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单独或混合用药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的比较

合集下载

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及其复合液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及其复合液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舒芬太尼是人工合成的阿片类药物,是芬太尼的衍生物,有起效快、镇痛作用强、持续时间长的特点[1]。

本研究对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及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进行对照比较,观察3组的临床应用效果。

1对象与方法1.1分组选择22~30岁、身高155~175cm、体重55~ 80kg、ASAI~II级,足月头位单胎,无椎管内麻醉禁忌症,无明显产科病理因素,拟行阴道分娩的初产妇60例。

分娩镇痛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随机分3组,每组20例,分别为3ug舒芬太尼组(S3组)、3mg罗哌卡因组(R3组)、3ug舒芬太尼复合3mg罗哌卡因组(S3R3组)。

1.2方法各组均采用蛛网膜下腔给药后硬膜外腔留管产妇自控镇痛(CSE+PCA),在产妇宫口开2~ 3cm时行L2~3硬腰联合穿刺,成功后给各组镇痛剂量药物(各组药物均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ml),然后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5cm,取平卧位,硬膜外接光达生命卫士323镇痛泵。

当产妇VAS≥3分时开始硬膜外腔给药,各组的硬膜外腔用药均为0.1%罗哌卡因+0.2ug/mL的舒芬太尼,负荷量5ml,维持量5~7ml/h,PCA3~4ml,锁定时间30min。

宫口开大约9cm时停药。

蛛网膜下腔注射药物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051101),罗哌卡因(AstraZeneca生产,批号GL1181)。

镇痛开始常规开放静脉静滴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00ml/h,并鼻导管吸氧2l/min。

1.3观察记录指标及标准①连续监测产妇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和宫腔压力、胎儿心率;②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③观察镇痛起效时间;④观察蛛网膜下腔给药后10、15、30、60、90、120、180min时的VAS 评分、镇痛作用维持时间(从蛛网膜下腔给药后至产妇VAS≥3分需追加硬膜外给药的时间)、镇痛满意度(VAS评分:0~3分为满意,4~5分为基本满意,6~ 10分为不满意)、改良Bromage评分(0分为双下肢活动自如;1分为双下肢活动自如,但有麻木感,2分为只能曲膝和双脚,3分为只能活动双脚,4分为双下肢不能活动);⑤观察各组产程时间(活跃期、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出血量、新生儿评分、缩宫素使用情况、分娩方式;⑥观察副作用(瘙痒、胎心异常改变、恶心呕吐、低血压、呼吸抑制等)。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

病率正在不 断上升 , 引起疾病 的主要原 因为胆 汁回流造成 胃黏 膜 出现水肿 、 溃烂及充 血 等临床 病症 , 很 多患者 在完 成胆囊 切 除手术后 引起 的胆囊功 能紊乱 。对 于胆汁反 流性 胃炎 的治 疗, 首先需要保护 胃黏膜 、 中和胆汁 的酸碱 度 , 并 调理肠 胃功能
[ 5 ] 郭 伟强 , 姚 萍.原 发 性 胆 汁反 流 性 胃炎 的发 病 机 制及 相关 因 素[ J ] .中国全科医学 , 2 0 1 2 , 1 2 ( 5 ): 5 l 1 . ( 收稿 日期 : 2 0 1 4—1 2—1 3 )
可以有效抵御 胃肠疾病 的致病 因子 J 。本研 究显示 , 雷 贝拉 唑
观察 的各 时点指标 , A、 B两组显著 高于 c组 ( P< 0 . 0 5 ) 。与 C组相比 , 恶心、 呕吐发 生率增加显著 ( A组 1 2例 , B组
5例 , C 组 0例 , P< 0 . 0 5 ) 。 结论 5 . 0 D g 舒芬太尼复合 5 m g罗哌 卡 因腰 麻 分娩 镇 痛 安 全 有 效 。
0 . 1 2 5 % 罗 哌 卡 因 +0 . 5 m l 舒芬 太尼 , P C A剂量每次 3 m l , 持续剂量 5 m l / h , 锁定 时 间 1 0 a r i n , 宫 口开 全 后 关 闭镇 痛 泵 。
应” 。现将我 院 2 0 1 3年 5月至 2 0 1 4年 1月实行腰硬联合麻
医学周刊 , 2 0 0 9, 4 4 ( 1 4 ) : 1 3 1 7 . [ 2 ] 郭伟强, 姚 萍. 原 发性 胆 汁 反 流性 胃炎 的 发病 机 制 及 相关 因
等 。根据相关研 究结果表明 , 雷 贝拉 唑及铝碳 酸镁在 临床治疗

产程潜伏期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混合舒芬太尼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的效果

产程潜伏期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混合舒芬太尼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的效果

基 金 项 目 : 都 医 学 发 展 科研 基金 资 助 项 目 (0 532 ) 首 20—0 6 作 者 单 位 :006 首 都 医科 大 学 附 属 北 京 妇 产 医 院 麻 醉 科 102 通 信 作 者 : 铭 军 ( — a : ae522 13 CB) 徐 Em l s k6 02 @ 6 .O ln
p l l C A可 产 生 安 全 、 效 地 分 娩 镇 痛 。 tm E g P 有
【 关键词 】 舒芬太尼 ; 酰胺类 ; 注射 , 脊髓 ; 镇痛 , 产科 ; 镇痛 , 病人 控制 ; 镇痛 , 硬膜 外
Efe t fs ba a h i u e a la d e d a f cs o u r c no d s f ntni n piur lPCA t r pi c i d u e a lfr lbo nag sa i wih o va ane a n s f ntni o a r a le i n
c ria itt n o 0.— , a)a d go pA e evd lbraag s n at e p ae( tcria dltt no evc dl ai f 52 5c n ru rcie a o n ei i c v h s a e c i ai f l a o l a i v l a o
ijce nr t e a y.T e e iu a CA ouin c nan d a mitr f0. n e td itah c l h pd rlP s lt o tie xu e o 1% r pv c ie a d s fna l0. t/ o o ia an n ue tnl 5p g m1. T e h PCEA ump s e u wih b l s d s a d 1 一 n o k u itr a wih u b c g o n p Wa s t p t a 5 ml ou o e n a 0 mi lc o t n e l to t a k r u d v if so Th n e st fp i se au td u i nu in. e itn iy o an wa v ae sng VAS so e,a d te moo u cin wa se sd usn df d l c r n h trf n to sa s se ig mo ie i

罗哌卡因复合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对分娩镇痛效果比较论文

罗哌卡因复合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对分娩镇痛效果比较论文

罗哌卡因复合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对分娩镇痛的效果比较【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罗哌卡因复合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对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研究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进行分娩镇痛的产妇,选取120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i组采用0.1%罗哌卡因复合0.2ug/ml舒芬太尼,ⅱ组采用0.1%罗哌卡因复合0.4ug/ml舒芬太尼,ⅲ组给予0.1%罗哌卡因复合0.6ug/ml舒芬太尼,观察对比三组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ⅱ组和ⅲ组产妇的镇痛效果高于i组产妇,p<0.05;i组镇痛起效时间较长,与其他两组比较,p<0.05;ⅲ组产妇缩宫素使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等高于i组与ⅱ组,p<0.05。

结论采用0.4ug/ml舒芬太尼复合0.1%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较好,能够保证产妇镇痛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关键词】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分娩镇痛分娩疼痛在疼痛中属于十级痛,很多产妇在临产前,因恐惧分娩疼痛而异常紧张和焦虑,对母婴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也是成为我国高剖宫产率的原因之一。

在临床上实施分娩镇痛,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对新生儿和产妇是非常有益的。

采用罗哌卡因复合不同浓度舒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镇痛,是临床应用比较多的分娩镇痛法。

舒芬太尼是芬太尼的衍生物,经临床检验,与芬太尼相比,它的镇痛作用更强,脂溶性更高,不良反应更少。

罗哌卡因具有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分离的特点,联合舒芬太尼,可以有效镇痛,对产程、下肢肌力、分娩方式没有不良影响,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分娩镇痛的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最大的41岁。

最小的21岁,平均年龄为29.2岁;全部为单胎头位妊娠;体重最重的87kg,最轻的65kg,平均体重72.3kg;初产妇为105例,经产妇为15例;孕龄最长为41+3周,最短为38+5周,平均为40+2周;经产前检查,排除凝血异常,无椎管内麻醉禁忌症;无精神系统疾病;无心脏、肺、肾脏及其它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

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分娩镇痛的比较观察

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分娩镇痛的比较观察

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分娩镇痛的比较观察摘要】目的比较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腔分娩镇痛对产程与分娩方式的影响。

方法选择初产妇105例,随机分为两组。

A组:0.1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25 ug/ml(n=35),B组:0.15%布比卡因+舒芬太尼0.25 ug/ml(n=35),C组为正常分娩未接受镇痛的35例为对照组。

结果 A组与B组镇痛效果相比无显著性差异;3组间的产程无显著性差异;器械助产率和剖宫产率A组明显低于B组和对照组(P<0.01);新生儿Apgar评分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硬膜外腔低浓度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辅以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都能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对产程进展和新生儿无明显影响。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使用者,其器械助产率和剖宫产率最低是较可取的分娩镇痛方法。

【关键词】罗哌卡因布比卡因舒芬太尼分娩镇痛【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ropivacaine and bupivacaine epidural sufentanil labor analgesia on labor and the impact of delivery mode. Methods 105 cases of primipar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 Ropivacaine 0.15% + sufentanil 0. 25 ug / ml (n = 35), B group: 0.15% bupivacaine + sufentanil 0.25 ug / ml (n = 35), C group did not receive the normal delivery of the 35 cases of analgesic for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sults of A group and B group compared to the analgesic effect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3 groups of the birth process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equipment and cesarean birth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rate of A group B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0. 01); neonatal Apgar score among the 3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s Low concentrations of epidural ropivacaine and bupivacaine with small-dose sufentanil for labor analgesia, can achieve a satisfactory analgesic effect on the progress of labor and the newborn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Ropivacaine combined with sufentanil users, their equipment and cesarean birth rate is the lowest rate of the preferred method of labor analgesia. 【Key Words】 Ropivacaine Bupivacaine Sufentanil Labor analgesia罗哌卡因属新型酰胺类局麻药,与布比卡因有相似的结构,但麻醉效能稍弱[1]。

鞘内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与芬太尼或单独用于脐下手术镇痛效果的对比

鞘内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与芬太尼或单独用于脐下手术镇痛效果的对比
术 还 鲜 见 报 道 。 研 究 的 目 的是 对 比观 察 鞘 内罗 哌 卡 因 复 合 本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或单独用于脐下手 术的镇痛效果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i 一 般 资料 . 随 机 选 取 6 例 AS I~ Ⅱ级 , 龄 2 ~ 6 岁 在 腰 麻 下 O A 年 0 O
吐 和 皮 肤 瘙 痒 和 尿 潴 留情 况 。 录 有 效 镇 痛持 续 时 间 和要 求 记
效快 和麻 醉效 果 确 切 , 点 是 作 用 时 间 受 限 和 缺 乏 长 时 间 术 缺 后 镇 痛 。 近 报 道 脂 溶 性 高 的舒 芬 太 尼 单 独 或 复 合 罗 哌 卡 因 最 用 于 分 娩 镇 痛 [ , 鞘 内舒 芬 太 尼 复 合 罗 哌 卡 因 用 于 脐 下 手 1但 ]
2 期 脐 下 手 术 患 者 , 随 机 双 盲 方 式 分 成 三 组 : 芬 太 尼 以 舒
组( S组 ) 鞘 内 注 射 液 I rg罗 哌 卡 因 和 5 g舒 芬 太 尼 , 共 , 5 a / i 总
35 . mL; 太 尼 组 ( 组 ) 鞘 内 注 射 液 1rg罗 哌 卡 因 和 2 芬 F , 5 a 5g 芬太尼, 共 35 总 . mL; 哌 卡 因 组 ( 组 ) 鞘 内 注 射 液 1mg 罗 R : 5
9mmHg 给 予 麻 黄 素 和容 量 治 疗 。 录术 中低 血 压 、 心 和 0 , 记 恶 呕 吐 、 颤 、 睡 、 吸 抑 制 , 痛 不 全 和 皮 肤 瘙 痒 等 副 作 用 寒 瞌 呼 镇 及 相 应 治 疗 , 及 手 术 时 间 。 醉 1 0 n后 , 据 C mp e 以 麻 2 mi 根 a bl l 评 分 评 估 患 者 镇 静程 度 。 据 改 良 B o g 根 rmae标 尺评 估 残 留 运 动 阻 滞 情 况 。术 后 第 一 天 , 访 患 者 的 头 痛 、 痛 、 心 、 随 背 恶 呕

罗哌卡因与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效果对比

罗哌卡因与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效果对比

( 2 6 . 0  ̄ 1 . 0 ) 岁, 孕周 3 8 — 4 2周 , 平均( 4 0 . 1  ̄ 0 . 3 ) 周, 初
产妇 3 3 例, 经产妇 7 例。两组年龄 、 孕周及既往生 产 情况 等差 异无 统计 学 意义 ( 尸 > 0 . 0 5 ) 。 1 . 2 方 法 :所 有 人 组者 进 入 产 房后 均 开放 静 脉 通 道 并行 持 续心 电监 护 , 穿 刺前 麻 醉 医师 了解 患者 凝 血 功 能及 血小 板计 数 ,穿 刺 时将 患者 取侧 卧 位 , 选 择腰 2 ~ 腰3 椎 间 隙行硬 膜外 穿刺 , 针尖 斜 口朝 头端 置管约 4 ~ 5 c m, 负压 回抽 , 排除导管进入蛛 网膜下 腔及血管后 , 妥善 固定 , 并连接硬膜外给药接头 , 随 后 对照 组 给予 0 . 7 5%罗 哌 卡 因 1 0 mL , 观察 组 给 予 0 . 5 %罗哌卡因 1 0 m L , 联合 0 . 5 u g / m L 舒芬太尼 1 0
制等严重 生命体征 变化情况 , 观察组发 0 5 ) 。 结论 罗哌卡 因复 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 镇痛 , 相对 于单纯 罗哌卡 因硬膜 外分娩镇 痛 , 能有效 的减 少加 快起 效时间 , 延 长药物 维持 时间, 减 少干
1 . 1 一般 资料 : 选择 2 0 1 4年 1 月至 2 0 1 5年 1 2月 本院收治的 自然分娩要求行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
择 2 0 1 4年 1 月至 2 0 1 5年 1 2月本院收治的 自然分娩要 求行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 8 O例 , 按 照数 字随机 法分为两组 , 各4 O例 , 对照组给 予 0 . 7 5 %罗哌 卡因 , 观察组给予 0 . 5 %罗哌卡 因联合舒 芬太尼 , 比较 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 于 3分起效 时间及镇 痛

单纯罗哌卡因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比较

单纯罗哌卡因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比较

2019 年第 6 卷第 104 期2019 Vol.6 No.10459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单纯罗哌卡因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比较戴卫斌(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400)【摘要】目的 于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中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和单纯罗哌卡因的镇痛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 选2018年3月~2019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患者(100例)开展研究,双盲法分为乙组同甲组,各50例。

乙组单纯罗哌卡因进行麻醉,甲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对比两组的NRS 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甲组第一产程NRS 评分小于乙组(P <0.05)。

两组的第二产程NRS 评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统计学差异都不明显(P >0.05)。

结论 同单纯罗哌卡因进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相比,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可显著减轻在第一产程的疼痛程度,且并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出现的风险。

【关键词】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单纯罗哌卡因;效果【中图分类号】R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104.59.01因为分娩时孕产妇存在比较强烈的痛感,而导致其出现焦虑、恐惧、不安等心理,且对产妇产程的进展还可能存在一定的影响,还会相应的增加剖宫产的概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提出分娩镇痛概念,且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1]。

对于硬脊膜外腔阻滞来说,属于临床比较常用且效果确切的一种分娩镇痛方法,镇痛作用比较强,且并不会影响新生儿的健康。

而且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中,产妇的意识清晰,可参与分娩,提高产妇参与感。

本课题随机抽选100例孕产妇进行分组研究,一组单纯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另外一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比镇痛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2018年3月~2019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患者(100例)开展研究,双盲法分为乙组同甲组,各50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方药学2018年第15卷第8期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单独或混合用药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的比较李莉(鹤壁煤业集团总医院内镜中心手术室鹤壁458000)摘要:目的:分析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单独后联合用药在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应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

方法:选择97例要求分娩镇痛孕妇,采用随机数表将孕妇分为A组(32例)、B组(32例)、C组(33例),分别采用罗哌卡因麻醉、舒芬太尼麻醉、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麻醉,比较三组镇痛效果、镇痛30min内宫缩间隔时间和持续时间、瘙痒发生率。

结果:三组新生儿出生后的Apgar评分均超过7分;在用药5min、10min B组和C组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都高于A组,P<0.05,B组、C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A组在镇痛30min内的宫缩间隔时间和持续时间延长,P<0.05,B组的瘙痒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

结论:在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分娩镇痛中应用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联合的效果优于二者单独应用。

关键词: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分娩镇痛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351(2018)08-0088-02分娩镇痛是在分娩时尽可能减少产妇的痛感,以降低宫缩、产程和产力对胎儿的影响,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是一种有效的维持脊椎麻醉和镇痛的方法,具有麻醉效果好、麻醉药物用量小等优点,是一种临床常用的分娩镇痛方式[1]。

在本次的研究中笔者将探究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这两种药物在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分娩镇痛中单独应用与联合应用的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12月在我院分娩要求自愿镇痛的初产妇97例,均为足月、单胎、头位胎心正常初产妇,对于本次研究均知情,本研究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标准。

产妇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9.0±4.5)岁,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38.5±0.5)周,体质量指数18.2~24.2kg/m2,平均(21.0±0.8)kg/ m2。

随机分为A组(32例)、B组(32例)和C组(33例),三组分别应用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及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麻醉。

三组的年龄、孕周等资料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三组均采用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取左侧卧位,以L3-4穿刺进针,穿刺成功(判定标准:若抽得血液鲜红,表明穿刺成功。

)后向头侧置入25G微导管3cm左右,固定后给药,A组应用罗哌卡因,首剂量为0.6mg/mL,连接镇痛泵,以0.2mg/mL 持续泵入,B组使用舒芬太尼,首剂量为1.6μg/mL,连接镇痛泵后以0.2μg/mL持续输注,C组联合舒芬太尼和罗哌卡因,首剂量以0.3mg/mL罗哌卡因+0.8μg/mL舒芬太尼混合注入,连接镇痛泵后以0.1mg/mL罗哌卡因+0.1μg/mL舒芬太尼泵入。

三组参数设置相同,背景输注剂量5mL/h,锁定时间15min,PCA5mL,在首剂量注入30min后连接镇痛泵,产后2h停药。

1.3观察指标:观察三组的镇痛情况,主要比较镇痛前、首剂量注入后5min、10min和30min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共0~10分,≤3分为镇痛满意,4~6分为基本满意,7~10分为镇痛不满意)[2],并观察镇痛前、镇痛30min内,镇痛30~60min,镇痛90~120min等时间段平均宫缩间隔时间和持续时间,对比三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并记录三组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数据的处理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以(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为t检验,以率(%)描述计数资料,数据比较为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三组首剂量注入前后的VAS评分比较:镇痛前及首剂量注入30min时三组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首剂量注入5min和10min后B组和C组的VAS评分高于A组,P<0.05,B组、C组在注入首剂量5min、10min后的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三组首剂量注入前后的VAS评分比较注:与①、②比较,t③=9.592、t⑤=9.273、t④=11.962、t⑥=10.525,P<0.05。

2.2三组不同时间的宫缩间隔时间和持续时间比较:镇痛前、镇痛30~60min、镇痛60~90min三组宫缩间隔、宫缩持续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镇痛0~30min时B、C两组宫缩间隔时间短于A 组,宫缩持续时间长于A组,P<0.05,详见表2。

表2各时间段宫缩间隔时间和持续时间比较注:与①比较②③t=9.137、9.397,P<0.05,与③比较,⑤⑥t=3.088、2.470,P<0.05。

2.3三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三组新生儿在出生后1min、5min和10min的Apgar评分均>7分;A组术后未发生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B组和C组各有1例出现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3.1%、3.0%,三组瘙痒差异不显著(Z=0.018)P>0.05,B组有22例出现皮肤瘙痒,发生率为68.6%,C组有8例发生瘙痒,发生率为24.2%,三组瘙痒发生率差异显著,B组高于C组,(Z=102.010)P<0.05。

3讨论罗哌卡因是一种长效的酰胺类局麻药物,常用于分娩镇痛、区域性局麻、硬膜外术后,在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分娩镇痛中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但是该药物可对宫缩产生影响,延长产程;舒芬太尼为阿片类受体激动剂,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不释放组胺、对心血管功能影响小的特点,经蛛网膜下腔导管连续输注,对于子宫内脏神经和运动神经无阻滞作用,但是用药后的瘙痒、恶心呕吐等不量反应多[3]。

经循证医学证明,通过应用局麻药物复合低浓度的阿片类药物可减少麻醉药物对母胎的影响,因此理论上若将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联合应用可减少单一麻醉药物的用量,在保证镇痛效果的前提下,减轻对母胎的影响[4]。

在本次的研究结果中在用药5~10min后A组的VAS评分组别例数镇痛前注入5min注入10min注入30min A组B组C组3232339.5±0.39.6±0.49.5±0.43.5±1.2①6.5±1.3③6.4±1.3⑤0.8±0.2②4.0±1.5④3.8±1.6⑥2.5±0.62.6±1.22.6±1.3组别指标镇痛前镇痛30min内镇痛30~60min镇痛90~120min A组B组C组A组B组C组宫缩间隔时间(min)宫缩持续时间(s)4.7±0.94.5±1.04.4±0.820±822±713±713.5±5.0①5.2±1.2②5.0±1.1③18±6④23±7⑤22±7⑥5.1±0.95.0±1.05.1±1.026±525±725±64.8±0.84.8±0.74.7±0.925±624±724±888北方药学2018年第15卷第8期奥硝唑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90例临床观察王国青(河南省邓州市妇幼保健院邓州474100)摘要:目的:探讨奥硝唑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河南省邓州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单用奥硝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硝唑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时间、临床效果及复发率。

结果:观察组宫颈举痛缓解时间、小腹坠痛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总有效率(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84.44%),P<0.05。

观察组的复发率(11.11%)显著低于对照组(28.89%),P<0.05。

结论:采用奥硝唑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能提高临床效果,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奥硝唑盐酸左氧氟沙星慢性盆腔炎中图分类号:R711.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351(2018)08-0089-02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盆腔周围结缔组织、腹膜、内生殖器官发生的慢性炎症,常为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在体质较差的情况下,急性盆腔炎的病程可迁延及反复发作,造成慢性盆腔炎。

该病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大、紊乱、白带增多、腰部酸痛、下腹坠胀、活动受限、子宫多后位,严重者可造成不孕。

严重降低女性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奥硝唑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以期为慢性盆腔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河南省邓州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在其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1.18±4.42)岁;病史1~8年,平均病史(3.86±1.92)年;有怀孕史38例,无怀孕史7例。

观察组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1.20±4.39)岁;病史1~8年,平均病史(3.84±1.91)年;有怀孕史37例,无怀孕史8例。

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年龄、病史、孕史等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可比。

诊断标准:参考《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版)关于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下腹坠胀、腰骶酸痛、白带增多、输卵管阻塞、月经紊乱等,妇科检查结果显示病变区域有宫颈举痛感、压痛感,B超结果显示存在盆腔积液。

排除伴有血液病或传染性疾病者,排除伴有精神障碍疾病者,排除伴有严重肝肾疾病者,排除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

1.2方法:对照组单用奥硝唑治疗,奥硝唑(山西普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104)0.5g加至250mL5%葡萄糖注射液静滴,1次/d,治疗周期为7~14d。

观察组采取奥硝唑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324)治疗,奥硝唑的用法用量与对照组一致。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滴,2次/d,治疗周期为7~14d。

治疗期间叮嘱患者注意保持外阴清洁,禁止性交。

治疗结束后,行B超检查、妇科检查及理化检查;两组患者治疗周期无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