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用写作》(基础训练习题册参考答案)

《企业应用写作》(基础训练习题册参考答案)
《企业应用写作》(基础训练习题册参考答案)

《企业应用写作》

基础训练习题册参考答案

单元一企业常用公务文书

项目1 通知、通报、报告、决定写作

一、填空题

1. 下级机关,下级机关。

2. 广泛性,时效性。

3. 下行。

4. 汉字。

5. 表彰性通报。

6. 上级机关,上级机关。

7. 情况报告。

8. 下行文。

二、选择题

(一)单选题

1.B

2.D

3.B(C)

4.D

5.B

6.B

7.B

8.D

9.C

(二)多选题

1.BC

2.ABC

3.BD

4.AD

5.ABCD

6.ABD

7.BCD

8.B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

6.√

7.×

8.√

四、改错题

1. 冥王星钟表公司关于停止生产普通机械表的报告。

2. 关于2009年圣诞节前加班的通知

3. 振珠玩具公司关于表彰2009年度先进员工的通报

4. 振珠玩具公司关于印发《公车管理规定》的通知

5. 以上通知,望认真贯彻执行

6. 阿拉曼制衣厂关于成衣生产质量情况的通报

7. 关于对孟全兵等3人给予严重警告处分的决定

8. 对2009年国庆节期间值班人员安排,可用通知行文

五、问答题

1. 分析通知和通报的异同点

相同点:

都具有知照性的特点,可以用来沟通情况,传达上级的意图。

都在本系统上下级部门内行文,均属于下行文。

不同点

行文侧重点不同,通知重在“知”,是知之而后行,要求下级贯彻执行。通报重在“报”,是报道和沟通信息。通知会提出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具体要求和实施办法,要求遵照执行或限期执行。而通报则是用典型事例、有关情况来传达意图,启发教育下级部门,指导有关方面的工作。

两者表达方式亦有区别,通知主要采用叙述,通报兼用叙述,说明和议论。

2. 用于表彰和批评时,决定和通报有何区别

定义不同:

在《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对于决定与通报在表彰和批评的功能上给出的定义是:决定“适用于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认真分析其内涵,可以体会出有下列几点不同。

(1)对象不同:决定仅限于有关单位及人员,边界清楚,对象明确;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边界模糊,对象不具体,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

(2)程度不同:决定的用词是“奖惩”,典型性和严重性程度较高;通报的用词是“表彰和批评”,典型性和严重性程度较低。

(3)级别不同:决定是带有全局意义的决策性公文,将它用于奖惩显得级别较高;通报是系统内使用的信息交流性公文,用于表彰和批评其级别要比决定低一些。

目的不同:

通报是为了通过当事人教育更多的人,指导和推动有关工作,重在教育比照,或先进示范,或防患于未然。因此通报的对象必须具有典型性。

决定主要是为了正式确认有关事实,对当事人奖功罚过,重在处置,体现出领导层的权威意志,教育或警示他人是其次要目的。决定奖惩的对象必须够格,或者贡献巨大,影响颇广;或者违规违纪。

写法不同:

(1)标题写法不同。

决定的标题中常常含有处置性动词,如授予、给予、处理等动词。奖励性决定的标题格式通常是:“关于授予×××称号的决定”或“关于给予×××表彰的决定”;惩罚性决定的标题格式通常是:“关于对×××的处理决定”或“关于给予×××处分的决定”。

表彰批评性通报的标题中一般不使用处置性动词。如:“关于最近出现员工代打卡现象的通报”、“关于绮丽河风景区发生游客坠河事故的通报”等。

(2)正文写法不同。

奖惩性决定重在处置,因此对需要处置的事实进行的说明比较详细具体,处置的依据,特别是惩罚决定的依据——所违反的规章制度必须明确列出,最后提出的希望也仅仅是针对当事人而已。

表彰批评性通报重在宣传与教育,因此,对事实的叙述较为概括,而对事实所具有的意义,它的典型性和深远影响却有较多的笔墨进行分析,从而使大家受到教育或警示。最后提出的要求和希望,也主要是面对当事人以外的群体,要么号召大家学习,要么警示大家注意。

3. 用于布置工作时,通知和决定有何区别

(1)重要性和层次性不同

决定主要用于宏观层面,是对具有全局意义和深远影响的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的决策,体现了领导机关的意图和对大局的宏观调控。

通知主要用于微观层面,对具体工作作出安排,便于执行。

(2)约束力不同

决定具有很强的行政约束力,必须无条件执行,通知的约束力稍弱一些。

项目2 请示与批复写作

一、填空题

1.上级机关

2.错误的

3.答复,请示事项

4. 不应该

5. 下行

6.上行

7. 标题,发文字号

8. 一

二、选择题

(一)单选题

1.C

2.A

3.D

4.B

5.A

6.A

7.B

8.D

(二)多选题

1.ACD

2.ABC

3.CD

4.ACD

5.CD

三、判断题

1. ×

2.×

3. √

4. ×

5. √

6.√

7. √

8.√

四、改错题

1.特此请示,请批复

2.冠联公司关于开发新产品的请示

3. 关于申请解决工会活动经费问题的请示

4. 关于召开全厂职工大会的通知

5. 你公司《关于增设战略发展部的请示》(×〔2009〕8号)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6. 以上请示,请批复

7. 江山机床厂第一分厂关于创新项目立项的请示或

江山机床厂第一分厂关于职工福利发放的请示

8. 江山机床厂第一分厂3车间关于购买数控机床的请示

五、问答题

1.请示和报告的区别有

(1)行文时间不一样。请示需要在事前行文;而报告在事前、事中、事后皆可行文。

(2)行文目的不同。请示旨在请求上级批准、指示、支持和帮助,需要上级批复。报告旨在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的询问,不需要上级答复,重在呈报。

(3)写法不同。报告内容较为复杂,容量可大可小,侧重于概括陈述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形式多样,表达灵活。请示正文内容单一,一文一事,侧重于讲明原因,陈述理由。

(4)结语不同。报告的结语一般是“特此报告”、“以上报告请审阅”,或者省略惯用语。请示则一定要写结语。常用结语有“特

此请示,请批复”、“妥否,请批示”等。

(5)受理机关的处理方式不一样。请示收文机关必须及时批复。报告除了需要批转建议的报告外,上级机关对其余各类报告不必行文。

2. 请示写作的基本要求是

(1)一文一事。一份请示只能写一件事,这是《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所规定的,也是实际工作的需要。如果一文多事,可能导致受文机关无法批复。

(2)单头请示。请示只能主送一个上级领导机关或者主管部门。如果需要,可以抄送有关机关。这就可以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

(3)阐述请示缘由要充分。它是请示事项能否成立的前提条件,也是上级机关批复的直接依据。原因要讲得客观、具体,理由要讲得合理、充分,用事实说话,用充足的理由来说服上级给予理解、支持和帮助。

(4)请示事项要简明、单一。请示事项要写得具体、简明,提出的要求要合理、切实。这部分内容要单一,只宜请求上级解决一个问题。

(5)请示的结语要用语简洁、得体,态度鲜明,言辞恳切。直接提出请求批复的要求,便于上级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答复。

项目3 函写作

一、填空题

1.不相隶属

2.去函,复函

3. 函,请示

4. 单一

5. 谦敬

6.广泛,灵活

二、选择题

(一)单选题

1.C

2.B

3.A

4.D

5.C

6.C

(二)多选题

1.ABCD

2.ABC

3.ABCD

4.AC

5.BD

6.AC

三、判断题

1. √

2.×

3. ×

4. ×

5. √

6. ×

7. √

8.√

四、改错题

1.关于商洽代为办理报关手续的函

2.贵公司10月25日《》()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3.可否,敬请函复

4.如蒙慨允,恳请函复为盼

5.关于绿叶公司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要求赔偿损失的函

6.关于询问连丰公司产品报价的函

五、问答题

1. 用于请求批准时,请示和函的区别

函和请示,虽然都有“请求批准”的作用,但两者的区别十分明显,不应该混淆。请示的对象是有隶属关系的直接上级,属上行文。请批函的对象是无隶属关系的主管部门,属平行文。

2. 函的特点

(1)篇幅短小,内容单一

函的内容具备单一性的特点,一份函只宜写一件事项,语言简洁明了,有公文“轻骑兵”的称誉。

(2)行文的广泛性和灵活性

函主要是平行文,但除了平行行文外,还可以向上行文或向下行文。函对发文机关的资格要求很宽松,没有其他文种那样严格的特殊行文关系的限制,各类单位均可发函。

函的内容和格式也比较灵活,既可以按照公文的格式及行文要求办,也可以自行灵活处理。可以有文头版,也可以没有文头版,不编发文字号。

(3)用语谦敬性

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往来的公文,体现了双方平等沟通的关系,属平行文,这是其他公文所不具备的特点。因此,不论什么类型的函,用语皆得注重谦恭有礼,尊重对方,力求得到对方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对主管机关要尊重、谦敬,对级别低的单位要平和,对平行单位和不相隶属的单位要友善。

单元二企业总结筹划文书

项目4 企业计划与总结写作

一、填空题

1、政策性;

2、预见性;

3、可行性;

4、指导性。

2、规划、纲要、方案、安排、打算、设想、工作要点。

3、规划,安排,方案。

4、条文式,表格式,条文表格结合式。

5、标明单位名称、时限、内容及总结种类(文件式),归纳中心、揭示主旨(文章式),由正标题和副标题组成。

6、回顾,分析研究,经验,教训。

7、客观性、概括性、理论性、用第一人称来写作。

8、横式结构,纵式结构,纵横式结构。

二、选择题

(一)单选题

1、A

2、B.

3、A.

4、A

5、B

(二)多选题

1.(AC )可以作为计划的标题。

2.可以作为总结的标题的是(ABC )。

3.总结的写作要求做到(ABD )。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改错题

1. 2009年至2010年工农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草案)

2. 200X年企业招工计划

3. XX公司200X年第一季度销售方案

4.修改下面两份计划的前言部分

(1)为了开创我站工作的新局面,更好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充分发挥种籽在发展商品经济中的作用,特制定我站2009工作计划。

(2)XX粮站三月份政治学习安排

为了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使改革不断深化,三月份我站政治学习的内容与时间安排如下:

……

5. 修改以下计划主体部分的内容:

三、提高英语、应用文写作等课程成绩。

英语方面我的薄弱之处是听力,平时考试听力成绩都在65分左右。因此每天早读、晚上睡觉前我用30分钟左右听录音带,周末用二个小时左右看英语电影,平时多用英语与同学对话,争取期末考试成绩达到80分。

应用文写作方面我的主要问题是语言表达不够规范、简洁,今后我每周要安排1-1.5个小时阅读《国务院公报》、《广东政报》、《应用写作》等报刊杂志,以培养应用文专门用语的语感,每周写三篇不同文种的文章,有疑难问题要多请教老师、同学,学会灵活、准确地使用应用文的专门用语,争取考试成绩由70分左右提高到85分。

6.修改下面这份总结的提纲

卫生局XXXX年度工作总结提纲

一、一年来总的工作情况及取得的主要成绩

二、成绩和经验

(一)基层卫生工作出现了新面貌

(二)健全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三)加强了地方病的防治工作

三、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打算

不足:……

今后的打算:

(一)加强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

(二)做好基层卫生网点的建设工作

7.

灵活经营搞好服务

商业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做到信息灵通,服务周到,经营的商品适销对路,质优价廉,才能使顾客乐于光顾,扩大销售。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上门服务,提高了成交额。从200X年至200X年一季度末,组织了各种送货会议XX次,成交额达XXXX万元;带样到乡上零售,走访个人、单位XXX人次,成交额XXX 万元;专车送货XXX车次,共XXXXXX余件。

(2)广开门路,扩大横向联系。巩固原由渠道,发展新渠道,使往来户由原来XXX 多家发展到XXXX多家。

(3)开展多种经营,实现了利润增长。批发零售全面发展,在原经营品种的基础上,成立了综合服务部、零售服务部、服务招待所,增添了服装、针织商品xx多个品种,综合服务部一季度纯销售额XX万元,实现利润近万元。今年二月份开设了服务招待所,为客户提供膳宿,每月可增加收入X万元。还举办了代营、联营、总经销、场地出租等业务,每月出租场地即可增加收入X万元。

(4)采用多种结帐方式,扩大了销售额。在销售上有“现款现货”、“延期付款”、“辅底销售、分月结帐”、“月头开单、月尾结帐”等多种结帐方式,受到了客户的好评和欢迎,销售额得到明显增加。

五、问答题

(一)计划的主体部分通常以下内容:

1.前言。前言应写明制定计划的主观目的、客观依据、指导思想、基本情况等。

2.任务和目标(做什么)。要明确规定达到的目标和达到这个目标的要求,即“做什么”,要写清楚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要求。

3.具体措施(怎么做)。要具体写实施计划的办法和人力物力部署、工作步骤和时间进程等。内容比较复杂的,可按主次顺序分条叙述,也可在每个问题前加上一个小标题,以清楚明了。

(二)总结的正文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开头(情况概述)。要简要交待工作的时间、背景、取得的主要成绩和效果等,以让读者有一个全貌。

2.主体(主要做法、经验)。应写得具体而概括,应有典型事例,还要有令人信服的统计数字。

3.结尾(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三)写总结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写总结要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而不能只谈表面的肤浅认识。

二是写总结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对成绩与缺点的评价要客观、准确,切合实际。

单元七企业会务工作文书参考答案

项目14 会前文书—会议通知与会议议程

一、填空题:

1.标题、受文单位、正文、尾部

2.通知缘由、通知事项、执行要求

3.某市劳动局关于统一登记城镇待业人员的通知

4. 标题、正文

5. 轻重缓急

6.规范、简明

7. 会议名称、会议议程

8.公司员工大会、总经理办公会、专业会议、安全工作会议、部门工作会议。

二、选择题:

(一)单选

1.D 2.D 3.B 4. A

(二)多选

1. AC

2.ABC

3.BCD

三、判断题:

1.×2.×3.√4.√5.×6.?7.√

项目15 会中文书—开幕词、闭幕词与会议记录

一、填空题:

1.宣告性,指导性,预示性

2.标题,称谓,正文,结束语

3.宣告性,总结性,评估性

4.标题,称谓,正文,结束语

5.真实完整性,原始形态性,机要保密性

6.开会时间、地点、会议主持人、会议出席人、列席人、缺席人和记录人7.摘要记录详细记录

8.会议名称文种

二、选择题:

(一)单选

1.D 2.D 3.B 4. A 5. D 6. B 7.D 8.D

(二)多选

1. AC

2.BD

3. ACD

4.ABC

三、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项目16 会后文书—会议纪要与会议简报写作

一、填空题:

1.综合性指导性备考性特殊性

2.前言主体结尾

3.下情上报、上传下达、交流沟通

4. 报头、报核、报尾

5. 办公会议纪要、专题会议纪要、联席会议纪要、座谈会议纪要

二、选择题:

(一)单选

1. D

2. B

3. C 4 .B 5.A

(二)多选

1. A C 2 B C D 3. A B C D 4. A B C D

三、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项目20 商务谈判文书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面对面商务谈判方案电话商务谈判方案函电商务谈判方案

2.谈判主体谈判目标谈判策略谈判程序谈判日期安排

谈判地点谈判小组分工

3.标题正文尾部

4.纪实性协商性简约性

二、选择题

(一)单选题

1.D.2.A.3.B.

(二)多选题

1.A.B.C.D.

2.A.B.C.D.

三、判断题

1.(√)2.(×) 3.(√)4.(×)

四、改错题

(一)商务谈判备忘录行文要体现协商性的特点,措词要得体,表述准确,请修改下列表述不完整或不得体的语句。

1.关于投资方式。乙方承诺以技术专利权和资金投资,投资总额为1000万美元,技术专利权作价的方法和金额待进一步协商;甲方同意用厂房、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作价投资,作价的方法和金额亦待进一步协商。

2.甲方同意将其属下的第二分公司现在的厂房改造为新建公司的生产工厂;乙方则认为甲方属下的第二分公司交通不方便,建议用甲方属下的第四分公司现在的厂房改造为新建公司的生产工厂;甲方表示愿意考虑乙方建议,具体事宜待进一步磋商。

(二)请修改补充下列不完整或表述不正确的标题。

1.《关于组建合资经营公司的谈判记录》

2.《关于合资兴建化工原料公司的会谈备忘》

五、问答题

(一)商务谈判方案是指在商务活动中,当事人一方,在谈判前拟定的对谈判的构想、背景、对象、原则、主题、目标、策略、程序、谈判班子的组成及其分工等作出具体安排的计划类商务文书。

(二)

1.主题明确,目标确定。撰写谈判方案时,首先要明确谈判主题,然后围绕谈判主题,确定目标,目标又细分成理想目标(最高目标)、次理想目标(可接受价格目标)、最低目标(通常称底线)。

2.合法合理,注意策略。谈判方案的撰写,既要符合我国的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又要符合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还要符合谈判对方国家的法律和相关政策。同时也要考虑谈判双方的自身利益,使政策性和策略性有机地结合。

3.程序科学,切实可行。要根据谈判的具体情况,包括谈判内容的复杂程度、涉及问题多少等,进行科学地安排谈判的程序,先谈什么,次谈什么,最后谈什么,分几个阶段进行。一般的谈判程序是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谈判时间安排先长后短,谈判场地安排由简朴到相对高档。

4.知己知彼,有的放矢。谈判前要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工作,撰写方案时要以所掌握的实际情况和可靠数据为决策依据,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做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切忌盲目冒进。

5.内容具体,重点突出。谈判方案的内容要具体周密,重点要突出,条理要清楚。方案中必须具体明确写明谈判总体构想、背景、对象以及谈判的主题、目标与要求、策略、程序(时间、地点、分几个阶段)、谈判班子的组成及其分工等。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要有一个充分的估计,经过认真的分析、周密的研究,并采用相应的谈判策略。

(三)

1.共同点。

(1)文类相同。两者均属于计划类文书。

(2)功能相同。两者均为涉外经贸谈判服务。

(3)撰写时间相同。两者均在涉外经贸谈判前撰写。

2.不同点。

(1)适用对象不同。面对面商务谈判方案适用于内容和程序复杂,涉及问题较多的谈判;而函电商务谈判方案适用于内容和程序较简单,涉及问题较少的谈判;

(2)具体内容不同。面对面商务谈判方案的内包括安排谈判地点和组建谈判班子;而函电商务谈判方案不必安排谈判地点,一般不组建谈判班子,很多时候是一对一的谈判。

(四)商务谈判备忘录,又叫商务会谈备忘录,是指在商务谈判过程中,用来综合概括谈判各方经初步讨论达成的谅解或共识、各方承诺事项、存在分歧以及待定磋商的问题,作为进一步谈判的基础的一种纪实性商务文书。

(五)

1.相同点。

(1)文类相同。两者均属于商务谈判文书。

(2)功能相同。两者均为商务谈判服务。

(3)撰写时间相同。两者均在商务谈判后撰写。

2.不同点。

(1)性质不同。商务谈判备忘录是指在商务谈判过程中,综合概括谈判各方经初步讨论达成的谅解或共识、各方承诺事项、存在分歧以及待定磋商的问题,作为进一步谈判的基础的一种纪实性文书,具有纪实性;商务谈判记录是指谈判过程中,谈判各方秘书人员按照谈判进程把谈判的基本情况真实地记录下来,形成的一种记录性文书,具有实录性。

(2)结构不同。商务谈判备忘录结构由标题、正文、尾部等三个部分组成,且谈判的时间、地点、主题、原则等分别写在正文的开头和主体部分;商务谈判记录结构由标题、首部、正文、尾部等四个部分组成,且首部要详细写明谈判双方单位名称、谈判代表姓名、谈判时间、地点、主题等。

(3)内容不同。商务谈判备忘录内容写得比较原则,力求简约;商务谈判记录的内容全面具体,尽可能写全。

(4)尾部不同。商务谈判备忘录尾部需要双方单位署名盖章、双方谈判代表签名,并在双方谈判代表签名下方写上谈判日期全称,用中文字书写;商务谈判记录尾部一般是本方谈判代表和记录人签字即可,不用写谈判日期,因为在首部已写谈判日期。

初三数学基础训练题

练习题(一) 1.计算: ( ) 1 02 1211381 21-?? ? ??+-+ ++ 2. 16的平方根是 3.分式1 12+-x x 的值为零,则=x 4.等腰三角形的两边是6cm 和9cm ,则周长是 5.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10,那么它的重心与外心之间的距离是 6.函数11 2 ++= x x y 的定义域是 ,若1 1 3)(-+=x x x f 则=)4(f 7.相切两圆的圆心距是5cm ,其中一个圆的半径是3cm ,则另一圆的半径是 8.在一陡坡上前进40米,水平高度升高9米,则坡度=i 9.把抛物线32 -=x y 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抛物线顶点是 10.设m 、n 是方程0122=--x x 的两个根,那么=+n m 1 1 11.方程3815162 2 =?? ? ??++??? ? ?+ x x x x 设y x x =+1 原方程可变形关于y 的整式方程是 12.如图弓形ACB 所在圆的半径是5, C 弦AB=8,则弓形的高CD 是 A D B 13.若正多边形的中心角是0 36,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14.分式方程 011 12=-+-x x x 的根是 15.分解因式=+--2 221a ax x 16.数据5,-3,0,4,2的中位数是 方差是 17.不等式组 52+x ≤()23+x 的解集是 21-x <3 x 18.已知四边形ABCD 中,AB//CD ,AB=BC 请填上一个适当的条件 使得四边形ABCD 是菱形。 19.已知一次函数b kx y +=过点()1,1-与()4,2,则y 的值随x 的增大而 20.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之比是1∶9,则它们的面积之比是 21.上海市现有人口约一千七百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 22.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 中,0 45=∠B AE 为BC 边上的高,将△ABE 沿AE 所在直线翻折后得△AB ′E , 那么△AB ′E 与四边形AECD 重叠部分的面积是 23.已知222 =-x x 代简求值 24.解方程:3 10 66=+++x x x x ()()()()()133312 --+-++-x x x x x

2020年高考语文考前冲刺复习提分《基础训练》试题(含答案) (12)

2020【通用版】高考语文考前冲刺复习提分 《提分基础训练》 一、语言文字应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从《汉字听写大会》《中华好诗词》等现象级文化类节目,到传统节日来临之际的《清明说吧》《写在墓碑上的人生》等新节目模式,对传统文化的青睐和回归成为电视荧屏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原创、低成本、接地气、________,这些节目内容清晰、风格充实,不仅触摸到了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的文化情结,更直指世道人心,( )。从山东尝试让儒学走出大学课堂而重新回归乡村生活,到成都、贵阳、昆明、重庆等西南4城市联合举办国学吟诵活动,仁义礼智信、恭宽信敏惠的中华传统信条迎来春天,在乡村、在城市,传统文化热________。当代人类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难题,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人与自然关系________等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累和储存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和力量,具有最广泛的社会认同,是中华民族________、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通过各种形式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解决社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更是凝聚社会共识、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深厚力量。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这些节目风格充实、内容清新,不仅触摸到了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的文化情结,更直指世道人心。 B.这些节目风格清新、内容充实,不仅直指世道人心,更触摸到了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的文化情结。 C.这些节目风格清新、内容充实,不仅触摸到了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的文化情结,更直指世道人心。 D.这些节目风格充实、内容清新,不仅直指世道人心,更触摸到了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的文化情结。 [解析]A项,搭配不当,“风格”与“充实”不搭配。B项,语序不当,应该先“触摸到了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的文化情结”,再“直指世道人心”。D项,“风格”与“充实”搭配不当,且语序不当。 [答案] C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对社会风气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B.社会风气逐渐变好,起着引领作用 C.因此逐渐促进社会风气的良好转化

最新运动训练学期末考试题培训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2.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3.运动竞赛:是在裁判员的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的较量,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4.运动训练学:是研究和阐明运动训练规律的综合应用性学科。 5.项群训练理论:揭示具有共同特点的项目群组训练规律的科学理论。 6.体能主导类项群:以运动员的体能为竞技能力主导因素的项目群组.按竞技能力主导因素对竞技项目划分的分类体系中的一个大类,包括快速力量性项群、速度性项群和耐力性项群三个亚类。 7.单一动作结构项群:以单一结构为主要运动技术动作特征的项目群组,按动作结构对竞技运动项目划分的分类体系中的一个大类,包括非周期性单元动作结构项群、周期性单元动作结构项群和混合性单元动作结构项群三个亚类。 8.生理负荷: 9.运动能力:人体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在竞技运动中即称为竞技能力。10.竞技水平: 11.运动技术评价: 12.训练负荷:运动训练过程中,以身体练习(又称运动动作)或心理练习为基本手段,对运动员机体施加的训练刺激。运动员机体对训练负荷刺激的反应表现在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前者称生理负荷,后者称心理负荷。 13.负荷强度:负荷对机体刺激的深刻程度,是构成训练负荷的重要方面。14.模式训练法:模式训练法是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动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15.特长技术:特长技术是指运动员所掌握的技术“群”中那些对其获取优异运动成绩有决定意义的、能够展现个人特点或优势、使用概率和(或)得分概宰相对较高的技术。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969年,民主德国___________主编的___________一书,标志着运动训练学 初步形成了白己的理论体系。哈雷、《训练学》 2、依据理论研究所涵盖的领域,可把运动训练理论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次。 一般运动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专项训练理论 3在竞技体育比赛中,运动员自身与对手的表现都取决于他们所具有的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竞技能力、在比赛中的发挥程度4、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达到的竞技能力水平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训练水平 5、运动训练的最终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预期的比赛结果。 6、运动员竞技性状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竞技状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性从句基础训练题

名词性从句基础训练200题 1. ______ we’ll go camping tomorrow depends on the weather. A. If B. Whether C. That D. Where 2. I remember ____ this used to be a quiet village. A. when B. how C. where D. what 3. It’s generally considered unwise to give a child ____ he or she wants. A. however B. whatever C. whichever D. whenever 4. _____ he said at the meeting astonished everybody present. A. What B. That C. The fact D. The matter 5. Go and get your coat. It’s ____ you left it. A. there B. where C. there where D. where there 6. _____ we can’t get seems better than ____ we have. A. What; what B. What; that C. That; that D. That; what 7. It worried her a bit _____ her hair was turning gray. A. while B. if C. that D. for 8. ----Do you remember _____ he came? ----Yes, I do. He came by air. A. how B. when C. that D. if 9. You may do ____ you take interest in. A. that B. which C. whatever D. however 10. The old gentleman never fails to help ____ is in need of his help. A. whom B. who C. whomever D. whoever 11. You can depend on _____ promise he makes. A. anything that B. which C. whatever D. whose 12. _____ a plan to deal with it is important. A. What we should work out B. We should work out C. That we should work out D. That what we should work out 13. _____ discovered America is well known. A. That who B. Those who C. Who that D. Who 14. ____ is a good meal and a good rest. A. That you really need B. What are you really need C. That you are really need D. What you really need 15. ____ shall finish the work before May Day is possible. A. What we B. That we C. Because we D. We 16. Can you tell me _______? A. who is that woman B. who the woman is C. whom is the woman D. that woman is 17. The fact ____ she works hard is well known to us all. A. that B. what C. why D. which 18. The mountain is no longer _____ it used to be. A. which B. that C. what D. as 19. Jack said _____ to meet the American friends. A. which he pleased B. he is pleased C. that he was pleased D. what he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数学基础训练试题复习过程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数学基础训练试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数学基础训练试题 练习3 1、使分式 2 2--x x 有意义的是 2、若要使分式 9 63 2 +--x x x 有意义,则x . 3、当x 时,分式x x 321--有意义。 4、当m 时,代数式 . 5、当x 时,分式2 42 +-x x 的值为零。 6、当分式 3 492 2+--x x x 的值为零时,x 的值为 7、当x 时,分式2 42 +-x x 的无意义; 8、下列各式:()x x x x y x x x 2 225 ,1,2 ,34 ,15 1+---π其中分式共有 个。 9、已知:3 1 1=-y x ,求y xy x y xy x -+--22的值. 10、若4x =5y ,则 2 2 2y y x -的值是 11、已知a+b =2,ab =3,则b a 11+= . 12、若b a b a += +111,则b a a b += 13、若a –b =2ab ,则b a 11-的值为 14、已知1a a +则1a a -= . 15、 y x y -2, y x +1, 2 2 2y x y x -+的最简公分母是 . 16、已知 1 1 121 1 2 -- ++ -m m m 的值等于0,则m 的值是 .

17、请写出一个根为1的分式方程: . 18、下列四个分式的运算中,其中运算结果正确的有( ) ①b a b a +=+2 11; ②() 323 2a a a =;③ b a b a b a +=++2 2; ④3 1 932-= --a a a ; A .0个 B .1个 C.2个 D. 3个 19、若d c b a =,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 2 2 d c b a = B. d c d b c a =++ C. b c d a = D. m d m c b a ++= 20.若2 2 2 120.3,3,,33a b c d --????=-=-=-=- ? ????? ,则a 、b 、c 、d 的大小关系为( ) A .ad>a>c C .a

运动训练学试题库

运动训练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运动训练: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2、完整训练法:指从动作的开始至结束,不分部分与段落,完整地进行学习与练习的方法。 3、灵敏素质:就是指人体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快速、协调、敏捷、准确地完成动作 的能力。 4、耐力素质:指有机体坚持长时间运动的能力。 5、重复训练法:在不改变动作结构与运动负荷的条件下,接照既定的要求反复进行练习的 训练方法。 6、力量素质: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7、速度素质: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 8、战术意识:运动员在比赛中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决定自己战术行为的思维活动过程。 9、持续训练法:指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较长、无间断地连续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10、间歇训练法: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作出严格规定,在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的状态 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11、训练规律:就是指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各构成因素之间,以及它们与系统外部各相关因 素之间在结构与功能上的本质联系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12、训练量:指训练过程中身体的总做功量,可以由身体活动的持续时间、距离与重复次数来评定。 13、训练强度:指训练时单位时间内负荷量,单位时间内的负荷量越大,强度就越大。 14、运动训练方法:就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 15、运动训练手段:就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以提高某一竞技运动能力、完成某一具体 的训练任务所采用的身体练习。 16、模式训练法:就是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组织与把握运动训 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17、程序训练法:就是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与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点,将多种训练内容 有序且逻辑性地编制成训练程序,按照预定程序组织训练活动对训练过程实施科学控制的方法。 18、分解训练法:就是指将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地分成若干个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 19、完整法:就是指从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与环节,完整地进行练 习的训练方法。 20、变换训练法:在练习过程中,有目的地变换运动负荷(时间、负重量、速度)、动作组 合,或变换练习环境、条件等情况下进行训练的方法。 21、循环训练法: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建立若干练习站或练习点,运动员按规定顺序、路 线,依次循环完成每站所规定的练习内容与要求的训练方法。 22、比赛训练法:比赛训练法就是指在近似、模拟或真实、严格的比赛条件下,按比赛的 规则与方式进行训练的方法。 23、最大力量:最大力量就是指人体或人体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时克服最大内外阻力的能力。 24、相对力量:就是指人体每公斤体重所表现出最大力量值的能力。 25、速度力量:速度力量也叫快速力量,就是指人体在运动时以最短的时间发挥出肌肉力 量的能力。 26、柔韧素质:就是指人体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以及跨过关节的韧带、肌腱、肌肉、皮肤 及其她组织的弹性与伸展能力。

运动训练学考试试题汇编

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知识点:(一)竞技体育的构成 判断题: 1、竞技体育包括运动选材、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三方面。 2、竞技体育管理也是竞技体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3、竞技体育是以娱乐为主要目的游戏发展起来的。 单选题: 4、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既是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又是实现竞技运动目标 的最重要途径? A.运动选材 B.运动训练 C.运动竞赛 D.体育管理 5、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 A.运动选材 B.运动训练 C.运动竞赛 D.体育管理 6、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是最重要的? A.运动训练 B.运动选材C.运动训练 D.运动管理 多选题: 7、竞技体育由哪几部分构成? A.运动选材 B.运动训练 C.运动竞赛 D.教育学因素 8、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有那些?、 A.生物学因素B.个性心理因素C.社会学因 D.教育学因素 (二)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 判断题: 1、竞技体育中的“竞”是指比赛和竞争,“技”是指运动技艺。 2、竞争性是竞技体育赖以存在的基础。 3、竞技体育是只有很少的人参与的社会行为。 单选题: 4、在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中,哪一个是竞技体育运动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的最本质特 点? A.竞争性 B.公平性 C.规范性 D.公开性 5.竞技体育主要是由哪些人组成的群体行为? A.教练员 B.运动员 C.裁判员 D.球迷和观众 6.下列四种选项中,有一项不属于竞技体育社会功能的选项。 A.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生理潜力 B.振奋民族精神 C.丰富人们的文化和精神生活 D.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多选题: 7.下列哪些选项属于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

初一基础训练题

初一基础训练题(第十五周周一) 班别: 姓名: 学号: 一、 填空(每小题3分,共63分) 1、-2002的倒数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________. 2、(-1)2001=______。 3、某校学生给希望学校邮寄每册a 元的图书240册,每册图书的邮费为书价的 5%,则需邮费________________元。 4、冰箱开始启动时内部温度是10℃,如果每时冰箱内部的温度降低5℃,那么 4小时后,冰箱内部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__。 5、数轴上到原点距离是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数是 。 6、比较大小:0.01 0,-0.01 0,-43 -3 4,-33 (-3)3。 7、直线a 上有四个点,点A ,点B ,点C ,点D ,那么直线a 上共有___条线段。 8、若(a+1)2+│b -2│=0,则a +b = 。 9、找规律,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 (1)1,4,8,13, (2)1,43,95,16 7, 。 二、选择题 1下列计算中,不正确的是( ) A .2)4()6(=-+- B .5)4(9-=--- C .1349=+- D .1349-=-- 2.下列各组数中,两个数的值相等的是 ( ) A .32与23 B .2)2(-与2 2- C .)2(--与2- D .2)32(与322 3.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和为负数,积为正数,那么这两个数 ( ) A .均为负数 B .均为正数 C .符号相同 D .异号 4.已知B 在A 的北偏东30°,则A 在B 的( ) (A ) 南偏东30°(B )南偏东60°(C )南偏西30°(D )北偏西60° 三、计算 1.-1-5+2 2.(81+311-2.75)÷(-24 1) 3.-42× 2) 4(1-+│-2│3×(-21)3

第六单元 基础训练试题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考中要求学生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选择题答案标号涂黑,2B铅笔芯的主 要成分是() A.铅B.石墨C.金刚石D.二氧化锰 2、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或绘画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 间而不变色,这是因为单质碳具有() A.可燃性B.还原性C.吸附性D.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因为煤在燃烧时可能产生一氧化碳,所以冬天用煤取暖时要注意室内通风 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火焰熄灭,则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C.经点燃,产生蓝色火焰的气体不一定是一氧化碳 D.新购置的汽车中常散发出有异味的气体,放入一些木炭会减轻车内的异味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炉上放一壶水可以防止CO中毒 B.用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氯化钠杂质 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所以都很硬 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5、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可以将CuO中Cu的还原出来B.在一定条件下CO2能够转变成CO C.CO2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D.干冰不是冰 6、下列说法具有科学道理的是() A.金刚石与石墨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实验,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D.防盗门锁内加少量铅笔芯粉末容易打开,铅笔芯粉末起润滑作用 7、下列说法不符合“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乱伐 B.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 C.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D.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 8、“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不同点比较错误的是( ) A.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性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C.用途:二氧化碳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军事理论考试习题与答案(六)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得分() 1、孙子在《孙子兵法》中指出“不知彼而知己,_______________”。 2、军事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对______________起巨大推动作用,以________为核心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 3、战略环境是指国家(集团)在一定时期内所面临的影响______________和军事斗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 4、毛泽东指出:“战争是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_______________,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斗争形式。” 5、信息化战争的作战目的是剥夺敌方信息控制权_______。 6、信息化战争首选的打击目标是_______、信息控制和信息使用的系统及其基础。 7、我国睦邻友好合作方针是______、______。 8、寻的制导是精确制导武器的主要体制,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外成像制导、电视制导等四种制导方式。 9、人民战争的基本属性包括正义性和_______________。 10、我国倡导的新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______、平等、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括弧里填写适当的字母,每题1分,共10分)得分() 1、()是目前军事上最重要的探测设备。 A、望远镜 B、夜视仪 C、雷达 D、热像仪 2、与“以镒称铢”相匹配的军事含义是()。 A、以寡击众 B、以少胜多 C、以弱胜强 D、以众击寡 3、信息化战争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 A、军事理论创新 B、信息技术 C、高科技知识 D、战争实践 4、()是攻击者在远程网络交换机或主机中有意插入的一种软件程序。它侵入敌方计算机系统后,可监视信息分组包,并将其复制后返回攻击者,攻击者通过检测可以获悉敌方计算机系统的口令和用户名而闯入系统。 A、“蠕虫”程序 B、“特洛伊木马”程序 C、截取程序 D、逻辑炸弹 5、信息化战争在战争指导上追求()。 A、歼灭敌人 B、速决取胜 C、打击要害 D、精确战 6、信息化战争是政治通过暴力手段的继续,()。 A、暴力性增强 B、无暴力性 C、暴力性减弱 D、不确定 7、“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体现了孙武的()思想。 A、备战 B、重战 C、慎战 D、计战 8、美英联军伊拉克战争中使用信息化的精确弹药所占比例是()%。 A、50 B、60 C、70 D、80 9、弹道导弹是根据射程可以分为近程、中程、远程以及洲际导弹,远程导弹的射程()。 A、小于1000千米 B、介于1000-3000千米 C、介于3000-8000千米 D、大于8000千米 10、机械化战争能量释放的主要形式是()。 A、热能 B、机械能 C、体能 D、信息能三、多项选择题(在括弧里填写适当的字母,每题2分,共30分)得分() 1、人工遮障伪装按外形可分为()。 A、水平遮障 B、垂直遮障 C、掩盖遮障 D、变形遮障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将国家机构的国防职权概括为()。 A、立法权 B、任免权 C、决定权 D、监督权 E、行政权 3、中央军事委员会在国防方面的职权主要有()。 A、统一指挥全国武装力量 B、决定军事战略和武装力量的作战方针 C、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体制和编制 D、会同国务院管理国防经费和国防资产 4、地地战略导弹()。 A、主要打击陆地战略目标 B、射程在1000千米以上 C、是我国核力量的主体 D、肩负着威慑和实战双重使命 5、军用卫星按用途可分为()。 A、侦察卫星 B、通信卫星 C、导航卫星 D、攻击卫星 6、以下属于功能假目标的有()。 A、角反射器 B、同比例的坦克模型 C、红外诱饵 D、箔条 7、信息化战争交战双方可能是()。 A、国家与国家之间 B、社会团体与社会团体之间 C、社会团体与国家之间 D、少数个人与社会团体之间 8、省军区、军分区、人武部既是(),是兼后备力量建设与动员工作于一体的机构。 A、同级党委的军事部门 B、政府的兵役机关 C、地方公务员 D、非现役文职军人 9、美国对伊开战理由是()。 A、萨达姆实行独裁专制 B、伊拉克支持恐怖主义 C、伊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D、伊违反联合国1441号决议 10、国防是为维护国家利益服务的,国防建设受()制约。 A、国家性质 B、国家制度 C、国家政策 D、国家利益目标 11、目前,一般将国际格局分为()。 A、单极格局 B、多极格局 C、两极格局 D、突变格局 12、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军事理论创新思维方式体现了()。 A、求新 B、求异 C、求发展 D、超越自我 13、电子隐身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 A、减少无线电设备 B、减小电缆的电磁辐射 C、避免电子设备天线的被动反射 D、对电子设备进行屏蔽 14、信息化战争的战场空间包括()。 A、电磁空间 B、网络空间 C、心理空间 D、外层空间 15、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 A、战争、军队、国防 B、战争观、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C、战争指导、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D、军事建设和国防建设 四、判断题(在试题右边的括弧里打上√或╳,每题1分,共10分)得分() 1、近期几场高技术战争表明,信息已经成为武器装备效能发挥的主导因素。() 2、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信息是根本。()

运动训练学真题(1)

2016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 运动训练学 简答: 1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2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 3周期训练的科学基础和训练学要点? 4周训练课的不同要求和类型? 5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的关系? P13页 答案1:《1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是指在特定的专项上通过训练夺得比赛胜利和创造优异成绩;,专一性并不排斥有利于专项竞技能力提高的其他项目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因此只要有利于提高专项运动成绩的方法和手段都可以交叉使用。 《2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任何一个运动员竞技能力都是由体能、技能、战术和心理能力以及心智构成的,构成了竞技能力的整体性,然而各子能力之间互相促进和制约或者优势互补体现出整体和子能力的互补性。 《3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和组织实施的阶段性,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运动员在每个特定时刻状态前后互相都是延续的,一段时间的延续会对竞技能力有所提高,一段时间的剪短也会对竞技能力产生制约;同时每一个连续的运动过程必然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目标任务和特点。 《4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和裂变性,外部对人体负荷会产生一个适应的过程没在一定范围内机体应激性也会越强烈,竞技能力得到提高;负荷超出最大承受能力,会对运动员竞技能力提高产生消极影响,称为裂变性。 《5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和应变性, <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和导向性,现代科技通过对运动员状态诊断,目标建立、计划制定的鞥到都直接干预到运动训练中,同时引导着运动训练朝着高科技化,准确化的方向发展。

答案2: 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候克服或者对抗阻力的能力;训练的基本要求如下: 《1注意不同肌群力量的对应发展 《2选择有效的训练手段 《3处理好负荷与恢复的关系 《4注意激发练习的兴趣 《5儿童少年力量训练应该注意的事项 答案3: 一:周期训练原则是指周期性的组织运动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其训练的科学基础如下:《1物质运动周期性的普遍规律;由于事物的运动和发展都是周而复始呈现周期性的,而运动训练的也是一样有这个普遍规律决定的,新的一个运动周期都不应该只是上一个运动周期的简单重复,而是达到新的一个水平。 《2人体竞技能力变化的周期性特征;人体竞技能力的提高,明显的表现出周期性特点,不断适宜增加负荷使得机体不断适应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呈现出周期性特征。 《3适宜比赛条件出现周期性特征;运动训练的终极目的是提高运动成绩,运动成绩只有在比赛中表现出来才能得到承认,同时也只有在适宜的比赛条件下,才能使得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充分发挥出来。 二:周期安排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1掌握各种周期的序列结构,按照一个训练周期包含时间跨度不同,了解各个周期的时间构成和应用范畴,对于教练员在训练实践中贯彻周期安排训练原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2选择适宜的周期类型;贯彻周期安排原则时候,要选择适宜的周期类型,可以根据任务的不同,把训练周期分为基本训练周、赛前训练周和比赛周和恢复周等等。 《3处理好决定训练周时间的固定因素与变异因素的关系; 《4注意周期之间的衔接;把一个完整训练过程分成若干小周期之后,不可以忽略各个周期之间的衔接,重视相互之间的连续性。

运动训练学试题库

运动训练学试题库 运动训练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运动训练: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2、完整训练法:指从动作的开始至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地进行学习和练习的方法。 3、灵敏素质:是指人体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快速、协调、敏捷、准确地完成动作 的能力。 4、耐力素质:指有机体坚持长时间运动的能力。 5、重复训练法:在不改变动作结构和运动负荷的条件下,接照既定的要求反复进行练习 的训练方法。 6、力量素质: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7、速度素质: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 8、战术意识:运动员在比赛中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决定自己战术行为的思维活动过程。 9、持续训练法:指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较长、无间断地连续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10、间歇训练法: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作出严格规定,在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的状 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11、训练规律:是指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各构成因素之间,以及它们与系统外部各相关因 素之间在结构与功能上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12、训练量:指训练过程中身体的总做功量,可以由身体活动的持续时间、距离和重复 次数来评定。 13、训练强度:指训练时单位时间内负荷量,单位时间内的负荷量越大,强度就越大。 14、运动训练方法: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 15、运动训练手段: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以提高某一竞技运动能力、完成某一具体 的训练任务所采用的身体练习。

16、模式训练法:是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动训 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17、程序训练法:是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点,将多种训练内容 有序且逻辑性地编制成训练程序,按照预定程序组织训练活动对训练过程实施科学控制的方法。 18、分解训练法:是指将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地分成若干个环节或部分, 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 19、完整法:是指从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环节,完整地进行 练习的训练方法。 20、变换训练法:在练习过程中,有目的地变换运动负荷(时间、负重量、速度)、动作组合,或变换练习环境、条件等情况下进行训练的方法。 21、循环训练法: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建立若干练习站或练习点,运动员按规定顺序、路线,依次循环完成每站所规定的练习内容和要求的训练方法。 22、比赛训练法:比赛训练法是指在近似、模拟或真实、严格的比赛条件下,按比赛的 规则和方式进行训练的方法。 23、最大力量:最大力量是指人体或人体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时克服最大内外阻力的能力。 24、相对力量:是指人体每公斤体重所表现出最大力量值的能力。 25、速度力量:速度力量也叫快速力量,是指人体在运动时以最短的时间发挥出肌肉力 量的能力。 26、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以及跨过关节的韧带、肌腱、肌肉、皮肤 及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 27、竞技战术:指在比赛中为战胜对手或为表现出期望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和行动。 28、战术观念:指对比赛战术概念、战术价值功效及运用条件等进行认识和思维后产生 的观念。 29、战术指导思想:指在战术观念影响下,根据比赛具体情况提出的战术运用的活动准则。

静电场基础训练题及答案

静电场单元测试 选择题,3分一个,共计12个,36分1: 对公式E = F/q 0说法正确的是: A : 由E = F/q 0 可知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E 与F 成正比。 B :虽然E = F/q 0,但场中某点电荷受力F 与q 0的比值不因q 0的不同而改变。 C :对空间某点,如果无检验电荷q 0,则受力F = 0,E = 0 D : 由U ab = Ed 可知,匀强电场中的任意两点a 、b 间的距离越大,则两点间的电势差也一定越大。 2: 图中实线为某电场中的电场线,虚线表示等势(位)面,由图可看出:(A) E A >E B >E C ,U A >U B >U C . (B) E A <E B <E C ,U A <U B <U C . (C) E A >E B >E C ,U A <U B <U C . (D) E A <E B <E C ,U A >U B >U C . 3: 在均匀电场 中,过YOZ 平面内面积为S 的电通量。 j i E 23+=A : 3S B : 2S C : 5S D : -2S 4:如图所示,直线MN 长为2l ,弧OCD 是以N 点为中心,l 为半径的半圆弧,N 点有正电荷+q ,M 点有负电荷-q .今将一试验电荷+q 0从O 点出发沿路径OCDP 移到无穷远处,设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电场力作功: (A) A <0 , 且为有限常量. (B) A >0 ,且为有限常量. (C) A =∞. (D) A =0. 5:在电荷为-Q 的点电荷A 的静电场中,将另一电荷为q 的点电荷B 从a 点移到b 点.a 、b 两点距离点电荷A 的距离分别为r 1和r 2,如图所示.则移动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为 (A) . (B) . (C) . (D)

六年级基础训练试题

六年级英语增加试题 第四单元 一.阅读句子,将其排序,组成一段对话。(A部分第五题后) ()What about you? ( ) I like, too. Let us go to the stamp show. ( ) What is your hobby? ( ) I like collecting stamps. ( ) Can he go with us? ( ) Sure. ( ) I have a friend. He likes collecting stamps, too. 二.仿照例句写句子(A部分的最后一题) Name hobby I swimming Mike playing sports We watching TV Tom and Sarah playing chess Lily listening to music You singing 例:I like swimming. 1. 2 3 4 5 三.听录音,选出所听到的单词,短语和句子。(A部分的第一题后) ()1. A.diving B. swimming C.singing ( ) 2. A.riding a bike B.ride a bike C.riding bikes ( ) 3. A.playing chess B.playing football C. playing the voilin ( ) 4.A. What is your hobby? B. What is her hobby? C.W hat is his hobby? ( ) 5. A.I like making kites. B. He likes making kites. C. I like listening to music. 四.选择最佳答案.(B部分第三题后) ( )1.你想知道对方的爱好,应该问: A. What is your hobby? B. What do you do? () 2. 当有人询问你的爱好时,你可回答:

运动训练学简答题

一、简答题力量训练有哪些基本要求?答:1.注意不同肌群力量的对应发展。2.选择有效的训练手段。3.处理好负荷与恢复的关系。4.注意激发练习的兴趣。5.儿童少年力量训练应注意点事项。(A、掌握儿少力量发育的趋势,以便科学地安排力量训练。B、儿少骨骼系统中软组织多,骨组织内的水分和有机物较多,无机盐少,骨骼弹性好,不易折断。C、儿少力量训练应以动力练习为主,少用或不用静力性练习,特别要尽量避免出现憋气动作,以免因胸内压的突然变化而影响心脏的正常发育。D、儿少力量训练,不要过早强调与专项运动技术相结合,应着重身体全面发展的理论训练。)在训练实践中,贯彻适宜负荷原则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答:一、正确理解负荷的构成。1.负荷量的评价指标(反映负荷量大小的指标一般为次数、时间、距离、重量)2.负荷强度的评价指标(负荷强度的大小通过练习的速度、远渡、高度、单位练习的负重或练习的难度予以衡量。) 二、渐进式地增加负荷的量度。 三、科学的探求负荷量度的临界值。四、建立科学的诊断系统。 五、正确处理负荷与恢复的关系。影响运动技术的主体因素有哪些?客体因素有哪些?答:主体因素有:1.人体结构力学特征。2.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欲协调能力。3.感知觉能力。4.动作机能的贮存数量。5.运动素质的发展水平。6.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客体因素有:1.竞赛规则。 2.技术环境。 3.设备与场地。在训练实践中恢复手段有哪几类?举例加以说明。答:1、训练学恢复手段。2、医学、生理学恢复手段。3、营养学恢复手段。心理学恢复手段。如;水浴‘蒸气浴、盐浴、珍珠浴、自我暗示、放松训练、气功、生理反馈等。在组织综合训练课的基本部分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1.各种内容练习之间的顺序。2.改变训练内容时必须做好适合性的专项准备活动。3.注意不同训练内容负荷的累积效应。 4.安排作用于同一机能系统的练习时,负荷应有破浪型的变化。在运动训练实践中应怎样增加运动负荷?增加负荷的基本形式有哪几种?答:1、负荷的增加是直线上升的。2、练习一段,保持一段。每增加一次负荷,几乎要 保持一周的时间。3,、随着运动 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继续增加 体能在整个训练手段应力求与 专项技术动作形式和生物力学 特征相近似。3.体能训练在整个 训练中所占的比重,以及一般体 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的比例 的确定,要因时、因项、因人而 异。4.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运 动素质训练。5.在体能训练中运 动员常常会感到非常疲劳,有些 体能训练的手段又比较单调枯 燥。构成重复训练法的主要因素 有哪些?答;单次(组)练习的 负荷量、负荷强度及每两次(组) 练习之间的休息时间。休息的方 式通常采用静止、肌肉按摩或散 步。在战术训练中,模拟训练法 有哪几类?答:目标模型、检查 手段、评定标准、训练方法。1、 模式训练具有信息化特点2、 模式训练具有定量化特点。依训 练理论研究,该理论所涵盖的领 域可分哪几个层次?答:1、一 般训练理论。2、项群训练理论。 3、专项训练理论。建立训练目 标在训练中有何重要作用? 答:有两点1.有效地激发运动训 练活动主体的责任感和进取精 神。2.制定运动训练计划的重要 依据。制定运动训练计划的 重要依据有:(使得训练过程的 每一个环节、每次训练活动和比 赛都围绕着目标状态的实现而 全面进行和展开。从而为在训练 过程中居于重要位置的训练计 划和比赛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 供了依据为何专项竞技需要具 有特异性?答:不同的运动项目 有着不同的竞技特点,要求运动 员具有不同的竞技能力结构。构 成运动员经济能力的体能、技 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 智能在不同项目竞技能力结构 中的作用又都是不同的。为什么 机体会产生劣变现象?答:运动 员在训练中承受了一定的运动 负荷后,必然会产生相应的训练 效应。但并非只要施加了负荷, 就一定会产生良好的训练效应。 训练负荷的安排对训练效应的 好坏有着重要的影响,机体对适 宜的负荷承受适应,但如若负荷 过小,不能引起机体必要的应激 反应。而在过度负荷作用下则会 出现劣变反应。恢复手段有哪 些?答:1、训练学恢复手段。2、 医学、生理学恢复手段。3、营 养学恢复手段。心理学恢复手 段。如;水浴‘蒸气浴、盐浴、 珍珠浴、自我暗示、放松训练、 气功、生理反馈等。速度素质分 哪几类?答;1、反应速度。2、 动作速度。3、移动速度。负荷 变换训练法方法的应用特点是 态的原因。6、对运动训练过程 相应环节的组织实施发出调节 指令。7、改进训练各种,使训 练的阶段结果不断逼近模式目 标。论述题。1.试述用重复跑 手段发展移动速度素质训练的 负荷量度。答:1、提高移动速 度由两个途径:一是力量训练, 使运动员力量增长,进而提高速 度,另一个是反复进行专项练 习。1、赛跑运动员进行快速力 量训练时,不同练习内容对练习 的组数及每组重复次数有不同 的要求。如;卧推、下蹲等。2、 超等长力量练习,如立定跳远、 三级跳远等3、在训练实践中, 运动员力量得到提高,并不意味 着移动速度马上可以提高,也有 时当训练负荷减少以后,才有提 高,叫延迟性转化。如何做好中 短期集训中的区别对待?答: 一、对不同类型集训队员的区别 对待。对在集训钱一直坚持系统 训练的运动员,中短期集训应被 看做是系统的全年训练的一个 组成部分。他们在集训期间的训 练计划应力求保持与员年度训 练计划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二、 对不同项目集训队员的区别对 待。中短期集训时间有限,因此, 应抓住短期内较有把握收到成 效。且对比赛成绩有较大影响的 方面集中加以训练。这样,不同 运动项目的中短期集训自然有 着不同的重点。试述以提高肌肉 内协调的方法发展相对力量训 练的负荷量度。答:发展相对力 量多采用提高肌肉内协调能力 的方法。这样既可使运动员的最 大力量得到提高,同时又能限制 运动员体重的增加,从而发展运 动员的相对力量。(1)负荷强度; 发展相对力量要求动作快,所以 不管负荷重量大小,,实际负荷 强度都是大的,只是这样才能动 员更多的一点单位参与工作,也 可使肌纤维工作同步化的程度 得到提高,从而提高肌肉协调的 功能,使相对力量得到发展。(2) 负荷数量;发展相对力量由于负 荷强度高,总负荷量则小,因而 产生的超量恢复就少,使运动员 的体重得到控制。试述运动技术 训练的基本要求。答:1、处理 好基本技术与高难度技术的关 系。2、处理好特长技术与全面 技术的关系。3、处理好规范化 与个体差异的关系。4、处理好 循序渐进与难点先行的关系。5、 处理好合理的内部机制与正确 的外部形态的关系。6、抓好技 术风格的培养。7、处理好“学 习”因素与“训练”因素的关系。 的保密要求及赛前隐蔽工作。试 述速度障碍产生的主观原因及 克服方法.答:1、过早地片面发 展绝对速度。2、基础训练不够。 3、技术动作不合理。 4、训练手 段不合理。5、训练手段单调、 片面,引不起新异刺激6、负荷 过度、恢复不好等等。出现速度 障碍时,可采用牵引跑、变速跑、 下坡跑、带领跑、顺风跑等手段 予以克服。怎样发展糖酵解无氧 代谢供能的无氧耐力? 答:提高糖酵解无氧代谢功能的 无氧耐力训练的强度为百分之 80-90,以使运动员机体处于糖 酵解供能状态,其强度为百分之 80-90。发展糖酵解无氧代谢供 能的无氧耐力训练,一次练习的 持续时间介于1-2分钟之间,若 以跑位训练手段时,其距离应控 制在300-800米之间,一般以 400米为宜。若以游泳为训练手 段时,其游程可控制在100-200 米之间。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 项群运动员的训练特点有哪 些?答:1、技术训练。全队技 术训练强调提高整体攻守效能, 注重攻守训练内容的同步化。2、 战术训练。由于攻守的配合速度 明显加快,快速反击战术在进攻 打法的训练中占重要位置。3、 身体训练。发展速度和耐力等素 质是身体训练的重要任务。4、 心理训练。围绕保持运动员高度 的自我心理控制能力和稳定的 情绪,以及正确对待比赛胜负和 得失的心理品质组织相应的训 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