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新白云国际机场周边地区规划

合集下载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的设计策划与管理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的设计策划与管理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的设计策划与管理2004年8月4日傍晚,广州。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周围聚集着观看飞机起降的市民。

至当日零点,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将结束其70年的光荣历史,搬迁新的机场。

1、工程概况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位于广州市北部,白云区人和镇和花都区新华镇交界处,距广州市中心--海珠广场直线距离约28公里。

作为中国三大枢纽机场之一,新白云机场不仅为广州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成为展示广州现代化大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之一。

机场管理将争取在一至两年内与国际接轨,真正跻身为国际“一流”机场。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作为国家三大枢纽机场之一,总投资达196亿元人民币,第一期工程规模按年旅客吞吐量2700万人次,年货运吞吐量110万吨控制,2010年为设计年限。

作为我国跨世纪的重点建设项目,在我国民用机场布局中占有有重要地位,是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先进、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际机场,同时也是我国第一个按中枢机场理念设计、建设和运营的航空港。

一、工程设计策划的方法与实践机场是一个复杂的空中及地面交通运输立体综合体,场内设施功能复杂、部门繁多,许多不同的工程设计、咨询单位将同时为机场服务。

为了保证机场按时、按要求建成通航,确保机场整体规划设计的协调一致,最终能形成一个整体形象完整、功能分区合理、功能设施齐全、人物流程通畅、环境气氛幽雅的21世纪国际航空枢纽,在设计策划中需要建立一些大家共同遵守的设计原则。

1.统一规划、一次征地、分期建设机场建设项目繁多,分别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单位。

总平面规划从全局出发,统筹安排各种设施的规模和布局,促进机场的均衡协调发展。

随着航空运输需求的增长,机场需要不断扩建、持续发展。

总平面规划中根据航空业务量预测,合理确定机场分期建设的适当时机,妥善安排各种设施的扩建规模和先后顺序。

规划布局尽量使近期建设相对集中,远期发展成片预留,这样既节约了建设和运行费用,又可以减少未来扩建对机场运行的干扰。

2.采用大手笔、组织大交通、营造大环境机场形态的演化是—个长期的动态过程,规划是引导这一过程合理、有序发展的手段。

广州白云新城规划资料

广州白云新城规划资料

白云新城六大社区配邻里公园2009-04-16 09:56 来源:新快报作者:吴璇南部以地铁站为核心,形成商业服务中心;北部集中建设广州文化建筑群白云国际机场搬迁后,作为中心城区位臵优越且面积最大的连片待开发土地,旧白云机场及其周边土地(白云新城)的开发建设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受到市民及各界的广泛关注。

2007年以前,市规划局曾编制了该区域的城市规划。

但随着广州市“中调”战略的实施,白云新城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巨大的开发潜力越来越受到青睐。

为此,市规划局在原有规划基础上,组织开展了白云新城市设计国际竞赛,经过专家们多次论证评审,并广泛邀请市民对参赛方案提出建议,确定了白云新城的定位:主城北部的商业服务中心、云山西麓的宜居新城。

白云新城以原白云机场为中心结合附近地区共同组成,东临白云大道,西靠机场路,南至北环高速,北为黄石路,总占地面积9.22平方公里。

其中核心区范围基本为原白云机场工作区与配套区,面积3.88平方公里。

其设计与建设将贯彻“生态优先”、“宜居新城”、“山城相融”、“绿色高效”、“滚动实施”的原则,南部为集商贸、酒店、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商业服务中心,中部为依托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体育馆、博物馆、画院的文化区,北部为居住社区。

根据新确定的城市设计,白云新城将更加突出生态和谐和环保的人本理念,区域绿地率达到40%,绿化覆盖率达到50%,三线下地、雨污分流、人车分行和广州城区独有的自行车专用车道系统等,都将在这片新城中得到体现,成为广州新城区建设的一大亮点。

白云新城相关基础设施由广州市土地开发中心负责建设,计划于亚运会前完成。

今天,随着云城西路隧道的动工,标志着白云新城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启动。

核心解读白云新城规划有何特点?广州市规划局总工程师叶浩军用"生态优先、民生为重"来概括其最大的特点和亮点。

他表示,政府不但放弃拍卖商业用地的巨大经济效益,以30公顷的土地来建湿地公园,还将从新加坡引进集商业和服务于一体的"邻里中心"来方便居民生活。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的通知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的通知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4.30•【字号】穗府办〔2024〕10号•【施行日期】2024.04.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道路交通管理正文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的通知穗府办〔2024〕10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交通运输局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4月30日附件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服务性行业,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发展,先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对交通强国建设进行了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

2021年10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广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进一步加快建设交通强省。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加快构建广州市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支撑广州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结合广州市实际编制本规划。

规划范围为广州市域,规划期为2023至2035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本规划在轨道、民航、港口、邮政等方面吸纳了国家、省及我市有关职能部门编制的交通相关最新规划成果,重点深化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布局、交通设施与运输服务融合等任务,明确我市规划期内综合立体交通网总规模和主骨架布局,着力打造高能级综合门户枢纽、构建高效率城市交通网络、促进综合交通高标准协同、推进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是指导广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目录第一章规划基础第一节发展现状第二节形势要求第三节运输需求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发展目标第三章扩能提效,推进高水平综合立体交通布局第一节编织完善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第二节构筑高效的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第三节打造多层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第四节完善面向全球的运输网络第四章融通全球,打造高能级综合门户枢纽第一节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航空枢纽第二节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航运枢纽第三节构建多向链接的世界级铁路枢纽第四节建设韧性高效的国际邮政快递枢纽第五章引领湾区,构建高效率城市交通网络第一节构建多网融合的轨道网第二节构建外联内畅的道路网第三节强化南沙湾区交通中心功能第四节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智慧绿色升级第六章统筹融合,促进综合交通高标准协同第一节强化综合交通一体化融合发展第二节加快交通与物流融合发展第三节推进交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第七章守正创新,实现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第一节增强安全韧性水平第二节提供便捷舒适服务第三节加快绿色集约转型第四节推进经济高效发展第八章保障措施第一章规划基础第一节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交通运输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广州市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

广州市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
竣工 续建 续建 续建 新开工 新开工 新开工 新开工
竣工 竣工 竣工 竣工 续建
项目名称
广河高铁白云机场T3至江村西段
深圳至江门铁路(广州段)
广州站至广州南站联络线工程(广州段)
新建铁路广州铁路枢纽广州东站至新塘站五六线工程(五六线)
(4)城际轨道交通 新塘经白云机场至广州北站城际轨道交通
佛莞城际广州南站至望洪站段(广州段)
-1-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市住房和城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设局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市空港委 市空港委 中国南方航空 市空港委 市空港委
市港务局 市港务局 市港务局 市港务局 南沙区政府 市港务局 市港务局 市港务局
市交通运输局 市交通运输局 市交通运输局 市交通运输局 市交通运输局
建设阶段
续建 续建 续建 续建 续建 竣工 新开工 新开工 新开工
-4-
项目主管部门
市交通运输局 市交通运输局 市交通运输局
南沙区政府 市交通运输局
南沙区政府 花都区政府 市交通运输局 南沙区政府 白云区政府 南沙区政府 南沙区政府 市交通运输局 市交通运输局 市交通运输局 市交通运输局 南沙区政府 花都区政府 南沙区政府 市交通运输局 南沙区政府 花都区政府 南沙区政府 市交通运输局 市交通运输局 黄埔区政府 南沙区政府 市交通运输局 黄埔区政府 增城区政府
市交通运输局 市交通运输局
黄埔区政府 市交通运输局
南沙区政府 市交通运输局 市交通运输局
建设阶段
续建 续建 续建 续建 新开工
竣工 竣工 竣工 续建 续建 续建 续建 续建 续建 续建 续建 续建 续建 续建 续建 续建
竣工 竣工 竣工 竣工 竣工 竣工 竣工

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关于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周边控制区内违法建设整治及按规划进行建设的通告

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关于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周边控制区内违法建设整治及按规划进行建设的通告

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关于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周边控制区内违法建设整治及按规划进行建设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公布日期】2002.04.03•【字号】穗规[2002]185号•【施行日期】2002.04.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关于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周边控制区内违法建设整治及按规划进行建设的通告(穗规[2002]185号)为加强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以下简称新机场)周边控制区的规划管理,保证新机场安全营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保护机场净空的规定》、《关于加强机场净空保护的通知》、《广州市城市规划条例》、《广州市村庄规划管理规定》、《广州市违法建设查处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现通告如下:一、整治范围和对象:新机场周边控制区。

即东至流溪河,南至北二环高速公路,西至广花快速路107国道东线、花都新华镇内新街河、迎宾大道、平步大道,北至1908省道以北3公里处规划干道范围内的违法建(构)筑物。

二、按属地管辖原则,白云区人民政府和花都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在各自辖区内,依照职责分工,统一实施整治工作。

三、新机场周边控制区内的各项建设,应当依据经批准的城市规划和村庄规划进行。

镇、村没有编制规划或者规划未批准的,不予受理和审批建设申请。

但不改变位置、高度、层数、立面、使用性质的原状维修以及排危工程除外。

四、任何单位或者个人的各项建设工程,均需报经市或区规划部门审批,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方准建设。

任何单位不得违法或者越权审批建设工程,否则,由市、区城市规划部门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按照《广州市违法建设查处条例》进行查处和拆除违法建(构)筑物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市和区城市规划部门审批建设工程的权限,按照《关于加强新白云国际机场规划管理的通知》(穗规法[2001]143号)执行。

下列建设工程,区别不同情况予以处理:(一)属于已申报,并由辖区规划分局受理的,由其审查后提出处理意见,报市规划局定性;(二)虽经辖区规划分局批准建设,但未建设的,由辖区规划分局发出暂缓建设通知书,由申报单位或个人报请所辖区规划分局提出处理意见,报市规划局定性;五、整治的时间安排和要求。

空港重镇,魅力花东

空港重镇,魅力花东

空港重镇,魅力花东空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已成为引领当今及未来经济发展的高地。

空港经济也将是广州,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是广州实现发展新跨越的战略选择,而这一战略性产业的腹地就在花东。

广州新白云机场的到来,让花东再一次成为新经济时代的赶潮者。

一、空港门户镇花东镇位于广州市北部、花都区东部,西连花山镇,东、北与从化市接壤,南临白云区。

辖区面积208.44平方公里,常住总人口11.6万多人,镇内设有华侨农场,安置从印尼、越南等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归侨、侨眷5000多人,是全区行政区域最大的镇。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北出口在镇境内,花都大道和山前旅游大道横贯中部,105、106、107国道毗邻而过,京珠高速、机场高速北延线、北三环高速和街北高速公路在镇内交汇,已建成的地铁3号线以及规划中的地铁9号线和轻轨由广州市区直通机场;从镇政府到广州火车北站仅15公里,到花都港也只有20公里,形成了花东镇水、陆、空、地下四位一体的交通优势。

近年来,花东镇先后被省、市定为小城镇综合改革示范镇、省中心镇、市示范中心镇,被评为省、市卫生镇和省文明镇。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世界著名企业如美国联邦快递等大型企业纷纷抢摊进驻。

花东镇的目标是规划建设成一个具有山、水、田、城,宜商宜居的中心城镇,努力实现“今日中心镇,明日卫星城”。

二、孕育空港梦建设空港重镇是花东镇全体人民孜孜以求的梦想。

2004年8月,随着广州新白云机场启用,花东镇从广州的后花园骤然演变成机场的客厅,也开启了花东空港经济时代。

面对着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花东镇以超前的眼光谋求新的大发展,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气吞山河之势孕育出崭新的梦想:空港梦。

紧紧围绕空港物流中心和临空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定位,打造空港新城。

2005年,花都区按照建设省级中心镇和花东空港重镇的目标,把原来的花东镇、花侨镇、北兴镇三镇合一组成新花东镇,把200多平方公里的资源纳入空港经济发展版图,形成全区大力支持花东发展空港经济的格局。

广州未来十年发展规划

广州未来十年发展规划

广州未来十年发展规划广州未来十年发展规划-10-09 08:05 来源:南方网发表评论 (0)历时四年编制的《-2020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报告新近出炉。

这份规划报告在重新梳理广州战略规划体系的前提下,对未来十年广州的发展轮廓进行了勾勒: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

该份规划汇聚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城市规划院、同济大学、中山大学等五家研究机构的集体智慧。

规划对广州过去发展进行了分析:过去迅猛的经济发展也遗留下老城区人口饱和、环境受到侵蚀和污染的问题;大学城也未能如愿带动城市的自主创新,珠江新城虽是CBD却被住宅大量占据、城市舒适度有所下降等。

对广州未来的战略规划将坚决避免“摊大饼”式的发展,以免陷入城市无序发展的通病。

未来,广州将以旧城区为主中心,形成番禺、南沙、花都等为六个副中心,众多卫星城镇形成的立体组团将成为整个大广州的发展态势。

规划对广州的定位是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

未来的发展将以两个定位为根,延续生长出“国际商贸会展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制造业基地”等多个内容,而所有的定位都最终落实在以下几个方面:人口、交通、生态、产业布局。

在战略规划为广州描绘的下一个的蓝图中,广州未来的中心城区将进一步实施“退二进三”战略,加快产业改造,建设信息、金融等高端服务业和相关配套服务,副中心城区将发展大型钢铁、石化、汽车等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

至于劳动密集型、污染严重的产业类别未来将逐步淘汰和迁移至城市外围。

上述产业调整的直接结果是未来城区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人口数量急剧下降,取而代之的将是高端人才向中心城区集中,而产业工人将逐渐向城市外围迁移。

为此,战略规划提出,未来要给城市外围增加学校、医院、便利的商业网点,形成功能齐全的社区,特别在有大型产业项目布局的地方,结合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建设产业工人居住区,建立快速、大容量的公共交通网络。

经过以上各方面条件的改进,提升外围片区对人口的吸引能力,形成多个具有一定人口规模的新市镇,从而疏解城区人口及对外来人口进行分流,在空间上形成人口的合理分布。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广)
文 本
广州市人民政府
2005年12月
注:正文中下划线部分为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
第一篇

1.0.1.1为适应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赋予城市人民政府的职权,对经国务院1984年批准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形成《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送审稿。建设部对送审稿审查工作于2000年10月完成,并将《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及有关材料报国务院待批。由于在此期间(2000年6月)广州市的行政区划发生了变化,花都、番禺撤市设区划入广州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的要求,原上报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暂缓批复,待调整后重新报批。根据2001年11月建设部来文(建规函〔2001〕351号)要求,对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相应调整,形成本次规划成果。
1.1.1.2城市规划战略目标:以区域协同发展与生态优先为前提,利用广州经济高速增长和中国快速城市化的机遇,采取跨越式发展模式,调整城市空间结构,促使城市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换,完善城市功能,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并保持社会稳定和地区生态环境的平衡。
第二章
1.2.1
1.2.3.3从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出发,建立由都会区、片区中心、中心镇、一般镇构成的市域城镇体系,形成以都会区为中心,以高、快速路网与轨道交通体系为依托,各级城镇辐射范围合理、空间分布均衡的大中小城镇相结合的多层次、星座式市域城乡布局结构。
1.2.4
1.2.4.1都会区是广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中心。
1.0.1.2本次调整重点是因行政区划的变化而带来城市整体空间结构、土地利用、道路交通等方面的调整,并补充番禺、花都两个新区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新白云国际机场周边地区规划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周边地区规划的目的是保证广州新机场与周边地区的长期和谐发展,研究和分析机场对周
边地区的发展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超前规划控制机场周边地区的土地开发利用。

本规划的范围东起流溪河、南起北二环高速公路、西至广花快速路——新街河——迎宾大道——花都大道一线、
北至1908省道以北3公里的范围,面积约166.8平方公里。

其中机场用地14.39平方公里,机场周边地区153.42
平方公里。

规划区位于广州中心城以北的白云区与花都区交界处,距老城中心海珠广场直线距离约25公里,属于广州市
近郊区;毗邻广州新国际机场、毗邻流溪河、邻近花都区新华镇;规划区交通联系便捷,位于北二环高速公路以北、
107国道及广花快速路以东,105国道及京珠高速公路以西,106国道纵贯整个规划区用地,京广铁路及广州北
站东距规划区约3公里。

发展战略研究
该规划方案综合分析了广州新机场周边地区发展的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机场周边地区总体发展战略为:保
护和改善当地自然生态环境,以发展三高农业为主导产业;依托现状有一定发展基础的城镇,有控制地进行城市
化建设发展;结合交通干线选择用地适宜的地区,适当发展机场相关产业和机场带动产业,为新国际机场的运营
和发展提供支持。

总体上,机场周边地区发展应是有控制的发展。

规划提出以“核心区—不可建设区—控制区—
开发建设区”四个层次对地区发展加以控制的土地利用模式。

其中,机场周边控制区内应遵循以下发展策略要点:
1、加强统一管理,新机场周边控制区内的所有建设开发活动由广州市规划局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2、控制区内现状各村镇应按机场周边地区规划的要求进行合理发展和建设。

原有已批准的村镇规划,只要与 区位分析图
土地利用规划图
机场周边地区规划没有矛盾可以继续实施。

3、控制区内的建设应有高标准的景观环境质量要求,以美化广州国际性城市门户地区的形象。

总体结构上,以圈层式和组团式相结合的空间结构组织机场周边地区,以高速公路、快速路和主干道构架多
结合现状镇中心建成区所在地,依据机场周边地区土地利用适宜度评价,规划区内布局六个开发建设组团,规划结构图
除开发带动区组团外,其余5个组团均已建成。

机场带动区开发建设组团位于106国道以西,迎宾大道以南,白云六线以北,广花快速路东侧40米规划路之间的范围。

该组团近期规划用地约3平方公里左右,利用新机场建设对周边地区发展的带动性,依托花都新华镇和广州市的社会经济基础,发展以物流中心、商贸服务和航空相关产业为主导功能的综合开发区;最终发展用地约8平方公里,以物流产业、商贸服务和办公管理用地为主,居住功能主要以花都新华镇为依托解决,组团内部局部少量居住生活区用地。

规划容纳居住人口约2-3万人,提供就业岗位约3万个。

为了加强规划可操作性,根据土地利用适宜度、发展目标和策略将规划范围划分为“绝对控制区”、“严格限制发展区”、“限制发展区”和“建设发展区”四个发展控制等级,分别对各控制地块规定适宜/排斥的发展性质及开发强度限制。

道路系统交通规划
新白云国际机场周边地区的道路系统由区域交通干道、城区市政道路和机耕路三个层次组成。

区域交通干道,包括机场高速公里、广花快速路、106国道和1908省道,主要解决机场周边地区与外界的
交通联系以及机场周边地区内各个建设开发组团之间的联系。

城区市政道路规划指在六个建设开发组团内的道路,
主要解决开发建设组团内外部的交通联系。

规划机耕路路网间距约800—1000米,道路宽度10米,总长度约
134.8公里。

机耕路与机场主要干道相交处要设置涵洞通道。

接入新机场的快速轨道线全长22.8公里,起点为江夏站,终点为新机场航站楼,该线在新机场范围为地下线,
其余部分为高架。

绿化景观系统规划图
发布时间:2001-0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