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论文

合集下载

无人机使用论文3000字

无人机使用论文3000字

无人机使用论文3000字在近代战争中,无人机频繁出现并开始执行一些任务。

最常见的种类便是监视和侦察用无人机,军队发射无人机并将之应用于收集情报,追踪敌方目标等作用。

非常广阔,是未来战争模式主导思想民用无人机太浮躁了,这里就不讨论了,即排除大疆或者纵横这一类民用无人机厂商。

就单单说军用无人机,比如611,航天11院,航天9院。

无人机(UAV)是无人驾驶飞机(或飞行器)的简称。

有人驾驶飞机诞生不久,无人机就诞生了。

不过,由于技术的原因,早期的无人机故障频频,因而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早在20世纪60年代的越南战场上,美军就出动无人机3000多架次,完成照相侦察;战损评估、电子窃听、电子干扰(含投撒干扰丝)、撒布传单进行心理战等作战任务。

由于无人机体积小,可用非金属复合材料制造,雷达难于发现它,其损耗率不到10%。

1982年在黎巴嫩的贝卡谷地发生的以色列与叙利亚的战斗中,以色列用自己研制生产的“侦察兵”(Scout)无人机和“猛犬”(mastiff)无人机支持作战,大获成功。

他们将无人机分成三类,完成各自的任务。

一类装有电视摄像机,并将对地摄像的画面传回地面指挥所。

二旦发现叙方萨姆导弹发射架,便派出第二类无人机;它们带有雷达反射器,在叙军搜索雷达屏幕上宛如进攻的空袭飞机,诱使叙军萨姆导弹雷达开机。

此时,第三类无人机通过电子侦察接收萨姆导弹雷达发射的信号,进行分选后发到正在附近空中游弋的E-2C空中预警机和波音707数据处理飞机。

这两架飞机的计算机计算出萨姆导弹的位置,并将数据发给后续攻击机发射反辐射导弹,或发给地面指示地地导弹发射,摧毁萨姆导弹发射架。

就这样,以色列入摧毁了叙利亚设在贝卡谷地的20个导弹营中的19个,从而保障了以色列空军将叙方飞机击落79架、击伤7架,而己方只损失1架的辉煌战绩(以色列公布的数字)。

本世纪初的第一场战争即美英袭击阿富汗的战争中,美军动用大量“捕食者”侦察兼作战的无人机和“全球鹰”无人机,在阿富汗战场从事各种侦察和作战行动,有力地支持民空袭作战。

无人机应用技术论文优秀范文

无人机应用技术论文优秀范文

无人机应用技术论文优秀范文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无人机应用技术论文优秀范文》的内容,具体内容: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在我国的军事应用方面越来越广泛了,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无人机技术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无人机技术论文篇一:《试谈无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在我国的军事应用方面越来越广泛了,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无人机技术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无人机技术论文篇一:《试谈无人机测量技术》[摘要]文章分析了红外传感原理并自行设计红外传感器应用于无人机姿态测量方向,通过场地实验寻找倾角与电压关系,建立函数模型,进一步坐标变换找出测量信息与姿态角的关系。

在红外探头前端放置滤光片有效抑制太阳干扰情况下,进行机载飞行实验,通过与传统IMU测量的姿态信息做比对验证设计的可行性。

[关键词]无人机测量技术无人机稳定控制和导航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参数之一是姿态角。

传统姿态测量方法主要是惯性测量系统,但由于其硬件系统设计复杂,成本较高,陀螺仪在长时间工作时还存在累积误差,因此,想低成本地完成无人机自主控制仍旧比较困难考虑到红外温度传感器能感知天空地而间的热辐射的特点,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测量姿态信息的方法,相比传统姿态测量系统,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等特点。

采用新型的ARMCortex-M3内核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作为处理单元,使用两对红外温度传感器对飞机的俯仰和横滚信息进行姿态捕获,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满足一般无人机姿态测量的需求。

一、硬件设计飞机的稳定性是飞机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参数,它直接表征飞机在受到扰动后恢复到原始状态的能力。

其中,飞机的稳定性包括纵向、横向和航向稳定性,分别反映俯仰、滚转及方向的稳定特性。

本文所设计的基于红外传感原理的无人机姿态测量系统是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针对飞机飞行中在纵向和横向稳定性的控制。

无人机毕业论文

无人机毕业论文

无人机毕业论文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无人机技术逐渐成为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分支。

本文旨在探讨无人机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通过对无人机技术的深入研究,分析其技术特点、发展历程、应用前景等方面,为我国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无人机;技术;应用;发展趋势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无人机技术逐渐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

无人机在军事、民用、科研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分析无人机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为我国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3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无人机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第二章无人机技术概述2.1 无人机技术定义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简称UAV)是一种无人驾驶的飞行器,通过遥控或自主飞行实现空中作业。

2.2 无人机技术特点2.2.1 高度集成化无人机技术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航空、电子、计算机等,具有高度集成化的特点。

2.2.2 高度智能化无人机具备自主飞行、避障、任务规划等功能,具有高度智能化特点。

2.2.3 高度可靠性无人机在恶劣环境下仍能稳定飞行,具有高度可靠性。

2.3 无人机技术发展历程2.3.1 初期阶段(20世纪40年代60年代)无人机主要用于军事领域,如侦察、攻击等。

2.3.2 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90年代)无人机技术逐渐向民用领域拓展,如农业、气象、地质等。

2.3.3 现阶段(21世纪至今)无人机技术快速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拓宽,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

第三章无人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3.1 军事领域无人机在军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侦察、监视、攻击等。

3.2 民用领域3.2.1 农业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植保、施肥、喷洒农药等。

无人机安全管理措施论文

无人机安全管理措施论文

无人机安全管理措施论文摘要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无人机的安全管理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议题。

本论文旨在探讨无人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可行的管理措施,以降低无人机使用中的潜在风险。

通过加强无人机的注册与认证、加强飞行监控和空域管理、提高数据保护和隐私保密性,以及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等方面进行综述,从而确保无人机的合法、安全使用。

1. 引言无人机作为一种使用广泛的飞行系统,其带来了很多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这些风险包括飞行事故、隐私侵犯、恶意攻击等。

因此,无人机安全管理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无人机注册与认证、飞行监控和空域管理、数据保护和隐私保密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与执行等方面,提出一些有效的无人机安全管理措施。

2. 无人机注册与认证无人机注册与认证是确保无人机合法使用的基础。

通过对无人机进行注册登记,可以对无人机进行身份识别,方便监控和管理。

同时,无人机的注册还可以强制无人机所有者遵守相关规定和法律法规,并对违规行为进行惩罚。

此外,无人机的认证也可以确保飞行安全和质量可靠。

无人机通过认证后,具备了可飞行的资格,并且达到了技术和安全标准。

因此,无人机注册与认证是无人机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环。

3. 飞行监控和空域管理对无人机的飞行监控和空域管理是确保无人机飞行安全的重要措施。

在飞行监控方面,可以使用无线电频率监测系统、飞行记录器和实时监控系统等技术手段,对无人机的飞行状态进行监测和记录。

同时,对无人机的飞行轨迹和目的地进行严格管控,限定其飞行区域和高度,避免与其他飞行器发生冲突。

在空域管理方面,需要建立无人机专用的飞行区域,并根据不同的无人机类型和使用需求,制定相应的飞行规则和限制。

飞行监控和空域管理的有效实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飞行事故和其他潜在风险。

4. 数据保护和隐私保密无人机搭载了大量的传感器和相机等设备,可以进行高空航拍和数据收集等操作。

因此,保护无人机携带的数据和保障隐私成为了无人机安全管理的重要方面。

无人机技术与应用3000字论文

无人机技术与应用3000字论文

电力企业输电线路巡检工作中无人机的运用论文在当前形势下,电力企业的体制改革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供电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输电线路的分布也越来越广。

由于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采用人工方式对输电线路进行日常巡检已远远达不到要求。

而采用无人机巡检可以在第一时间查明故障位置,且不会受到地形条件的影响,同时,还可以实现多角度、全方位的巡检,进而从整体上掌握输电线路的运行状况。

可见,无人机的应用对于电力企业的输电线路巡检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 无人机的研究设计分析当前,在输电线路巡检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遥控直升机和四旋翼无人机。

应用无人机对输电线路进行全方位的巡视,可以迅速、准确地判断故障的发生点,大大提高巡视工作的效率。

从产生和自身结构来看,无人机是先进科学技术创新研究的产物,它的形成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1.1 技术方面遥控直升机采用的是普通直升机的气动布局,一般可以携带图像采集和实时传输设备,在飞行过程中,可以将所“看”到的各种信息通过传输设备及时传输到监控中心,从而大大提高输电设备巡视、检修工作的效率。

四旋翼无人机的气动布局结构是4 个旋翼相互对称分布。

这种结构设置使其具有较高的起降能力。

此外,四旋翼无人机还安装有减振云台和无线传输设备,在对输电线路进行巡检时,可以利用微型高分辨率的图像采集设备获得高清信息,并将所获信息及时传输到监控中心。

1.2 自身系统构成方面遥控式无人机的构成主体是遥控直升机的本体。

此外,遥控直升机还包括减振悬挂装置、信息采集和传输设备、地面图像的监视和操控系统等。

四旋翼无人机主要由本体和地面监控站构成。

1.3 功能方面1.3.1 无人机的功能分析应用遥控直升机巡检的工作流程是由人工进行遥控飞行或者悬停在输电线路的上空,而后再利用信息采集设备对线路的图像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和传输;应用四旋翼无人机巡检的工作流程是在地面站的引导下,根据输电线路的布设状况进行信息的采集和传输。

民用无人机毕业论文

民用无人机毕业论文

民用无人机毕业论文无人机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项技术,其广泛的应用领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在民用领域,无人机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样化,从航拍摄影到快递配送,无人机正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民用无人机的发展现状、应用前景以及相关的技术挑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民用无人机的发展现状。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无人机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无人机,并将其用于航拍摄影、旅游观光等领域。

此外,一些创新公司也开始探索无人机的商业应用,比如无人机快递配送、农业植保等。

这些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为人们提供了更多便利。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民用无人机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无人机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在航拍摄影领域,无人机可以提供更高质量、更具创意的摄影作品。

在旅游观光方面,无人机可以为游客提供独特的视角,增加旅游体验的乐趣。

此外,无人机快递配送的潜力也不可忽视。

通过无人机配送,可以实现更快速、更高效的物流服务,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然而,民用无人机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技术挑战。

首先是飞行安全问题。

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的应用需要考虑到飞行安全的问题,避免与其他飞行器或建筑物发生碰撞。

此外,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和飞行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也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另外,民用无人机的电池续航能力也是一个限制因素。

目前,大多数无人机的续航时间较短,需要频繁更换电池,这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和效率。

为了克服这些技术挑战,需要进一步研发和改进无人机的相关技术。

例如,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感知和避障技术,提高无人机的飞行安全性。

同时,可以通过优化飞行控制算法,提高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和控制精度。

此外,还可以研发新型的电池技术,提高无人机的续航能力,延长其飞行时间。

总结起来,民用无人机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多样化。

然而,要实现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的广泛应用,还需要解决一些技术挑战。

通过不断的研发和创新,相信无人机技术会取得更大的突破,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创新。

无人机应用技术论文

无人机应用技术论文

无人机应用技术论文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无人机应用技术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无人机应用技术论文篇一无人机航测技术的应用分析【摘要】以生产项目为例,以无人机航测的技术流程为主线,介绍了无人机航测技术方面的应用分析。

【关键词】无人机、航测技术【Abstract】Production project as an example, the unmanned aerial technology process, introduced the UAV aerial application analysis.【Key woerds】UAV、aerial surveying technology中图分类号:V27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 引言无人机航测遥感技术是继卫星遥感、飞机遥感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航空遥感技术,在应急测绘保障、国土资源监测、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它是一种机动灵活、可以实现快速响应的一种航测技术。

但也存在影像重叠度不规则、像幅小、影像倾角大、旋偏角大,影像有明显畸变等问题,这些情况都对现有无人机航测技术提出了挑战。

本文从生产案例出发,以无人机航测技术为主线,对生产过程中无人机航测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1 生产实践1.1主要技术依据《无人机航摄系统技术要求》(CH/Z3002-2010);《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3005-2010);《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CH/Z 3003-2010);《低空数字航空摄影外业规范》(CH/Z 3004-2010) ... ...1.2 数据源及预处理1.2.1 数据源本测区选用无人机航空摄影获取的真彩色影像,航摄面积为10平方公里。

航摄仪采用Canon EOS 5DMarkⅡ,焦距为:35mm,相幅大小为:5616×3744,像元分辨率为6.41um。

无人机毕业论文

无人机毕业论文

无人机毕业论文无人机毕业论文近年来,无人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无人机的广泛应用领域,包括农业、物流、环境监测、救援等,使其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从无人机的历史发展、应用领域、技术挑战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发展无人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无人机主要用于军事领域,用于进行侦察和攻击任务。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无人机开始进入民用领域,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无人机开始被用于农业领域,用于进行农作物的喷洒和植保。

这一应用领域的拓展,为无人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应用领域无人机的应用领域日益扩大,涵盖了多个行业。

其中,农业是一个重要的领域。

无人机可以通过搭载传感器和摄像机等设备,对农田进行巡查和监测,帮助农民及时发现病虫害和缺水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无人机还可以进行农作物的喷洒和植保,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物流是另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

无人机可以通过空中运输的方式,快速、高效地完成货物的运输任务。

尤其是在偏远地区或者紧急救援的场景下,无人机的运输能力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无人机还可以用于快递配送、城市交通监测等任务。

环境监测也是无人机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无人机可以搭载各种传感器,对大气、水质、土壤等环境指标进行监测。

通过无人机的高空视角和灵活机动性,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环境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环境。

三、技术挑战虽然无人机的应用前景广阔,但是在技术上还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得到保障。

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风速、气流等外界因素的影响,需要具备稳定的飞行能力。

此外,无人机的安全性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在人员密集区域或者敏感场所的应用中,需要确保无人机的飞行安全。

其次,无人机的能源问题也需要解决。

目前,无人机的续航能力还有限,无法长时间飞行。

因此,如何提高无人机的续航能力,延长其飞行时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军无人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摘要:无人机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一世纪20年代,应技术进步和战争需求,无人机已逐渐发展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武器装备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无人化也已日益成为未来战争发展的方向之一,同时无人机也正在向民用化发展。

进入20世纪末,无人机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并先后形成三次发展浪潮。

目前,世界各主要国家尽管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各异,但无不积极研制开发无人机,在进一步发展军事用途的同时又扩展到民用领域,一个无人机发展高潮正在到来,未来的发展各种技术和用途也趋于完善。

关键词:无人机现状发展趋势技术进步2004年3月28日,美国媒体的一则消息引起国际航空界尤其是军方的高度关注,当日凌晨一架翼展 1.5m、机长3.6m的X243A试验型飞行器在从B252战略轰炸机上分离后,依靠火箭助推到30500m高空,以Ma=7的速度搏击长空。

消息一出,使得本来就炙手可热的无人机问题再次升温。

无人机所以会受到如此重视,其原因是自身所拥有的独特优势,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防空武器的性能日益提升,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有人机在空战中的风险程度,而无人机则适应了现代战争对减少乃至避免人员伤亡的要求。

再则,从研制、使用和维护成本看,相当于有人机而言,无人机的研制、使用和维护成本要低廉得多。

更何况,无人机因其自身的优越性能,可以在超低空和超高空长时间盘旋,较之有人机其活动空间和范围更为广阔。

有鉴于此,研制和发展无人机成为各国军方尤其是发达国家军方的重要选择。

近年来,无人机的研制和发展在许多国家受到极为广泛的重视,为进一步促进和推动无人机的研制和发展进程,本文拟就世界各国无人机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一系统介绍和分析,以期在无人机研制和发展方面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

一、世界各主要国家无人机发展现状(一)美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以航空航天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为无人机研发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美军无人机研发渐入佳境,并逐步形成无人机研制5原则,即:1)以作战理论和作战需求为牵引,从“有什么无人机打什么仗”向“打什么仗就生产什么无人机”阶段前进;2)以实战使用战场检验为标准,从“试验检验定型”向“实战检验改进定型”阶段前进;3)以“先进概念技术验证”为先导,重视技术预研,从“仓促立项技术研制”向“技术预研成熟立项”阶段前进;4)以节约成本提高性能为根本,从“单纯追求技术性能”向“技战性能与成本兼顾”阶段前进;5)以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为核心,统一领导,加强管理,提高项目研制效率效能。

在这5原则指导下,美军21世纪初无人机研制高潮迭起。

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世界微型武器发展出现高潮。

美军意识到微型无人机体积小、质量轻、造价低和隐形好,更加符合21世纪美军作战理论和作战需求,研制微型无人机具有特殊深远意义。

20世纪90年代初,美军先进概念验证显示了微型无人机技术上的可行性。

1997年12月,美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选定了6种微型无人机研制方案,投资1200万美元支持投标公司研制。

2000年1月,美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举行1997年12月微型无人机招标研制中期检验,预计微型无人机能在2003年装备美军。

其中包括:微星无人机、克里卜里无人直升机、黑寡妇无人机、微船无人机、昆虫无人机、美钞无人机。

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美军发现现役的先锋猎人和捕食者无人侦察机存在相当问题:1)隐形性能差,巡航速度慢,生存能力不足;2)全天候侦察能力不足,对移动、隐蔽目标侦察能力不足。

因此,美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决定研制新型无人侦察系统,如新型“传感器飞机”系统、新型隐形无人侦察机系统。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美国政府、国会和军方对无人作战飞机寄予厚望。

美国空军研究实验认为,无人作战飞机的出现将是战术性空中力量的一场革命,可用于执行高风险或高回报的各种任务。

1998年3月,美国防部批准无人作战飞机计划进入技术可行性研究阶段。

2001年3月,美总统布什公开表示,无人作战飞机的研制已经成为美国当务之急,未来几年,美国将拨款100亿美元专项资金研制开发。

2001年6月,美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约翰W・华纳曾许诺2001年为无人作战飞机研制项目追加 1.46亿美元的经费,并认为到2010年时,美空军大约1/3的作战飞机应该替换成无人作战飞机。

据美国国防部网站2003年3月18日报道,美国防部长办公室对无人机作战的预测认为,美国防部在未来10年,将花费100亿美元以上大量购买无人机,这将是上世纪90年代美国在无人机上花费总额的3倍多。

在1990—1999年间,美国防部在无人机的研制、采办和使用方面的花费约为30多亿美元,而在目前所计划的2002—2007财年无人机项目预算达到了71亿美元。

美国防部长办公室称,在未来10年里,美国防部将研制使用F216飞机大小的无人机,这种无人机将能执行各种战斗任务,包括压制敌军防空力量、实施电子攻击和纵深攻击遮断等。

到那时,旋翼无人机将具有非常长的续航时间(18h~24h)。

在未来的25年中,无人机可能具有“生物变体机体”,这种机体对于不同任务和飞行条件的无人机可以优化其布局。

无人机的地面控制站可能从目前的几吨重的拖车进化为一种单兵系统,仅通过一个头盔就可操纵无人机。

总之,美军无人机将沿着“侦察2打击”一体化方向发展。

特别是美军研究SOV和FSV技术,反映了美军准备打造从美国本土攻击全球任何地点的能力,而且部分反映了美空军正准备从单纯的空军转变为航空航天军。

如果美空军能实现从美国本土向世界任何地点发动攻击,无疑将提高美军攻击的保密性、灵活性和冒险性,最终实现美军战场“无人化”作战。

(二)俄罗斯据俄罗斯Interfax新闻署最近报道,俄罗斯2003年国防采购订单中没有编队2П无人机系统,该无人机是目前处于生产中的唯一一种无人机,供俄罗斯武装部队使用。

人们可能会以为这表明俄罗斯对无人机计划的重视程度降低了,但事实并非如此。

目前,俄罗斯部队保留了两种型号的无人机,老的一款是VR23Reis系统、第二种重要的无人机是蜜蜂21T无人机构成的编队2П系统。

此外,还决定研制三种新型的无人机系统:战术编队2П系统,由蜜蜂无人机构成;编队2А系统,由啄木鸟(Dyatel)无人机构成;编队2ф系统,由鹰(Korshun)无人机构成。

目前,所有的俄罗斯无人机作战单元都减少了编制,每个作战单元都只保留了“基本框架式”的构成,但只要需要,它们能够很快地动员和部署起来。

无人机被集中在一个主要的无人机基地,以降低维护费用,这样做和俄罗斯不再新购无人机这种做法的目的都是为了集中所有可能的资源用于研究和研制俄罗斯的下一代无人机,新无人机将在俄罗斯武装部队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俄罗斯在研的新型无人机中有苏霍伊的S262战略长航时无人机,这款无人机与美国的全球鹰无人机有些类似,该系统的研制工作处于比较先进的状态。

S262将拥有模块化的侦察设备,可完成图像收集和SIGINT信号情报侦察综合任务。

同时,S262还拥有ECM系统。

据信,一种中航时的无人机可能正由杜波列夫设计局设计,但这项计划属于高度保密的计划。

一些媒体还报道说,俄罗斯在从事隐身无人机或作战无人机(UCAV)的研制。

至于编队2П,将可能被现代化,或被一种全新的系统所替代,甚至于更小型的无人机也可能接受这样的命运。

(三)欧洲2002年11月8日,法国正式公布了开发下一代无人机的两项发展计划。

在未来6年中,这两项将耗资15亿美元的计划将包括为法国空军研制的中空战略无人机和为法国陆军研制的多任务战术无人机。

按照要求,新的无人机将在2008年后开始服役。

英国防部正打算投入9亿美元实施守望者多任务无人机计划,以增强和取代不死鸟无人机。

作为英国国防部21世纪机载情报、监视、目标获取与侦察系统计划的核心,守望者预计在2005或2006年部署。

德国同美国加快了联合研制德国版全球鹰的步伐。

这只“混血”的欧洲鹰于2003年春在德国进行了一系列飞行试验。

瑞典萨伯航天公司于2002年7月公布了新型无人机“瑞典尖端研究构型”(SHARC)的最新进展。

瑞典计划于2020年前将其革命性的网络———中心联合指令控制(C2)系统投入服役,而该无人机正是构成新系统的基础。

透过欧洲诸强急促的脚步,新世纪欧洲军用无人机发展的总体趋势也渐露端倪。

1)无人机担负的任务将趋于扩大化。

战术无人机将被赋予多种任务。

新世纪,欧洲各国正把多任务、多传感器作为战术无人机发展的主要方向;无人侦察机已由战术侦察向战略侦察范围扩展。

2)无人机机体将趋于隐形化。

3)无人机的测控、传输系统将趋于通用化。

通用化的测控、传输系统可以控制不同型号的无人机,综合显示不同机型的飞行轨迹,有利于实现无人机的编队飞行和战场上的灵活部署。

它的广泛应用将极大地提高无人机的作战效能。

4)降低成本的方式将多元化。

尽管欧洲各种无人机研发计划如雨后春笋,但各国始终把降低成本置于优先考虑的位置。

德国军方在新一代无人机计划中曾明确表示;德国对于无人机的设计标准是价格;英国对于是否研制无人战斗机始终犹豫不决,成本因素首当其冲。

各国目前的解决途径主要包括:一是加大合作力度,共同分担费用;二是将无人机与有人机研究计划纳入同一个体系结构,充分利用通用性资源,同时实现无人机与有人机之间的信息共享;三是开发柔性化的平台和模块化的任务设备;四是提高不同种类无人机设备的通用性。

由于制造成本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许多国家把研制具有通用性的设备作为解决无人机成本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5)无人战斗机将成为新的发展热点。

自美国的捕食者在“持久自由”行动中开创无人机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的先例后,欧洲各国都纷纷加大了对无人战斗机的研发力度。

欧洲各国已经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无人战斗机将成为未来空战中最具破坏力的威胁之一,是争夺制空权的一个重量级筹码。

(四)以色列以色列的无人机发展是在20世纪60—70年代引进美国石鸡军用无人机后,通过仿制和改进,逐步发展起来的。

早在1973年,以色列便成功使用无人机实施诱骗并摧毁了埃及地空导弹阵地。

目前,以色列在这一领域已取得了非常骄人的成绩,并一跃使其成为无人机世界强国。

以色列无人机迄今已经发展了三代,第一代为侦察兵无人机,第二代为先锋无人机,第三代主要是探索无人机、猎人无人机,以及中空长航时、多用途苍鹭无人机。

现正在研制具有攻防能力的第四代无人机,如通过在其哈比(Harpy)反辐射无人机上加装先进传感器,使其成为多用途无人攻击机。

(五)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在无人机的研制方面起步很早。

1948年,澳大利亚航天科技局就开始使用金迪维克(Jindivik)M.4A无人靶机。

到20世纪80年代为止,该无人机已经售出500多架。

独立的金迪维克无人机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作战经验,充分说明了其作为军用设备的成本利用的有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