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气相污染物治理技术解析-PPT精品文档

合集下载

第9章-有机废气生物处理技术课件

第9章-有机废气生物处理技术课件

• 多为混合微生物,因为:
① 含有多种成分的混合废气,需要多种微生物分别降解; ②有的成分需要几种微生物的相继作用才能分解转化为无害物质; ③一些难降解的成分要由几种微生物联合作用才能被完全降解; • 卤代有机化合物先经厌氧微生物还原脱卤,再被好氧微生物彻底分解; ④工艺需要,尽管废气成分能够被单一微生物分解,但还需利用其它微生
第9章-有机废气生物处理技术
四、 有机废气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
1• .生有物机洗废涤气法的:净处化理净化气量小、 浓度大、易溶且生物代谢速率 较低的废气;
• 生物滤池:气量大、浓度低的 废气;
• 生物滴滤池:负荷较高以及污 染物降解后会生成酸性物质的 废气。
第9章-有机废气生物处理技术
2. 恶臭去除
第9章-有机废气生物处理技术
一、生物滤池法
首先含污染物的气体进入加湿器进行润湿; 润湿废气进入填料层,微生物进行生物代谢。 净化后气体在滤池顶部排出。
第9章-有机废气生物处理技术
第9章-有机废气生物处理技术
• 生物滤池所用填料特性是影响其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 • 填料选择要考虑比表面积、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持水性等问题。
第9章-有机废气生物处理技术
** 生物滤池、生物滴滤池利用液体为媒介,将气态 污染物转入生物相,进而无机化;
** 生物洗涤则将气态污染物转移入水相,把气态 污染物的净化转化为水中污染物的净化。
• 非常适合于亲水性化合物,如丙酮或甲醇。
第9章-有机废气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洗涤装置
第9章-有机废气生物处理技术
• 生物洗涤装置一般由洗涤器和生物反应器两部分 组成,吸收器和生物反应器分开设置。
第9章-有机废气生物处理技术
l 吸收主要是物理溶解过程,采用的吸收设备有喷 淋塔、筛板塔、鼓泡塔等,吸收过程进行很快, 水在吸收设备中的停留时间仅约几秒钟;

几种典型有毒有害气态污染物的净化演示精品PPT课件

几种典型有毒有害气态污染物的净化演示精品PPT课件

含氟废气的吸附法净化
• 用氧化铝粉作吸附剂吸附铝厂烟气中的氟化氢是 20世纪60年代电解铝厂含氟烟气治理技术上的一 个重要突破。它不仅可以用来净化预焙窑的烟气, 而且还可以处理净化电解槽出来的含氟废气,目 前来自预熔窑的烟气主要是采用吸附法,而来自 电解槽的烟气还可采用吸收法。
• 吸附法净化含氟化氢废气有很高的净化效率,一 般可达到98%以上。吸附完氟化氢的氧化铝不需 再生,可直接送到电解槽作为电解铝的原料。工 艺流程简单,不存在水污染和系统腐蚀问题,因 此,与湿法相比,其投资和运行费用都比较低, 可用于各种气候条件。
有机废气的净化
• 基本方法:冷凝法、吸收法、吸附法、燃烧 (催化燃烧、热力燃烧或直接燃烧)、膜法、 生物法等,或上述方法的组合。
• 选择方法:既考虑技术上的可行性,又考虑经 济上的可行性。具体应从污染物的性质、浓度、 净化要求并结合生产中的具体情况以及投资、 运转费用、回收效益等诸方面予以考虑,同时 还要综合考虑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冷凝法治理有机废气
• 冷凝法的基本原理 • 冷凝法的特点 • 冷凝法的适用范围 • 冷凝法的流程与设备
冷凝法的基本原理
• 同一物质饱和蒸汽压的大小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低,饱和蒸汽压值越低。对含有 一定浓度的有机蒸汽的废气,当将废气 降到某一温度时,与其相应的饱和蒸汽 压值已低于废气组分分压时,该组分就 要凝结为液体,即实现了气体分离的目 的。
• 对苯类的吸收,多采用二乙二醇醚作吸收剂。 对汽油等轻质油品,多采用轻柴油作吸收剂进 行吸收。吸收装置多采用吸收塔。
吸附法治理有机废气
• 对于低浓度的有回收价值的有机废气, 多采用吸附法,因为此种方法可以实现 有机废气的资源化,同时,吸附法净化 有机废气可以达到相当彻底的程度。例 如在大量使用有机溶剂的行业如涂布、 喷涂、感光材料等行业,还有一些使用 有机溶剂的化工、石化行业,采用吸附 的方法回收有机溶剂的量相当可观。

气态污染物的治理技术.ppt

气态污染物的治理技术.ppt

职业教育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清洁生产》课程
5.冷凝法
• 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的饱和蒸汽压,采用降低废气 温度或提高废气压力的方法,使一些易于凝结的有害 气体或蒸汽态的污染物冷凝成液体并从废气中分离出 来。
• 冷凝法对废气的净化程度与冷却温度有关,冷却温度 愈低,对易凝结组分的清除程度愈高。
职业教育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清洁生产》课程
③助催化剂
• 是改善催化剂活性及热稳定等性能的填加 物。
职业教育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清洁生产》课程
催化方法的特点
• 净化效率较高,受废气中污染物浓度影响 较小,无需将污染物与主气流分离,避免 了二次污染。但催化剂价格较贵,操作要 求较高,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很难作为有用 物质进行回收等。
吸附剂、吸附质
• 具有吸附作用的固体物质称为吸附剂,被 吸附的气体组分称为吸附质。
职业教育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清洁生产》课程
吸附平衡
• 吸附过程是可逆过程,在吸附质被吸附的同时,部分 已被吸附的吸附质分子还可因分子的热运动而脱离固 体表面回到气相中去,这种现象称为脱附。当吸附速 度与脱附速度相等时,就达到了吸附平衡,达到平衡 时,吸附剂丧失了吸附能力。
石灰石/石膏烟气脱硫工艺示意图
职业教育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清洁生产》课程
B、曾经遇到的困难 • (1)腐蚀,Cl的腐蚀引出一部分外排,减少腐蚀。
(2)Ca的结垢,沉积CaSO4加入添加剂。 (3)除雾器堵塞,有雾沫夹带造成。 (4)低的利用率。 (5)气固分离。 (6)脱硫渣的利用。 (7)控制pH,需碱量大。
二 气态污染物的治理技术
(一)气态污染物的治理方法

有机废气的处理工艺ppt课件

有机废气的处理工艺ppt课件
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净化
Page 1
主要内容
• 挥发性有机废气的特点 • 有机废气的综合防治措施 • 治理技术 • 工艺流程 • 发展前景
2
1、挥发性有机废气的特点
工业生产中会产生各种有机物废气,主要包括 苯类、各种烃类、醇类、醛类、胺类、酮类和 酸类等。挥发性有机废气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 入人体后,能给人的呼吸、血液、肝脏等系统 和器官造成暂时性和永久性病变,尤其是苯并 芘类多环芳烃能使人体直接致癌。
次固体或液体污染物。
Page 27
吸附法吸附工艺
常用有机废气净化回收系统,包括:
*预处理部分:预先除去进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及液滴,并
降低进气温度
*吸附部分:一般用吸附器并联或串联 *吸附剂再生部分:常用水蒸气脱附法使活性炭再生 *溶剂回收部分:不溶水的溶剂可与水分层,易于回收,
水溶性溶剂需采用精馏法回收,对处理量小的水溶性溶 剂也可与水一起掺入煤炭中送入锅炉烧掉。
Page 23
活性炭吸附特殊情况:
Page 24
活性炭吸附系统流程:
Page 25
Page 26
活性炭吸附法的优缺点:
*优点:易于回收有机
*缺点:不耐高温,在
溶剂,因此被广泛地 应用于化工、喷漆、 印刷、轻工等行业的 有执废气如苯类、酮 类的治理。
湿润的条件下不能保 持很好的吸附能力; 易燃,较快达到饱和 吸附而失去效用,吸 跗刺需定期更换;其 次,吸附法会产生二
Page 3
常见挥发性有机物(VOCs):
苯类有机物多损害人的中枢神经,造成神经 系统障碍,当苯蒸气浓度过高时(空气中含量 达2%),可以引起致死性的急性中毒;
多环芳烃有机物有强烈的致癌性; 戊醇引起头痛、呕吐、腹泻等; 丙烯醛对粘膜有强烈的刺激; 二苯胺、联苯胺等进入人体可以造成缺氧症。

催化法净化气态污染物ppt详解.

催化法净化气态污染物ppt详解.

第5页,共50页。
能单独对化学反应起催
2. 催化剂
其承载活性组分的作用 ,是催化剂具有合适形
化作用凡物单,能质独可使—加作用—速为。称化催化学为高剂本反活催身性应无化组,活分剂性而活,本性但的身具作的有用提化。 学组成在反状 积 约应与 、 活前粒增性度大组后从催分保而化用持增活量加性,不表、并变面节有的
1)暂时性中毒,亲和力较弱,通过水蒸气就可 以将毒物驱离催化剂表面,使其恢复活性
2)永久性中毒,亲和力强,无法将毒物驱离
第13页,共50页。
催化剂再生
再生是指催化剂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由于催化 剂的暂时性中毒或者老化,使催化剂失去了活 性或者活性降低了,我们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工 艺处理来恢复活性,这就是再生,比如烧焦、 水蒸汽及溶剂冲洗等。
2)冶金或电力行业中SO2浓度较低,不能直接制酸,采用湿
式活性炭吸附尾气中二氧化硫,吸附增加浓度的同时,当 有水蒸气和氧气存在的情况下,催化氧化为硫酸
SO2
1 2
O2
H 2O
H 2SO4
第20页,共50页。
2.催化还原法
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还原剂(CH4/NH3/H2)将气体中的
有害物质还原为无害或更容易排放物质
第26页,共50页。
2.表面化学反应速率方程
1)反应速度表达式
反应速度可用单位反应体积中(或单位重量催化 剂上、单位反应表面积上)某一反应物或产物的摩 尔流量的改变来表示,即
ri
dN i dVR
ri
dN i dW
ri
dN i dS R
第27页,共50页。
催化反应动力学方程
宏观动力学方程 ➢ 外扩散的传质速率
使用寿命
第17页,共50页。

044大气污染物治理技术简介解析PPT课件

044大气污染物治理技术简介解析PPT课件
§4 大气污染物治理技术简介
引言 4.1 颗粒污染物的治理技术 4.2 气态污染物的治理技术 4.3 汽车废气治理 小结
1
第一部分
整体概述
THE FIRST PART OF THE OVERALL OVERVIEW, PLEASE SUMMARIZE THE CONTENT
引言
大气污染的防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基本 的思想是采用法律、行政、经济和工程技术相 结合的措施进行综合防治。从整个区域大气污 染状况出发,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应用 各种防治污染的措施,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 力,从而有效控制大气污染。最后,应用技术 措施控制大气污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
(1)改善能源结构,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 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小水电及地热能等。
(2)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对燃料进行预处理,推广清洁煤技术。图 4.8 燃煤蒸汽电厂的大气污染控制系统
(3)实行清洁生产,推广循环经济。包括改革生产工艺,优先采用 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工艺路线、原料路线和设备;加强企业管理开展综 合利用,企业内部或各企业间相互利用原材料和废弃物实现废物资源 化、产品化,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湿式除尘器的作用机理
①惯性碰撞 ②扩散作用 ③凝聚作用 粘附
27
图4-5 即为喷淋洗涤装置的示意图
图4.16 文丘里洗涤除尘器
28
图4.17 填料塔洗涤器
湿式除尘器的特点
结构简单,造价低,除尘效率高,在处理高温、 易燃、易爆气体时安全性好,在除尘的同时还可 去除气体中的有害物。湿式除尘器的不足是用水 量大,易产生腐蚀性液体,产生的废液或泥浆需 进行处理,并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在寒冷地区和 季节,易结冰。
19

第九章有机废气生物处理技术解析ppt课件

第九章有机废气生物处理技术解析ppt课件

类别
来源
危害
硫氧 矿物燃烧 化物 火山活动
酸雨
碳氧 化物
不完全燃烧 机动车排气
破坏血红蛋白ຫໍສະໝຸດ 迁移H2SO 4 或 硫 酸 盐,干、湿沉降
生物吸附 光合作用
氮氧 燃烧过程 化物 细菌作用
造成光化学烟雾 HNO3或硝酸盐,
温室效应
干、湿沉降
破坏臭氧层
在大气中光离解
碳氢 汽车尾气 化合物 有机物蒸发
卤素 化合物
一、生物法净化有机废气的原理
有机废气生物净化是利用微生物以废气中的 有机组分作为其生命活动的能源或其他养分, 经代谢降解,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及细胞组 成物质。
与废水生物处理的最大区别在于:废气中的 有机物质首先要经历由气相转移到液相(或 固体表面液膜)中的传质过程 ;然后在液相 或(固体表面生物层)被微生物吸附降解。
3. 没有毒性或对微生物生长有抑制作用的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三、废气生物处理的基本条件
• 主要有水分、养分、温度、氧气以及酸碱度 等。
1.水 分 • 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必要成分; • 吸收废气的溶剂。 ➢采用土壤或堆肥等固态处理系统时,适宜的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1.生物滤池
• 生物滤池内的固态介质是一些天然材 料,常用的固体颗粒有土壤和堆肥, 这些材料为微生物的附着和生长提供 表面,微生物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污染 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有机废气处理技术ppt课件

有机废气处理技术ppt课件

精选编辑ppt
13
四、有机废气新处理技术介绍
•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除上述传统处 理工艺技术外,一些新的技术正逐步被开发 应用,为有机废气的治理提供了更广阔的途 径。
精选编辑ppt
14
1.变压吸附分离与净化的技术
• 该技术是利用气体组分在固体吸附材料上吸附特性的差异,通过周 期性的压力变化过程实现气体的分离与净化,是一种物理吸附法。
• 生物处理技术在欧洲及美国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技术较为成
熟。而目前我国这方面的研究不多,技术的应用也比较少。
但是,随着人们对生物法净化有机废气这一经济有效的处理
工艺认识的加深,生物降解法在我国的有机物处理中将会逐
步地更新与发展。
精选编辑ppt
25
评价及结论
• 对于有机气体的净化处理,无论是广泛采用的传统处理方法,还是新 开发的处理技术,由于其适用范围、去除性能、投资运行费用等多方 面因素,皆制约了单元处理技术的应用。目前,除了推广有机物的单 元处理工艺外,重点开发不同单元处理工艺的组合技术,以达到提高 去除效率,降低投资运行费用,减少二次污染的目的
• 在目前已经开发应用的处理技术中,吸附浓缩+ 催化燃烧组 合法以及PSA 法更适合我国国情,在国内有机废气治理领域 更具发展前途。
精选编辑ppt
27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精选编辑ppt28
精选编辑ppt
3
表一 主要行业所排放的有机废气
精选编辑ppt
4
2.有机废气的危害
• 有机废气会危害人体健康。如有机废气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 后,能给人的呼吸、血液、肝脏等系统和器官造成暂时性和永久性 病变,尤其是苯并芘类多环芳烃能使人体直接致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当光子能量高于半导体吸收阀值的光照射半导体时,半 导体的价带电子发生带间跃迁,即从价带跃迁到导带, 从而产生光生空穴和电子;这些光生空穴和电子具有很 强的氧化和还原能力
,可以将吸附到光催化剂表面的污染物彻底降解为无毒 无害的无机小分子化合物,无二次污染问题。
多年来,半导体光催化反应研究主要集中于液-固相 反应,对于气-固相反应则研
早应用于脱臭。近年来随着对有机气相污染物治理技术 研究的不断深入,该法逐步应用于有机气相污染物治理。 与常规治理技术相比,具有设备简单,投资运行费用低, 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但只是在处理低浓度、易生物降解的有机气相污染物时 才具其经济性,即普适性较差。
国外用生物过滤器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的研究开发 已有30多年的历史,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则
还处于起步阶段[5].但实际应用报告显示,操作时可能遇 到以下几个主要问题而引起处理效果不好和故障:
(1)废气流量和浓度波动较大时,生物过滤器的 设计负荷与实际负荷
不匹配容易造成废气停留时间不够,处理效果下降; (2)废气中颗粒物在生物过滤器滤床的积累造成
滤床堵塞,阻力增大; (3)滤床湿度控制不当容易使其干燥开裂造成气
有机气相污染物治理技术解析
环境和人类身体健康严重的危害性因而成为人们关注的 焦点[1].有机气相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有固定源和移动源两 种。移动源主要有汽车、轮船和飞机等以石油产品为燃 料的交通工具的排
放气;固定源的种类极多,主要为石油化工工艺过程和 储存设备等的排出物及各种使用有机溶剂的场合,如喷 漆、印刷、金属除油和脱脂、粘合剂、制药、塑料和橡 胶加工等。就目前的工业
水平而言,无法避免这些气相污染物的排放,因此人们 迫切需要有效治理这些气相污染物的技术。
本文综述了传统有机气相污染物治理技术,展望了 有机气相污染物治理新技术发展方
向,同时重点介绍了气相污染物治理中半导体光催化氧 化技术。
1 有机气相污染物的治理 有机气相污染物治理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回
收法,另一类是消除法。回收法主
1.2.2 半导体光
催化技术
在继Fujishima等有关TiO2单晶电极上光解水的报道 [6]之后,1977年Frank等人利用半导体材料对污染物进行 光催化降解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7
-8],从此半导体多相光催化作为一个崭新的领域得到了 深入而广泛的研究[9]. 具有多相光催化性能的半导体包括 WO3、TiO2、CdS、ZnS、ZnO、Fe2O3、Cd
流短路; (4)pH调节不当,下降幅度大,造成微生物数量
下降,使处理效果降低。 提高生物过滤器所用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
解速率,尤其是针对较难生物降解的物
质培养优异菌种并优化其生存条件,是目前该技术的主 要发展方向。这样做的结果可使生物过滤器的体积大为 减小,与其他空气污染控制技术相比更具竞争力。
体光催化剂处理有机气相污染物方面作进一步深入的研 究工作,同时设计了新型光催化反应器[25],努力为有机 气相污染物的治理做出应有的贡献。
2 讨论 当前,工厂废
气、汽车尾气、化石燃料燃烧废气、居室装修材料等释 放的有机物以及其他的细菌、真菌等气体污染物正日益 严重地危害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事实上,我国 的空气污染问题已不容忽
除有害污染的目的[2].吸附法适用于几乎所有的气相污染 物,一般是中低浓度的气相污染物;吸附效果取决于吸 附剂性质、气相污染物种类和吸附系统的操作温度、湿 度、压力等因素,
具有去除效率高的优点,从而使其成为去除气相污染物 较为常用的方法,但存在投资后运行费用较高且有产生 二次污染的缺陷。
吸收法是采用低挥发或不挥发溶剂对气相污染物进 行吸
,利用太阳光和室内照明光,通过光催化作用使吸附在 催化剂表面的污染物发生强的氧化分解,从而减轻环境 有害气体污染物。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 的开拓。
本课题组
在纳米TiO2材料以及掺杂改性纳米TiO2材料的制备、表征 以及光催化性能研究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20-24],在积
累丰富的半导体光催化处理废水方面的经验之后,正在 半导
等无毒害的无机小分子化合物。基于以上原理,传统上 有机气相污染物污染治理常采用吸附或吸收去除、燃烧 去除等方法,近年来生物氧化、半导体光催化剂技术得 到很快地发展。
1
.1 传统有机气相污染物污染治理技术 1.1.1 吸附或吸收法 吸附法是利用某些具有吸附能力的物质如活性炭、
硅胶、沸石分子筛、活性氧化铝等吸附有害成分而达到 消
剂在室内空气净化上的应用。这将为我国空气污染治理 提供有力的支持,为空气净化提供新型的环保材料和普 适反应器,改变我国在这方面落后于日本等国家的形势, 同时新型改性纳米二氧
化钛光催化材料可
thankyou
特殊材料,大大地降低设备费用和操作费用。事实上催 化燃烧是燃料在接近化学计量情况下进行氧化反应,并 放出大量热。因此催化燃烧要求所用催化剂的首要条件, 必须在高温氧化反应情
况下具有高的活性,此外还需有高的热稳定性、高的机 械强度以及对燃料中所含毒素有高的耐腐蚀性。
1.2 新型有机气相污染物去除技术 1.2.1 生物法 该法最
究得相对较少[12].对于使用TiO2进行有机物的气-固多相 光催化氧化已研究过烷烃[13]、醇[14]、醛[15]、酮[16]、 芳香族化合物[17]、卤化物[18];
也有NOx、汽车尾气、室内空气、菌[19]等的光催化氧化 研究报道。日本在气固光催化反应应用方面的工作较为 突出,他们将光催化剂固定在建材、路面、瓷片、外墙、 内墙等基体上
物、杀灭有害菌。因此,多相光催化净化空气是具有广 泛应用前景的空气污染治理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高效 半导体光催化剂。本课题组研究着眼于制备光催化净化 技术所需核心材料-光催
化剂,设计普适化的光催化反应器,通过不同改性的方 法以提高光催化剂的吸附能力、光吸收能力、电荷分离 能力,同时尝试不同的方法将光催化剂负载于载体上, 从实际上探讨复合光催化
性的矿物油,如洗油等;按照他的实验表明,水与洗油 的比例、pH值、苯系物种类对吸收效果都有影响,并且 获得了该组合吸收剂的最大吸收容量值[3].但同样存在后 处理过程复杂以
及二次污染的问题。 1.1.2 燃烧法 燃烧法是利用有机气相污染物易燃烧性质进行处理
的一种方法。其中,直接燃烧法,又称火焰燃烧法,它 是把可燃的有机气相污染物当收,再利用源自机分子和吸收剂物理性质的差异进行分离
的气相污染物控制技术。该法适用于浓度较高、温度较 低和压力较高情况下气相污染物的处理。罗教生选择水洗油作吸收剂来处理含
苯废气,水-洗油吸收剂的吸收机理为:一般有机物是极 性较弱或完全没有极性的化合物,因此难溶或不溶于水, 但可溶于一些有机溶剂;苯系物属非极性物质,因此难 溶于水,易溶于非极
作燃料来燃烧的一种方法。该法适合处理高浓度有机气 相污染物,燃烧温度控制在1100℃以上,去除效率达95% 以上。
催化燃烧是一种类似热氧化的方式来处理有机气相
污染物
的,它净化有机物是用铂、钯等贵金属催化剂及过渡金
属氧化物催化剂来代替火焰,操作温度较热氧化低一半, 通常为250℃~500℃。由于温度降低,允许使用标准材料 来代替昂贵的
视。然而,通常的污染处理方法均具有处理不彻底,成 本高,存在二次污染或普适性差的问题。半导体多相光 催化法所用二氧化钛无毒、廉价易得、耐光腐蚀与化学 腐蚀,光活性较强,因而
受到广泛关注。在适宜的条件下,二氧化钛光催化能无 选择性地将气-固界面中的难以化学氧化分解的三致有机 物彻底矿化为CO2、水和无机酸,且无二次污染,也可以 氧化无机空气污染
要有炭吸附、变压吸附、吸收法、冷凝法及膜分离技术; 一般回收法是通过物理方法,改变温度、压力或采用选 择性吸附剂和选择性渗透膜等方法来富集分离有机气相 污染物。消除法有直接
燃烧、热氧化、催化燃烧、生物氧化、等离子体法、紫 外光催化氧化法及其集成技术;消除法主要是通过化学 或生化反应,用热、光、催化剂和微生物将有机气相污 染物转变成为CO2和水
Se等[10],其中的TiO2由于具有抗化学和光腐蚀、性能稳 定、无毒、催化活性高、价廉等优点[11]而最受重视和具 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半导体的能带结构是不连续的,
充满电子的价带(VB)和空的导带(CB)之间由禁带隔 开。用作各催化剂的半导体大多为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 一般具有较大的禁带宽度,其中TiO2在pH为1时的带隙是 3.2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