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龙川县初中物理中考专题训练---声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现象》专项提升练习(含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现象》专项提升练习(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调节电视机的音量大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2.以下活动中,能用来探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实验是()A.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C.将发声手机置于密闭瓶内并抽气D.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3.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 340m/sB.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 20Hz--2000Hz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D.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4.如图所示,在4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自制成一件小乐器,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4个玻璃瓶,会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A.音调B.振幅C.音色D.响度5.人敲鼓时,鼓槌每秒敲击鼓面的次数不足20次,因此小明认为此时敲鼓发出的是次声波。
小张不赞同,提出了以下观点用于反驳小明的观点,其中不合理...的是()A.人耳是无法听到次声波的,所以鼓声不是次声波B.人敲鼓的频率不等于鼓面振动的频率C.次声波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而鼓声不会,所以鼓声不是次声波D.实际上,鼓面每秒振动的次数大于20次6.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一种乐器叫筚篥,亦称“芦管”、“茄管”,已有两千年左右的历史,后传入中原。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吹筚篥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B.吹筚篥时按住不同孔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C.吹筚篥发出的声音是由它内部空气柱振动产生的D.吹筚篥发出的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7.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下列各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A.探测海深B.晃动火苗C.回声定位D.倒车雷达8.噪声已成为影响人们工作生活的一大公害。
下列图片反映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射击时戴耳罩B.双层隔音玻璃C.禁止喧哗D.噪声检测仪二、填空题9.在地球上做这样的实验:一人在一根较长的空心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人在钢管的另一端耳朵贴近管口会听到两次声音,前一次听到的响声是经传来的,第二次是经传来的。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现象》专项提升训练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现象》专项提升训练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相同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只要物体在振动,人耳就能听到声音D.声音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2.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不止”,其原因是( )A.一定大钟的回声B.大钟虽然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C.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D.大钟仍在振动3.下列关于噪声,不属于噪声的是()A.建筑工地上的机器喧闹声B.老师讲课时,同学们在窃窃私语C.上音乐课时,同学们正在聆听老师弹奏钢琴D.在安静的图书馆里,个别人的说话声和嬉笑声4.某校于2018年10月16日举行了中华魂“腾飞的祖国”演讲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演讲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B.演讲声一定不是噪音C.使用话筒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D.演讲声是通过空气传进观众耳朵的5.下列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决定音调高低因素的是()A.手指蘸水摩擦杯口发声,同时增加杯中的水量B.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C.室内收音机播音时,导致喇叭前方的烛焰摇晃D.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6.时值仲夏,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鸣”,有时觉得悦耳,有时又打扰我们的休息,为了减轻蛙声和蝉鸣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B.戴上耳塞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来控制噪声C.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D.蛙声和蝉鸣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二、填空题7.噪声是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的污染之一。
某建筑工地上一工人正在用电锯切割木料,电锯的转速由慢变快过程中,声音的音调逐渐(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8.对于正在认真学习的学生来说,马路上汽车的鸣笛声属于(选填“噪音”或“乐音”),所以在学校附近的马路上基本都有如图所示的标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在处控制声音。
河源市龙川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河源市龙川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 . 人沐浴时水的温度一般是60℃B . 某初中生每分钟大约走 60mC . 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 100cmD .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2. (2分) (2017九上·番禺期中) 千克冰,与千克水,有相同的()A . 比热容B . 质量C . 温度D . 热量3. (2分)(2016·益阳) 如图所示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甲、乙、丙三者的音色不同B . 甲、乙、丙三者的响度不同C . 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D . 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4. (2分)在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不容易导电的是()A . 金属B . 食盐水C . 橡胶D . 大地5. (2分) (2019九上·营口期末) 如图所示是当今流行的环保驱蚊用品﹣﹣电热液体蚁香器。
蚁香器通电后其内部的发热部件对驱蚊液加热,过一会儿,可见其顶部有“白气”飘出,房间里弥漫着驱蚊液的清香,起到驱蚊和灭蚊的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白气”是驱蚊液先液化后汽化产生的B . 蚊香器没用三脚插头是因为其额定功率太小,没有触电危险C . 蚊香器工作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D . 房间里清香四溢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6. (2分)(2017·金平模拟) 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 . 海市蜃楼﹣﹣光的色散B . 水中倒影﹣﹣光的折射C . 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D . 雨后彩虹﹣﹣光的反射7. (2分) (2016九下·南宁开学考) 如图所示为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冲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这是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 . 这是压缩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 . 这是做功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 . 这是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8. (2分) (2019八下·庆安月考) 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 . 书包背带做得较宽B . 压路机的碾子非常重C . 铁轨铺在枕木上D . 切苹果器的刀片做得较薄9. (2分)电路和水路有许多相似之处。
(物理)中考物理初中物理声现象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

(物理)中考物理初中物理声现象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一、初中物理声现象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超声“碎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B. 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D. 声控开关是利用声音的音色来控制电路的【答案】B【解析】【解答】解:A、人们利用超声波的能量,击碎体内的结石,故A错误;B、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进行减弱的,故B正确;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D、声控开关是利用声音的响度来控制电路的,故D错误.故选B.【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也可以传递信息声音;(2)减弱噪声可以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接收处进行.(3)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4)声控开关是控制声音的响度的.2.如图中国科技馆二层“探索与发现”A厅“声音之韵”展区,“传声筒”这件展品,当一人在话筒管路一侧发声时,另一侧的人能够听到传输的声音.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B. 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出去的C. 听到的声音是靠金属管传来的D. 医用听诊器和传声筒的原理不同【答案】B【解析】【解答】解:A、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不正确;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介质中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故B正确;C、当一人在话筒管路一侧发声时,另一侧的人能够听到传输的声音,听到的声音是靠金属管和空气传来的,故C不正确;D、医生利用听诊器诊断病情时,从身体到听诊器通过鼓片收集振动产生的声音,利用的是固体传声;然后通过橡皮管里空气传达到双耳听孔,利用的是气体传声.所以听诊器同时利用了固体和气体传声两种方式.传声筒的原理与此相同,也是利用的固体和空气传声,故D不正确.故选B.【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或气体等介质中传播,在介质中是以声波形式传播的.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站在加速上升的电梯里的人受到电梯地板的支持力大于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B. 测量体温前,用力向下甩体温计,是利用水银的惯性使它回到玻璃泡内C.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D. 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答案】B【解析】【解答】解:A、电梯地板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B、体温计在使用之前,需要先用力向下甩,里面的水银随着体温计一起向下运动,当体温计停下时,水银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就回到玻璃泡内了,故B正确;C、用大小不同的力分别去拨动同一音叉时,力大时音叉振动的振幅比力小时的振幅大,两次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故C错误;D、起跳后在空中运动时,做曲线运动,运动员的运动状态改变.故D错误.故选B.【分析】(1)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在两个物体上;(2)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3)声音的特征是音色、音调和响度,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4)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的改变;4.超声波是一种频率超出人类听觉范围上限20kHz以上的声波.超声波的传播要依靠弹性介质,其传播时,使弹性介质中的粒子振荡,并通过介质按超声波的传播方向传递能量,这种波可分为纵向波和横向波,下列理解错误的是()A. 超声波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B. 超声波能传递能量C. 超声波的音调很高,所以人听不到D.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答案】D【解析】【解答】解:AC、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频率太高,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所以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的音调很高,故AC正确;B、超声波可传递能量,故B正确;D、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D错误.故选D.【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超声波可传递能量.5.关于同学们听到的考试哨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哨声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B. 哨声是一种波C. 哨声不能在教室墙壁上反射D. 哨声不能传递能量【答案】B【解析】【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哨声是一种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递,故B正确;C、声音碰到障碍物时就会发生反射,所以哨声能在教室墙壁上反射,故C错误;D、哨声即能传递能量,也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B.【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递;(3)回声是声波被反射回来形成的;(4)声波能传递能量,也能传递信息.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 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C. 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D. 用声呐给鱼群定位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答案】A【解析】【解答】解:A、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正确;B、城市路旁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并不能防止噪声的产生.故B错误;C、人耳正常的听觉范围是20赫兹到20000赫兹,因为次声波的声音频率小于20赫兹,所以人耳听不到.故C错误;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用声呐给鱼群定位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 错误.故选A.【分析】(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振动的物体都在发声;(2)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人耳处;(3)次声波是振动频率小于20赫兹的声波,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赫兹到20000赫兹;(4)声音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与能量,超声波可以还可以测距或者定位等,声音还可以影响人的情绪.7.我国目前正在实施“嫦娥”登月工程.已知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磁场,低重力,假如你将来登上了月球做探究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实验现象仍会发生的是()A. (a)图:羽毛和石块同时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石块先落地B. (b)图:用纸片覆盖盛满水的杯口然后倒置,纸片不会掉落C. (c)图:给一直导线通电,导线下方的小磁针发生偏转D. (d)图:敲击右边音叉,靠在左边音叉上的小球被弹开【答案】C【解析】【解答】解:A、月球上没有空气,羽毛和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与质量无关,知在落地前的任一时刻,两物体具有相同的速度和位移,故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同时落地,故A正确;B、在地球上能完成“覆杯实验”是因为大气压强能支撑杯中水柱,月球上没有大气压强,纸片会掉落下落,故B错误;C、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放一根与磁针平行的导线,给导线通电时磁针将偏转,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这一现象不受气压和重力影响,在月球上可以完成,故C正确;D、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不能传播,因此敲击右边的音叉,左面音叉旁的小球不会弹起,故D错误.故选C.【分析】(1)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与质量无关,都为g,同时下落,在落地前有相同的速度;(2)地球上,大气压可以支持10.3m高的水柱;(3)奥斯特实验: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放一根与磁针平行的导线,给导线通电时磁针将偏转,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4)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8.2017年4月22日“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对接,我国航天技术又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如图所示是在对接前从天宫看天舟的图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发射“天舟一号”的火箭主要用液态氢作为燃料,选择该燃料的原因是它的比热容大B. “天舟一号”所使用的供电装置最可行的是太阳能电池C. “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对接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D. 航天员在飞船外共同作业时需要借助电子设备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答案】A【解析】【解答】A、用液态氢作为燃料是氢的热值较大,A符合题意;B、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在太空中是非常丰富的,B不符合题意;C、“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对接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是静止的,C不符合题意;D、太空中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对话要借助电子设备,D不符合题意。
云南专版中考物理模块一声学第1讲声现象习题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云南专版中考物理模块一声学第1讲声现象习题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第1讲声现象命题点1 声音的特性1.(20xx·云南)弹奏前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声的__音调__;根据乐器发声的__音色__,可以听出是在演奏什么乐器.(填“响度”“音调”或“音色”)2.(20xx·昆明)清晨,一觉醒来听到窗外各种鸟儿欢快的鸣叫,有经验的人能够从这些声音中分辨出雄鸡、喜鹊、画眉……的叫声,这是根据声音的__音色__进行辨别的;雄鸡的叫声能够传得比较远,这是它声音的__响度__比较大的缘故.3.(20xx·曲靖)电子琴能模仿手风琴的声音,它主要是模仿手风琴的__音色__;演奏时按下不同的琴键,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音调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4.(20xx·云南)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现处于雷雨天气,为防止受雷击__应避免__(填“应避免”或“不须避免”)在空旷处打伞行走.下雨时,天空中传来震耳的雷声,雷声的大小用__响度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描述.命题点2 声现象综合5.(20xx·云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矫正近视眼应戴凸透镜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是液化现象C.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不是振动产生的D.把手机调为静音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6.(20xx·云南)云南是著名的茶马古道的源头,赶马人喜欢在马的脖子上系个铃铛,当马帮在山间行走时,叮叮当当的铃声传出山外,故有“山间铃响马帮来”的美谈.铃声是铃芯击打铃壳使其__振动__而发声;人们是根据声音的__音色__来辨别出铃声而不是其他物体发出的声音.7.(20xx·曲靖)电视节目《非遗公开课》上口技表演者模仿各种鸟鸣声,他主要是模仿各种鸟鸣声的__音色__,表演者的声音通过__空气__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8.(20xx·昆明)流星绝大部分位于70~120千米的高空,因此只见闪光,不闻声响.那么流星划过天空时究竟有无声音呢?你的判断是__有__(填“有”或“无”).9.(20xx·昆明)打电话时,我们仅凭声音就可判断对方是谁,这是通过声音的__音色__进行判断的;从手机中听到对方的声音,是由于手机的喇叭__振动__产生的.10.(20xx·云南)声音是由物体__振动__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公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__传播途中__(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11.(20xx·昆明)经常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观众,只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在播音,这是根据声音的__音色__进行判断的;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_20__Hz~20 000 Hz;靠近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一般都安装有隔音墙,这是在声音__传播过程中__减弱噪声.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20xx·山西)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C)A.手不能传播声音B.手吸收了声波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了2.月球的周围是真空,在月球上的宇航员面对面交谈要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介质__,又说明__真空__不能传播声音.声音的特性3.(20xx·威海)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B)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4.(20xx·聊城)在观看音乐会时,小明同学因为近视无法看清是哪位艺术家在演奏,但他能区分钢琴和二胡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__音色__来判断的.5.(20xx·安徽)在音乐中,中音C调“1(do)”的频率是262 Hz,D调“1(do)”的频率是294 Hz,由此可知D调“1”比C调“1”的__音调__(填声音的三要素)高.声音的利用6.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B.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慢D.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噪声的危害与控制7.(20xx·桂林)小超被广场舞的音乐声吵醒后很不开心,对他来说,广场舞的音乐声属于__噪声__(填“噪声”或“乐音”).为避免干扰,他戴上了耳罩,这是在__人耳处__减弱噪声.重难点声音特性的理解及辨析判断下列说法主要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的是__③__;描述响度的是__①②⑤⑥⑧⑨⑪⑫__;描述音色的是__④⑦⑩__.①声音的“大”“小”;②引吭高歌;③高音声部、低音声部;④闻其声知其人;⑤震耳欲聋;⑥低声细语;⑦模仿别人声音;⑧调整收音机的音量;⑨喊话时用喇叭;⑩声纹锁;⑪声如洪钟;⑫雷声大作.【变式训练】(20xx·东营)××市是吕剧发源地.吕剧常见的伴奏乐器有坠琴、扬琴、二胡等.观众可以根据乐器发出声音的__音色__不同,分辨出是哪种乐器;琴师调节琴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音调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破解易错题(20xx·眉山)如图所示,在A、B、C、D,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B)A.敲打D瓶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快B.用嘴依次吹瓶口,A的音调最高C.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B的音调最高D.瓶周围有没有空气,瓶发出的声音都能直接传入人耳练本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20xx·恩施)如下图实验中,是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B)① ② ③ ④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2.(20xx·曲靖二模)端午节赛龙舟时,龙舟上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__振动__产生的;鼓声通过__空气__传到观众处.3.声音在15 ℃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__340__ m/s.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只能靠无线电设备交谈,是因为__真空__不能传声.考点2 声音的特性4.(20xx·上海)男高音女高音是指声音的(A)A.音调 B.响度C.音色 D.以上均不正确5.(20xx·攀枝花)在20xx年《歌手2》的总决赛中,来自美国的歌手JessieJ获得了冠军,当她在台上与帮唱嘉宾李玟一起高歌时,她们两人声音最大的不同是(C)A.音调 B.响度C.音色 D.声速6.(20xx· ·天津)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A)A.响度 B.音调C.音色 D.频率7.(20xx·广州)吉他上的弦绷紧时发声的音调比不绷紧时高,则绷紧的弦发声比不绷紧时(D)A.振幅一定更大B.振幅一定更小C.振动频率一定更低D.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8.(20xx·昆明××区一模)“我是歌手”的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改变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音调__.9.手机是现代最常用的通信工具,人们在不同场合需要选择不同的音量,改变的是手机声音的__响度__;接听电话时能辨别不同的人,是因为不同人说话声音的__音色__不同.考点3 声的利用、噪声的防治10.(20xx·黑龙江)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A)A.烛焰晃动B.钢尺振动C.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D.倒车雷达11.(20xx·襄阳)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B)A.在学校周围植树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教室安装隔音玻璃D.在靠近学校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12.(20xx·吉林)小明正在家里学习,窗外传来吉他声,他关上窗户,这是在__传播过程中__控制噪声;吉他声是由琴弦的__振动__产生的.13.(20xx·德州)如图为木制玩具青蛙刮鼓,用木棒在青蛙背上摩擦,就会发出类似青蛙的叫声,有时还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是由木棒振动产生的B.模拟青蛙的叫声是指音色相近C.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噪声D.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14.(20xx·乐山)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C)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B.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C.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D.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15.(20xx·武汉)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哨音是由管内空气振动产生的B.哨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别人耳朵中的C.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响度会变大D.向下拉活塞时.吹出的哨音音调会变低16.(20xx·安徽)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1”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B.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C.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D.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17.(20xx·江西)英语考试时,考生听到的英语听力材料声音是通过__空气__传播到人耳中;为了不影响考试,要求监考老师尽量不要走动发出声音,这是从__声源__处减弱噪声.18.(20xx·恩施)我们班文艺委员的歌声很像某位歌星,这是指他们的__音色__(填“音调”“音色”或“响度”)相近.但是她有时也在自习课上唱歌,此时她“美妙”的歌声属于__噪音__(填“乐音”“噪音”).19.(20xx·山西)小亮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创作了一部科幻小小说——《太空漫游记》.小说中有这样的描写:小明和小亮驾驶“女娲号”飞船漫游在太空,突然听到空中传来“隆隆”的雷声,之后又看见闪电四射.哇!太空真美啊!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一处科学性错误及判断依据.错误之处:__听到空中传来的雷声__;判断依据:__真空不能传声__.20.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__液体__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水的深度是6.75 k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 500 m/s,则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__9__秒才能接收到信号.11 / 11。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现象》专项提升练习题-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现象》专项提升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 2022年11月29日,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成功。
火箭起飞会产生巨大轰鸣,排山倒海般压向四周。
“巨大轰鸣”主要是指声音的()A.响度大B.频率高C.音调高D.振幅小2.生活中经常需要控制噪声,以下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道路两旁栽行道树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C.机场员工佩戴耳罩D.建筑工地限时工作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4.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5.如图是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一个同学用一根小木棒迅速从B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音色和响度6.古筝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族乐器,下列对古筝演奏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古筝演奏时用力拨动琴弦,音调升高B.古筝演奏时的声音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C.古筝演奏时的声音悦耳动听,所以不是噪声D.古筝演奏时拨动琴弦越快,声音传播速度越快7.如图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甲: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B.乙:室内音响放音时,音响前方的烛焰摇晃C.丙: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D.丁:拨动钢锯条发声,改变伸出桌子边沿的锯条长度8.金属油桶中到底有多少油,从外表是看不出来的。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现象》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B. 手拨动越快,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传播越快
C. 拨动两条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不同
D. 拨动不同橡皮筋,可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14.如图所示,小王用捆有棉花的筷子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制成了哨子,用嘴吹管的上端,可发出悦耳的哨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2.2023年5月,中国—中亚峰会在古城西安圆满举办。如图,好客的陕西人民用热情的腰鼓、欢快的秧歌来欢迎国际友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力敲鼓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
B. 人们主要根据声音的响度分辨出腰鼓的声音
C. 鼓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 腰鼓发出的声音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13.绷紧在纸盒上的两条橡皮筋,粗细不同(如图),用手拨动橡皮筋可发出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如图丙所示,噪声监测仪既可以监测噪声的强弱,又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D. 如图丁所示,渔民通过声呐捕鱼,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特性
17.下列关于声现象 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甲:人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 图乙:用相同的力敲击水瓶琴能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
C. 图丙:蝙蝠利用次声波传递能量确定目标的位置
4.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带来不利影响。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但有些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利用噪声。下列现象属于利用噪声的是( )
A. 摩托车安装消声器B. 有的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 工厂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D. 飞行员根据发动机轰鸣声判断其运转情况
5.我们生活在声音的广袤空间里,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响度变小
C. 音调变高
D. 音调变低
(物理)中考物理初中必备物理声现象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物理)中考物理初中必备物理声现象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初中物理声现象1.在学校的田径运动会上,小亮注意到发令台上有一块“板子”,如图所示,关于这块板子的作用,他做了如下猜想,其中正确的是:()A. 主要用来反射发令枪的枪声,所以必须正对着终点计时裁判的方向B. 主要用来衬托发令枪冒出的白烟,所以应该是深色或黑色的C. 主要用来减弱噪声,所以要把它放在看台和发令枪之间D. 主要用来遮阳,所以要把它放在裁判员的头的上方【答案】B【解析】【解答】田径运动会上,由于空气中的光速远远大于声速,终点计时员应看到冒烟开始计时,而不是听到枪声计时,否则就少记了声音传播这段距离需要的时间.所以,这块板子的作用,主要用来衬托发令枪冒出的白烟,应该是深色或黑色的.故答案为: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声速和光速的掌握,以及对物体颜色的掌握。
容易错选A,由于空气中的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果听声计时,会少记了声音传播这段距离需要的时间。
2.在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我区各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古诗词诵读活动.下面是小欣同学对某些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 “沉舟侧畔千帆过”﹣﹣﹣﹣﹣旁边的船是以沉船为参照物B.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暗香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C. “夜半钟声到客船”﹣﹣﹣﹣﹣客船上的人能听出是“钟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辨别的D. “潭清疑水浅”﹣﹣﹣﹣﹣“疑水浅”是光的反射现象【答案】A【解析】【解答】解:A、“沉舟侧畔千帆过”﹣旁边的船运动是以沉船为参照物的,故A正确;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暗香说明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B错误;C、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出来的,故C错误;D、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在水面处发生光的折射而产生的现象,故D错误.故选A.【分析】(1)判断运动是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否有位置变化;(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3)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根据音色可以判断不同的声音;(4)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B. 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 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能传递信息D.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答案】A【解析】【解答】解: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不同的发声体,故A正确;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错误;C、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能传递能量,故C错误;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不同,故D错误.故选A.【分析】(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2)防止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4.关于同学们听到的考试哨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哨声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B. 哨声是一种波C. 哨声不能在教室墙壁上反射D. 哨声不能传递能量【答案】B【解析】【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哨声是一种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递,故B正确;C、声音碰到障碍物时就会发生反射,所以哨声能在教室墙壁上反射,故C错误;D、哨声即能传递能量,也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B.【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递;(3)回声是声波被反射回来形成的;(4)声波能传递能量,也能传递信息.5.考试时,少数同学将笔放在手指上不停转圈,笔经常会掉在桌上发出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发出声音时,只有桌子在振动B. 笔静止在手指上时受到平衡力作用C. 停止拨动后,笔还会继续转动,说明笔与手指间没有摩擦力D. 在手指上不停地拨动笔,笔才会持续转圈,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答案】B【解析】【解答】解:A、发出声音时,笔和桌子都在振动,故A错误;B、笔静止在手指上时受到平衡力作用,合力为0,故B正确;C、停止拨动后,笔还会继续转动,是因为笔具有惯性,故C错误;D、在手指上不停地拨动笔,笔受到了力的作用,笔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这说明力是改变为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错误.故选:B.【分析】(1)物体振动产生声音;(2)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受到了合力为0;(3)任何物体都有惯性;(4)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6.我国目前正在实施“嫦娥”登月工程.已知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磁场,低重力,假如你将来登上了月球做探究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实验现象仍会发生的是()A. (a)图:羽毛和石块同时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石块先落地B. (b)图:用纸片覆盖盛满水的杯口然后倒置,纸片不会掉落C. (c)图:给一直导线通电,导线下方的小磁针发生偏转D. (d)图:敲击右边音叉,靠在左边音叉上的小球被弹开【答案】C【解析】【解答】解:A、月球上没有空气,羽毛和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与质量无关,知在落地前的任一时刻,两物体具有相同的速度和位移,故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同时落地,故A正确;B、在地球上能完成“覆杯实验”是因为大气压强能支撑杯中水柱,月球上没有大气压强,纸片会掉落下落,故B错误;C、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放一根与磁针平行的导线,给导线通电时磁针将偏转,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这一现象不受气压和重力影响,在月球上可以完成,故C正确;D、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不能传播,因此敲击右边的音叉,左面音叉旁的小球不会弹起,故D错误.故选C.【分析】(1)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与质量无关,都为g,同时下落,在落地前有相同的速度;(2)地球上,大气压可以支持10.3m高的水柱;(3)奥斯特实验: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放一根与磁针平行的导线,给导线通电时磁针将偏转,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4)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7.在我国云南生长着一种神奇的“跳舞草”每当音乐声响起,它的叶子就会随着音乐旋律的高低快慢上下跳动,音乐的节奏越快,它跳动就越快;音乐的节奏一慢,它也随之慢下来;音乐停止时,它也就停止了跳舞;如图所示,人对着它唱歌时,它也会“跳舞“.根据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将“跳舞草”置于月球上,“跳舞草”也会翩翩起舞B. “跳舞草”能够跳舞是因为声音传播时引起空气的振动,振动的空气又会引起跳舞草叶子的振动C. 音乐节奏快时,声波频率大,叶子就振动得快D. 音乐停止时,没有了振动,它也就停止了跳舞【答案】A【解析】【解答】解:A、“跳舞草”之所以能跳舞,是这种草对声波的刺激很灵敏,声音传播时引起空气的振动,月球上没有空气,故“跳舞草”不会跳舞,故A错误;BCD、“跳舞草”之所以能跳舞,可能是这种草对声波的刺激很灵敏,声音传播时引起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会引起草叶的振动,音乐节奏快时,声波频率高,叶子振动的就快;反之,则慢,音乐一旦停止,没有了振动,“跳舞草”也就停止了振动,故BCD正确.故选A.【分析】跳舞草能随着音乐跳舞,是因为音乐响起,引起周围空气振动,节奏不同,周围空气振动不同,因而跳舞草振动不同.8.小徐在教室里能分辨出教室外老师的说话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以上三项都是【答案】C【解析】【解答】解:在教室里能分辨出教室外老师的说话声,主要是依据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9.小华在钢水管的一头敲一下,小珍在另一头却听到三下声音,这三下声音依次由下述物质传播的顺序是()A. 钢、空气、水B. 钢、水、空气C. 水、空气、钢D. 空气、水、钢【答案】 B【解析】【解答】在钢水管的一头敲一下,小珍在另一头却听到三下声音,三次声音分别是钢管本身、水、空气传播而来的;由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所以最先听到的声音是由钢管传来的,最后听到的声音是空气传播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源市龙川县初中物理中考专题训练---声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
1. (2分)(2012·北海) 我们能分辨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
A . 音调
B . 音色
C . 响度
D . 节奏
2. (2分) (2019八上·乳源期中) 针对题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甲图中,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手机的声音越不越小,是探究声音的音调与空气的关系
B . 乙图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 . 丙图中,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是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D . 丁图中,“禁止鸣笛”的标志主要是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
3. (2分)(2017·徐州模拟) 生活中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速度
4. (2分)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B . “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让医生听得更清楚
C . 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可以减小室外噪声对室内的影响
D . 只有房主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主要是辨别声音的音调
5. (2分)下列有关声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 听录音时,调节音量旋钮实质是改变声音的语调
B . 真空也能传声
C . “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 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
6. (2分)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主要指没有改变().
A . 音色
B . 音调
C . 音量
D . 响度
7. (2分) (2015八上·庆云月考) 当你自己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很大,但是,在你旁边的人却感觉不到那么大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
A . 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
B . 旁边的人离人太远了
C . 你自己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头部的骨骼传导过来的
D . 饼干太干了
8. (2分)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 .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水中大
C . 在校园周围植树能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
D . 声控开关是利用声音的音调来控制电路的
二、填空题 (共6题;共13分)
9. (2分) (2018八上·涡阳期末) 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产生的,笛子是由管内________振动发出声音的,月球上宇航员交谈用无线电这是因为________不能传声.
10. (2分)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毛衣、报纸、棉花、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收音机、机械闹钟、鞋盒。
(1)本实验中适合声源的是________ ;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再盖上盒盖。
他设想了三种实验比较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外,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
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C、将泡沫小球放在鞋盒上,比较小球弹起的距离。
(3)下面的表格是为上述三种实验方案设计的,其中与方案C对应的是________
报纸长
棉花较短
泡沫较短
材料响度
毛衣较响
报纸响
棉花较响
泡沫弱
材料距离/m
毛衣 3.5
报纸 4.1
棉花 2.5
泡沫 3.0
11. (3分) <<吕氏春秋·自知>>中记载一个《掩耳盗铃》的故事,后来常用该成语来比喻不能欺骗别人,只能欺骗自己.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阻止声音的________ ,又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 ,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12. (2分)假如你的邻居经常引吭高歌,影响你休息和学习,你能想出办法来减弱这种噪声的干扰吗?
(1)________ ;
(2)________ ;
(3)________ 。
13. (2分) (2017八上·梁子湖期中) 甲、乙、丙三辆汽车行驶在南北方向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丙车向南运动,丙车上的乘客看路边的树木向南运动,则甲车向________运动,乙车向________运动,运动最快的是________.
14. (2分)(2020·大连模拟) 唐诗《琵琶行》中写道“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其中“琵琶声”是由于琵琶弦________产生的。
人们能听出是“琵琶声”而不是其他乐器的声音,依据的是不同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三、计算题 (共1题;共6分)
15. (6分)渔船利用声呐系统来测量海水的深度.若渔船用声呐系统垂直向下发射超声波,经过8s收到回声,则此处海水的深度是多少千米?请列举两个生活中利用声传递信息的例子.(声波在海水的速度是1500m/s)
四、实验探究题 (共1题;共4分)
16. (4分) (2018八上·长沙月考) 在观看交响乐队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同属于管乐器的圆号、小号、长号、大号发出声音的高低各不相同,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
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管内空气柱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管内空气柱的横截面积(粗细)有关
小明找来了两个未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制成了一些哨子(如图所示)。
注射器的规格分别为2.5ml和5ml。
他一边吹哨子边调整注射器内空气柱的长度,同时利用专用仪器测出声音的频率和响度,详见下表。
(1)选用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在空气柱的________相同时,管内空气柱越短,音调越________(选填“高”或“低”)。
(2)选用序号为AD或BE或CF的两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在空气柱的________相同时,管内空气柱横截面积越大,频率越________(选填“高”或“低”),音调越________(选填“高”或“低”)。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二、填空题 (共6题;共13分)
9-1、
10-1、
11-1、
12-1、
13-1、
14-1、
三、计算题 (共1题;共6分)
15-1、
四、实验探究题 (共1题;共4分) 16-1、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