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学专业介绍

合集下载

2024人大法学专业方向介绍

2024人大法学专业方向介绍

2024人大法学专业方向介绍法学专业是培养法学人才的重要专业之一,是为了适应法律体系的完善和社会的法治进程而设立的。

作为中国最早开设法学硕士专业的高校之一,2024年人民大学法学专业方向更加多元化和专业化,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选择。

目前,人民大学法学专业方向主要包括行政法学、刑事法学、经济法学、民商法学和国际法学等多个方向。

下面将对这些方向进行详细介绍。

行政法学是一门研究行政法律制度和法律行政活动的学科。

行政法学方向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法律与行政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法学研究和法律实务的能力。

学生将学习行政法、行政诉讼法、行政法与公共管理等课程,同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如行政处罚、行政诉讼、行政复议等能力的培养。

刑事法学是一门研究刑事法律制度和刑事司法活动的学科。

刑事法学方向注重培养学生熟悉中国刑事法律制度和刑事司法实务,具备刑事学研究和刑事法律实务的能力。

学生将学习刑法、刑事诉讼法、刑事执行法等课程,同时注重刑事案件侦查、审理和执行等能力的培养。

经济法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法律制度、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和经济管理的学科。

经济法学方向注重培养学生熟悉我国经济法律制度和经济管理实务,具备经济法学研究和法律实务的能力。

学生将学习宪法、行政法、刑法、商法、劳动法、金融法、知识产权法等课程,同时注重经济案例分析、经济纠纷解决等能力的培养。

国际法学是一门研究国际法律体系和国际法律规则的学科。

国际法学方向注重培养学生了解国际法律体系和国际关系,具备国际法学研究和国际法律实务的能力。

学生将学习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国际人权法等课程,同时注重国际法律实务、国际法律纠纷解决等能力的培养。

在法学专业方向的培养中,人民大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将积极参与实践教学、专业实习和创新实验等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校还会组织学生参加学术研讨会、法学竞赛和模拟法庭等活动,加强学生的学术交流和法律实践经验。

总之,2024年的人大法学专业方向更加多元化和专业化,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师资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师资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师资介绍法学理论朱景文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律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朱力宇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范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史彤彪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孙国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理论博士学位点建立人吕世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谷春德教授刘新教授法制史曾宪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名誉院长,法律史博士学位点建立人程天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叶秋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郑定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院长助理、法制史教研室主任赵晓耕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制史教研室副主任王云霞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马小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张希坡教授林榕年教授叶长良教授北京地石律师事务所主任宪法学与行政法学韩大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副院长胡锦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杨建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莫于川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许崇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学位点建立人皮纯协教授张正钊教授刑法学黄京平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刑法教研室副主任韩玉胜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刑法教研室主任、法学院图书馆常务馆长谢望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冯军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高铭暄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刑法学博士学位点建立人王作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力康泰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前任副校长张小虎教授民商法学(含知识产权)王利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院长、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刘春田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知识产权教研室主任龙翼飞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副院长、民商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董安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叶林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民商法教研室副主任杨立新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郭禾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院长助理、中国法制信息港主任林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姚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张新宝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王佚教授赵中孚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杨大文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婚姻家庭法研究所所长关怀教授刘素萍教授经济法学史际春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院长助理、经济法教研室主任徐孟洲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经济法教研室副主任吴宏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经济法教研室副主任刘文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潘静成教授宋金波教授王益英教授王宗贤教授环境资源保护法周珂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环境法、资源法教研室主任王欣新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诉讼法学(含物证技术)陈卫东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诉讼法教研室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王新清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汤维健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诉讼法教研室副主任,民事诉讼法教研室主任何家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院长助理、物证技术教研室主任江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程荣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徐立根教授周惠博教授孔庆云教授北京市地石律师事务所顾问国际法学余劲松教授赵秀文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际法教研室主任朱文奇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人道法研究所所长邵沙平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寿康教授博士生导师章尚锦教授凯程教育: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出题教授介绍、考研经验分享 专业介绍 考研大纲导师信息、导师论文 报考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导师出题教授介绍、考研经验分享  专业介绍  考研大纲导师信息、导师论文   报考介绍

外保 统考录取
外保复 外保录取 统考复试或报名人数 人数
试人数 人数
法理学
121(报名)
19
法制史
73(报名)
15
宪法学
140(报名)
14
刑法学
366(报名)
26
2008年
民商法学 诉讼法学 经济法学
不详
595(报名)
42
230(报名)
20
210(报名)
21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71(报名)
7
国际法学
226(报名)
知识产权法学(法学)
1
19
7
20(复试)
12(20)
比较法学
0
4
总计
79
1542(报名)
88(167)
法硕(非法)
24
1296(报名)
162(186)
法硕(法学)
35
146(报名)
20(55)
法理学
2
14
6
16(复试)
13(21)
法制史
2
12
1
8(复试)
7(10)
宪法学
3
11
2
8(复试)
6(11)
刑法学
究中心主任。 曾获第二届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 第五届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
奖”,2006 年国家级教学名师奖。《亚洲立宪主义研究》一书曾获教育部科研成果一等奖。
二、主要讲授课程:
《中国宪法学》、《比较宪法》、《外国宪法》、《基本权利》等。
三、研究方向:
中国宪法学、比较宪法学
四、承担课题:
国家、省部级、国际合作项目 8 项,主要有: 《民主选举法律制度的理论、实践与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最详细的参考书目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最详细的参考书目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最详细的参考书目
中国人民大学官方早已不再指定具体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书目,凯程教育结合中国人民大学历年真题、老师上课重点和成功学员的经验,给考生提供如下版本:
法理学朱景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01第二版
法理学孙国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05第三版
中国法制史曾宪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08第四版
以上各专业大部分初试科目是一样的,如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或241德
③623理论法学
④806应用法学
其中物证技术学专业课科目为624物证技术学807普通物理与普通化学
法律(法学专硕)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④法硕联考综合(法学)六、中源自人民大学法学考研的一些学习方法解读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五、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复试分数线是多少?
学术型考研复试分数线总分340,政治50,外语50,专业课一90,专业课二90,专业型法律(法学)考研复试分数线总分330,政治50,外语50,专业课一90,专业课二90。
复试外语笔试30分以上,专业课笔试60分以上,外语听力与口语水平测试30分以上,专业课与综合素质测试90分以上,即为复试及格。
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各细分专业介绍及初试科目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各专业方向如下:
1.法学理论
2.法律史
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人大法学考研诉讼法专业历年真题(91—09)

人大法学考研诉讼法专业历年真题(91—09)

人大法学考研诉讼法专业历年真题(91—09)1991年中国人民大学诉讼法学考研试题一、填空1、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参与人是指。

2、中级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是。

二、名词解释1、刑事拘留2、处分原则3、留置送达三、简答题1、根据刑诉法规定有哪些情形不追究刑事责任?2、简述执行措施的种类。

1991年中国人民大学诉讼法学专业刑事诉讼法学考研试题一、进行刑事诉讼为什么必须遵守法定程序?二、试述被告人依法有权获得辩护的诉讼原则?三、试述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应当由谁承担?四、简答下列各题1、撤销案件与不起诉有什么不同?2、立案条件与逮捕条件有什么不同?3、死刑复核程序与审判监督程序的异同?1992年中国人民大学诉讼法学考研试题㈠填空题1、公民、法人和_____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2、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____证据。

3、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___。

4、原告死亡,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放弃诉讼权利的____。

5、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____的判决,不得申请再审。

㈡简释1、专属管辖2、执行回转3、什么是刑事诉讼法?4、什么是侦查?5、什么是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6、哪些案件依法不公开审理?1992年中国人民大学诉讼法学专业刑事诉讼法学考研试题一、试述刑事案件的审判管辖。

二、试述在刑事诉讼中运用证据的原则。

三、提起公诉、免予起诉、不起诉应当具备的哪些条件有什么诉讼意义?四、简答下列各题1、具有哪些情形不追究刑事责任?2、当事人、诉讼参与人是指哪些人?3、被告人可以委托哪些人作辩护人?4、审判哪些案件应当有辩护人参加?5、在审判过程中遇到哪些情况可以延期审理?1992年中国人民大学诉讼法学专业民事诉讼法学考研试题一、试述自愿、合法进行调解原则的形成过程。

二、试述代表人诉讼及其种类。

三、试述涉外民事诉讼的协议管辖。

四、简述题:1、简述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

法学院有什么专业

法学院有什么专业

法学院有什么专业法学院是一所以培养法学专业人才为主要任务的学院,拥有多个法学专业。

下面将就法学院的专业进行详细介绍。

法学院的专业可以进行分类,主要可分为法学、法律相关专业和法律实务专业。

一、法学专业法学专业是法学院中最核心的专业之一,主要培养学生的法律理论基础和法律思维能力。

法学专业学生将学习法学理论、法学史、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劳动法学等基础和专业课程,以及相关的法律翻译、法律写作、法律社会学、法律心理学等实践课程。

毕业后,法学专业学生可以从事法律研究、法律顾问、法官、律师等法律相关工作。

二、法律相关专业法律相关专业包括法律经济学、法律国际关系学、法律行政管理学等。

这些专业主要结合法学和其他学科,培养学生在法律领域的应用能力。

例如,法律经济学专业将学生培养成具备经济学和法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主要学习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课程,以及经济法学、法律经济学等专业课程。

毕业后,法律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事法律与经济领域的研究和管理工作。

三、法律实务专业法律实务专业主要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如法律援助、法律文书撰写、诉讼技巧等。

法律实务专业包括刑事侦查学、诉讼法学、法律执行学等。

学生将学习刑事侦查、诉讼程序、法院管理等实务课程,培养实际操作技能。

法律实务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律师、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等职业。

法学院的专业不仅有以上几个主要专业,还有一些交叉学科专业,如法律与外国语言文化、知识产权法学等。

这些专业结合了法学与其他学科的优势,培养具备跨学科背景的法律人才。

总之,法学院的专业涵盖了法学、法律相关专业和法律实务专业,培养学生的法律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以及跨学科背景,为他们未来从事法律相关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法学类50个专业介绍

法学类50个专业介绍

法学类50个专业介绍法学专业是一个非常广泛且深奥的领域,涵盖了各种不同的专业方向。

以下是50个法学专业的简要介绍:1. 民法,研究民事法律关系的形成、变化和终止的规律,以及民事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2. 刑法,研究刑事法律关系的形成、变化和终止的规律,以及刑事责任的认定和处罚。

3. 行政法,研究行政机关的组织、职权、程序和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4. 宪法学,研究国家政治组织形式、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和职权、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

5. 国际法,研究国际关系中各国之间的法律规范和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

6. 经济法,研究经济活动中的法律规范和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

7. 知识产权法,研究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和管理。

8. 环境法,研究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中的法律规范和管理制度。

9. 劳动法,研究劳动关系中的法律规范和劳动者权益保护。

10. 诉讼法,研究民事、行政和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规范和诉讼制度。

11. 法理学,研究法律的本质、规范和逻辑结构。

12. 法律史,研究法律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

13. 法律社会学,研究法律与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关系。

14. 比较法,研究不同国家法律制度的异同和相互影响。

15. 国际经济法,研究国际贸易、投资和金融中的法律规范和制度。

16. 国际人权法,研究国际人权保护的法律规范和机制。

17. 国际环境法,研究国际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法律规范和制度。

18. 国际刑法,研究国际刑事司法和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法律规范和机制。

19. 国际私法,研究国际私事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制度。

20. 国际公法,研究国际关系中的主权、领土、外交和国际组织等法律规范和原则。

21. 国际经济法,研究国际贸易、投资和金融中的法律规范和制度。

22. 国际人权法,研究国际人权保护的法律规范和机制。

23. 国际环境法,研究国际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法律规范和制度。

24. 国际刑法,研究国际刑事司法和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法律规范和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师资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师资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师资介绍法学理论朱景文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律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朱力宇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范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史彤彪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孙国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理论博士学位点建立人吕世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谷春德教授刘新教授法制史曾宪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名誉院长,法律史博士学位点建立人程天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叶秋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郑定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院长助理、法制史教研室主任赵晓耕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制史教研室副主任王云霞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马小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张希坡教授林榕年教授叶长良教授北京地石律师事务所主任宪法学与行政法学韩大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副院长胡锦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杨建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莫于川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许崇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学位点建立人皮纯协教授张正钊教授刑法学黄京平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刑法教研室副主任韩玉胜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刑法教研室主任、法学院图书馆常务馆长谢望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冯军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高铭暄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刑法学博士学位点建立人王作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力康泰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前任副校长张小虎教授民商法学(含知识产权)王利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院长、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刘春田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知识产权教研室主任龙翼飞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副院长、民商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董安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叶林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民商法教研室副主任杨立新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郭禾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院长助理、中国法制信息港主任林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姚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张新宝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王佚教授赵中孚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杨大文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婚姻家庭法研究所所长关怀教授刘素萍教授经济法学史际春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院长助理、经济法教研室主任徐孟洲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经济法教研室副主任吴宏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经济法教研室副主任刘文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潘静成教授宋金波教授王益英教授王宗贤教授环境资源保护法周珂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环境法、资源法教研室主任王欣新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诉讼法学(含物证技术)陈卫东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诉讼法教研室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王新清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汤维健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诉讼法教研室副主任,民事诉讼法教研室主任何家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院长助理、物证技术教研室主任江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程荣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徐立根教授周惠博教授孔庆云教授北京市地石律师事务所顾问国际法学余劲松教授赵秀文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际法教研室主任朱文奇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人道法研究所所长邵沙平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寿康教授博士生导师章尚锦教授凯程教育: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学专业介绍一、本专业是博士学位授予点二、专业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培养目标该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侦查和物证技术四个方向。

下设有刑事诉讼法暨侦查与物证研究室(隶属于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民事诉讼法研究室(隶属于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物证技术实验室。

三、师资力量、主要博士生导师姓名该学科现有教师16人(在职11人,返聘4人,兼职1人),其中教授9人(在职4人,分别为陈卫东教授、何家弘教授、王新清教授、汤维建教授;返聘4人,分别为程荣斌教授、江伟教授、徐立根教授、周惠博教授;兼职1人,为甄贞教授),副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7人:江伟教授、程荣斌教授、陈卫东教授、何家弘教授、汤维建教授、王新清教授、甄贞教授。

在职的教师中,50岁以下教师11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7人,3名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陈卫东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博士,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律师业务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会副会长。

担任河北省人大常委会、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等立法、司法、公安机关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并受聘西南政法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十多所高校兼职(客座)教授。

1999年被评选为北京市优秀青年法学家,2001年获国家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

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8部。

汤维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诉讼法学教研室副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法学会海峡两岸法律问题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民事诉讼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山文化交流中心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民事诉讼法、外国民事诉讼法、比较民事诉讼法、证据法、破产法、司法制度等。

何家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院长助理、物证技术教研室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兼任中国行为法学会理事、北京市物证技术学会常务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证据学、侦查学等。

四、专业背景、专业概况、建设成果本学科1950年即有建制,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诉讼法学科点。

学科发展基础雄厚,培养了一大批诉讼法学的师资与人才,教学与科研水平在国内处于相对领先水平。

本专业1981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点,1993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点,为全国第二批诉讼法学博士点,1995年开始录取博士后研究人员。

刑事诉讼法、侦查物证以及民事诉讼法分别为1999、2000年首批建立的教育部刑事法律科学与民事法律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组成部分。

五、对外学术交流近年来,与国外、境外四十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学术机构保持密切的学术联系,开展并完成了十多项国际、区际学术合作项目,研究视野开阔,主办了十多次大型国际和区际学术会议,学术思想活跃,学术影响广泛。

六、毕业生就业去向博士和硕士主要就业去向是国内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它各级国家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金融机构、企业事业单位、律师事务所等。

七、主要开设课程中国民事诉讼法、外国民事诉讼法、中国刑事诉讼法、外国刑事诉讼法、侦查学、物证技术学等八、考试参考书目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一、本专业是博士学位授予点二、专业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培养目标(一)民法学本方向主要从事传统民法学的研究,其中包括民法总论、物权法、合同法、人格权法、侵权行为法等法律领域的研究工作。

民法是我国市场经济的最基本的法律,故本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我国法制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人da法学院最早在全国设立民法专业,编写了第一部民法学教材,并担负起为全国许多大专院校培训师资的任务。

人大复校以来,本方向的教师参与民法通则、合同法等许多重要法律的起草,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的博士生、硕士生和近千名高级法官。

本方向是国内公认的中国民法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基地。

本方向在在下列内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民法总则。

佟柔教授生前曾经确立了民法的地位、调整对象和体系,这些观点一直成为民法学界的主流观点。

王利明教授等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民法总则理论,并出版了一系列专著。

已完成了民法典体系问题的研究,并已向全国人大提交了咨询报告。

2、物权法。

早在80年代,本方向多次组织国有财产权和国有企业经营权的研讨,出版了《国家所有权研究》等一系列专著。

近年来,又出版了《物权法论》等著作,并承担全国人da法工委委托的物权法专家建议稿的起草工作。

该项目成果已经正式出版,并提交给全国人da法工委,受到一致好评。

本方向组织全国的专家学者撰写《中国物权法疑难问题探讨》一书(共120万字),已经出版。

3、合同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本方向便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开设了合同法课程,自90年代以来,在研究生中首先推行案例教学,出版了《合同法新论•总则》、《合同法疑难案件研究》、《违约责任研究》等著作,王利明教授是合同法的主要起草人之一。

4、人格权法和侵权行为法。

出版了中国第一部人格权法的专著和教材,正承担有关人格权法的疑难问题、隐私权的保护等项目。

本方向最早开设侵权行为法课程,出版了中国第一部侵权法的教材,并承担了司法部统编教材人格权法、侵权行为法的撰写工作。

本方向与全国人da法工委协商,拟承担中国侵权法专家建议稿工作。

5、民事证据法。

本方向受全国人da法工委委托,从事我国民事证据法专家建议稿的起草和研究工作。

为此,以王利明教授为首,成立了中国证据立法研究中心民事组。

并与最高人民法院合作,多次举办了民事证据立法研讨会,出版了《证据法研究与实用丛书》共四本,近300万字,组织翻译了国外的证据法资料约100万字。

学术带头人王利明教授是新中国第一位民法学博士,1991年被国家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5年被中国法学会评为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1997年被教育部列入为跨世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计划。

已出版民商法研究(1-4辑)、物权法论等个人著作10余部,合著作品10余部,主编各类教材15部。

在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在国外杂志上发表论文6篇,现为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经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家重点文科基地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王利明教授作为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参与了国家许多法律的起草和研讨工作,是我国民法典和物权法起草小组成员之一。

(二)知识产权法学本方向是民商法领域的新兴学科,该方向所涉及的理论与实践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

其内容包括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等。

在加入WTO指日可待的形势下,加强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深入研究,包括对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研究,对促进我国目前还相对落后的知识产权制度的建设,更具有重要的作用。

该方向依托中国人民大学雄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实力与法学院坚实宽广的法学各学科基础,以其特色鲜明、全面发展的卓著成就成为国内公认的知识产权教学与科研的重要基地,对我国的知识产权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立法、司法工作均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方向在下列各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最早在全国开设知识产权双学士专业。

1986年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资助下,经国家教委专门发文,并于次年开始招收知识产权第二学士学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994年6月颁布的《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就专门提及中国人民大学招收非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攻读知识产权第二学士学位,将其作为阐明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基本立场和态度的一个证据。

联合国在中国设立的知识产权讲席就由本方向的教师郭寿康教授担任。

2、最早成立了知识产权教学研究中心并在国内法学院开设知识产权的课程。

1986年,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帮助下,中国人民大学最早在国内成立知识产权教学与研究中心,并于1994年获得新加坡鳄鱼私人机构的资助,建设了面积为1万5千平方米的知识产权教学楼。

本方向最早在国内系统开设知识产权课程,包括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技术合同法、知识产权实务等。

3、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观点。

本方向研究人员对于知识产权的对象、概念、性质、知识产权侵权的归责原则等具体问题的研究在国内一直有相当的影响,并已成为主流观点,对我国知识产权的立法、行政和司法都发挥了重大的影响。

学术带头人刘春田教授是我国最早从事系统知识产权法教学的开拓者,在该领域有重要影响,是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委员,参加了著作权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的起草工作。

刘春田还是《法学家》、《著作权》等杂志的编委。

刘春田主持编写了教育部全国高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知识产权法》,被各高校广泛采用,在一系列有关知识产权的论著与教材中,对于知识产权的概念及性质、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知识产权的特点等理论问题有自己的创新,这些观点已经成为目前的主流观点。

郭寿康教授,是我国最早从事知识产权研究的学者之一,长期向国际社会宣传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

是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委员、保护工业产权协会中国分会理事、中国联合国协会理事、国际版权协会执行理事、国际促进知识产权教研会创始会员和执行理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中心仲裁员、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常设客座教授。

曾在国外用各种语言发表知识产权的论文数十篇,并出版专著与教材10余部。

凯程教育: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在考研准备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尤其对于跨专业考生的专业课来说,通过报辅导班来弥补自己复习的不足,可以大大提高复习效率,节省复习时间,大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辅导班,或许能帮你找到适合你的辅导班。

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考察辅导班的首要因素,考生可以针对辅导名师的辅导年限、辅导经验、历年辅导效果、学员评价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询问往届学长然后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