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县情简介

合集下载

织金调研报告

织金调研报告

织金调研报告织金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织金是贵州省六盘水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贵州省与四川省交界处。

近年来,织金县紧紧围绕打造生态旅游和现代农业经济的目标,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织金的旅游资源及其发展状况,为进一步推动织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向织金县居民、游客以及相关旅游从业者发放问卷,收集他们对织金旅游资源的认知和对旅游发展的建议。

三、调研结果1. 织金的旅游资源织金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包括织金洞、兰花山、万峰湖等,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黎战烈士公园等。

织金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2. 织金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近年来织金县的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

大部分游客认为织金的旅游资源丰富,但也提到了一些问题,如交通不便、配套设施不完善等。

3. 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织金县作为一个山区县份,旅游业的发展面临一些挑战,如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等。

然而,贵州省政府将织金列为生态旅游目的地,这为织金的旅游业提供了新的机遇。

4. 旅游业发展的建议通过问卷调查,我们收集到了一些针对织金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首先,加大对旅游景点的宣传力度,提高织金的知名度;其次,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织金的接待能力;此外,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四、结论织金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旅游业发展成果。

但是,织金的旅游业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为了进一步推动织金旅游业的发展,我们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

相信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织金的旅游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前景。

织金的各种知识点总结

织金的各种知识点总结

织金的各种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织金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中部地区,东临贵阳市、黔南州平塘县,西接南明区、惠水县,南邻赫章县、黄平县,北连六盘水市、盘县和息烽县。

全县总面积2078平方公里,地处贵州省的南方边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二、自然资源1. 植被资源织金县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这种气候条件为织金县的植被资源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全县植被覆盖率高达85%,境内森林覆盖率超过65%,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有针叶林、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等。

织金县境内还分布着大片的竹林和茶园,是贵州省茶叶和竹制品的重要产地之一。

2. 矿产资源织金县地处贵州省的西南边陲地区,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矿产资源富集区。

织金县境内有煤炭、铁、铜、铅、锌等多种矿产资源储量丰富,是贵州省的矿产资源大县之一。

3. 水资源织金县地处贵州省的水域丰富的地区,境内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

县内有母亲河鸭池江穿境而过,还有资江、南江等大小河流纵横交织。

此外,织金县还有多个湖泊和水库,如天河水库、圩塘湖等,为当地的灌溉和生活用水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历史文化1. 历史沿革织金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夏朝时期。

据史书记载,织金地区是古代蛮、夷、黔、蜀等民族的聚居地。

秦汉时期,织金地区先后归入郡县制度。

隋唐以后,织金地区逐渐成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交汇的地方。

明清时期,织金地区成为移民繁衍之地,布依、苗、侗、土家等少数民族在此定居生息。

2. 历史遗迹织金县历史悠久,留有丰富的历史遗迹。

如织金古城,是织金县现存最大最古老的古城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此外,县内还有许多古村落、古建筑、古寨堡等历史遗迹,如茅草岭古村、沐把村寨、盛神古寨等,这些遗迹见证了织金县丰富的历史文化。

四、特色民俗1. 布依族文化织金县是布依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布依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独特的语言、服饰、歌舞、饮食等传统文化。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是织金,织金县县城距省城贵阳157公里、毕节144公里;最低海拔860米,最高海拔2262 米,县城海拔1310米;年平均气温14.1℃,无霜期327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比较适宜居住。

织金是旅游的好地方,有山、有水、有溶洞。

其中织金洞是闻名天下的旅游溶洞,距织金县城23公里,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又是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与红枫湖、龙宫、黄果树三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共同形成黄金风景旅游环线。

织金洞内空间开阔,岩质复杂,拥有40多种岩溶堆积形态,包括世界溶洞中主要的形态类别,被称为“岩溶博物馆”。

织金的土特产很多,织金竹荪是世界上最珍贵的食用茵之一,被誉为“真菌皇后”、“真菌之花”,有优美的体姿,质地脆嫩疏松,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竹荪还是营养极为丰富的保健食品。

菇体中富含19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防治高血压,降低胆固醇,抗癌等方面效果显著。

织金砂锅源于宋代,具有现代金属炊具不可替代的优点。

一是其自身结构稳定,不会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和其他物质,二是吸热和散热较慢而均匀,最宜于煲汤、吃火锅和煎中药,三是其原始古朴的风格和造型具有原生态美学价值。

织金是全国砂锅制品的主要生产基地,引起了世界各国陶器专家的浓厚兴趣和深切关注。

织金的腊肉、香肠和血豆腐系列腊味食品,在清朝时期是家乡对皇宫的贡品。

食之肥瘦相宜不腻,味美异香爽口,是享誉全国的地方特产之一。

织金荞凉粉是织金县的特色小吃。

荞凉粉辣香爽口,生津解暑,清凉降火。

织金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欢迎各位朋友到织金旅游、做客。

织金

织金

• 谢谢观赏




规划方案
• 总体布局规划 • 基地规划布局在八步——茶店一线,规划面 积达92.55平方公里。 • 根据产业关联和分类集聚发展需要,在基地 内规划布局煤化工一区、煤化工二区、磷化工及稀 土工业区、建材工业区、综合加工区等工业小区, 分类布置相关产业及工业项目。 • 形成由主城区和绮陌片区组成的双城结构。 主城区为生活、旅游服务功能区,绮陌片区为产业 功能区。

古城风 貌
谢 谢 观 赏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地理位置
区位图
现状分析
1)城市现状用地规模 织金县城现状建成区总面积约5.93平方公里,扣除水域和其他农 用地后,建成区面积约4.54平方公里。 目前,老城区是传统的城市中心所在,也是人口居住最为密集的 地区,商业发达,充满活力,但用地功能混杂,建筑拥挤,环境 品质退化,亟待改造。近年来新建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老城区的北 侧,以生活居住为主要功能。工业用地主要布局在星秀路东北段 与金南路南段两侧。
• 织金是一座群山环抱、碧水连天、山水相映的美丽山城, 是贵州省战略资源储备大县,地处黔中经济区1小时经济 圈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景优美,资源丰富,素 有“溶洞王国、煤海磷都、山水之城、百泉古镇、竹荪之 乡、宝桢故里”之美称,是一个山水交融、人杰地灵、文 化多元,风光秀美、魅力无穷的好地方,织金丰富矿产资 源彰显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清泉古镇,韵味织金
-----我的家乡
概况
织金位于贵州中部偏西,地处乌江上游支 流六中河与三岔河交汇处的三角地带,境 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岩溶发育,地形 地貌复杂多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 严寒,夏无酷暑;县境岩溶地貌发育,多 峰林、溶洞、暗河。

织金ppt课件

织金ppt课件

织金羊肉粉
总结词
汤底醇厚,羊肉鲜嫩,粉丝爽滑。
详细描述
织金的羊肉粉汤底醇厚,选用优质的羊肉,经过精心烹制,肉质鲜嫩多汁。搭配 上爽滑的粉丝,口感层次丰富。再配以特制的调料和香菜等佐料,味道鲜美独特 ,让人欲罢不能。
04
织金特产
织金蜡染
织金蜡染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以其 独特的图案和色彩而闻名。
当地的语言、服饰、 建筑和节庆等方面都 体现了浓郁的地方特 色。
02
织金风景
织金洞
01
织金洞介绍
织金洞是一个大型溶洞,以其 壮观的石笋、石幔、石花等景
观而闻名。
02
游览建议
建议游客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 ,以便更好地了解溶洞的形成
和各种景观的特点。
03
注意事项
由于溶洞内湿气较大,游客应 注意防滑,同时遵守规定,不 要触摸洞内的钟乳石和石笋。
乌江峡谷
01
02
03
乌江峡谷风光
乌江峡谷风光秀丽,有着 陡峭的山崖和清澈的江水 ,给人以壮美的感受。
游览方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游客可以乘坐游船欣赏乌 江峡谷的风光,也可以选 择在岸边漫步,欣赏峡谷 的美景。
注意事项
游客在游览乌江峡谷时应 注意安全,特别是在岸边 行走时要小心谨慎,以免 发生意外。
03
织金美食
织金臭豆腐

竹编产品种类繁多,包括竹 篮、竹席、竹灯具等,既美
观又实用。
织金竹编在制作过程中注重 选材和加工工艺,特别是对 于竹材的选择和处理十分讲
究。
织金竹编的图案和造型别致 ,具有浓厚的民间艺术气息 ,是家居装饰和礼品赠送的
首选之一。
01
02

织金县调研报告

织金县调研报告

织金县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织金县的经济发展现状、人口结构、社会问题等相关情况,为进一步制定发展策略和政策提供依据。

织金县是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下属的一个县,地处黔滇边界,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城。

二、织金县概况2.1 基本情况•织金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东经105°43′-106°14′,北纬26°30′-27°01′之间。

•织金县总面积为1200平方千米,辖8个乡镇。

•织金县人口约40万,其中农业人口占比较高。

2.2 经济发展织金县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和相关产业。

农业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同时也发展了水果和蔬菜种植业。

农产品加工业和畜牧业也是县内的重要支柱产业。

此外,织金县还有一定的矿产资源,如金、银等,但开发程度有限。

2.3 人口结构织金县的人口主要由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组成,占据了县人口的大部分比例。

布依族和苗族是本地区的特色民族,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品。

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多年轻人离开家乡外出打工谋生,导致织金县的老龄化程度较高。

三、调研结果3.1 经济发展问题织金县的经济主要依赖农业,但由于受自然条件和技术条件的制约,农产品产量较低。

农民缺乏先进的农业科技和管理经验,导致农业效益不高。

与此同时,织金县的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缺乏高新技术产业支撑。

这给县域经济发展带来困扰,也给年轻人的就业带来了一定压力。

3.2 教育和医疗问题由于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织金县的教育和医疗设施相对薄弱。

尤其是乡村地区,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明显不足。

很多乡村学校和卫生院条件简陋,师资力量不足。

这不仅影响了农村地区居民的教育和医疗水平,也制约了织金县整体的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

3.3 生态环境问题织金县地处山区,自然环境相对优越,生态资源较为丰富。

然而,由于农业过度开发、工业排放和人类活动等影响,织金县的生态环境存在一定的压力。

织金

织金

织金求助编辑百科名片织金县位于贵州省中部偏西,地处乌江上游支流六中河与三岔河交汇处的三角地带,总面积2868平方公里;最低海拔860米,最高海拔2262米,县城海拔1310米;年平均气温14.1℃,年降雨量1436毫米,年日照1172小时,无霜期327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此外还有元代丝绸中最重要的流行织金技术织金。

目录历史文化名城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地理奇观人文景观区域资源基础建设经济发展旅游资源特色艺术元代的织金工艺历史文化名城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地理奇观人文景观区域资源基础建设经济发展旅游资源特色艺术元代的织金工艺展开编辑本段历史文化名城行政区划织金县辖11个镇、13个乡、8个民族乡:城关镇、桂果镇、牛场织金县地图镇、猫场镇、化起镇、龙场镇、八步镇、以那镇、三塘镇、阿弓镇、珠藏镇、三甲白族苗族乡、自强苗族乡、大平苗族彝族乡、官寨苗族乡、茶店布依族苗族彝族乡、金龙苗族彝族布依族乡、后寨苗族乡、鸡场苗族彝族布依族乡、中寨乡、绮陌乡、普翁乡、实兴乡、马场乡、上坪寨乡、营合乡、纳雍乡、板桥乡、白泥乡、少普乡、熊家场乡、黑土乡。

历史沿革1913年置平远县,1914年改织金县。

据《贵州名胜古迹概说》:“民国改州为县,旋改织金县,以织金河名。

”2000年,织金县辖11个镇、21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825350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城关镇80542桂果镇21869牛场镇37136猫场镇36173化起镇32织金县地图665龙场镇23191八步镇35587以那镇32091三塘镇30657阿弓镇25814珠藏镇35297三甲乡21911自强乡12045大平乡16704官寨乡22645茶店乡25845金龙乡35519后寨乡18142鸡场乡29902中寨乡17726绮陌乡23475普翁乡13010实兴乡18500马场乡22671上坪寨乡15101营舍乡16465纳雍乡16758板桥乡19502白泥乡23317少普乡27772熊家场乡19619黑土乡176992003年,织金县辖11个镇、21个乡(其中8个民族乡),561个村委会、27个居委会。

贵州织金古城简介

贵州织金古城简介

贵州织金古城简介织金古城是贵州早期确定的全省四个历史化名城之一。

古城始建于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即吴三桂镇压水西,将原水西土司领地改土归流,而建平远府城,康熙二十二年将平远府降为州。

民国三年改为织金县。

织金,在殷、周时属鬼方,春秋战国时属大夜郎国,唐代时彝族默部首领穆阿扯袭取织金东山部落,诛杀仡佬王巴慕腊,从此,织金便成为彝族黔部的世袭之地。

后几经变化,至清初,吴三桂镇压水西彝族后,于康熙五年(1666年)设平远府,织金古城于此开建。

后改为平远州,民国元年(1912)改为平远县,民国三年改为织金县,延续至今。

织金古城山清水秀,溪流纵横,历史悠久,人文厚重。

其古迹众多,门类齐全,包括佛寺、道观、文庙、书院、会馆、祠堂、衙署、宝塔、牌坊、泉井、津梁、古道、民居、店铺、作坊等方方面面。

其中古建筑计达70多处。

这些文物古迹依城市布局,有序分布于一座座风景秀丽的小山上和流经城内的贯城河两岸。

多为依岸傍洞或濒水临泉建造的干栏式吊脚楼。

大部建于清初盛世之时,仅从建城初始的康熙五年(1666)至十年(1671),即建有武庙、文庙、斗姥阁、隆兴寺、东山寺、财神庙、城隍庙、马王庙、黑神庙、炎帝庙、地藏寺等10余座。

其后屡有修建,从而逐步形成了“四庵”(观音庵、回龙庵、白衣庵、紫竹庵),“四阁”(玉皇阁、斗姥阁、文昌阁、文腾阁)、“四寺”(东山寺、隆兴寺、地藏寺、寿福寺)、“四祠”(武侯祠、忠烈祠、雹神祠、丁公祠)、“八大庙”(文圣庙、关帝庙、炎帝庙、财神庙、城隍庙、黑神庙、马王庙、龙王庙)的整体格局。

其中,以财神庙为首的一批古建筑群,2006年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些古建筑,造型别致,工艺精巧,雕刻秀丽,风格迥异,体现了汉文化与地方少数民族文化的完美结合。

除古建筑外,织金古城还有众多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如被称为“八大景”之东寺晚钟、凤岭朝宗、西山早雪、墨峰耸秀、日落碑现、圭峰笏峙、回龙涌瀑、雨洒金桥,“八小景”之三潭滚月、文浪北腾、云洞天开、穿洞留云、榜山东挂、双潭对镜、三石连标、吕祖仙踪等等,为古城增添了更多的秀美的和无限的意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织金县情简介
织金位于贵州中部偏西,地处乌江上游支流六冲河与三岔河交汇处的三角地带,县城距省城贵阳157公里,国土面积2868平方公里;总人口108万;最低海拔860米,最高海拔2262米,县城海拔1310米;年平均气温14.1℃,年降雨量1436毫米,年日照1172小时,无霜期327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62亿元。

溶洞王国——距县城22公里的织金洞,有“天下第一洞”之称,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四十佳之一,获“国家地质公园”称号,是贵州建设西部旅游黄金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煤海磷都——已探明优质无烟煤储量129亿吨,占贵州省总储量的20%以上,可开采量107亿吨,属“织纳煤田”的主体部分,磷矿储量13.48亿吨,占贵州总储量的54.4%,大理石储量191亿立方米,重晶石储量2000多万吨,铝钒土储量967万吨。

宝桢故里——晚清重臣丁宝桢,官居山东巡抚、四川总督、因智斩宦官安德海、整饬盐务税利、治理黄河水患等政
绩昭著,在都江堰上建有要公祠。

竹荪之乡——清香型红托竹荪驰名中外,是全国最大的竹荪制种基地、生产基地和贸易基地。

目前已开工建设大项目有投资520亿元的煤化工、投资138亿元的磷化工等。

黄织铁路、林织铁路、黔织高速公路、夏蓉高速公路等形成“两纵两横”的交通枢纽,目前黄织铁路已开通运行,黔织高速公路2012年竣工通车。

织金,正以丰富的矿产资源而蓄势待发,以独特的旅游资源而驰名中外,以特殊的区位优势而彰显活力,以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展现生机,更以其开放的姿态在古老而文明的热土上铸就新的辉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