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作业题
《空气调节》习题集

《空气调节》习题一、判断题:1、空气含湿量就是空气中水的含量。
()2、自然界中,干空气是不存在的,空气均为湿空气。
()3、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中容纳水蒸气量只有一个最大值。
()4、相对湿度φ越小,表明湿空气的干燥程度越大。
()5、相对湿度φ越大,则空气的吸湿能力越大。
()6、绝对湿度ρv说明了空气中实际所含水蒸气量的多少,因此,在空调工程中更多地使用ρv这个参数。
()7、相对湿度反应湿空气偏离饱和状态的程度和吸湿能力的大小。
()8、露点温度就是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也就是空气开始结露时的温度。
()9、含湿量d与水蒸气分压力Pv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湿空气热力参数。
()10、饱和空气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露点温度三者相等。
()11、湿空气的焓包括显热和潜热两部分。
()12、当温度t升高时,湿空气的焓h一定增加。
()13、在空气处理过程中转移的热量,就等于空气终态和初态的焓差。
()14、当t升高时,湿空气的焓h增加、不变或减少取决于d如何变化。
()15、含湿量d与大气压力B有关,应根据不同的B 值来选用不同的焓湿图。
()16、露点温度就是等焓线与饱和线交点对应的温度。
()17、湿球温度和露点温度的轨迹都是φ=100%的饱和线。
()18、初态和终态都不同的的空气状态变化过程,只要热湿比相同,则变化过程方向就不同。
()19、混合状态点C将混合前两状态的连线分割成的两段的长度,和参与混合的两种气体大小成正比。
()20、粗效过滤器可以滤去空气中1~10μm的灰尘。
()21、空气露点温度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升高,相对湿度降低,露点温度也降低。
()22、对空气进行减湿降温处理后温度下降,含湿量不变,焓值上升,相对湿度下降。
()23、对于一次回风式空调系统地定露点恒温恒湿控制,夏季为冷却减湿过程,典型控制方法为:露点温度控制系统、二次加热控制系统和室温控制系统地有机结合。
()24、风机盘管机组地局部调节方法有水量调节和风量调节二种基本方法。
空气调节-习题答案

空⽓调节-习题答案第⼀题:1、(1)查表3-1和焓湿图夏季空调室内设计温度为22℃-28℃,相对湿度为40%-80%,焓值为39kj/kg ⼲-78kj/kg ⼲本题计算时取室内设计温度26℃,相对湿度60%,焓值为59kj/kg ⼲ (2)查附录四以及焓湿图夏季空调室外设计⼲球温度为33.5℃,湿球温度为26.4℃,焓值为83kj/kg ⼲ (3)查表3-28冷负荷为95-115W/2m 本题计算时取冷负荷为100W/2m 换算单位x Q =100*200/1000=20kj/s (4)取室内温度为26℃,查表3-14,表3-15x W =0.001φng=0.001*0.96*100*68=6.528kg/h(5)夏季热湿⽐x ε=x Q /x W =20/(6.528/3600)=11029.kj/kg (6)取送风温差为6℃m q =x Q /(x N h -x O h )=20/(59-51)=2.5kg/s(7)送风状态点焓值x O h =51kj/kg ⼲,含湿量x O d =12.3g/kg ⼲ (8)查表3-34以及依据条件室内正压值为10paW1m,q =n p W,m,q =100*17=17003m /h2,q W m =0.10m q =0.1*2.5*3600/1.2=7503m /h3,q W m =nV=1.5*200*3=9003m /h⽐较上式,最⼩新风量为17003m /h2、(1)查表3-1和焓湿图冬季空调室内设计温度为16℃-24℃,相对湿度为30%-60%,焓值为25kj/kg ⼲-53kj/kg ⼲本题计算时取室内设计温度为22℃,相对湿度为40%,焓值为39kj/kg ⼲ (2)查附录四和焓湿图冬季空调室外设计⼲球温度t=-9.9℃、相对湿度为44%,焓值为-7.9kj/kg ⼲(3)查表3-28房间冬季热负荷为60-80W/2m本题计算时取d Q =80W/2m ,单位换算d Q =80*200/1000=16kj/s (4)由表3-14,表3-15以及室内设计温度为22℃d W =0.001φng=0.001*0.96*100*45=4.32kg/h(5)冬季热湿⽐d ε=d Q /d W =-16/(4.32/3600)=-13333kj/kg(6)取冬季送风量与夏季相同,为补偿缺热量,送风⽐焓为d O h =d N h +d Q /m q =39+16/2.5=45.4kj/kg ⼲,则可以确定d O 点,d O d =6.1g/kg ⼲(8)判断是否需要预热过d O 作等含湿量线交φ=90%于d L 点,d L h =24.2kj/kg ⼲,d L d =d O d =6.1g/kg ⼲'h W =d h N -m q (d h N -d L h )/W m,q =39-2.5*(39-24.2)/[(1700*1.2)/3600]=-26.3kj/kg⼲,由于'h W3、(1)⼀次回风式空调系统夏季空⽓处理过程的焓湿图(2)夏季空⽓处理过程(3)⼀次回风式空调系统冬季空⽓处理过程的焓湿图(4)冬季空⽓处理过程(5)夏季⼀次回风系统x x C N =W m .q /m q NW =[(1700*1.2/3600)/2.5]*4.4=1.0cm由图可查得x c h =65kj/kg ⼲,x c d =14.3g/kg ⼲冷却设备0Q =m q (x c h -x L h )=2.5*(65-50)=37.5KW冬季⼀次回风系统由于要进⾏绝热加湿过程,新风量需要重新设计W m .q =(d d N C /d d N W )m q =(2.8/8.8)*2.5=0.8kg/s加热设备2Q =m q (d O h -d L h )=2.5*(45.4-24.2)=53kw加湿设备W=m q (d L d -d C d )=2.5*(6.1-4.6)=3.75kw第⼆题2、(1)查表3-28 冷负荷为95-115W/2m 本题计算时取冷负荷为100W/2m 换算单位x Q =100*200/1000=20kj/s查表3-1和焓湿图夏季空调室内设计温度为22℃-28℃,相对湿度为40%-80%,焓值为39kj/kg ⼲-78kj/kg ⼲本题计算时取室内设计温度26℃,相对湿度60%,焓值为59kj/kg ⼲,查表3-14,表3-15得x1W =0.001φng=0.001*0.96*100*68=6.53kg/h x2W =0.001φng=0.001*0.96*70*68=4.57kg/h x3W=0.001φng=0.001*0.96*50*68=3.26kg/h教室⼀:夏季热湿⽐x ε=x Q /x W =20/(6.53/3600)=11026kj/kg 取送风温差为6℃送风量m q =x Q /(x N h -x O h )=20/(59-50.8)=2.45kg/s 查表3-34以及依据条件室内正压值为10paW1m,q =n p W,m,q =100*17=17003m /h2,q W m =0.10m q =0.1*2.45*3600/1.2=7353m /h3,q W m =nV=1.5*200*3=9003m /h⽐较上式,最⼩新风量为17003m /h回风量 N m q ,=m q -W1m,q =2.45-1700*1.2/3600=1.88kg/s 教室⼆:夏季热湿⽐x ε=x Q /x W =20/(4.57/3600)=15755kj/kg 取送风温差为6℃送风量m q =x Q /(x N h -x O h )=20/(59-51.3)=2.60kg/s 查表3-34以及依据条件室内正压值为10paW1m,q =n p W,m,q =70*17=11903m /h⽐较上式,最⼩新风量为11903m /h回风量 N m q ,=m q -W1m,q =2.60-1190*1.2/3600=2.20kg/s教室三:夏季热湿⽐x ε=x Q /x W =20/(3.26/3600)=22085kj/kg 取送风温差为6℃送风量m q =x Q /(x N h -x O h )=20/(59-51.5)=2.67kg/s 查表3-34以及依据条件室内正压值为10paW1m,q =n p W,m,q =50*17=8503m /h2,q W m =0.10m q =0.1*2.67*3600/1.2=8013m /h3,q W m =nV=1.5*200*3=9003m /h⽐较上式,最⼩新风量为9003m /h回风量 N m q ,=m q -W3m,q =2.67-900*1.2/3600=2.37kg/s (2)房间⽤途在室⼈员新风量(3m /h )总风量(3m /h) 新风⽐(%) 教室⼀ 100 1700 7350 23.1 教室⼆ 70 1190 7800 15.2 教室三 50 900 8010 11.2 合计 22037902316016.4送风量∑mq=231603m /hX=∑Wm q,/∑mq=3790/23160=16.4%Z=max ,,W m q /max ,m q =1700/7350=23.1% Y=X/(1-X+Z)=0.164/(1-0.164+0.231)=0.154 新风量∑Wm q,'=Y*∑mq=0.154*23160=35603m /h回风量∑Nq -∑Wm q,'=23160-3560=196003m /h渗透排风量∑sm q,=3nV=3*1.5*200*3=27003m /h从回风⼝吸⾛风量∑xm q,=∑mq -∑s m q ,=23160-2700=204603m /h排风量∑Pm q,=∑xm q,-∑Nm q,=20460-19600=8603m /h(3)⼀次回风系统夏季焓湿图⼀次回风冬季焓湿图(4)夏季⼀次回风系统:查附录四以及焓湿图夏季空调室外设计⼲球温度为33.5℃,湿球温度为26.4℃,焓值为83kj/kg ⼲,确定x W 点x x C N =Y*NW =0.154*4.4=0.7cm由图可查得x c h =63kj/kg ⼲,x c d =13.8g/kg ⼲热湿⽐x ε=3x Q /(x1W +x2W +x3W )=60/[(6.53+4.57+3.26)/3600]=15042kj/kg 取送风温差6℃,确定x O 、x L 点,查得x L h =50.5kj/kg ⼲冷却设备(x c h -x L h )=(23160*1.2/3600)*(63-50.5)=96.5KW冬季⼀次回风系统:查表3-1和焓湿图冬季空调室内设计温度为16℃-24℃,相对湿度为30%-60%,焓值为25kj/kg ⼲-53kj/kg ⼲本题计算时取室内设计温度为22℃,相对湿度为40%,焓值为39kj/kg ⼲查附录四和焓湿图冬季空调室外设计⼲球温度t=-9.9℃、相对湿度为44%,焓值为-7.9kj/kg ⼲查表3-28房间冬季热负荷为60-80W/2m本题计算时取d Q =80W/2m ,单位换算d Q =80*200/1000=16kj/s 由表3-14,表3-15以及室内设计温度为22℃d1W =0.001φng=0.001*0.96*100*45=4.32kg/h d2W =0.001φng=0.001*0.96*70*45=3.02kg/h d3W=0.001φng=0.001*0.96*50*45=2.16kg/h冬季热湿⽐d ε=3d Q /(d1W +d2W +d3W )=-48/[(4.32+3.02+2.16)/3600]=-18189kj/kg 取冬季送风量与夏季相同,为补偿缺热量,送风⽐焓为d O h =d N h +3d Q /∑mq=39+48/(21210*1.2/3600)=45.8kj/kg ⼲,则可以确定d O 点判断是否需要预热过d O 作等含湿量线交φ=90%于d L 点,d L h =23.3kj/kg ⼲'h W =d h N -(d h N -d L h )/Y=39-(39-23.3)/0.154=-62.5kj/kg ⼲,由于'h W热由于要进⾏绝热加湿过程,新风量需要重新设计∑Wm q,'=(d d N C /d d N W )∑mq=(2.9/8.6)*7.72=2.60kg/s加热设备2Q =∑mq(d O h -d L h )=7.72*(45.8-23.3)=173.7kw(d L d -d C d )=7.72*(6.1-4.7)=10.81kw第⼗五题:15、空⽓处理过程第三⼗题:30、夏季⼆次回风系统: 1)确定状态参数由附录四查得上海室外⼲球温度t=34.6℃,湿球温度w t =28.2℃在焓湿图上确定x N 、x W 并查得x N h =42kj/kg ⼲,x N d =9g/kg ⼲,x W h =91kj/kg ⼲ ,x W d =22g/kg ⼲热湿⽐x =x Q /x W =17.472/(5/3600)=12580kj/kg通过热湿⽐,并取送风温差?0t =6℃,在焓湿图上确定x O 点并查得x O h =34.8kj/kg ⼲,x O d =8.2g/kg ⼲延长x x O N 与φ=90%交于x L ,查得x L h =32.5kj/kg ⼲,x L d =8g/kg ⼲ 2)计算风量总送风量 m q =x Q /(x N h -x O h )=17.472/(42-34.8)=2.43kg/s 喷⽔室风量 L m q ,=x x O N *m q /x x N L =1.5*2.43/2=1.82kg/s ⼆次回风量 2,N m q =m q -L m q ,=2.43-1.82=0.61kg/s 新风量1,W m q =0.1*m q =0.1*2.43=0.243kg/s 2,W m q =P m ,q=1500*1.2/3600=0.5kg/s 由于1,W m q <2,W m q ,所以W m,q =0.5kg/s⼀次回风量 1,N m q =L m q ,-W m,q =1.82-0.5=1.32kg/s由1x x C N =(W m,q /L m q ,)*x x W N =(0.5/1.82)*9=2.47cm,可以确定1x C 点,并查得x1C h =56kj/kg ⼲,1x C d =12.3g/kg ⼲3)冷量计算喷⽔室制冷量0Q =L m q ,(x1C h -x L h )=1.82*(56-32.5)=42.77kw 4)空⽓处理过程冬季⼆次回风系统: 1)确定状态参数由附录四查得上海冬季室外计算温度t=-1.2℃,相对湿度φ=74%,通过这两点确定d W ,并查得d W h =4.8kj/kg ⼲,d W d=2.5g/kg ⼲取冬夏季送风量相等,由于冬季余湿量与夏季相同,故冬季的送风含湿量与夏季相同,即d O d =x O d =8.2g/kg ⼲为补偿缺热量,送风⽐焓为d O h =x N h +d Q /m q =42+3.494/2.43=43.4kj/kg ⼲,由此确定d O 点判断是否需要预热'h W =d h N -m q (d h N -2d C h )/W m,q =42-2.43*(42-34.8)/0.5=7.0kj/kg ⼲,由于'h W >d W h ,需要预热过d L 做等焓线与d d N W 交于1d C 点W m,q =(d d N C 1/d d N W )*L m q ,=(1.8/6.3)*1.82=0.52kg/s2)冷量和热量计算预热器加热量 1Q =W m,q ('h W -d W h )=0.52*(7.0-4.8)=1.14kw 再热器加热量 2Q =m q (d O h -x O h )=2.43*(43.4-34.8)=20.90kw3)空⽓处理过程夏季⼀次回风系统:⼀次回风和⼆次回风的总风量不变,但L 点不同,x L h =33kj/kg ⼲再热器加热量 2Q =m q (x O h -x L h )=2.43*(34.8-)=2.43*(43.4-33)=25.27kw⽐较夏季⼀次回风和⼆次回风:⼆次回风所需冷量明显低于⼀次回风,且⼆次回风不需要再热器。
《空气调节技术》试题库.docx

《空气调节技术》试题库《空气调节技术》试题库2第一部分问答题1.空气调节的任务是什么?2. 中央空调系统哪些部分组成?3.空气调节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物质及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什么作用 4. 空气调节可以分为哪两大类,划分这两类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5. 简述中央空调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6.你能举出一些应用空气调节系统的实际例子吗?它们是属于哪一类空气调节系统?第二部分习题1.湿空气的组成成分有哪些?为什么要把含量很少的水蒸汽作为一个重要的成分来考虑?2.,湿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和湿空气的水蒸汽饱和分压力有什么区别?它们是否受大气压力的影响?3.房间内空气干球温度为xx 年定风量系统中,如何确定冬季的送风状态点? 17 、确定空调房间内新风量的原则是什么?18、在空调系统中,新风量多一些好还是少一些好?为什么?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9、利用设计日室外气温逐时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北京、上海、西安、广州四大4城市夏季各个时刻室外计算温度值。
xx年维持温度tN=22 ±℃,φN=60%±5%,当地大气压力 B=101325Pa。
试确定夏季送风量。
25 、某空调房间有工作人员 10 人从事轻度劳动,要求房间的空气状态为tN =22±1℃,φ N =55%± 5%,当地大气压力 B=101 325Pa。
经计算得围护结构与设备散热引起的冷负荷为1860W,余湿量为零,允许送风温差t0 =8 ℃。
试确定夏季送风状态及送风量。
21、已知条件同第题。
若冬季围护结构耗热量为2570W,冬季送风量仍按夏季风量计算,试确定冬季送风状态。
26、某生产车间有工人 xx 年不变;冬52、室内要求空气参数:干球温度 tN = 23℃,φ N=60%;室外参数tW=23℃,i W =kJ/kg ,新风百分比为15%,已知室内余热量Q=,余湿量可以忽略不计,送风温差为4℃,采用水冷式表面冷却器,求夏季设计工况下一次回风系统所需处理风量和冷量。
《空气调节》习题

《空气调节》习题1-1 某空调房间260C, 相对湿度60%,面积30m2,按120w/m2计算冷负荷,湿负荷为6个人产生的散湿量,每个人按110g/h计算。
问房间的热湿比是多少?在i---d图上画出ε。
1-2 广州夏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50C,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7.70C,空调室内温度260C,相对湿度50%,若新风比为30%,问混合后的空气状态参数是多少?(用计算法和作图法分别作一次)1-3 由干湿球温度计测得室内干球温度250C,湿球温度19.50C,计算相对湿度? 水蒸气分压力?室内空气焓值?1-4 房间空气温度280C,相对湿度60%。
为避免通入70C冷水的风机盘管在室内结霜,采用聚氨脂保温板。
已知聚氨脂导热系数为0.02w/m0c,问保温层需要厚多少?1-5 欲将t=24C,=55%与t=14C,=95%的两种空气混合至状态3,t=20C,总风量为11000kg/h,求两种空气量各为多少?2-1试分析当室内平均辐射温度降低,其它条件不变时, t应怎样调整才感到舒适?2-2 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夏季空调室外逐时温度可按下式计算:tτ=t wp+βΔtτ其中β为室外温度逐时变化系数,按下表取值,而Δtτ=(t wg-t wp)/0.52。
由规范查得广州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为33.5℃,夏季空调室外日平均温度30.1℃。
试用本法(日较差法)和简谐法列表计算广州夏季空调室外逐时温度并加以比较,指出差别最大的时刻和差值。
2-3 试计算广州地区某空调房间夏季围护结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已知条件: 1)屋顶:结构同附录2-9中序号10,K=1.10W/m2.K, F=40m2,ρ=0.75;2)南窗:单层玻璃窗, K=4.54W/m2.K,挂浅色内窗帘,无外遮阳, F=16m2;3)南墙:结构同附录2-9序号12的墙体, K=1.17W/m2.K,β=0.23, F=22m2;4)内墙和楼板:内墙为120mm砖墙,内外粉刷;楼板为80mm现浇钢筋混凝土,上铺水磨石预制块,下面粉刷.5)室内设计温度t N=24℃;6) 邻室为室温相同的空调房间,楼下为非空调房间;7)室内压力稍高于室外大气压力。
空气调节技术试题库

《空气调节技术》试题库2第一部分问答题1.空气调节的任务是什么?2.中央空调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3.空气调节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物质及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什么作用4.空气调节可以分为哪两大类, 划分这两类的重要标准是什么?5.简述中央空调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6.你能举出一些应用空气调节系统的实际例子吗?它们是属于哪一类空气调节系统?第二部分习题1.湿空气的组成成分有哪些?为什么要把含量很少的水蒸汽作为一个重要的成分来考虑?2.,湿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和湿空气的水蒸汽饱和分压力有什么区别?它们是否受大气压力的影响?3.房间内空气干球温度为20℃, 相对湿度, 压力为0.1Mpa, 假如穿过室内的冷水管道表面温度为8℃, 那么管道表面是否会有凝结水产生?为什么?应采用什么措施?4.请解释下列物理现象: ①在寒冷的冬季, 人在室外说话时, 为什么能看得见从嘴里冒出的“白气”?②为什么浴室在夏天不像冬天那样雾气腾腾?③试说明秋天上午的雾是如何形成的, 为什么空气温度一提高雾就消失了?④冬天, 有些汽车把热风吹到司机前面的挡风玻璃上就可以防止结霜, 这是什么因素?⑤冬季室内供暖, 为什么会导致空气干燥?应采用什么措施方可使空气湿润些?5.两种空气环境的相对湿度都同样, 但一个温度高, 一个温度低, 试问从吸湿能力上看, 能说它们是同样干燥吗?为什么?6.在某一空气环境中, 让1kg温度为t℃的水吸取空气的热所有蒸发, 试问此时空气状态如何变化?在i-d图上又如何表达?7.测得空调房间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大气压力后, 应如何计算该房间空气的含湿量、相对湿度和焓?8. 空气温度是20℃, 大气压力为0.1MPa, 相对温度, 假如空气通过解决后, 温度下降到15℃, 相对湿度增长到, 试问空气焓值变化了多少?9. 已知大气压力B=0.1MPa, 空气温度t1=18℃, =50%, 空气吸取了热量Q=14000kJ/h和湿量W=2kg/h后, 温度为t2=25℃, 运用h-d图, 求出状态变化后空气的其他状态参数, h2, d2各是多少?10. 已知大气压力为101325Pa, 空气状态变化前的干球温度t1=20℃, 状态变化后的干球温度t2=30℃, 相对湿度=50%, 状态变化过程的角系数。
空气调节试题及答案3

空气调节试卷三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1•制冷剂氨的代号为(),CF 2 Cl 2 的代号为()。
答案:R717,R12;解析:无机化合物的制冷剂代号以R7开头,氨属于无机化合物,分子量为17,故代号为R717;氟利昂CmHnFxClyBrz,命名方法为R m-1 (为0时略) n+1 x Bz(z为0时与B一起略)2•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中,()是制冷剂,()是吸收剂。
答案:水,溴化锂;解析:吸收式制冷是利用溶质(制冷剂)在溶剂(吸收剂)中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溶解度原理,通过消耗热能来制冷的。
使用的工质是工质对,一个作为制冷剂,另一个是吸收剂。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中水是制冷剂,溴化锂是吸收剂3•制冷装置中常用的节流机构有手动膨胀阀、浮球式膨胀阀、()和()。
答案:热力膨胀阀,毛细管;解析:节流机构有四类:手动膨胀阀、浮球式膨胀阀、热力膨胀阀、毛细管。
手动式一般作为备用阀,配合其他节流阀使用;浮球式根据满液式蒸发器的液面变化来控制蒸发器的供液量,广泛使用于氨制冷系统中(与满液式蒸发器配合使用);热力膨胀阀利用蒸发器出口处制冷剂蒸汽过热度的变化调节供液量,在氟利昂系统中广泛使用(与非满液式蒸发器配合使用);毛细管利用孔径和长度变化产生压力差,控制制冷剂流量。
主要用于热负荷较小的家用制冷器具中。
4•制冷循环中,压缩机内进行的是()过程,膨胀阀中进行的是()过程。
答案:绝热压缩,绝热节流;解析:制冷循环由压缩机中的绝热压缩过程、冷凝器中的等压放热过程、节流阀中的绝热节流过程和蒸发器中的等压吸热过程组成。
5•节流前液体制冷剂的过冷会使循环的单位质量制冷量();单位理论压缩功()。
答案:变大,不变;解析:利用压焓图对液体过冷进行热力分析,可发现液体过冷会使得单位质量制冷量变大,单位理论压缩功不变,制冷系数提高。
6•按制冷剂供液方式,可将蒸发器分为()、()、循环式和淋激式四种。
答案:满液式,非满液式解析:满液式:内部充入大量制冷剂液体,并且保持一定液面。
《空气调节》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室外气象参数的变化会引起空调系统和的变化。
2、窗玻璃的遮挡系数是指与日射得热量之比。
3、湿空气的相对湿度的定义式是。
4、空调中的瞬变负荷一般是指由于、、等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5、喷水室的设计计算的双效率法要求:(1)满足。
(2)等于。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贴附射流:2、机器露点:3、PMV-PPD指标:4、群集系数: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1、试写出管道均匀送风的三个条件,并说明在空调系统的风管设计中的主要调节方法。
2、影响人体热舒适感的因素有哪些?并说明它们是如何影响人体的散热量。
3、空调房间中常见的送、回风方式有哪几种?它们各适用于什么场合?4、空调消声器有几类?各自的消声原理和消声特性是什么?四、论述及计算题(共32分)1、说明室外空气综合温度的意义,并通过外壁面的热量分析导出室外空气综合温度的定义式。
(10分)2、空调室内有工作人员18名(新风量为16 m3/h.人),室内体积250m3,室内有局部排风为300m3/h,维持室内正压需要换气次数为1.2次/h,空调冷负荷为3600W,送风温差为8℃,求该空调房间的最小新风量。
(12分)3、设新风量为60 m3/h,室内回风量为240 m3/h,试按比例绘出风机盘管集中处理新风,新风不承担室内负荷,处理后直接送入房间的送风方式的焓湿图,并分别说明其作图过程和风机盘管的风量。
(10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在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电动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时,应考虑电机同时使用率、安装系数和(负荷/安全)系数的修正。
2、已知湿空气的含湿量为d kg/kg干空气,则含有1kg干空气的湿空气的质量是。
3、从振动传递率的定义可看出,振动传递率愈隔振效果愈好,但振动传递率只有在时,才起到隔振作用。
4、净化空调的初效过滤器的位置在,高效过滤器的位置在。
5、湿球温度计测量室内的湿球温度时,如果水杯中的水温高于空气温度,则蒸发所需的热量首先取自,然后取自。
空气调节试题及答案2

3.单位冷凝热负荷qk:1kg制冷剂在冷却和冷凝过程中放出的热量,kJ/kg。
4.单位理论压缩功w0:压缩机每压缩并输送1kg制冷剂所消耗的压缩功,kJ/kg。
7.油分离器安装在()和()之间,作用是分离制冷剂携带的润滑油。
答案:压缩机,冷凝器;
解析:油分离器的作用是将制冷剂携带的润滑油分离出去,它在制冷系统应装在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
8.氨制冷系统中由于氨对()金属具有腐蚀作用,所以制冷剂管道一律用()管。
答案:铜,钢;
解析:氨含水后会腐蚀铜及铜合金,所以氨系统中制冷剂管道不能用铜管,而要用钢管。
4.蒸发器的作用是什么?根据供液方式不同,可将蒸发器分成哪几种?
答案:蒸发器的作用是输出冷量,按供液方式可分为满液式、非满液式、循环式、淋激式;
解析:按照给蒸发器供液的方式,可将蒸发器分为满液式、非满液式、循环式、淋激式。满液式:内部充入大量制冷剂液体,并且保持一定液面。非满液式:制冷剂节流后直接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内处于气液共存状态,边流动边汽化,蒸发器中无稳定制冷剂液面。循环式:依靠泵强迫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循环,制冷剂循环量是蒸发量的4~6倍。淋激式:利用泵把制冷剂喷淋在换热面上,因此蒸发器中制冷剂充灌量很少,且不会产生液柱高度对蒸发温度的影响。
空气调节试卷二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1.冰箱的制冷过程就是从()中取出热量并转移到()中去。
答案:冰箱内部,环境;
解析:制冷就是从被冷却对象中取出热量放到环境中,使被冷却对象的温度低于周围环境的温度,并维持在这一低温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解:向空气中加入热量是等湿加热过程,单位质量的焓值增量h=2500/1000=2.5 kj/kg 喷入2kg 水是绝热加湿过程,含湿量的增量d=2/1000kg/kg 干空气=2g/kg 干空气,将两个过程表示在焓湿图上,查得终态点的焓值和含湿量分别为53.8kj/kg 、12.5g/kg 干空气,温度为21.8℃ 1.11在h-d 图上查得,t1=26℃,φ1=55%,h1=55.6kJ/kg;t2=13℃,φ2=95%,h2=35.5kJ/kg 由t 3=20℃查得,h 3=46kJ/kg32134635.51.155.646A B h h G G h h --==≈-- 2.11t w=27°c φN=60% φ0=95% 查h-d 图得h0=45kJ/kg hN=61.5kJ/kg d0=11.2g/kg 干空气 dN=13.3g/kg 干空气按消除余热 48000.2/61.545N O Q G kg sh h ===--按消除余湿2.12.试计算上海地区某空调房间夏季围护结构空调冷负荷。
已知条件:(1)屋顶:结构同附录2-9中序号11,K=1.22W/(m 2·K),F=45 m2,ρ=0.7;(2)南窗:中空玻璃,K=2.5 W/(m2· K),挂浅色内窗帘,无外遮阳,F=18 m2;中序号17的墙体,K=0.95W/(m 2·K),β=0.21,F=20 m2;(3)内墙和楼板:内墙为120mm砖墙,内外粉刷;楼板为80mm现烧钢筋混凝土,上铺水磨石预制块,下面粉刷;邻室和楼下房间均为空调房间,室温均相同;(4)室内设计干球温度为t N=27。
C.解:由附录2-9,内墙vf=1.6,楼板v f=1.52~1.8,查表2-8,该房间类型为中型。
(1)屋顶冷负荷,由附录2-9查得K=1.22 W/(m2· K),β=0.54,U=13.36,ε=5.7h,Δtτ-ε,CLQτ=KFΔtτ-ε(2)南外窗冷负荷由附录2-13查得Jj·τ,窗面积18 m2,xg=0.75,x d=1.00由附录2-7,2-8查得Cn=0.5,C s=0.86CLQj·τ= x g x d C n C s FJ j·τ由附录2-9查得K=0.95 W/(m2· K),β=0.21,v=43.38,ε=10.4h,由附录2-10查得Δtτ-ε解:1.查h-d 图得1t =30︒C 1s t =22︒C 1h =60.5kj/kg 2t =16︒C 2s t =15︒C 2h =40 kj/kg 2.列出热工计算方程式0.070.26512110.120.272211122110.745()10.755()()s w s w s s w w t t vp u t t t t vp u t t h h u t t --=---=--=- 解得:u =1.09 1w t =7.97︒C 2w t =12.46︒C 3.喷水量w=uG=1.09G=32918kg/h 4.喷水室断面f=2302003.0.3600 2.8*3600G m vp ==喷嘴的总数N=2nf=2*13*3=78个每个喷嘴的喷水量32918422/78W kg h N == 并由0d =5mm ,查附录的喷嘴前喷水压为0.166Mpa5.冷冻水量12221()30200*(60.54)19806.5/() 4.19*(12.465)w G h h w kg h c t t --===--6.循环水量2'3291819806.513111.5/w w w kg h =-=-= 3.8现在'19w t C =︒,则可求出新水温下的喷水系数为:()11''11l w l w t t t tμμ-=-于是可得新条件下的喷水量为: 0.07'0.26512110.12'0.272211'122110.745()10.755()()s w s w s s w w t tvp u t t t t vp u t t h h u t t --=---=--=- 3.11已知需冷却的空气量为36000kg/h ,空气的初状态为t 1=29℃、h 1=56kJ/kg 、t s1=19.6℃,空气终状态为t 2=13℃、h 2=33.2KJ/kg 、t s2=11.7℃,当地大气压力为101325Pa 。
试选择JW 型表面冷却器,并确定水温、水量及表冷器的空气阻力和水阻力。
解:(1) 计算需要的E ’,确定表面冷却器的排数。
E ’ = 1 – t 2 - t s2 t 1 - t s1 = 1 – 13 - 11.729 - 19.6= 0.862根据附录3-4可知,在常用的V y 范围内,JW 型6排表面冷却器能满足要求,故选用6排。
(2) 确定表面冷却器的型号假定V y ’=3m/s ,根据F y ’= G V y ’ρ = 103 x 1.2= 2.8m 2根据F y ’=2.8m 2。
查附录3-5可以选用JW30-4型表面冷却器一台。
其F y =2.57m 2。
所以实际的V y =G F y ρ = 102.57 x 1.2= 3.24 m/s 。
再查附录3-4可知,在误差范围内,故可继续计算。
由附录3-5,所选表面冷却器的每排传热面积F d =33.4m 2。
通水断面积f w =0.00553m 2。
(3) 求析湿系数根据 ξ= h 1 - h 2 C p (t 1 - t 2) ,得ξ= 56 - 33.21.01 x (29 - 13)=1.41。
(4) 求传热系数假定水流速w=1.2m/s 。
根据附录3-3中可算出传热系数为:K s = [141.5V y0.52ξ 1.02+1353.6w0.8]-1= [141.5 x 3.240.52 x 1.411.02+1353.6 x 1.20.8]-1= 85.8W/(m2·℃)(5)求冷水量根据w=f w·w x 103,得W = 0.00553 x 1.2 x 103 = 6.64 kg/s (6)求表面冷却器能达到的E g根据β=K s·Fξ·G·C P=85.8 x 33.4 x 61.41 x 10 x 1.01 x 103= 1.21根据r = ξ·G·C Pw·c=1.41 x 10 x 1.01 x 1036.64 x 4.19 x 103= 0.51根据β和r值按式3-45计算可得E g =1 - e-1.21(1-0.51)1 - 0.51e-1.21(1-0.51)=0.625(7)求水初温t w1 = t1 - t1 - t2ε 1= 29 –29 - 130.625= 3.4℃(8)求冷量及水终温,根据公式3-50得Q = G ( h1– h2 ) = 10 x ( 56 – 33.2 ) = 228 kWt w2 = t w1 +Qw·c= 3.4 +2286.64 x 4.19= 11.6℃(9)根据附录3-3中JW型6排阻力的计算公式可得空气阻力ΔH = 62.23 V y1.1 = 62.23 x 3.241.1 = 226.8Pa水阻力Δh = 14.1 w1.93 = 14.1 x 1.21.93 = 20.6kPa4.1新风比m=NC/NW=0.3 所以可确定混合状态C.(1)热湿比ε=Q/W=(100/36)/(36/3600)=10000 kJ/kg.(2)总风量G=Q/(h N-h O)=100/(55.5-42)=7.4 Kg/s.(3)新风量G W=30%G=0.3×7.4=2.2 Kg/s.(4)新风冷负荷Q2=G W(h W-h N)=2.2×(76-55.5)=45.1 Kw.(5)因为用机械露点送风,则不需消耗再热量,所以制冷设备负荷:Q O=G(h N-h O)+ G(h C-h N)=G(h C-h L)=7.4×(61.8-42)=146.5 Kw.4.21热湿比ε=Q/W=75/(36/3600)=75002送风状态点dO=dn×W×1000/G=7.6g/kg干空气如图点O,hO =34.6kj/kg,tO=15℃3冬季与夏季的室内余湿量w不变,do在96%交点为L HN与NW的交点c做冬季混合点CN/NW=3.3/10.1×100%=36.67%>30%.可行。
4新风热负荷Q=GN (hN-hw)=2.2×(45+1)=101.2kw5空调机中空气加热器热负荷Q=G(ho-hL)=7.4×(34.6-30.1)=33.3KWG2=Gw(hn-hw)=93.64kwG 3=G(ho-hL’)=9.75kwG 4’=GL(hL'-hL)=8.43kw5.3解:(1)选用可调的双层百叶风口,其m1=3.4,n1=2.4,风口尺寸定为0.3×0.15(m×m),有效面积系数为0.8,F0=0.036m2(2)设定如图所示的水平贴附射流,射流长度x=6-0.5+(3.2-2-0.1)=6.6m (3)试选用两个风口,其间距为1.8m,相当于将房间分为两个相等的空间。
对于每股射流而言,Fn=4×3.2/2=6.4m 2 (4)利用各修正系数图求k1,k2,k3。
按 1.83x =得k1=0.87,即射流受限。
按l/x=1.8/6.6=0.27,查图得k2=1,即不考虑射流重合的影响。
由于不属于垂直射流,因此不考虑k3。
(5)计算射流轴中心速度衰减:00.12x u u === 由于本题的工作区处于射流的回流区,射流到达计算断面x 处的风速u x 可以比回流区高,一般可取规定风速的两倍,即u x =2u h 。
现取ux=0.5m/s,则u0=0.5/0.12=4.1m/s(6)计算送风量与送风温差:已知u 0=4.1m/s ,两个风口的送风量L 则为:L=2×0.036×4.1×3600=1080m 3/h 因此得出送风温差△t 0为:54004.121.2 1.011080Q t cL ρ∆===⨯⨯ 此时换气次数108014(1/)64 3.2n L n h V ===⨯⨯满足要求。
(7)检查△t x :00()0.085x xt T t T ∆∆===∆∆ 0.0850.350.5x t h C ∆=∆=≤︒ (8)检查贴附冷射流的贴附长度:'15.5412.76z m u == 0.52exp()l x z k =0.350.023k =-= 0.5212.76exp(0.023) 6.5l x m =⨯⨯=因此,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