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必考题】

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必考题】

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必考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仲.裁(zhōng)翘.首(qiáo)轻盈.(yín)镌.刻(juān)B.篡.改(cuàn)杀戮.(lù)绯.红(fēi)诘.责(jié)C.畸.形(jī)辍.学(cuò)胆怯.(qiè)踌.躇(chóu)D.颓.唐(tuí)琐.屑(suǒ)虬.枝(qióu) 主宰.(zǎi)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既然敌我力量悬殊,与其负隅顽抗....,寡不敌众,不如撤退,以保全有生力量。

B.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C.节日的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

D.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王刚作文竞赛获得了全国一等奖。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据新华社报道,缅北地区发生军事冲突,已有至少2万余缅甸籍边民涌入中方境内临时避战。

B.我们不能把课堂上的认真听讲,合作交流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

C.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能力。

D.华亭县关山莲花台风景区成为我省继崆峒山、麦积山、敦煌鸣沙山风景区后第四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B.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动作进行,犹如霹雳舞的“太空步”。

C.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

D.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建设书香型校园,鼓励学生们读经典的书。

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晦.暗(huì)携.带(xié)叹为观止目空一切B.磅礴.(bó)羁.绊(jī)花香鸟语海枯石烂C.缄.默(xián)枯躁.(zào)草长莺飞天衣无缝D.冗.杂(rǒng)追溯.(sù)戛然而止人情世故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小说《我是猫》,虽然没有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却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了读者的青睐。

B.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丝;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C.今天他鹤立鸡群....,和平日嬉皮笑脸的样子判若两人。

D.一时间,满天的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消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6年湘江马拉松赛在市体育中心举行,约2000余名选手冒雨参赛。

B.杨绛创作的《我们仨》,以真挚的情感和优美隽永的文字深深打动了读者。

C.“孝”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孝”不仅要表现在物质生活上,而是要表现在精神生活上。

D.重修后的石鼓书院按照“修旧如旧”,恢复了中国古书院“讲学”“藏书”“祭祀”的功能。

5、下列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反问)B.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排比)C.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

(拟人)D.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对偶)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因为尘埃和水汽的结合可以变成云滴,成片的云滴就组成了厚厚的云层。

②温度太高,不但人类无法忍受,就是地球上的其他生命也会被“烤干”。

③有了尘埃,就使得近地面的低空多了一层保护膜。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粗糙.(cāo)酒肆.(sì)黝.黑(yòu)广袤.无垠(máo)B.匿.名(nì)禁锢.(kù)畸.形(jī)杳.无消息(yǎo)C.吹嘘.(xū)佃.农(diàn)戾.天(nì)深恶.痛疾(è)D.诘.责(jié)滞.留(zhì)锃.亮(zèng)颔.首低眉(hàn)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感激那个素未谋面....的好心人。

B.被老师批评,同桌情郁于中....,撕坏了我的作业本,还冲着我大吼。

C.这个才被发现的溶洞,目前还没探明通向何处,真是深不可测....。

D.汪曾祺的散文,平淡自然,却饶有情趣....。

4、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B.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C.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小心地记录,精心地收藏。

D.我们在考试中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关键在于平时的努力。

5、下列关于汉语知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贵阳市正式开通..。

”句中加点的词依次是动..全国首条青少年禁毒教育热线词和名词。

B.“女排夺冠”“丝绸之路”“登顶珠穆朗玛峰”依次是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

C.“贵州平塘‘天眼’位居‘中国首批十大科技旅游基地............’榜首。

”句中加点的部分是定语。

D.“天舟一号只送货、不载人,被形象地称为‘太空快递员’。

”这一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6、下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塑料袋虽小,但折射着环保的大命题。

②“一个人对待塑料袋的态度,直接反映出他的环保意识的强弱”。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整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畸.形(jī)文绉绉..(zōu)诚慌诚恐深恶.痛疾(wù)B.由衷.(zhōng)畎亩殚.精竭虑(dān)杳无消息C.一厝.(chuò)殷勤夷.为平地(yí)抑扬顿坐D.鸡枞.(cóng)遏制倒坍.(tān)紊.乱(wěn)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一到了黄昏,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奔着去看河灯的人就络绎不绝....了。

B.殚精竭虑....用苦功夫去认真创作出来的学说,和我们只有常识的见解是很不一样的。

C.解放以后,那些为富不仁....的地主恶霸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D.大城市里的楼房太多、太拥挤,真是摩肩接踵....。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C.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些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D.在巡检排查过程中,天津市供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5、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有些顶端尖峭,并微微倾向一旁,宛如美女的纤指。

B.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

C.此乃一座山门,原来我们已亲眼目睹了被称“阿尔卑斯之王”的勃朗峰。

D.刚才空中的华丽色彩,天衣云锦,恰如那在阳光下破裂并蔓延开去的肥皂泡。

6、下列句子组成语义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如果你没有过走进别人内心世界的机会,你就永远不会理解历史和个体的复杂性。

②只要你进入过一次别人的内心世界,你再看待其他人的时候,你就会去考量:是不是我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了人家身上?③我们以前老讲“要推己及人,要学会宽恕”,大多数人会认为这是一个态度问题,即要学会去体谅别人。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B.磅礴(pángbó)龟(jūn)裂彷徨(pánghuáng)挑拨(tiǎobō)离间改写:B。

磅礴(pángbó)、龟裂、彷徨(pánghuáng)、挑拨(tiǎobō)、离间。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一到晚上,这里到处播放乐曲,音量毫无节制,震耳欲聋,彻夜不息。

改写:D。

一到晚上,这里到处播放乐曲,音量过大,震耳欲聋,持续整夜。

3.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D.为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悲剧,XXX制订了严肃的规章制度。

(将“严肃”改为“严格”)改写:D。

为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悲剧,XXX制订了严格的规章制度。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句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小船行驶之快。

改写:B。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句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小船行驶之迅速。

5.请你参与综合性研究实践活动,按提示完成下列问题。

(7分)1)为了解初中生的课外名著阅读情况,请你设计一种调查方式。

(1分)2)以下是对100位初中生进行调查后的结果:(3分)西游记》《水浒》《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过原著的 24人 29人 56人 21人看过影视的 98人 83人 21人 79人改写:(1)为了了解初中生的课外名著阅读情况,可以设计一个问卷调查,包括问题如下:你最喜欢的课外名著是什么?你读过多少本课外名著?你更喜欢看书还是看电影?(2)根据对100位初中生进行的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数据:《西游记》原著读过24人,看过影视版的98人;《水浒》原著读过29人,看过影视版的83人;《鲁滨逊漂流记》原著读过56人,看过影视版的21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原著读过21人,看过影视版的79人。

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完整答案

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完整答案

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完整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吟.咏(yín) 演绎.(duó) 霎.时(chà) 如丝如缕.(lǒu)B.内涵.(hán) 魅.力(mèi) 调侃.(kăn) 接踵.而至(zhǒng)C.恐怖.(bù) 剥削.(xiāo) 描摹.(mó) 强.词夺理(qiáng) D.阐.释(shàn) 严谨.(jǐn) 精湛.(shèn) 旁征博.引(bó)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鲁迅先生经常写些为“正人君子”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B.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

C.老师经常提醒我们,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

D.不讲究韵律的文句和段落,读起来就没有什么抑扬顿挫....、节奏和谐的美感了。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各场演出的上座率超高,显示出市民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可见一斑。

B.有些科学家认为,转基因大米富含维生素A,可以有效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不良。

C.中国科技创新成果交流会永久落户羊城,这是广州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硕果。

D.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5、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2)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3)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4)髙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A.比喻引用排比夸张B.拟人夸张比喻比喻C.比喻比喻比喻夸张D.拟人引用排比夸张6、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项是( )①实际上,猪是很聪明的动物,“智商”远高于牛、羊等家畜。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及答案【完美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及答案【完美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及答案【完美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磅礴.(bó)滞.留(zhì)畸.形(jī)杳.无音信(yǎo)B.交卸.(yù)蹒.跚(pán)绯.红(fěi)振聋发聩.(kuì)C.佃.农(diàn)国殇.(sāng)琐屑.(xiāo)情郁.于中(yù)D.颓.唐(tuí)黝.黑(yǒu)诘.责(jí)锲.而不舍(qì)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小说《我是猫》,虽然没有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却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了读者的青睐。

B.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丝;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C.今天他鹤立鸡群....,和平日嬉皮笑脸的样子判若两人。

D.一时间,满天的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消息....。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的是()A.我们要学会研究问题、调查问题和解决问题。

B.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陈列着好多种当年周恩来使用过的东西。

C.为了推动儿童文学的发展和繁荣,首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征稿活动目前全面启动。

D.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5、下列修辞手法运用及表达效果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干态万状,惟妙惟肖。

”(句子使用排比和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卢沟桥上石刻狮子的各种形态,生动形象。

)B.“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句子使用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杨树的美好品质。

)C.“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翘.首(qiáo)蒙昧藏污纳垢.(hòu)和言悦色B.挟.带(jiá)躁热正襟.危坐(jīn)筋疲力尽C.绯.闻(fēi)镌刻殚.精竭虑(dān)锐不可当D.粗糙.(zào)荧光杳.无消息(yǎo)油光可见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二项是()A.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B.下岗后,她开了一个小饭馆,整日兢兢业业,惨淡经营,收入还算不错。

C.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D.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上,几个单位先进人物的事迹报告虽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却让与会人员为之动容。

B.岁月如歌,班主任李老师的音容笑貌在我与其分别二十多年后仍然常常在我耳边回响。

C.通过改善交通条件,挖掘侗族特色文化,增设旅游景点,使三江县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

D.柳州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人情如蜜,的确是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

5、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卷云丝丝缕缕地漂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理解:这句话连续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卷云的形状及其洁白和轻盈的特点。

B.在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里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理解: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海伦当时的痛苦、迷茫。

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理解:运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强调了作者渴望春天到来的急切心情,同时把春天人格化,生动写出春天富有人情味,读来非常亲切。

D.他(皇帝)每天每一点钟都要换套衣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6题,1-4题每小题3分,第5题7分,第6题6分,共2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其二,针对这些问题,你提出一点建议:(3)请从以上几部名著中任选一位你最喜欢的人物作简略介绍。

(3分)人物(名字):主要性格特征: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不超过50字):6.《傅雷家书》名著阅读。

(6分,每小题3分)(1)根据原著意思,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填写在括号内。

溢于言表谆谆告诫跃然纸上莫逆之交现身说法良师益友《傅雷家书》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

傅雷用自己的经历(),像()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拳拳爱子之心,()。

(2)阅读下面一段书信并思考:这段文字主要强调日常生活中哪方面的教子之道?体现了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答:二、现代文阅读。

(24分)(一)阅读下文,完成7~9题。

(10分)不可或缺的城市风景——斑马线①说起斑马线,我们最熟悉的是由多条相互平行的白实线组成的人行横道线,因酷似斑马身上的条纹而被称为斑马线。

②斑马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的跳石(见下图)。

当时四轮马车与行人混行引发了许多道路堵塞和交通事故。

于是,人们在马路上砌起凸出路面的跳石,行人可以踩着它们穿越马路。

跳石成为一种指示行人过街的标识,这就是斑马线的祖先。

1951年10月31日,世界上第一条斑马线在英国诞生。

③最有名的斑马线也在英国。

1969 年,著名的披头士乐队发行了最后一张唱片《艾比路》,该唱片的封面为四位歌手走在伦敦艾比路的一条斑马线上。

2012 年,艾比路斑马线被英国政府提升到文物地位,成为伦敦的文化地标。

④斑马线像是拦腰搭在道路上的白色飘带,看似简单朴素,却不是随意画出来的。

按照设置规范,斑马线最小宽度为3米,可以根据行人流量以1米为一级予以加宽,行人越多的地方斑马线越宽。

构成斑马线的白色平行粗实线的线宽为40~45厘米,两条平行粗实线之间的距离为60~80厘米。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设置斑马线呢?一是未设置人行过街设施的路口,二是行人横过道路较为集中的路段。

⑤作为城市交通生态中的一个重要标识,斑马线在指引车辆和行人有序通行、保护行人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漫漫车流中,法律赋予了斑马线上行人优先的路权,机动车临近时须减速避让,遇到行人正在通过时还应停车让行。

斑马线作用的发挥,需要机动车尊重行人的路权,也需要行人珍惜自己的权利,两者缺一不可。

⑥然而,现状并不令人乐观。

由于机动车和行人互争斑马线,致使斑马线成为交通事故的多发地。

据统计,我国近三年发生在斑马线上的交通事故多达1.4万起,致死人数高达3898人。

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行人在斑马线上散步等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⑦现在,为了提高斑马线的醒目程度,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有的城市在斑马线色彩搭配和视觉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如彩色斑马线、3D立体斑马线等。

随着手机的普及,低头族看手机过马路成为新的安全隐患,为此有的城市推出了闪灯斑马线在斑马线上安装多条醒目的灯带,斑马线在灯带的映照下与路口的信号灯同步变换颜色,为低头族过马路提供有效的警示。

⑧斑马线是城市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

唯有守法守序,才是对这道风景的最好守护——这,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

7.下列对第④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斑马线的宽度根据规范不应超过4米。

B.构成斑马线的白色粗实线须平行排列。

C.斑马线的宽度与人流量无关。

D.所有的路口都应设置斑马线。

8.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3分)9.文中提到,有的城市对斑马线设置进行了大胆尝试,你是否认同?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述理由。

(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

(14分)一个人的麦田①我读高三的时候,在我们那个地方,盛行陪读。

我所在的那个班,一半以上的家长都在陪读。

而我,似乎是一个孤独的另类,因为,整整三年,我的父亲从未到学校来看过我,我虽然并不奢望父亲陪读,可见到那些陪读的父母,心里还是隐隐发酸,直到那年高考,我才明白:父亲对我有着别样的期待,我并不是孤军作战。

②高考前两天,学校让我们自己调整,我调转方向,打道回家。

半年的闭关苦读,我和时节完全脱钩,回到家才惊地发现,满地金黄,漫天麦香,已到收麦季节。

时间过得真快。

更让我措手不及的是,巍峨多年的父亲已经开始佝偻,满头白发了。

C.第⑨段写自己没有丝毫嫉妒和埋怨,主要是父亲告诉我,他的任务是麦收,高考是我一个人的事,他帮不上忙。

D.文章叙述了高考前,我和父亲一起割麦的情形,写出了我的感受和启示。

E.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朴实的芳动者的形象,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树立了榜样。

13.文章标题一个人的麦田有何含义?请结合文章主题和下面的链接材料所述的情形,说说你对陪读现象的看法。

(4分)【链接材料】大部分学校特别是名校的周边,生活着陪读一族。

这些陪读的父母,有的放弃自己宽敞舒适的安乐窝,租住在学校周边狭小的出租屋里;有的甚至辞掉自己的工作,牺牲自己的事业,全身心照顾子女的学习与生活。

三、古诗文阅读。

(21分)(一)古诗文默写。

(4分)14.根据提示填空。

(4分)(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达渴望出仕而无人引荐的句子是:,。

(2)《送友人》中以景色描写比喻游子之心,故人之情的句子是:,。

(3)《卜算子·咏梅》词人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的词句是:。

(4)《马说》(韩愈)一文中写出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或怀才不遇的人时常感叹的句子)是:。

(二)古诗词赏析。

(4分)1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小题。

(4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诗中的“宦游”“无为”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2)说说这首诗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别具一格。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

(13分,16~18题每小题3分,19题4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乙】君子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①决焉?(选自《孟涂文集》)【注释】①[奚]怎么。

16.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反:反省)B.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达:到达)C.教学相长.(长:促进)D.舍.问,其奚决焉(舍:放弃,舍弃)17.下列各句中的“于”与“而或不达于事”中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C.只辱于奴隶人之手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1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甲】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选文【乙】论述了学与问的关系。

B.选文【甲】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也”,选文【乙】的中心论点是“君子之学必好问”。

C.选文【甲】开头“虽有嘉肴”一句设喻类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为引出下文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作铺垫。

D.两文的论证方法不同,选文【甲】主要是道理论证,选文【乙】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四、写作表达。

(50分)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台湾歌手齐豫演唱的歌曲《窗外有蓝天》,歌词如下:如果我的祝福,能够让你不再感到孤独,这属于春天的音符,我最美的祝福,是送给你成长的礼物。

如果我的付出,能够让你不再彷徨无助,我愿将所有的希望,化成亮丽的阳光,照亮你心灵最深处……擦亮你心窗,抹去尘埃,喔,你将会看见一一窗外依然有蓝天!请以“窗外有蓝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书写规范。

③不得抄袭。

④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等敏感信息。

参考答案1.A(3分)2.B(3分。

“参差不齐”:高低长短不齐。

此处可用“良莠不齐”)3.D(3分)4.A(3分。

“身材高大”主谓短语充当谓语)5.(1)示例:个别采访调查、分发问卷表进行调查、到图书馆调查图书借阅情况等(1分。

任选一项作答,表意准确即可)(2)(问题)示例:①对于中国古典小说,读原著的人少,看过影视的人多。

②对于外国名著,读过原著的多,看过影视的少。

③读过外国名著的人多,读过中国古典小说的人少。

④看过中国古典名著改编成影视的人,多于看过外国名著改著改编成影视的。

⑤读原著的人少,课外阅读情况不尽如人意。

(2分,选取其中两项回答问题,意思对即可。

)建议略(1分)。

(3)“略”。

6.(1)现身说法良师益友溢于言表(3分)(2)文明礼仪(1分);对子女严格要求(1分),对子女无比关爱和期待(1分)。

7. B(3分)8.(3分)具体说明近三年来,我国发生在斑马线上的交通事故之多,后果之严重(2分),强调了重视斑马线作用的重要性(1分)。

9.(4分)评分说明:态度正确,结合文本内容(2分),理由恰当(2分)。

示例1:认同。

这些大胆尝试增强了视觉效果,使斑马线更醒目,让行人和车辆能更清楚地注意到斑马线,尤其是为低头族提供了有效的警示,能更好地发挥斑马线的作用。

示例2:不认同。

斑马线有严格的设置规范,对其颜色、宽度、间距等都有明确的规定,随意改变既不符合设置规范,也有可能对路人的视觉造成干扰,不利于发挥斑马线的作用。

10.①欣慰②割麦③歉意④恣意挥毫(4分)1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麦收比作高考。

父亲用埋首割麦的激情来为我的高考助威,给我鼓励,我也深深感受到了父亲深沉的与别样的期待,同时也获得深刻启示。

(3分,修辞手法1分,赏析2分)12.AC(3分)13.一个人的麦田:在文中既指父亲一个人挥汗如雨收获麦子的麦田,又指我一个人赶赴的收获人生的高考。

(2分)陪读现象之我见:能理解天下父母对孩子的不尽关爱。

陪读在某种程度上能让孩子感受到近在咫尺的关怀与鼓励;但我更欣赏文中的我与父亲父亲选择了另一种陪伴与鼓励的方式,那就是我身教告诉孩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战场,都应在自己的战场中奋力挥洒,全力以赴,颗粒归仓,不负彼此的期望。

(2分,言之成理即可)14.(1)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3)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4)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4分,错、漏或添一字该小题不得分)15.(1)宦游:出外做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