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ppt课件

合集下载

脑脊液漏讲课PPT课件

脑脊液漏讲课PPT课件

案例总结
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 病因等
症状表现:头痛、恶心、呕吐 等
诊断过程:影像学检查、脑脊 液检查等
治疗方式:保守治疗、手术治 疗等
案例启示
脑脊液漏案例的发现与诊断
脑脊液漏的预防与康复
脑脊液漏的手术治疗与护理
脑脊液漏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
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包括头高位、避免用力、保持大便通畅等措施,适用于漏液量较少、症状较轻的患 者。
手术治疗:对于漏液量大、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漏口修补术、 脑脊液分流术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药物治疗:对于脑脊液漏引起的颅内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也可以使用止血 药、镇静药等药物辅助治疗。
脑脊液漏案例分享
典型案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病 因等
诊断过程:医生如何通过检查和 诊断确定脑脊液漏
症状表现:头痛、恶心、呕吐等
治疗过程:医生如何制定治疗方 案并实施治疗
案例分析
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 病史等
症状描述:头痛、恶心、呕吐 等
诊断过程:影像学检查、脑脊 液检查等
治疗方式:保守治疗、手术治 疗等
诊断注意事项
病史采集:详细了解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既往病史 体检:观察患者是否有脑膜刺激征、颅内压增高等表现 影像学检查:通过头颅CT或MRI等检查手段,观察脑脊液漏的位置和程度 脑脊液检查:通过腰椎穿刺或脑室穿刺检查脑脊液,了解脑脊液的成分和压力 其他检查:如血常规、生化等,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
脑脊液漏治疗
脑脊液漏分类
自发性脑脊液漏:非外伤或手术引起的脑脊液漏 创伤性脑脊液漏:头部外伤或手术引起的脑脊液漏 医源性脑脊液漏:手术操作不当引起的脑脊液漏 肿瘤性脑脊液漏:肿瘤侵犯或压迫引起的脑脊液漏

《脑脊液检验》PPT课件

《脑脊液检验》PPT课件
②通过外周血红细胞及白细胞数和脑脊液中红细胞 数当中计算出从血液中带进脑脊液中白细胞数。以 后者较为准确。
整理课件ppt
21
【参考值】
无红细胞 白细胞:成人(0-10)×106/L;
儿童为(0-15)×106/L;
新生儿为(0-30)×106/L。
整理课件ppt
22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
【方法学评价】 直接分类:白细胞计数后即可转高倍镜直接分类,
整理课件ppt
17
比密
健康人脑脊液比密为1.006-1.008 脑脊液比密增高见于颅内炎症;比密减低见于脑脊
液分泌增多
整理课件ppt
18
第三节 显微镜检查
一、细胞计数:包括细胞总数及白细胞计数。
整理课件ppt
19
【方法学评价】
通常采用手工法 细胞少时应将脑脊液直接灌入Fuchs-Rosenthal计
数板,总体积为3.6μl。 改良牛鲍氏计数盘的误差更大,所以应增加计数面
积。
如果标本内细胞较多,可用生理盐水或红细胞稀释 液稀释后再用人工计数,也可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 计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整理课件ppt
20
当穿刺损伤血管或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性脑脊液时, 计数细胞总数已无意义,白细胞数亦须经校正。
①估计值:即以红细胞与白细胞数之比为700:1 的关系估计白细胞数。
6~8小时/次 3~4次/日
整理课件ppt
3
分布 脊髓蛛网膜下腔 脑蛛网膜下腔及脑池 每个侧脑室 三、四脑室
70~75 ml 25~30 ml 10~15 ml 5~10 ml
整理课件ppt
4
脑脊液形成
大约70%的脑脊液是在脑室的脉络丛通过主动分泌 和超滤的联合过程形成的;约30%的脑脊液是在大 脑和脊髓的细胞间隙形成的间质液。形成的脑脊液 经第三、第四脑室进入小脑延髓池,然后分布于蛛 网膜下隙内。脑脊液吸收是通过蛛膜绒毛而返回静 脉。

脑脊液检查课件

脑脊液检查课件
细胞:10%。
浆膜腔积液 检查
学习要点
❖ 浆膜腔积液得发生机制及分类 ❖ 检查内容
一般性状 化学检查 细胞学检查 细菌学检查 ❖ 渗漏鉴别 ❖ 常见渗出液得特点 ❖ 临床应用
基本知识
❖ 人体得胸腔、腹腔、心包腔及关节腔称为浆 膜腔。
❖ 生理状态下,腔内有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 ❖ 病理情况下,腔内液体增多称为浆膜腔积液
化学检查
1、蛋白质测定
正常阴性或弱阳性
①蛋白定性试验(Pandy试验)
>0、25g/L可呈弱阳性 原理:蛋白+饱和石炭酸→蛋白盐→混浊或沉淀
②定量试验
原理:蛋白+生物碱 → 混浊 浊度与蛋白量成正比 参考值:0、2~0、45g/L(成) 0、2~0、4g/L (儿)
蛋白质测定得临床意义:
增加 减少
粘蛋白定性试验(Rivalta试验)
❖ 粘蛋白就是一种酸 性糖蛋白,其等点 为3∽5,因在酸性 溶液中析出,产生 白色淀。
❖ 渗出液常阳性,而 漏出液常阴性,
葡萄糖测定
❖ 渗出液
化脓菌感染↓↓↓ 结核菌感染↓↓ 恶性肿瘤↓ 类风湿<3、33mmol/L SLE基本正常
❖ 漏出液:与血糖基本相等。
神经梅毒
常见病得脑脊液特点
正常 化脑
压力 外观
蛋白

定性 定量
氯化物 细胞
80~180 透明
↑↑↑
混浊
- 0、2~0、 2、5~4、120~130 0~8
4
5
+++ ↑源自↑↓↓↓↓↑↑↑
细菌
- +
结脑 ↑↑
微混 ++ ↑↑
↓↓
↓↓↓

《脑脊液常规检查》课件

《脑脊液常规检查》课件
《脑脊液常规检查》PPT 课件
脑脊液常规检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检查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人体脑 脊液的情况。本课件将详细介绍脑脊液常规检查的目的、采集步骤、理化检 查以及解读结果等内容。
脑脊液常规检查的目的
脑脊液常规检查的目的是为了评估脑脊液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以及了解患者 是否存在脑脊液异常的情况。通过该检查,医生可以判断出一些常见的脑脊 液病理情况。
脑脊液样本的采集步骤
准备工作
打开脑脊液采集套装,检查有无损坏,准备 好采样器具。
穿刺操作
用无菌针头进行穿刺,采集脑脊液样本。
穿刺点选择
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穿 刺点进行脑脊液采集。
处理样本
将采集到的脑脊液样本放入采样管中,严密 封闭,标明患者信息。
脑脊液的理化检查
外观和颜色
观察脑脊液的外观和颜色, 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清澈透明 的。
特征 细胞计数增高、白细胞分类异常 脑脊液颜色异常、红细胞计数增高 特定肿瘤标志物的阳性结果
脑脊液常规检查的注意事项和限制
1
注意事项
脑脊液采集过程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注意无菌操作。
2
限制
脑脊液常规断。
3
安全考虑
在进行脑脊液采集时要注意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性。
脑脊液常规检查结果的解读
1 正常结果
2 异常结果
3 进一步检查
脑脊液常规检查结果正 常,未发现异常情况。
脑脊液常规检查结果异 常,可能存在脑脊液感 染、脑脊液出血等病理 情况。
对于异常结果,通常需 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如脑脊液培养、脑脊液 细胞学等。
脑脊液异常的常见病理情况
病理情况 脑脊液感染 脑脊液出血 脑脊液肿瘤标志物

脑脊液检验ppt课件

脑脊液检验ppt课件

A.脉络丛C
B.室管膜C
C.蛛网膜C
临床意义:见于气脑造影,小儿脑积
水.
5.CSF肿瘤C
在CSF脱落C中,肿瘤C最具有诊断价值. CSF中肿瘤C多为转移肿瘤C.
CSF中肿瘤C一般分为四种类型: 原发性肿瘤C. 继发性肿瘤C. 白血病C L瘤C.
肿瘤C的异5常.特CS征F:肿瘤C
(1).C本身的改变:
米水柱(相当于60滴/分).
(二).CSF外观检查
正常CSF外观无色.透明,久置不 凝.
出现混浊,提示含有少量红.白细 胞.霉菌.瘤细胞.
当细胞含量达300~700/mm3即可出 现混浊.
出现尘埃状微混,提示细胞轻度增 多,见于CNS急性感染早期.
呈毛玻璃状,提示细胞中度增多. 见于结核.霉菌.性脑膜炎.
(二).CSF的分布
CSF的总量为120~180ml, (平均为150ml).
占体内水分总量的1.5%.分布如下: 1. 每个侧脑室10~15ml. 2.第三.四脑室共约含5~10ml. 3.脑蛛网膜下腔与各脑池(脚间池.桥脑 池.小脑延髓池)约含25~30ml. 4.脊髓蛛网膜下腔约含70~75ml.
七.CSF细胞学的检测与诊断
(一)正常CSF C成分: 正常成人CSF C (0~5个/mm3). 儿童CSF C(0~10个/mm3). 其C学分类为小L.C,M.C(二者之比为
7:3).比例相当恒定.仅占1~3%激活性 单核样 C. 正常人CSF中不含红 C.
(二).CSF的正常C及其演变C
A.核的改变:▲ 核大,核浆比例失常,
核的染色质增多.
▲核的形态和结构异常.
▲.核分裂的活跃.
B.胞浆的改变:可有胞浆色素颗粒

脑脊液PPT课件最新

脑脊液PPT课件最新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脑脊液ppt课件最新
目录
CONTENTS
• 脑脊液概述 • 脑脊液的生理功能 • 脑脊液的病理变化 • 脑脊液检查的临床应用 • 脑脊液治疗的新进展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1
脑脊液概述
脑脊液的定义与作用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脑脊液的生理功能
脑脊液对大脑的保护作用
缓冲作用
维持颅内压
脑脊液可以缓冲外界对大脑的冲击, 减少脑部损伤。
脑脊液可以维持颅内压的稳定,防止 颅内压过高或过低。
减震作用
脑脊液可以吸收脑部震动,减少脑部 受到的震动。
脑脊液对压升高,引起头痛、恶心、呕 吐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脑积水。
脑脊液漏
脑脊液漏可能导致头痛、眩晕、恶心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 致颅内感染。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4
脑脊液检查的临床应用
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膜炎
通过脑脊液检查,可以检测到脑脊液中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有助于诊断脑膜 炎。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于脑膜癌、 神经鞘瘤等肿瘤的诊断有一定的
帮助,但阳性率较低。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需要注意排除 其他非肿瘤性疾病的干扰,同时 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资
料进行综合分析。
REPORT
THANKS
感谢观看
CATALOG

《脑脊液检查》ppt课件

《脑脊液检查》ppt课件
寄生虫感染
淋巴细胞
浆液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脑 水肿
四、化学和免疫学检查
蛋白质 1.检测原理 脑脊液蛋白质的检验有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并可根据需要计算 蛋白商(球蛋白/白蛋白)和脑脊液清蛋白指数RALB [脑脊液清蛋白/血清清蛋白] (1)定性方法:常用方法有Pandy试验、硫酸铵试验等。 (2)定量方法:常用方法为磺基水杨酸—硫酸钠比浊法。 质量控制 (1)假阳性:因穿刺出血,血液蛋白质混入脑脊液;试管和滴管等器材不洁, 试剂 苯酚不纯等可致假阳性 (2)假阴性:室温低于10℃或苯胺饱和度减低等可导致假阴性 (3)阳性对照:人工配制含球蛋白的溶液,可在正常脑脊液或配制与正常脑 脊液基本成分相似的基础液中加不同量的球蛋白
铜绿假单胞菌性脑膜炎、急性肺炎双球 菌性脑膜炎
脑膜黑色素肉瘤、黑色素瘤
脑脊液黄变症的原因及临床意义
黄变症 出血性 黄疸性 淤滞性 梗阻性
原因
临床பைடு நூலகம்义
红细胞破坏、胆红素增加 陈旧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出血
胆红素增高
黄疸性肝炎、肝硬化、钩端螺旋 体病、胆管梗阻新生儿溶血症
红细胞渗出、胆红素增高 颅内静脉、脑脊液循环淤滞
蛋白质含量显著增高
髓外肿瘤等所导致的椎管梗阻
二、透明度
肉眼观察脑脊液透明度变化,分别以“清淅透 明”、“微浑”、“浑浊”等描述。正常脑积 液清晰透明。脑脊液的透明度与其所含的细胞 数量和细菌多少有关当脑脊液白细胞超过 300*106/L时可成浑浊;脑脊液中的蛋白质明 显增高或含有大量细菌、真菌时,也可使脑脊 液浑浊。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可成毛玻璃样 的浑浊,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呈脓性或块样 浑浊,穿刺损伤性脑脊液可呈轻微的红色浑浊
单核细胞被抗原激活而形成

脑脊液检测ppt课件

脑脊液检测ppt课件

临床应用
1.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 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出血性脑病 3. 协助脑部肿瘤的诊断:脑膜白血病 4.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及疗效观察
一般性状检查
2. 透明度 正常脑积液清晰透明,病毒性脑炎、梅毒、流脑 结核性脑膜炎呈毛玻璃样改变 化脓性脑膜炎呈乳白色浑浊 3. 凝固物 正常脑积液不含有纤维蛋白原,放置24h后不会 形成薄膜及凝块。结核脑静置12-24h后形成纤细的薄膜,化脑1-2h见凝块或沉淀物。蛛网膜下腔阻塞呈黄色胶胨状
细菌学检查
细菌学检查可用直接涂片法或离心沉淀后取沉淀物制成薄涂片。作革兰染色后镜检,抗酸染色,加印度墨汁染色,培养
免疫学检查
1. 免疫球蛋白检测 感染时合成量可增加数倍 [临床意义] ⑴ IgG增加见于多发性硬化、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结核性脑膜炎和梅毒性脑膜炎等。 ⑵ IgA增加见于各种脑膜炎及脑血管疾病。 ⑶ IgM提示中枢神经系统近期有感染(如急性化脓性脑 膜炎、急性病毒性脑膜炎)、脑肿瘤及多发性硬化 症。
化学检查
⑵ 蛋白定量试验 [参考值] 腰椎穿刺 0.20-0.45g/L [临床意义] ① 脑神经系统病变使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 常见原因有脑膜炎、出血、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药 物中毒。 ② 脑脊液循环障碍:脑部肿瘤、椎管受阻 ③ 鞘内免疫球蛋白合成增加伴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自 身免疫性疾病,脱髓鞘病变
化学检查
4. 酶学测定 正常脑脊液中含有多种酶,如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等,其含量低于血清。 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测定: [临床意义] 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中的LDH活性多增高。 脑血管病变 脑肿瘤、脱髓鞘病进展期
脑脊液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表明蛛网膜下腔容积变小,可见于椎管梗阻和 颅内肿瘤,
► >7提示蛛网膜下腔容积变大,可见于交通性脑积 水,脑萎缩和浆液性脑膜炎。
.
31
CSF的颜色
正常参考值: 无色水样液体 临床意义:
红色: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硬膜下血肿等。 脑脊液中红细胞数增多到6 x 109/L时可呈黄色或粉红色。 据红细胞的多少和时间的不同,而呈现红、红褐、淡红、 柠檬黄或淡黄。是由于CSF中氧合HB(红色)和胆红质(黄色) 比例的不同所致。
.
5
脑室系统
.
6
.7Βιβλιοθήκη 侧脑室脉络从.8
.
9
CSF的生成量:
► 成人总量为110-200ml,平均130ml,占体内水分总量 的1.5% ;
► 生成速度为0.3—0.5ml/min,每日生成400-500ml; ► 人体CSF每天更新3-4次; ► 某些情况下可达5000-6000ml(急慢性炎症、脑水肿、
.
21
腰椎穿刺禁忌证
► 颅内压升高伴有明显的视乳头水肿者和怀疑后颅 窝肿瘤者;
► 穿刺部位有化脓性感染灶或脊髓结核者、脊髓压 迫症的脊髓功能已处于即将丧失的临界状态者;
► 血液系统疾病有出血倾向者; ► 开放性颅脑损伤; ► 病情危重处于呼吸循环衰竭者。
.
22
腰椎穿刺并发症
► 腰穿后头痛 ► 虚性脑膜炎 ► 出血 ► 感染 ► 脑疝
► 每放出脑脊液1ml,压力下降约10mmH2O,使其终压不低于 初压的一半 。
.
26
异常
► 大于200mmH2O ► 小于70mmH2O
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减低
.
27
意义 颅内压增高可见于下列情况
CSF生成增多 CSF回流障碍
炎症,脉络丛肿瘤等 脑室系统梗阻,静脉窦血栓等
颅内体积减小
颅内占位,脑水肿,出血等
.
2
CSF的解剖生理学
CSF是血浆的低蛋白产物,不断地进行交换和 吸收,因而它不但是维持神经组织功能一个理想的 内环境,也是一个动力学的介质。与血液循环相对 应地被称为“第三循环”。
.
3
CSF的理化成分
.
4
CSF的生成部位
► 侧脑室中的脉络丛(95%); ► 第三、四脑室产生; ► 极少部分脑与脊髓的血管周围间隙; ► 室管膜和脑实质也产一生部分CSF; ► 即所谓双重来源学说。
► 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第 四脑室→外侧孔和正中孔→脑与脊髓蛛网膜下 腔→大脑蛛网膜颗粒→上矢状窦;
► 通常CSF皆朝着一个方向流动。
.
12
.
13
在上述CSF循环通路中,室间孔、中脑导水管、 第四脑室出口及小脑延髓池等处,都是空间较小, 而流量较大的部位,易于占位性病变或炎症性粘连 而被部分或全部梗阻。由于脉络丛不断生成的CSF 流出受阻,常引起颅内压增高。
.
23
脑脊液检查
.
24
CSF检测的几个问题
► CSF标本应立即化验,不要超过1小时,放置时间过久,细 胞可破坏或沉淀后与蛋白凝集成块,导致细胞分布不均而 使计数不准确。
► CSF中的细胞离体后迅速变形,而且逐渐消失,影响分类计 数。
► 葡萄糖迅速分解,造成葡萄糖含量减低。 ► 细菌溶解,影响细菌检出率(尤其是脑膜炎双球菌最明显)
其他因素
精神紧张,体位
.
28
颅内压降低可见于下列情况
► 脱水,慢性消耗性疾病,休克,全身衰竭 ► 脑脊液漏 ► 椎管部分或完全性阻塞, ► 穿刺针位置不当或不通畅等
.
29
压腹与压颈试验
► 压腹试验 ► 压颈试验
.
30
阿亚拉(Ayala)指数
(Ayala)指数=终压 x 放液量/初压
► 正常值为5.5-6.5,
脉络丛乳头瘤)。
.
10
CSF的分布:
► 每个侧脑室10~15ml; ► 第三、四脑室共约含5~10ml; ► 脑蛛网膜下腔与各脑池(脚间池、桥脑池、小脑
延髓池)约含25~30ml; ► 脊髓蛛网膜下腔约含70~75ml。
.
11
CSF的循环
► CSF在侧脑室脉络丛生成后,在脑室和蛛网膜下 腔进行循环:
.
25
压力测定
正常值
► 水平侧卧位,正常人的脑脊液压力为0.78~1.76kPa(80~ 180mmH2O),估算法60滴/分钟为正常,
► 在极度肥胖个体可达到250mmH2O,
► 坐位压力为3.43~4.41kPa(350~450mmH2O),
► 儿童侧卧腰穿压力为0.49~0.98kPa(50~100mmH2O),
腰椎穿刺和脑脊液检查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
1
脑脊液(cerebral spinal fluid, CSF)是充满脑室 系统,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的无色透明液体, 内含各种浓度不等的无机离子、葡萄糖、微量蛋白 和少量淋巴细胞,功能相当于外周组织中的淋巴, 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缓冲、保护、运输代谢产物和调 节颅内压等作用。
.
19
CSF检测的方法
► 腰椎穿刺 ► 小脑脊髓池穿刺 ► 侧脑室穿刺
.
20
腰椎穿刺适应证
► 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病变; ► 临床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而头颅CT尚不能证实时或与脑膜炎
等疾病鉴别有困难时; ► 脑膜癌瘤病的诊断; ►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脱髓鞘疾病及颅内转移瘤的诊断和鉴
别诊断; ► 脊髓病变和多发性神经根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脊髓造影和鞘内药浴治疗等; ► 怀疑颅内压异常。
► 脑、脊髓悬浮在脑脊液中,故其有缓冲外力、减少震荡的作用 ► 维持脑组织渗透压的相对恒定; ► 由于脑、脊髓没有淋巴液,脑脊液起部分淋巴液的作用,可营养附
近脑组织并运走部分代谢产物。此外,脉络丛有血-脑脊液屏障作 用,使血液内的物质有选择性地进入脑脊液。
.
17
CSF临床检测的历史阶段
有100多年的历史,首先是显微镜下作细胞学的检测.
.
14
CSF的吸收
► CSF主要通过脑顶,脑底的蛛网膜绒毛吸收至静 脉窦内,以上矢状窦蛛网膜颗粒吸收尤为明显;
► 部分CSF由脑膜,蛛网膜的毛细血管吸收; ► 小部分CSF还可由脑和脊神经根周围间隙及血管
周围间隙等吸收。
.
15
.
16
CSF的功能
► 调节颅内压力,脑脊液占颅腔容量约10%,故可通过吸收和(或) 分泌的增减对颅内压进行一定限度的调节;
其后开展有:
►病原菌的培养.
►生化成分的测定.
►免疫成分的测定.
►基因水平的检测.
.
18
CSF检测的意义
►脑脊液检测有其独特的诊断价值,是影像学检查所 不能代替的。
►脑脊液检测是针对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系列技术。 ►CSF与脑-脊髓共同封闭在脑室与蛛网膜下腔内,脑
脊液成分改变可直接反映CNS病变的性质或病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