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中医馆新冠期间消毒隔离制度
经典中医馆新冠期间消毒隔离制度

经典中医馆新冠期间消毒隔离制度
新冠期间消毒隔离制度
一、分区
1、清洁区:包括医务人员的就餐室、休息室、更衣室。
此区域不允许穿污染后的工作服或隔离服进入。
2、半污染区:位于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有可能被患者血液、体液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质污染的区域。
包括医务人员的诊室、治疗室、分诊台、患者用后的物品、医疗器械、走廊等。
3、污染区:疑似患者接受诊疗的区域,包括被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过的物品和活动过的的场所。
包括治疗室、诊室及患者出入的诊室等。
二、要求
分区明确,污染区物品及人员不得直接进入清洁区,清洁区人员不得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进入污染区。
三、发现发热或疑似新冠患者,立即对患者进行就地(就诊现场)隔离,同时采取防控措施,做好个人防护,按照疑似病人的应急预案处理流程进行转送,送到发热门诊。
后进行终末消毒。
2020.2。
中医治疗室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口腔门诊感染管理制度1、诊室保持清洁卫生、通风,每天上午、下午至少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
2、诊室地面、物表、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工作结束后用含氯500mg/L的8.4消毒液进行擦拭清洁、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
每周做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3、医务人员进行诊疗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操作前必须洗手、戴口罩、帽子、手套,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戴护目镜,每次诊疗操作前、后都要进行洗手或手消毒。
医务人员戴手套操作时,每治疗一个病人应当更换一副手套并洗手或手消毒。
4、棉球、敷料等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麻醉用品打开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5、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6、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7、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一次性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8、污染、清洁、无菌物品分开存放,严禁一次性物品重复使用。
9、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垃圾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规定收集、转运,禁止与生活垃圾混放。
10、每月进行一次空气监测,消毒后细菌菌落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
中医治疗室消毒隔离管理制度1、保持物体表面及诊疗床清洁,每天治疗完成后更换床单、枕套等并对物体表面进行擦拭,如被污染应及时更换。
配有洗手设施和干手用品。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每日上午、下午至少各通风一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3、进行针灸穿刺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进行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针灸针具(毫针、耳针、头针、长圆针、梅花针、三棱针、小针刀等)做到“一人一针一用一灭菌”,火罐“一人一用一消毒”。
4、进行拔罐、刮痧、中药足浴等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必要时进行操作部位的皮肤消毒;相关器具和物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一人一用一灭菌”。
消毒隔离制度

一未堂中医馆常用器械及场地消毒要领一、常用用物消毒1.体温计用纱布擦拭一下并甩至35℃以下,放入500mg/L含氯消毒液内浸泡30min,液面要覆盖所有体温计,浸泡完毕后用清水冲洗并再放于冷开水中浸泡30min,取出干燥保存备用2. 血压计袖带应每周清洗,清洗后用0.5%84消毒液浸泡30min,清洗晾干备用。
听诊器可用乙醇擦拭消毒。
3.开口器、压舌板等用后先清洁去污,再采用高温灭菌。
本诊采用一次性压舌板,一支一袋,经伽玛灭菌.使用方便.避免交叉感染。
4.吸引器每周一次总消,呈备用状态。
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吸引管和吸引瓶,冲净晾干后备用5.开启后的消毒液(如酒精、碘伏)要记录开启的日期和时间,有效期为三天。
使用的棉球、棉签或者无菌容器的灭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不得超过24小时,6.使用的无菌钳、无菌罐,每4h更换一次,各种无菌检查治疗包有效期为一周,到期未用,重新高压蒸汽灭菌后备用。
7.急诊抢救器材应在消毒灭菌的有效期内使用,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8.治疗室、病房、厕所等的拖帕,应标识清楚,分开清洗,悬挂晾干,每周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处理。
【医生办公室、治疗室、更衣室属清洁区,拖把、抹布要用蓝色标识标记】,【洁具室、处置室属污染区,要用红色标识标记】,【诊疗室、走廊属半清洁区,用黄色标识标记】,【厕所用黑色标识标记】。
二、各诊室消毒1)诊室要保持清洁,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地面湿式清扫(用清水拖地,有明显血迹、体液污染时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湿拖地面)2)每日紫外线消毒1h,消毒后开窗通风,30min后人员方可进入,紫外线灯管每周擦拭一次3)床单位保持清洁,每天更换床单。
换下污衣被服,放于指定处,不随地乱丢,不在诊室清点。
4)医护人员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要做到一人一穴一针,针灸针具消毒:将所用的针具,分别用纱布包扎好,置于高压锅内,在15磅气压,120摄氏度高温下15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若用煮沸消毒,可将针具,用纱布包好,放入清水中进行煮沸,在水沸后煮15--20分钟,亦可达到消毒目的. 一次性针灸针,用后置于利器盒内。
诊所消毒隔离管理制度范文

诊所消毒隔离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1. 为了规范诊所的消毒隔离工作,提高医疗卫生水平,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部门的要求,制定本管理制度。
2.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诊所的消毒隔离工作。
3. 诊所消毒隔离工作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部门的要求进行,确保消毒和隔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二、消毒管理1. 消毒房间、器械和工具应当按照规定定期进行消毒,并记录消毒的时间、方法和人员。
2. 患者房间、手术室、诊疗室等医疗区域应当每天消毒一次,消毒液应当使用有效成分浓度符合国家标准。
3. 处理感染性病人的医疗废物应当进行专门的处理,确保其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4. 诊所接触高风险病人时,应当采取更加严格的消毒措施,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
5. 医疗器械和药品的消毒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对于一次性使用的器械和药品应当立即销毁。
6. 发现消毒不到位或者存在破损的器械和器材应当立即更换或修复,确保器械和器材的完好性。
7. 每月对诊所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毒检查,确保各项消毒工作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三、隔离管理1. 对于疑似或确诊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应当进行隔离,确保不传播疾病。
2. 隔离病房应当设立专门人员负责,每天检查病人的情况,确保他们的安全和健康。
3. 隔离病房内的医护人员应当穿戴防护服,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消毒,确保不传播疾病。
4. 隔离病房内的患者应当定期巡查,确保他们的饮食和生活水平,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5. 隔离病房的医疗废物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处理,确保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6. 隔离病房出现疑似传染病病例时,应当立即报告卫生部门,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确保疫情不蔓延。
四、违法行为和处理1. 对于不按照规定进行消毒和隔离的诊所,卫生部门有权责令其立即整改,并可以对其进行处罚。
2. 对于消毒和隔离工作不到位,导致病人感染或传播疾病的诊所,将追究其相关人员的责任。
3. 对于故意破坏消毒和隔离工作的人员,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并停止其从事医疗卫生工作。
中医治疗室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口腔门诊感染管理制度1、诊室保持清洁卫生、通风,每天上午、下午至少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
2、诊室地面、物表、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工作结束后用含氯500mg/L的8。
4消毒液进行擦拭清洁、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
每周做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3、医务人员进行诊疗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操作前必须洗手、戴口罩、帽子、手套,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戴护目镜,每次诊疗操作前、后都要进行洗手或手消毒.医务人员戴手套操作时,每治疗一个病人应当更换一副手套并洗手或手消毒。
4、棉球、敷料等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麻醉用品打开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5、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6、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7、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一次性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8、污染、清洁、无菌物品分开存放,严禁一次性物品重复使用。
9、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垃圾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规定收集、转运,禁止与生活垃圾混放。
10、每月进行一次空气监测,消毒后细菌菌落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
中医治疗室消毒隔离管理制度1、保持物体表面及诊疗床清洁,每天治疗完成后更换床单、枕套等并对物体表面进行擦拭,如被污染应及时更换。
配有洗手设施和干手用品。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每日上午、下午至少各通风一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3、进行针灸穿刺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进行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针灸针具(毫针、耳针、头针、长圆针、梅花针、三棱针、小针刀等)做到“一人一针一用一灭菌",火罐“一人一用一消毒”。
4、进行拔罐、刮痧、中药足浴等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必要时进行操作部位的皮肤消毒;相关器具和物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一人一用一灭菌”.5、一次性针灸针具、中药足浴一次性塑料袋连同足浴液严禁重复使用,一次性针灸针具用后按损伤性医疗废物处理;可重复使用的针灸针具及拔罐、刮痧、中药足浴器具、物品使用后按规定分别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
诊所消毒隔离管理制度范文

诊所消毒隔离管理制度范文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诊所消毒隔离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本医疗机构制定了以下消毒隔离管理制度,以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一、消毒隔离管理的基本原则1. 科学性:根据病原体的不同特点和传播途径,采用相应的消毒方法和隔离措施。
2. 全面性:对临床医疗、诊疗设备、环境等全面消毒,并对病原患者、疑似患者进行隔离管理。
3. 规范性:制定明确的消毒隔离管理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每一步都按规定执行。
4. 安全性:医护人员必须全面掌握消毒隔离相关知识,保障自身和患者的安全。
5. 持续性:消毒隔离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每天不断实施和监控,确保效果。
二、消毒隔离管理的流程1. 诊疗区域的消毒(1)每日清洁:每日对诊疗区域进行清洁,包括地面、墙面、桌椅等设施的清洁消毒。
(2)定时消毒:对临床医疗设备、器具进行定时消毒,确保无菌操作。
(3)特殊消毒:针对传染性疾病或疫情期间,对病房、手术室、急救室等区域进行特殊消毒处理。
2. 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1)佩戴口罩: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佩戴口罩,避免呼吸道传播。
(2)穿戴手套: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时必须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病原体。
(3)洗手消毒:医护人员工作前后必须进行手部消毒,杜绝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3. 病原患者和疑似患者的隔离管理(1)单间隔离:对病原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单间隔离,确保不传播给其他患者。
(2)定期消毒:对隔离的病房、床铺、餐具等进行定期消毒,排除病原体传播风险。
(3)医护人员防护:医护人员在与病原患者和疑似患者接触时必须做好个人防护,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
4. 医疗废物的处理(1)分类收集:医疗废物必须按病原性分类收集,确保不交叉感染。
(2)定期清理:医疗废物必须定期清理并送往指定的处理单位,杜绝病原体传播风险。
(3)严格管理:医疗废物的处理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执行,确保无害化处理。
5. 员工的健康监测(1)体温检测:医护人员每日上班前必须进行体温检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诊所消毒隔离工作制度

诊所消毒隔离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提高诊所医疗质量,预防医院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部门规定,诊所消毒隔离工作制度制定如下。
二、工作内容1. 消毒工作:诊所所有医疗用具、设备、器械、床单、被褥等应定期进行消毒清洁,确保无菌无毒。
消毒液的配制、更换工作应符合相关规定,确保消毒效果。
2. 隔离工作:对于疑似传染病或已确诊患者,应有专门的隔离室进行隔离,并配备相应的防护设备和医护人员,保障其他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3. 废弃物处理:诊所废弃物应按照卫生部门规定进行分类、包装和处理,确保废弃物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4. 定期检查:诊所应定期组织专业机构对设备、用具、环境等进行检查,确保各项消毒隔离工作符合卫生标准。
5. 培训教育:诊所应定期组织相关医护人员进行消毒隔离工作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防范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6. 应急预案:诊所应建立完善的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对于突发传染病事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和控制,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7. 备案备查:诊所应将消毒隔离工作的相关记录和档案保存完整,并按要求备案备查,做到随时可查,确保工作的透明和规范。
三、工作流程1. 消毒工作流程:(1)定期消毒:每天对诊所的医疗用具、设备、器械、床单、被褥等进行定期消毒清洁,确保无菌无毒。
(2)消毒液配制:消毒液应按照规定的配比进行配制,确保消毒效果。
配制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按要求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3)消毒方式:消毒应采取合适的消毒方式,包括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等,确保对各种病原体的有效灭活。
2. 隔离工作流程:(1)疑似患者诊疗流程:对于疑似传染病患者,应迅速隔离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其他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2)隔离室管理:隔离室应设有专门的医护人员负责管理,配备充足的防护设备和消毒工具,确保病房环境的清洁和无菌。
3. 废弃物处理流程:(1)分类收集:诊所废弃物应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进行分类收集,包装整理,确保废弃物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中医治疗室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口腔门诊感染管理制度1、诊室保持清洁卫生、通风,每天上午、下午至少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
2、诊室地面、物表、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工作结束后用含氯500mg/L的8.4消毒液进行擦拭清洁、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
每周做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3、医务人员进行诊疗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操作前必须洗手、戴口罩、帽子、手套,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戴护目镜,每次诊疗操作前、后都要进行洗手或手消毒.医务人员戴手套操作时,每治疗一个病人应当更换一副手套并洗手或手消毒。
4、棉球、敷料等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麻醉用品打开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5、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6、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7、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一次性用品不得重复使用.8、污染、清洁、无菌物品分开存放,严禁一次性物品重复使用.9、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垃圾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规定收集、转运,禁止与生活垃圾混放.10、每月进行一次空气监测,消毒后细菌菌落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
中医治疗室消毒隔离管理制度1、保持物体表面及诊疗床清洁,每天治疗完成后更换床单、枕套等并对物体表面进行擦拭,如被污染应及时更换.配有洗手设施和干手用品.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每日上午、下午至少各通风一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3、进行针灸穿刺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进行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针灸针具(毫针、耳针、头针、长圆针、梅花针、三棱针、小针刀等)做到“一人一针一用一灭菌”,火罐“一人一用一消毒"。
4、进行拔罐、刮痧、中药足浴等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必要时进行操作部位的皮肤消毒;相关器具和物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一人一用一灭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冠期间消毒隔离制度
一、分区
1、清洁区:包括医务人员的就餐室、休息室、更衣室。
此区域不允许穿污染后的工作服或隔离服进入。
2、半污染区:位于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有可能被患者血液、体液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质污染的区域。
包括医务人员的诊室、治疗室、分诊台、患者用后的物品、医疗器械、走廊等。
3、污染区:疑似患者接受诊疗的区域,包括被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过的物品和活动过的的场所。
包括治疗室、诊室及患者出入的诊室等。
二、要求
分区明确,污染区物品及人员不得直接进入清洁区,清洁区人员不得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进入污染区。
三、发现发热或疑似新冠患者,立即对患者进行就地(就诊现场)隔离,同时采取防控措施,做好个人防护,按照疑似病人的应急预案处理流程进行转送,送到发热门诊。
后进行终末消毒。
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