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简介

合集下载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徽征集获奖作品及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徽征集获奖作品及简介
獬豸俗称独角兽,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象征。中国古书说它能辨曲直,拥有很高的智慧,能听懂人言,对不诚实不忠厚的人就会用角抵触。獬豸象征着公正,是法律与正义的化身。
法字由中国人民大学校徽变形而来,代表母校的同时也有了校徽本身所具有的“以人为本”“携手劳作”、“同行并行”、“目标一致”、“辛勤耕耘”“团结协作”等含义。



院徽整体呈盾形,上部为徽章名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以及人大法学院成立时间“1950”,显示了人大法学院的学术精神薪火相传、代代承继。内部图案是“法”的古金文“灋”字的拆解重构:中部为中国古代瑞兽獬豸,代表着明辨是非曲直的司法愿景,下部为水纹,有“法应衡平如水”的寓意,代表法律具有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
远而视之,则该钟印亦似古之面具纹饰。面具者,在拉丁文则persona,亦意为人格。使自然之人一幻而为法律之人,则法律人格之明确可谓一大关键,不可不知。而面具之状,其乃人之纹饰,此即古谓“人文”也,《易》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我人大法学院,正因其人,故可为大也!所以面具形饰,发扬人文关怀,此乃本设计之三要也。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华表天平这一图案中,天平的支架及其底座以镜像的方式呈现出了“L”,天平的托盘以及绳索形成了“A”,华表两翼以两个折叠起伏的形状形成了“W”。由此可见,本徽章的中心图案——华表天平将“LAW”这三个字母巧妙地融合进了自身的结构。
2.“REN MIN - LAW”字符
“REN MIN - LAW”是“人民”、“法”的拼音,大写与粗体的格式体现出庄严与肃穆之感。这一字符以英文的形式直接表明了徽章代表的主体——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简介明了。同时黑白两色醒目而庄重,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感。
3.“1950”数字字符
表明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成立的时间,运用红白两色与背景相称,富有版画的立体感。

全国法学专业10强院校

全国法学专业10强院校

全国法学专业10强院校NO 1 北京大学2019年2月20日,北京大学与香港大学正式签署法学本科双学位项目合作协议,联合开设五年制本科双学位项目,培养通晓内地与香港法律的复合型人才。

北大法学院学科齐全、名师云集,开展的法学教育涵盖法学本科、法学硕士、法律硕士、在职法硕、法学博士等多个层面。

北大法学院现有学科中的刑法学、经济法学、法理学和宪法行政法学是全国重点学科。

NO 2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成立于1950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创立的第一所正规、新型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和“法学家、法律家的摇篮”,是中国著名的“五院四系”之一。

作为重点学科,法学在该校得到足够重视,施行小班教学,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教授,敢于在硬件和软件上下功夫。

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学校重视度上,法学这一专业较其他学科都相对重要些。

这可能也是人大法学排名在前原因所在。

NO 3 清华大学清华法学院有高质量的本科学士学位教育,并且是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本科教育,按通才培养理念,只设法学专业。

研究生教育,设有法学一级学科所涵盖的除军事法学外的所有专业,并设有法律硕士项目和面向外国留学生的“中国法”硕士项目。

NO 4 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作为以法学为优势和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法学专业是学校的主要专业,该专业招生人数占招生总数的60%左右。

考生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录取后将随机分至民商经济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学习,适用同一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法律职业人才。

学生具有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基础;具有较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能够系统地掌握法学知识和法律规定,了解国内外法学理论发展及国内立法信息,并能用一门外语阅读专业书刊;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较强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能较熟练地应用有关法律知识和法律规定办理各类法律事务,解决各类法律纠纷,并具有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法学本科排名院校

法学本科排名院校

法学本科排名院校法学是一门广泛涉及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学科,随着法治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法学专业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选择一所优秀的法学院校,将是成为一名专业的法律人士的第一步。

本文将介绍一些国内著名的法学本科排名院校。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自1950年创立以来,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法学教育基地之一。

其师资力量强大,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如康有为、吕建民等。

此外,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还设立了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和法律硕士等多个学科方向,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法学教育。

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成立于1904年,是中国最古老、最著名的法学院之一。

其教育质量一直排名中国的前列,被誉为维护法治、推进中国法学研究的重要学院。

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师资力量同样强大,许多知名的法学专家都曾在此担任过教职。

复旦大学法学院复旦大学法学院,成立于1952年,是中国最早成立法学学科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其教育质量一直走在国内前列,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复旦大学法学院的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国际化的法学专家和知识分子。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成立于1952年,是中国法学领域中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

其师资力量著名,吸引了大批国内外知名学者。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建立了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等多个学科方向,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法学教育。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中国最新的法学院之一。

不过,其教育质量却一直位于国内前列。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的师资力量优秀,拥有一批优秀的专家和学者,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于推进中国法制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上是一些国内著名的法学本科排名院校,每所学校都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和完善的法学教育体系。

在选择法学院校时,可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

通过合理的选择,更好地实现我们的法学梦想。

人大法学在职研究生

人大法学在职研究生

人大法学在职研究生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成立于1939年,是国家确定的教育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和哲学等重要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机构,也是国家重点学科“法学”的主要支撑。

近年来,人大法学院积极推进“学者招生制度”,针对司法人员、政府机构、企业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开设了法学在职研究生项目,招收具有一定社会实践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的优秀人才。

人大法学院的法学在职研究生项目,在国家统筹指导和学校科学管理下,拥有专业优势、学术实力、项目开发能力等诸多优势。

首先,学校拥有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研究生资源,为法学在职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很强的支撑。

同时,学校高度重视“学者招生制度”,并组建了完善的评审团,全面考察每位报考者的学术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确保选拔出最优秀的人才,为社会培养有实践能力的优秀法律人才。

此外,为了方便学员的学习,学校对相关教学资源进行了严格的规划和管理,拥有一流的学科学术团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学术支持,确保学员的学习能够得到有效的帮助。

另外,学校还建立了完善的考试制度,确保考试的公正性和客观性,让学员能够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

对于有成绩的学员,学校还会推荐他们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研究、学术报告等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学习机会。

综上所述,人大法学院的法学在职研究生项目,有其科学管理、
多彩活动、完善课程以及良好的学习环境等诸多优势,是很多司法人员、政府机构和企业管理者等优秀人才的首选学习项目。

只要较高的学术实力、良好的学习积极性和专业技术能力,都可以申请这一项目,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优秀法律人才。

五院四系详细解析

五院四系详细解析

五院四系是指我国著名的五所政法院校及其法律专业:中国政法大学(原北京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原西南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原华东政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中南政法学院)和西北政法大学。

这五所学校是新中国建立时第一批院校,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法律人才。

四系包括北京大学法律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律系和吉林大学法律系,这四所高校的法律学科在全国享有盛誉。

具体来说,北京大学法律系是第一个恢复招生的全国高等法学教育机构,可以说是中国法学教育的一块“试金石”,为中国法学教育培养了无数英才,成为中国法学教育效仿的样板。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是建立得比较早的院校,它对于中国法学教育也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武汉大学法律系自建立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法律人才,如今已成为中国法学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吉林大学法律系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从事立法工作和司法实务的专家学者,成为立法和司法实务部门的中坚力量。

五院四系各有特色,师资力量雄厚,毕业生广布法律界各领域,为我国法治建设输送了大量的人才。

报考五院四系需要考取比较高的成绩,对于法学有浓厚的兴趣,同时需要做好持久学习的准备。

这些高校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在法律界、政界等领域都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总之,五院四系是我国法学教育的优秀传统,培养了无数优秀的法律人才,为我国法治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当今全球化和法治化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才来推动法治的发展,加强法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师资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师资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师资介绍法学理论朱景文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律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朱力宇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范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史彤彪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孙国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理论博士学位点建立人吕世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谷春德教授刘新教授法制史曾宪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名誉院长,法律史博士学位点建立人程天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叶秋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郑定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院长助理、法制史教研室主任赵晓耕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制史教研室副主任王云霞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马小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张希坡教授林榕年教授叶长良教授北京地石律师事务所主任宪法学与行政法学韩大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副院长胡锦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杨建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莫于川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许崇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学位点建立人皮纯协教授张正钊教授刑法学黄京平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刑法教研室副主任韩玉胜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刑法教研室主任、法学院图书馆常务馆长谢望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冯军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高铭暄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刑法学博士学位点建立人王作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力康泰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前任副校长张小虎教授民商法学(含知识产权)王利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院长、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刘春田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知识产权教研室主任龙翼飞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副院长、民商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董安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叶林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民商法教研室副主任杨立新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郭禾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院长助理、中国法制信息港主任林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姚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张新宝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王佚教授赵中孚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杨大文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婚姻家庭法研究所所长关怀教授刘素萍教授经济法学史际春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院长助理、经济法教研室主任徐孟洲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经济法教研室副主任吴宏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经济法教研室副主任刘文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潘静成教授宋金波教授王益英教授王宗贤教授环境资源保护法周珂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环境法、资源法教研室主任王欣新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诉讼法学(含物证技术)陈卫东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诉讼法教研室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王新清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汤维健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诉讼法教研室副主任,民事诉讼法教研室主任何家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院长助理、物证技术教研室主任江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程荣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徐立根教授周惠博教授孔庆云教授北京市地石律师事务所顾问国际法学余劲松教授赵秀文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际法教研室主任朱文奇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人道法研究所所长邵沙平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寿康教授博士生导师章尚锦教授凯程教育: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法学开设院校

法学开设院校

法学开设院校
法学是一门涉及法律、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在中国,有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法学专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法律人才。

以下是一些法学开设院校的介绍:
1.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是中国高等法律教育的领军学府,也是中国法学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

学校设有法学、政治学、新闻学、哲学等多个学科,其中法学是学校重点学科之一。

2.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是中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其法学专业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法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校的法学院是中国法学界的著名学院之一,其师资力量强大、教学质量高。

3.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其法学专业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学校的法学院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卓越的教学资源,其培养出的优秀法律人才广受社会认可。

4.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其法学专业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该校的法学院是中国法学界的重要学院之一,其教学水平和研究实力得到了广泛认可。

5.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是中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其法学专业一直以来都
备受关注。

学校的法学院师资力量强大,教学质量高,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法律人才。

除了上述学校,还有很多其他高校开设了法学专业,包括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等等。

这些学校的法学专业都有着不同的特色和优势,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选择。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6年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增强研究生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积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我院2016年继续招收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代码为:035101。

拟招收150人,其中拟接收推免生60人。

招生类别为自筹经费,在校本部学习。

一、专业介绍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是具有特定法律职业背景的专业学位,主要为立法、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与监督以及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等实际部门培养德才兼备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需要的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和管理人才。

2010年起,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陆续开设了职务犯罪侦查、纠纷解决机制、国际商事法律人才、知识产权、律师、食品安全等11个培养方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招生信息发布我校法律硕士生招生信息均在网上发布,考生可随时登录研究生院网站查询有关信息公告。

此外,考生也可通过微信查看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发布的最新信息,搜索公众号“中国人民大学研招办”或“rucyzb”即可关注。

考生须自行从教育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打印《准考证》,从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下载初试成绩通知、复试通知等。

三、报考条件(一)报名参加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全日制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016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从毕业后到2016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我校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简介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一所著名的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法学院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主要学院之一。

韩大元教授任院长,曾宪义教授任名誉院长。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成立于1950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创立的第一所正规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和“法学家的摇篮”,成为引领法学教育的重镇、凝聚国内优秀法律人才的平台和沟通中外法学交流的窗口。

它也是中国法学教育顶尖的王牌院校“五院四系”之一。

1998年,人大法学院在全国高校系统中第一个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人大法学院建院60周年庆典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的朝阳大学创办于1912年,当时被誉为“中国最优秀之法律院校”,在中国近代法学教育史上享有“北朝阳,南东吴”、“无朝(阳)不成院(法院)”的美誉。

法学院设有43个研究中心(所),拥有“985工程”国家重点创新基地和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有国家“211工程”重点项目“中国法制信息港”和综合性的法学实验实践教学中心。

图书馆现有藏书30余万册,其中中文法律图书25万余册,外文法律图书5万余册,中文法律期刊1300余种3万余册,外文法律期刊80余种3000余册。

法学院主办的学术刊物有全国核心学术期刊《法学家》、《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法学》(英文)、《人大法律评论》、《朝阳法律评论》等,并建成了“中国民商法律网”等全国知名的网站。

法学院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全国首批获准在法学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博士点和硕士点覆盖了全部的二级学科。

拥有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含所有二级学科)1个(法学)、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4个,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了中国第一个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含全部博士学位学科点)。

拥有1个本科专业(法学),1个第二学士专业(知识产权),1个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点。

学院自1950年至今已毕业学生两万余人,培养各类培训生、进修生、法官、检察官、律师、高校教师和国家机关公务员等30余万人。

一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共和国法治建设的优秀人才。

现有在校注册学生3000余人,以研究生为主体,本科生约占五分之一。

法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结构良好的教师队伍,其中既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资深法学家,更有一大批在全国法律界和相关学科有影响的中青年法学家,先后有9名教授13次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作过法制讲座。

人大法学院先后有10名教授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作过法制讲座。

学院现有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70余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名,长江学者3名,有50多名教师在国际、国内学术团体中担任重要职务。

同时,人大法学院还聘请了60余位国际上著名的法学家和国内法律知名人士为名誉(客座、兼职)教授。

60年来,人大法学院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法律人才,并为法学事业的振兴和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教育部2004、2009、2013年三次正式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排名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全国法学学科中均排名第一,并开始跻身于世界一流法学院行列。

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

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开学典礼,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

从1950年至今,国家历次确立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均位居其中。

学校是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的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

学校拥有17名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有14名教授入选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人数居全国高校前列。

截至2013年12年,学校取得了大跨度桥梁关键技术、燃料电池轿车研发、耦合式城市污水处理等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一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发表于全球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Nature》与《ReviewsofModernPhysics》;[8]同济大学有22位教授担任“973计划”项目(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其中《大跨、高墩桥梁抗震设计关键技术》荣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心房颤动分子遗传学和细胞电生理学研究》和《特大桥梁颤振和抖振精细化理论》分获2005、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2年,同济大学国家863牵头课题启动11项,合同经费近1.3亿蛟龙号首次搭载同济大学教授进行科学实验(3张)元;全年进校科研经费11.2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10%,其中纵向8.6亿元;主持和参与国家重大专项、科技支撑、中央部委以及上海市科委等课题200余项,合同经费达4.3亿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441项,其中重点项目8项,2000万以上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2项,项目获批数全国排名从第11位上升到第8位,获批经费3.1亿元,比2011年年增长63%;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取得突破,共获3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获省部级各类基金项目41项,其中上海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19项、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项目10项。

2005年开始,同济大学与地方政府联合推动建设同济与世博“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产值从初期2005年的不足30亿元发展到2013年的220多亿元,开创了“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校地合作的典范;2010年上海世博会从申办、筹备到举办,同济大学就有2800多名师生参与其中,承担了科技部和上海市世博科技专项等研究课题170多项,完成各类规划、设计任务90多项,并承担了世博主题演绎总策划、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城市最佳实践区总策划、世博总体项目管理总负责等8个方面的总负责重任。

类别名单职务名单职务政治乔石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委员长李昌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胡厥文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万钢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钱正英全国政协副主席,水利部部长张惠新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沈其震农工民主党副主席,科学院院士钱易全国妇联副主席,工程院院士朱永新民进中央副主席冯培恩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赵雯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江景波民盟中央副主席杨健台盟中央副主席章师明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罗绮园中央宣传部部长李明豫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钱信忠卫生部部长,开国少将饶斌一机部部长,中国汽车之父盛光祖铁道部部长汪光焘建设部部长陈铁迪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兴国天津市市长冯煦初西安市市长于毅夫黑龙江省政府主席王书坚青岛市政协主席沈怡南京市市长黄跃金江西省政协主席阳安江北京市政协主席仇保兴建设部副部长谭庆琏建设部副部长傅雯娟建设部副部长汪纪戎环保部副部长王兆成铁道部副部长吴启迪教育部副部长姜君辰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奚国华工信部副部长穆占英国资委监事会主席程望交通部副部长陈效达国资委监事会主席徐驰冶金部副部长梁涛保监会主席助理王立五机部副部长王志清国家民航局副局长郑坤生中联办副主任宋原生国务院三峡办副主任张彩珍国家体委副主任解思忠国资委监事会主席王讯谟济南军区后勤部部长,空军少将李欣解放军政治学院政委,陆军少将韩季忠海军后勤部副部长,海军少将朱金龙空军后勤部副部长,空军少将黄新初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姜平上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唐承沛安徽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沙海林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汪海粟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群山贵州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吴承志青海省副省长,武警少将张学兵上海市副市长,副总警监张祖林云南省副省长叶林北京市副市长熊建平浙江省副省长时光辉上海市副市长张道宏陕西省副省长沈骏上海市副市长张剑飞湖南省副省长唐登杰上海市副市长洪捷序福建省副省长钱学中上海市副市长刘先志山东省副省长成伯仁陕西省副省长刘政奎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惠强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力峰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达峰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哲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钟燕群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卫国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涛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雷卿广西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叶培广西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孙文友浙江省政协副主席黄钟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李松堂辽宁省政协副主席梁之彦湖北省政协副主席毛经权上海市政协副主席陆锡蕾天津市政协副主席谢毓晋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石四箴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李赋都河南省政协副主席王深林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科学李国豪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裘法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外科之父贝时璋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忠弼德国科学院院士,病理学家吴孟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医学家夏坚白中国科学院院士,测量学奠基人朱家骅中央研究院院长,近代地质学奠基人王澍建筑“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得主倪超国立成功大学首任校长,土木专家罗云平国立成功大学校长,结构工程专家侯云德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工程院院士潘云鹤浙江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庄礼庭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机械工程专家丁烈云华中科技大学校长,管理学家梁伯强中国科学院院士,病理学奠基人丁大钊中国科学院院士,高能物理学家吴新智中国科学院院士,古人类学家卢佩章中国科学院院士,色谱分析奠基人王守武中国科学院院士,半导体电子专家王守觉中国科学院院士,半导体电子专家陈星弼中国科学院院士,半导体电子专家涂铭旌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属材料学家董石麟中国工程院院士,结构工程专家宁津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地测量学泰斗汤德全中国工程院院士,矿山机电专家唐有祺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家黄志镗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家吴式枢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邓景发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家曹楚南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家朱能鸿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文学家陈洪铎中国工程院院士,临床免疫学家张祖勋中国工程院院士,摄影测量学家李同保中国工程院院士,光辐射计量学家陆道培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家陶亨咸中国科学院院士,机械工程专家俞鸿儒中国科学院院士,空气动力学家吴旻中国科学院院士,肿瘤遗传学家叶可明中国工程院院士,结构工程专家许厚泽中国科学院院士,测量学家钟万勰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力学家何友声中国工程院院士,船舶专家朱洪元中国科学院院士,高能物理学家段宁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专家郑颖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结构专家张耀明中国工程院院士,材料学家李猷嘉中国工程院院士,燃气工程专家沈世钊中国工程院院士,结构工程专家沈祖炎中国工程院院士,结构工程专家范立础中国工程院院士,桥梁工程专家陈俊勇中国科学院院士,大地测量学家梁文灏中国工程院院士,地下隧道专家潘镜芙中国工程院院士,舰艇设计专家戚正武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学家魏敦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设计大师邹德慈中国工程院院士,城市规划专家陈新中国工程院院士,桥梁专家刘高联中国科学院院士,流体力学家郑时龄中国科学院院士,建筑大师项海帆中国工程院院士,风工程专家经济孙文杰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董事长周纪昌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公司董事长胡茂元上海汽车工业集团董事长姚燕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总经理陈虹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党委书记王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朱伟林中国海洋石油公司执行副总裁杜国盛中国中化集团副总裁时传清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副总经理韩建国神华集团副总经理关锡友沈阳机床董事长,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郭文叁海螺集团董事长蔡来兴上海实业集团董事长周厚健海信集团董事长施德容上海国盛集团董事长孙明波青岛啤酒董事长徐征上海建工集团董事长陈志鑫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裁吴念祖上海机场集团董事长应名洪申通地铁集团董事长陈共炎中国证券业协会会长兼党委书记侯福宁上海农商银行行长余静波中国建设银行首席审计官俞小平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副总裁钱文挥交通银行副行长刘信义浦发银行副行长杨宇翔平安证券董事长谢国忠摩根斯坦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人文宗白华“南宗北邓”,中国现代美学大师冯纪忠教育家,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院士罗国杰伦理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冯至院士,文学院教授兼同济附中主任杨益言作家,着有长篇小说《红岩》殷夫诗人,“左联五烈士”之一马原作家,先锋文学五虎将之一熊育群作家,获鲁迅文学奖与冰心文学奖冯契哲学家,华师大哲学系名誉主任熊伟哲学家,海德格尔弟子阮仪三“古城卫士”,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章士钊中央文史馆馆长,同济法学院教授徐浩良外交家,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倪征燠法学家,同济图书馆馆长陈延年新中国百位英模,陈独秀之子孙穗芳社会慈善家,孙中山孙女朱逢博歌唱家,首届中国金唱片奖得主邱震海凤凰卫视资深节目主持人凯程教育: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