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的地理位置
西安地理概况

西安Edited by CHENG.DA.XIA ※初识西安别名:长安、镐京、大京、西京等行政区域类别:地级市所属地区:中国西北地区陕西省下辖地区:11个市辖区、2个县政府驻地:西安市未央区凤城八路未央广场电话区号:029邮政编码:710000地理位置:关中平原中部面积:10752平方公里人口:1000.37万人(2018年)方言:关中语言-西安话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兵马俑、钟鼓楼、大雁塔、小雁塔、秦岭、大明宫、未央宫等机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火车站:西安站、西安北站、西安南站等车牌代码:陕A、陕U高等学府:西安交大、西北工大、西电等市花:石榴花市树:国槐地区生产总值:8346.86亿元(2018)比较:佛山地区生产总值:9500亿元(2017)人均生产总值:85114元(2018)比较:佛山人均生产总值:124722元(2017)建成区面积:700.27平方公里(2018)国际友好城市:33个※自然地理西安市位于渭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东经107.40度~109.49度和北纬33.42度~34.45度之间,北临渭河和黄土高原,南邻秦岭。
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区、杨凌区和三原、泾阳、兴平、武功、扶风、富平等县(市)相邻。
辖境东西长约204公里,南北宽约116公里。
截至2016年,西安面积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66平方公里。
(1)地形地貌:西安市的地质构造兼跨秦岭地槽褶皱带和华北地台两大单元。
距今约1.3亿年前燕山运动时期产生横跨境内的秦岭北麓大断裂,自距今约300万年前第三纪晚期以来,大断裂以南秦岭地槽褶皱带新构造运动极为活跃,山体北仰南俯剧烈降升,造就秦岭山脉。
与此同时,大断裂以北属于华北地台的渭河断陷继续沉降,在风积黄土覆盖和渭河冲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渭河平原。
西安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

西安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古称长安,位于中国陕西省中部,被誉为“世界历史之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政治和经济中心。
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西安承载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传统,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
一、丝绸之路的起源古代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起源于汉代。
当时,中国的丝绸被视为珍贵商品,欧洲人趋之若鹜。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东方和西方之间建立了一个充满危险和未知的贸易路线,即丝绸之路。
二、西安古城的地理位置西安位于我国东部内陆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正好位于东方和西方之间的交界处。
当时,丝绸之路从长安开始,向西北方向延伸,穿越了亚洲大陆的许多国家和地区,直到抵达地中海地区。
三、长安古城的重要性长安古城(今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唐朝的都城,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长安不仅具备了适宜的经济条件,种植桑树和饲养蚕虫,生产优质的丝绸,也是亚洲、欧洲和非洲之间贸易的集散地。
这使得长安成为了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
四、丝绸之路对西安的影响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于长安古城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长安成为了著名的国际贸易中心,汇集了东方和西方的商品和文化。
其次,丝绸之路的繁荣带动了长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人口的增长。
同时,丝绸之路也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西安成为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
五、西安古城的遗迹和文化如今,西安仍然保留着大量的古建筑、文化遗址和历史文化景观,见证了丝绸之路的辉煌岁月。
兵马俑、大雁塔、陕西历史博物馆等着名景点,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这些遗迹和文化符号提醒着我们,西安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对于世界历史和人类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
六、西安的现代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西安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不断壮大。
作为中国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西安不仅具备了现代化的城市设施和交通网络,还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
通过举办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节、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等活动,西安进一步推动了丝绸之路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西安饮食文化

西安饮食文化的历史及发展状况分析1104000140 会计学院CGA1101 王玉一、西安概况:(一)地理位置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临渭河,南依秦岭,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9区4县,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人口741余万。
(二)历史西安古称长安,又曾称西都、西京、大兴城、京兆城、奉元城等,西周、秦、汉、隋、唐等13个王朝先后在这里建都,西安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12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久的城市,是与雅典、罗马、开罗齐名的世界著名历史古都。
自公元前约11世纪至公元9世纪末,西安曾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在多数朝代,西安属于郡、府级建制-京兆府(郡)辖区,元代改京兆为安西路,后改奉元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废奉元路设西安府,西安即由此而得名。
1928年,在西安首次设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安一直为陕西省省会所在地,现属副省级城市。
(三)气候西安市平原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干湿四季分明。
冬季寒冷、风小、多雾、少雨雪;春季温暖、干燥、多风、气候多变;夏季炎热多雨,伏旱突出,多雷雨大风;秋季凉爽,气温速降,秋淋明显。
(四)民族西安是一个多民族散杂而居的城市。
截至2012年,全市共有民族53个,其中少数民族52个,常住人口9.78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15%。
在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有64216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5.28%。
高中时我的同桌就是一个回族小伙。
(四)宗教西安的宗教也丰富多彩。
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长安,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
截至2012年,西安有佛寺百余所,僧尼约700人,信教群众约8万人。
在中国和东南亚影响深远的八大宗派中,有六个宗派的祖庭在西安市。
同时,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也比较发达,全市现有道教宫观27所,道教职业人员约200人,信教群众约5万人。
当然,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也存在很多。
我的外婆就是一位基督教徒。
陕西各地区地理气候

陕西各地区地理气候西安:西安市位于中国大陆腹地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面积9983平方公里。
秦岭山脉横旦于西安以南,山脊海拔2000-2800米,是我国地理上北方与南方的重要分界。
西安以北,陕甘黄土高原边,由梁山、黄龙山、药王山、陇山组成的北山山系,与秦岭山脉遥相对应,共同构成环绕关中平原的自然屏障。
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横贯关中平原。
关中平原由渭河及其众多支流冲积形成,因而又称渭河平原。
它西起宝鸡,东到黄河,号称“八百里秦川”。
西安气候西安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市区年平均温度13.3C,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0.9C,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6.4C,全年无霜期232天,降水量偏少,主要集中在夏季,春暖花开的3-5月和秋高气爽的9-11月是到西安旅游的最佳季节。
铜川市:铜川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夏季炙热,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年均气温8.9--12.3℃,年均降水量555.8--709.3毫米。
每年的春夏之交与夏秋之交为铜川旅游的最佳时段,届时阳光明媚、暖风送爽,令人怡然。
宝鸡:宝鸡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全年的气候变化受制于季风环流,冷暖干湿四季分明。
冬季天气干冷少雪,夏季炎热干燥和温热多雨交替出现,春季升温迅速而气候多变,秋季降温快多连阴雨。
光、热、水资源较丰,年日照时数1860~2250小时,年平均气温7.6℃~12.9℃,最冷月元月平均气温在-0.8℃~-4.7℃之间,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19℃~26℃。
年极端最低气温-29.8℃,1991年12月28日出现在太白县;年极端最高气温42.7℃,1966年6月19日出现于扶风县。
川塬地区多年平均无霜期209~220天。
年降水量590~1000.,号称“关中水龙头”。
7、8、9三个月降水集中,占全年降水的50%左右。
年平均湿润指数扶风、眉县、岐山、凤翔为0.70~0.73,陇县、千阳、凤县在0.76~0.79,宝鸡市区及陈仓区为0.83上下,麟游、太白植被较好,湿润指数达0.87~1.07。
古城西安简介、文化普及、旅游攻略、动态

西安的热门旅游活动
热门活动
西安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遗迹 ,游客可以参加各种文化体验活动, 如秦腔表演、古城夜游、兵马俑探秘 等。
参与方式
游客可以通过旅行社、在线平台等方 式预定和参与这些活动,深入了解古 城西安的历史和文化。
西安的旅游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
随着旅游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升级,西安的旅游业也 在不断创新和发展,未来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品质化和体验 化的旅游产品开发。
未来展望
西安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文化优势,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 和优质的旅游体验。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西安的特色美食
肉夹馍
西安肉夹馍以其酥脆的馍、肥而不腻的肉而著名,是 西安最具代表性的小吃之一。
羊肉泡馍
羊肉泡馍是西安的传统美食,将馍和羊肉汤一同放入 碗中,再加入香菜、蒜泥等调料,味道鲜美。
凉皮
西安凉皮口感爽滑,调料独特,是夏季消暑的好选择 。
西安的住宿推荐
酒店推荐
西安有许多星级酒店,如西安喜来登 酒店、西安索菲特人民大厦等,设施 齐全,服务优良。
情。
03
旅游攻略
西安的旅游景点
1 2 3
秦始皇兵马俑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兵马俑是西安最著名 的景点之一,规模宏大,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 迹”。
大雁塔
大雁塔是古代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也是佛教文 化的重要载体,登塔远眺,可将古城西安的美景 尽收眼底。
西安城墙
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墙,可以骑 行或漫步,感受古都的历史与文化氛围。
民宿推荐
在西安还有一些具有特色的民宿,如 大雁塔附近的雁塔民宿区,可以体验 到当地的风土人情。
西安市水资源情况

西安市水资源情况1 自然与社会经济状况西安市是陕西省省会,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西安地处八百里秦川腹地,地质地貌有秦岭山区、骊山丘陵区、黄土台塬区及关中的渭河平原区,是陕西省粮、棉、油、瓜果、蔬菜生产的重要基地。
1.1自然地理概况1.1.1地理位置西安市位于关中平原腹地,八百里秦川中部的渭河两岸。
地理坐标北纬33°39′~34°45′,东经107°40′~109°49′,东西长204Km,南北最大宽约116Km,面积10108Km2。
地形南高北低,呈阶梯结构,从南向北依次排列着秦岭山地、黄土丘陵沟壑,黄土台塬、山前冲洪积扇,渭河及其支流冲击平原。
平原地区高程400m左右,黄土台塬区500~700m之间,浅山丘陵区500~1000m,秦岭中高山区800~3000m,秦岭山地是西安市水资源涵养区。
1.1.2气候概况西安市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全是多年平均气温为13.3℃,日照时数1684~2243h,平原区干旱指数为1.29~2,无霜期220d左右,最大冻土厚度为45cm。
西安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40.4mm,其中秦岭山区835.6mm,台塬区708.5mm,丘陵区700.1mm,平原区637.5mm,降水受地形影响明显,总趋势由北向南逐渐增加,最低值在渭北,关山站多年平均降水量515.7mm,最高值为秦岭山区960.3mm,相差近一倍。
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多集中在7、8、9、10四个月,占全年总降水量60%以上,最高达77.1%。
蒸发量在地区分布上与降水量相反,变化趋势由北向南逐渐减少,平原区向山区递减。
1.1.3河流水系西安市区域地貌,98.43%的面积在黄河流域,1.57%面积在长江流域;西安市主要河流水系分布纵横交错,素有“八水绕长安”的美称。
市区东有灞河、浐河,南有潏河、滈河,西有皂河、沣河、涝河、黑河,北有渭河、泾河、石川河等,其中集水面积大于50Km2的河流40余条,大于1000Km2的河流有六条。
陕西西安的地理位置

陕西西安的地理位置西安市位于黄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东经107。
40′-109。
49′和北纬33。
42′-34。
45′之间。
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区、杨凌区和三原、泾阳、兴平、武功、扶风、富平等县(市)相邻。
辖境东西长约204公里,南北宽约116公里。
面积1010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582平方公里。
[4]北部为渭河冲击平原,南部为剥蚀山地,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均海拔424米。
地表主要由黄土和黄土状物质构成,深度3-12米;秦岭山脉以花岗岩和片麻石为主要成分。
西安以北,陕甘黄土高原边,由梁山、黄龙山、药王山、陇山组成的北山山系,与秦岭山脉遥相对应,共同构成环绕关中平原的自然屏障。
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横贯关中平原。
关中平原由渭河及其众多支流冲积形成,因而又称渭河平原。
它西起宝鸡,东到黄河,号称“八百里秦川”。
东有灞河、浐河,西有沣河、皂河,南有滈河、橘河,北有泾河、渭河,素有“八水绕长安”之说。
此外还有黑河、石川河、涝河、零河等较大河流,西安地下水储量也比较丰富,一些地段,承压水位高出地面,形成自流水。
位于周至县的黑河水已被引入城区,是西安理想的水源。
渭河横贯西安市境内约150千米。
年径流量25亿立方米。
西安属于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区,雨量适中,四季分明。
无霜期平均为219~233天。
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0。
5℃~1。
3℃;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6。
4℃~26。
9℃;年平均气温13。
6℃。
极端最高气温45。
2℃,极端最低气温-20。
6℃。
年降水量平均为507。
7毫米~719。
8毫米。
年降水日数96。
6天。
年平均湿度为69。
6%。
年平均降雪日为13。
8天。
冬季多东北风,夏季多西南风,年平均风速2。
0米/秒。
无霜期207天。
长安处处有故事·西安地理

长安处处有故事·西安地理长安,这座见证了中国数千年历史变迁的古城,如今被称为西安,依旧保留着它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西安,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不仅仅是一座城市,它更像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每翻一页都能发现新的故事。
地理位置西安位于中国西北部,陕西省省会,地处关中平原的中心,被誉为“八水绕长安”。
这里山水环抱,地势平坦,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西安的地理位置优越,东临黄河,南依秦岭,北接渭河,西望敦煌,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连接着亚洲和欧洲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气候特点西安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风习习,夏季炎热,秋高气爽,冬季寒冷。
这样的气候条件为西安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孕育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物种多样性。
历史沿革西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它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自周、秦、汉、唐等朝代,西安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尤其是在唐代,长安(今西安)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外国商人和使节,成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文化遗产西安的文化遗产丰富,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秦始皇兵马俑,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不仅展示了秦朝的军事实力,也反映了古代中国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工艺技术。
除此之外,西安还有大雁塔、钟楼、鼓楼等历史遗迹,以及古城墙,这些都是讲述长安故事的重要载体。
现代西安进入21世纪,西安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在积极发展现代化城市建设。
西安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教育资源丰富,拥有多所著名高等学府。
同时,西安也是国内外旅游者的热门目的地,美食、文化、历史的完美结合,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探寻这座城市的故事。
结语长安,一个响亮的名字,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
西安,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处处都有故事,每个角落都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
走在西安的大街小巷,你可以感受到古今交融的气息,见证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
在西安,历史不仅仅是过去,它还在继续,与现代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西安的地理位置
西安市位于黄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东经107。
40′-109。
49′和北纬33。
42′-34。
45′之间。
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区、杨凌区和三原、泾阳、兴平、武功、扶风、富平等县(市)相邻。
辖境东西长约204公里,南北宽约116公里。
面积1010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582平方公里。
[4]
北部为渭河冲击平原,南部为剥蚀山地,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均海拔424米。
地表主要由黄土和黄土状物质构成,深度3-12米;秦岭山脉以花岗岩和片麻石为主要成分。
西安以北,陕甘黄土高原边,由梁山、黄龙山、药王山、陇山组成的北山山系,与秦岭山脉遥相对应,共同构成环绕关中平原的自然屏障。
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横贯关中平原。
关中平原由渭河及其众多支流冲积形成,因而又称渭河平原。
它西起宝鸡,东到黄河,号称“八百里秦川”。
东有灞河、浐河,西有沣河、皂河,南有滈河、橘河,北有泾河、渭河,素有“八水绕长安”之说。
此外还有黑河、石川河、涝河、零河等较大河流,西安地下水储量也比较丰富,一些地段,承压水位高出地面,形成自流水。
位于周至县的黑河水已被引入城区,是西安理想的水源。
渭河横贯西安市境内约150千米。
年径流量25亿立方米。
西安属于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区,雨量适中,四季分明。
无霜期平均为
219~233天。
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0。
5℃~1。
3℃;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6。
4℃~26。
9℃;年平均气温13。
6℃。
极端最高气温45。
2℃,极端最低气温-20。
6℃。
年降水量平均为507。
7毫米~719。
8毫米。
年降水日数96。
6天。
年平均湿度为69。
6%。
年平均降雪日为13。
8天。
冬季多东北风,夏季多西南风,年平均风速2。
0米/秒。
无霜期20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