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油田TK860X井钻井液技术-最新资料

合集下载

塔河油田中半径水平井钻井液技术难点与对策

塔河油田中半径水平井钻井液技术难点与对策
维普资讯
第3 4卷 第 3期






Vo. 1 34, N o .3
Ma y, 2 6 00
PE TRoIEUM DRI NG TECH NI I LI QU E S
钻 井与 完井
塔河油 田中半径水 平井钻 井液技术难点 与对 策
1 主 要钻 井 液技 术 难 点
1 1 直 井 段 易 缩径 .
塔河油 田 42 0m 以浅 地层 岩性 主要 以棕 红色 水 0 敏性 泥岩和 弱胶结 高 渗透性 砂 岩为 主 ,钻速极 快 ( 平
均机 械钻速 大于 4 h 。库 车 、康村 组地 层 成岩 性 0m/ )
较差 ,泥岩 水敏 性强 、砂 岩胶 结疏 松 ,吉迪 克组 地层
1 2 三 开 定 向造 斜 段 井 壁 易 坍 塌 .
塔河 油 田中长半径 水 平井 一般 从石 炭 系的 卡拉沙
年 开始 ,塔河 油 田开始 尝试 用 中半径 水平 井开 发奥 陶 系储层 ,至 今 已获 得 良好 的综合 开发 效益 。塔 河油 田 中半径水 平 井 一 般 采 用 四级 井 身 结 构 ( 开 巾 4 . 一 44 5
用。
关 键 词 :水 平 井 ;防 塌 钻 井 液 ;钻 井液 性 能 ;塔 河 油 田 ;T —— H4 8 1井
中图 分 类 号 :T 2 4 E 5
文 献 标 识 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B
文 章 编 号 :1 0—8 0 (0 6 30 5 —4 0 1 9 2 0 )0 —0 50 0
塔河 油 田位 于新疆 塔里 木盆 地北 部沙 雅隆 起 ,主
象 ,造成 缩径 的 主要原 因是泥 岩井 段水 化膨 胀 和砂岩 井段存 在 厚泥饼 。

塔河油田盐下区块盐膏层钻井液技术

塔河油田盐下区块盐膏层钻井液技术

塔河油田盐下区块盐膏层钻井液技术郭春华;马玉芬【期刊名称】《钻井液与完井液》【年(卷),期】2004(021)006【摘要】塔河油田第三系地层存在大段的膏盐层,并夹杂盐岩层、膏泥岩和"软泥岩",属于典型的复合盐岩层.钻盐膏层时井下事故频繁,特别是当钻开井眼后,盐膏层蠕动,常造成井眼失稳、卡钻、固井后挤毁套管等事故,钻井完井复杂情况和井下事故形态可概括为"溶、缩、塌、胀、漏、卡、喷、损"8个字,给钻井带来重大经济损失.通过研究与现场实践,形成了先期承压堵漏技术和聚磺硅酸盐欠饱和盐水钻井液体系等一套完整的钻盐膏层的钻井液工艺技术措施.现场应用表明,该套技术措施能够顺利钻穿埋藏深的盐膏层,方案合理、技术措施得当,解决了盐膏层的蠕变;合理控制Cl-含量,加上先期承压堵漏工艺技术的实施,钻井液密度可逐渐降低至1.65~1.68 g/cm3,改变了过去专封专打盐膏层必须下套管的做法,实现长裸眼井身结构,解决了钻盐下区块目的层的难题,满足了钻井施工及地质的要求,节约了钻井时间,降低了钻井成本.【总页数】4页(P19-22)【作者】郭春华;马玉芬【作者单位】中石化西北分公司工程监督中心,新疆,轮台;中石化西北分公司工程监督中心,新疆,轮台【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282【相关文献】1.塔河油田深部盐膏层钻井液技术难点及对策探讨 [J], 赵炬肃2.加蓬海岸盆地LT区块巨厚盐膏层钻井液技术 [J], 何伟国;金军斌3.塔河油田深井穿盐膏层钻井液技术 [J], 吴虎;张克明;刘梅全;郝仕根4.塔河油田盐膏层钻井液技术 [J], 孟庆生;江山红;石秉忠5.西非L-2000区块巨厚盐膏层钻井液技术 [J], 金军斌;刘金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钻井液技术在塔河油田的运用

钻井液技术在塔河油田的运用

钻井液技术在塔河油田的运用
刘桂文
【期刊名称】《西部探矿工程》
【年(卷),期】2009(021)001
【摘要】塔河油田在钻井过程中,经常遇到钻井液难点:17-1/2″大井眼中的携砂和造壁问题, 12-1/4″井眼中的阻卡问题,8-1/2″井眼中石炭系地层井径扩大和油气层保护问题,150mm井眼漏失和井涌以及奥陶系地层的油气层保护问题.针对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钻井液体系和适宜的钻井液工艺技术,解决了该地区不同井眼的问题.现场应用表明,在17-1/2″大井眼钻井以维护为主,采用高粘度、高切力、低排量钻进;12-1/4″井眼采用包被剂、大排量、高效固控和短程起下钻措施,解决了该井段阻卡问题,井下钻井施工正常,减少了井下事故的发生;在8-1/2″井眼采用"物理封堵"为主、"化学抑制"为辅的措施,防止井塌和井径扩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总页数】3页(P91-93)
【作者】刘桂文
【作者单位】华北石油局西部工程公司,新疆,轮台,841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254
【相关文献】
1.塔河油田12区定向井钻井液技术 [J], 玄刘斌;路萍
2.塔河油田深侧钻井防塌钻井液技术 [J], 黄维安;牛晓;沈青云;周伟;杨世超;邱正松
3.塔河油田AT9区水平井钻井液技术难点及措施 [J], 董小虎;李银婷
4.塔河油田TH12184井钻井液技术优化 [J], 梁文利;
5.塔河油田新三级结构井快速钻进钻井液技术 [J], 杨禄明;王西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塔河油田TK860X井钻井液技术

塔河油田TK860X井钻井液技术

塔河油田TK860X井钻井液技术作者:王其星刘学明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第05期【摘要】塔河油田油气显示主要在三叠系、石炭系和奥陶系,埋深在4200-6500m,其中主力油层奥陶系一般埋深5550m左右。

三叠系、石炭系井眼失稳问题一直是该油田勘探与开发的技术难点。

TK860X井是在该地区实施的一口“直-増斜-稳斜-降斜-直”型开发井,完钻井深:5611m,垂深:5562.72m。

根据地层特点,二开采用聚合物钻井液,三开采用聚合醇聚磺混油钻井液钻井液,易塌地层密度控制在1.30g/cm3。

施工中通过提高钻井液滤液的抑制性,减小泥页岩的水化膨胀作用;采用屏蔽暂堵技术封堵地层微裂缝,提高地层整体承压能力,改善泥饼质量,降低滤失量,达到稳定井壁的目的[1],现场施工顺利。

【关键词】井眼稳定聚合醇聚磺悬浮携带屏蔽暂堵水基钻井液1 地质简况2 钻井液类型选择与施工难点2.1 钻井液体系的优选针对地层特点,钻井液必须满足以下要求:良好的抑制性,抑制地层岩屑水化分散;良好的屏蔽暂堵性能,形成优质泥饼,并封堵上部地层砂岩段;良好的润滑防卡和防塌能力;良好的造壁能力和护壁能力,确保井壁稳定,井径规则;能很好地保护油气层,减少油气层损害。

特别三开井段“直-増斜-稳斜-降斜-直”井身特点,采用聚合醇聚磺混油钻井液体系,现场应用表明本体系具有良好的润滑防卡、悬浮携带和稳定井壁的能力,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2.2 各井段难点一开、二开上部井段井段:一开地层疏松、渗透性强,地层可钻性好,进尺快,钻屑污染严重,渗漏严重。

容易发生井口垮塌。

采用固控除砂、化学絮凝和胶液稀释的办法控制钻井液自然密度。

三开井段:地层压实性好,钻时较慢。

砂岩段渗透性强,易形成小井眼,二叠系微裂缝发育,渗漏严重。

石炭系地层泥岩粘土含量高、塑性强,易吸水膨胀发生泥包钻头。

定向井段润滑、防塌和井眼净化是主要难点。

四开井段,地层稳定,裂缝、溶洞发育,易喷易漏。

塔河油田深井穿盐膏层钻井液技术

塔河油田深井穿盐膏层钻井液技术

塔河油田深井穿盐膏层钻井液技术
吴虎;张克明;刘梅全;郝仕根
【期刊名称】《石油钻采工艺》
【年(卷),期】2007(029)002
【摘要】深井盐膏层钻井施工风险极大,常会引起卡钻和套管损坏,影响安全钻井.
通过对塔河油田深井盐膏层矿物组分、理化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阐明井壁失稳的
主要原因,为选择钻井液体系提供理论基础;对适应于该段的钻井液体系和现场维护
处理技术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欠饱和盐水钻井液技术方案,并在T913井、TK827井、TK1106井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井下复杂大幅度降低,钻井周期大幅度缩短,经济效益较好.
【总页数】5页(P86-90)
【作者】吴虎;张克明;刘梅全;郝仕根
【作者单位】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油气开发公司,新疆鄯善,838202;吐哈石油
勘探开发指挥部钻采工艺研究院,新疆鄯善,838202;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钻井
公司,新疆鄯善,838202;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钻井公司,新疆鄯善,8382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245;TE254
【相关文献】
1.塔河油田深部盐膏层钻井液技术难点及对策探讨 [J], 赵炬肃
2.塔河油田盐下区块盐膏层钻井液技术 [J], 郭春华;马玉芬
3.塔河油田盐膏层钻井液技术 [J], 孟庆生;江山红;石秉忠
4.塔河深井穿盐膏层钻井液技术 [J], 吴虎;张克明;郝仕根
5.塔河油田超深井巨厚盐膏层钻井技术 [J], 范中平;马新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塔河油田盐层钻井技术

塔河油田盐层钻井技术

塔河油田盐层钻井技术摘要:塔河油田共有三套盐层,其中以志留系盐层发育最好,该文从承压堵漏技术、钻井液体系转换维护处理技术、盐层水力扩眼技术详细的介绍了在该油田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承压钻井液扩眼钻井技术塔河油田1承压堵漏技术塔河油田在石炭系巴楚组钻遇70-260米厚度不等的盐膏层,主要以碳酸盐岩→石膏岩→盐岩为主夹泥质岩薄层的一套蒸发岩,盐岩较纯。

盐岩在高温高压下产生塑性蠕变,给钻井和完井造成极大风险。

同时也存在井眼坍塌、剥落掉块,致使井径很不规则及其带来的不稳定因素。

为了控制盐膏层的蠕变速度,提高钻井液密度是有效方法之一。

根据过去已钻几口井情况分析,钻井液密度控制在1.65-1.70g/cm3范围较为理想。

而盐上裸眼井段(3000-5100米)地层压力当量密度小于1.20 g/cm3,为了满足钻盐膏层的要求,对盐上裸眼井段必须作地层承压堵漏试验。

1.1承压堵漏层位依据地质录井资料确定最有可能发生井漏的井段,大致可分为上白垩统(3000-3700米)、三叠系:4300-4500米的中细砂岩和砾状砂岩,4600-4700米细砂岩和地层不整合接触。

5100米左右为双峰灰岩。

实践证明,揭开双峰灰岩再进行地层承压堵漏试验比较理想,因为承压堵漏试验完成后,即进行泥浆转型工作,高密度钻井液对盐上机械钻速有较大影响。

1.2钻井液配方1# 井浆+1.5~2.5%PB-1+1.5~2.5%云母(中)+2~2.5%SQD-98或2~2.5%LD-93+0.05~0.1%AT-1,用于封堵双峰灰岩上下井段。

2# 井浆+1.5~2.5%PB-1+2.5~3.5%CXD或 1.0~1.5%DF-1+2~2.5%云母(中)+25~3.5%LD-93或 2.5~3.5%SQD-98+0.05~0.1%AT-1,用于封堵三叠系井段。

3# 井浆+1.5~2%PB-1+1.5~ 2.5%CXD或1~1.5%DF-1+0.05~0.1%AT-1,用于封堵套管鞋以下井段。

塔河油田井下作业压井技术研究

塔河油田井下作业压井技术研究

塔河油田井下作业压井技术研究【摘要】新疆塔河油田工区地处塔里木盆地,是我国第一个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油田,其油藏主要分布在三叠系、石炭系、奥陶系三个层位,在其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中,奥陶系占到95.32%。

塔河油田也拥有世界上最深的碳酸盐岩油藏,这里油气井井深一般都在6000m左右,普遍裸眼完井,自喷井较多,而且油藏普遍含有硫化氢气体,大大提高了修井作业井控技术的要求。

油井压井技术是否有效首先关系到整个作业过程的安全性、环保性,其次压井方式的选择不当直接会影响作业工期。

在塔河工区多年修井施工中总结的经验,结合塔河工区碳酸盐岩油藏普遍存在的定容性的特点,总结出了一套针对塔河油田油井修井作业行之有效的压井方法。

【关键词】碳酸盐岩油藏塔河油田裸眼完井大修作业井控技术压井方式1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气藏特点在塔河油田油井修井施工中,压井过程经常遇到注入的压井液越多,油井井涌越来越强的情况出现。

在将压井液的密度调高以后再压井,表现出的不是油井得到控制,反而是井涌越压越强。

这正是由于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定容性构造的特点所致。

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储渗空间主要是大型洞穴、溶蚀孔洞和各种裂隙。

定容性构造是在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中,溶洞及裂缝发育具有一定的定容性,具体表现为溶洞或裂缝与周边连通性差,但内部的连通性好,地层压力下降快,地层能量供给不足,井漏、井涌频繁,使用常规压井方式压井无法奏效。

2 常规压井方式油井修井施工中,需要使用高于地层压力系数对应密度的压井液来进行压井作业。

常规的压井方式有3种。

(1)循环压井(正循环、反循环):把配好的压井液泵入井内进行循环,有循环通道的优先采用循环压井。

(2)挤注压井:井口高压挤入压井液,把井内油、气、水压回地层,多用于砂堵、蜡堵或其它情况造成无法正常循环的井。

(3)灌注压井:对于地层能量低的井,液面不在井口,通过补液的方式灌注压井液,保持井内液柱压力略高于井底,保障作业过程中油井的稳定性。

塔河油田主体区块钻井液技术总结

塔河油田主体区块钻井液技术总结

塔河油田主体区块钻井液技术总结陈 志(中石化华东石油钻井工程有限公司六普钻井分公司,江苏 镇江 212003) 摘要:钻井液技术作为钻井服务的一种技术工艺,必须既保证钻井施工的井下安全,又要控制一定的成本,针对塔河油田主体区块的钻井施工中所钻遇的各种复杂情况,结合近期在新近系、古近系、侏罗系、三叠系、二叠系以及石炭系等地层中裸眼钻井的钻井液技术,对二开快速钻进、长裸眼段阻卡、侏罗系、三叠系及二叠系的井壁稳定等关键技术措施的进一步优化。

实钻效果表现良好。

关键词:塔河油田;井壁稳定;技术优化;成本控制随着塔河油田主体区块的勘探和开发的节奏不断加快,钻井设计周期越来越短,钻井液服务及材料成本的逐年下降。

在这种新形势下,必须既保证井下安全,又要满足快速钻进的要求。

因此钻井液技术在总结以前施工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及成本控制。

1 钻井液技术难点塔河主体区块在钻井施工过程中,主要存在一下几点难点:(1)上第三系、下第三系地层砂岩和泥岩厚,频繁互层,地层压力系数 1.07-1.15 ,地层欠压实,微裂缝发育,渗漏严重,砂泥岩段易缩径,可钻性好机械钻速比较高,井眼净化问题是关键。

(2)白垩系、侏罗系和三叠系地层岩性主要是微粒砂岩、中粒砂岩与泥岩不等厚互层夹粉砂质泥岩、粉砂岩,砂泥岩频繁互层,砂岩段微裂缝发育良好,渗漏严重,易形成较厚滤饼并因此而卡钻 (3)石炭系地层泥岩和砂岩频繁互层,易吸水而膨胀,泥岩的膨胀易使附近的薄层砂岩不稳定 ,造成垮塌 ,形成“糖葫芦”大井眼。

(4)二开裸眼井段长相对较长,且穿过白垩系、侏罗系和三叠系、二叠系及石炭系等地层,长裸眼井段的井壁稳定不易控制。

2 钻井液体系优选根据地层特点 ,所选钻井液体系应具有以下特点:(1)良好的抑制性。

(2)一定的抗盐膏侵能力。

(3)良好的润滑防卡能力,以减少长裸眼所造成的缩径和粘附卡钻。

(4)良好的造壁性和封堵能力 ,减少渗漏。

(5)良好的抗温性能 ( 井底温度最高可达1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塔河油田TK860X井钻井液技术
1 地质简况
2 钻井液类型选择与施工难点2.1 钻井液体系的优选针对地层特点,钻井液必须满足以下要求:良好的抑制性,抑制地层岩屑水化分散;良好的屏蔽暂堵性能,形成优质泥饼,并封堵上部地层砂岩段;良好的润滑防卡和防塌能力;良好的造壁能力和护壁能力,确保井壁稳定,井径规则;能很好地保护油气层,减少油气层损害。

特别三开井段“直-?斜- 稳斜- 降斜- 直” 井身特点,采用聚合醇聚磺混油钻井液体系,现场应用表明本体系具有良好的润滑防卡、悬浮携带和稳定井壁的能力,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2.2 各井段难点一开、二开上部井段井段:一开地层疏松、渗透性强,地层可钻性好,进尺快,钻屑污染严重,渗漏严重。

容易发生井口垮塌。

采用固控除砂、化学絮凝和胶液稀释的办法控制钻井液自然密度。

三开井段:地层压实性好,钻时较慢。

砂岩段渗透性强,易形成小井眼,二叠系微裂缝发育,渗漏严重。

石炭系地层泥岩粘土含量高、塑性强,易吸水膨胀发生泥包钻头。

定向井段润滑、防塌和井眼净化是主要难点。

四开井段,地层稳定,裂缝、溶洞发育,易喷易漏。

井底温度
高,控制钻井液整体高温稳定性能,保护好油气层。

3 钻井液维现场应用
3.1 一开0m-502m
表层地层松软、渗透能力强,采用高粘切膨润土-聚合物钻井液,防止井口垮塌。

开钻前预配制200方膨润土浆,水化24 小时,加入适量CMC-H,V 以满足携砂、悬浮和防渗漏、防坍塌要求。

3.2 二开502m-4000m
本井段井眼大,钻速快,在保证排量和井眼稳定的前提下,尽量控制钻井液适当粘切,低密度,低固相,提高机械钻速,充分使用固控设备,严格控制劣质固相,防止固相污染。

上部井段(502m-2500m,钻井液维护以补充聚合物KPAM交液和优质膨润土浆为主,根据粘切的高低而使用不同浓度的聚合物胶液。

复配使用大中小分子聚合物,使钻井液具有良好的包被抑制性,包被钻屑。

加入PB-1、QS-2封堵地层,降低渗漏。

在进入吉迪克地层前把钻井液密度提至 1.18g/ cm3 ,防止吉迪克组地层蠕变,造成井壁缩径,导致起钻阻卡。

下部井段(2500m-4000n),随着井深增加,井底温度的不断升高,容易造成粘土过度分散。

坚持使用聚合物加强钻井液的抑制能力,聚合物浓度维持在 ( 0.5-0.8 )%,同时严格控制劣质固相。

钻进到3500m根据实际情况补充部分抗温材料,提高钻井液的抗温性能,控制钻井液的API失水小于5ml,HTHP失水小于15mL
3.3 三开4000m-5538.37m
三开钻遇侏罗系、三叠系、石炭系,层系多,岩性复杂,难度大。

其中三叠系的哈拉哈塘组,柯吐尔组的深灰色泥岩易吸水膨胀,产生掉块,致使井壁垮塌,造成井下复杂。

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容易泥包钻头,应保持钻井液流变性良好。

本井段井底温度高,地层水矿化度高,钻井液易污染。

特别钻遇石炭系,由于定向钻进,钻压小、钻时慢,钻井液中亚米颗粒含量迅速升高。

在高温作用下钻井液流型变差,需要加大抗高温处理剂的用量,用以改善粘土的表面状态,减缓高温对粘土的作用,使粘土的高温分散、高温便面钝化减弱,维持合适的pH值,从而提高钻井液的热稳定性。

充分利用固控设备,控制固相颗粒分布合理,以便形成优质泥饼同时补充润滑剂降低摩阻。

因此针对以上所述本井三开中所存在的难点,要求钻井液做到应具有较强的抑制性、防塌能力、封堵能力和润滑防卡能力及抗污染能力,同时严格控制劣质固相,维持钻井液性能稳定。

3.3.1 ?井眼稳定与防塌三开井段井眼失稳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地质因素,地层构造应力变化大,岩石整体稳定性差,三叠系、石炭系泥质岩粘土矿物以伊/ 蒙混层和伊利石为主,且混层比高,属于易水化分散、剥落掉块地层。

(2)地应力因素,三叠系、石炭系有较高的坍塌压力,密度选择不当导致井壁失稳。

(3)钻井液因素,钻井液滤失量和泥饼质量直接关系到防坍塌掉块的成败。

(4)钻井因素,不合理的冲刷井壁或长时间定点冲孔导致井壁失
稳。

根据井眼稳定因素,主要从物理防塌和化学防塌两方面入手,根据地层压力确定合理的钻井液密度,并且维持密度稳定,钻进到三叠系将钻井液密度稳定在 1.30g/cm3 。

钻井液性能方面,控制高温高压失水小于12ml,同时复配使用PB-1、QS-2和沥青类防塌剂、聚合醇防塌剂,封堵微裂缝,降低滤失量,减少侵入深度,增强钻井液的造壁性和护壁性,确保井壁稳定。

此外,起下钻作业控制速度,防止抽吸压力和激动压力造成井壁失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