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参考教案
自然《塑料》公开课教案

自然《塑料》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塑料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用途。
2. 培养学生对塑料制品的环保意识。
3. 引导学生探究塑料的利与弊,提出合理的建议。
二、教学重点:1. 塑料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用途。
2. 塑料制品的环保问题。
三、教学难点:1. 塑料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提出解决塑料制品环保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塑料制品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塑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塑料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用途。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塑料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用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塑料的特点。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塑料制品的环保问题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塑料对环境的影响。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塑料制品环保问题的方法。
6. 成果分享:7. 课堂小结:8.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9. 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
10.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包括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塑造等方面。
六、教学拓展:1. 邀请环保专家或志愿者,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塑料环保问题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塑料制品生产企业,让学生了解塑料生产的过程及环保措施。
3. 开展校园塑料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教学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塑料的性质,如塑料的熔点、韧性等。
2. 学生设计实验,验证塑料制品的环保问题,如塑料降解实验等。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自我评价。
2. 同伴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进行综合评价。
首师大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塑料》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样本/年度:(首师大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塑料一、教学目标1.认识一些常见塑料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知道塑料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会污染环境、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危害。
2.具有搜集塑料资料的兴趣和表达交流信息的能力。
3.具有爱护环境,不乱扔废弃塑料袋的良好意识和行为习惯。
4.学习密封塑料袋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认识一些常见塑料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知道塑料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会污染环境、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危害三、教学难点:探究塑料的特性。
四、教具准备:塑料袋、特殊的塑料制品:电木、导电、导磁等。
酒精灯、旧锯条或铁尺。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谈话:我们周围哪些物品是用塑料做的?(二)探究密封塑料袋的方法把装有物品的塑料袋,比如装有糖或者书本、证件的塑料袋密封起来,有哪些方法? 1.用塑封机。
2.用封口机。
3.用电烙铁。
4.用小锯条加热:(1)把小锯条一端用棉布缠好。
(2)戴上手套。
(3)点燃酒精灯。
(4)把小锯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热要均匀。
(5)找一块玻璃纸。
(6)在塑料袋的封口处,放上玻璃纸。
(7)把烧热的小锯条,按在玻璃纸上刻后,拿起小锯条。
看看,塑料袋的口,是否封好。
(8)反复几次,找到小锯条加热的最佳时机。
(三)介绍塑料的相关知识1.人们从煤和石油中提炼出原料,用化学方法制成各种各样的塑料。
2.塑料的种类很多:(1)有的塑料轻如羽毛。
(2)有的塑料重如铁块。
(3)有的塑料绝缘。
(4)有的塑料导电。
(5)有的塑料耐高温。
(6)有的塑料耐腐蚀。
(7)有的塑料传热好。
(8)有的塑料导磁好。
(9)有一种塑料叫塑料王,耐腐蚀、耐高温、耐低温、表面光滑、无毒无害,在食品、医药、电器、化工等工业上广泛应用。
(10)有一种塑料叫工程塑料,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可以制机器零件、水暖卫生设备。
(11)有一种塑料叫泡沫塑料,它重量轻、抗震动,既能保暖又能隔音。
在包装、家庭装修中广泛应用。
(四)介绍塑料的害处1.塑料的发明是20世纪材料科学的重大进展。
小学科学15《塑料》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

小学科学15《塑料》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塑料是人类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材料。
它具有轻便、耐用、易塑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等领域。
本文将针对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塑料》一节进行教案设计,并附带课堂练习和反思部分。
教学目标:1. 了解塑料的基本特点和种类;2. 认识塑料在生活中的应用;3. 掌握塑料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教学准备:幻灯片、教学实验器材、小黑板、标签纸、塑料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塑料制品?2. 学生积极参与回答,并教师逐一列举并贴标签展示在黑板上。
二、讲解(15分钟)1. 使用幻灯片展示塑料的基本特点和种类,介绍塑料的轻便、耐用、易塑性等特性,并给予示例说明。
2.针对不同种类的塑料,深入讲解其特点和应用场景,如PVC塑料用于制作水管、PE塑料常用于制作塑料袋等。
3. 教师使用可视化的塑料模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塑料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三、实验演示(20分钟)1. 将教学实验器材摆放好,讲解实验目的和步骤。
2. 演示如何制作简单的塑料,例如制作塑料硬盘套。
3. 学生观察实验过程,记录结果,并围绕实验结果展开讨论。
四、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自主完成课堂练习,内容包括简答题、选择题和填空题。
2. 教师适时提问,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并进行错题讲解。
五、拓展活动(15分钟)1. 学生小组活动,讨论塑料的优缺点以及环境污染问题;2. 小组呈现讨论结果,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合理使用和回收塑料。
六、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提问学生在学习中有哪些收获和困难。
2. 学生积极参与,教师针对困难进行适当辅导并给予鼓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讲解、实验演示、课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全面展开了对塑料的学习。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于塑料的制作原理和过程充满了好奇,并且通过实验演示加深了他们对塑料化学反应的理解。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塑料》教案-最新

15.塑料【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是按照“先总后分”的结构来安排。
本课作为本单元四个次级研究主题的最后一个,并不像前三个主题一样通过指导动手实验来引导学生探究材料的性质,而是直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了解此材料的优点、缺点。
本课有两个主要活动,一是在比较中认识塑料的优点,二是了解怎样减少塑料对环境的污染,积极开展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这两大活动是针对一种材料研究其两个方面,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塑料的特点和利用情况,有利于唤发学生探索科学和自主学习的热情,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材料科学,培养科学素养,从正反两个角度研究问题的思维方式。
【学情分析】本课是在学生知道了我们身边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材料后,对塑料是一种材料的概念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展开的。
塑料是生活中常见的也是学生们十分熟悉的一种材料,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会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去探索塑料的秘密,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更多关于塑料的直接认识,使学生体会到:原来生活中常见的塑料,隐藏着那么多我们未知的东西,把学生们引领到神奇的“物质材料世界”。
逐步培养他们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力和探究能力,同时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塑料的多种性质,并能用三个以上的实例说明塑料的用途。
2.知道塑料有很多优点,但也有很多缺点。
3. 能举例说明塑料会给环境造成污染。
科学探究:1.对于塑料的性质问题,能够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能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比较塑料与其他材料在性质上的区别。
科学态度:1.在对塑料性质的探究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
2. 能意识到塑料制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好处和引起的环境问题。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体会回收、利用塑料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2.能提出我们为减少“白色污染”要做哪些具体事情。
【教学重点】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比较塑料与其他材料在性质上的区别。
2.能意识到塑料制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好处和引起的环境问题。
三年级科学教案-塑料

《塑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塑料的优点,了解塑料的缺点和白色污染的危害,找出力所能及的解决白色污染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究塑料的优点;通过小组分析讨论得出力所能及的治理白色污染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会用辩证的思维全面认识事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环境污染的忧患意识,提高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树立保护环境的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对塑料进行研究,通过比较的方法认识塑料的优点。
教学难点:体会白色污染的危害,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礼物,它是用我们身边的常见材料做成的,你们猜一猜是什么材料呢快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展示饮料瓶小制作)。
它是用塑料做的,喜欢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塑料(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塑料的特性生活中,你们在哪里还看到过塑料制品塑料不仅用于制作生活用品,其他领域也少不了它(PPT播放工业、农业、航天用塑料)上至航空部件,下至儿童玩具,塑料到底有什么优点,使它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呢(一)集体讨论探究方法。
看看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什么ppt实物,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研究这些材料,找出塑料的优点(观察,看,摸,闻,比)你们真是会学习的好孩子!我们一起看看用哪些方法研究(ppt小结)二学习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填写思维导图。
我们先看一下实验步骤:1、选择3组实物观察比较,找出塑料的优点。
2、小组内轮流说一说塑料的优点,完成思维导图。
3、用彩笔把塑料的共同优点圈起来。
注意事项:1、组长组织讨论,记录员做好记录,选好汇报代表在组内尝试汇报。
2、材料包没有的实物在讲台和屏幕上展示。
3、时间充裕的小组继续完成全部五组实物对比。
我们来看一下实验记录单怎么填写。
(三)分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四)2)小组汇报(投影展示)时间到了,让我们看看哪个小组的汇报最精彩。
生汇报师板书(轻便、可塑、色彩鲜艳、牢固、防水、不易传热、不易导电、价格便宜,不易分解等)小结:同学们找到塑料这么多优点,真不简单!正是塑料有这么多优点,所以在很多方面替代了有限的天然材料和一些传统材料。
青岛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塑料》教案

青岛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塑料》教案一、教案目标1.了解什么是塑料,学习塑料的种类和用途。
2.掌握塑料的制作方法和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3.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提高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塑料2.塑料的种类和用途3.塑料制作方法4.塑料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和环保意识三、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通过一个小练习来引导学生了解塑料。
引导学生进行“我是材料”游戏:学生们各取一张小卡片,上面写有不同的物品名称(如椅子、碗、吸管等),分为两组,每组一名学生以自己的物品为名字,其他组员依次发现并报出物品,每报出一次就将自己的物品放在该物品上,最后哪组的物品堆得高,哪组获胜。
带领学生思考,乘坐公交车的窗户、自来水管道、电线杆等都是由什么材料所制成的?来检验学生们对塑料的了解程度。
2. 塑料的种类和用途在本单元掌握的知识中,让学生们了解并绘制出不同塑料材料的图示与名称,引导他们了解吸管、玩具、杯子等化妆品包装,以及卫生间用品等都是由不同种类的塑料材料制成的。
让学生带上手套,从父母的日常用品中挑出一个塑料制品,并讲述其种类和用途。
3. 塑料制作方法学生将在本节学习不同种类的塑料是如何被制作的,如单一的塑料制成瓶子、吸管等,以及用于制作各种材料的塑料添加剂。
与此同时,还可借鉴“明星工厂”这一节目,通过趣味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塑料的制作方法。
4. 塑料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和环保意识本节学生将了解塑料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人提倡垃圾分类”,并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塑料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塑料袋会对动物造成困扰,而破碎的塑料制品则会使海洋动物误食。
鼓励学生关注塑料废弃物的影响,并提高环保意识。
四、思考题1.了解不同塑料材料的图示和名称,并向同学展示你所带的家庭用品中的塑料制品。
2.通过观看“明星工厂”节目,你能了解到哪些塑料制品的制作过程呢?3.学习了塑料的知识后,你是否更关注环保并选择避免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五、讲解资源•板书:塑料的种类和用途,塑料制作方法,塑料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视频资源:“明星工厂”等有关塑料制品的制作视频。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教案新部编本《塑料》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塑料》教学设计(作者单位:邗江实验学校周远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塑料的优缺点。
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比较方法认识塑料的优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争当爱护环境小标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书、衣服、剪刀、小尺,教学挂图,录像资料。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是这一单元的四个次级研究主题的最后一个,直接指导学生了解塑料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减少塑料对环境的污染,本课在环保方面的意义深远。
在教学中,用塑料与其他材料比较时需要一组组的进行,这样才能了解到塑料的更多优点,学生分析时,教师不必作评价,在总结时再进行概括,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塑料的优点;在研究塑料缺点活动中,教师应以图文想结合的形式,展现废弃塑料的危害,从而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减少白色污染,树立环保从我做起的意识,这也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分别出示书、衣服、剪刀提问:这些物品是什么材料制成的?2、再出示小尺提问:它呢?又是什么材料制成的?3、谈话:对,塑料也是一种重要的原材料,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和研究塑料的一些性质。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比较塑料和其他材料,找出其优点。
1、观察书中塑料和其他材料的物品,比较一下,看看塑料有哪些优点。
2、学生分组观察、比较、交流。
3、学生汇报本组的比较结果。
4、教师总结塑料的优点:(1)、和木尺比,塑料尺具有透明、轻便、弹性好的优点;(2)、和纸袋比,塑料袋具有相对牢固,不怕水的优点;(3)、和玻璃杯比,塑料杯具有不易碎、不烫手的优点;(4)、和陶瓷盆比,塑料盆具有不易碎、轻便的优点;(5)、和木椅比,塑料椅具有轻便,易叠放,不占地方的优点。
(二)、讨论总结塑料的优点。
1、讲述:通过以上比较,我们知道塑料的许多优点,同学们分组总结一下塑料的优点有哪些?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3、教师总结塑料的优点:轻便、易塑形、不易碎、导热能力差等(三)、塑料的缺点及治理方案。
新教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5.塑料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让学生自主寻找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措施,通过视频,打开学生思维,积极探索。]
三、总结延伸,合理利用塑料
1.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谈收获。
2.师:小结:塑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但同时也带来了“白色污染”。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合理利用塑料,为减少“白色污染”出一份力,好吗?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由心动变成行动,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板书设计】
15.塑料
优点:轻便可塑、牢固有弹性、透明隔热
缺点:不易分解,污染环境
【课后反思】
一、赠送部分科学习题,用不到请删除
1.世界上( )颜色的花最少。
A.红色 B.白色 C.黑色
【答案】C
【解析】【解答】A选项中红色和B选项白色的花是我们常见到的花,所以A和B不符合题意。C选项黑色的花是最罕见的花。所以C答案符合题意。
2.意识到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危害,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体会回收、利用塑料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2.知道科学家正在研制易分解的塑料。
【教学重点】
认识塑料的优点与缺点。
【教学难点】
通过与其他材料对比,了解塑料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塑料制品。
学生材料:塑料制品,羊毛毛线,打火机。
(一)比一比:了解塑料的优点
1.师:塑料到底有哪些优点呢?让我们点。)
(1)出示实物:塑料尺和钢尺
生:学生自主看一看,摸一摸,通过比较,发现塑料优点:透明,轻便,弹性好,价格便宜……
(2)出示实物:塑料口袋和纸口袋
生:学生小组活动,通过比较,发现塑料优点:方便携带,透明,轻便,防水,结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料》参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人造材料---塑料。
2.人造材料与天然材料在作用上对比。
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人造材料与天然材料的比较
三、教学过程:
(一)活动1:认识塑料这种人造材料
1.讲解并提出问题: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人造材料。
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品是由塑料制成的。
2.学生思考后回答:桶.杯.汽车.电视.录音机.笔.水管等。
3.讲解:塑料的用途可真多呀!可以说塑料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材料。
那么塑料与普通的天然材料作用上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呢?
4.记录两种尺子的特性:
塑料尺子木头尺子
轻便
透明
防水
耐磨
(二)活动2:塑料杯遇到热水会怎样?
1.先预测:变软()变硬()不变化()
2.实验:用热水分别倒入塑料杯和矿泉水瓶内,观察有什么变化?
注意:小心别让热水烫着!
3.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小结:
4.判断自己的预测正确吗?
5.关于塑料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想要了解的
(三)活动3:戴手套
把塑料手套和棉花手套分别戴在两只手上有什么感觉?结果:一个凉。
一个暖和。
1.认识新材料:
2.谈谈对新材料的感受。
你有什么新的想法把它写下来?(四)活动四:小调查“白色污染”
1.我家一星期使用塑料袋垃圾袋有几个,是怎么处理的?
2.统计全班同学的家中一星期共使用塑料袋垃圾袋有几个?
3.提出减少“白色污染”的有效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