶佳妙
之处, 而且能收到曲径通幽艺术表示效果。
14/34
4.勾画二段景色描写语句,说说本段作者给我们描绘 了哪一水段之景?描写重点对象是什么?突出了各 自什么特点?
▪ 烽火矶至沙夹一段所见。 ▪ 小孤山和澎浪矶。 ▪ 小孤山峭拔秀丽, 澎浪矶浪大等特点。
总结
2, 议论抒情 表达作者情趣
3, 传说, 前人诗句
为景物添彩生色, 丰富作 品内容, 含有思想深度
25/34
主旨
▪ 本文经过描写所见景物特色, 表示 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感情, 也流露 出作者爱国之情
26/34
对比阅读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苏轼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寥寥数笔即描绘出各景物鲜明独特形象。
20/34
赏析关键点二
本文写了很多景点,作者是 怎样将各个景点联络在一起?
21/34
①各处景物虽千姿百态, 但又都有山与江 水相互生发辉映描写, 组成整体背景, 使 景物在多样中见统一。
②注意各景点地理位置上联络。文章一 再写江流和船行, 即在分散景点中贯以 线索。写澎浪矶和小孤山“二山东西相 望”, 写大孤山时又与小孤山作比, 更见 出其间联络, 从而由各景点共同组成一 幅长江山水图。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创造形象_诗文有别》PPT教学课件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创造形象_诗文有别》PPT教学课件
——朱自清《荷塘月色》
14
散文: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
小说: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
诗歌:一个人给大地弹到月亮里
散文:贴近生活,有血有肉 小说:情节跌宕 诗歌:想象丰富,情感强烈
15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16
3
形象
形象是指文艺作品中创造 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 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
4
好的艺术形象是审美物象 和审美意象的统一,主观情思 与客观景物之间是有所不同,其中的艺 术形象的特征也不相同。(诗 文有别)
6
意喻之米, 文喻之炊而为饭, 诗喻之酿而为酒。
11
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 当其涸时,如匹练耳, 及春夏间,九水发而后有湖。
——袁中道《游岳阳楼记》
12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劳劳亭 李白
天下伤心处, 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 不遣柳条青。
13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 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 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 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 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 雾里也辨得出。
一、学生快速阅读教材六十六页的赏析指导, 一边看,一边勾画重点。 二、请学生说古代诗歌与散文在塑造形象方 面的区别。
2
中国艺术注重体验,
西方艺术注重认知;
中国艺术以直觉体悟取胜,
西方艺术以哲理思辨取胜。
在中国文学艺术中,“形象”占有非 常重要的地位。是否具有形象性,是 评价作品艺术性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象外之象 韵外之致 味外之旨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创造形象,诗文有别”ppt精品课件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创造形象,诗文有别”ppt精品课件

掌握学习重点,明确学习方法:
1 、要在读懂词句含义的基础上, 分析把握人物形象。
2 、理清同人物密切相关的故事 情节。 3 、把握、透析各类散文的主题 和艺术形象。
二十四史是我国 古代二十四部历书的 总称。除《史记》是 通史且为个人写作外, 其余都是断代史,且 大多为集体编写。 前四史为: 司马迁《史记》 二十四史非史也, 班固《汉书》 范晔《后汉书》 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 陈寿《三国志》 ——梁启超
2008年湖南卷 2008年全国卷1 2008年全国卷2 2008年安徽卷 2008年江苏卷 2008年浙江卷 2008年山东卷 2008年四川卷 2008年江西卷 2008年海南宁夏卷 2008年北京卷 2008年天津卷 2008年辽宁卷 2008年重庆卷 2008年福建卷 2008年广东卷
选自《欧阳修全集》 21分 选自《宋史· 廖刚传》 选自《宋书· 王昙首传》 选自《新唐书· 韩休传》 选自《后汉书· 吴汉传》 选自《白居易传》 选自《聊斋志异· 张诚》 选自《明史· 郑濂传》 选自《左传· 子产为政》 选自《晋书· 嵇绍传》 选自《汉书· 韩延寿传》 选自《墨子· 兼爱中》 选自《隋书· 韩擒虎传》 选自《晏子春秋》 选自《晏子春秋》 选自《晋书· 周访传》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示例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李白《劳劳亭》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树, 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 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 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朱自清《荷塘月色》
2008年全国高考文言文试题特点: (1)选文来源呈多元化态势,《二十 四史》仍为重点。 (2)文体选择回归记叙文倾向明显, 人物传记占绝对优势。选文内容丰富多彩, 涉及仁爱、友情、亲情、纳谏、治世、战 功、政绩等,具有明显重视传统文化的倾 向。 (3)基础知识考查全面,非选择题 受到重视,不仅题型多样化,而且题量趋 于增加,分值也在不断攀升。

高中语文创造形象,诗文有别ppt 人教课标版最新优选公开课件

高中语文创造形象,诗文有别ppt 人教课标版最新优选公开课件
踪将各处景物串联起来 。
移步换景
文章屡次写江流和船行,即在分散的 景点中贯以线索。写澎浪矶和小孤山“二 山东西相望”,写大孤山时又与小孤山作 比,更见出其间联系,从而串珠成链,由 各景点共同组成一幅长江山水图。
对比阅读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苏轼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形象:文艺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 具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生活 图景。
好的艺术形象是审美物象和审
美意象的统一,主观情思与客观景 物之间是契合交融的。(情景交融)
不同艺术体裁创造艺术形象的
方式有所不同,其中的艺术形象的 特征也不相同。(诗文有别)
(一)中国艺术重视“形象”的 塑造
散文:中国古代散文相对于诗歌来说
是一种比较舒展的艺术,句式散体化, 篇幅可长可短,表情达意不受格律的 限制,可以兴之所至,自由挥洒,因 而散文中的“意”表达得更为明白显 豁。
诗中的形象往往兴象玲珑,如羚羊 挂角,无迹可求。在语言表达及结 构方式上常表现为跳跃和省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鸡声茅店月, 楼船夜雪瓜洲渡, 人迹板桥霜。 铁马秋风大散关。
人烟寒橘柚, 秋色老梧桐。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散文较之诗歌更为具体逼真,与实际 生活更贴近。在语言表达上要规范一 些。
散文: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苏诗简洁地写了山色水貌、江阔山小, 山势险峻、江水汹涌。轻盈点染,凌空飘飏, 给人一种空朦迷离的感觉,并将传说 以浪漫之笔写得煞有其事,启发我们展开 想像的翅膀。

【高中语文】创造形象,诗文有别ppt(11份)1

【高中语文】创造形象,诗文有别ppt(11份)1

►背景探秘 1.《方山子传》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李定等人诬以诗文谤讪新 法,下狱治罪,九死一生。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对一 向胸怀大志,希望做出一番事业的苏轼来说,无疑是一个非
常沉重的打击。因此,他对方山子的“欲以此驰骋当世,然
终不遇”的遭遇别有感触。写方山子不遇,实际上是自悲不 遇。
人物姓氏。随后追溯此隐士曾有过的年少气盛,最后说明其拥 有的显赫家世。这样,由隐而显,由略而详,层层设疑,层层 呼应,愈深愈见方山子的不同寻常和卓立无匹。
3.概括出本文叙述了有关大铁椎的哪两件事?从中表 明大铁椎是一个怎样的人? 提示:(1)夜半外出杀响马,夺其物。 身怀绝技,行踪 飘忽。 (2)星夜与强盗决斗。 勇力过人武艺高强。
►画龙点睛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它会让你走 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ppt1(说课)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ppt1(说课)
从文章结构、主旨贯通的角度来把握本文的主题,明确作者虚构阿房 宫的用意,理解杜牧借古讽今、针砭时弊的写作特点,为个性化解读 打下基础。
教学设计
• 五、情感目标的达成
杜牧从秦因奢而亡的角度来告诫君主、以后的君主要引 以为戒,但是我觉得这局限了历史思考的意义。我做君主 吗?我不做。我们的学生将来会做君主吗?可能性也不大, 是吧?所以我们这些普通人读《阿房宫赋》,可以从中汲 取一点什么呢?可以让学生议一议,说一说。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上帝从不埋怨人们的愚昧,人们却埋怨上帝的不公。
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于虚伪的过日子。 觉得自己做的到和做不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会更自在。 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 如果你曾歌颂黎明,那么也请你拥抱黑夜。 问候不一定要慎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诚感人。 未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 1.指诗歌中创造的人物形象。
夜中不能寐, 起坐弹鸣琴。
• 2. 指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作者的形象。
• 3.指诗歌中描写的景物。这些景物常常寄托诗人 的情志或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看法,也就是意象。
夜深千帐灯
散文中的形象 形象性
• 不同散文类别中的艺术形象 • ①山水游记类散文——韵味独特的山水风物
传》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单元文本分析
二、文本内容
《过小孤山大孤山》 ——描写了饶有韵味的山川景物形象; 《庖丁解牛》 ——形象生动地阐述了养生的道理。 《阿房宫赋》 ——通过对宫廷建筑和奢华生活的描绘,说明国家兴亡的道理。 《项羽之死》《方山子传》 ——通过鲜活细节和主要情节塑造人物形象。 《大铁椎传》 ——通过充满悬念的记叙表现人物的传奇色彩。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创造形象,诗文有别”ppt 人教课标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创造形象,诗文有别”ppt 人教课标版
湖南师大附中 xiangbin11
2008年全国高考文言文试题特点:
(1)选文来源呈多元化态势,《二十 四史》仍为重点。
(2)文体选择回归记叙文倾向明显, 人物传记占绝对优势。选文内容丰富多彩, 涉及仁爱、友情、亲情、纳谏、治世、战 功、政绩等,具有明显重视传统文化的倾 向。
(3)基础知识考查全面,非选择题 受到重视,不仅题型多样化,而且题量趋 于增加,分值也在不断攀升。
“古代散文欣赏”学习目标和单元构成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理解散文的形象性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把握散文的逻辑性和抒情性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体会散文的灵活性和趣味性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中国古代的诗歌散文都很重视形象,但是二者的形 象性又有差别。
中国古代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艺术,其“意” 蕴藉隽永,需要仔细品味。
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
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朱自清《荷塘月色》
不同的散文类别,艺术形象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山水游记类散文的形象 ——具有独特风貌韵味的山水风物;
人物传记类散文的形象 ——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
说理类散文的形象 ——直观准确的事实论据;
意喻之米, 文喻之炊而为饭, 诗喻之酿而为酒。 饭不变米形, 酒形质尽变。
示例: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定然是不甚宽广。
天上的明星现了,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
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创造形象,诗文有别》课件(28张PPT)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创造形象,诗文有别》课件(28张PPT)

(二)诗文有别
诗歌:中国古代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艺术,常 常“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创造的形象蕴涵了更为深远的意旨,或者说形象能够 引发超出形象本身的更为深远的情蕴 。
象外之象 韵外之致 味外之旨
人烟寒橘柚, 秋色老梧桐。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恨你恨你真恨你, 请个皮匠来画你。 把你画在砧板上, 刀刀剁你剁死你!
——湖南民歌
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愁?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愁?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小说: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
小说: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 散文: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
小说: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 散文: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 诗歌:一个人给大地弹到月亮里
★不同散文类别中的艺术形象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①山水游记类——独特风貌韵味的山水风物 ②人物传记类——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 ③说理类——直观准确的事实论据 ④叙事类——细致生动的事件 ⑤抒情类——真挚感人的情感
人烟寒橘柚, 秋色老梧桐。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形象玲珑,如羚羊挂角, 语言重跳跃和省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散文:中国古代散文相对于诗歌来说是一种比 较舒展的艺术,句式散体化,篇幅可长可短,表情 达意不受格律的限制,可以兴之所至,自由挥洒, 因而散文中的“意”表达得更为明白显豁。在语言 表达上要规范一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理解散文的形象性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把握散文的逻辑性和抒情性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体会散文的灵活性和趣味性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中国古代的诗歌散文都很重视形象,但是二者的形 象性又有差别。
中国古代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艺术,其“意” 蕴藉隽永,需要仔细品味。
中国古代散文:相对于诗歌来说是一种比较舒展的 艺术,句式散体化,篇幅可长可短,表情达意不受格律 的限制,可以兴之所至,自由挥洒,因而散文中的“意” 表达得更为明白显豁。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王夫之 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
2008年湖南卷 2008年全国卷1 2008年全国卷2 2008年安徽卷 2008年江苏卷 2008年北京卷 2008年天津卷
2009年湖南卷 2009年全国卷1 2009年全国卷2 2009年安徽卷 2009年江苏卷 2009年北京卷 2009年天津卷
选自《欧阳修全集》 21分 选自《宋史·廖刚传》 选自《宋书·王昙首传》 选自《新唐书·韩休传》 选自《后汉书·吴汉传》 选自《汉书·韩延寿传》 选自《墨子·兼爱中》
掌握学习重点,明确学习方法:
1 、要在读懂词句含义的基础上,分析把握人物 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要依据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外貌描写、语言 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来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 各色人物的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
2、理清同人物密切相关的故事情节。
要注意情节的设计如何有力地表现人物性格,情节的发展是 否由人物性格的内在力量所推动,人物的行动和行动的方式是否 由其独特性格决定的。
二十四史是我国 古代二十四部历书 的总称。除《史记》 是通史且为个人写 作外,其余都是断 代史,且大多为集 体编写。 前四史为: 司马迁《史记》 二十四史非史也, 班固《汉书》 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 范晔《后汉台 卡盟平台
卡盟平台 卡盟平台
设题特点:
高考文言文试题从设题来看,侧 重于整体理解。分别考了“文言实词 词义的解释”、“虚词意义和用法的 辨析”、“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文言语句的翻译”和“与文章理解 相关的简答题”等几个考点。命题者 注重对文章整体的考查,我们只有在 整体把握文意之后,才能比较准确地 答题。
“古代散文欣赏”学习目标和单元构成
3、把握、透析各类散文的主题和艺术形象。
学法建议:
1、做好预习 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将生字词标上音;②梳通段义,扫 除阅读障碍;③整体感知课文,提取每段内容要点并归 纳文章内容;④浏览课后练习,初步思考问题;⑤质疑 问难,将难点问题写出来,做到心中有数。 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 用及特殊文言句式。 3、了解文学史书的相关知识,文章故事发生的历史背 景或时代特征。 4、课前课后反复诵读,重点句、段和篇章还要熟练翻 译。 5、学完整个单元后及时总结,或对比阅读,排查知识 漏洞,或铺之练习加深理解,巩固记忆。
高考文言文试题特点: (1)选文来源呈多元化态势,《二十 四史》仍为重点。 (2)文体选择回归记叙文倾向明显, 人物传记占绝对优势。选文内容丰富多彩, 涉及仁爱、友情、亲情、纳谏、治世、战 功、政绩等,具有明显重视传统文化的倾 向。 (3)基础知识考查全面,非选择题 受到重视,不仅题型多样化,而且题量趋 于增加,分值也在不断攀升。
——清·吴乔
示例: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李白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 ◆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当其涸时, 如匹练耳,及春夏间,九水发而后有湖。 ——袁中道《游岳阳楼记》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示例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李白《劳劳亭》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 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 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 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 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朱自清《荷塘月色》
不同的散文类别,艺术形象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山水游记类散文的形象 ——具有独特风貌韵味的山水风物; 人物传记类散文的形象 ——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 说理类散文的形象 ——直观准确的事实论据; 叙事类散文的形象 ——细致生动的事件; 抒情类散文的形象 ——真挚感人的情感。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文体对象:中国古代散文
选自《送秦少章赴临安簿序》 选自《北史魏德深传》 选自《宋书·郭原平砖》 选自《东里集》(《游东山记》) 选自《书沈通明事》 选自《史记·叔孙通传》 选自《管子·小匡》
游记散文—— 《过小孤山大孤山》 哲理散文—— 《庖丁解牛》 史论散文—— 《阿房宫赋》
传记类散文—— 《项羽之死》 《西门豹治邺》 《大铁椎传》
(2)文体内容: 《过小孤山大孤山》 ——描写了饶有韵味的山川景物形象; 《庖丁解牛》 ——形象生动地阐述了养生的道理。 《项羽之死》 ——刻画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阿房宫赋》 ——通过对宫廷建筑和奢华生活的描绘,说明国家 兴亡的道理。 《西门豹治邺》 ——通过生动曲折的事件塑造人物形象。 《大铁椎传》 ——通过充满悬念的记叙表现人物的传奇色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