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对在培医师管理
科室住培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2022年,在院领导、医务科和住培办的大力支持下,我科室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培养高素质医疗人才为目标,以提高住院医师临床技能和综合能力为核心,全面提升住培工作质量。
现将2022年度科室住培工作总结如下:二、科室概况我科室共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床位50张,下设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康复科等6个专业方向。
科室医护人员共40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8人,住院医师25人。
三、住培工作回顾1. 强化住培管理制度,确保培训质量(1)完善住培制度。
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完善的住培管理制度,包括住培医师职责、培训计划、考核办法等,确保住培工作的有序开展。
(2)加强住培医师管理。
对住培医师进行定期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进行培训,确保住培医师达到规定的培训要求。
(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对带教老师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确保住培医师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充分的指导。
2. 丰富住培内容,提高住培医师综合能力(1)开展临床技能培训。
组织住培医师参加临床技能培训,提高其临床操作技能,如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静脉穿刺等。
(2)加强理论知识学习。
定期组织住培医师参加理论讲座,提高其理论知识水平。
(3)开展病例讨论。
组织住培医师参与病例讨论,提高其临床思维能力。
3. 拓展住培途径,提高住培医师实践能力(1)开展轮转实习。
组织住培医师在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康复科等6个专业方向进行轮转实习,使其熟悉各个科室的临床工作。
(2)鼓励住培医师参加学术活动。
组织住培医师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讲座等,拓宽其学术视野。
(3)开展导师制。
为住培医师配备导师,指导其临床实践,提高其临床能力。
四、取得的成绩1. 完成住培医师培训任务。
2022年度,我科室共招收住培医师20人,完成住培医师培训任务。
2. 提高住培医师临床技能。
通过开展临床技能培训和病例讨论,住培医师的临床技能得到显著提高。
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制度

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管理,提高住院医师的综合素质和临床能力,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制度,规定住院医师培训的内容、要求、方式和程序。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医院内的住院医师。
第二章培训内容和要求第四条住院医师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临床知识、临床技能和医学人文素养三个方面。
第五条住院医师培训的要求如下:1.具备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诊疗能力;2.熟悉临床操作和技能,并能独立完成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任务;3.具备良好的医患沟通和协作能力,尊重病人的权益,注重医学伦理和道德;4.掌握医学研究方法,能够进行一定的临床科研或学术工作;5.具备医学教育和指导的能力,能够培养指导低年资医师。
第三章培训方式和程序第六条住院医师培训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1.班内轮转:住院医师在规定时间内轮转各个科室,接受不同科室的培训和指导;2.专科培训:住院医师可以选择其中一专科进行深入学习和培训,以提高专业能力;3.线上学习:住院医师可以通过线上学习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和培训。
第七条住院医师培训的程序如下:1.制定培训计划:医院针对每个住院医师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要求和时间安排;2.指导医师制定培训计划:每个住院医师都应有一名指导医师,指导医师负责制定住院医师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和任务,并进行定期评估;3.培训记录和评估:对住院医师的培训过程进行记录和评估,包括培训科目、培训时间和培训效果等;4.培训考核:住院医师应参加医院组织的培训考核,通过考核方可晋级或进入下一轮培训;5.培训期满评估和证书颁发:住院医师培训结束后,医院进行综合评估,并颁发培训合格证书。
第四章培训管理和监督第八条医院住院医师培训的管理和监督应当由医院人力资源部门负责。
第九条医院应当加强培训管理和评估,定期对住院医师的培训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培训计划。
第十条医院应当定期组织住院医师培训交流会和研究活动,促进医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合作。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制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制度科教部2014/10/15邵阳市中心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制度录目一、组织管理2-3二、专业基地负责人遴选条件4三、专业基地负责人审批程序4四、指导教师遴选条件5五、指导教师审批程序5六、培训招收6七、培训实施7八、考核认证8九、培训过程管理9-151邵阳市中心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制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制度一、组织管理我院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行全程管理、分级负责,充分发挥各专㈠业基地、各临床教研室的优势和作用。
医院成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领导小组,统筹管理,健全协调机制,㈡制订培训方案,编制培训计划,指导监督各专业基地做好培训与考核评估工作。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领导小组组成:长:张国华组副组长:罗赤苗员:刘小勇、黄雅莲、黄端阳、蒋德安、宁绍斌、陈毅明、邓光明、成肖玲。
领导小组下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办公室(以下简称规培办)任:邓光明主副主任:贺小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领导小组职责:㈢⒈负责全院各专业基地培训实施方案、培训内容与标准的督导与检查。
⒉负责各专业基地负责人的遴选与考核。
2邵阳市中心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制度⒊负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招生、过程考核及评估。
⒋开展培训质量、培训效果评估和相关调查研究等。
医院成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家委员会,负责各专业基地、培训学㈣员的考核、评估;负责教学评估及相关调查研究,提出教改方案。
专家委员会组成主任委员:曹国扬委员:张国华、罗赤苗、信国庆、佘长建、李化云、谭卫泽、夏日、刘国华、欧阳泽伟、王亚平、黄西林、唐会林、朱娇媛、朱胜华、贺丙华、张辉、李再清、龙永福、曾劲松。
规培办职责㈤⒈负责培训工作的日常管理与监督,制订科学、严谨的具体培训实施方案,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培训对象的职业素养培育和业务技术指导,强化全过程监管,确保医疗安全和培训质量。
⒉依照《执业医师法》相关规定,组织符合条件的培训对象参加医师资格考试,协助其办理执业注册和变更手续。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

培训结束后,由各专业基地小组制定结业应试培训计划,并上报科教科,对每位住院医师进行技能应试培训,并按照浙江省有关规定参加省毕教委统一组织的理论、技能考核。
4.2.12考核结果的认定
4.2.12.1轮转考核不合格者,将进行补考,补考不及格者延长该轮转科室的轮转时间,考核仍不及格者终止培训。
文件标题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
文件编号
QHYY-KJ-ZD-2021-013-02
适用范围
全院
制定部门/
科室
科教科
拟稿人
审核人
1目的
加强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完善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2参考文献
2.1《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浙江省卫生厅第214号2011年制订)
4.2.2.2硕士研究生阶段为医学科学学位的医学科学学位博士要接受不少于2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4.2.2.3曾在三级医院相关学科培训、工作累计满三年的硕士研究生要接受不少于1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4.2.2.4医学专业学位硕士要接受不少于2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4.2.2.5医学科学学位硕士要接受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4.4.2.3原则上采取住院医师跟随指导老师的做法,包括跟随门诊、病房、手术、会诊、值班等。
4.4.2.4严格执行查房制度,指导并督促住院医师认真管理病人、收集病史、汇报病史、书写病历。
4.4.2.5根据学科自身的特点,采取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意识地培养住院医师的表达能力、沟通交流技巧、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基本技能等。
(4)住院医师应当如实将各类工作完成情况网上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网上信息,由指导教师、科室主任逐级审核。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疗管理制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疗管理制度作为医疗机构中最为核心的人力资源,住院医师在医疗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住院医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规范化培训医疗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针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疗管理制度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首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疗管理制度应该包括师承制度的建立。
师承制度可以通过住院医师与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之间的师徒关系建立起来,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将作为住院医师的指导教师,负责指导住院医师的临床工作和学术研究。
师徒关系的建立有助于住院医师获取更为全面的培训教育,增强其专业技能和临床操作能力。
其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疗管理制度还应包括轮转制度的完善。
住院医师轮转制度是住院医师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同科室的轮转,住院医师可以全面了解并参与各种临床疾病诊治过程,提高其综合诊疗能力。
因此,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轮转制度,确保住院医师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轮转到各个科室,并根据住院医师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再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疗管理制度还应加强对住院医师的学习和考核。
医疗机构可以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明确住院医师需要学习的内容和时间,鼓励住院医师主动参与学术讲座、病例讨论会等学术活动,提高其学术水平。
同时,医疗机构还可以制定严格的考核机制,对住院医师的医疗技能和临床工作进行考核,以确保住院医师在培训过程中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此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疗管理制度还应注重医患沟通和人文关怀。
住院医师在长时间的住院期间,常常与患者和家属有更多的接触,因此,医疗机构应加强对住院医师的医患沟通和人文关怀的培训,提高住院医师的沟通能力和对患者的关注度,确保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得到更好的照顾和关怀。
最后,医疗机构还应积极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营造和谐的住院医师团队。
医疗机构可以通过组织各类团队活动、开展住院医师之间的学术交流等方式,促进住院医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协作意识,提高整体医疗服务的质量。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课件

• 1995年颁发了《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大纲》。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
为医:真心待患.专心敬业
• 1998年颁发了《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 培训合格证书颁发管理办法(试 行)》。
• 1999年颁发了《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 大纲》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 办法》,我国住院医师培训考核工作 开始逐渐走上了系统化、规范化的轨 道。
住院医师培训考核制度
• 培训时间为三年,分两个阶段进行。
• 日常考核 • 轮转考核 • 年度考核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
住院医师规范化医疗管理制度
•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 住院医师值班和交接班制度 • 医患沟通制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 认真贯彻执行首诊负责制、查房制度、病历讨论制度、会 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查对制度,严格规范病历等 文书书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
困难是办法不多
• 2007年卫生部成立了毕业后教育委员 会,制定了《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暂 行规定》,对于考核评价进行了明确 的要求。同年,又在部分省份进行了 培训基地评审,遴选出涉及34个试点 专科的1099个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基地。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
病人以命相托
• 制定了《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 《专科医师培训标准》,印发了18个 专业的《专科医师培训登记手册》。
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发展历程
• 1921年北京协和医学院首次实行并提出了 严格的“24小时住院医师负责制和总住院 医师负责制”。
• 1962年卫生部召开的部分高等医药院校师 资培养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住院医师 培养问题,拟定了住院医师培养考核试行 办法,但未能实施。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规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工作,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临床医师队伍,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常见多发疾病诊疗工作的临床医师。
第三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象为:(一)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高等院校医学类相应专业(指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中医学类和中西医结合类,下同)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二)已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并获得执业医师资格,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三)其他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含中医药管理部门,下同)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行全行业管理、分级负责,充分发挥相关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和有关单位的优势和作用。
第五条国务院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统筹管理,健全协调机制,制订培训政策,编制培训规划,指导监督各地培训工作。
第六条国务院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需要组建专家委员会或指定有关行业组织、单位负责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具体业务技术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其职责是:(一)研究提出培训专业设置建议;(二)研究提出培训内容与标准、培训基地认定标准和管理办法的方案建议;(三)对培训基地和专业基地建设、认定和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四)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收匹配机制,对培训招收工作进行区域间统筹协调;(五)对培训实施情况进行指导监督,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六)制定考核标准和要求,检查指导考核工作;(七)承担国务院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委托的其他相关工作。
第七条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组织实施和管理监督。
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制订本地实施方案和措施,编制落实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按照国家规划与标准,建设、认定和管理培训基地、专业基地,并报告国务院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予以公布;根据需要组建专家委员会或指定有关行业组织、单位负责本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具体业务技术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规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工作,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临床医师队伍,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常见多发疾病诊疗工作的临床医师.第三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象为:(一)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高等院校医学类相应专业(指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中医学类和中西医结合类,下同)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二)已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并获得执业医师资格,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三)其他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含中医药管理部门,下同)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行全行业管理、分级负责,充分发挥相关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和有关单位的优势和作用.第五条国务院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统筹管理,健全协调机制,制订培训政策,编制培训规划,指导监督各地培训工作。
第六条国务院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需要组建专家委员会或指定有关行业组织、单位负责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具体业务技术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其职责是:(一)研究提出培训专业设置建议;(二)研究提出培训内容与标准、培训基地认定标准和管理办法的方案建议;(三)对培训基地和专业基地建设、认定和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四)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收匹配机制,对培训招收工作进行区域间统筹协调;(五)对培训实施情况进行指导监督,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六)制定考核标准和要求,检查指导考核工作;(七)承担国务院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委托的其他相关工作.第七条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组织实施和管理监督。
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制订本地实施方案和措施,编制落实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按照国家规划与标准,建设、认定和管理培训基地、专业基地,并报告国务院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予以公布;根据需要组建专家委员会或指定有关行业组织、单位负责本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具体业务技术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 时间为2年。
* 科学学位博士、硕士研究生须进行临床实践能力 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和既往参加临床实践的时间,确定 其应进入的培训阶段和年限。
五、培训方法 以培养临床实践能力为重点,采取从事临床医疗实践
临床技能要求
操作名称
胃镜检查术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RCP) 结肠镜检查术
操作名称
肝穿刺活检 胃液分析及十二指肠引流 术 腹腔积液浓缩回输
培训效果的评估
1.360度考核 2.科室负责人不定期抽查住院医师的病志. 3.交班提问 4.教授查房提问, 查体考核等.
科研要求
1.英文文献抄读 2.疑难病例解读 鼓励写文章,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七、考试考核
1、内容:《专科医师培训登记手册》的内容、工作态 度、医德医风、医学法律知识、行业服务规范、相关专 业理论、临床技能、病历书写、临床思维能力、专业外 语、临床科研能力、临床教学能力。
2、方法:评分、学分积累、笔试、临床技能考核等。
3、考核类型:公共科目考核、日常考核、轮转与年度 考核
4、轮转考核、年度考核及阶段考核不合格者,培训期 限顺延一年。
文件管理
专用文件夹 轮转表 科室管理组织 科室培训计划和时间安排
住院医师的临床工作
管理病床3-5张
书写大病志和病程记录 进行培训要求的操作
参加病房值班 参加科室的重患抢救和疑难病例讨论 时间安排:3个月,包括消化内科门诊2周,
内窥镜室2周
住院医师日常管理
1.考勤: 总住院负责 2.带教:主治医师以上负责 3.考试:教学主任和教学秘书负责
肾脏内科 血液科 内分泌代谢科 神经内科 急诊科 重症监护病房 内科门诊
时间(月)
2 2 2 2 2 2 2
外科学培训:
科室
时 间(月)
普通外科 骨科 泌尿外科 心胸外科 神经外科 麻醉科 外科重症监护治疗室(SICU) 外科急诊
15(含门诊3个月) 6(含门诊1个月) 3 3 3 2 1 3
科室对在培医师的管理
工作为主的培训方式。
*相关科室轮转 *住院医师24小时负责制
六、培训内容
(一)临床实践培训内容按照普通专科培养标准细则的要 求实施。
(二)公共科目理论学习内容
1、法律、法规: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药品 管理法,医疗事故处理条理等。12学时
2、循征医学:8学时 3、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 8学时 4、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50学时
培训和医疗工作没有协调好。 落实规范化培训的方式方法欠妥.
观念转变
培养人的过程 而不是出苦力
培训是连续的过程,渗透到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
Thank You!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的实施细则
消化内科 李异玲
一、培训对象 1、具有高等院校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拟从事临床医疗工 作的人员。
2、已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要求接受培 训的人员。
3.临床研究生毕业人员须经培训基地进行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根 据考核结果和既往参加临床实践的时间,确定其应进入的培训阶 段和年限。
培训实施
基本功培训
1. 查体: 看录象 带教学老师示范
2. 病史采集: 主治医师亲自带教
培训实施
1.每周安排1次针对住院医师的教学查房,病 种不能重复.
2.每两周1次科内讲座,鼓励住院医师参加 科内讲座.
3.针对培训计划要求的操作,安排科内主治医 师以上人员进行示教.
基本病种及例数要求(要求至少100例)
病种
病种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 结肠癌 肝炎后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黄疸 急性胆道感染 炎症性肠病
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疾病(急性 胃粘膜病变、
消化性溃疡出血、食管胃底静 脉曲张破裂出血)
食管癌 功能性胃肠病 胃癌 急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 肝性脑病
慢性肝病(酒精性肝硬化、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腹腔积液
3.临床技能:掌握本学科基本诊疗技术以及本学科主要疾 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 方法、病例书写等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
4.掌握循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具备阅读和分析专业性期 刊的能力,可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文献综述或病例报道。
四、培训年限
*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时间 为3年。
出科考核
理论: 基本病种 基础理论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出科考核
实践
问病史,写大病志 初步诊断、鉴别诊断 查体 长期医嘱、临时医嘱
在培学员的自我管理
填写轮转手册 填写教学查房记录 填写疑难重症讨论本
目前存在的问题
1临床科室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认识 不足.
临床科室安排临床工作时考虑到住院医师 培训工作不足.
住院医师的轮转与安排
1. 制定轮转计划
2. 内科、外科暂不定专业,轮转结束后双向 选择定专业
内科学培训:二级学科基础培训,培训期间住院医师不 确定专业
必选的轮转科室及时间
科室
时间(月) 科室
心血管内科(含心电图)
4
呼吸内科
3
消化内科
3
感染科
2
精神科
1
风湿免疫科
2
医学影像科(含超声和医学科) 2
二、培训目标
经过培训使住院医师达到“专科医师培养标准(总则 和细则)”所要求的普通专科医师水平。
三、培训要求 1.政治思想:具有较强的职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 人际沟通能力。尊重病人的合法权益,热爱临床医学事业, 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2.专业理论: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了解相关学科的基础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