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人本主义心理学演示课件

合集下载

人本主义心理学ppt课件

人本主义心理学ppt课件
罗杰斯认为医患良好气氛的建立有赖于三个条件 :真 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共情。
ppt课pp件t课pp件t课件
19
罗杰斯在很早的时候就给心理治疗过程 提出了12个步骤,虽然它们看似不同,但在 实施过程中是不分开的。具体来说,包括以 下步骤:
第一,来访者主动求助。 第二,治疗者说明情况。
第三,鼓励来访者自由表达情感。 第四,治疗者能接受、认识、澄清对方的消 极情感。
人本主义心理学运动是一种组织结构松散、思想观点 并不完全一致的心理学运动。和其他心理学派不同,不 存在某一位专门的创立者。
就美国和欧洲心理学发展史来看,人本主义心理学 先驱大致概括为:狄尔泰、斯特恩、斯特兰格、凯利、 戈尔德斯坦和奥尔波特等人。
而罗杰斯、马斯洛等立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 论,成为该主义的领导者。
ppt课pp件t课pp件t课件
24
谢谢观赏
ppt课pp件t课pp件t课件
25
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特点是将医师与患者关系视为改变 和成长的最重要的治疗因素。
具体来说,医师感到患者是一个具有无条件自我价值 的人:即不论他的处境、他的行为、或他的情感如何,都 是具有价值的人。医师能让自己对患者有深刻的理解;没 有任何内部障碍能妨碍他与患者相处的任何时刻,并能对 患者的状况察觉;而且,他还能向患者传达他设身处境的 移情理解。医师只满足于提供一种气氛,使患者能有最大 的自由变成他自己。
与传统咨询理论的区别 罗杰斯的咨询理论与传统咨询理论最本质的区 别在于对咨询者与被咨询者之间的关系的看法。 在罗杰斯看来,心理咨询的成功并不主要取决 于咨询者的专业知识和训练,而取决于咨询者这个人 本身和他对待被咨询者的态度。
ppt课t课pp件t课件
18
(3)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特点——治疗关系

人本主义心理学40页PPT

人本主义心理学40页PPT
(二)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内在意识经验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意识经验能向心理 学家提供重要的信息,使他能够深入到人的内 心深处,了解那些对于人类来说最有价值的、 关于人的内在本性的信息和此时此刻的内在体 验。
正如西方某些心理学家所说,行为主义在 由内向研究转向外显研究时扩大了心理学研究 领域,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再次转向人的内在意 识经验则是又一次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这是符合科学研究呈螺旋式上升的理论的。
2、1954年,马斯洛的巨著《动机与人格》 出版。该书是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 奠基之作。
3、1956年,马斯洛等人发起并创建人本主 义心理学研究会组织,第一次讨论了人 类价值的研究范围。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
4、1958年,马斯洛创办《人本主义心理学杂 志》内刊。
5、1959年,马斯洛《人类价值的新知识》一 书出版。这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开始广为传 播的重要历史文献。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形成
1、1961年,《人本主义心理学杂志》正式公开出版, 这是其主要阵地。
2、1962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布跟塔尔发表题为 《人本主义心理学:一个新的突破》的演讲,这 被认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系统阐述的里程碑。
3、1963年,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正式建立,这标
志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背景
(一)社会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物质生活空前 富足。但民众的精神生活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出现了严 重的精神危机和道德滑坡,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2、战争阴云没有散尽,国际军备竞赛日益激烈,特别是核战 争对人民产生很大压力,美国民众处于对战争的无尽恐惧和 担忧中。 3、美国出现了一种在青年中掀起的反主流文化的运动。这个 运动表现为反对传统的价值、重视自我实现、强调个人个人 经验,实质是宣扬个人主义,把个人的欲望看作是核心价值。

人本主义心理学_ppt课件

人本主义心理学_ppt课件

• 共情也称同感、共感、同理心、通情达理 等。它是指设身处地地用来访者的眼光去 看待他们的问题,深入了解并体会来访者 的内心世界,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去体会 他们的痛苦和不幸,即“设身处地”和 “感同身受”。 • 言语交流尽量表达出深层理解,理解并表达 出潜在的、暗含的和深层的含义。
重视治疗关系 美国学者夏洛特布勒曾指出:“人本 主义心理治疗在其诞生的第一个十年中已 经发展为与其说是技术系统,不如说是对 人际关系的一种概括意义上的研究方法。” 以人为中心治疗不追求特殊的策略和 技术,而是把重点集中在创造一种良好的 关系氛围,使得来访者能够自由地探索内 在感受。
(三)以咨询关系为人格改变的基本条件 在当代心理治疗中,罗杰斯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提出了被称为“治疗 要素”实现趋向 3.机体智慧和机体估价过程 4.人性基本可以信赖 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最高目标就应该是恢复人的本性,帮助人按其本性的 要求去生活,使其更丰富;帮助人更好地自我实现,更自由、更充分地 发挥其潜在的生命机能。
• 综上看来,人本主义理论中用于团 体心理辅导的技术主要是反应技术, 包括积极倾听、同情心(共情), 真诚一致;互动技术中的支持,鼓 励,保护,自我表露(因为经历、 所以悲悯。);还有澄清、非批评 性、与成员会心、支持与面质、肯 定成员的自我决定能力、随着团体 的自然发展而不试图指导团体发展 等。
人本主义的常用技术 ——由以“个人为中心”到以“团体为中心”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者在咨询过程中不是把注 意力放在来访者有什么问题,这种问题因 何而发生,应该运用什么特殊技术帮助他 克服心理困难这样一些问题上,而是放在 设法建立一种理想的咨访关系,营造一种 特殊的交流气氛,一种团体辅导的氛围上
真诚一致 • 真诚一致要求领导者在辅导关系的范围内情感和行为没有 任何的虚假和做作,是一个表里如一、真诚完整的人。 • 罗杰斯认为,真诚能够产生信任,而团体成员只有对领导 者有了信任才能够袒露自我,并在领导者的帮助下认识自 我、改善自我。 • “咨询师与来访者的情感和态度的一致性及其表

人本主义ppt

人本主义ppt

人本主义 代表人物
1、兴 起 2、基本观点

主要代表人物 马斯洛、罗杰斯
• 对人类的基本需要进行了研究和分类,将之与动物的本能加
以区别,提出人的需要马是斯分洛层的次发主展要的观;点
• 他按照追求目标和满足对象的不同把人的各种需要从低到高 安排在一个层次序列的系统中,最低级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 这是人所感到要优先满足的需要。
• 在心理治疗实践和心理学理论研究中发展出人格的“自我理
论天”生,的并“倡自导我了实“现患”者的动中机心罗,疗杰即法斯一”的的个心人主理发治要展疗观、方扩点法充。和人成类熟有的一趋种
力,它是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各种潜能的趋向。

•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
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人性;本主义学习理论
• 认为人的自我实现和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的创造才是人的行 为的决定因素。
• 行为主义将人类学习混同于一般动物学习,不能体现人类本身的特 性;
• 认知心理学虽然重视人类认知结构,却忽视了人类情感、价值观、 态度等最能体现人类特性的因素对学习的影响。
•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首先必须改变其信念 和知觉,特别关注学习者的个人知觉、情感、信念和意图,认为它 们是导致人与人的差异的“内部行为”,因此他们强调要以学生为中 心来构建学习情景。
2、尊重、关注和接纳:学习的促进者尊重学习者的情感和意见,关心学 习者的方方面面,接纳作为一个个体的学习者的价值观念和情感表现;
3、移情性理解:学习的促进者能了解学习者的内在反应,了解学生的学 习过程。在这样一种心理气氛下进行的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 师”只是学习的促进者、协作者或者说伙伴、朋友,“学生”才是学习的 关键,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的目的之所在

心理学史10.人本主义罗杰斯

心理学史10.人本主义罗杰斯

一种对经验越来越开放的态度
从对经验的防御性一端向开放性一端移动。 个体正变得更能倾听自己,体验自己内部 所发生的一切。他对于自身害怕、沮丧和 痛苦的经验更加开放,对于那些鼓舞、亲 切和敬畏的感受也同样如此。当这些感受 在他身上出现时,他主观上可以自由地生 活在这些感受当中。而且,还能充分生活 在机体的经验之中,而不是把它们排除在 意识之外。
可能有位朋友告诉他某本新书很令人失望, 他看到了二篇对该书的消极评论。由此他 初步假设自己不会高度价值这本书。然而 如果他看了这本书,他的判断将会以自己 的感受为基础,而不是其他人的话。
它灵活机动,并以特定时刻和对该时刻的 促进和实现程度的经验为基础。价值观不 是被僵化地遵从,而是在不断变化。
当事人中心治疗
几乎所有的教育、管理、商业、许多的宗 教、家庭生活、心理治疗的基础都是一种 对人的不信任。必须设定目标,因为人被 视为缺乏选择适当目标的能力。必须引导 个体朝向这些目标发展,既然不这样他或 她就可能偏离已选择好的道路。
教师、父母、督导者必须发展出各种程序 以确保个体正在朝向目标前 进——考试、 监督、讯问。个体被视为生而有罪的、破 坏性的、懒惰的,或以上三项全有——如 同一个必须时刻监视着的人。
自我概念的形成
在我们成长的初期,自我概念是由很多自 我经验(self-experi ences),即对自己的 体验所形成。透过周围的重要他人如父母 等对我们的态度和反应,我们不断地积累 着很多的自我经验。基于这些自我经验, 我们于是便建立一套对自己的看法,和对 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而产生喜欢或讨厌的 感觉。
治疗中当事人的价值观情感和信仰经常发生改变。 怎样才能知道: 他们是否在朝向一种健康的方向改变? 他只不过是接受治疗师的价值体系呢?

人本主义心理学ppt课件

人本主义心理学ppt课件

在科学领域,人们通常并不像我那样从一个方向到 另一个方向,而是抓住一个方法便矢志不渝地钻研下去。 而我则喜欢开辟新的天地,为一个领域翻一翻土,而后 就再到其他事情上。
——马斯洛
22
(二)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心理学
自我实现心理学有三大理论基础: 性善论(人性观)、潜能论(价值观)、 动机论(需要层次论)。
11
反主流文化运动的影响:
(1)反对传统价值观 (2)坚持人的独特性 (3)重视自我的展示 (4)强调个人的体验
12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哲学背景:
1、人道主义和人性论 2、存在主义和现象学
13
1、人道主义和人性论
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时代的思潮和理论产生于14 世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后来又辗转传播 到西欧及世界各国。主张以人性作为衡量历史和现 实的准则,重视个人的价值,维护个人的尊严和权 利,解放个性,使个人得到充分的自由发展,实现 现实中的个人幸福。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禁欲主义, 主张人性的解放,强调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促使 人得到充分的发展,正是继承了人道主义的传统。
4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 社会时代背景
1、对后工业社会(或科技文化社会)反人性化 走向的反思。
2、反战和反主流文化运动的影响。
5
1、对后工业社会(或科技文化社 会)反人性化走向的反思。
科技进步应当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广大民众在基本生 活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进一步产生了追求高级需要的满 足,包括真善美等高级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人本主义心 学所探讨的主题如人性、价值、意义和自我实现,正反映了 美国物质生产高度发展的社会需要。
1、能准确、充分地认识现实, 并与现实保持良好的关系。 2、能接纳自然、他人和自我。 3、自发、直率和自然 4、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 自我为中心 5、有独立和独处的需要 6、自主 7、有反复欣赏生活的能力 8、常有高峰体验

心理学史 第九章 人本主义心理学ppt课件

心理学史 第九章 人本主义心理学ppt课件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的新科学——一种新的人的范 式:促使健康的个体变得更健康,即实现他们的全部潜 能。
第二,不采用“决定论”解释人的行为。人的科学不会 像物理科学研究物体那样来研究人。因为人能够自由地 选择自身的存在方式。行为最重要的原因是“主观实 在”。
“超个人的、超人类的、以宇宙为中心而不是以人的 需要和兴趣为中心的,超出人性、同一性和自我实现。”
第2节 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的治疗 理论
一、生平与著作: Carl Rogers(1902—1987),人
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之一,首 创“非指导式治疗”的一代宗 师。 主要著作:《问题儿童的临 床治疗》(1939)、《咨询与 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新概念》 (1942)、《来访者中心疗法: 当前实践、含义和理论》 (1951)
“对自身优点的恐惧;对自己命运的逃避;对自己天 才的回避。”
(三)、“自我实现者”: 其主要特征如下: 1、能准确、全面地洞察现实。 2、对自己及他人表现出极大的接纳性。 3、表现出自发性和自然性。 4、有独处的需要。 5、独立于环境与文化。 6、以持续新奇的眼光欣赏事物。 7、经常经历神秘体验或高峰体验。所谓“高峰体验”:
9、往往只有少数几个朋友。
10、有强烈的道德感但并不一定接受传统的道德标准。
11、良好的、善意的幽默感.
12、富有创造力。
(四)“存在性动机”(being motivation):
一个人在除自我实现之外的任何一个需要层次上发挥
作用的动机即为“ 缺失性动机”( deficiency motivation)。意即:寻找特定的东西来满足他特定的 需要,他的知觉受需要的指引(称“需要指引的知 觉”[Need-directed perception],或“缺失性知 觉”)]

人本主义ppt

人本主义ppt
1.对我的任何情绪,我不觉得羞耻。 2.我觉得我必须做别人期待我做的事情。 3.我觉得人基本上都是好的,而且是可以信任的。 4.对我所爱的人,我有生气的自由。 5.别人必须永远赞同我所做的事。 6.我不接纳自己的缺点。 7.我能够喜欢他人但却不一定赞同他。 8.我害怕失败。 9.我避免尝试分析以及简化复杂的事情。 10.扮演自己比受人欢迎好。 11.在我的生命中并没有需要特别投入的任务。 12.即使可能导致不愉快的结果,我也会表达我的感觉。 13.我不觉得我有责任帮助别人。 14.我因害怕表现不合适而感到困扰。 15.我因为付出爱而得到爱。
(2)把重点放在人所特有的一些特性上,如选择性、创造性、价值观和 自我实现,反对根据机械论和还原论的观点来思考人类的问题。
(3)在选择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时,注重考虑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反 对过分强调客观性而牺牲“意义”。
(4)应关心和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并关心每一个人先天潜能的发展。 其核心在于使个人发现他自己的存在,发现他与其他人以及社会团体的关 系。
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与应用
主要内容

人本主义心理学概述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罗杰斯的人格心理学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概述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界定 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 3、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界定
因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心理学第一势力(行为主义)和第二 势力(精神分析) 相对抗, 故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third force)。
制定积极可行的生活目标,并且要全力以赴;但不要 期望未来的结果一定成功。
坚持真理,即使众人反对,也挺身而出,为正义奋斗。
不要使自己的生活僵化,为自己留一份宽松的空间; 偶尔的身心放松,有助于潜力的发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量左右。 ? 第四,超越了对自我的关心,把生活目标指
向未来。 ? 第五,对工作有献身精神。 ? 第六,具备给予爱和接受爱的能力。 ? 第七,他们为自己缔造了有意义的生活。
13
四、成为健康人的方法
? (一)通过自由意志赋予生命以意义 1、行使自由意志:自由的选择;承担选择的责 任。良知。 2、满足意义意志(即实现意义与价值) ? (二)发现生命意义的方式 1、在生活中体验价值 2、通过提供和创造价值发现生活的意义 3、在苦难中发现生命的意义
9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派概述
? 最近发展的积极心理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再生,它 关注提升幸福感和赋予生活意义的物质和心理过程。
? 积极心理学很重要的一个贡献是它试图建立普遍人类 美德的一览表,研究结果表明其包括正义、人性、节 制、智慧和超越。第六个核心美德-勇气-似乎并不那 么普遍。
?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现象学取向的两个主要贡献是:试 图解释人类经验之谜,强调对个人和文化的无偏见的 理解。
三、弗兰克的健康人格观
? 在弗兰克的意义治疗观中,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能寻 求生活意义的人。
? 所谓寻求生活意义,指的是超出自我中心,达到超越 自我,使自我全神贯注于追寻和实现生命的意义与目 的。寻求生活意义的人具有如下特点:
12
寻求生活意义的人的特点:
? 第一,具有选择自己态度的自由。 ? 第二,能负责任地对待自己的生活。 ? 第三,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生活,不受外在
?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它是以西方存在——人 本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心理治疗观。其要点是:强调每 个人从根本上对自己是谁和将来要做什么负责,人不 是静止的,总是处于他想要成为的一个新的人的过程10 中。
二、弗兰克的生平
? 维克多.弗兰克(ViktorE.Frankl,1905-1997 ),出生于维也纳 的犹太人家庭。
? 人在苦难中需要意义以求生存,人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同样 需要意义以求生存和发展,否则就都有可能被心理疾病所困 扰,弗兰克的这个发现,使他的学说超越时空而在世界范围 内广为流传。他于1946年出版的《人对意义的寻求:意义治 疗学》已被译成24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仅仅在美国就 销售了500万册。
11
?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基于这样的前提假设:要了解一个人,必须 了解他对现实的独有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聚焦于现象学,现 象学包含个体的所闻、所感和所想的全部内容,并且位于他人 性的核心;甚至是自由意志的基础。人格的另一基本取向倾向 于认为:人们(至少在内隐层面)几乎都喜欢那些可以在心理 显微镜下被冷静检验的事物。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心理学的研 究对象是那些能够进行自省,并且据此形成自己见解的人。更 核心的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们如何去感受、思考、体验 和选择,以及这些活动是如何使人类的心理变得如此独特的。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派概述 二、弗兰克的生平 三、弗兰克的健康人格观 四、成为健康人的方法
5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派概述
? 研究人类不同于研究物体或者动物,也不应只关注神经症者。 心理学应以正常人、心理健康者为研究对象,人本主义心理学 就侧重这个方面,包括经验、意识和自由意志。 人本主义心理 学派被称为心理学第三势力,以罗杰斯、马斯洛等为代表。
? 要一时的幸福,可以去占有某些东西,但要永远幸福 ,重要的是成为能够幸福的人,即要努力培养能够幸 福的人格。
?
----选自三木清《人生论笔记》
2
第四章 存在—人本主义学派 的心理健康观
? 第一节 弗兰克的健康人格模型:寻求生活意义的人
? 第二节 帕尔斯的健康人格模型:此时此地的人
? 第三节 罗杰斯的健康人格模型:充分起作用的人
第四章 存在—人本主 义学派的心理健康观
政法学院 刘红芬
1
幸福是一种人格
? 能不能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本人的人格、人 品、性格、人性,决定了他如何理解事物,如何思考, 如何应对。结果,幸福、不幸也会发生转变。
? 能够幸福的人无论做出了怎样的选择,都能幸福。不 能幸福的人无论做出了怎样的选择,都不能幸福,这 样的例子不是很多吗?
6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派概述
? 威廉姆.冯特成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试图建立一门可以描 述所有经验元素的现象科学。
? 现象学和哲学中的存在主义密切相关,将经验分成三部分(外 部世界的经验、社会经验和对经验的内省经验)。存在主义也 主张存在的意义是不能超越个人所赋予它的。
? 像萨特这样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推断:那些不能面对人生缺乏内 在意义这个现实的人在生活中抱有坏信念。
? 1930年,获得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 1937年,弗兰克开办自己的精神病和神经症诊所。 ? 1942年9月,弗兰克和他的妻子、父母、兄弟被逮捕,并被送
到集中营。
? 二战结束后,弗兰克发表了自己的学说,系统阐述了他的“ 意义治疗说”。即人有寻找意义的需要。而人一旦具有生存 的意义,就能健康地生活。
8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派概述
? 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认为,每个人对世界的 经验都是由他的一套独特的个人建构或主题 组织起来的。自然科学范式和这些个人建构 有许多共同之处。
? 奇克森特米哈伊的理论认为,存在的最好状 态是心流,挑战和能力达到平衡时的状态。
? 马迪主张人们应该通过面对人生中的挑战, 而不是回避压力来建立一种坚韧的生活方式 。
? 第四节 马斯洛的健康人格模型:具有完整人格的 人
3
第一节 弗兰克的健康人格模 型:寻求生活意义的人
? 你要像你是死而 复生一样地过你现 在的生活。而且你 要像你曾有过一次 重大过失而且现在 还可能再有过失一 样去生活。 ——弗兰克
4
第一节 弗兰克的健康人格模 型:寻求生活意义的人
? 现象学观点也认为当下的经验就是全部,它意味着个体有自由 意志,并且了解一个人的唯一方法是了解他对世界的经验。
7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派概述
? 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在存在性分析中加入 了假设: 人性本善,并且有自我实现的内部 驱力。
? 罗杰斯和马斯洛主张:直接面对经验的人能 成长为机能充分发挥的人。罗杰斯认为,只 有当这个个体得到了来自生命中重要他人的 无条件积极尊重,这一点才能实现。马斯洛 认为,只有与生存和安全相关的基本需要得 到满足,像自我实现这样的高级需要才会出 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