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学案
高中政治 必修一 学案 第一课第二框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二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一.目标设定1.背诵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历史前提、理论基石、创立标志。
2.了解社会主义实践历史。
二.自主学习(5分钟)1.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2)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1)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2)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标志:3.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1)1917年俄国爆发了_____________,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
(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①②③三.讨论学习与成果展示(30分钟)1.为什么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2分钟)2.十月革命有什么意义?(2分钟)3.小组合作翻译:(16—20分钟)历史无过,今人何辜生产关系为生产,生产能力是本根。
原始奴隶封资社,猿奴农工各人生。
原始社会最低级,共占共产又平分。
氏族成员来管事,身无特权不压人。
随着土地被私分,私有制度始成真。
主人富有占资料,奴隶有主无人身。
两大阶级初对立,矛盾难解又难分。
要说国家何处来,军队法庭监狱成。
金属城市造文字,迈入文明时代门。
大周分封入封建,君主专制等级森。
可怜土地是命根,地主收租到黄昏。
封建末期资本聚,生产过剩留病根。
生产已经社会化,生产资料归私人。
剩余价值被夺取,工人何处度余生?社会主义曾空想,一纸宣言终诞生。
剩余价值揭人事,唯物史观断乾坤。
劝君惜取少年时,莫待白发赋来生。
千年万载妒星辰。
四.典题训练(2分钟)1.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奠定这一飞跃的理论基石是( )①阶级斗争理论②劳动价值论③唯物史观④剩余价值学说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2.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②消灭了私有制③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④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将在短期内自行消亡。
新人教生物必修一(学案+练习)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新人教生物必修一(学案+练习)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1.组成细胞的元素(1)元素的来源、分类和存在形式。
(2)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在元素组成上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①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在元素种类上具有统一性。
②差异性:同一种元素在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中的相对含量差别很大。
2.组成细胞的化合物(1)上图中a 表示水,b 表示蛋白质,c 表示脂质,d 表示糖类和核酸,e 表示无机盐。
(2)化合物的种类⎩⎨⎧无机化合物:a 、e (填字母,下同)有机化合物:b 、c 、d(3)化合物的含量⎩⎨⎧鲜重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b 鲜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a 干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b二、细胞中的无机物1.细胞中的水(2)自由水/结合水与代谢、抗逆性的关系。
⎩⎨⎧比值高→细胞代谢旺盛比值低→细胞代谢水平降低,但抗寒、抗旱 等抗逆性增强2.细胞中的无机盐1.在沙漠植物仙人掌的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 × )2.在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的数目最多。
( √ ) 3.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
( × )4.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CaCO 3构成骨骼、牙齿等。
( × ) 5.Mg 参与构成叶绿体中的各种色素。
( × )1.有关细胞中无机物的归纳与整合(1)衍射法归纳水。
(2)无机盐功能归纳整合。
2.验证某种矿质元素的生理功能(1)实验设计。
①对照组:植物+完全培养液―→正常生长。
②实验组:(2)实验中的对照分析。
①空白对照⎩⎨⎧对照组:植物+完全培养液实验组:植物+缺X 培养液②自身对照⎩⎨⎧对照组:缺X 培养液(加入无机盐X 之前)实验组:加入无机盐X 后(3)实验成功的关键。
①实验中应保证实验材料的统一性,即材料的种类、生长状况应一致等。
②实验组用只缺X 的缺素培养液,对照组用完全培养液,不能用蒸馏水作对照。
新人教生物必修一(学案+练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新人教生物必修一(学案+练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2.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影响因素(1)图示表示的跨膜运输方式中,甲为主动运输,乙为自由扩散,丙为协助扩散,丁为协助扩散。
(2)图中物质a为载体蛋白,b为通道蛋白,c为载体蛋白。
它们都属于转运蛋白。
(3)影响跨膜运输方式的因素:甲为载体蛋白和能量,乙为浓度差,丙、丁为浓度差和转运蛋白。
1.主动运输都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
(√)2.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
(×) 3.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转运蛋白的作用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
(×) 4.低温不影响矿质离子的吸收速率。
(×)5.新生儿从乳汁中获得抗体需要消耗能量。
(√)6.同种物质进出同一细胞的方式一定相同。
(×) 7.以胞吐的方式排出细胞的物质不一定都是生物大分子。
(√)1.膜上的两种转运蛋白比较3.不同因素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影响(1)影响因素。
(2)曲线分析。
4.探究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实验设计思路(1)探究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
(2)探究是自由扩散还是协助扩散。
5.归纳概括同一物质的不同运输方式考向1|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判断1.下图为动物细胞的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根据乙侧耗能的情况可知,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B .图示中葡萄糖的跨膜运输方式与细胞吸收水分的方式相同C .图中a 和b 不是静止的,其运动的特性有利于物质的跨膜运输D .用胰蛋白酶处理细胞膜,会影响葡萄糖、Na +等物质的运输B 解析:动物细胞内的K +浓度远高于细胞外,会通过主动运输将K +运到细胞内(图中K +进细胞耗能),而Na +正好相反,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将Na+运输到细胞外(图中Na+出细胞耗能),据此可判断甲侧是细胞外,乙侧是细胞内,A正确;图中细胞吸收水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与图中葡萄糖的跨膜运输方式不同,B错误;图中的a是磷脂双分子层,b为蛋白质,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大都可以运动,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利于物质的跨膜运输,C正确;葡萄糖、Na+等物质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用胰蛋白酶处理细胞膜,会破坏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进而影响到葡萄糖、Na+等物质的运输,D正确。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学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学案§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学案一、机械运动1.定义: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无论是巨大的天体,还是微小的原子、分子,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
运动是,静止是。
二、物体和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的点。
①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因而其突出特点是“具有质量”和“占有位置”,但没有大小,它的质量就是它所代替的物体的质量。
②质点没有体积,因而质点是不可能转动的。
任何转动的物体在研究其自转时都不可简化为质点。
第一章第2页③质点不一定是很小的物体,很大的物体也可简化为质点。
同一个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又不能看作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 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
3.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实际问题简化为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学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之一,这种思维方法叫理想化方法。
质点就是利用这种思维方法建立的一个理想化物理模型。
思考题:1.能否把物体看作质点,与物体的大小、形状有关吗?2.研究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能否把汽车看作质点?要研究这辆汽车车轮的转动情况,能否把汽车看作质点?3.原子核很小,可以把原子核看作质点吗?第一章第3页三、参考系1.定义:.2.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运动,得到的结果会。
3.参考系的选择: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选取参考系时要考虑研究问题的方便,使之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的简单。
在不说明参考系的情况下,通常应认为是以为参考系的。
四、坐标系:1.坐标系:为了定量研究运动,必须在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这样才能应用数学工具来研究运动。
2. 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可以以这条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建立直线坐标系。
第一章第4页第一章第5页【学习心得】课后练习与提高1.下述情况中的物体,可视为质点的是()A.研究小孩沿滑梯下滑。
新人教生物必修一(学案+练习)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应用

新人教生物必修一(学案+练习)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应用1.温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原理细胞呼吸是一系列酶促反应,温度通过影响酶活性进而影响细胞呼吸速率应用①保鲜:水果、蔬菜等放入冰箱的冷藏室中,可延长保鲜时间;②提高产量:温室中栽培蔬菜时,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可降低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高蔬菜的产量2(1)原理:O2是有氧呼吸所必需的,且O2对无氧呼吸过程有抑制(填“促进”或“抑制”)作用,对有氧呼吸过程有促进(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2)应用:①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抑制破伤风芽孢杆菌等厌氧细菌的无氧呼吸。
②作物栽培中的中耕松土,保证根的正常细胞呼吸。
③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防止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④稻田定期排水,抑制水稻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防止酒精中毒,导致烂根,甚至死亡。
3.CO2浓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原理CO2是细胞呼吸的最终产物,积累过多会抑制(填“促进”或“抑制”)细胞呼吸的进行应用在蔬菜和水果保鲜中,适当增加CO2浓度可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1)原理。
①间接影响:细胞内的许多生化反应需要水的参与,自由水含量升高,细胞呼吸加快。
②直接影响:水是有氧呼吸的反应物之一。
(2)应用。
①抑制细胞呼吸:晒干的种子自由水含量降低,细胞呼吸减慢,有利于储藏。
②促进细胞呼吸:浸泡种子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1.中耕松土、适时排水都是通过改善氧气供应来促进作物根系的呼吸作用。
( √ )2.破伤风芽孢杆菌易在被锈钉扎过的伤口深处繁殖,原因是伤口深处氧气缺乏。
( √ )3.酿酒过程的早期需要不断通气的目的是促进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酒精。
( × )4.慢跑时,氧气供应不足,肌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 × )1.影响细胞呼吸的内部因素2(1)温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曲线。
①a点为呼吸酶的最适温度,细胞呼吸速率最快。
②温度低于a点时,随温度降低,酶活性下降,细胞呼吸受抑制。
高中数学必修一 (学案)三角函数的应用

三角函数的应用【学习目标】会用三角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可以利用三角函数构建刻画事物周期变化的数学模型.【学习重难点】三角函数的实际应用问题。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知识点一:函数y=A sin(ωx+φ),A>0,ω>0中各参数的物理意义知识点二:三角函数模型应用的步骤三角函数模型应用即建模问题,根据题意建立三角函数模型,再求出相应的三角函数在某点处的函数值,进而使实际问题得到解决.步骤可记为:审读题意→建立三角函数式→根据题意求出某点的三角函数值→解决实际问题.这里的关键是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先根据题意设出代表函数,再利用数据求出待定系数,然后写出具体的三角函数解析式.知识点三:三角函数模型的拟合应用我们可以利用搜集到的数据,做出相应的“散点图”,通过观察散点图并进行数据拟合,从而获得具体的函数模型,最后利用这个函数模型来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状元随笔解答三角函数应用题应注意四点(1)三角函数应用题的语言形式多为“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并用,阅读理解中要读懂题目所要反映的实际问题的背景,领悟其中的数学本质,列出等量或不等量的关系.(2)在建立变量关系这一关键步骤上,要充分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并用的思维方式来打开思想解决问题.(3)实际问题的背景往往比较复杂,而且需要综合应用多门学科的知识才能完成,因此,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应当注意从复杂的背景中抽取基本的数学关系,还要调动相关学科知识来帮助解决问题.(4)实际问题通常涉及复杂的数据,因此往往需要用到计算机或计算器. 教材解难: 教材P 248思考不对.因为这条船停止后还需0.4h ,若在P 点停止,再经0.4h 后船驶出安全水深. 基础自测:1.商场人流量被定义为每分钟通过入口的人数,五一某商场的人流量满足函数F (t )=50+4sin t2(t ≥0),则在下列哪个时间段内人流量是增加的( )A .[0,5]B .[5,10]C .[10,15]D .[15,20]解析:由2k π-π2≤t 2≤2k π+π2,k ∈Z ,知函数F (t )的增区间为[4k π-π,4k π+π],k ∈Z .当k =1时,t ∈[3π,5π],而[10,15]⊆[3π,5π],故选C .答案:C2.在两个弹簧上各挂一个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小球,它们做上下自由振动,已知它们在时间t (s )时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s 1(cm )和s 2(cm )分别由下列两式确定:s 1=5sin ⎝ ⎛⎭⎪⎫2t +π6,s 2=5cos ⎝ ⎛⎭⎪⎫2t -π3. 则在时间t =2π3时,s 1与s 2的大小关系是( )A .s 1>s 2B .s 1<s 2C .s 1=s 2D .不能确定解析:当t =2π3时,s 1=-5,s 2=-5,所以s 1=s 2. 答案:C3.如图是一向右传播的绳波在某一时刻绳子各点的位置图,经过12周期后,乙的位置将传播至( )A .甲B .乙C .丙D .丁解析:相邻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间隔区间长度为半个周期,故选C . 答案:C4.简谐振动y =12sin ⎝ ⎛⎭⎪⎫4x +π6的频率和相位分别是________.解析:简谐振动y =12sin ⎝ ⎛⎭⎪⎫4x +π6的周期是T =2π4=π2,相位是4x +π6,频率f =1T =2π.答案:2π,4x +π6 二、素养提升题型一:三角函数在物理中的应用例1:已知弹簧上挂着的小球做上下振动,它离开平衡位置(静止时的位置)的距离h (cm )与时间t (s )的函数关系式为:h =3sin ⎝ ⎛⎭⎪⎫2t +π4.(1)求小球开始振动的位置;(2)求小球第一次上升到最高点和下降到最低点的时间; (3)经过多长时间小球往返振动一次?(4)每秒内小球能往返振动多少次? 解析:(1)令t =0,得h =3sin π4=322,所以开始振动的位置为平衡位置上方距离平衡位置322cm 处.(2)由题意知,当h =3时,t 的最小值为π8,即小球第一次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为π8s .当h =-3时,t 的最小值为5π8,即小球第一次下降到最低点的时间为5π8s .(3)T =2π2=π,即经过约πs 小球往返振动一次.(4)f =1T =1π,即每秒内小球往返振动1π次.令t =0解1 →令h =±3解2 →问题3即求周期T→问题4即求频率f T 的倒数方法归纳:处理物理学问题的策略(1)常涉及的物理学问题有单摆、光波、电流、机械波等,其共同的特点是具有周期性. (2)明确物理概念的意义,此类问题往往涉及诸如频率、振幅等概念,因此要熟知其意义并与对应的三角函数知识结合解题.跟踪训练1:已知弹簧上挂着的小球做上下振动时,小球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s (cm )随时间t (s )的变化规律为s =4sin ⎝ ⎛⎭⎪⎫2t +π3,t ∈[0,+∞).用“五点法”做出这个函数的简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小球在开始振动(t =0)时的位移是多少?(2)小球上升到最高点和下降到最低点时的位移分别是多少? (3)经过多长时间小球往复振动一次? t 0 π12 π3 7π12 5π6 2t +π3 π3 π2 π 3π2 2π sin ⎝ ⎛⎭⎪⎫2t +π3 32 1 0 -1 0 s234-4描点、连线,图象如图所示.(1)将t =0代入s =4sin ⎝ ⎛⎭⎪⎫2t +π3,得s =4sin π3=23,所以小球开始振动时的位移是23cm .(2)小球上升到最高点和下降到最低点时的位移分别是4cm 和-4cm . (3)因为振动的周期是π,所以小球往复振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是πs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各个参数的物理意义,易出现的问题是混淆彼此之间的对应关系.题型二:三角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材P 245例2]例2:海水受日月的引力,在一定的时候发生涨落的现象叫潮.一般地,早潮叫潮,晚潮叫汐.在通常情况下,船在涨潮时驶进航道,靠近码头;卸货后,在落潮时返回海洋.下表是(1)选用一个函数来近似描述这一天该港口的水深与时间的关系,给出整点时水深的近似数值(精确0.001m ).(2)一条货船的吃水深度(船底与水面的距离)为4m ,安全条例规定至少要有1.5m 的安全间隙(船底与洋底的距离),该船这一天何时能进入港口?在港口能呆多久?(3)某船的吃水深度为4m ,安全间隙为1.5m ,该船这一天在2:00开始卸货,吃水深度以0.3m/h 的速度减少,如果这条船停止卸货后需0.4h 才能驶到深水域,那么该船最好在什么时间停止卸货,将船驶向较深的水域?解析:(1)以时间x (单位:h )为横坐标,水深y (单位:m )为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散点图(图1).根据图象,可以考虑用函数y =A sin (ωx +φ)+h 刻画水深与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从数据和图象可以得出:A =2.5,h=5,T =12.4,φ=0;由T =2πω=12.4,得ω=5π31.所以,这个港口的水深与时间的关系可用函数y =2.5sin 5π31x +5近似描述.(2)货船需要的安全水深为4+1.5=5.5m,所以当y≥5.5时就可以进港.令2.5sin5π31x+5=5.5,sin5π31x=0.2.由计算器可得0.2013579208≈0.2014.如图2,在区间[0,12]内,函数y=2.5sin5π31x+5的图象与直线y=5.5有两个交点A,B,因此5π31x≈0.2014,或π-5π31x≈0.2014.解得x A≈0.3975,x B≈5.8025.由函数的周期性易得:x C≈12.4+0.3975=12.7975,x D≈12.4+5.8025=18.2025.因此,货船可以在零时30分左右进港,早晨5时45分左右出港;或在下午13时左右进港,下午18时左右出港.每次可以在港口停留5小时左右.(3)设在x h时货船的安全水深为y m,那么y=5.5-0.3(x-2)(x≥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可以看到在6~8时之间两个函数图象有一个交点(图3).借助计算工具,用二分法可以求得点P的坐标约为(7.016,3.995),因此为了安全,货船最好在6.6时之前停止卸货,将船驶向较深的水域.状元随笔观察问题中所给出的数据,可以看出,水深的变化具有周期性,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散点图,如图1.从散点图的形状可以判断,这个港口的水深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用形如y=A sin(ωx+φ)+h的函数来刻画,其中x是时间,y是水深.根据数据可以确定A,ω,φ,h的值.教材反思:解三角函数应用问题的基本步骤跟踪训练2:如图,游乐场中的摩天轮匀速旋转,每转一圈需要12分钟,其中心O距离地面40.5米,半径40米.如果你从最低处登上摩天轮,那么你与地面的距离将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以你登上摩天轮的时刻开始计时.请解答下列问题:(1)求出你与地面的距离y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2)当你第四次距离地面60.5米时,用了多少时间?解析:(1)由已知可设y =40.5-40cos ωt (t ≥0),由已知周期为12分钟,可知ω=2π12,即ω=π6.所以y =40.5-40cos π6t (t ≥0).(2)令y =40.5-40cos π6t =60.5,得cos π6t =-12,所以π6t =23π或π6t =43π,解得t =4或t =8,故第四次距离地面60.5米时,用时为12+8=20(分钟).(1)由已知可得解析式. (2)利用y =60.5解t . 题型三:根据数据拟合函数例3:某港口水深y (米)是时间t (0≤t ≤24,单位:小时)的函数,记作y =f (t ),下面经长期观察,y =f (t )的曲线可近似地看成是函数y =A sin ωt +b 的图象. (1)试根据以上数据,求出函数y =f (t )的近似解析式.(2)一般情况下,船舶航行时,船底高出海底的距离为5米或5米以上时认为是安全的(船舶停靠时,船底只需不碰海底即可).某船吃水深度(船底离水面的距离)为6.5米,如果该船希望在同一天内安全进出港,那么它至多能在港内停留多长时间(忽略进出港所需的时间)?解析:(1)由已知数据,描出曲线如图:易知函数y =f (t )的周期T =12,振幅A =3,b =10,∴ω=2πT =π6,∴y =3sin π6t +10.(0≤t ≤24)(2)由题意,该船进出港时,水深应不小于5+6.5=11.5米,由y ≥11.5,得3sin π6t +10≥11.5,∴sin π6t ≥12.①∵0≤t ≤24,∴0≤π6t ≤4π.②由①②得π6≤π6t ≤5π6或13π6≤π6t ≤17π6.化简得1≤t ≤5或13≤t ≤17.∴该船最早能在凌晨1时进港,下午17时出港,在港内最多可停留16小时. 由表格画出曲线图,由图可求A ,b ,由周期T 可求ω,即求y =A sin ωt +b . 方法归纳:在处理曲线拟合和预测的问题时,通常需以下几个步骤 (1)根据原始数据,绘出散点图;(2)通过散点图,做出“最贴近”的直线或曲线,即拟合直线或拟合曲线; (3)根据所学函数知识,求出拟合直线或拟合曲线的函数关系式;(4)利用函数关系式,根据条件对所给问题进行预测和控制,以便为决策和管理提供依据.跟踪训练3:已知某海滨浴场的海浪高度y (米)是时间t (时)的函数,其中0≤t ≤24,记经长期观测,y =f (x )的图象可近似地看成是函数y =A cos ωt +b 的图象. (1)根据以上数据,求其最小正周期、振幅及函数解析式;(2)根据规定,当海浪高度大于1米时才对冲浪爱好者开放,请依据(1)的结论,判断一天内的8:00到20:00之间,有多少时间可供冲浪者进行活动?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T =12,所以ω=π6.又t =0时,y =1.5,所以A +b =1.5;t =3时,y =1.0,得b =1.0,所以振幅A 为12,函数解析式为y =12cos π6t +1(0≤t ≤24).(2)因为y >1时,才对冲浪爱好者开放,所以y =12cos π6t +1>1,cos π6t >0,2k π-π2<π6t <2k π+π2(k ∈Z ),即12k -3<t <12k +3(k ∈Z ). 又0≤t ≤24.所以0≤t <3或9<t <15或21<t ≤24,所以在规定时间内只有6个小时可供冲浪爱好者进行活动,即9<t <15.根据表格,确立y =A cos ωt +b 的模型,求出A ,T ,b ,推出ω,利用t =0时,y 为1.5,t =3,y =1.0,求出b ,即可求出拟合模型的解析式. 三、学业达标(一)选择题1.电流I (A )随时间t (s )变化的关系是I =3sin100πt ,t ∈[0,+∞),则电流I 变化的周期是( )A .150B .50C .1100D .100解析:T =2π100π=150. 答案:A2.如图,某港口一天6时到18时的水深变化曲线近似满足函数y =3sin ⎝ ⎛⎭⎪⎫π6x +φ+k .据此函数可知,这段时间水深(单位:m )的最大值为( )A .5B .6C .8D .10解析:由图可知-3+k =2,则k =5,∴y =3sin ⎝ ⎛⎭⎪⎫π6x +φ+5,∴y max =3+5=8.答案:C3.某市某房地产中介对某楼群在今年的房价作了统计与预测,发现每个季度的平均单价y (每平方米的价格,单位:元)与第x 季度之间近似满足y =500sin (ωx +φ)+9500(ω>0),已知第1季度和第2则此楼群在第3季度的平均单价大约是( ) A .10000元B .9500元C .9000元D .8500元解析:因为y =500sin (ωx +φ)+9500(ω>0),所以当x =1时,500sin (ω+φ)+9500=10000;当x =2时,500sin (2ω+φ)+9500=9500,即⎩⎨⎧sin 2ω+φ=0,sinω+φ=1,所以⎩⎪⎨⎪⎧2ω+φ=m π,m ∈Z ,ω+φ=π2+2n π,n ∈Z .易得3ω+φ=-π2+2k π,k ∈Z .又当x =3时,y =500sin (3ω+φ)+9500,所以y =9000. 答案:C4.如图,单摆离开平衡位置O 的位移s (单位:cm )和时间t (单位:s )的函数关系为s =6sin ⎝ ⎛⎭⎪⎫2πt +π6,则单摆在摆动时,从最右边到最左边的时间为( )A .2sB .1sC .12sD .14s解析:由题意,知周期T =2π2π=1(s ),从最右边到最左边的时间是半个周期,为12s . 答案:C (二)填空题5.设某人的血压满足函数式p (t )=115+25sin (160πt ),其中p (t )为血压(mmHg ),t 为时间(min ),则此人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是________.解析:T =2π160π=180(分),f =1T =80(次/分).答案:806.有一小球从某点开始来回摆动,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s (单位:cm )关于时间t (单位:s )的函数解析式是s =A sin (ωt +φ),0<φ<π2,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φ=________.解析:根据图象,知⎝ ⎛⎭⎪⎫16,0,⎝ ⎛⎭⎪⎫1112,0两点的距离刚好是34个周期,所以34T =1112-16=34.所以T =1,则ω=2πT =2π.因为当t =16时,函数取得最大值,所以2π×16+φ=π2+2k π,k ∈Z ,又0<φ<π2,所以φ=π6.答案:π67.据市场调查,某种商品每件的售价按月呈f (x )=A sin (ωx +φ)+B ⎝ ⎛⎭⎪⎫A >0,ω>0,|φ|<π2的模型波动(x 为月份),已知3月份达到最高价8千元,7月份价格最低,为4千元,则f (x )=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A +B =8,-A +B =4,解得A =2,B =6,周期T =2×(7-3)=8,所以ω=2πT=π4.所以f (x )=2sin ⎝ ⎛⎭⎪⎫πx 4+φ+6.又当x =3时,y =8, 所以8=2sin ⎝ ⎛⎭⎪⎫3π4+φ+6,所以sin ⎝ ⎛⎭⎪⎫3π4+φ=1,结合|φ|<π2可得φ=-π4,所以f (x )=2sin ⎝ ⎛⎭⎪⎫πx 4-π4+6.答案:f (x )=2sin ⎝ ⎛⎭⎪⎫πx 4-π4+6(三)解答题8.弹簧振子以O 为平衡位置,在B ,C 两点间做简谐运动,B ,C 相距20cm ,某时刻振子处在B 点,经0.5s 振子首次到达C 点,求:(1)振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2)弹簧振子在5s 内通过的路程及位移. 解析:(1)设振幅为A ,则2A =20cm ,所以A =10cm .设周期为T ,则T2=0.5s ,所以T =1s ,所以f =1Hz .(2)振子在1s 内通过的距离为4A ,故在5s 内通过的路程s =5×4A =20A =20×10=200(cm ).5s 末物体处在B 点,所以它的位移为0cm .9.交流电的电压E (单位:V )与时间t (单位:s )的关系可用E =2203sin (100πt +π6)来表示,求:(1)开始时电压;(2)电压值重复出现一次的时间间隔;(3)电压的最大值和第一次获得最大值的时间. 解析:(1)当t =0时,E =1103(V ), 即开始时的电压为1103V .(2)T =2π100π=150(s ),即时间间隔为0.02s . (3)电压的最大值为2203V ,当100πt +π6=π2,即t =1300s 时第一次取得最大值. 尖子生题库:10.心脏跳动时,血压在增加或减少,血压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称为收缩压、舒张压,血压计上的读数就是收缩压、舒张压,读数120/80mmHg 为标准值,设某人的血压满足方程式P (t )=115+25sin (160πt ),其中P (t )为血压(mmHg ),t 为时间(min ),试回答下列问题:(1)求函数P (t )的周期; (2)求此人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3)画出函数P (t )的草图;(4)求出此人的血压在血压计上的读数,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解析:(1)由于ω=160π代入周期公式T=2πω,可得T=2π160π=180(min),所以函数P(t)的周期为180min.(2)函数P(t)的频率f=1T=80(次/分),即此人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为80.(3描点、连线并左右扩展得到函数P(t)的简图如图所示.(4)此人的收缩压为115+25=140(mmHg),舒张压为115-25=90(mmHg),与标准值120/80mmHg相比较,此人血压偏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全册习题学案(带答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1课时实验安全及意外事故的处理课前预习学案一. 预习目标结合初中的化学实验常识了解实验室规则及意外事故的处理办法二. 预习内容(一)实验室规则1、进实验室前,应先预习实验,明确实验、、,严禁不预习进实验室。
2、进实验室后,应先检查是否齐全。
3、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各项实验操作规程,严禁随便地进行无关的实验,不得大声喧哗。
4、有意外事故,应及时向老师报告。
5、实验完毕后,应将仪器,整理清洁实验台。
(二)了解安全措施1、一些偶然事故的处理:2、一些药品的保存:(1)金属钠、钾放在(2)白磷放在中;溴用封;碘易升华,封存(3)氯酸钾、硝酸铵不要同可燃物混放,防爆炸;(4)酒精等易燃物应密封且远离火源;(5)浓硝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物放瓶中阴冷处(6)酸放在玻璃瓶中,碱放在带的试剂瓶中。
3、安全常识-----“六防”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要。
如:H2,CO,CH4,C2H4,C2H2等防暴沸:加热液体混合物应加防失火:可燃物质要远离防中毒:制取有毒气体应在中进行,要注意吸收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时,或吸收溶解度较大的气体时,要安装装置防污染:制取有毒物质是要有装置(三)掌握正确的基本操作方法。
1、药品的取用(1)固体的取用要注意什么?①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
块状的用。
用后及时擦干净药匙或镊子。
②固体粉末时,先试管, 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的 , 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③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先把容器 , 把药品放到容器口, 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 以免打破容器.(2)固体药品取用的几个原则:①三不:不能用手直接取用或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药品的味道。
②节约:应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
少量: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新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一全册学案

新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一全册学案简介本学案是为高一学生编写的,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研究新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一全册的内容。
通过本学案,学生可以掌握必修一全册中的重点知识和技能,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研究目标1. 熟练掌握必修一全册单词、词组和句型;2. 能够流利地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3. 能够阅读和理解与必修一全册相关的文章和材料;4. 能够进行简单的听力理解和口头交流。
研究内容1. Unit 1: Friendship- 单词: 单位1词汇表- 课文: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阅读: 马晓惠的Christmas Surprise- 写作: 描述朋友特征的短文2. Unit 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单词: 单元2词汇表- 课文: English is widely spoken- 写作: 介绍英语在全球的使用情况3. Unit 3: Travel journal- 单词: 单元3词汇表- 课文: An exciting trip- 阅读: My unforgettable journey to Australia - 写作: 记叙一次令人难忘的旅行经历4. Unit 4: Music- 单词: 单元4词汇表- 课文: The universal language of music- 阅读: The power of music- 写作: 描述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和体验5. Unit 5: Restaurants- 单词: 单元5词汇表- 课文: Eating out- 阅读: A memorable dining experience- 写作: 描述一次难忘的就餐体验研究活动1. 单词记忆:通过单词卡片、背诵等方式掌握单元中的新词汇和词组;2. 课文阅读:逐段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3. 阅读理解:完成与课文相关的阅读理解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4. 听力训练:听录音,完成听力题,提高听力理解能力;5. 口语练:与同学进行口语交流,练流利表达自己的观点;6. 写作训练:完成与课文相关的写作任务,提高写作能力;7. 复和测试:定期复所学内容,并进行测试,巩固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柘城高中数学学案 必修一 第一章集合
§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一、知识链接
复习1:集合的表示方法有 、 、
. 请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1)10以内3的倍数;(2)1000以内3的倍数.
复习2: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1) 0 N ;2 Q ; -1.5 R .
(2)设集合2{|(1)(3)0}A x x x =--=,{}B b =,则1 A ;b B ;{1,3} A .
思考:类比实数的大小关系,如5<7,2≤2,试想集合间是否有类似的“大小”关系呢?
二、自主学习
探究:比较下面几个例子,试发现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 {3,6,9}A =与*{|3,333}B x x k k N k ==∈≤且;
{}C =柘城高中学生与{}D =柘城高中高一学生; {|(1)(2)0}E x x x x =--=与{0,1,2}F =.
新知:子集、相等、真子集、空集的概念.
① 如果集合A 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我们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subset ),记作:()A B B A ⊆⊇或,读作:A 包含于(is contained in )B ,或B 包含(contains)A . 当集合A 不包含于集合B 时,记作A B Ø.
② 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这种图称为Venn 图. 用Venn 图表示两个集合间的“包含”关系为: ()A B B A ⊆⊇或.
③ 集合相等:若A B B A ⊆⊆且
,则A B =中的元素是一样的,因此A B =.
④ 真子集:若集合A B ⊆,存在元素x B x A ∈∉且,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proper subset ),
记作:A B (或B A ),读作:A 真包含于B (或B 真包含A ).
⑤ 空集: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empty set ),记作:∅. 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试试: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1){,}a b {,,}a b c ,a {,,}a b c ; (2)∅ 2{|30}x x +=,∅ R ; (3)N {0,1},Q N ;
(4){0} 2{|0}x x x -=.
反思:思考下列问题.
(1)符号“a A ∈”与“{}a A ⊆”有什么区别?试举例说明.
(2)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吗?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真子集吗?试用符号表示结论.
(3)类比下列实数中的结论,你能在集合中得出什么结论? ① 若,,a b b a a b ≥≥=且则; ② 若,,a b b c a c ≥≥≥且则.
小结
1. 子集、真子集、空集、相等的概念及符号;Venn 图图示;一些结论.
2. 两个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只有“包含”与“相等”两种,可类比两个实数间的大小关系,特别要注意区别“属于”与“包含”两种关系及其表示方法.
3如果一个集合含有n 个元素,那么它的子集有2n 个,真子集有21n -个.
三、自我测评
1.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
B. {0}∅∈
C. {1,2}Z ⊆
D. {0}{0,1}∈
B A
2. 设{}{}1,A x x B x x a =>=>,且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 1a < B. 1a ≤ C. 1a > D. 1a ≥
3. 若2{1,2}{|0}x x bx c =++=,则( ). A. 3,2b c =-= B. 3,2b c ==- C. 2,3b c =-= D. 2,3b c ==-
4. 满足},,,{},{d c b a A b a ⊂⊆的集合A 有 个.
5. 设集合{},{},{A B C ===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D =正方形,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并用Venn 图表示.
6. 某工厂生产的产品在质量和长度上都合格时,该产品才合格. 若用A 表示合格产品的集合,B 表示质量合格的产品的集合,C 表示长度合格的产品的集合.则下列包含关系哪些成立?
,,,A B B A A C C A ⊆⊆⊆⊆ 试用V enn 图表示这三个集合的关系.
7. 已知2{|0}A x x px q =++=,2{|320}B x x x =-+=且A B ⊆,求实数p 、q 所满足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