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安全确认制度
作业现场的安全确认制

3 、 必须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4 、 必须 服从 统一 指挥 。
5 、 必须 勤 了望 岗位周边 情况 、 勤联 系 。
切确认正常 , 或确 认 可 能 有 危 险 而采 取有 效 的
2 、 作 业方 法的 确认
个人 同时进 行 确认 , 即一人 监护 , 一 人操 作 。具 体 地说 , 就是 由第 一人 呼 唤 , 第二 人 复诵并 模 拟进 行 操作 ( 可制作 成 模拟 操 作板 ) , 第 一 人认 可后 , 第 二
作 业现场 的安 全确 认 制
安 安
确认 , 确认 无误 后才 允许启 动设 备 。
3 、 设 备运 行 的确认
一
、
什 么是 确认 制
对 曾经经 历过 、 感受 过 的事 物再 度 感 知 、 认 识
叫认 知 ( 或再 认 ) , 准 确 的认 知 叫确 认 , 通 过规定 的
当设 备开动后 , 应对设 备 的运行情况 是否 正常 进行 确认 。如 , 运 转是否平 稳 , 有无 异 常的振动 、 噪
一
、
上 岗人 员的 1 0个“ 必须”
1 、 危 险作业 未经 审批 , 不 准作业 。
1 、 必须树立“ 安全第一” 的思想。
2 、 必须 佩戴 好个 人 防护 装备 。
2 、 设备安全防护装置不全 、 不灵 , 不准使用 。
3 、 新 工人 未经 三级 安全教 育 , 不准 上 岗。
预 防对 策后 方允 许 开始作 业 。 即按 照 标 准化 的作 业 规 程 , 对 作业 方法 进 行
人再按照命令执行操作 。
一
2 5—
现场安 全 中的“ 数 字”
班组作业安全确认制度2篇

班组作业安全确认制度2篇班组作业安全确认制度11目的为切实加强将二矿各班组班前安全工作安排布置、作业之前的安全确认、班中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隐患发现后的处理、班后安全收尾等方面的管理内容和实施主体,制定本制度。
2范围本制度适用将二矿各班组。
3术语和定义无4引用文件无5管理职责5.1各班组班长负责在班前会时进行班前安全工作的安排布置。
5.2各班组成员须在班前会及交接班后、开始作业前进行作业前的安全确认。
5.3班中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由班组长、群众安全监督员以及各班组成员在监督检查过程中、作业过程中发现,根据隐患的风险等级进行相应处理整改结果。
5.4班后班组成员对当日安全收尾工作总结和交接。
6管理原则和内容6.1班前安全工作安排布置要求6.1.1班前安全工作的安排布置必须由当班班长进行,班组群众安全监督员可对班组长的安全工作安排做出指正及补充,确保班前会中安全工作涵盖当天计划任务中的所有作业内容,不得有遗漏,并在班前会记录本中做好相关工作安排的记录。
6.2作业前安全确认要求6.2.1班组成员在参加过班前会并到岗进行交接班后,根据班前会作业安排进行作业前的安全确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6.2.1.1作业地点是否安全;6.2.1.2安全设施是否有效、可靠;6.2.1.3设备是否具备作业条件;6.2.1.4劳保用品是否穿戴合格;6.2.1.5是否熟知岗位危险源及岗位安全操作规程;6.2.1.6作业前安全风险辨识。
6.2.2检查相关内容后,根据检查情况填写《作业前确认》。
6.2.3在确保作业现场符合安全作业条件后方可开展当班作业。
如果作业现场不符合安全作业条件,根据隐患和问题大小进行相应处理:6.2.3.1隐患和问题能立即整改的,必须立即整改,整改完成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6.2.3.2隐患和问题不能立即整改的,有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待隐患消除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6.3班中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要求6.3.1当班班组长及群众安全监督员须对班组成员的作业前安全确认记录以及作业现场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现场安全确认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现场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提高现场作业效率,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现场作业,包括但不限于生产现场、施工现场、维修现场等。
三、安全确认原则1. 预防为主,安全第一;2. 责任到人,措施到位;3. 确认及时,处理迅速;4. 不断改进,持续提高。
四、安全确认内容1. 作业前安全确认:(1)作业人员应熟悉作业内容、作业环境、作业风险及安全操作规程;(2)检查作业现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地面、设备、工具等;(3)确认作业现场消防设施、安全警示标志等是否完好;(4)检查作业人员是否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2. 作业中安全确认:(1)作业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不得违规操作;(2)加强现场巡查,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报告并采取措施;(3)确保作业现场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积聚;(4)作业过程中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防止意外发生。
3. 作业后安全确认:(1)清理作业现场,确保无遗留物品;(2)检查设备、工具等是否完好,及时维护保养;(3)确认作业现场安全警示标志、消防设施等是否完好;(4)总结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经验,改进不足。
五、安全确认责任1. 作业人员负责本岗位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确认;2. 班组长负责本班组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确认;3. 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现场作业全过程的安全监督和指导;4. 各部门负责人对所辖区域的安全确认工作负责。
六、安全确认记录1. 作业人员应做好作业前的安全确认记录,包括作业内容、作业环境、作业风险等;2. 班组长应做好本班组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确认记录,包括作业进度、安全隐患等;3. 安全管理人员应做好现场作业全过程的安全监督和指导记录;4. 各部门负责人应做好所辖区域的安全确认记录。
七、奖惩措施1. 对认真执行安全确认制度,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的,给予表扬和奖励;2. 对违反安全确认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作业现场安全生产确认制度

作业现场安全生产确认制度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管理,根据上级有关文要求件及班组安全生产实际,特制定《作业现场安全生产确认制度》。
第二条安全生产确认制是针对作业现场的安全要点和易发生事故的因素,参加生产作业的人员在作业前、作业中以及作业后场地清理工作,必须做到确实认定、确实可靠、确实准确,确保安全生产。
第三条现场安全确认制是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最积极有效的方法,在生产过程中,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严格执行现场安全确认制。
第四条严格做到“三不生产”、“四不开工”,即:不安全不生产,不标准不生产,不文明不生产;危险源辨识不清不开工,作业现场管控措施不到位不开工,开工生产作业能力达不到不开工,作业现场和各岗位隐患不排除不开工,保证安全生产。
第五条各项工作或作业,在进行前都必须根据生产或工作任务,对使用的设备、工具、材料以及周围环境和相关岗位的安全可靠程度作具体的检查分析,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对策,在确认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才能投入生产。
第六条班组各岗位、各工种的作业人员;生产、技术、安全管理人员以及外委施工单位的作业人员都必须认真遵守本制度。
第七条现场安全确认实行签字负责制,即:现场作业队长、班组长、安全员、所有作业人员进行的签字。
第八条责任区域划分作业班组(人员)应对各自生产、活动区域的作业环境、作业对象、有关设备设施等进行安全确认。
做到人、机、环境的全面、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确认。
第九条各工种的安全确认书由主管部门负责编制,由安全环保部统一制作。
安全生产确认书的内容应包括:(一)确认人员是否有不安全因素:确认者自己及其他共同作业人员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是否胜任当前的工作;劳保护品佩戴是否齐全并符合安全要求等。
(二)确认所使用的设备设施是否有不安全状态:如所驾驶的车辆;电气线路等。
(三)确认周围环境是否安全:如人行通道是否安全畅通等。
第七条现场安全生产确认程序(一)由当班基地管理人员全权对作业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确认,发现有不安全因素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在确认现场生产条件符合安全要求,填写《安全确认表》后,方可进行生产作业。
作业安全确认制度

作业安全确认制度为了消除作业前存在不安全因素,确保作业人员安全,根据生产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作业安全确认内容1、人的因素,包括人思想情绪、精神状态、技术素质(是否懂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作业应急措施)、劳动保护用品穿戴、特种作业人员持证、工作票等等方面存在不安全因素。
2、工具设备因素,包括大小工具设备重要性、危险性、易损部位、安全装置等方面存在不安全因素。
3、环境(操作场所)因素,包括环境(操作场所)的安全设施(高处平台护栏、消防通道、架子、地沟、电气照明等等)方面存在不安全因素。
二、作业安全确认范围1、长时间停放(指停开时间超过1日以上)机台设备启动;2、维修后机台设备启动;3、新安装机台设备启动;4、电气设备(不包括移动电气设备)维修;5、压力管道、压力容器的维修;6、起重设备(不包括手动葫芦)维修;7、机台设备主要部份维修;8、其它相关危险性较大作业。
三、作业安全确认要求1、作业安全确认必须在作业前完成安全确认工作。
2、变电站、高低压配电房的电气设备的安全确认,可按电力系统第一类、第二类工作票内容进行安全确认。
3、作业安全确认内容全面,安全检查确认要仔细,填写《作业安全确认表》要认真。
4、作业安全确认后由班组长(或安全员、或安全责任人)对是否同意作业进行审批。
5、按本制度要求应该进行作业安全确认而不执行的,视为违章行为。
6、本制度提供《作业安全确认表》(附件)版式只作参考,执行单位可根据本制度的作业安全确认范围和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本单位使用的《作业安全确认表》。
附件:《作业安全确认表》附件:作业安全确认表(设备检修)作业名称:确认日期:年月日车间(名称):班组(名称):注:1、作业安全确认必须是施工作业前完成这项工作后方可施工作业。
2、进行安全确认时,根据作业情况选定确认内容确认,如上面缺作业相关内容,可在空白行补充填写与作业相关确认内容;如上面给定个别内容与作业情况无相关,可在“确认人签名”处打“×”。
安全确认制度

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单位安全管理,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实习生等。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通过安全确认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规范安全操作程序,提高全员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
二、安全确认制度内容第四条安全确认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安全第一,以人为本;3. 严格执行,持续改进。
第五条安全确认范围1. 作业前的安全确认;2. 作业中的安全确认;3. 作业后的安全确认。
第六条安全确认内容1. 作业环境安全确认:包括作业场所、设备、工具、材料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2. 作业人员安全确认:包括人员健康状况、安全培训、个人防护用品佩戴等;3. 作业程序安全确认:包括作业步骤、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等;4. 作业设备安全确认:包括设备运行状态、维护保养、安全防护装置等;5. 作业现场安全确认:包括现场环境、警示标志、安全通道等。
第七条安全确认程序1. 作业前安全确认(1)作业负责人对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认作业环境、设备、工具、材料等符合安全要求;(2)作业人员对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检查,确保佩戴齐全;(3)作业人员对作业步骤、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解和确认;(4)作业负责人组织召开安全会议,对作业安全进行讨论和确认。
2. 作业中安全确认(1)作业人员随时关注作业现场安全状况,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2)作业负责人对作业过程进行监控,确保作业安全;(3)作业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违规操作;(4)作业负责人对作业安全进行不定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 作业后安全确认(1)作业负责人组织作业人员进行作业后安全检查,确认作业现场无安全隐患;(2)作业人员清理作业现场,确保作业环境整洁;(3)作业负责人对作业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作业前安全确认制度

为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便于隐患辨识,达到落实隐患整改,确保安全的目的,特制定本制度。
一、总体要求。
1、现场安全确认制是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最积极有效的方法,在生产过程中,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严格执行现场安全确认制。
2、每班作业前,由跟班队干、班组长、岗位工对所在工作面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整改和验收,进行现场安全确认。
3、各项工作或作业,在进行前都必须根据生产或工作任务,对使用的设备、工具、材料以及周围环境和相关岗位的安全可靠程度作具体的检查分析,对存在的问题米取措施对策,在确认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才能投入生产或者工作,并在生产工作过程中作巡回检查确认。
4、零星工程在开展好现场安全确认的基础上,还必须实行全过程安全监护。
全过程安全监护人,应安排责任心强、眼明耳聪、精神饱满、有实践经验的人,监护要做到:看明、认准、听清、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5、临时性工作的现场安全确认,按以下要求进行。
(1)、各班组必须加强对临时性工作的安全管理,进一步深化临时性工作现场安全确认制,规范落实生产作业过程中的临时性工作现场安全确认制的施工确认、组织协调、负责人以及确认内容和标准明确临时性工作的范围,危险预测预知分析、防范措施确定的程序和方法,完善临时性工作安全确认表。
(2)、凡属流动性大、随机性强、作业期限短、人员组织零散、相互配合难以默契的工作,统称为临时性工作。
以下工作纳入临时性工作范围管理:野外作业、搬运重件,突发性生产故障抢修、短期工程施工、计划外检修、跨单位或跨岗位检修作业、车辆救急、事故故障处理等。
(3)、在安排布置临时性工作任务时,必须首先具体明确完成该任务的施工负责人。
现场安全确认工作由具体的施工负责人组织进行,确认内容和顺序应严格按表格规定逐一进行。
如在同一施工中需分散多处作业时,总施工负责人要明确指定分施工负责人,分施工负责人也要按规定内容组织逐一确认,对总施工负责人负责。
(4)、未进行确认,禁止作业。
7、所有生产作业现场、场所、设备、设施及通道做到安全装置、安全标志齐全完好。
作业现场安全生产确认制度

作业现场安全生产确认制度概述为了保证作业现场的安全生产,确保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本公司制定了作业现场安全生产确认制度。
该制度是指在作业现场进行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生产确认,明确作业现场的安全风险,采取安全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适用范围该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生产作业现场,包括但不限于:机房、车间、仓库、办公室等所有作业场所。
作业现场安全生产确认流程作业现场安全生产确认是指在进行任何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生产确认工作。
具体流程如下:1.作业现场负责人必须对作业现场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并制定安全措施。
2.发放安全生产确认单,并指定检查人员进行确认。
3.检查人员对作业现场进行检查,并填写确认单。
4.作业现场负责人对确认单进行核查,如有不合格项,必须采取措施解决。
5.如确认单合格,方可开始作业。
安全措施为了确保作业现场的安全生产,必须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如下:1.安全防护设备的检查、维护和更新。
2.安排专人进行安全督导,并制定安全规范。
3.加强风险排查,如有安全隐患必须立即处理。
4.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员工应急处理的意识和能力。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在作业现场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是保证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的重要任务。
作业现场负责人必须:1.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
2.增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确保他们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迅速采取措施。
3.定期组织演练,以加强应急处理的能力。
反洗钱和反恐怖主义充分认识到反洗钱和反恐怖主义工作的重要性,我们定期进行宣传和教育,并制定一系列反洗钱和反恐怖主义措施,如下:1.对所有员工进行反洗钱知识的培训和教育。
2.稳固资金安全,确保所有交易、活动符合反洗钱政策。
3.与公安、金融监管机构开展联动,完善反洗钱和反恐怖主义的制度。
总结作业现场安全生产确认制度是保障员工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
只有加强安全意识,在作业现场推行安全生产措施,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安全确认制度
为了消除作业前存在不安全因素,确保作业人员安全,根据生产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作业安全确认内容
1、人的因素,包括人思想情绪、精神状态、技术素质(是否懂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作业应急措施)、劳动保护用品穿戴、特种作业人员持证、工作票等等方面存在不安全因素。
2、工具设备因素,包括大小工具设备重要性、危险性、易损部位、安全装置等方面存在不安全因素。
3、环境(操作场所)因素,包括环境(操作场所)的安全设施(高处平台护栏、消防通道、架子、地沟、电气照明等等)方面存在不安全因素。
二、作业安全确认范围
1、长时间停放(指停开时间超过1日以上)机台设备启动;
2、维修后机台设备启动;
3、新安装机台设备启动;
4、电气设备(不包括移动电气设备)维修;
5、压力管道、压力容器的维修;
6、起重设备(不包括手动葫芦)维修;
7、机台设备主要部份维修;
8、其它相关危险性较大作业。
三、作业安全确认要求
1、作业安全确认必须在作业前完成安全确认工作。
2、变电站、高低压配电房的电气设备的安全确认,可按电力系统第一类、第二类工作票内容进行安全确认。
3、作业安全确认内容全面,安全检查确认要仔细,填写《作业安全确认表》要认真。
4、作业安全确认后由班组长(或安全员、或安全责任人)对是否同意作业进行审批。
5、按本制度要求应该进行作业安全确认而不执行的,视为违章行为。
6、本制度提供《作业安全确认表》(附件)版式只作参考,执行单位可根据本制度的作业安全确认范围和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本单位使用的《作业安全确认表》。
附件:《作业安全确认表》
附件:
作业安全确认表(设备检修)
作业名称:确认日期:年月日
车间(名称):班组(名称):
注:1、作业安全确认必须是施工作业前完成这项工作后方可施工作业。
2、进行安全确认时,根据作业情况选定确认内容确认,如上面缺作业相关内容,可在空白行补充填写与作业相关确认内容;如上面给定个别内容与作业情况无相关,可在“确认人签名”处打“×”。
3、相关工作票必须附在《作业安全确认表》后面存档。
(此表只供参考)
作业安全确认表(开车)
作业名称:确认日期:年月日
车间(名称):班组(名称):
注:1、作业安全确认必须是施工作业前完成这项工作后方可施工作业。
2、进行安全确认时,根据作业情况选定确认内容确认,如上面缺作业相关内容,可在空白行补充填写与作业相关确认内容;如上面给定个别内容与作业情况无相关,可在“确认人签名”处打“×”。
3、相关工作票必须附在《作业安全确认表》后面存档。
(此表只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