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修无障碍设施规范
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

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指通过对建筑、交通、设施等方面的设计和改造,使得各种身体条件、年龄、性别、种族等不同的人都能够方便、安全、自主地进入和使用公共空间。
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社会的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从建筑、交通和设施三个方面,阐述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首先,建筑方面。
在建筑设计中,应当考虑到各种人群的需求,包括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士、孕妇等。
建筑物的入口处应设置无障碍坡道或者无障碍电梯,便于轮椅用户或者行动不便的人士进出。
同时,建筑内部的通道和楼梯应设置扶手和无障碍坡道,确保行动不便的人士也能够自如地在建筑内部移动。
其次,交通方面。
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要求在交通设计中考虑到行动不便人士的出行需求。
在城市道路规划中,应设置无障碍斑马线和无障碍通道,为行动不便的人士提供安全、便利的过马路通道。
公共交通工具也应设置专门的无障碍设施,如无障碍车厢、无障碍卫生间等,方便残疾人士和行动不便的人士使用公共交通。
最后,设施方面。
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还要求公共设施的设计和改造考虑到各种人群的需求。
例如,公共厕所应设置无障碍卫生间,为轮椅用户和行动不便的人士提供方便。
公共场所的座位、桌子等家具也应该设置无障碍设计,确保各种人群都能够舒适地使用这些设施。
总之,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社会的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交通和设施三个方面的无障碍环境建设,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只有不断提高人们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认识,加强相关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才能够真正实现一个更加包容、更加便利的社会环境。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能够得到更好的贯彻和落实,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无障碍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无障碍规范要求建筑无障碍规范是为了确保建筑物对于所有人,包括有身体残疾或其他行动限制的人士,提供无障碍的使用环境。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遵守建筑无障碍规范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建筑无障碍规范要求,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一、坡道和楼梯在建筑设计中,坡道和楼梯是关键因素之一。
根据建筑无障碍规范要求,建筑物的主要入口和公共区域应提供无障碍通道,包括坡道或无障碍电梯。
坡道的坡度和斜度应符合规范,以便于轮椅和行动不便的人士使用。
楼梯应提供必要的扶手和防滑措施,确保人们的安全。
二、门的宽度和开启方式门的宽度是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根据建筑无障碍规范,主要进出口、公共通道和洗手间的门应达到最小的宽度标准,以方便轮椅用户通过。
此外,还应考虑到无障碍门的开启方式,如自动门、推拉门或杠杆门,以提供更便利的使用体验。
三、走道和通道走道和通道的宽度和高度也需要根据建筑无障碍规范进行合理设计。
宽敞的走道和通道不仅使行动不便的人士感到舒适,也便于应急疏散。
此外,地板或地面的材料和质地应选择合适的,以防止滑倒或其他意外事件的发生。
四、洗手间和卫生间洗手间和卫生间是建筑物中最常用的区域之一,因此它们的无障碍设计尤为重要。
在建筑无障碍规范中,要求洗手间和卫生间的门宽度、空间布局、卫生设施等都符合特定标准。
此外,需要为残障人士配备足够数量和合适高度的扶手、坐便器和洗手洞。
五、灯光和信号系统建筑内的灯光和信号系统对于行动不便的人士来说也是重要的。
灯光的亮度和颜色应选择合适的,以便于人们辨别环境和对象。
信号系统,如紧急报警器、出口指示牌和楼层标识,应设置在明显可见的位置,以方便视觉障碍人士获取信息。
六、停车场和交通通道对于建筑物附近的停车场和交通通道,也有相关的无障碍规范要求。
停车位应设有专用残障人士停车位,并配备标志和标线。
交通通道应提供足够的宽度和便捷的通行条件,以适应轮椅和行动不便的人士。
总结:建筑无障碍规范要求在建筑设计中至关重要。
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导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人权平等的日益关注,无障碍设计成为了现代建筑行业的一项重要内容。
无障碍设计旨在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使用权利和舒适的环境体验,特别是为老年人和身体残障人士创造一个无障碍的社会环境。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在不涉及政治问题的前提下,提供一些关键性的信息和建议。
一、扶梯和升降设备的规范设计1.1 扶梯的安全设计:扶梯的速度应合理,不宜过快或过慢,以确保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安全。
扶梯的走道宽度应足够宽,能够容纳一台标准的轮椅。
1.2 升降设备的无障碍设计:对于电梯或升降机,应保证其门口宽度能够容纳一台标准的轮椅。
电梯内部要设置易于操作的按钮和指示灯,并配备明确的语音提示系统。
二、楼梯和坡道的规范设计2.1 楼梯的无障碍设计:楼梯间的楼梯宽度应达到一定标准,以便于轮椅的通过。
楼梯应设置平缓的坡度和适当的扶手,以增加老年人和残障人士上下楼梯的安全性。
坡道的坡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以确保老年人和残障人士能够方便地上下坡道。
坡道两侧应设置坚固的扶手,以提供支撑和平衡的功能。
三、门户和门道的规范设计3.1 门户的无障碍设计:门户应设计为宽敞的门洞,能够容纳一台标准的轮椅通过。
门的开关应轻松,并且能够便利地打开和关闭,以确保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流畅通过。
3.2 门道的无障碍设计:门道的高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以确保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可以方便地通过门道。
门道的地面应平整,并且不应有台阶或凹凸不平的地方。
四、洗手间和卫生间的规范设计4.1 洗手间的无障碍设计:洗手间应设置足够宽敞的空间,以方便轮椅的进出。
洗手间内的洗手盆、马桶和浴缸等设施应设置到合适的高度,以方便所有人的使用。
4.2 卫生间的无障碍设计:卫生间的门口宽度应符合标准,以容纳轮椅的进出。
卫生间内应设有扶手和防滑地面,以提供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安全保障。
五、出入口和紧急逃生的规范设计出入口应设计为无阻隔的通道,以方便所有人的进出。
建筑设计中的无障碍设施规范

建筑设计中的无障碍设施规范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人权意识的提高,无障碍设施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无障碍设施规范是为了满足身体残疾人士、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人们的需求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无障碍设施规范,并分析其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首先,无障碍设施规范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为身体残疾人士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例如,无障碍入口的设置使得轮椅使用者可以自由进出建筑物,而无需依赖他人的帮助。
此外,无障碍电梯和斜坡的设置使得行动不便的人们可以轻松进出不同楼层,而不再受到楼梯的限制。
这些设施的设置不仅为残疾人士提供了更多的独立性,也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其次,无障碍设施规范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也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需求日益增长。
无障碍设施的设置使得老年人可以更加自由地进出建筑物,而不必担心楼梯的不便。
此外,无障碍卫生间的设置也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舒适和安全的使用环境。
这些设施的设置不仅方便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也提高了他们的生活品质。
此外,无障碍设施规范的应用还对整个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它促进了社会的包容性。
通过为残疾人士和行动不便的人们提供更多的便利,无障碍设施规范消除了他们在社会中的隔离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其次,它提高了社会的可持续性。
无障碍设施的设置可以减少对其他人的依赖,提高了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
最后,它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性。
无障碍设施规范的应用使得每个人都能够平等地享受建筑物和公共空间,消除了身体残疾和行动不便对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不公平影响。
然而,目前在建筑设计中的无障碍设施规范的应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有些建筑设计师对无障碍设施规范的理解和应用不足。
他们可能只是机械地按照规范进行设置,而没有真正理解残疾人士和行动不便的人们的需求。
其次,一些建筑物的无障碍设施存在维护不及时和不完善的问题。
例如,电梯和斜坡的故障修复时间过长,给残疾人士和行动不便的人们带来了不便。
建筑物无障碍设施设计与施工标准

建筑物无障碍设施设计与施工标准建筑物无障碍设施是指为了方便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和婴儿等人群进出建筑物,而特别设计和设置的设施。
无障碍建筑不仅是社会文明的一种体现,也是建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的无障碍设施设计与施工标准是保障这类人群基本权益的关键。
一、无障碍设施的必要性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和婴儿等人群是社会上比较脆弱的群体,也是社会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他们可能在进出建筑物时会遇到一些困难。
为了能够更好的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我们有必要对建筑物进行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和施工。
首先,无障碍设施有利于推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社会文明的核心在于关爱和尊重人的尊严,无障碍设施的实施,体现的是一种对残障人群的关爱和尊重。
其次,无障碍设施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
公共设施的建设需要所有公民共同参与,其目的是为了让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感受社会的温暖和关爱,从而增加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最后,无障碍设施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现代市场经济表明,残障人群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他们需要的服务和设施是需要市场来提供的。
因此,无障碍设施的建立有助于扩大市场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无障碍设施设计的基本原则1.多种多样的无障碍设施应考虑到不同残障人群的需要。
2.无障碍设施应确保所有人的安全,特别是孕妇和儿童。
3.无障碍设施应协调保留建筑物原有的建筑风格和环境。
4.无障碍设施应最大限度地满足残障人群的需要,以确保他们能够在建筑物的任何部分自由行动。
5.无障碍设施应考虑到残障人群的社交和心理需求。
三、无障碍设施的施工标准1.轮椅通道:轮椅通道应设计成至少120厘米宽,每个通道的转弯角度不应大于90度。
2.门:门的通道应为至少86厘米,满足轮椅通过,门的把手应该放置在不超过122厘米的高度以上。
3.楼梯:对于楼梯,可以设立坡道或无障碍电梯,楼梯台阶宽度应至少为90厘米,高度应在不超过15厘米。
4.厕所:厕所应该设计成防滑且布置紧凑,便于残障人士的使用。
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

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1. 引言无障碍设计是指通过设计和构建建筑物,以确保所有人,包括老年人和残疾人,能够方便地使用和进入建筑物和设施。
无障碍设计旨在提高社会的包容性和可持续性,为所有人创造一个平等和无歧视的环境。
本文将介绍建筑无障碍设计的规范和要求。
2. 无障碍设计原则无障碍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2.1 平等建筑物和设施应该对所有人开放,无论他们的能力、年龄、性别、种族或宗教信仰如何。
2.2 可用性建筑物和设施应该方便使用,无论用户的能力如何。
例如,提供足够的扶手和把手,确保门槛和楼梯的高度符合标准等。
2.3 灵活性建筑物和设施应该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例如,提供多样化的卫生间设施,包括适用于轮椅使用者和儿童的设施。
2.4 安全性建筑物和设施应该提供一种安全的环境,以防止事故和伤害发生。
例如,通过安装防滑地板和合适的照明来提高安全性。
2.5 可持续性无障碍设计应该与环境友好的设计原则相结合,以确保建筑物和设施的可持续性。
3. 建筑无障碍设计要求3.1 入口和门道•入口应该设有无障碍斜坡,方便轮椅使用者和行动不便的人进入建筑物。
•门道的宽度应符合标准,以容纳轮椅和其他辅助设备。
3.2 电梯和楼梯•建筑物应该提供足够数量的电梯,以确保轮椅使用者能够方便地进入不同楼层。
•楼梯的高度和深度应符合标准,为所有人提供安全和舒适的上下楼方式。
3.3 卫生间和洗手间•建筑物应该提供适用于轮椅使用者和其他残疾人的无障碍卫生间。
•卫生间的门道宽度应足够宽,以容纳轮椅和辅助设备。
•卫生间的设施应容易到达并易于使用。
3.4 人行道和停车位•人行道应该设有无障碍斜坡和临时斜坡,方便轮椅使用者和行动不便的人在建筑物周围移动。
•停车位应设有专用停车位,为残疾人提供方便的停车区域。
3.5 照明和声音提示•建筑物应提供适当的照明,以确保所有人能够看清周围的环境。
•建筑物应提供声音提示设备,以帮助视力障碍者导航和定位。
3.6 标识和指示•建筑物和设施应提供清晰可见的标识和指示,以帮助用户找到所需的设施和服务。
建筑物无障碍设施设计规范

F-3 1.樓地板面積在五百平方公尺以上之下列場所:幼稚園、 托兒所、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 2.發展遲緩兒早期療育中心
建 築 使 室 外 通 避難層坡 避難層 室內出 室內通 樓梯 昇降 廁 所 盥 浴室 輪椅觀 停車
用類別 路
道及扶手 出入口 入口 路走廊
設備 洗室
眾席位 空間
D-3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5/150
1.3 無障礙建築環境法令規定要素
1.設置範圍﹙Scoping﹚
哪些場所﹙Where﹚.什麼設施﹙What﹚.數量﹙How Many﹚ 例如學校建築物應設置哪些無障礙設施,且其數量應為多少
2.設計規定﹙Technical﹚
無障礙設施應如何設計﹙How﹚ 例如無障礙廁所,馬桶中心線與扶手之 距離必須為35公分
1.建築物已依85年11月27日修正施行之本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十章規定設 置或核定之替代改善計畫改善者,視同具替代性功能。
2.公共建築物未改善者,得依85年11月27日前項建築物經當地主管建築機關認定應改善者,應辦理改善 。
四、97年7月1日本規則修正施行前已領得建造執照,於施工中尚未領得使用 執照之建築物,在程序未終結前,仍得適用原建造執照申請時之本規則規定。
3.1 無障礙通路
無障礙通路 1
包括:室外通路、室內走廊、出入口及門、坡道、 昇降機及輪椅升降台。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3/150
無障礙通路 2
3.1.1 無障礙通路
重點 1.連續性 2.無高低差:高低差0.5公分以下 3.寬度:淨寬90公分、室外通道130公分、室內走廊120公分
以上 4.路面:堅硬、平整、防滑、開口1.3公分以下 5.淨高:室外200公分以上、室內190公分以上 6.突出物:突出牆面10公分以下 7.出入口:淨寬80公分以上,設備具可及性與操作性
无障碍设计规范

建筑物无障碍设计和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无障碍卫生间装修7大准则防护:地面应选用防滑材料,以防残障人士跌倒摔伤。
厕所的门上要装防护门板,以免轮椅的脚踏板碰破门。
布局:厕所应设于路旁,出入方便。
卫生器具的安装位置和高度要合理,便器两侧都应留有便于轮椅接近的空间。
辅助:在卫生器具周围安装扶手,扶手的位置合适,连接牢固。
为了便于各种身高的人使用,脸盆台面的高度可以设置在离地面60~100厘米的范围之内。
方便:水龙头开关应便于操作,可采用脚踏式,长柄式,感应式。
呼救:厕所内应设紧急呼救按扭。
畅通:卫生间室内外高差不得大于20毫米,方便残疾人和轮椅通过。
尺度:门扇开启的净宽不得小于0.8米,以方便轮椅通过。
厕所内应留有1.5米*1.5米的轮椅回转空间。
一、建筑物无障碍设计(一)建筑物无障碍实施范围1.各类公共建筑(包括办公、科研建筑和学校、园林建筑)的室外场地、建筑入口、走道、楼梯、公共活动用房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部位应进行无障碍设计。
2.交通和医疗建筑的人口应设置没有台阶的无障碍人口。
商业与服务建筑的入口也宜设置无障碍人口。
3.下列公建必须设无障碍专用厕所:县级及县级以上的政府机关与司法部门,各种交通与医疗建筑,大型观演与体育建筑的观众使用部分和贵宾室,大型园林建筑及主要旅游地段以及设有公厕的大型商业、服务、文化、纪念建筑。
4.下列有楼层的公建应设适合乘轮椅者、视残者或担架床可进入和使用的无障碍电梯:各种交通与医疗建筑,大型商业、服务、文化、纪念建筑。
5.观演与体育建筑的观众席和主席台必须设轮椅席位。
6.高层和中高层住宅、公寓的建筑人口、电梯、公共走道以及适合乘轮椅者居住的无障碍住房套内等部位应进行无障碍设计。
此类住宅、公寓中,每50套住房宜设2套无障碍住房套型。
7.设有残疾人住房而又不设电梯的多层和低层住宅、公寓,其建筑入口、楼梯、公共走道和无障碍住房套内等部位应进行无障碍设计。
此类住宅、公寓中,每100套住房宜设2-4套无障碍住房套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无障碍通道
1、坡道和升降平台
1)建筑的入口、室内走道及室外人行通道的地面有高低差和有台阶时,必须设符合轮椅通行的坡道,在坡道和两级台阶以上的两侧应设扶手。
2)供轮椅通行的坡道应设计成直线形,不应设计成弧线形和螺旋形。
按照地面的高差程度,坡道可分为单跑式、双跑式和多跑式坡道。
3)双跑式和多跑式坡道休息平台的深度不应小于1.50m。
在坡道起点及终点应留有深度不小于1.50m的轮椅缓冲地带。
4)建筑入口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20m,室内走道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00m,室外通
路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50m。
5)建筑入口及室内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室外人行通路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6。
6)坡道高度的限定
每段坡道的高度,其最大容许值应符合表1.1的规定。
表1.1 每段坡道高度与长度的限定
坡度(高/长)1/12 1/16 1/20
容许高度(m)0.75 1.00 1.50
水平长度(m)9.00 16.00 30.00
7)在坡道两侧和休息平台只设栏杆时,应在栏杆下方的地面上筑起50mm的安全档台。
8)供轮椅通行的坡道面层应平整,但不应光滑。
也不应在坡面上加防滑条和作成礓礤式的坡面。
9)自动升降平台占地面积小,适用于改建、改造困难的地段。
升降平台的净面积不应小于1.50m X 1.00m,平台应设栏板或栏杆及轮椅进出口和启动按钮。
2、出入口
1)大、中型公共建筑入口的内外应留有不小于2.00m X 2.00m轮椅回旋面积,小型公共建筑入口内外应留有不小于1.50m X 1.50m轮椅回旋面积。
2)建筑入口设有避风阁,或在门厅、过厅设有两道门,在两道门扇开启后的净距不应小于1.20m。
3)供残疾人使用的门,首先应采用自动门和推拉门,其次是平开门。
不应采用旋转门和力度大的弹簧门。
4)轮椅通过自动门的有效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1.00m,通过推拉门与平开门的有效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0.80m。
5)乘轮椅者开启推拉门或平开门时,在门把手一侧的墙面,应留有不小于0.50m的墙面宽度。
6)乘轮椅者开启的门扇,应安装视线观察玻璃和横执把手及关门拉手,在门扇的下方宜安装高0.35m的护门板。
7)大、中型公共建筑通过一辆轮椅的走道净宽度不应小于1.50m。
小型公共建筑通过一量俩的走道净宽度不应小于1.20m,在走道末端应设有1.50m X 1.50m轮椅回旋面积。
8)走道的地面应平整、不光滑、不积水和没有障碍物。
走道内有台阶时,应设符合轮椅通行的坡道。
9)当门扇向走道内开启时应设凹室,凹室的深度不应小于0.90m,宽度不应小于1.30m。
10)观演建筑、交通建筑及医疗建筑走道的两侧。
应设高0.85m 的扶手。
11)主要提供残疾人、老年人使用的走道
A 走道的宽度不应小于1.80m。
B 走道的两侧必须设高0.85m的扶手。
C 走道的地面必须平整,并选用防滑和遇水也不滑的地面材料。
D 在走道两侧墙面的下部,应设高0.35m的护墙板。
E 走道转弯处的阳角应设计成圆弧墙面或45度切角墙面。
F 在走道一侧的地面,应设宽0.40m至0.60m的盲道,盲道内边线距墙面0.30m。
G 走道内不应设置障碍物,走道的照度应达到200LX。
3、扶手
1)在坡道、楼梯及超过两极台阶的两侧及电梯的周边三面应设扶手,扶手宜保持连贯。
2)设一层扶手的高度为0.85m至0.90m,设二层扶手时,下层扶手的高度为0.65m。
3)坡道、楼梯、台阶的扶手在起点及终点处,应水平延伸0.30m以上。
4)扶手的形状、规格及颜色要易于识别和抓握,扶手截面的尺寸应为35mm至50mm,扶手内侧距墙面的净空为40mm。
5)扶手应选用优质木料或其他较好的材料,扶手必须要安装坚固,应能承受身体的重量。
二、洗手间
1、公用洗手间入口的有效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洗手间内通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1.50m。
2、男洗手间供残疾人使用的小便器下口的高度不应大于0.50m,在小便器的上方和两侧,应安装高1.20m和宽0.60m的安全抓杆。
3、公用洗手间的残疾人厕位
1)男女洗手间的隔间应设残疾人使用的厕位,厕位面积不应小于2.00m X 1.00m或1.60m X 1.40m。
2)残疾人厕位的门扇应向外开启,门扇开启后通行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80m,在门扇内侧应设关门拉手。
3)开门执手应采用横执把手,门锁应安装门内外均可使用的门插销。
4)厕为内射高0.475m的坐式便器,在坐便器两侧应设高0.70m的水平抓杆和高1.45m 的垂直抓杆。
5)抓杆的直径为32mm至40mm,内侧距墙面40mm,抓杆要安装牢固,应能承受身体的重量。
6)厕位的地面应平整,不光滑,不积水,没有高低差。
在厕位内应设高1.20m的挂衣钩。
4、残疾人专用洗手间
1)在公用洗手间旁或在适当位置宜设残疾人专用的洗手间。
设专用洗手间后可取代在公用洗手间的残疾人厕位。
2)专用洗手间采用平开门时,门扇应向外开启,门扇开启后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0.80m,开门执手应采用横执把手,门锁应安装门内外均可使用的门插销,在门扇内侧应设关门拉手。
3)洗手间的面积不应小于2.00 X 1.30m或1.80m X 1.80m。
4)洗手间内设高0.45m的坐式便器,在坐便器两侧设高0.70m的水平抓杆,在靠墙壁的一侧设高1.45m的垂直抓杆。
5)洗手间内应设高0.60m的放物架和高1.20m的挂衣钩。
沿洗手盆的三面宜设抓杆,洗手盆高0.80m,抓杆高0.85m,相互间距为50mm。
6)抓杆直径为32mm至40mm,内侧距墙面40mm,抓杆要安装坚固,应能承受身体的重量。
7)洗手间的地面应平整,不光滑,不积水,没有高低差,应采用遇水也不滑的地面材料。
8)专用洗手间必须设置应急呼叫按钮。
三、饭店客房
1、在市、区、县及旅游点范围的各类旅馆、饭店,应设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客房,客房应设在客房层的底部和进出方便及安全疏散的地段。
2、大中型旅馆、饭店应按每50间标准客房设一套残疾人使用的客房。
小型旅馆、饭店应设不少于两套可供残疾人使用的客房。
3、供残疾人使用的客房出入口及门,应符合本实施细则第一部分第4条和第5条的有关规定。
4、在客房的通道及床位之间应留有直径不小于1.50m的轮椅回旋空间。
5、卫生间的门开启后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80m ,轮椅进入后应能回旋。
盆浴或淋浴、坐便器及抓杆的设计,应符合:
1)淋浴间内应设高0.45m的洗浴坐椅,深度不应小于0.45m。
在淋浴间周边应设高0.70m 水平抓杆和高1.45m的垂直抓杆。
2)盆浴内应设洗浴坐台。
洗浴坐台的深度不应小于0.45m。
在浴盆内侧应设高0.60m和0.90m二层水平抓杆,长度为0.80m至1.00m。
在洗浴坐台内侧宜设高0.60m的水平抓杆。
3)抓杆的直径为32mm至40mm,内侧距墙面40mm,抓杆要安装坚固,应能承受身体的重量。
6、客房的床面高度和大便器及浴盆的高度应统一为0.45m。
7、客房的应急呼叫按钮及电灯、电视、空调等开关的位置,应安装在方便乘轮椅者伸手可及的地方。
8、客房的壁柜、桌子等家具的高度及深度,应方便乘轮椅者使用。
当残疾人的客房在空闲时,可为老年人及健全人提供服务。
四、停车车位
1、在建筑物出入口最近的地段和在停车场(楼)出入最方便的地段,应设残疾人的小汽车和三轮机动车专用的停车车位(一辆小汽车的停车位置可停放两辆三轮机动车)。
2、在专用停车车位的一侧,应留有宽度不小于1.20m的轮椅通道,轮椅通道应与人行通道衔接。
3、停车车位的轮椅通道与人行通道的地面有高度差时,应设符合轮椅通行的坡道。
4、在停车车位的地面上,应涂有停车线、轮椅通道线和轮椅标志,在停车车位的尽端宜设轮椅标志牌。
五、无障碍标志
1、无障碍轮椅标志是国际康复协会制定的全世界一致公认的国际通用标志。
它指引残疾人行进的方向和告知可进入的建筑物及可使用的服务设施。
2、反符合本实施细则标准的建筑物和服务设施及室外通论,应在显著的位置安装轮椅标志牌。
3、轮椅标志牌为残疾人提供以下信息
1)为乘轮椅者指引建筑物的位置和建筑物的入口。
2)为乘轮椅者指引可行进的室外通路和建筑物的室内走向。
3)告知残疾人可使用的坡道、服务台、电梯、电话、轮椅席、厕所、浴室、客房及停车车位等服务设施。
4、轮椅标志牌的规格尺寸应根据使用不同的地点和位置,分别为0.10m至0.45m的正方形。
轮椅图案和边缘为黑色时衬底则为白色,轮椅图案为白色时衬底则为黑色。
5、在轮椅标志牌上加文字说明或加指示方向时,其颜色与衬底应形成明显对比。
指引的方向为左行时,轮椅面则应朝向左侧。
6、轮椅标志牌的位置和高度要适中,制作要精细,安装要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