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摄像技术 编导必看

合集下载

摄像摄影技术基础知识

摄像摄影技术基础知识

摄像摄影技术基础知识1. 光源越广,光线越严厉。

相反的,光源越窄,光线越硬。

广泛的光源能够弱化阴影、降低比照、抑制纹理,较窄的光源则作用相反。

这是由于光源越广,射在物体上光线的方向就越多,这会起到增加场景中的照明、削减阴影的作用。

小提示:将人像主体安排在一扇不受阳光直射且大而亮的窗户边,窗户可以起到柔光箱的效果,不再需要影室专用设备。

2. 光源越近,光线越严厉相反的,光源越远,光线越硬。

这是由于当光源离被摄体越近,相对的就越大,也就是越广;而当光源离被摄体越远,相对的就越小,也就是越窄。

以太阳为例,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109倍,它本是一个相当广的光源!但是太阳距地球9300万英里(约1.5亿千米),只占地球天空特别小的一小局部,因此当阳光直射在物体上时间线就很硬。

小提示:在室内用现有灯光拍摄人像时,可以通过转变光源与被摄体间距离的方法使照片的光线更加动人。

3. 漫散射能够分散光线,使光源变广、光线变柔运用漫散射分散光线的实质还是使光源变广,从而到达柔化光线的目的。

当云层遮拦住阳光,物体上的阴影会明显削减,假如有雾,阴影则会消逝。

云层、阴沉的天空和大雾都会使光线发生漫射,漫射会将光线分散向各个方向。

阴天和雾天时,整个天空会变成一个特别广的光源,一个自然的柔光箱。

小提示:半透亮塑料或白色织物等材料都可以用来漫射剧烈的光线。

你可以在人工光源─如影室闪光灯前加一个柔光罩;假如在光明的阳光下,也可以使用柔光篷或柔光箱来柔化光线。

4. 在反射中漫射光线将一束较窄的光线射在一个较大的磨砂外表上,如墙壁、屋顶或磨砂反光板等,光线在反射的过程中会发生被漫射到较宽广的区域。

但是假如使用光面反光板,光线被反射后仍旧会很窄。

镜子是一种极端的光面反光板,它反射的光线几乎与入射光线一样窄。

小提示:将一大块铝箔揉成团,绽开后将亮面对外,包在一块纸板上,一块柔光反光板就做好了。

虽然这种自制反光板的漫射效果不如白色磨砂反光板,但它能在照片中增加闪闪发亮的光点。

摄影基础知识及实用技巧

摄影基础知识及实用技巧

摄影基础知识及实用技巧摄影是一门用光影和色彩记录瞬间、表达情感与故事的艺术。

无论是想要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还是追求专业的摄影成就,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实用技巧都是必不可少的。

一、摄影基础知识1、相机的基本构造和功能镜头:负责捕捉光线和成像,不同的镜头有着不同的焦距和光圈,从而影响拍摄的视角和景深。

传感器:类似于传统相机的胶片,是接收光线并将其转化为图像信号的部件。

快门:控制光线进入相机的时间长短,决定了曝光的时间。

光圈:调节进光量的大小,影响景深和曝光。

感光度(ISO):衡量相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高ISO 会增加噪点,但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有助于提高快门速度。

2、曝光三要素光圈:光圈越大(数值越小),景深越浅,背景虚化效果越明显;光圈越小(数值越大),景深越深,画面中的清晰范围越大。

快门速度:高速快门可以定格瞬间,适合拍摄运动物体;慢速快门能创造出流动感和模糊效果,常用于拍摄夜景、水流等。

感光度(ISO):ISO 越高,相机对光线越敏感,但过高的 ISO 会导致图像噪点增多,影响画质。

3、构图原则对称构图:画面左右或上下对称,给人平衡、稳定的感觉。

三分法构图:将画面横竖平均分成九等份,把主体放在四条分割线的交点上或沿着分割线分布,能使画面更具吸引力。

引导线构图:利用线条引导观众的视线,增强画面的纵深感和空间感。

框架构图:利用窗户、门框等框架元素将主体框住,突出主体,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4、色彩和光线色彩的情感表达:不同的颜色能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氛围,如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冷静等。

光线的方向:顺光使物体表面均匀受光,缺乏立体感;侧光能够突出物体的纹理和轮廓;逆光则可以营造出独特的轮廓光和剪影效果。

二、实用技巧1、拍摄前的准备了解拍摄场景:提前到达拍摄地点,观察光线、环境和可能出现的元素,规划好拍摄角度和构图。

检查设备:确保相机电池充足、存储卡有足够空间、镜头清洁。

2、拍摄角度和高度低角度拍摄:可以使主体显得高大、有气势。

编导艺考:编导专业必看百部影片推荐

编导艺考:编导专业必看百部影片推荐

编导专业必看百部影片推荐1、国产电影张艺谋:《活着》《一个都不能少》《秋菊打官司》《英雄》《我的父亲母亲》《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有话好好说》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陈凯歌:《霸王别姬》《和你在一起》顾长卫:《孔雀》《立春》《最爱》陆川:《可可西里》《寻枪》黄建新:《求求你表扬我》娄烨:《苏州河》吴贻弓:《城南旧事》冯小刚:《大腕》冯小宁:《红河谷》《黄河绝恋》宁浩:《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贾樟柯:《小武》徐静蕾:《我和爸爸》《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王小帅:《十七岁的单车》张元:《看上去很美》张一白:《开往春天的地铁》2、香港电影吴宇森:《喋血双雄》、《变脸》王家卫:《重庆森林》、《花样年华》徐克:《新龙门客栈》《青蛇》陈可辛:《甜蜜蜜》李安(台湾):《卧虎藏龙》3、美国电影卓别林:《淘金记》《摩登时代》罗伯特·怀斯:《音乐之声》希区柯克:《蝴蝶梦》《后窗》威廉·惠勒:《宾虚》奥逊·威尔斯:《公民凯恩》罗伯特·本顿:《克莱默夫妇》米洛斯·福尔曼:《飞越疯人院》詹姆斯·卡梅隆:《泰坦尼克号》《真实谎言》《阿凡达》斯蒂芬·斯皮尔伯格:《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教父》《巴顿将军》《现代启示录》弗兰克·达拉邦特:《肖申克的救赎》罗伯特·泽米吉斯:《阿甘正传》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廊桥遗梦》《百万美元宝贝》奥利弗·斯通:《天生杀人狂》昆汀·塔伦蒂诺:《低俗小说》加布里尔·穆奇诺:《当幸福来敲门》4、英国电影:丹尼·博伊尔:《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该导演可能执导2012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理查德·阿顿伯罗:《甘地传》(英国/印度)盖·瑞奇:《两杆大烟枪》(宁浩“疯狂”系列借鉴之作)卡莱尔·赖兹:《法国中尉的女人》5、日本电影黑泽明:《罗生门》岩井俊二:《情书》小津安二郎:《晚春》新藤兼人:《裸岛》6、法国电影吕克·贝松:《这个杀手不太冷》《第五元素》《地下铁》阿仑·雷乃:《广岛之恋》(法日合拍)阿巴斯:《樱桃的滋味》7、意大利电影罗伯托·贝尼尼:《美丽人生》德·西卡:《偷自行车的人》安东尼奥尼:《红色沙漠》纪录片《中国》朱塞佩·托纳托雷:《海上钢琴师》8、俄罗斯(前苏联)电影谢尔盖·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米哈尔科夫:《西伯利亚的理发师》9、巴西电影沃尔特·塞勒斯:《中央车站》10、德国电影汤姆·提克威:《罗拉快跑》11、西班牙电影卡罗斯·绍拉:《卡门》阿尔莫多瓦:《对她说》12、伊朗电影:马吉德·马吉迪:《小鞋子》13、加拿大电影詹尼弗·北齐沃尔:《人造风景》14、丹麦电影:拉斯·冯·提尔:《黑暗中的舞者》15、瑞典电影伯格曼:《野草莓》16、南斯拉夫电影:米尔科·曼切夫斯基:《暴雨将至》17、波兰电影:基耶斯洛夫斯基:《十戒》18、墨西哥电影:阿尔方索.阿拉:《巧克力情人》19、匈牙利电影:洛·科尔陶:《靡菲斯特》20、澳大利亚电影:简·坎皮恩:《钢琴课》微电影中国首部"微电影":吴彦祖主演《一触即发》《66号公路》、《依靠》、《老男孩》、《神射手》、《意外》、《鱼塘边》、《僵尸快餐》、《格斗高手》、《要加薪》、《青春期》。

艺术高考复习:编导专业基础知识汇总.doc

艺术高考复习:编导专业基础知识汇总.doc

艺术高考复习:编导专业基础知识汇总下面是编导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在艺术高考小常见的考点,供艺术高考考生复习吋参考。

什么是电影?电影起源于哪里?根据视觉暂超原理,运用照相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彖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过程在银幕上造成活动影彖以表现一定内容的艺术形式。

科学实验证明,人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仍可使该物象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左右,我们目前看到的电影,正是根据这种视觉暂留理论,以每秒24格画而匀速转动,使一系列静态画而因视觉暂留作用而填没画而间的空隙,造成一种连续的视觉印彖,产生逼真的动感。

到了1894・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制成能将影彖放映在白色幕布上的电影机,真正的电影终于诞生了。

早期电影都是黑白无声片,然而,给电影配音个添色的尝试几乎是与电影诞牛的同时开始的。

最先给电影配音全部采用临场人工操作的方式。

1 928年世界上第一部音话同步的有声电影问世,配音设备为用机械连接装置带动大型录音唱片造成音画同步效果的维他风系统,这种方法很快就被光学录音系统所代替。

彩色电影在其原始阶段也是人工操作的,直到1935 年,三色的彩色系统问世,才拍出第一部真正的彩色电影。

蒙太奇來占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义为建筑学上的构成、装配,借用到电影艺术中有组接、构成之意。

在电影创作中,根据主题的需要,情节的发展,观众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度,将全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段落、场面、镜头,分别进行处理和拍摄。

然后再根据原定的创作构思,运用艺术技巧,将这些镜头、场而、段落,合乎逻辑地、富于节奏地重新组合,使Z通过形彖间相辅相承和相反相成的关系,相互作用,产生连贯、对比、呼应、联想、悬念等效果,构成一个联绵不断的有机的艺术整体一部完整地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条理贯通、生动感人的影片。

这种构成一部完整影片的独特的表现方法称为蒙太奇。

什么是淡入淡出?淡入淡出也称“渐显渐隐电影中表现时间、空间转换的技巧之一。

大二摄影知识点归纳总结

大二摄影知识点归纳总结

大二摄影知识点归纳总结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和记录方式,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大二摄影爱好者或学习者,了解和掌握摄影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对于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大二摄影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实践有所帮助。

1. 曝光三要素:曝光是摄影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由三个要素组成:快门速度、光圈和ISO感光度。

快门速度控制光线进入相机的时间,光圈决定光线的数量,ISO感光度决定相机的感光效果。

合理地调整这三要素可以达到正确的曝光,保证图像明亮度适中。

2. 对焦技巧:对焦是保证图像清晰的关键。

大二摄影中常用的对焦方式包括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

自动对焦可通过半按快门或选择对焦点进行操作,而手动对焦则需要通过调节镜头焦距环实现。

学会选择合适的对焦模式和对焦点,可以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准确度。

3. 构图原则:构图是摄影中的艺术,它决定了照片的美感和视觉效果。

常用的构图原则包括平衡、对角线、黄金分割、对称和重复等。

学会运用这些原则可以提升照片的美观度和艺术性。

4. 焦距与视角:焦距是指镜头的焦距长度,视角则是指相机镜头所能够拍摄到的范围。

大二摄影中一般使用标准焦距镜头、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视角和景深。

在选择镜头时需要考虑到拍摄的主题和效果,合理运用不同的焦距和视角可以拍摄出更加丰富多样的照片。

5. 光影运用: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光影运用能够直接影响照片的效果和氛围。

大二摄影中,可以通过利用自然光、人工光、逆光或者侧光等不同类型的光线来营造不同的拍摄效果。

同时,还可以利用反光板、闪光灯等辅助工具来强化或改变光线的效果。

6. 拍摄技巧:摄影中还有一些实用的拍摄技巧可以帮助大二摄影者拍摄出更出色的照片。

例如,运用曝光补偿功能来调整画面亮度、使用长时间曝光来拍摄流动的水、利用快门优先模式来决定快门速度等等。

不断的实践和摄影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这些技巧。

7. 后期处理:在完成拍摄之后,进行后期处理可以进一步提升照片的质量和效果。

学摄影的十大知识

学摄影的十大知识

学摄影的十大知识
1、色彩掌握:学习基本的色彩理论,包括色系舞台、明度、对比度,这些要素将会影响画面整体的表现。

学会如何选择一个色调,使
它具有鲜明的特色,并在视觉上表现出来。

2、光线运用:学习如何熟练掌握光线,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光源,如太阳光、闪光灯、灯台等,这些它们都将对摄影作品的结果产生极
大的影响。

3、构图:学会如何把画面分割成多层次的构图。

一个精美的照片,有很多的细节,灵活的构图可以让它更加生动鲜明。

4、旅行摄影技巧:如何拍摄自然风景,如何利用地理环境,如何
抓拍快门下的瞬间,都是旅行摄影师必备的技能。

5、胶片冲印: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冲洗液,如何安全存储胶片,
以及在正确的温度条件下冲印出精美的照片,都是不可或缺的技能。

6、摄影修改:了解如何运用电脑的 Photoshop、Lightroom等相
关软件对拍摄的照片进行修改,以调整照片的颜色、对比度、尺寸等,使照片更加完美。

7、拍摄知识:学习如何制定出师的拍摄方案,以及有关多种创作
摄影的技巧,包括人物、风光、微距等等,都是摄影师必须精通的知识。

8、反光学:学习镜头对光线的反射,以及如何控制反光和调整色
彩表现,都是摄影师应该精通的重要技术。

9、摄影道具:了解摄影师常用的各种道具,如灯台、三脚架、遮
光罩等,以及如何正确的使用它们,这是很多摄影师需要学习的技能。

10、摄影礼仪:熟练掌握摄影礼仪,学会如何沟通,对于摄影师
来说是很重要的。

当摄影师走进拍摄场景时,要学会尊重当地的习俗,保持礼貌,尽量减少对其他人的影响。

摄影的知识点重点归纳总结

摄影的知识点重点归纳总结

摄影的知识点重点归纳总结摄影的知识点重点归纳总结摄影作为一门艺术门类,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无论是记录重要时刻,还是捕捉美丽的风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摄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然而,要想拍出一张出色的照片,并不仅仅需要一台好的相机,更需要掌握一些摄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本文将对摄影的知识点进行重点归纳总结。

一、光的基本原理光是摄影的灵魂,了解光的原理对于拍摄优质照片至关重要。

光的三要素是强度、颜色和方向。

合理的光线条件可以大大提升照片的质量。

1.使用天然光:天然光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柔和光、强烈阳光、黄昏光等等。

合理利用这些光线条件,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2.使用人工光:使用人工光源如灯光、闪光灯等,可以在拍摄环境中添加额外的光源,为照片增添感光度和明亮度。

3.控制光的方向:通过改变光的方向,可以改变阴影的位置和质量,从而改变照片的整体效果。

二、构图和视角构图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巧,好的构图可以让照片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

1.规则三分法:将图像分为九个等分的格子,将主题放在其中一条水平或垂直线上,可以使照片更加对称和平衡。

2.前景和背景:在构图时,加入适当的前景可以增加照片的层次感,使画面更加生动。

同时,背景的选择也需要注意,避免干扰和混乱。

3.选择合适的视角:从不同的视角拍摄同一个主题,可以得到截然不同的效果。

仰角可以强调主题的高大和威严,而俯角则可以突出主题的普遍性和广阔。

三、快门速度和光圈快门速度和光圈是控制照片曝光的关键因素,也是摄影师最重要的调节参数。

1.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决定了感光元件所暴露于光线的时间长度,较快的快门速度可以冻结运动和快速动作,较慢的快门速度则可以捕捉到光线的运动和流动。

2.光圈:光圈决定了进入镜头的光量,较大的光圈可以在拍摄昏暗场景时增加亮度,较小的光圈则可以增加景深,使得画面更加清晰。

3.快门速度和光圈的配合:快门速度和光圈的组合可以决定照片的曝光,摄影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拍摄要求和环境条件做出合理的选择。

摄影基本原理摄影必备技能

摄影基本原理摄影必备技能

摄影基本原理摄影必备技能摄影基本原理与摄影必备技能摄影,一门用光影记录瞬间、诉说故事的艺术。

无论是捕捉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还是定格人物的真情实感,都离不开对摄影基本原理的深刻理解和必备技能的熟练掌握。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摄影的世界,探索其中的奥秘。

摄影的基本原理,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镜头将光线聚焦在感光元件上,形成影像。

这其中涉及到光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首先是光线。

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它决定了画面的明暗、色彩和质感。

不同的光线条件,如顺光、逆光、侧光等,会给照片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

顺光能够清晰地展现物体的细节和色彩,但可能会使画面显得平淡;逆光则可以营造出强烈的轮廓和戏剧性的效果,但也容易导致主体过暗;侧光则能突出物体的立体感和纹理。

其次是焦距。

焦距决定了视角的宽窄和景物的远近关系。

短焦距镜头,也就是广角镜头,能够容纳更广阔的画面,适合拍摄风景和大场景;而长焦距镜头,即长焦镜头,可以将远处的物体拉近,常用于拍摄野生动物、体育赛事等。

再者是光圈。

光圈控制着进入相机的光线量,同时也影响着景深。

大光圈能够创造出浅景深,使主体清晰而背景虚化,突出主体;小光圈则能获得大景深,让画面中的前景和背景都清晰可见。

了解了摄影的基本原理,还需要掌握一些必备的技能,才能真正拍出精彩的照片。

构图是摄影中至关重要的技能之一。

常见的构图方法有中心构图,将主体放在画面的中心位置,突出其重要性;三分法构图,将画面横竖分为三等分,将主体放在分割线的交点上,使画面更加平衡和美观;对称构图,适用于具有对称美的场景,如建筑、倒影等,给人一种稳定和和谐的感觉。

对焦也是不可忽视的技能。

准确的对焦能够确保主体清晰锐利。

在拍摄静止的物体时,可以选择单点对焦,精确对准主体;而拍摄运动的物体时,则可以使用连续对焦或跟踪对焦模式,确保在物体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清晰。

另外,掌握曝光的技巧同样重要。

曝光过度会使照片过亮,细节丢失;曝光不足则会导致照片过暗,看不清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白平衡与黑平衡的调节
白平衡调节与黑平衡调节的目的是为了让被摄场景中的物 体能够在视频显示终端得到正确的色彩再现。
白平衡的调节是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光照条件下,要进 行调整的一项重要调机环节。是为保证摄像机三基色工作 状态保持一致,达到拍摄色彩还原真实、自然而设的调整 按纽。 在生活中色温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我们要不断的调整白平 衡。
在进行白平衡调节时并不要求景物的白和影像的白必须要 完全一样,它只要求能够达到色度再现的目标即可。(在 视频系统中白色可以很容易地被不同的色彩信号来定义) 白色是纯正色,容易观察到偏色现象,白色对偏色现象比 较敏感。所以一般都使用纯正的白纸来调整白平衡,这样 拍摄出的画面色彩还原就比较正常和自然。
10.增益(GAIN)开关 用于设置高/中/低增益值。默认 H高: 18dB M(中):9Db;L (低):0db。也可由用户 在—3dB~(+24db+DPR)和增益等值中任意设定高/中/低 增益值。
11.自动跟踪白平衡(ATW)键和指示灯 用于随场景照 明光色温变化而进行自动白平衡调整。
摄像的基本技巧与要领
1.手持固定拍摄 目前,摄像机种类繁多,有广播、专业级的大型 机,有家用级的小型机,就其体积重量而言,一 般家用级小型机,都体积小,重量轻。适宜于手 持拍摄,而不适宜于肩扛拍摄。 手持拍摄时、主要注意双手持机的姿势、呼吸的 配合、借助支撑物来稳定摄像机等。
几种典型的手持姿势: 站式 【 两肘内压 】 坐式 【 两腿支撑稳定 】 跪式 【 找准平衡 】 各种灵活方式 【 善于发现和利用各种环境进行支 撑稳定拍摄 】 运动拍摄时,要注意,持机姿势与迈步的配合。
2.稳 所谓“稳”,稳是要求摄像机在摄取所有镜头时, 应该平稳,尽量消除任何不必要的晃动。在拍摄 静物画面或者用长焦距镜头拍摄特写画面以及拍 摄近景人物讲话等时最好把摄像机架在三脚架上, 以保持所摄镜头的稳定性。如果拍摄者只能徒手 持机拍摄,则要尽量利用桌椅、墙壁等可以依托 的物体。
3.准 所谓“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①色温要准,准确地重现被摄景物的真实色彩。如果色温 不准,电视画面就会偏色。 ②推、拉、摇、移、跟的运动拍摄的主体,聚焦要清晰, 这就要求拍摄调整焦距快速、准确。拍摄中,多运用广角 镜头过渡,然后再目测被摄对象的距离调整焦距。 ③在推、拉、摇、移、跟的运动拍摄中,它们的起、落幅 画面都要准。起幅时能准确地表现拍摄场景内的主体和环 境特点,表现主体与环境的关系。落幅时能让观看者看清 画面内场景所处的地理位臵、面貌特征和主体状态。
2.肩扛拍摄 广播、专业级大型机一般体积较大重量较重,适 宜于肩扛拍摄。摄像机一般设计为右肩操作。固 定拍摄时,除了要注意右肩的扛机姿势和右手持 机的姿势外,也要注意腰部姿势,同时还要注意 控制呼吸配合。运动拍摄时.除了固定拍摄的基 本功外,腰部的转动和双脚的迈步姿势也是不可 忽视的技能。
3.摄像稳定器械 无论是专业机还是家用机,也无论是固定拍摄还 是运动拍摄.都适宜于采用专门器械来进行摄像 机的稳定。 电视摄像的稳定器械主要有: 三脚架、独脚架、导轨、各类托架。
在白平衡调整中通常会遇到两个问题: 一是场景中的哪一部分是白的 二是何时调整白平衡
第一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只要将一块标准白板放臵在场景 中对它进行白平衡调整即可。但是这种办法并非永远适用, 尤其是对于拍摄场景中有超过两个以上的混合光照明的情况。 比如,有时放臵白板的位臵与披摄主体位臵的照明光源不一 样,而被摄主体附近又无法放臵白板。当这种情况出现时, 可以在拍摄场景中寻找与照射主体的光源相近(最好是相同)的 光源,而且最好在这种光源的照射范围内能比较容易地放臵 白板。这样调整的白平衡效果是一样的。 对于何时调白的问题,结论是只要照明主体的光线发生了变 化就要调白。这就是俗称的“动光之后先调白”的道理。
产生画面抖动的主要原因有: 持机拍摄中,没有掌握好均匀呼吸,上身有起伏,引起 摄像机机身上下起伏、晃动,造成拍摄画面的抖动。 手持摄像机操作时, 机身的支撑力点不理想,手臂的轻 微抖动引起拍摄画面抖动。 为了减少拍摄者走动引起的垂直震动,双膝应略弯曲些, 并以身体的转动来代替脚步的移动。在行进中的车船上 拍摄,三脚架反而令操作不方便,(采用身体的灵括性来 控制稳定是较好的方式)千万不能以车船上的任何物体作 支撑,只能利用自身与车船的同步运动 (身体可起减震、 缓冲作用)来减轻晃动,求得较为稳定的电视画面。
衢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艺术系
摄影摄像
摄 像 基 础
摄像技术
1 2
3 4
摄像工作原理 基本技巧与要领 摄像的基本拍摄方法
摄像的综合运用 摄像的综合运用
摄像工作原理
背景资料: 数字高清摄像机、单反相机介入电影创作领域, 逐渐打破了电影摄影与电视摄像的严格界线。如何 用摄像机(单反)创作出电影胶片的画面效果,已 经摆在电影摄影师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ps:好莱坞已经开始接受佳能5d2拍摄的视频 各摄像机厂商(RED\索尼\松下\佳能等推出 基于数字的摄影机,模糊了摄影摄像的界限,数字 摄影机开始引领潮流)
【 莲花头 视/音频输出、输入导线 】
【 S 端子视频插头导线】
【 S端子视频插座 】
卡侬头三芯音频插座导线
卡侬头三芯音频输出、输 入插头\插座导线
【 卡侬头
三芯音频输出、输入插座】
【 射频输出、输入插座 有线电视】
【 Q9
视频插座】
【 Q9 视频插座 】
摄象机的主要按纽 1. 光圈调整环 用于手动光圈调整。 该调整环起作用 的前提是光圈选择器置于M位置。 2.变焦环 用于手动变焦。该调整环起作用的前提是变焦 (ZOOM)选择器置于手动(MENU)的位置。 3.聚焦调整环 用于聚焦调整。 4. F.B调整环和F.B固定键 用于当镜头第一次使用或更 换镜头后,或变焦操作中,长焦镜头和广角镜头都不能很 好的重合时,需要调整法兰焦距(镜头法兰沿光轴到成像 平面的距离)。 5. 特写(MACRO)环 用于拍摄近距离景物的特写镜头。 该环与特写键配合使用。 6.变焦(ZOOM)选择器 选择变焦操作模式。SERVO:电 动变焦;MENU:手动变焦。
电视摄像要领 为了保正电视画面的效果和便于后期剪辑时镜头 的组接,要求摄像人员拍摄时,必须按照: 拍摄操作的四个基本要领:平、稳,准、匀
1.平 所谓“平”,是指无论拍摄的是静止或是运动的画面,所 拍的画面必须尽可能地保持水平。在室外拍摄.可以地平 线为依据;在室内拍摄,则可参照地角线和桌椅板凳边线, 通过寻像器调整所摄画面的水平线,这是电视画面正常拍 摄的基本要求。
30000 k
晴朗的蓝天
12000 k
彩色电视显像管 日光 HMI或白弧灯 月光 二色灯 钨丝灯
9300 k
6500 k
5600 k 5400 k 5000 k 4800 k 3400 k 3200 k 3000 k 2700 k 2500 k 2300 k 1900 k
如图所示为常见光源的色温 数摄影、摄像师应将其熟记 在心,以便在实际拍摄中对 光源进行有效控制。
④拍摄时机和构图把握准确。 ⑤光圈调整要准。
⑥镜头的拍摄长度要准。 每一个镜头的拍摄长度,是根据电 视节目的内容需要,以及画面的景别大小来决定的。一般来 说,每个镜头的有效长度不会少于8s,如果是远景、全景画 面的拍摄,镜头长度要超过12s; 中景画面的拍摄,镜头长 度要超过10s;近景、 特写画面的拍摄, 镜头长度要超过8s。 另外,在实际拍摄时,还要考虑到后期编辑,一般来说,开 始镜头的余量要多留5s以上(用于电子编辑)结尾时的镜头余 量不能少于2s。
拍摄每一镜头时,开机都要提前3s~5s,至少拍摄8s有效 长度的画面后,再推迟2s~4s关机。 此外,在一个镜头的起幅、运动、落幅三部分的时间安排 上.需要考虑到所拍摄的素材镜头要为后期编辑留有足够 的选择余地。因此.起幅画面要留足3S后镜头才开始运动, 再加上提前3s开机 每一个镜头的起幅画面要拍6s~8s,落 幅画面也要在运动镜头停止后再留3s~4s。总之,必须牢 记一点,拍摄每一个镜头“宁长匆短”。
居室照明
日落 日出
【 常见光源的色温数据 】
索尼HDW-680 F35 35mm数字电影摄影机
索尼PDW-700
索尼 HVR-Z7C
索尼 DSR-PD198P
索尼 HVR-HD1000C
索尼 PMW EX1R
索尼NEXvg10
索尼CX700E
索尼 HDR-AX2000E
摄像机的分类及组成: 1)按性能用途分 手体式摄像机:一般指家用的掌中宝式摄录一体机。 新闻采访机:用于新闻采集的肩扛式摄录一体机。 演播室用机:大型座机,体积大,成像好,通常是摄、 录分离的。 2)按成像质量分类 广播级:演播室、ENG(电子新闻采集 )、EFP(电子 现场制作 )(解像力在800TVL左右)。 业务级:俗称专业级(解像力在500TVL左右)。 家用级:俗称家用级(解像力在300TVL以下)。
12.耳机(EARPHONE)接口 用于接入监听耳机。
13.警告(WARNING)指示灯 用于出现异常情况时,闪 烁示警。该指示灯示警时,寻像器的警告指示灯也会闪烁。 并显示警告指示。
14.CH-1/CH-2 音频电平(AUTIO LEVEL)控制选 择键 用于选择CH-1/CH-2声道的音频电平控制方 式。MAN:手动调整;AUTO:自动调整。 15.监听设备(MONTTOR)音量调整控制键 控制 扬声器或耳机输出的监听音频音量。
当然,为了达到要创意的画面影调效果也可以采 取,利用调白平衡的操作,产生画面的偏色效果, 来达到某种艺术的气氛。 一般而言,白平衡调节要比黑平衡调节更为重 要.这是因为随着亮度的降低人眼对色彩的敏感 度会迅速下降,尤其是在很暗的暗部,人眼已不 再过分要求色彩再现质量了。但从整个灰阶色平 衡的角度出发,调节黑平衡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