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高一化学试卷分析
高一化学试卷分析

高一化学试卷分析此次试题难易得当,属于中等偏上水平。
知识点全、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
试卷从内容到形式比较新颖。
一;试卷分析全卷分值为100分,共分四个大题,选择题(48分)、填空题(30分)、实验探究题(14分)、计算题(8分)等题型,突出考查学生综合探究问题的能力。
试卷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全卷试题易、中、难比例为7:2:1。
此次考试具体成绩如下:最高分:92分最低分:12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55.32 35.563.7二:答卷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
表现在对化学式的意义表述不清;对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对物质的分类混淆不清,如8题及化学计算题显示学生计算能力非常薄弱,不会书写化学反应的表达式如2题、4题等等。
2、实验基本技能差。
不会组合正确的实验装置和排列合适的实验操作顺序等。
3、能力与方法问题。
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化学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
表现在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如实验题。
4、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
表现在不能根据所设计的问题情境,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6题5、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
表现在不能用精练的、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具体的反应现象,或对反应现象叙述不清;回答问题不能抓住重点问题去阐述,不能答出关键点。
如实验题。
6、计算能力薄弱。
表现在根据物质的量的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算不准,相关的量找不准,计算得数不准。
三:以后从以下几方面改正;1、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教学还应加强从答卷情况上看,基础知识部分很多同学还存在着对知识点掌握不全面、不准确的情况,在各道题上都有表现。
化学用语的描述、实验过程的设计、特别是化学用语这部分内容,从总体上看学生掌握的情况最不好,不仅成绩低的学生失分,甚至高分段的学生在这部分也有失分。
2、审题能力有待提高好象每次做试卷分析在说完基础知识方面的问题后,都要强调一下审题,本次考试也不例外。
高一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本次高一化学期末考试范围为必修一第一章至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
通过分析该试卷,我认为这四章内容分别分配的分值为:选择题部分第一章18分,第二章10分,第三章14分,第四章8分。
填空题部分:第一章12分,第二章4分,第三章10分,第四章4分。
实验题12分主要以第三章内容为背景。
计算题8分,分别为第三章和第二章内容的计算。
具体分析:一、选择题第一章:选择题第1、6、11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选择题第2、21题考查离子检验和物质检验;第12题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5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的应用计算;24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
第二章:选择题第3题考查电解质及导电问题;选择题第5题考查氧化还原知识应用,17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16考查离子共存问题。
第三章:选择题第7题考查金属钠的性质;选择题第10题考查亚铁离子的检验问题;选择题第18题考查碳酸钠和碳酸钠性质的比较;实验题第19题考查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题第20题考查铁与铁离子的计算;23题考查基于金属与酸反应后加碱的技巧计算;25题考查有关图像的计算。
第四章:选择题第8题考查次氯酸盐和二氧化硅的用途;选择题第9题考查氯水的性质;14题考查硅的性质;22题考查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二、填空题第一章:26题考查实验仪器名称,实验基本操作,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和误差分析;28题(5)考查实验装置的选择。
第二章:27题(3)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第三章:27题(1)(2)28题(1)(3)考查方程式的书写,铁离子的检验和碳酸氢钠的用途。
第四章:28(2)27(4)考查二氧化硅和碱的反应及氯离子的检验。
实验题12分主要以第三章内容为背景。
计算题8分,分别为第三章和第二章内容的计算。
通过分析,个人认为本试卷基本按照BEST合作体期末联考双向细目表给出的知识点出题,整套卷的总体难度较适中,但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具体如下:1、第一章内容考查分值过高。
【优质】高一化学试卷分析-word范文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高一化学试卷分析篇一:高一化学试卷分析高一化学试卷分析徐双泉一、试卷总体评价试卷有一定的区分度,试卷总体难度稍偏难,抽样分析难度系数在0.6左右。
试卷能结合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偏重于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实验运用的考查,较好体现在新课标的三维能力考查的要求。
但试卷中基础偏易题相对较少,试卷适合对将来选修化学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不太适合将来不选修化学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的培养。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得分率较低的题目:试卷中第二大题得分率0.37,第五大题得分率0.42,得分率相对较低。
另外第一大题中4、5、8,第二大题中14、15、16、20,第三大题中21(Ⅱ),22题(3)、(4),第四大题25小题,第五大题26题都是得分较低的题目。
学生答题主要错误:1、概念理解不透,学习方法停留在接收知识的层次上。
如4小题,大多学生选的是B、溶液,对分散系中胶体实质掌握不牢。
14小题,四种基本反应相互关系理解不清。
2、审题不细心,答题不严密。
如第8小题,对“浓度”没有能注意,24小题Ⅱ(1)忽略电子转移和方向的表示,22题(4)忽视“灼烧”两字,出现了A、试管的错误答案。
3、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知识运用能力不强。
如20题,不能判断酸和金属的过量,21题Ⅱ,离子方程的书写,22题(3)溴在不同溶剂中的颜色。
23题,物质的量的有关换算。
26题,对反应(来自:WWw. : 高一化学试卷分析 )的过程不能完全理解,造成无法计算。
三、教学反思与建议、1、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由知识传授变为学习方法的传授。
对概念的分析产生要分析到位,课堂上要多引导学生分析,少包办对概念的讲授;对重点知识如离子方程式、物质的量相互换算,课堂上要以练代讲。
本次考查中反馈出很多学生的“双基”功夫较差,教师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教师要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板书、语言是否就一定是很规范的?规范性的表达只有依靠规范性的训练才能达到目的。
高一化学试卷分析

试卷分析一、试题评价本次化学试题,紧扣教材,侧重基础,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化学理论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的考查;注重考查高中化学知识的全面性、灵活性,无怪题、偏题、难题,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学生答题情况统计及分析1、参加考试人数:38人2、化学单科总分情况:(1)≥60分: 1人。
(2)50―60分: 2人。
(3)40―50分: 2人。
(4)30―40分: 8人。
(5)20―30分: 8人。
(6)10―20分: 14人(7)0―10分: 2人(8)人均分:25.73分。
(9)及格率:2.6﹪。
3、各小题得分情况及失分原因分析(1)第一卷为选择题,21个小题,总分为52分。
第5题:错选B或C原因:对于陌生用语“缓蚀剂”误解,找不到关键词除去氧气。
第8题:错选A。
原因:学生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铵的化学性质分析有误。
第11题:错选A、B、D。
原因:学生在检验硫酸根的时候,忘记氯离子的干扰。
第13题:错选B、D原因:学生对于阿伏伽德罗推论应用不会。
第17题:错选A原因:学生对于物质的量浓度习题不会计算,对于铝的两性忽视了。
第20题:错选A、C。
原因:学生对于物质的量浓度习题不会计算。
(2)第二卷为主观题,共5道小题,总分48分。
第22题:总分14分失分原因:题型不熟,不能很好理解题意。
第23题:总分8分失分原因:应变能力差,基础知识不牢固,第24题:总分6分失分原因:基础知识不牢固,知识体系不完善。
第25题:总分6分失分原因:基础知识不牢固,不能从图形中充分获得信息。
第26题:总分10分失分原因:应变能力差,基础知识不牢固,不能找出突破口,知识体系不完善。
三、教学建议1、认真钻研教材,充分了解教材编排的目的和特点,吃透教材。
2、转变教学观念,时时处处将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相联系。
现在的命题相当“活”,只有我们教“活”了,学生才能学得活,成绩才能理想,能力和素质才能提高。
高一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分析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分析汉中—杨梓劲一、试题的特点1、试卷结构本次高一化学期末试卷是一份常规的试卷,试卷共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由18题单项选择题组成,分值54分;第二部分是主观题由5题组成,共46分。
2、命题特点试题设计覆盖面广,重点内容重点考,同时也注重试题情境的设计,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而且试题十分注重考查学生的学科方法。
化学试题突出注重基础,知能并重,强调学科素养,考查能力。
⑴注重基础,知能并重,重视基础知识和化学计算考查化学试题所考查的内容是本学期教学中常见的基础知识,也是重点、热点知识。
试题既立足基础,又强化技能,加强了对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试卷考查面广,且重点突出,重复性小,例如离子共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计算等。
⑵试题汇聚多知识点考查、重视综合能力的考查①知识技能综合:有的试题均是混合了若干知识点,多层面考查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如:第17题考查了新物质、Na、氧化性、化合价等。
②能力要求综合:命题的立意中体现了能力的考查。
如第22题,此题要求学生能综合分析图表中的相关信息进行解决问题。
⑶试题力图通过图象、流程等信息处理重视学科素养考查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对实验中化学现象以及图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运用分析、比较、概括、归纳等方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初步加工和应用的能力。
能够敏捷、准确地获取试题所给的相关信息,并与已有知识整合,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新信息的能力。
二、选择题答题情况统计三、第二卷回答情况统计21题,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金属活动顺序表、氧化性还性强弱的比较、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题的上要问题是表示不规范,常见问题有:①得(失)2×1e—。
②+(—)2 e—。
③箭头所指元素错误。
④画蛇添脚(如: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
⑤双箭头都在在方程式上边或下边。
(2)题,主要错误是:①离子电荷符号(2+)与化合价(+2)不能正确区分。
高一化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化学)

东莞市礼仁外国语学校考试成绩分析(模板)一、试卷分析对试题的考察范围、考察难度、知识点分布、卷面情况等进行分析。
二、班级情况分析通过学科班级平均分、平均分校排名、小题分等比较,分析我校各班级之间的进退步情况,分析各班该学科的备考总体情况。
表3:小题分分析(各学科自制,各题型要标注出得分较弱的班级与得分较好的班级,并在该部分小结时分析原因)化学选择题总体得分率不高,原因是学生基础不够扎实,上学期的知识没有及时复习回顾主观题,得分率不高,原因是题目难度相对大,学生应用的能力不够三、学科尖子生、后进生分析表4:学科尖子生、后进生跟进表(每种类型每班定3-5位同学)注:增分点指的是学生比较有可能通过辅导而提分的知识点或题型1.高一(1)班的尖子生有吴恩铭、唐学隽、李佳原三人,属于成绩优秀的几位学生,通过对他们的试卷分析可以知道他们的知识点掌握牢固、应用能力强、且对化学学习兴趣浓厚,应当对多引导他们继续保持。
后进生有曾俊浩、吴美琪、李欢欢三人,他们的基础相对较差、且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似乎不大、另外理科思维较差,需要多加引导。
2.高一(2)班的尖子生有谈梦怡谢宇航夏欣研三人,属于成绩比较优秀的几位学生,通过对他们的试卷分析可以知道他们的知识点掌握较为牢固、求知欲强、愿意花时间钻研,应当对多引导他们继续保持并努力使他们更上一层楼。
后进生有陈俊峰、钟昊柏、邓雅元三人,他们的基础较差、作业完成度不高、另外理科思维较差,需要多加引导与鼓励。
3.高一(3)班的尖子生有陆文峰、叶亦媚、李秋兰三人,属于成绩比较不错的几位学生,通过对他们的试卷分析可以知道他们的知识点掌握较好、有一定的发散思维、并愿意多时间在物理上面,应当对他们这些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
后进生有李乐严熬优李君三人,他们的基础较差、理科思维不好、有些知识需要比别人花更多时间来理解,需要多多关注。
4.高一(4)班的尖子生有唐承彬、黄智灵、黄国豪三人,属于成绩不错的几位学生,通过对他们的试卷分析可以知道他们的理科思维较好、进取心强、有很强的求知欲,应当多鼓励他们。
最新整理高一化学教案高一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docx

最新整理高一化学教案高一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高一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一、总体评价:试卷主要考查基础,考查化学能力,以促进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原则,在训练命题中立意明确,突出了落实化学基础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试题分析:1.试题结构试卷包括、两卷,总题量34小题,总分100分,第卷有30道选择题,共60分;第卷由4道填空题组成,共40分,试卷中主要考查《必修1》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试题各部分知识难度适中,层次分明,区分度强,体现了试题测试功能。
年级平均分68.8分,及格率86.5%,优秀率36.7%.2.试题特点(1)考查全面,重点突出试题考查了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全面考查了学生“双基”,体现了化学教学的基本要求。
(2)突出了对化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化学思想方法决定着化学基础知识教学的水平,培养化学能力,优化思维素养和实验技能的培养、能力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也是考纲考查的重点。
(3)注重双基,突出能力考查试卷的较多试题与课本习题类似或源于平时的练习,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公式的应用为切入点,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还有提升,对理解和实验应用能力进行了考查。
3.答卷中存在的问题(1)基本概念不强,灵活应用能力差从学生答卷情况来看,部分考生对教材基本概念,基本性质等基础知识掌握理解不够,知识记忆模糊,灵活运用较差特别是实验应用能力。
(2)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差在答卷中对简单的题,考生一般可得分,但对常规题的条件或结论稍做改变,或需探索才能得出结果的题,则有相当一部分考生被卡住,这些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实验题的解答问题更大。
(3)化学用语不准确,基础薄弱试卷中反映出学生化学用语不准确,回答问题不规范。
三、期望建议:建议加强对学生错题本的检查,把平时练习中的错题收集起来。
从现在开始学生考试、练习的次数越来越多。
要求学生每次在整理错题时,及时总结出错因,订正时立足通法,以达到巩固基础知识的目的。
高一化学试卷分析

高一年级段考化学试卷答题情况分析本次考试中高一年级共有15人参加考试,其中70分以上0人,60分以上1人,50分以上3人,40分以上7人,优秀率0%,及格率6.67%。
本试卷采用标准试卷模式,含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答题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本试卷来源为网络搜索,不牵扯任何练习册上原题,因此本试卷公平公正地测出了学生的实际水平。
下面我将抽取其中12名学生的试卷进行详细分析。
一、填空1、6人做对。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兼顾中学阶段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洗气等知识。
大多数学生因为中学阶段基础不好,不知道洗气是什么,导致该提出错。
2、3人做对。
本题考察物质分类和复分解反应,部分学生出现知识混乱,没能做对。
3、9人做对。
本题为生活常识的考查,因此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做对。
4、5人做对;5、3人做对。
这两题都考察了混合物的分类。
因为考前未带领学生复习。
因此出现知识遗忘,题目做错。
6、4人做对;15、5人做对;18、3人做对。
这三题都考察了氧化还原反应,因学生基础较为薄弱,他们目前只能简单的分析化合价升降和单双线桥,对于其本质还不太熟悉,因此会出错。
7、6人做对。
本题考察物质的量的基本知识,属于简单基础题。
8、3人做对;12、10人做对。
这两题都考察离子共存问题,但第8题题目更含蓄,尤其是溶液加入氢氧根之后,氢氧根与碳酸氢跟反应生成水与碳酸根,碳酸根再与已经存在的钙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加大题目难度。
9、7人做对。
本题考查容量瓶的使用,属于基础简单题。
10、7人做对。
本题考查基本操作问题,出错的原因为知识遗忘。
11、2人做对;13、4人做对。
这两题都属于离子反应问题,这个在讲课时就发现学生难以接受,因为他们不会写最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甚至是化学式、元素符号,因此做错在情理之中。
14、8人做对。
本题考察物质的量的基本知识。
16、7人做对。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属于简单基础题。
17、3人做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学期高一化学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题命题依据及指导思想
1.命题的依据
将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作为依据,及与教材配套的练习册作为参考,同时体现了课改精神,对平时的课堂教学起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2.命题的指导思想
考试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有利于教与学,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有利于重视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力求为全曲靖市高一化学教师提供一个较为客观、有一定可比性的教学现状,以利于各校在新学期中,及时调整教学,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会考的合格率及高考能考个好成绩。
二.试题的情况介绍
本次考试试题由: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推断题、四.实验题、五.计算题,五部分所组成。
其中选择题48分,共16小题;填空题分20,共2小题;推断题12分共1小题;实验题10分,共1小题。
计算题10分,共1小题。
全卷共21题,满分100分,答卷时间为90分钟。
考试范围以前二章为主。
命题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重点,注意知识点覆盖面;同时重视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体现学科的特点,贴近生活。
三.考试情况分析
1.考试得分情况统计
我带的是高一十三班,本班平均成绩43.08,50分以上的9人,30分-50分有25人,30分以下3人。
从以上的得分情况看: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还不够牢固,对所学的知识还不会灵活的应用,对一些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试题得分率较低,说明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2.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第2,3,6,14,15题:是考察对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及其得失电子的应用。
6,14,15题丢分较严重。
第4,10小题,是第一章的知识点,考察的是物质的量的知识点,10
题失分严重。
第5小题,考察的为物质分类,较简单。
第7小题,考察的是实验室安全知识,难度不是很大。
第8小题,考察的是非金属单质硅,对记忆类知识的考察比较多。
第9,12,16小题主要考察离子反应,9,16小题涉及过量与互滴问题,难度较大,失分严重。
第17,18小题是对实验知识的考察,中等难度。
第19小题为推断题,考察的是金属钠,金属过氧化物过氧化钠,强氧化酸硝酸,以及氯气的制备,具有一定的难度,失分较严重。
第20小题,中等难度,但学生失分较严重,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是很牢固。
第21小题,考察的是锌与浓硫酸的反应,学生容易忽略掉锌与稀硫酸
的反应,失分较严重。
四.对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从这次统考的成绩看,情况不好,原因在于:第一,试卷难度较大,有个比如题超出范围﹔第二,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和巩固的程度还不够,能力提升题过多,学生不能自如解决。
在此,对今后的课堂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立足课堂,提高质量:
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基本技能的掌握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立足课堂,提高质量,仍然是重中之重。
抓基础知识,就是要狠抓化学课本知识,力求每章每节过关。
由于三个班学生之间基础有一定差距,因此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有一定差别,我力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
那种为了后面有时间复习而拼命赶进度的做法,我是不采取的,实践证明效果也是好的。
抓基本技能,就是抓化学用语规范使用及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平时的实验操作中,要让学生了解每一步实验操作所涉及的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多给学生实验机会,体验通过实验获得知识的成功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二.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平时教学与复习中,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
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问题思路”,因此在半个学期的教学中,都非常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养成学科思维的基本方式”。
三.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
化学试题涉及环保等社会问题越来越多,从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考察。
而且这类试题的考察力度还将逐年加强,这就要求在教学中不能单纯灌输课本知识,减少机械操练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尽可能的多阅读科技知识,接触和认识社会,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社会,培养兴趣,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深化课堂教学意识,钻研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中有许多新的观点和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树立“教师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一切的学生”的思想意识,在新的教学理念中贯彻新的课程标准。
五.强化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意识”
在半个学期的教学活动中,自己意识到教学过程是一个双边过程,但学生的活动占主导地位,因此特别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六.加强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在考试中的比重越来越重,因此,半个学期来,格外重视实验的教学,使学生在实验中学到探究知识的乐趣。
这样做可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如何提高考试成绩,则有待加强.
七.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反思失败:
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首先要踏踏实实抓好每一阶段的知识漏洞,才能在最后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本学期的期中考试成绩来看,由于在最后的复习时,没有对一个实验仪器装置反复加强练习,而且该题分值较大,有10分,多数学生失分较多,因为自己的工作做的不细致,导致学生成绩受影响,以后一定要注意。