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初中物理补充题-声速运动学计算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声学运动计算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声学运动计算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声学运动计算题知识点回顾在声学运动中,我们常常涉及到声速、频率和波长等概念。

声速是指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通常用v表示。

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信号重复出现的次数,通常用f表示。

波长是指波动的一个完整周期所包含的距离,通常用λ表示。

问题一一辆车以65 km/h的速度驶过一个人,当人听到汽车喇叭发出的声音后,调查人员发现声音比实际发出的声音晚0.5秒才到达人耳。

求声音的速度。

解析:设声音的速度为v,车子相对于声音的速度为u。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列出如下公式:声音的速度 =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 340 m/s车子相对于声音的速度 = 车子相对于地面的速度 - 声音相对于地面的速度 = (65 km/h) - (340 m/s) ≈ (65*10^3 m/3600 s) - (340 m/s) ≈ 18.06 m/s声音的速度 = (距离) / (时间) = (18.06 m/s) / (0.5 s) ≈ 36.12 m/s所以,声音的速度约为36.12 m/s。

问题二声源在空气中以440 Hz的频率发出声音,声速为340 m/s,求声波的波长。

解析:设声波的波长为λ,频率为f,声速为v。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列出如下公式:声速 = 频率 ×波长340 m/s = 440 Hz × λλ ≈ (340 m/s) / (440 Hz)λ ≈ 0.7727 m所以,声波的波长约为0.7727 m。

总结本文根据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声学运动的内容,解答了两个与声速、频率和波长相关的计算题。

通过这些题目的解析,我们可以加深对声学运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专项 声速相关的计算 (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分层练(人教版2024)

专项 声速相关的计算 (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分层练(人教版2024)

1.【答案】专项 声速相关的计算340【解析】游客对着一座大山大喊一声,2秒后听到了自己的回声,则他离大山距离s =12vt =12×340m/s ×1s =340m 。

2.【答案】(1)1700m ;(2)150m【解析】解:(1)他距闪电处约的距离为 s =v 声t =340m/s ×5s=1700m(2)暗礁离船底的距离为 s '=12v 海水t'=12×1500m/s ×0.2s=150m 3.【答案】(1)1700m ;(2)425m/s【解析】解:(1)由题知,火箭弹到击中目标的时间为4s ,所以火箭弹爆炸发出的声音传到该舰的时间t 1=9s ﹣4s =5s由v =s t 可得该舰与目标的距离s =v 声t 1=340m/s×5s =1700m(2)因为火箭弹通过的路程即为该舰与目标的距离s 弹=s =1700m火箭弹的速度v 弹=s 弹t 弹=1700m 4s =425m/s 4.【答案】D 【解析】小龙的头顶到感应器的高度3111340m/s 410s 0.68m 2h vt -==⨯⨯⨯=小龙的身高h =h 2-h 1=2.5m-0.68m=1.82m故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故选D 。

5.【答案】355【解析】解:根据v =s t 可知,汽车行驶的路程为s 车=v 车t =15m/s ×2s =30m 声音传播的距离为s 声=v 声t =340m/s ×2s =680m则司机鸣笛时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 =s 车+s 声2=30m +680m 2=355m6.【答案】(1)120m ;(2)1080m ;(3)960m【解析】解:(1)鸣笛后6s 的时间内汽车向前行驶的路程s =vt=20m/s ×6s=120m(2)鸣笛后6s 的时间内声音经过的路程s '=v 't=340m/s ×6s=2040m汽车鸣笛时的路碑处距离高山的距离s 路碑=12(s +s ')=12(120m +2040m )=1080m(3)汽车听到鸣笛回声时距离高山的距离s ″=s 路碑−s =1080m −120m =960m7.【答案】D【解析】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从汽车B 处返回到测速仪所用时间111.4s 0.7s 2t =⨯= 由sv t =得,汽车B 距测速仪11340m/s 0.7s 238ms v t ⨯声===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信号从汽车B 处返回到测速仪所用时间213.0s .5s2t =⨯=1汽车B 收到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24.5s 0.7s+1.5s5.3s22t t t t '∆-+==﹣=故D 符合题意,ABC 不符合题意。

(完整)八年级物理计算题专题(声速)

(完整)八年级物理计算题专题(声速)

1、人们常利用回声来探知发声体与远处物体的距离。

最常用的是用声纳探测海洋深度或鱼群所在。

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约为1500米/秒,若在海面某处声纳传送的声音4秒后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则此处海洋深度为多少米?2、某雷雨天的晚上,玉红同学看到闪电5s后听到了雷声,打雷的地方距她多远?3、在百米赛跑中,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假如在听到枪声时才计时,他记录下来的成绩有多大的误差?(当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4、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后才按表计时,测得运动员的成绩为13.69s,求运动员的真实成绩是多少?5、站在200m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如果他听到起跑的枪声才开始计时,则他开始计时的时间比实际起跑时间大约晚多少秒?6、小强在下雨天用秒表测量出看见闪电到听到雷声之间的时间间隔为3秒,那么打雷处离小强的距离为多少米?小强用皮尺测出学校大礼堂的最大长度是50米,如果声速为340米/秒,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最大为多少秒?1、甲乙两同学分别在一跟铁管2侧,铁管长153米,甲在其一端敲击了一下,乙同学听见了两次声音。

已知听到两次声音的间隔为0.42秒。

求声音在铁管中传播的速度。

2.。

某同学欲测出一段较长废铁轨的长度,小亮同学戴了一块电子表,他们让小亮将耳朵贴在铁轨的一端,另一位同学用力敲击铁轨的另一端,小亮听到一声敲击声后,经过0.5 s又听到一声敲击声.(当时的气温为15 ℃)请你帮他们计算出铁轨的长是多少?3、有一山峡宽1200米,两旁都是峭壁。

有人在山峡内放一枪,他听到头两次回声间隔5秒,求这个人离两峭壁的距离。

(空气中声速为340m/s)4、有一山谷,两旁都是峭壁,有位猎人在山谷内放了一枪,0.5s听到第一声回声,1.5s后听到第二声回声.求这个山谷的宽度?5 甲乙两人相距120m,两人距高大光滑的墙壁均为80m,现甲敲一下手中的鼓声,乙先后听到两声鼓声,求乙听到敌意声鼓声与乙听到第三声鼓声之间相隔多长时间?6、.有一山谷宽1800m,两旁都是峭壁,有人在山谷内放一枪,他听到头两声回声间隔为4s,求这个人距两峭壁的距离.(此时气温为15摄氏度)7、有甲、乙二人测量河岸到峭壁的距离,乙站在岸边,甲离乙20m远,他们站在一条从河岸到峭壁的直线上,甲放了一枪,乙听到两次枪响,测得两次枪声的时间间隔为4s,求河岸到峭壁的距离。

初中物理声速练习测试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声速练习测试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声速练习测试题含答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能靠一切物质传播,且固体传播声音的速度一般比液体快B.声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但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速度一定相同C.凡是人听不到的声音都是频率很低的声音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考点:声速;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在20Hz~20000Hz,低于20Hz和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听不到的;(3)知道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解答:解:A、声音能靠一切物质传播,固体传播声音的速度一般比液体和气体快,故该选项说法正确;B、声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但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速度不一定相同,例如在空气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低于20Hz和高于20000Hz的声音都是人听不到的,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声音在空气中15℃时的传播速度是340m/s,温度不同声速也不同,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了声现象多个知识点的题目,做题时要对照相关的物理知识,仔细分析每一种情况的对错.光的反射练习题(判断题)下面是对光的反射练习题的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题目知识。

光的反射练习题判断题(1)树在河里形成的倒影,树在地面形成的影子本质上没有区别.()(2)发生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也在同一平面内.()(3)雨后晴朗的夜晚,人迎着或背着月光走时,看到地上发亮处都应是水.()答案:(1)×(2)√ (3)×以上对光的反射练习题内容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很好的完成了吧,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相信同学们会做的很好的哦。

光的反射练习题(填空题)下面是对光的反射练习题的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题目知识。

光的反射练习题填空题(1)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是60°,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若入射角增大1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改变了_______.(2)太阳光线与水平面成45°角,现用一平面镜把太阳光线反射到竖直向下的水井中,则平面镜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_______.(3)光的反射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_____反射的缘故;在教室里,因“反光”从某个角度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4)以相等的入射角射到镜面上某点的光线可以有______条,以某一角度入射到镜面上某点的一条光线,有______条反射光线.(5)一束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反射角是______.答案:(1)60°,20°(2)67.5°(3)镜面反射,漫反射,漫,镜面反射(4)无数,一(5)0°(6)75°,130°以上对光的反射练习题内容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很好的完成了吧,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相信同学们会做的很好的哦。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声学计算题(含答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声学计算题(含答案)

【解答】解:
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所
以第一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5s,则汽车接
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1 = 声 1 =
340 Τ × 0.25 = 85;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
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所以第二次信号到达汽车
的时间为0.15,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
的速度为340m/s)?
S

空气
S
340Τ
铁管
S
5100Τ
纵向关系
S
方法一:利用时间关系列等式
方法二:利用路程关系列方程式
t
空 − 铁 = .
七、声速问题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某一端,乙同学在长铁管的另
一端敲一下这根铁管,甲同学先后听到两次响声,其时间差
0.7s,试计算铁管有多长(声音在铁中速度为5100m/s,空气

Τ
= .

南京市
60km

二、列车时刻表问题
T31
车次
北京→
杭州特

自北京
起公里
站名
杭州→
北京特快
0
北京

13:20
在北京和杭州之间对开着一对特快列
车T31和T32,表中所列是这两次列车 15:50
20:21
的时刻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29
T31列车从济南到蚌埠的平均速度是 1:16
炮弹飞行速度为
510
= =
= 850 Τ
1
0.6
九. 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
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
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声现象专题训练与声速相关综合计算(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声现象专题训练与声速相关综合计算(有答案)

第二章专题训练与声速相关综合计算1.中国AAAAA级旅游区千岛湖,小明去千岛湖第一站是梅峰岛,如图甲是他正来坐龙安一号游轮驶向梅峰岛,快到梅峰岛时,他向对面梅峰岛大喊一声,历时2秒钟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速度为340m/s,求:(1)假如游轮此时静止在水面,他此时离崖壁多远?(2)若游轮以36km/h的速度正对梅峰岛驶去如简图乙,他在图乙的A位置喊一声,游轮到达B点听到了回声,他喊时离梅峰岛多远?2.超音速飞机的速度常用马赫数来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速的倍数(声速是340m/s),某超音速飞机的马赫数是2.5马赫,求:(1)该超音速飞机以2.5马赫飞行时的速度;(2)若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1700km,这架飞机以2.5马赫的速度从甲地匀速飞到乙地需要的时间是多少;(3)若以同样的速度匀速从乙地返回某基地用时10min,则乙地到基地的距离是多少。

3.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

为此近年来全国各地加大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一种是“定点测速”即监测汽车在某点的车速;另一种是“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

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

若监测点A、B相距20km,全程限速80km/h,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B的速度分别为60km/h 和70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甲所示。

(1)采用“定点测速”,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会不会被判超速?(2)采用“区间测速”,通过计算说明,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3)如图乙所示,是成都交警在绕城高速路上安装的固定测速仪,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超声波,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后又被测速仪接收。

已知测速仪每隔0.9s发出一次信号,当一辆匀速行驶的小汽车进入测控区时,测速仪第一次从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整个过程用时0.3s,第二次从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整个过程用时0.2s。

已知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为340m/s。

第二章《声现象》声速计算专题训练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声现象》声速计算专题训练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声现象》声速计算专题训练1.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长为10m的空铁管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空气中声速为340m/s,铁中声速为5200m/s)( )A.1次敲击声B.2次敲击声C.3次敲击声D.4次敲击声2.如图所示是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的限速牌和固定测速仪,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

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

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85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第一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70mB.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位置相距为34mC.该汽车在这段时间内没有超速行驶D.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时间间隔为0.85s3.已知气温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完成下列填空。

(1)如果在看到闪电后3s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发生处距离人 m。

(2)在无风的体育场,进行百米赛跑,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如果是在看到枪冒烟时开始计时,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秒表的读数为11.29s,则运动员跑完百米的实际时间应为 。

(3)已知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以上,现有一根长为17m的铁管,如果你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击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则敲击声由空气传入你的耳朵需要 s,你会听到 次敲打的声音。

(已知声音在铁中的传播速度为5200m/s)4.如图(a)所示,小明和小华同学合作测量声速。

实验中小华应(选填“听枪声”或“看枪烟”)开始计时,听到声音时结束计时。

如图(b)所示,是一种声速测量仪的实验装置图,使用说明书如下,阅读并回答问题。

(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毫秒;(2)一同学想验证“声速随传声介质温度升高而增大”这一结论是否正确,于是他把铜铃固定在图(b)所示位置(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打开实验室空调提高室内温度后敲打铜铃。

2020年中考物理计算题解题方法全攻略:中考声学计算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物理计算题解题方法全攻略:中考声学计算题(含答案)

专题1.1 中考声学计算题1.声速: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

(1)声速的计算公式是s v t= (2)声速的单位是m/s2.回声: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 声晚0.1s 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

(1)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2)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 ,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 ,则发声点距物体2vt s =3.物体振动的周期与频率(1)周期:物体完成1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叫做周期。

(2)频率:物体在1s 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3)周期与频率的关系用T 表示物体振动的周期、f 表示频率,则 1T f= 其中频率单位是Hz ,周期单位是s类型1:声与光的问题这类计算,关键是抓住声与光运动的路程s 相同,所用的时间t 不同,但由于光速远远大于声速,且日常问题涉及的路程不长。

因此,光传播所用的时间常可忽略不计,故声传播所用时间近似等于看到光后与听到声音的时间间隔即 Lt v∆=(V 是声音传播速度)。

【例题1】(2019安徽省)如图,水面上两船相距15km ,实验员在一条船上敲响水里的一口钟,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使其发光;另一条船上的实验员在看到火药发光后10s ,通过水里的听音器听到了水下的钟声。

根据这些类型与典例突破知识回顾数据计算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________m/s 。

【答案】 1500【解析】由题意可知,看到火药发光,经过10s 听到钟声,可近似认为声音在水中传播15km 用的时间为t =10s , 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sv t==15000m/10s =1500m/s 。

【例题2】(2017河北)某人看见闪电经过5s 才听到雷声,那么,打雷处到这个人的距离约为_______m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声速运动学计算题
1. 有一山峡,两侧为竖直陡壁,有人在山峡内放了一枪。

已知他第一次听到回声与第二次听到回声间隔5s ,第二次听到回声与第三次听到回声间隔35
34秒。

1)求山峡的宽度。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
2)另向左发出的声音为s1,向右发出的声音为s2。

假设声音不衰减,那么s1与s2之间的距离d 随时间t 有怎样的变化?(放枪时t=0)
解答:
1) 枪声传播路径如下图:
其中,第一次听到向左传播的枪声,第二次听到向右传播的枪声,第三次同时听到这两个枪声。

解法1:
设从开枪到第一次听到枪声的时间为t 秒。

V 声∗t +V 声∗(t +5)= V 声∗(t +5+35
34
)
将V 声=340m/s 代入得,t=35
34。

所以山峡的宽度为V 声∗35
34∗1
2+V 声∗(35
34+5)∗1
2=1200米。

峭壁
峭壁
第一次听到
第二次听到 第三次听到 第三次听到
左侧枪声传播
右侧枪声传播
解法2: 由图可知,从开枪到第一次听到回声和第二次听到回声与第三次听到回声,枪声走过的路程相同,都是2倍的人到左侧峭壁的距离,所以这两段时间也相同,为
3534
秒。

所以山峡的宽度为V 声∗35
34∗1
2+V 声∗(35
34+5)∗1
2=1200米。

2) 由题知,因为枪声在峭壁上会发生反射,而且两个枪声s1、s2相遇前距离d 减小,离开时距离d 增大,所以s1与s2之间的距离d 与时间t 的关系肯定是分段函数。

下面来逐段讨论。

① 段1:
在s1到达左侧峭壁之前,因为相离,所以d 随t 增大而增大。

因为声速为340m/s ,所以分离速度为680m/s 。

易得,d =680t 。

由1)知,第一次听到回声是35
34,所以s1到达左侧峭壁的时间为35
34∗1
2=35
68秒。

所以,0≤t ≤35
68。

② 段2:
在s2到达右侧峭壁之前,因为s1与s2速度相同,都为声速,且方向都向右,所以d 不变。

由1)知,第一次听到回声是35
34,所以人到左侧峭壁的距离是V 声∗35
34∗1
2=175米。

因为s1与s2速度相同,所以d 为人到左侧峭壁的距离的2倍,即d =350。

s2到达右侧峭壁的时间为(1200−175)÷340=205
68
秒,所以3568<t ≤
20568。

③ 段3:
S1
S2
S1
S2
在s1与s2相遇之前,因为相向,所以d 随t 增大而减小。

因为s2到达右侧峭壁的时间为205
68秒,所以这种情况下,s1与s2运动的时间为t-205
68秒。

因此d =350−340×(t −20568
)−340×(t −20568
)=2400−680t 。

s1与s2相遇时,t =20568
+350÷2÷340=60
17秒,所以205
68<t ≤60
17。

④ 段4:
在s1到达右峭壁之前,因为相离,所以d 随t 增大而增大。

因为s1、s2相遇的时间为60
17秒,所以这种情况下,s1与s2运动的时间为t-60
17秒。

因此d =340×(t −60
17)×2=680t −2400。

s1到达右侧峭壁时,t =60
17+350÷2÷340=275
68
秒,所以6017<t ≤
27568。

⑤ 段5:
在s2到达左峭壁之前,因为s1与s2速度相同,都为声速,且方向都向左,所以d 不变,距离为350米。

即d =350。

s2到达左侧峭壁的时间为t =(1200−175+1200)÷340=445
68
秒,所以275
68<t ≤
44568。

⑥ 段6:
S1
S2
S1
S2
S1
S2
在s2与s1相遇之前,因为相向,所以d 随t 增大而减小。

s2到达左侧峭壁的时间为t =
445
68
秒,所以这种情况下,s1与s2运动的时间为t-445
68秒。

因此d =350−340×(t −
44568
)×2=4800−680t 。

s1、s2相遇的时间为t =(1200+1200)÷340=
120
17
秒,所以44568<t ≤12017。

第 段后,当s1与s2相遇时,s1仍旧是从人的位置向左运动,s2仍旧是从人的位置向右运动,即回到初始状态。

由此可知,d 随t 是周期函数。

第一个周期内的函数方程为:
d =680t ,0≤t ≤35
68
d =350,35<t ≤205
d =2400−680t ,20568<t ≤60
17
d =680t −2400,6017<t ≤275
68
d =350,27568<t ≤445
68
d =4800−680t ,44568<t ≤120
17
对应的函数图像为:
S1
S2
另解:此外,可以根据分析得到初步的图像,然后计算出临界点,即遇到峭壁折返和相遇的点的坐标,根据图像计算出d关于t的函数。

2.甲、乙两人同时开着汽车在一条直线上相向行驶,甲开车速度为v1,乙开车
速度为v2,如图所示。

某一时刻,甲按了一下喇叭。

经过t1秒,乙听到甲的喇叭声。

与此同时,他也按了一下喇叭。

又经过t2秒,甲听到乙的喇叭声。

此时,他再次按下喇叭。

又经过t3秒,乙听到甲的喇叭声。

此后,再经过t0秒,甲、乙两人相遇。

1)当t1=2秒,t2=1.8秒,t3=1.5秒时,甲开车的速度v1和乙开车的速度v2分别是多少?(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在1)问的条件下,t0的值为多少?
3)请用t1、t2、t3来表示t0的值。

解答:
甲、乙与喇叭声音的运动路径如下图:
由图可以得到如下方程:
v声t1=v1(t1+t2)+v声t2
v声t2=v2(t2+t3)+v声t3
v声t3=v1(t3+t0)+v2t0
由第一个方程解得,v1=t1−t2
t1+t2v声
乙V1 V2

由第二个方程解得,v2=t2−t3
t2+t3v 声 由第二个方程解得,t0=
v 声−v1v1+v2
t3
1)将t1=2、t2=1.8、t3=1.5代入得: v1=t1−t2
t1+t2v 声=2−1.8
2+1.8×340=
34019
m/s v2=t2−t3
t2+t3v 声=1.8−1.5
1.8+1.5×340=34011
m/s
2) 将v1=34019
m/s 、v2=
34011
m/s 代入得:
t0=v 声−v1v1+v2
t3=340−
34019
34019+340
11
×1.5=9.9秒。

3) 将v1=t1−t2t1+t2v 声、v2=t2−t3t2+t3v 声代入t0=
v 声−v1v1+v2
t3得:
t0=
v 声−v1
v1+v2
t3
=
v 声−t1−t2t1+t2v 声
t1−t2t1+t2v 声+
t2−t3
t2+t3v 声t3
=
1−t1−t2
t1+t2
t1−t2t1+t2+t2−t3t2+t3
t3
=[(t1+t2)−(t1−t2)](t2+t3)
(t1−t2)(t2+t3)+(t2−t3)(t1+t2)
t3
=2t2(t2+t3)
t1t2+t1t3−t22−t2t3+t2t1+t22−t1t3−t2t3
t3
=2t2(t2+t3)2t1t2−2t2t3t3
=t2+t3t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