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20章 第4节《电动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电与磁 第四节:电动机》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电与磁 第四节:电动机》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电与磁第四节:电动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四节:电动机。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分类和特点。

具体内容包括:1.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2. 电动机的分类: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

3. 电动机的特点:电动机可以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具有高效率、方便控制等特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分类和特点,能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电动机应用。

2. 能通过实验观察电动机的转动现象,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电动机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分类和特点。

难点:电动机工作原理的微观解释。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动机模型、电源、开关、导线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电动机应用,如电动车、电风扇等,引导学生关注电动机的作用和原理。

2. 知识讲解:介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分类和特点,通过电动机模型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电动机的工作过程。

3. 实验观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动机的转动现象,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7. 布置作业:布置作业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电动机的相关知识。

六、板书设计电动机1. 工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2. 分类:直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

3. 特点:高效率、方便控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请用文字和图示说明。

(2)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有什么区别?(3)电动机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2. 作业答案:(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0.4《电动机》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0.4《电动机》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0.4《电动机》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0.4《电动机》这一节主要介绍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分类和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电动机的基本构成,掌握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以及了解电动机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电流的基本知识,对电路有一定的了解。

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实例和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2.掌握电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3.了解电动机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电动机的内部结构及其作用。

3.电动机在实际应用中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等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图和内部结构图。

2.准备实际的电动机实例。

3.准备相关的问题和讨论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的基本知识,进而引出电动机。

2.呈现(10分钟)展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图和内部结构图,让学生对电动机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同时,讲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各部分的作用。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观察实际的电动机实例,对比原理图和实际电动机的异同。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电动机的工作过程。

4.巩固(5分钟)针对电动机的特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以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讨论电动机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电动机的重要性。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电动机的优缺点。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电动机的相关知识。

8.板书(课后)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合适的板书,以便学生复习和回顾。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导入5分钟,呈现10分钟,操练15分钟,巩固5分钟,拓展10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

九年级物理全册20.4电动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20.4电动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电动机》教学模式介绍:“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后来由前苏联凯洛夫等人进行改造传入我国。

在我国广为流行,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都用这种方法教学。

该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

其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比较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信息量。

该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作用,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课程环节: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设计思路说明:1、复习旧课: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反过来想想,磁场对电流可不可能有力的作用呢?2、激发学习动机:通过实物展示及其电动机的转动,能够立即抓住学生的眼球,激起学生的兴趣,以较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3、讲授新知识:同故宫介绍生产和生活中需要电动机的实例,提出问题“给电动机通电,它为什么能够转动?”来引入新课。

然后通过两个演示实验来说明磁场对通电导线----通电线圈有力的作用。

进而提出问题:如何能实现线圈的连续转动?可以采用模型法解决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换向器的作用这两个难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通电导体在磁场中所受的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的关系。

4、巩固运用:通过正反转的电动机的电路设计,理解它的转向与电流的关系。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包括两部分: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电动机的基本构造。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就是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通过实验知道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它是学习电动机的基础。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方向与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有关,当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有一个发生改变,作用方向将改变,若两个同时改变,则作用方向不变。

电动机就是利用了通电线圈在磁场受力转动的原理,如何使线圈在磁场中持续转动、换向器的作用是学习的难点。

本节教学重点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难点是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九年级物理全册 20.4 电动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20.4 电动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电动机课题第二十章:电与磁第四节:电动机教材分析这一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了解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二是在学生经历模拟电动机的过程,了解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磁场的基本性质以及电生磁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出磁场对通电导体产生力的作用,从而提出这一理论在人类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电动机。

此外,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有通电导体对放入其中的磁体能够产生力的作用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逆向思维:磁体对放入其中的通电导体是否也有力的作用猜测,再利用实验进行探究,从而培养学生要善于发现事物间的某种联系,并大胆的猜想、探究,以证实自己的想法。

故其是本章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2.了解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知道换向器的作用。

4.初步认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过程方法:1.经历探究的过程,体会观察与分析的重要性。

2.经历模拟电动机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物理知识如何转化成实际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兴趣。

学习重点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学习难点电动机能够持续转动的原因。

实验教学方式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

教具与媒体电源、U形磁铁、导线、开关、铜棒(导体)、滑动变阻器、线圈、导轨、多媒体课件等。

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2min)多媒体展示各种使用电动机的电器的图片,这些图片里的东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板书课题─第4节电动机)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一)磁场对电流通电导线的作用(16min)过渡:给电动机通电它就能转动吗?电动机工作的原理是怎样的呢?提示回忆奥斯特电生磁的实验,请一位同学叙述一下奥斯特的实验过程及结果?提问:根据的奥斯特实验,请同学们逆向思考:假如通电导线放在磁场中会不会也受到磁场的作用力呢?引导:同学们的猜想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正不正确呢,我们应该去设计实验来验证。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十章第4节电动机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十章第4节电动机教学设计

教案: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十章第4节电动机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十章第4节,主要讲述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类型及电动机的铭牌。

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本节课将从实际应用出发,让学生了解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类型及电动机的铭牌。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类型及电动机的铭牌。

难点: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如何选择合适的电动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电动机模型、电路图、实物电动机。

学具:笔记本、笔、电路图、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电动机应用实例,如电动车、洗衣机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设备中电动机的作用。

2. 知识讲解:介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类型及电动机的铭牌。

通过电动机模型和电路图,讲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让学生理解电能是如何转化为机械能的。

3. 例题讲解: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电动机应用实例,如电动车、洗衣机等,让学生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电动机。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其他电动机应用实例,如空调、冰箱等,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7.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电动机1. 工作原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2. 类型:直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3. 铭牌: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功率、转速等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 请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电动机应用实例,并说明如何选择合适的电动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了解电动机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二十章 第4节 电动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二十章 第4节 电动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四、电动机【学习目标】1、了解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2、了解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

3、知道电动机较热机的优点。

(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默读,再让学生领读)【学习重点】: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分析电动机的转动过程【激情导入】:电动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较多,同学们能例举其具体事例吗?利用图片展示电动机的应用。

提问:给电动机通电,它为什么能够转动呢?板书:四、电动机【自主学习】(同学们,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133页至P136页电动机的内容,给大家8分钟时间,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习题,小组内2人一组对学互查纠错,小组长检查成果,看哪个组完成又快又准确。

发现问题的小组派代表提出,其他小组帮忙解决问题)(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教师提醒学生学习什么、怎样学习、用多长时间学习、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巡视并指导,参与小组讨论)【自主学习提纲】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哪些有关?关系如何?2、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直流电动机的构造有哪些?3、电动机与热机比较有何优点?【自主学习检测】1.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力的方向跟、都有关系。

2、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会,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

3、电动机的构造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叫做和叫做。

另外为了能持续转动,它还有改变电流方向的【质疑】自主学习过程,你们有哪些疑惑和想弄清楚的问题吗?(小组讨论,提出本组的疑惑和想弄清楚的问题,并将其板书到小组展示黑板上)【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小组群学,小组长组织,针对问题认真讨论得出结论,每学习小组组内先展示,小组指派成员或全体小组成员上台展示)(20分钟)(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合作探究一: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学生活动一:〔演示实验〕⑴把导线ab放在磁场里,接通电源,让电流通过导线ab,观察它的运动。

实验表明:。

⑵把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后接入电路,使通过导线ab的电流方向与原来相反,观察导线ab的运动方向。

九年级物理全册 20.4 电动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20.4 电动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节电动机教学目标了解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了解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教学重难点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磁场的方向都有关。

3.电动机中换向器的作用。

课时导学指导预习阅读课本P133-136文字内容和插图,把基本概念、规律、实验现象及结论用双色笔做上记号,并完成“学案”中“课前预习”部分。

然后各小组内部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学习组长做好记录,准备展示。

交流展示1.各小组代表举手发言,报告“课前预习”练习答案,教师评价订正。

2.学生质疑,教师指导释疑。

拓展探究探究一: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小组注意观察,交流讨论,回答下列问题:如图所示,用两根水平并且平行的光滑金属导轨把一根直导线AB支起来,并且让直导线位于蹄形磁体两极之间的磁场中,接通电源,观察发生什么现象。

保持N、S极位置不变,改变通过导线AB中的电流方向,观察发生什么现象。

保持AB中的电流方向与原来相同,把磁体的两极对调,让磁感线方向与原来相反,观察发生什么现象。

【归纳总结】1.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受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2.当通电导线中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不受磁场力作用。

探究二: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小组交流讨论后回答下列问题:1.制造直流电动机,必须设法使线圈转动到平衡位置就能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完成这一任务的装置叫换向器。

2.观察如图所示的直流电动机模型,思考下列问题:(1)直流电动机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2)直流电动机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3)换向器的作用是什么?3.在下列电器中,装有交流电动机的有EF,应用直流电动机的有BCH。

(填序号)A.收音机B.复读机C.录音机D.电视机E.电冰箱F.洗衣机G.电热器H.儿童电动小汽车I.电铃4.(2015·十堰)下列实验中,与电动机工作原理相同的是(C)【归纳总结】1.电动机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发生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第20章《第4节电动机》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第20章《第4节电动机》教学设计
2.培养学生节能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电动机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电动机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如电动汽车替代燃油车等。
-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自己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责任,培养节能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在合作中学会尊重、沟通、协作。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引导学生相互尊重、有效沟通、共同完成任务。
-在实践阶段,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在总结阶段,指导学生整理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结合多媒体演示、实物展示、实验操作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电动机的直观认识。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氛围。
5.结合课后作业和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设计具有实际情境的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组织课后实践活动,如参观电动机生产企业、开展节能环保小调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活中常见的电动机应用实例作为导入,如电动玩具、家用电器、电动车等,引发学生对电动机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在理解这些因素后,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如电动机的种类、应用场景、节能环保措施等,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在小组内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共同探讨问题。
-通过讨论,学生拓展了对电动机知识的认识,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加深了对电动机知识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新课学习:
(一)、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提出问题:
1、导体通电后,你看到了什么?
2、导体运动了说明了什么?
3、导体受到的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4、导体受到到的力,力的方向是一样的吗?
学生实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观察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并完成下列问题:
1、给直导线通电,会发现直导线 。
1、线圈通电后,你看到了什么?
2、线圈受到了力的作用,力的方向是一样的吗?
3、你有什么好的办法让线圈持续运动?
根据学生的讨论总结结论: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了。
学生探究:怎样让线圈转动起来?
(三)、电动机:
1、观察电动机模型,理解电动机的构造和原理。
结构:转子、定子、换向器
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实质是机械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结合电动机模型说明为什么要换向器。
3、简述“生活中的电动机”。
学生分组讨论,并导入新课。
教师演示实验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学生分组分析实验现象,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问题,并总结新知识。
让学生按照课本步骤完成,并说明这就是一个小电动机
板 书设 计
(一)、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有关。




知识

技能
1、知道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知道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2、通过“探究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这一活动,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能量转化;
3、了解直流电动机的构造,了解电动机在电器中的应用,亲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过程

方法
经历制作模拟电动机的过程,了解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了。
(三)、电动机:
结构:转子、定子、换向器
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实质是机械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作业布 置
1、课后练习第2、4题;
2、完成配套练习;
教 学反 思
2、磁场方向不变,改变直导线中的电流方向,会发现直导线。
3、电流方向不变,改变磁场方向,会发现直导线 。
4、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过程中的能转化为能
根据学生的实验和讨论总结结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有关。
(二)、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
教师演示“通电线圈在磁场中的运动”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提出
教 材
分 析
【课标要求】
1、知道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知道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2、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能量转化;
3、了解直流电动机的构造,了解电动机在电器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九年级学生在学习了磁现象、磁场、通电导体周围的磁场,在理解奥斯特实验,学会了判断通电螺线管的N极和S极,理解了电磁铁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电与磁的关系,本节课要在以前所学电与磁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究,理解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在做好演示实验的同时要多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注重知识生成的过程,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理解通电导体所受的力。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难点
了解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及应用。
媒 体教 具
课时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修改栏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一、课前复习、导入新课:
复习磁场、电流的磁效应、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电磁铁的导入新课。
引入课题:通电导体的周围有磁场,等效一磁体,把它放在另一磁场中,会不会发生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