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烷油109-66-0
wd-40 专家级快干型精密电器清洁剂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根据GB/T 16483-2008标准和GB/T 17519-2013标准编写WD-40专家级快干型精密电器清洁剂1.0版本打印日期:2016年08月02日修订时间:2016年08月02日SDS编号:CSSS-TCO-010-1205241.1 产品的确认产品名:WD-40专家级快干型精密电器清洁剂化学品英文名:WD-40 SPECIALIST FAST DRYING CONTACT CLEANER其他名称:有机混合物产品代码:-产品的识别信息:参见第3部分1.2 产品的推荐用途与限制用途1.2.1 推荐用途:消费产品的家用维护。
1.2.2 限制用途:未知。
1.3 供应商的具体信息名称:武迪(上海)实业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七莘路2888号301室联系人(电子邮箱):-固定电话:+86-21-62964040传真:+86-21-529601401.4应急咨询电话(24h):+86-532-83889090紧急情况概述:透明具有强烈的石油气味的液体。
极易燃气溶胶。
容器暴露在高温和明火会导致破裂并通常伴有剧烈的爆炸。
蒸气比空气重,可流窜到较远的起火源并引起回火。
蒸气与空气混合在密闭空间有爆炸危险。
吞咽及进入呼吸道可能致命。
2.1物质或混合物的分类2.1.1 GHS危险性分类:物理危险气溶胶类别1健康危险皮肤腐蚀/刺激性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吸入危害类别1环境危险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险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险类别22.2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极易燃气溶胶。
压力容器:遇热可爆。
造成皮肤刺激。
可能造成昏昏欲睡或眩晕。
吞咽及进入呼吸道可能致命。
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切勿喷洒在明火或其他点火源上。
切勿穿孔或焚烧,即使不再使用。
作业后彻底清洗双手。
戴防护手套。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关于进一步加强进口食品植物油检验监管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关于进一步加强进口食用植物油检验监管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节选)二、落实进口企业主体责任各局应督促食用植物油进口商或进口企业积极落实产品质量的主体责任,对其进口的食用植物油安全质量负责。
要求进口商或进口企业应告知向其发货的境外出口商或代理商必须按照我国食品安全法有关要求进行备案,并按照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在贸易合同中明确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
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在受理进口食用植物油报检时,应要求企业提供其产品符合中国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证明文件。
对于不能提供相关证明文件的进口食用植物油,在产品检验合格前不得卸货。
三、保证运输工具安全无害各局应督促进口商或进口企业保证进口食用植物油的运输工具安全无害,不会对所装载货物造成污染。
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在受理食用植物油报检时,应要求企业提供运输工具前三航次的装载记录。
运输工具前三航次装载货物不符合要求的(附件),其装载的食用植物油不得入境。
四、加强进境口岸检验把关各局要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按照我国相关食品安全标准要求,对进口食用植物油实施检验。
要根据食用植物油的种类、产地等情况开展风险分析,确定和调整进口食用植物油检验项目。
对经检验合格的进口食用植物油,出具卫生证书;非直接供人类食用的食用植物油的卫生证书中应注明“未经加工精炼,不能供人类直接食用”。
对经检验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用植物油,禁止入境。
本通知自公布之日起6个月后正式实施。
总局此前对进口食用植物油检验监管的相关要求与本通知规定不符的,以本通知为准。
附件-1:进境食用植物油装载工具要求一、进口后需经过加工后再供人食用的植物油,运输工具为不锈钢仓储材料的或环氧树脂涂布内表面储罐的,上航次罐中所装运的应是食品或者是在《允许装运前次货物列表》(附表)中的物质;二、进口后需经过加工后再供人食用的植物油,对于非第一条中材料储罐,前三个航次所装运的应该是食品或者在《允许装运前次货物列表》中的物质;三、进口后不再进行加工直接供人类食用的植物油,前三个— 2 —航次所装运的货物必须均是食品。
正戊烷MSDS

1.物质的理化常数:2.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高浓度可引起眼与呼吸道粘膜轻度刺激症状和麻醉状态,甚至意识丧失。
慢性作用为眼和呼吸道的轻度刺激。
可引起轻度皮炎。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446mg/kg(小鼠经口)刺激性:人经眼:140ppm(8小时),轻度刺激。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动物吸入25.2,116,332,800mg/m3,117天,未见中毒反应。
危险特性: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
液体比水轻,不溶于水,可随水漂流扩散到远处,遇明火即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气体检测管法4.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5.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300mg/m3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三、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石脑油MSDS

石脑油MSDS报告(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中文名称:石脑油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粗汽油化学品英文名称:Crude oil;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第三部分:危险品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石脑油蒸气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浓度过高,几分钟即可引起呼吸困难、紫绀等缺氧症状。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征: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治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最高容许浓度:前苏联MAC:监测方法: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戊烷安全技术说明书

健康危害
高浓度可引起眼与呼吸道粘膜轻度刺激症状和麻醉状态,甚至意识丧失。慢性作用为眼和呼吸道的轻度刺激。可引起轻度皮炎。
急
救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消防措施: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毒
性
接触限值:前苏联MAC(mg/m3):300。TLVTN:OSHA 1000ppm; ACGIH 600ppm,1770mg/m3;TLVWN:ACGIH 750ppm,2210mg/m3
储
运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运输: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引燃温度(℃):260
爆炸下限%(V/V):1.7
稳定性:稳定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戊烷安全技术说明书

戊烷(1)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戊烷;正戊烷化学品英文名:n-pentane; pentane分子式:C5H12相对分子量:72.17(2)成分/组成信息成分:纯品CAS No:109-66-0(3)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1类低闪点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高浓度可引起眼与呼吸道粘膜轻度刺激症状和麻醉状态,甚至意识丧失。
慢性作用为眼和呼吸道的轻度刺激。
可引起轻度皮炎。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毒,可能在水生环境中造成长期不利影响。
燃爆危险: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4)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
如有不适感,就医。
(5)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 甚至引起燃烧。
液体比水轻,不溶于水,可随水漂流扩散到远处,遇明火即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灭火方法: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容器突然发出异常声音或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撤离。
用水灭火无效。
(6)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限制性空间。
石脑油简介

中文名称:石脑油化学品英文名称: Naphtha中文名称2:粗汽油CAS 登录号:8030-30-6别名:石油、石漆、猛火油、雄黄油成分石脑油又称(petroleum naphtha ligroin)粗汽油:一般含烷烃55.4%、单环烷烃30.3%、双环烷烃2.4%、烷基苯11.7%、苯0.1%、茚满和萘满0.1%。
平均分子量为114,密度为0.76g/cm3,爆炸极限1.2%~6.0%。
主要成分:主要为烷烃的C4~C6成份。
有害成分: CAS No.丁烷 106-97-8戊烷 109-66-0己烷 110-54-3特征外观与性状:无色或浅黄色液体。
沸点(℃): 20~160相对密度(水=1): 0.78~0.97闪点(℃): -2引燃温度(℃): 350爆炸上限%(V/V): 8.7爆炸下限%(V/V): 1.1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注意事项健康危害:石脑油蒸气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浓度过高,几分钟即可引起呼吸困难、紫绀等缺氧症状。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急性健康影响:食入:在生产环境中,不大可能通过该途径进入人体。
摄入较大的剂量可引起恶心、呕吐、麻醉、无力、头晕、呼吸表浅、腹胀、意识丧失和抽搐,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石油醚使用说明书

石油醚使用说明书化学品中文名称:石油醚化学品英文名称:Petroleum ether中文名称2:石油精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戊烷109-66-0己烷110-54-3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其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性。
中毒表现可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本品可引起周围神经炎。
对皮肤有强烈刺激性。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极度易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燃烧时产生大量烟雾。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对水生生物有毒。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禁止直接排入下水道。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在装备有加力燃烧室和洗刷设备的化学焚烧炉内燃烧处理,特别在点燃的时候要注意,因为此物质是高度易 燃性物质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污染了的包装物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进一步的说明: 无数据资料
火灾特征 无数据资料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5.3 救火人员的预防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的信息
用水喷雾冷却未打开的容器。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保证充分的通风。移去所有火源。人员疏散到安全区 域。谨防蒸气积累达到可爆炸的浓度。蒸气能在低洼处积聚。
6.2 环境预防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一定要避免排放到周围 环境中。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围堵溢出,用防电真空清洁器或湿刷子将溢出物收集起来,并放置到容器中去,根据当地规定处理(见第13 部分)。
7 安全操作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5/5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危害类型
GHS02:易燃物; GHS07:感叹号; GHS08:健康危害;
信号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224
极易燃液体和蒸气。
代码
无数据资料
H304
如果吞下或吸入呼吸道可能会致命。
H336
可能会导致睡意或眩晕。
H401
对水生生物有毒。
警告申明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
14 运输信息
14.1 UN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1265
国际海运危规 : 1265 国际空运危规 : 1265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Pentanes 国际海运危规:Pentanes 国际空运危规:Pentanes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3
国际海运危规 : 3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 液体, 透明
颜色 : 无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临界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130 °C (-202 °F) - lit.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35 - 36 °C (95 - 97 °F) - lit.
https:// 2/5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BEK型 (EN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 送风防毒面具。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 件。
o)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3.39
p) 自燃温度(°C / °F) 260.0 °C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化学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敏感性(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避免接触的条件
热,火焰和火花。极端温度和直接日晒。
15 法规信息
15.1 专门对此物质或混合物的安全,健康和环境的规章 / 法规
法规信息 请注意废物处理也应该满足当地法规的要求。 若适用,该化学品满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9号国务院通过)的要求。
https://
Powered by TCPDF ()
国际空运危规 : 3
14.4 包裹组
https:// 4/5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欧洲陆运危规 : II
14.5 环境危害
欧洲陆运危规 :是
国际海运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II 国际空运危规 : II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是 国际空运危规 :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预防
无数据资料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避免吸入蒸气和烟雾。切勿靠近火源。-严禁烟火。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聚。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持竖放位置 以防止泄漏。开启前冷藏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8.1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工业卫生和安全使用规则来操作。休息以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人身保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美国)或EN166(欧盟)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376标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阻燃防静电防护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https:// 3/5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细胞突变性-体外试验 - Ames 试验(艾姆斯试验) - 鼠伤寒沙门氏菌 - 阴性 致癌性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可能引起昏睡或眩晕。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无数据资料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口 - 小鼠 - 5,000 mg/kg 半数致死浓度(LC50) 吸入 - 大鼠 - 4 h - 364,000 mg/m3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皮 - 兔子 - 3,000 mg/kg 亚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刺激性(总述)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皮肤 - 兔子 - 无皮肤刺激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试验指南404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诱变
https:// 1/5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
接触眼睛会引起:,发红,视力模糊,催泪。,延长或重复与皮肤接触可能引起:,脱脂,皮炎,中枢神经系统 抑制,损伤肺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g) 闪点
-49.0 °C - 闭杯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可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1.4 %(V)
8.3 %(V)
k) 蒸气压
579.0 hPa 在 20.0 °C
l) 相对蒸气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0.626 g/cm3 在 25 °C
n) 溶解性 / 水溶性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12 生态学资料
12.1 毒性
对水蚤和其他水生无脊 椎动物的毒性 半数效应浓度(EC50)-大型蚤(水蚤)-9.74mg/l-48h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生物降解能力 生物的/需氧的 - 接触时间 192 h 结果: 70 % - 易生物降解。
12.3 生物积累的潜在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1.1 产品标识符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 戊烷油 CAS No.: 109-66-0 别名: 正戊烷;过氧二硫酸钾;戊烷;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无数据资料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FlammableLiquids:Flam.Liq.1 健康危害 急性毒性(经口):AcuteTox.4 急性毒性(经皮):AcuteTox.4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单一接触):STOTSE3 环境危害 急性水生毒性:AquaticAcute1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蒸气可引起睡意和眩昏。 吞咽 如服入是有害的。 摄入有吸入危害-能进入肺部并引起损伤。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接触眼睛会引起:, 发红, 视力模糊, 催泪。, 延长或重复与皮肤接触可能引起:, 脱脂, 皮炎, 中枢神经系统 抑制, 损伤肺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RZ9450000
-无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质
分子式 - C5H12 分子量 - 72.15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如果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请教医生。 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请教医生。 在眼睛接触的情况下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如果误服 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用水漱口。请教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