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锅规》解析(一)

合集下载

锅炉用液体和气体燃料燃烧器技术条件》标准宣贯 总体介绍

锅炉用液体和气体燃料燃烧器技术条件》标准宣贯 总体介绍

3.2
起草单位和人员构成
3.3
重要时间节点
4.1
总体介绍
4.1
总体介绍
4.2
重点关注
4.2
重点关注
GB/T 36699-2018 《锅炉用液体和气体燃料燃烧器技术条件》 具体条文解析(1-5)


1、范围
本节规定了的标准包括的14个技术要素,明确了标准的使用范围;在锅炉上安装使用的,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的强制鼓风和自然通风的燃烧 器应遵守本标准,其它用途的可以参照本标准
机轻配套辅机,对燃烧设备并不多加研究,燃烧设备设计上存在结构不合理,对燃料适应性
考虑不够;另一方面运行和检验人员对燃烧控制系统等不了解,运行和检验时无从下手,这 些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我国锅炉的安全运行。
1.4
国内有关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发展过程
1.5
本标准与锅炉技术规范的关系
1.5
本标准与锅炉技术规范的关系
1.4

国内有关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发展过程
国外统计数据表明(以ASME 2001、2002公布的全美动力锅炉事故汇总表为例),随着经
济发展、技术进步,因设计、制造或安装原因导致锅炉事故的比例并不高,而由于控制装置 (如低水位保护、燃料紧急切断)的缺乏和失灵导致锅炉事故的比例逐年上升。

这几十年来,我国在锅炉受压元件设计、制造、检验等方面也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安全监察法 规标准体系,相比较而言,各种锅炉法规标准中对燃烧设备、辅助系统、控制系统的要求却 不是很多,即重“锅”轻“炉”。而实际上锅炉安全是整个系统(承压系统、承载(重)系 统、燃烧系统、控制系统)的安全,其中燃烧安全、控制安全等方面我们这个行业缺乏技术 基础和经验积累,相对比较薄弱,这导致了一方面我国工业锅炉产品设计和制造中重锅炉主

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试卷说明:本卷共七大题,25小题,解答写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

第I卷(共39分)一、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待坐》中“________”一句传神地写出孔子含蓄委婉的表态,既以微笑表示了对子路的政治抱负的认可,又含而不露地批评了他“________”。

(2)《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3)《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体现了诗人的鲜明个性,不管官场冷暖,纵情泛舟洞庭。

(4)《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接抒情,追怀往事,抒写对前人怀古的不满之情。

(5)“雨”是古诗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常常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汤显祖《游园》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以细雨与游船等关好事物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期许。

二、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8分)2.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戎马(róng)冠者(guàn)挹取(yì)前合后偃(yǎn)B. 迢远(tiáo)窥伺(sì)帷幕(wéi)落木箫箫(xiāo)C. 嫁奁(lián)寒砧(zhān)疏朗(shú)不落言筌(quán)D. 额枋(fáng)杯杓(sháo)盗跖(zhí)翘首以盼(qiáo)3.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①摄乎大国之间(夹处)②则牛羊何择焉(选择)B. ①彼节者有间(空隙)②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抑或)C. ①道芷阳间行(秘密地)②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道歉)D. ①刑人如恐不胜(承受)②失其所与,不知(结交)4.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因:①因其固然②因之以饥馑B. 而:①夜缒而出②拔剑切而啖之C. 之:①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D. 以:①以吾一日长乎尔②王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5. 下列选项中各句的句式不相同一项是()A. ①良庖岁更刀,割也②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B. ①夫晋,何厌之有②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C. ①异乎三子者之撰②吾何快于是D. ①百姓之不见保②怵然为戒6. 下列选项中各句的词类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A.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②可使有勇,且知方也B. ①范增数目项王②于是项伯复夜去C. ①素善留侯张良②拔剑撞而破之D. ①欲辟土地,朝秦楚②越国以鄙远7.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会同是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

GB T 16507 16508宣贯解析

GB T 16507 16508宣贯解析

三、标准的主要变化
2、增加了“结构设计”要求: 1)锅炉受压元件、部件的结构应按GB/T 16507.3
进行设计,支承式和悬吊式锅炉钢结构的设计应当符 合GB/T 22395的要求,设计时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a)各部分在运行时应当能够按照设计预定方向自 由膨胀; b)锅炉蒸发系统应当能够保证锅炉在设计负荷变 化范围内水动力特性的稳定可靠性,保证所有受热 面都应当得到可靠的冷却。受热面布置时,应当合 理地分配工质流量,尽量减小热偏差; c)凡属非受热面的元件,壁温可能超过该元件所 用材料的许用温度时,应当采用冷却或绝热措施;
GB/T16507《水管锅炉》 GB/T16508《锅壳锅炉》 学习与交流
郑州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贾金岭
主 要 内 容 一、标准修订背景 二、标准的修订原则
三、标准内容的变化
一、标准修订背景
两个标准颁布之前,中国锅炉行业在设计、制造、 检验安装等方面主要依据是《锅规》、原机械部标准等 一)《锅规》的历史演变 最早的锅炉规程是原劳动部1960年颁布的60版《蒸 汽锅炉安全规程》,基本上是前苏联规程翻版。 1965年原劳动部颁布了65版《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 程》。 1980年国家劳动总局颁布了80版《蒸汽锅炉安全监 察规程》。 1983年劳动人事部颁布了83版《热水锅炉安全监察 床层 规程》。 1987年劳动人事部颁布了87版《蒸汽锅炉安全技术 监察规程》。 1991年劳动部颁布了91版《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 规程》。
一、标准修订背景
二)机械部标准 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特别是“文革”之前,有关锅 炉的专业技术标准非常少,到1983年由国家机械工业部颁 布修订了锅炉系列专业技术标准。 该系列专业技术标准于1993年进行了修订,就是大家 熟悉的JB/T16xx-1993系列标准。 三)GB/T16507-1996《固定式锅炉建造规程》 1、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与世界各国的 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标准化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严 峻挑战,在国际贸易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并受到美国 床层 ASME标准的影响和启发,我国锅炉大规范的指导思想逐步 形成,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也希望有一部中国锅炉大规范。 从1989年开始,到1996年12月,我国第一部锅炉大规 范GB/T16507-1996《固定式锅炉建造规程》颁布实施。

GBT1650716508宣贯解析

GBT1650716508宣贯解析

一、标准修订背景
2)大家把主要精力放在96版《锅炉规程》的宣传 贯彻上,忽视了GB/T16507-1996《固定式锅炉建造规程 》的宣传贯彻。 3)缺乏与96版《锅炉规程》修订的沟通,不少条 文与与96版《锅炉规程》相互矛盾。 4)不少企事业单位对GB/T16507-1996《固定式锅 炉建造规程》存有意见和争议。 因此,GB/T16507-1996《固定式锅炉建造规程》没 有很好地宣传贯彻执行,熟悉该标准的人很少。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顺应广大锅炉企业和检验机构 的要求和愿望,国家质检总局也产生了修订《标准》的 床层 意向。
三、标准的主要变化
4、增加了“工作压力”条款: 受压元件的工作压力包括锅炉额定工作压力、 受压元件到锅炉出口最大流量时的流动阻力和 受压元件到锅炉出口水柱静压力。 5、增加了“安全附件和仪表”要求: 锅炉的安全附件和仪表应符合GB/T 16507.7 的要求,并能保证锅炉安全可靠运行。 6、增加了“安装和运行”要求: 锅炉的安装和运行应符合GB/T 16507.8的要 求,锅炉使用单位应按照制造单位的产品操作 与维护说明书的要求正确使用。 7、增加了“节能与环保”要求。
二、标准的修订原则 八)强调标准修订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原则 1、标准修订应当与时俱进,充分采纳我国 近些年发展形成的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 和新方法,并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发展预留 出路。 2、标准修订不应当限制实际工程设计和建 造中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方法,但是工程技 术人员采用的先进方法和先进技术应当进行 技术评审,并且做出可靠的判断。
一、标准修订背景
二)机械部标准 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特别是“文革”之前,有关锅 炉的专业技术标准非常少,到1983年由国家机械工业部颁 布修订了锅炉系列专业技术标准。 该系列专业技术标准于1993年进行了修订,就是大家 熟悉的JB/T16xx-1993系列标准。 三)GB/T16507-1996《固定式锅炉建造规程》 1、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与世界各国的 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标准化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严 峻挑战,在国际贸易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并受到美国 床层 ASME标准的影响和启发,我国锅炉大规范的指导思想逐步 形成,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也希望有一部中国锅炉大规范。 从1989年开始,到1996年12月,我国第一部锅炉大规 范GB/T16507-1996《固定式锅炉建造规程》颁布实施。

全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职业资格考试专业知识(上)真题2006年

全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职业资格考试专业知识(上)真题2006年

全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职业资格考试专业知识(上)真题2006年(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40.00)1.下列哪一项低温热水地面辐射采暖系统对管材的技术要求是错误的?(分数:1.00)A.埋设在填充层内的加热管不应有接头B.埋地热水塑料加热管材应按使用条件为4级选择C.塑料加热管的厚度不得小于1.8mm √D.铜管的下游管段不宜使用钢管解析:[解析] A选项:根据《辐射冷暖规》(JGJ 142—2012)第5.4.5条;B选项:根据第4.4.1条,加热供冷管的使用条件应满足GB/T18991中的4级;C选项:根据附录C.1.3;D选项:作为2006年试题需根据《地暖规》(JGJ 142—2004)第B.3.3条,但新的辐射规范已取消该条规定。

2.构成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D的参数中,不包括以下哪个参数?(分数:1.00)A.λ—导热系数B.δ—围护结构厚度C.S—材料蓄热系数D.α—内外表面换热系数√解析:[解析] 据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1993)附录二公式(附2.5),D=RS,可知R为围护结构的热阻,S为蓄热系数,与内外表面换热系数无关。

3.暂缺(分数:1.00)解析:4.下列哪一项采暖建筑的热负荷计算方法是错误的?(分数:1.00)A.风力附加只对不避风的垂直外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上做附加,但对其斜屋面则也应在垂直投影面的基本耗热量上做附加B.工业建筑渗透冷空气耗热量附加率是指占全部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的百分率√C.多层建筑的渗透冷空气耗热量,当无相关数据时,可按规定的换气次数计算D.外门附加率只适用于短时间开启的、无热风幕的外门解析:[解析] A选项:根据《教材(第三版)》P17;B选项:根据P20表1.2-7,渗透耗热量附加率是指占总耗热量的百分率;C选项:根据P20公式(1.2-8);D选项:根据P17第(3)条注1。

锅炉用液体和气体燃料燃烧器技术条件》标准宣贯-总体介绍

锅炉用液体和气体燃料燃烧器技术条件》标准宣贯-总体介绍

1.4 国内有关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发展过程
国外统计数据表明(以ASME 2001、2002公布的全美动力锅炉事故汇总表为例), 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因设计、制造或安装原因导致锅炉事故的比例并不高,而 由于控制装置(如低水位保护、燃料紧急切断)的缺乏和失灵导致锅炉事故的比例逐 年上升。
这几十年来,我国在锅炉受压元件设计、制造、检验等方面也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安全 监察法规标准体系,相比较而言,各种锅炉法规标准中对燃烧设备、辅助系统、控制 系统的要求却不是很多,即重“锅”轻“炉”。而实际上锅炉安全是整个系统(承压系统、 承载(重)系统、燃烧系统、控制系统)的安全,其中燃烧安全、控制安全等方面我 们这个行业缺乏技术基础和经验积累,相对比较薄弱,这导致了一方面我国工业锅炉 产品设计和制造中重锅炉主机轻配套辅机,对燃烧设备并不多加研究,燃烧设备设计 上存在结构不合理,对燃料适应性考虑不够;另一方面运行和检验人员对燃烧控制系 统等不了解,运行和检验时无从下手,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我国锅炉的安全运行。
2 新锅规对燃烧设备的规 定
2 新锅规对燃烧设备的规 定
2 新锅规对燃烧设备的规 定
3.1 标准立项
3.1 标准立项
3.2 起草单位和人员构成
3.3 重要时间节点
4.1 总体介绍
4.1 总体介绍
4.2 重点关注
4.2 重点关注
GB/T 36699-2018 《锅炉用液体和气体燃料燃烧器技术 条件》
全时间) EN298,1994—全自动燃气燃烧器控制系统 EN12953,Part7—锅壳锅炉,第7章(锅炉用液体和气体燃料燃
烧系统要求) EN12952,Part8—水管锅炉及辅助设备,第8章(锅炉用液体和
气体燃料燃烧系统要求) EN746-2,Part2—工业热加工设备,第2章(对燃烧和燃料处理

新版NB T47013.1-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讲解

新版NB T47013.1-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讲解

2015/8/12
5
二、主要修订内容

f)修改了无损检测方法的能力范围和局限性; g)增加了无损检测质量管理和的要求;
i)取消了对无损检测机构的要求。 j)取消了原附录,增加了资料性附录“各无损检测方法通 常能检测的一般缺陷”。 6


2015/8/12
2015/8/12
19
4、总体要求
4.2.4
对于可反复使用的无损检测设备和主要器材,在检定 、校准或核查周期内,应按本标准各部分中的有关要求进行运 行核查,运行核查的项目、周期和性能指标应在检测单位的工 艺规程中予以规定。
运行核查(in-service checks),系指在定期的检定/校准周期内所进行 的核查,用以确保设备和器材的检定/校准状态的可信度的。运行核查不是 再校准,校准解决仪器设备“准不准”,而运行核查解决仪器设备“稳( 定)不稳(定)”。无损检测设备和器材管理中,需要考虑运行核查的有 :黑度计每6个月应采用标准密度片进行核查;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每 隔3个月或6个月应采用标准试块进行水平线性、垂直线性核查;电磁轭的 提升力每6个月应采用经校准的提升力重力试块进行核查;提升力重力试块 每2年应采用经校准的秤重器具进行核查;磁粉检测设备的电流表每6个月 进行核查;黑光辐照计、白光照度计每3个月进行核查等
起草单位: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 院、上海材料研究所、 大连锅检院和机械工业 兰州石油 钻采炼油化工设备质量检测所
2015/8/12
3
一、NT/T 47013编制历程
2013年5月
征求意见稿 在全国锅容标委网站()“委员会服务区”上公开 征求意见。

新《锅规》解析(一)

新《锅规》解析(一)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G0001-2010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Boiler Safety Technical Supervision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报批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2010年月日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材料 (3)第三章设计 (8)第四章制造 (13)第一节一般要求 (13)第二节胀接 (14)第三节焊接 (15)第四节热处理 (18)第五节焊接检验 (19)第六节无损检测 (20)第七节力学性能试验和金相检验 (22)第八节水压试验 (23)第九节出厂资料和金属铭牌 (24)第五章安装、调试、修理、改造 (26)第六章安全附件和仪表 (28)第一节安全阀、安全泄放阀 (28)第二节压力测量装置 (33)第三节水位测量装置 (35)第四节温度测量装置 (36)第五节排污和放水装置 (37)第六节保护装置 (37)第七章辅助设备及系统 (39)第八章使用管理 (41)第一节一般规定 (41)第二节电站锅炉特别规定 (44)第九章检验 (46)第一节一般要求 (46)第二节制造监督检验 (46)第三节安装监督检验 (47)第四节定期检验 (47)第十章热水锅炉及系统 (50)第十一章有机热载体锅炉及系统 (51)第一节有机热载体 (51)第二节锅炉 (52)第三节安全附件和仪表 (52)第四节辅助设备及系统 (54)第五节使用管理 (56)第十二章铸铁锅炉 (57)第十三章D级锅炉 (59)第十四章附则 (60)版次介绍:我国的规程第一次是由劳动部1965年1月12日发布实施,随后经历了六次换版。

200年前,蒸汽锅炉开始在航海上应用以来,出现了多起惨重的伤亡是故。

据记载世界上最为惨重的伤亡事故发生在1865年4月美国密西西比河上一艘载有2000名士兵的轮船上锅炉爆炸,爆炸加火灾造成1000多人遇难。

1955年发生在我国天津第一棉纺厂的锅炉爆炸事故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G0001-2010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Boiler Safety Technical Supervision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报批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2010年月日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材料 (3)第三章设计 (8)第四章制造 (13)第一节一般要求 (13)第二节胀接 (14)第三节焊接 (15)第四节热处理 (18)第五节焊接检验 (19)第六节无损检测 (20)第七节力学性能试验和金相检验 (22)第八节水压试验 (23)第九节出厂资料和金属铭牌 (24)第五章安装、调试、修理、改造 (26)第六章安全附件和仪表 (28)第一节安全阀、安全泄放阀 (28)第二节压力测量装置 (33)第三节水位测量装置 (35)第四节温度测量装置 (36)第五节排污和放水装置 (37)第六节保护装置 (37)第七章辅助设备及系统 (39)第八章使用管理 (41)第一节一般规定 (41)第二节电站锅炉特别规定 (44)第九章检验 (46)第一节一般要求 (46)第二节制造监督检验 (46)第三节安装监督检验 (47)第四节定期检验 (47)第十章热水锅炉及系统 (50)第十一章有机热载体锅炉及系统 (51)第一节有机热载体 (51)第二节锅炉 (52)第三节安全附件和仪表 (52)第四节辅助设备及系统 (54)第五节使用管理 (56)第十二章铸铁锅炉 (57)第十三章D级锅炉 (59)第十四章附则 (60)版次介绍:我国的规程第一次是由劳动部1965年1月12日发布实施,随后经历了六次换版。

200年前,蒸汽锅炉开始在航海上应用以来,出现了多起惨重的伤亡是故。

据记载世界上最为惨重的伤亡事故发生在1865年4月美国密西西比河上一艘载有2000名士兵的轮船上锅炉爆炸,爆炸加火灾造成1000多人遇难。

1955年发生在我国天津第一棉纺厂的锅炉爆炸事故等。

这些血的教训和经历了100多年总结出的经验和教训,给掌握爆炸规律,防范事故发生,提高安全措施带来了经验,促成了我国规程的诞生和完善。

本规程主要总体变化:本规程是第七次修订完善,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与世界接轨后最大范围的修订。

通过这次修订,内容融入了美国、欧洲等世界先进经验和技术。

具体主要变化如下:1、由十一章变为十四章,由212条变为364条,并且取消了附录;2、加强了管理性内容,把过去补充解释的内容编入了正文;3、由于过去的这些年,材料出问题较多,加强了对材料方面的控制,同时,对进口材料和国内生产的国外牌号材料给予了明确的规定;4、虽然这些年来工艺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焊接导致的事故较其他方面相比还偏多,因此,此次修订把工艺方法方面放开,但加强了原则方面的控制。

取消了焊接工艺评定和试验检验附录,把必要的内容纳入正文;5、热水锅炉及系统、有机在热体锅炉及系统、铸铁锅炉、D级锅炉出现问题较多,此次修订将热水锅炉等纳入本规程并由独立的章节做出详细规定。

同时废止了1996年8月19日原劳动部颁布的《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部发[1996]276号)、1991年5月20日颁布的《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锅字[1991]8号)、1993年11月28日颁布的《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部发[1993] 356号)、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年第11号令《小型和常压热水锅炉安全监察规定》。

6、原附则中的事故报告办法取消,改为行政性规定。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加强锅炉安全监察,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原规程:确保改为加强;暂行条例改为条例;第2条本规程适用于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要求的固定式承压蒸汽锅炉、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包括:(一)锅炉本体及锅炉范围内管道:1.电站锅炉:包括锅炉本体以及锅炉主给水管道、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排污管道以及启动系统等;2.非电站锅炉:a.有分汽(水、油)缸的锅炉,包括锅炉本体以及锅炉给水(油)阀出口和分汽(水、油)缸出口第一条焊缝以内的承压管道(含分汽(水、油)缸);b.无分汽(水、油)缸的锅炉,包括锅炉本体以及锅炉给水(油)阀出口和锅炉主蒸汽(水、油)出口阀以内的承压管道。

(二) 锅炉安全附件和仪表;(三)锅炉辅助设备及系统。

原规程: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蒸汽锅炉及锅炉范围内管道改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要求的固定式承压蒸汽锅炉、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包括三条;同时对锅炉本体和范围内管道进行了划分,分为电站锅炉和非电站锅炉;还增加了辅助设备及系统。

第3条锅炉的设计、制造、安装(含调试)、使用、检验、修理和改造应当执行本规程的规定;以余(废)热利用为主要目的的烟道式和烟道与管壳组合式余(废)热锅炉应当执行本规程的规定;分汽(水、油)缸应当符合本规程集箱的有关规定。

新规程将分汽(水、油)缸由容器划为锅炉集箱管理。

第4条本规程不适用于如下承压设备:(一)设计正常水位水容积小于30升的蒸汽锅炉;(二)额定出水压力小于0.1MPa或者额定热功率小于0.1MW的热水锅炉;(三)核能设备和太阳能加热设备。

新规程将小于0.1Mpa或小于0.1MW的热水锅炉以及核能设备和太阳能加热设备划为本规程不适用范围。

第5条锅炉设备分类为:(一)A级锅炉:额定工作压力P(表压,下同)≥3.8MPa的锅炉,包括:1.超临界锅炉: P≥22.1MPa的锅炉;2.亚临界锅炉: 16.7MPa≤P<22.1MPa;3.超高压锅炉: 13.7MPa≤P<16.7MPa;4.高压锅炉: 9.8MPa≤P<13.7MPa;5.次高压锅炉: 5.3MPa≤P<9.8MPa;6.中压锅炉: 3.8MPa≤P<5.3MPa。

(二)B级锅炉;包括:1.蒸汽锅炉: 0.8MPa<P<3.8MPa;2.热水锅炉: P<3.8MPa并且额定出水温度≥120℃;3.有机热载体锅炉:(1)气相有机热载体锅炉:额定热功率>0.7MW;(2)液相有机热载体锅炉:额定热功率>4.2MW;(三)C级锅炉:1.蒸汽锅炉: P≤0.8MPa并且设计正常水位水容积>50L;2.热水锅炉: P<3.8MPa并且额定出水温度<120℃;3.有机热载体锅炉:(1) 气相有机热载体锅炉:0.1MW<额定热功率≤0.7MW;(2)液相有机热载体锅炉: 0.1MW<额定热功率≤4.2MW。

(四)D级锅炉:1.蒸汽锅炉: P≤0.8MPa并且30 L≤设计正常水位水容积≤50L;2.汽水两用锅炉(注1):P≤0.04MPa并且额定蒸发量≤0.5t/h的锅炉;3.仅用自来水加压的热水锅炉,并且额定出水温度≤95℃;4.有机热载体锅炉:(1) 气相有机热载体锅炉:额定热功率≤0.1MW;(2)液相有机热载体锅炉:额定热功率≤0.1MW。

注:其他汽水两用锅炉按照出口蒸汽参数和额定蒸发量分属以上各级锅炉。

本条为新增部分,对本规程所管辖的设备进行了详细分级并对分级进行了定义第6条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和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锅炉安全监察工作,监督本规程的执行。

职能部门,由原规程的劳动部门划归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以下章节相同。

第7条本规程的规定是锅炉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方面的基本要求。

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如果低于本规程的规定,应当以本规程为准。

锅炉及其系统还应当满足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标准对节能方面的要求。

增加了对节能要求的提法第8条境外制造在境内使用的锅炉应当符合本规程的要求,如果与本规程要求不一致,应当事先征得国家质检总局同意;境内制造在境外使用的锅炉按照合同双方约定的技术和管理要求执行。

明确了境内制造境外使用的要求——以合同要求。

第9条境内锅炉制造单位(含外商投资企业)全套引进国外技术、按照国外标准制造并且在境内使用的锅炉应当符合本规程的要求。

如果与本规程要求不一致,锅炉制造单位应当进行必要的对比和试验,经过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评审后,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

新规定境内制造企业全套引进国外技术、按国外标准制造并在境内使用的锅炉如与本规程不一致需报国家局核准。

第10条有关单位若采用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等,以及出现其他重大疑难问题,与本规程不符时,应当将有关的技术资料和方案以及所做试验的条件和数据提交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由该技术委员会评审后,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才能进行试制、试用。

由原来的省级同意报国家监察机构审批,改为直接报国家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评审后报国家局核准。

第11条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铸铁锅炉和D级锅炉的特殊要求分别按照本规程第十、十一、十二、十三章执行。

新增加有机载热体锅炉的内容、热水规程并入。

第二章材料第二章由原来的“一般要求”改为“材料”第12条锅炉使用的受压元件材料、承载构件材料及其焊接材料应当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

受压元件及其焊接材料在使用条件下应当具有足够的强度、塑性、韧性以及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取消了原规程对材料制造单位的要求,同时取消了对受压元件维修用材料的要求。

第13条锅炉受压元件以及与受压元件焊接的承载构件钢材应当是镇静钢。

锅炉受压元件用钢材室温夏比冲击吸收能量KV不低于27J;钢板的室温断后伸长率A应当不小于18%。

2新规定受压元件及其上焊接的承载构件用钢材料吸收能不低于27J,无论碳素钢还是碳锰钢。

关于材料的几个常见问题:1.长期强度性能的要求,对于工作温度超过一定值时要提供持久强度和抗蠕变性能。

因为材料工作温度超过一定值时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变性量增加,这就成为蠕变。

对于材料力学特性称为长期强度特性。

长期强度特性用持久强度和蠕变限来表示。

蠕变限是表示在一定温度下钢材达到规定的变形量的最大应力。

锅炉规范一般采用持久强度作为长期强度特性指标。

2.长期时效稳定性。

主要是指,材料在较高温度下工作,金相组织会发生变化。

主要是珠光体球化和石墨化。

珠光体球化主要是指珠光体钢在较高温度下,珠光体中的片状渗碳体有向球化发展的趋势,随着时间和温度的增加,球化趋势的速度加快,最终球化。

球化后,抗拉强度、屈服点、持久强度都会下降,而钢材的延伸性却有所上升。

石墨化,是指钢中的渗碳体(Fe3C)分解为游离碳,以石墨的形式析出,形成钢中的石墨“夹渣”。

随着石墨化的加重,钢的强度和韧性减低,最终导致产生石墨化裂纹。

产生石墨化的速度与材料的使用温度及钢中合金元素有关。

碳钢和含钼合金钢易出现石墨化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