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博物馆(一)综述

合集下载

博物馆文献综述

博物馆文献综述

博物馆文献综述博物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机构,承载着传承历史文化、展示人类智慧的重要使命。

通过对博物馆文献的综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功能与意义,以及其对社会和个体的影响。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博物馆的发展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传统的博物馆主要致力于收藏、保护和展示文物,以满足公众的观赏需求。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众的需求不断变化,博物馆也逐渐扩展了其功能和意义。

博物馆在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博物馆通过展览和教育活动,向公众传递历史知识、文化意识和科学观念。

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观众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增强对历史和艺术的欣赏能力。

博物馆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引领作用。

博物馆作为公共空间,可以促进社会交流和对话,推动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和谐。

博物馆还可以成为社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博物馆还承担着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

博物馆通过收藏、研究和保护文物,保留着人类智慧的瑰宝。

它们致力于保护文化多样性,防止文化遗产的流失和破坏。

在未来,博物馆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数字化的发展,博物馆将更好地利用新技术和媒体,提供更丰富、多样化的展览和教育体验。

博物馆也将更加注重社会参与和公众参与,打破传统的观众与展品之间的隔阂,鼓励观众的主动参与和创造性思维。

博物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机构,具有丰富的功能与意义。

通过对博物馆文献的综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功能与意义,以及其对社会和个体的影响。

博物馆不仅是文化遗产的守护者,也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它通过展览、教育和保护,承载着人类智慧的瑰宝,传递着历史的记忆,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游香港博物馆游记作文

游香港博物馆游记作文

游香港博物馆游记作文哎,说起那次游香港博物馆的经历,简直就是一场说走就走的穿越之旅,让我这心里头啊,到现在还跟揣了只小兔子似的,砰砰直跳呢!那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跟几个朋友一拍即合,决定去香港博物馆溜达溜达,长长见识。

一踏入那大门,嘿,那感觉就像是突然闯进了一个时光隧道,历史的尘埃扑面而来,却又带着一股子说不出的新鲜劲儿。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古董瓷器,一个个摆得整整齐齐,色彩斑斓,看得我眼花缭乱。

我忍不住凑近去瞧,那细腻的纹路,仿佛能听见古代工匠们轻声细语的雕琢声,心里头那叫一个震撼啊!旁边有个哥们儿打趣道:“这哪是瓷器啊,简直就是古代版的‘iPhone’,精美得让人爱不释手!”逗得我们一阵哈哈大笑。

再往里走,就是那些历史悠久的书画作品了。

一幅幅字画挂在墙上,有的龙飞凤舞,有的温婉细腻,看得我是目不暇接。

我站在一幅山水画前,那画面上的山水仿佛活了过来,云雾缭绕,山峰耸立,我仿佛能听到山间溪流潺潺,闻到那清新的空气,真是“身临其境”啊!这时候,旁边一位老先生悠悠地说:“看画啊,就是要用心去感受,每一笔每一划都藏着故事呢。

”听了他的话,我更是看得入了迷。

博物馆里还藏着不少宝贝呢,比如那些珍贵的青铜器、玉器,还有那些让人叹为观止的古代兵器。

我走到一件青铜鼎前,看着那斑驳的绿锈,心里头五味杂陈。

这鼎啊,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朝代的更迭,见证了多少历史的沧桑,如今静静地躺在这里,仿佛在诉说着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我轻轻地抚摸着它,仿佛能感受到它传递过来的温度,那是一种来自远古的温暖。

最让我难忘的是那个关于香港历史的展厅。

一走进去,就像是打开了一本厚重的历史书,一页页翻动着香港的风雨历程。

从渔村到繁华都市,从殖民统治到回归祖国,每一个展览品都承载着香港的记忆和梦想。

我站在那里,看着那些老照片、旧物件,心里头涌起一股子说不出的感动。

香港啊香港,你这座城市真是有太多太多的故事了!逛了一整天下来,虽然累得腿都酸了,但心里却是满满的收获和满足。

香港故宫简介英文作文

香港故宫简介英文作文

香港故宫简介英文作文英文:The Palace Museum in Hong Kong is a cultural treasure trove that offers a glimpse into the rich history and traditions of China. As a history buff, I was thrilled to visit the museum and learn more about the fascinating stories behind the artifacts and exhibits.One of the most impressive things about the Palace Museum is its vast collection of ancient Chinese art and artifacts. From delicate porcelain vases to intricately carved jade figurines, the museum houses a stunning array of treasures that showcase the incredible skill and craftsmanship of Chinese artisans throughout the ages.Another highlight of the museum is its stunning architecture. The Palace Museum is housed in a grand, traditional-style building that is adorned with intricate carvings, colorful murals, and sweeping rooflines. Walkingthrough the museum's halls and courtyards, I felt as though I had been transported back in time to ancient China.In addition to its impressive collection and architecture, the Palace Museum also offers a range of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programs for visitors. From lectures and workshops to traditional music and dance performances, there is always something new and exciting to discover at the museum.Overall, my visit to the Palace Museum was a truly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Whether you are a history buff, an art lover, or simply curious about Chinese culture, this museum is a must-see destination.中文:香港故宫是一个文化宝库,展示了中国丰富的历史和传统。

博物馆文献综述

博物馆文献综述

博物馆文献综述博物馆文献综述是对博物馆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和评述的一种学术形式。

通过对博物馆文献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博物馆的历史、发展、功能、管理和展览等方面的情况,为博物馆相关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在进行博物馆文献综述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步骤。

首先,要广泛收集相关文献,包括学术期刊、学位论文、研究报告和专著等。

然后,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和整理,确定适合综述的文献。

接下来,要对选定的文献进行仔细阅读和分析,提取出其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并进行比较和总结。

最后,根据分析和总结的结果,撰写博物馆文献综述。

博物馆文献综述的内容可以涵盖多个方面。

首先是博物馆的历史和发展。

通过研究相关文献,可以了解博物馆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了解博物馆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和变化趋势。

其次是博物馆的功能和作用。

博物馆不仅是收藏、保护和展示文物的场所,还承担着教育、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多种功能。

通过研究相关文献,可以深入了解博物馆的多重作用和社会影响。

另外,博物馆的管理和运营也是重要内容。

博物馆的管理涉及到组织结构、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展览策划和观众服务等方面,通过研究相关文献,可以了解博物馆管理的现状和问题,为博物馆的改进和发展提供参考。

在撰写博物馆文献综述时,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首先是文本的结构和段落的安排。

文章应该有明确的引言、正文和结论,段落之间要有明显的衔接和过渡。

其次是使用适当的标题,可以根据文献的内容和主题给段落进行分类和命名,以增强阅读流畅性。

另外,要注意句式的流畅和丰富多样的词汇的运用,使文章更具表达力和吸引力。

博物馆文献综述是对博物馆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的学术形式,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博物馆的历史、发展、功能和管理等方面的情况。

在进行博物馆文献综述时,需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和段落的安排,使用适当的标题和丰富多样的词汇,使文章更具表达力和吸引力。

同时,要保持文章的自然度和流畅度,避免让读者感到像机器生成的感觉。

关于博物馆的文献综述

关于博物馆的文献综述

关于博物馆的文献综述关于博物馆的文献综述如下:博物馆作为文化和历史的守护者,一直以来都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的职能和意义也在不断演变。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博物馆的研究日益深入,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一、博物馆的定义与历史博物馆作为一个机构,其定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

最初,博物馆被视为一个用于保存和展示文物的地方。

然而,随着人们对文化、历史和艺术的理解不断加深,博物馆的职能也逐渐扩展,包括教育、研究、展示和传播等。

在历史上,博物馆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然而,直到17世纪,随着科学和艺术的飞速发展,博物馆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兴起。

在此期间,一些知名的博物馆如大英博物馆、卢浮宫等相继成立,成为世界文化和历史的宝库。

二、博物馆的职能与意义现代博物馆的职能远不止于保存和展示文物。

教育成为博物馆的首要职能,美育成为其显性职能。

许多博物馆通过举办临时展览、讲座、工作坊等活动,为公众提供丰富的教育体验。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能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还能促进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此外,博物馆还是研究的重要场所。

许多学者和专家在博物馆进行深入的研究,为人类文化和历史的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博物馆也是文化交流的平台,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三、博物馆的发展趋势与挑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博物馆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博物馆带来了新的展示方式和传播手段,使得公众可以更加便捷地了解和接触博物馆的藏品。

然而,这也带来了版权、隐私和数据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随着社会对文化和历史的需求日益增长,博物馆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其职能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如何更好地履行教育、研究、展示和传播等职能,成为博物馆面临的重大挑战。

四、总结与展望总的来说,博物馆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意义和价值不容忽视。

在未来,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博物馆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香港中环旅游景点

香港中环旅游景点

香港中环旅游景点香港中环是香港岛上的一个商业和金融中心,也是香港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中环有很多旅游景点,包括博物馆、公园、街头艺术和购物区等。

以下是一份详细的旅游指南,介绍了中环的一些最受欢迎的景点。

一、博物馆1. 香港文化博物馆香港文化博物馆是一个展示中国文化历史和艺术品的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有丰富多彩的展览,包括陶瓷、书法、织锦等。

2. 香港历史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展示了香港从古至今的历史和文化。

它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展览,包括考古发现、传统手工艺品和民俗文化等。

3. 香港科学博物馆这个博物馆主要展示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

它有很多互动式展览,可以让游客更好地了解科学知识。

二、公园1. 维多利亚公园维多利亚公园是香港最古老的公园之一,也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旅游景点。

这个公园有很多花卉和树木,还有一个大型喷泉和一个小湖。

2. 金紫荆广场金紫荆广场是一个位于香港岛中环的大型开放空间,是香港政治活动和庆祝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

它有很多绿化带、雕塑和喷泉等。

三、街头艺术1. 中环地下街中环地下街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地下购物区。

这里有很多壁画、雕塑和装置艺术品,可以让游客在购物的同时欣赏到艺术品。

2. 荷李活道荷李活道是中环一个历史悠久的街区,也是香港最著名的街头艺术区之一。

这里有很多涂鸦、壁画和装置艺术品等。

四、购物区1. 伊利沙伯大厦伊利沙伯大厦是一个位于中环的高档购物中心,这里有很多国际品牌的专卖店和高级餐厅。

2. 中环地带中环地带是一个位于中环的购物区,这里有很多时尚的精品店、咖啡馆和餐厅等。

以上是关于香港中环旅游景点的一份详细介绍。

无论你是来参观博物馆,还是欣赏街头艺术,或者只是想购物和享受美食,中环都会为你提供丰富多彩的体验。

香港故宫博物院的文物的历史故事简介

香港故宫博物院的文物的历史故事简介

香港故宫博物院的文物的历史故事简介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前夕,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于6月22日正式开幕。

7月2日,她将正式向公众开放,将展出914件故宫珍贵文物,其中166件是一级文物。

据悉,这是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出境展览。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启用,是香港特区空前的文化盛事,开启了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建设的新一页。

从此,香港市民和全球游客在香港多了一个深具文化底蕴的新去处;青年人了解国家历史、认识国家文化,多了一个流连忘返、美不胜收的新天地;香港建设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多了一个具有历史内涵、现代元素的新载体。

开幕之后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会讲述三个故事。

她讲述的第一个故事是中国故事。

故宫展品集中国文物之大成,充分展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对于外国游客来讲,这是了解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窗口;对于香港市民特别是青年人来讲,更能由此回望我们祖先曾经走过的历程、留下的传世杰作以及其中所寄托的情感,更能从中体会民族自豪感,不仅知来处,更能明去处。

香港成功的“一国两制”故事是故宫文化博物馆所讲述的第二个故事。

“一国两制”实践过去25年在香港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在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和航空枢纽的地位上,也同样体现在新兴的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层面。

这座场馆之所以能够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来命名,百余件国宝级文物之所以能够走出故宫,充分显示出国家对香港的高度信任,对香港建设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充分支持。

兴建故宫文化博物馆,是香港特区政府主动向中央争取的,此举展现了特区政府的文化自信与传播中国文化的文化自觉。

这种相向而行,正是“一国两制”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

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建成启用,成为香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地标之一,成为具有香港特色的国际IP。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讲述的第三个故事是中外文明互鉴的故事。

香港早已是蜚声国际的亚洲艺术品交易中心和古董集散地,文化艺术底蕴深厚。

中环的荷里活道是全球著名的古董街,是中外收藏家们必至的“打卡地”,春秋两季的各种古董、艺术品拍卖会,从不会让发烧友们空手而归。

参观香港博物馆的作文

参观香港博物馆的作文

参观香港博物馆的作文
作文一
《香港博物馆之旅》
前几天,爸爸妈妈带我去了香港博物馆。

哇,那可真是个有趣的地方!
一进去,我就看到了好多好多以前没见过的东西。

有古老的衣服,它们看起来很漂亮,上面绣着好看的花纹。

还有各种各样的瓷器,有的小小的,有的大大的,都特别精致。

我记得有一个展区,里面全是以前香港人的生活用品。

像那种旧旧的收音机,还有大大的算盘,感觉特别神奇。

我就在想,以前的人们就是用这些东西生活的呀。

最让我兴奋的是看到了关于香港历史的介绍。

原来香港以前和现在有这么大的变化!以前的房子小小的,路也窄窄的,现在到处都是高楼大厦。

这一天在博物馆里,我学到了好多知识,真是太开心啦!
作文二
《有趣的香港博物馆》
小朋友们,我要给你们讲讲我去香港博物馆的经历,可好玩啦!
刚到博物馆门口,我就特别激动,迫不及待地想进去看看。

一进去,就像走进了一个大大的宝藏库。

我看到了好多古老的邮票,花花绿绿的,可好看了。

还有以前的钱,和我们现在用的一点都不一样。

有一个地方摆着好多玩具,都是爸爸妈妈小时候玩的那种,比如铁皮青蛙。

我就在想,他们小时候的玩具虽然简单,但是也很有趣呢。

在博物馆里,我还知道了香港以前有很多渔民,他们的船小小的,但是能捕到好多鱼。

这次去香港博物馆,我感觉自己像穿越了一样,看到了好多以前的东西,真是太棒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物馆”(Museum)一词,源于希腊文“缪斯庵”(Museion),原意为“祭祀缪斯的地方”。

缪斯是希腊神话中掌管科学与艺术的九位神女的通称。

1946年11月,“国际博物馆协会”在法国巴黎成立。

为促进全球博物馆和旅游事业的发展。

国际博物馆协会从1977年开始将每年的5月18日定为国际博物馆日。

中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国际博物馆协会,并成立了“国际博物馆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

2013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回忆+创意=社会变迁”。

根据维基百科资料显示,截止2013年5月18日,香港共有近60所博物馆,这些博物馆分别由个四机构管辖,分别是:1、康乐及文化事务署2、香港其他政府部门及公营机构3、教育机构及非牟利团体4、私营及其他组织香港的博物馆(1/4)主要介绍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管辖的18所博物馆。

香港太空馆香港太空馆前身为尖沙咀火车站,位于香港九龙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号,毗邻香港文化中心和香港艺术馆,占地八千平方米,于1977年7月16日动工兴建,并于1980年10月7日开幕。

太空馆定期举行各类型的天文展览及讲座,亦开放予学校,团体及公众参观。

太空馆拥有一个蛋形外壳建筑,在启用初期,因为该蛋型建筑(天象厅),是一格格正方形组成,所以很多市民都称它为“菠萝包”。

三栋屋博物馆在荃湾站附近,位于新界荃湾古屋二号。

馆址约2000多平方米,是香港文化博物馆的一个分馆。

全年免费入场。

1981年,香港政府宣布将三栋屋列为法定古迹。

并于1987年完成修建工程,加设了博物馆设施,正式对外开放。

供市民免费参观。

1990年三栋屋博物馆获亚太区旅游协会颁发“太平洋古迹大奖”。

香港文化博物馆前身为临屋区,位于香港新界沙田区文林路一号,兴建耗资超过8亿港元,2000年12月17日正式对外开放,馆内设有12个展览场馆,陈列面积达7,500平方米,展品内容涵盖历史、艺术和文化等诸多范畴,是香港最大型的综合性博物馆。

香港文化博物馆透过常设展览馆及专题展览馆的多元化展览及节目,让参观者在欣赏文物之余,还可以参与其中活动,寓学习于消闲。

博物馆亦出版季度博物馆通讯、制作教学资源册及工作纸,同时也举办相关讲座、学校节目、亲子/儿童活动、剧院节目和导赏服务等,鼓励不同社群参与博物馆活动。

上窑民俗文物馆香港文化博物馆的一个的分馆。

博物馆位于香港新界西贡北潭涌风景区内的自然教育径,占地500平方米,原址是一条建于19世纪末原籍广东宝安县黄草岭黄姓名族人之客家村落──上窑。

1981年香港政府将上窑村和邻近的一座灰窑被列为法定古迹。

1984年修复后改为民俗文物馆,对市民开放。

免费参观。

全馆以房舍、更楼、猪舍、牛栏、敞阔的晒坪和其他附设的建筑结构为主题,陈列各种客家农具和家庭用品,并附有相片及图片说明,重现上窑昔日的乡村风貌。

香港科学馆其前身为漆咸军营,是香港一所以科学为主题的博物馆,位于九龙西尖沙咀东,毗邻香港历史博物馆。

科学馆1991年4月18日对外开放。

是康文署辖下的博物馆中,每年平均参观人次最多的博物馆。

香港科学馆楼高4层,共16个展区,楼面总面积为13500平方米,拥有约500件展品,覆盖各不同种类之科学,其中约有70%展品,可供参观者亲自操作。

而整个科学馆大楼,是一个灵活的网络结构。

在馆外,灰色的柱梁便是这个网络中的结构性建筑,粉红色的砖墙部分可以按需要而改建,使科学馆在日后扩建或修改展览场地时,毋须大肆更改结构。

屏山邓族文物馆位于香港新界元朗屏山坑头村,介绍新界五大家族之一的邓氏家族历史及坪山文物径沿途古迹。

1898年中国与英国签署《展拓展=香港界址专条》后,屏山邓族与英军多次发生暴力抗争。

英当局于1899年4月建成旧屏山警署以维持治安及提供政府服务。

1997年政府与邓族达成协议,把建筑物改建为屏山邓族文物馆,并兼用作屏山文物径访客中心。

2002年由政府接管,耗资1,200万港元改建,保留及修缮大部分旧有设施,被列为三级文物建筑, 2007年4月15日正式开放,旧警署由三座建筑物组成,主楼是一座拱形长廊的双层建筑物,外墙为白色,屋顶其后加建瞭望台。

北面两层高的附翼大楼与主楼相连,亦建有白色外墙、开放式走廊及金字瓦顶,屋顶上矗立两座烟囱。

香港电影资料馆位于香港岛西湾河鲤景道50号,总面积7200平方米。

大楼高4层,每层的各半边作为藏品室和展览厅、电影院。

香港电影作为中华文化品牌风靡全球。

被誉为“中国梦工场”、“东方好莱坞”、“东方之珠”的香港,一直以来都是两岸三地大中华地区中的电影殿堂,为推广香港电影艺术,并为电影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大量资料,当时的市政局于1993年筹建资料,2001年1月3日启用。

目前,资料馆收藏电影拷贝超过5600部,亦收藏电影的相关资料,包括:剧照、剧本、电影海报、电影原声唱片、影片特刊和合约文件、电影奖座、道具等。

《时代杂志》将藏有丰富而珍贵的资料的电影资料馆形容为香港以及亚洲最伟大的视觉艺术宝藏和二十五项“游客不容错过的亚洲体验”之一。

1996年,香港电影资料馆已加入成为国际电影资料馆联盟(FIAF)成员,并与各国资料馆交流及分享电影保存修复经验。

香港视觉艺术中心香港视觉艺术中心位于香港岛金钟香港公园内的西面,为一所让视觉艺术家互相观摩学习交流创作发展的地方。

香港视觉艺术中心,前身是建于1900年旧域多利军营卡素楼,原为已婚军人宿舍,日军侵港期间大楼曾遭猛烈轰炸,战后才得以重新修复。

1979年,驻港英军将域多利军营交还香港政府。

1980年,前市政厅决定将军营改建为香港公园,卡素楼则于1989年2月改建为香港视觉艺术中心, 1992年4月28日正式启用。

卡素楼楼高三层,为爱德华古典复兴风格建筑。

建筑物像楼梯般以四个阶级组成以迁就陡斜地势。

东西两面原设有拱形列柱组成的阳廊,现时卡素楼已被列为香港一级历史建筑。

香港文物探知馆位于香港油尖旺九龙公园内,是古物古迹办事处的的一座展览馆。

属于三级历史建筑。

2005年10月29日对外开放。

香港文物探知馆展示香港的文物建筑专题及最新的考古发现;该馆经常举办专题讲座及导赏等活动,以促进民众,尤其是学生对香港文物的认识。

馆内有专题展览厅、演讲厅、教育活动室及参考图书馆等设施。

其中专题展览厅入口的铜门,是第三代香港汇丰总行大厦(1983年拆卸重建)的大门。

香港茶具文物馆茶具文物馆前身为旧三军司令官邸,又称旗杆屋,位于香港岛金钟红棉路10号,香港公园内。

茶具文物馆是座两层高的建筑,曾经是香港殖民地时期驻香港英军三军总司令的官邸,为香港现存最古老的英国殖民地色彩建筑物,亦是香港艺术馆的分馆,展览各种中国茶具文物。

茶具文物馆建筑物见证香港百年殖民历史,历史价值极高,现已列为香港法定古迹。

两层的展馆共分为六个展区,展览介绍中国人的饮茶历史,展出由唐代至近代的各式茶具。

基本藏品由罗桂祥捐赠,其中以宜兴茶具最富代表性,亦有展出中国陶瓷及印章。

该馆定期举办陶艺示范、茶艺活动及讲座等活动,以推广陶瓷艺术和中国茶文化。

香港艺术馆香港艺术馆位于香港九龙油尖旺区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号,历史可以追溯至1962年3月2日于香港大会堂高座顶层启用的香港博物美术馆,该馆1975年7月分拆为香港艺术馆及香港博物馆(香港历史博物馆前身)。

香港艺术馆则继续保留在香港大会堂高座顶层原址,负责艺术品的收藏,后迁于尖沙咀,毗邻香港文化中心及香港太空馆,组成展览馆建筑群。

新馆于1988年9月启动兴建工程,1991年11月15日落成启用,总面积约17,500平方米,是香港展览本地、中国及世界各地的艺术品的主要场地,馆藏逾15,700件、涵盖中国书画及古玩、古代文物、画作及香港艺术家的创作成果等。

香港艺术馆不时举行各类型的艺术展览。

香港铁路博物馆前身是大埔墟火车站,位于香港新界大埔墟市中心,是香港文化博物馆辖下分馆,专门介绍香港铁路运输历史。

大埔墟火车站于1913年建成,面积达6,500平方米,是前九广铁路重要车站之一。

1980年代电气化火车的引进,新大埔墟火车站于1983年启用,旧站随即关闭。

1984年该火车站原址被列为法定古迹,经修复和翻新后, 1986年12月21日起开放予市民参观。

该馆经常成为香港影视工作者的取景地。

随着两铁合并,馆内展览厅于2010年新增了香港地铁的简史,紧贴香港铁路的急速发展,展出一系列文物和历史图片,重塑昔日铁路的轨迹,透过不同时期的铁路标志、新支线概况等互动展品,带领参观人士穿梭铁路今昔。

香港历史博物馆位于香港九龙尖沙咀漆咸道南100号,其前身是1962年成立的香港博物美术馆,1975年7月由其拆分而来。

1998年4月1日易名为香港历史博物馆。

1998年7月政府共耗资3亿9千万港元搬迁至香港科学馆侧的现址,1998年9月28日开放。

香港历史博物馆总楼面面积17500平方米,常设展厅占地7000平方米,香港居民及游客介绍香港的历史,展览内容包括香港及南中国一带的考古发现、珍贵文物及资料等;涵盖自然生态、民间风俗及历史发展,向参观者呈现香港四亿年来的自然生态环境及历史故事。

并经常举办包括香港掌故等主题展览。

香港历史博物馆现有5家分馆,分别是:香港海防博物馆;李郑屋汉墓博物馆;罗屋民俗馆;孙中山纪念馆和葛量洪号灭火轮展览馆。

香港海防博物馆位于东喜道位于筲箕湾东喜道175号,是香港历史博物馆分馆之一,全馆面积约34,200平方米,由具百年历史的旧鲤鱼门炮台修建而成。

1885年,为防御法俄的威胁,英军于1887年修筑鲤鱼门炮台。

又于1890年建成布伦南鱼雷发射站,是当时世界上最具威力水下武器之要塞。

随后30多年间,了无战事,要塞一直无用武之地。

1941年12月8日,日本开始进攻香港。

新界及九龙沦陷后,守军立加强了防御,但最终还是失败,日本于12月19日占领要塞。

香港光复后,要塞成为了英军的操练场,1987年要塞正式退役。

1993年政府耗资约3亿港元,建成以香港海防历史为主题的博物馆。

2000年8月31日对外开放正式开放。

李郑屋汉墓博物馆位于香港九龙深水埗东京街道 41号,是香港历史博物馆的五间分馆之一。

1955年8月,香港政府在李郑屋村为市民兴建徙置大厦时,意外发现了一个东汉墓穴。

1957年市政厅接管了汉墓,1988年12月李郑屋汉墓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

墓的主人被认为是一个盐官,是东汉末年的避难贵族。

2005年1月,为纪念汉墓出土50周年,政府耗资100万元港币,进行复修工程,在墓室顶部建一个使用铁氟龙物料制成的天幕,防止风雨水侵蚀。

今日汉墓的墓室并不对外开放,但市民可以透过墓室门的玻璃,一睹这个建于东汉时期的墓室的内部情况。

罗屋民俗馆位于香港柴湾,是香港历史博物馆五间分馆之一。

罗屋建于清朝,具有200多年历史的古村屋。

18世纪,客家人自宝安迁徙至香港的柴湾,建村定居,客家人习惯以其姓氏来名其族屋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